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黄令仪去世,致敬,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 桥上
那你说的差距是什么差距呢?
菜鹅来买也是没有办法。
10个产品里面,被放弃的其中一个。
从做决策的角度来看,很容易理解:这个产品还要投不少钱进去,什么时候能有产出说不准。别忘了,当年的中央政府,财政紧张,一直到94年搞分税制之后才算得到解决。
如果说最后其他产品也做砸了,亏了大本(对应的是GDP排名大跌),领导人当然会被批评为啥那么愚蠢,有钱赚的产品都放弃了。
但现在确实赚了钱(GDP都排世界第二了),这个时候再去骂人没眼光,就会引起争议了。
70年代末期,有的领域和世界差距不算太大,大飞机运十还算可以。这是应该加油的,而半导体,一直以来,新中国就是很重视的,因为这是支柱性行业。
我不知道你学习啥专业的,但是你想不到,恐怕是不足以证实你的说法的。
您提的是放弃科学院,我提科学院是因为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跟踪的项目都放弃了,而不是选择其中一种或若干中认为重要的继续跟踪,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没跟踪是搞错了。
难道就因为在其他方面搞得好,就不能批评在某一方面搞错了吗?你贬低毛的时候可没这样。
为免误会,我多说一句,对于邓毛,我一直赞成达雅的九段十三段的比喻,尽管他还是不是赞成我不知道。
我猜你说的是我提过的运十拍脑门上马这事,但上马决策时间极短,这个是事实吧?我可没有说他劳民伤财,所以不算是贬低毛主席吧?
难道就因为在其他方面搞得好,就不能批评在某一方面搞错了吗?
这个当然可以批评,但是马后炮没啥意义,因为历史无法假设。真正有意义的批评,是找出为啥当时会做出那样的决策,当年的局限条件是什么。
例如,我指出的局限条件就是钱,当时科学院的钱要靠中央拨款,而中央没有钱。
我不敢说我的说法肯定正确,但是好歹具备可证伪性,大家可以去查证一下,中央当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财政支出有多少,用在什么方面,这样就很容易判断当年放弃跟踪半导体的决策是否合乎常理了。
如果仅看到今天半导体被卡脖子,就直言当年决策错误,却又不给出当年的局限,就没啥意义了。
至于运十,我不认为一定要由中央拨钱,可以由上飞自己坚持。
至于您贬低毛,不是一两件事,您是不管抓到什么,都要拿出来贬低一番。
我当然是看到今天被卡脖子,才反推当年的决策错误,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的错误,至于您说的限制条件,根本不存在,哪儿还挤不出那点小钱,就是认为科学院的研究都没有意义,就一刀切了,没想着要分辨是否有将来会回报更大的项目。
再保险一点,我可不是仅仅提到邓的这个决策错误,上面我也举了毛决策失误的例子。只不过您,不能让人对邓有一点批评。
是不讲逻辑的表现。
上马决策时间极短,这是事实,这是讲逻辑的表现。
拍脑袋上马,是带有强烈主观判断的用词,带有贬义,说明你对毛时代的科研项目上马过程是不了解的,也是主观上带有蔑视的。这与你自我标榜的客观逻辑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你在运十贴中用上马决策过程极短,那没人会反驳你。
不过有个概念一定要澄清,上马决策过程极短和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完全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那我向你道歉。
同时问一下,那你是承认差距很大吗?
只不过您,不能让人对邓有一点批评。
桥老师何出此言?我何曾“不能让人对邓有一点批评”
请注意,我一直为邓辩护,从来只辩护一处,就是他推行的市场经济,仅此而已。河里不乏有人批他搞亩产万斤,儿女贪腐,我何曾为他辩护过一句?
为邓推行市场经济辩护,不会等同于“不能让人对邓有一点批评”吧?河里有人声称要封我ID,这种行径才算是不让对手批评吧?
说到贬低毛,更是无厘头,我应该不止一次说过,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结束了内战,抗美援朝之后,保证了数十年的国家安全。我现在就是很好奇,到底我哪篇帖子,会让您觉得我贬低了毛主席?是不是我为邓辩护市场经济就等于贬低毛?
牢骚发完继续杠:跟踪这事,大有大搞,小有小搞,既然钱不多,让企业去跟踪,也不是不行,或者等几年,挣多点钱,再拨款,是不是也可以?
从结果看,芯片跟大飞机,也快解决了,也没慢多少。
阁下何必匿名?给人感觉偷偷摸摸的。。。。
上马决策过程极短和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完全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这话倒是很对,可惜,你也没有说明上马运十的决策过程很科学啊。
是不是也存在一种可能性:上马决策过程极短,同时决策过程不科学呢?你是不是应该排除这个可能性呢?
要说差距不大,几十年内要赶上美国几乎不可能;
要说差距很大,又能做到亦步亦趋。
至于运十,我不认为一定要由中央拨钱,可以由上飞自己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