主题:李强将会是一位伟大的总理 -- llama
各位河友在赞颂本届领导人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是不是权贵。
不过我对一尊有信心,就像我对美国人有信心一样:
美国人总是会无情地背刺所有支持他的人,一尊也一样。
“精简”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任何时候喊两句精兵简政,政治上绝对不会犯错误,又能得名,谁不愿意喊呢?连毛主席都爱听“精兵简政”这四个字。
问题是,你减下来干嘛?中国已经进入全面进入工业化社会了,以现在的生产力,养点闲人绰绰有余,甚至已经到了需要拼命发钱促消费的时候了,还要精兵简政,这是脑子进水了吗?
25号,我们这里已经过高峰了,出来督促用药保证!😁
中国当下有一种很有趣的“全民周扒皮”心态。在国内的论坛上,如果有体制内人叫苦叫累,立即会有看客跳出来呵斥:“苦什么,累什么!你爱干不干,不干有得是人干!快干活去!国家给你发工资,是让你拼命干的,不是让你躺平的!”俨然自己是周扒皮,而对方是长工。
这种“全民周扒皮”心态,是中国前进的一大阻力。
另外,毛主席可不是任何时候都搞“精兵简政”的。他大多数时候反而是搞扩军,搞“解放军是个大学校”的。他晚年,解放军有五百多万,承担了今天高校的相当一部分职能。
拼命防着下面人,怕下面人把朱家吃穷了。
很多人骂朱元璋没骂到点子上,朱元璋绝对是英明神武天纵英才,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数得上号的天才。但他越英明神武天纵英才,对中国历史的负面影响力越大,他把天下视为朱家私产,视民为贼。
要说历朝历代都把天下视为私产,为啥到朱元璋这就变味了呢?因为他确实天纵英才,除了皇帝还是教主,儒学,在朱元璋手上真正成了儒教,把周扒皮心态灌输给了全中国的读书人,这很了不起啊!历史上可没几个人能做到,哪怕孔孟也做不到。
只有五百年后的毛主席才能和他过过招,依我看毛主席还输了,文化大革命失败就是明证嘛。
三千万下岗职工,是不是当时社会包袱,翻起什么浪花了吗?
几个亿农民工老去,是不是也成了社会包袱,社会上有什么动静吗?
经济明显是回不去以前了,而且是长期的。牲口们消耗到极致,榨不出油了,那就轮到家奴了。无非再苦一苦百姓,而且骂名我也不担,叫好声也不少呢。恰如疫情放开操作,挖坑埋雷激化矛盾后顺水推舟就坡下驴。
仅限这点讨论啊,不延伸,不牵涉其他。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给消费者发钱,不是一定要通过给体制内人员发钱来实现,体制内人员不是消费者的全部,不是只有体制内才是消费者,体制内人员不是因为没有钱可供消费,而是有钱了也不消费,所以继续给体制内人员发钱不一定就能拉动消费。
要给那些没钱所以没办法消费的人发钱,这样发给他们的钱就肯定会消费出来,才能拉动消费,比如以工代赈,比如政府大搞基建,比如科研投入,比如生育补贴,比如结婚补贴。而不是给不缺钱也不劳动的人发钱,只会被存起来。
归根到底,钱应该流向物质财富生产者,人口红利生产者,才能增加社会财富积累!
长期来说,精简政府的账本固然有很多好处;但短期来说,只要有裁员,无论是政府裁还是企业裁,都是给社会增加了就业压力,减少了消费者收入。
我个人认为调结构是很重要的事,我也不希望他们在今年开始大量上杠杆,但现实是他们在做的事是在往上杠杆的方向走的,而不是在认认真真调结构。
如果现在推行的都是调结构的配套政策,更好帮助低收入者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告诉全国老百姓接下来要过一段苦日子,那他搞精简,起码在逻辑上是顺的。
原贴重点在“左右互搏”,而不在事本身的对错。
政府带头裁员,企业就有学有样,加码裁员,政府和企业一起裁,那么多失业大军齐刷刷被推向社会,是深怕这个社会不出李自成张献忠吗?
至于向生产者发钱,你觉得可能吗?连存量房利率都不愿意降低的政府,还指望它发钱?哈哈哈
疫情这三年,公务员绝对算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阶层。从普通老百姓眼里,很大程度上是撒气筒。物资不到位,骂得是大白;生活不方便,就医出问题,大领导见不到,只能骂大白。而在领导那里,是承压的工具人。各种所谓必须完成的任务,各种所谓的逆行,基本上把公务员变成了一个每小时工资极低的一个工作。我的一个同学在长春,这几年真的是一出去就是一个多月起啊。他说我过去当兵的时候都没有这么长时间不着家。一顿折腾孩子都中考了,成绩不行作为家长也只能认了。 各种原先许诺的东西早就一点影子都没有了。但是人到中年,除了这个还能干啥啊?忍着吧。
你这时候再提精简,大家就会感觉磨还在驴的头上呢你就要杀?
我真心希望这就是一句口号,骗一骗大伙。反正你也看不见。真要减,那才是灾难。
人家戴口罩,那叫防微杜渐
院士死了若干
退休高干死了若干
属于高危人群的在职一个没事,统计不科学啊
虽然编制精简了,但是事务是不可能按比例精简的,该完成的照样得完成。
按照过去的经验,被精简的这些人的工作由外包劳务承担了。这种编制外劳务最知名的就是辅警。
由于不同岗位的特殊性,很多这类工作不可能像清洁工或者保安那样普遍外包,事实上还需要原班人马配合工作,那么就需要为这些人员专门设置一个公司作为桥梁,重新签订合同——猜猜什么人能够成立这种公司?什么人能够拿到这种合同?
这种花活这二十年已经很熟练了,从劳务派遣到参照事业编制的合同工再到聘任制公务员,不过是财政的钱从哪个口袋掏出来又放到哪个口袋里去的问题。
砍编制是缩小机构的规模。
实际上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越到基层越吃亏。
就不说中央了,疫情期间成都某些公务员的行动轨迹现在还能在网上找到吧?那日子嗨的不要不要的。
我有个朋友,疫情起来,一周不着家很正常。问题是,疫情平稳时那就是上班游戏下班喝酒。该怎么评价?
这次也是从中央开始示范,而且只是缩编,又不是裁员。配合机构调整,应该还有去处。
目前的经济形势,牲口们已经没法继续负重前行了,还想岁月静好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经济没办法拉起来,降薪只是开始,裁员也可能不是结束。
把编制干掉,换临时工上?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