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未来五到十年内,全球能否实现去“血汗工厂”化? -- 绝对不是白领
英格尔斯和巴斯两家
新一代护卫舰包给了芬坎蒂尼在马里内特造
不知道DDG(X)能不能包给江南造船🤭
工业化也有多种形式,并不一定只有大工厂,大的流水线才叫工业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确实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导致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旺盛,这才是这种产业集群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卷死对手之后,能否涨价,取决于行业进入的门栏,门栏低的话,压根不敢涨,一涨价,对手见有利可图,又会重新进入。
有同样的现象。找个口碑好的装瓷砖的,几乎没有40岁以下的。一天500-600都不一定雇得到。
懒得动手,耻于动手,刷手机倒个个精通。
你回家看看自己家的各个亲戚小辈,是不是有同样的现象?
国家应该大幅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特别是日本,十几人,几十年的父子弄堂厂,也是日本起飞的基座...
比如一次性打火机,过去集中在温州附近,最近几年因为温州的成本上升,开始转移到湖南邵东,打火机的各种零部件全部集中到一地,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都无法与之竞争。
其他的例如提琴,过去江苏泰兴下面的一个小镇,黄桥,过去给上海的企业做乐器零件配套,逐渐地成了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超过50%全世界份额。
我外婆家的杭集,则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 由于注塑业发达,不知道谁引入了聚四氟乙烯的注塑,于是顺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射频接插件生产基地。
如此种种,相关产业链聚集发育,各自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变成了有生命力的complex。
年轻人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设备。
前年我家装修,找泥水匠,能达到我要求的全是30岁以下的,技术高的两个排队近一年。
这两人,每周只干40小时,开大奔,周末就玩无人机、露营,工具设备都是十万+,然后每年还要抽时间进修。看过他们做的活,真的漂亮。
每一个集群真的就是拼杀出来的,凭实力做到最低成本,值得研究的是,为啥国外少见这种集群?
这个群体,严格来说属于个人自带生产资料的手工业者,是半无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手艺人自古收入都不低,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无产者。
而真正决定制造业水平高低的不是他们,而是工厂里的技工。车间里有35岁以下的工人吗?没有,年轻人没人愿意开机床。年轻人很懂行,知道干什么收入高地位高,什么职业收入低地位低。
现在美国最年轻的提康德罗加都30岁了,去年开始说无法适应未来战场要全退,而对标055的产品2030年才能出来
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娱乐。
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看到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遥遥无期。
这也是中国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的必然原因。
五年到十年内世界工厂智能化,恐怕我天朝都做不到啊。这恐怕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了。
所以要排期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