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 -- 燕人

共:💬54 🌺16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

点看全图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是最近听同学推荐才去下载来看的。有几分感慨。我认为一个导演,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是通过作品人物和情节间接表现出来的。电影史研究者会说张艺谋在《活着》(1994)与《我的父亲母亲》(1999)中间的时候处于创作低潮,所以拍摄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作品。这话对。但是他选择了偏远农村的教育作为题材,而且完全使用剧中人物的真实身份参演。这是很了不起的。

点看全图

张艺谋这部作品相当于纪录片,因而有了历史意义。20年后看这部电影,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百度地图上看,当年的拍摄地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镇宁堡乡水泉村,是位于丘陵之间的狭窄的黄土地带,如今四周都是绿色山地之间的旅游度假区,可见工业发展后通过旅游业反馈农村和农业。

点看全图

电影的真实性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业余演员最需要的是自然而然。演员们都很敬业。孩子可能相对容易表现自己。成年人包括吴老师,村长,火车站广播员,电视台门岗,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各人的作风。张艺谋特别的镜头是一个小饭店的业主,给流浪的张同学饭吃,很有人味,也有现实打算。这个镜头与主题并无关系,但是给电影增加了真实感。相对较差的是电视台的台长。

点看全图

女主角才13岁,表现的形象我猜测是她本人的倔强性格,所以不需要表演,只要自然。看她和调皮的张同学之间的关系,让我想起小学时代女同学坐在老师的位子上管理其他同学的样子。在电视台采访镜头中主持人多方诱导,大概想听到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她真情流露,泪眼婆娑,说“把我急死了”。这个镜头太真实了。

点看全图

魏同学做这个临时老师,是因为村长许诺付给她50块钱。看村子里破旧的校舍和设备,可以想象50块钱的价值。吴老师临走时叮嘱魏同学好好做,他多给10块钱。这个叮嘱成为13岁的魏同学的最高指示。当村长的行为,尽管观众看到是合理的,但是与吴老师的叮嘱相反时,魏同学坚决地反对,包括不让体育特长女同学进城,自己进城去找旷课的张同学。

点看全图

水泉村的教育现状是令人不安的。魏老师作为无资格的代课老师,只能在黑板上写课文,让学生们抄写。这算是语文教育。后来魏老师发动同学计算力工工资和汽车票关系那段镜头,可以算作数学教育。也可能魏老师自己也不会算。但是显然多数学生都在想这个问题,因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在水泉村这个贫困地区,是个奢侈品,也是必需品。电影中关于课堂教育的内容,让我联想起2015年香港票房第一的《五个小孩的校长》。

点看全图

电影导演选择拍摄任何镜头。张艺谋选择了拍摄在简陋的学校平地上升国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镜头,体现了公民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外国人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张艺谋说他因为这个镜头而退出1999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豆瓣上有他给电影节主席的信:

【 “尊敬的雅哥布主席阁下:

   我决定将《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这两部影片从您那里撤回,不参加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因为我觉得您对这两部电影有很严重的误解,这种误解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我的这两部片子都是关于爱的主题。《一个都不能少》表达了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和对我们这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现状和未来的忧虑。《我的父亲母亲》讴歌爱情的至真至纯。这是人类共同拥有、颂赞的情感。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阁下竟以“政治”的理由对影片加以指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或文化的偏见。

长期以来,我一直非常热心和积极地参加戛纳电影节。戛纳在我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像世界上许多其他导演一样,能入围戛纳常常被我们视为荣誉。但今天,我决定退出是因为我对贵节珍视艺术的宗旨产生了动摇。我很遗憾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一部电影的好与坏,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但我不能接受的是,对于中国电影,西方长期以来似乎只有一种“政治化”的读解方式:不列入“反政府”一类,就列入“替政府宣传”一类。以这种简单的概念去判断一部电影,其幼稚和片面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知道对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导演的作品您是否也持这种观点。

我希望这种歧视中国电影的情况以后会慢慢改变,否则它不仅仅是对我,而且对于所有的中国导演,包括后继的年轻导演们的作品都是不公平的。

您的朋友

张艺谋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八日】

非此即彼的二极管思维哪里都有。

《一个都不能少》获得中外若干电影奖项,在IMDB上的观众评分是7.7。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有个细节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是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我在想,当张艺谋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没有人说他拿外国人的钱给中国抹黑。

通宝推:张燕,acton,桥上,多余6569,普鲁托,
家园 “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我办中文学校的宗旨,很可惜,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孩子离去。唉,每次都很难受。所幸,还是教出几个不错的孩子,能稍稍自况一下。

通宝推:广宽,风雪,桥上,
家园 比只会赚钱的冯小刚还是高

不在一个档次。当的起国师。

家园 老兄毋须自责

你那个学校不是公民教育。家长愿意送孩子来,已经超出他们的本分了。我上周遇见一个华人博士后,在英国长大,从父母那里学习中文口语,读写是不行的。即便这样,我和别人说话,他都插不进话。我估计是听不懂。因为我看见他和他的也是海华二代的太太讲英语。

家园 《一个都不能少》?这片子不是讲共同富裕的么?

嗯,是共同教育😜😜

===

原以为你作为旧片王,张艺谋的旧片你应该都看过。没想到你最近才看的。

那个电影史研究者会里谁说的啊,《活着》到《一个都不能少》之间是张艺谋的低潮?

期间张艺谋拍的商业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有话好好说》,都不错。这个研究者会是不是看不上商业片啊。

我觉得张艺谋摆烂应该是从2005年的《千里走单骑》开始,无论文艺片、商业片都不如既往了,或者说被同行赶上来了。

家园 确实不在一个档次

冯小刚拍喜剧不错,张艺谋只拍了一个喜剧《有话好好说》就把老冯甩远了。

98年《甲方乙方》票房3000万,《有话好好说》4600万

家园 那肯定

《活着》是个高潮。《我的父亲母亲》是另一个。中间这三部,两部商业片。

家园 魏敏芝的命运被这部电影改变了

十几年前,在文化部组织的一个演出剧场,看见魏敏芝登台露了一面,介绍自己在美国(记得好像是夏威夷)读大学。

家园 中国有一点好的导演不容易

应该加倍珍惜,不要捧一个踩一个。

张艺谋拍的很多片子,特别是早期的,我感觉基本上都要出口转内销,基本上我当年都没有看过(那时候谁有钱看电影啊),只是在报纸上看过。

我认为中国电影真的开始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大家去看,去议论,大概是96,97年左右。如果用我自己的标准,差不多就是从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开始,好像也是我第一次掏钱买票去电影院。之前都是学校包场的。

我觉得他是很少见的用观众的角度去考虑电影怎么拍的一个导演,擅长讲故事,节奏好,比较善于从港台电影中吸取流行元素。大概“手机”算是他艺术的一个高峰。里面嬉笑怒骂之间,是弄弄的人情世故。而且把农村,城市,各个阶层都刻画的很好,是一步难得的社会众生相。

这些艺术家都是幸运的,他们难得的赶上了一个非常宽容而又风起云涌的一个时代。

家园 张艺谋拍得讲究
家园 确实是国师啊(无贬义)
家园 据说张曾自我评价《一个都不能少》是他最好的电影

我也这样看😁😁

不过王朔对此很有意见😁😁

标题

我觉得张艺谋近年的创作受一种强烈主观意图支配,那就是想讨人——讨所有人喜欢。近期他对媒体的谈话中很是流露出左右逢源后的自得和能继续“活着”的自信。生存当然是重要的,要付出代价,但要小心——再小心,像做小本生意,不要把本钱搭光,仅仅会“活着”,算不得什么说得出口的本事。张多次讲《一个都不能少》是他最好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是“返璞归真”,他的严肃相和正经劲儿使人不得不相信他这样讲的诚意,假若这是真的,那我就要相信这之前的另一个流言了:他过去影片的态度都是别人教的,是潮流的产物。进而得出结论:他一直就是一个投机分子。

感觉这么多年来,批评张艺谋几乎成了一个文化领域的政治正确,谁都觉得他不会讲故事,谁都认为,他只晓得向外国人献媚,或者讨好观众

就我这种欣赏水平低的人很喜欢,说出来要遭骂的,比如觉得《满江红》比《流浪地球2》更好看😁😁

通宝推:南宫长万,
家园 在国外高年级推小孩学中文越来越难

小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还挺容易去中文学校的,一是时间多,二是不反感学。

到了四五年级以上就变难了,主要是要学习一两门乐器加上体育活动,都会挤占中文课后班的时间,还有小孩子日常说中文的机会少,有一些开始抵制学中文,过一段时间很多家长坚持不下去也就算了。

有一个朋友是20多年前读小学就来美国的移民,有一次跟我说他当年的同学很多都是ABC,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被父母逼着去周末上中文学校,并且全都特别反感学中文,觉得完全没用浪费时间。“结果你猜怎么样?”, 他笑着跟我说,“到现在这些ABC们又都无一例外全都后悔没学好中文了, 因为工作的时候发现不会中文少了很多机会。”😁

家园 从你引用那段话看来

王朔不是个东西。

这部影片对于业余演员的使用,在原则上与周星驰《喜剧之王》中吴孟达角色的卧底警察对白是一致:我才是真的演员。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演戏。

如果再深入一下,我们每天的生活也有时在演戏。演戏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看人演戏,人们看我们演戏😁。

@普鲁托 你介绍那部好莱坞电影叫啥来着?

家园 王朔有自己的想法

张艺谋自己编剧能力不强,早期的作品都是跟人合作,莫言,苏童,余华等,都是八十年代所谓主流文学作家。

王朔也是八十年代风生水起,正好赶上了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跟郑晓龙、冯小刚他们那些人弄了几部热门电视剧,一下子成了大众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实王朔最初出名是以通俗小说的题材、反主流宏大叙事为突破口的,但市场经济开始后,他就成了主流了。

王朔这话应该是说张艺谋之前的片子还是有表达,有“批判”意识的,尖锐的。但恰恰是这些片子遭到主流评论界和大众的攻击,认为他贩卖中国文化阴暗落后的一面,所以国师可以说是从成名起一直被骂到现在,而且那时候都是文化界内部人士骂的最凶,所谓笔杆子。当下这些年轻网民自以为自己很有话语权,以为在网上骂能骂倒张艺谋,这是把自己的影响力想的太高了,也太看不起以前的评论界。

张艺谋的转变,应该说确实是从跟张伟平合作开始,从《有话好好说》,到后来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包括《幸福时光》,大概后面三部就是王朔讨厌的,那种普世情感、人间大爱,温暖了,和睦了,失去锐度了。

问题是王朔怼天怼地自己也没有找到一条新路,除了给冯小刚提供了几个本子大卖,他自己的理想一点没有实现,本来他是从通俗起家,后来好莱坞大片进来了,港台进来了,还珠格格之类大火,人家专业搞通俗的,把他秒的啥都没了,王朔就崩溃了,出国去思考人生,按他的话说:“哭都哭了好几年。”

而张艺谋的不易之处就在于此,八十年代起来的那批文化精英,从第五代的影视,到绘画比如陈丹青,到音乐比如刘索拉,陈其钢等,几乎都是成名后出国。只有张艺谋没有缺席任何一个时代,并在每个时代都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不断引领潮流,二十年前《英雄》激活电影市场,印象系列以山水实景结合歌舞表演激活当地文旅产业,以奥运会开幕式弘扬东方艺术震惊世界,这里面任何一项拿出来给一个人都能吹一辈子。让人震惊的是这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可怕的是,他似乎还有潜力没有穷尽。

再说到《一个都不能少》,这应该是每个导演都梦想拍出来的电影,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的,情感饱满状态真实,最大程度去除了“演”的成分。单从表演层面,我认为近几十年能够相提并论的只有贾樟柯的《小武》,但王宏伟毕竟也是专业的,所以后来的《站台》就启用韩三明这样的非专业演员,也部分是“去除表演”这样的执念造成的。

通宝推:Swell,燕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