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双方都背叛了工农 -- 审度

共:💬275 🌺664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里有个问题,反对的是因为享受清闲活,你确认是这个意思吗

就我老家那儿主要是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和大队生产队里做副业的人,他们在大集体里活轻油水多

依据在哪里呢?他们自私,还是领导的意思吗?

刘庄或者大寨也是这个意思吗?你觉得你能够代表多少农村?

他们清闲是因为啥,当地粮食够吃和富裕么?哈哈哈。

家园 制造老龄化收缩社会本就是目的

内部,上层无意见,底层反抗不力。依内外下沉进度比烂,对应科技手段发展,进行节奏调整。

外部,资本乐见其成,摘桃未果有各方因素,欧美烂得快,也不想内斗再给底层机会。

即使如此,还有外部多方,组织度不够的暂时放下。拉长时间,中东,南亚依旧有希望添加变量,还有科技扩散等。

有时想想,对外部的上贡输血,或者正常商贸生活往来,不培养对手不行,大了未必合意,小了更是力道皆无,让利都无法完成,如何再促内变。

道路的曲折是必然的,某个时期和过程不是个体能左右的,具体分析对错同样难哪。

家园 莫名其妙

我一直的说法都是以温州为例子,说明承包给了农民发展的自由,整体富裕了,另外多次说明在承包后温州农民绝大多数能吃饱米饭这一事实。我对小岗村不了解,应该没有发表过评论。

家园 这话你可得跟qq老兄说

他在这贴还说杜润生的错误是蓄意的

河里的左派有人不相信农民会支持包产到户,有人说农民短视被骗。。。。

家园 我的经历好像不是这样

1978年路过太原郊区小店公社,住宿在一户社员家,正是分家的时候,每天吵到夜里两点,意见牢骚很大。说绝大多数不赞成分,但上面压着要分。郊区和边远山区不一样,生产条件好,吃的是商品粮,社队企业给大队、公社交不少钱。生产队 每年大约(不太准确)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城市商业局的蔬菜指标,二是挣钱,他们的小铸造厂很厉害(现在那儿的暖气管全国有名)。

我感觉条件好的不愿分,五保户,家里人口少的,不操心不精明不愿分。

最近在胶东半岛,有很多生产队都没有分,特别是渔民。成山头的栖霞公社(镇)也没分,不比华西差。

从网上看,有个现象,凡是没有分的或分了又合了的,在当地都很有名,无一例外都是国家、省、市宣传组织部门命名的表彰单位。

家园 常州也是

84、85年,常州老家的干部来北京看我父亲,说之前每年地方上都有写反动标语的,分田后大家生活好起来,就没有了。

家园 你没接触到当事人

1978年分田分地30岁以上的人大多反对,40以上95%反对。当事人大都作古了,但我相信否定之否定规律常青

通宝推:真离,
家园 我当时和当事人生活在一起

我一直到92年考上大学才离开农村,但是寒暑假都回家,直到98年出国后才真正离开农村。我接触的人里面都支持承包,包括30岁或40岁以上的。我父母50年出生,他们的兄弟姐妹年纪都比他们大,他们里的所有人都支持承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栖霞公社?不是村吗?关键是,有一些富裕村?为什么也要分

这种村应该还是有的啊。

西霞口村隶属于荣成市成山镇,位于成山镇东部,面积有4平方公里,人口1300人(2000年),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

1952年,村民田学国带头与6户农民成立全村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田学国任社长,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田文峰任社长,高级社的牛、马、骡等用于农业生产的大牲畜存栏量22头(匹),粮食亩产突破200公斤。1970年至1972年投资5万元, 建成蓄水量5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一座,村内的山峦地全部变成水浇地,粮食平均亩产突破300公斤。

建国初期农业总产值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继续走集体化道路,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197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13万元;1987年渔、农两队的顺利合并,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1994年村民不再种田。

工业:该村于1975年建成造船厂,现由原来只能修造小马力渔船的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可承修8000吨、承造3000吨以下各类船舶、年修造能力达10万吨的大型船厂。1984年建起两座1000吨的水产品冷藏加工厂,年可加工各类鱼货20000吨,产品全部出口, 年收入400多万美元。是年还建成了6条鱼粉生产线,年产鱼粉15000吨,收入1000多万元。

1965年办起了磨房、油坊。1973年建起发电房,为集体经济创出了微薄的经济收入。1987年渔农两队合并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947年建立起第一届村党支部,田文峰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西霞口村分为渔队和农队,分别成立党支部,渔队由田文典任书记,农队由田学伦任书记。1987年,渔农两队合并成立党总支,田文科任党总支书记。1994年实行集团化管理,成立“中共西霞口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田文科任集团党委书记。

建国后,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粮食及纯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1987年后,集体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全村村民人均创纯利10万元,入达8660元,年末户均存款余额10万元,人均存款余额3.8万元。70%的村民住进了别墅楼、公寓楼,电话普及率达100%,户均彩色电视机达1.6台,电视全部实现闭路化。

村庄建设

建国前,村内道路狭窄崎岖,破烂不堪,村民住房则以土石木结构为主,以海草覆盖屋顶。建国后,逐渐以砖石结构代替。2000年,投资硬化了长达10公里的村级公路, 铺设了长达10公里的自来水输水管道,人工营造绿地40多公顷,修建了3座蓄水平塘,完成了35千伏变电站建设,全村实现电气化,成为省级电气化用电村。西霞口村现已建成别墅式独体楼70户, 两户一体式的别墅楼40户,公寓化住宅楼4幢240户,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入住居民350户,公寓化住宅普及率达到了70%。

龙虾宫

西霞口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园林公司,负责西霞口环境的绿化与美化,绿化面积达可绿化面积的100%; 山峦绿化覆盖率达到63.6%,还修建了两处占地10公顷的融植物观赏、游鱼欣赏、漫步长廊、儿童乐园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建国前, 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30%,建国后,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村庄实行集团化管理后,于1988年投资建起了一座2200平方米的综合性教学大楼,配置了语音室、微机室等先进教学设施。1995年,投资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入学率达100%。截止到2000年,先后有37名学生考入各类高等学府, 另有85名学生考入中专学校。1995年,建起了老年活动室、妇女活动室,并且坚持每星期为村民放映1~2场电影,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福利得到极大的提高:村民应交纳的三提五统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对村民实行了免费供粮、供水、供电;对未参加过工作的60岁以上的村民给予老年人生活保证金待遇; 对参加过工作的村民,自56岁起享受退休待遇, 年满60岁的加发老年农民生活保证金;对为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退休后加发职务补贴;对退休职工实行工龄补贴制度;对因病或灾害带来生活困难的以及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每年发放2500元以上的社会救助金;对村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享受医疗补贴。2000年投资建成一座“二级甲等医院”,对住院治疗的村民报销全部医药费、治疗费;对房屋需要改造却无经济能力的老年村民,村里免费提供楼房一套供其居住(房权属集体)。西霞口村已经实现了住宅别墅式、公寓化;实现了水、电、有线电视、直拨电话、硬化道路的五配套;建立了完善的退休、养老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幼儿到小学的全免费配套教育,对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实行补助金制度。

1948年8月26日生于西霞口村, 1968年入伍,1972年退伍回村。1977年担任农队书记。1987年渔农两队合并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任西霞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

1977年,田文科出任西霞口村农业党支部书记。

1983年,田文虎出任西霞口村渔业党支部书记。

1987年,农队、渔队合并,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渔业公司--荣成市西霞口渔业公司。

1987年起投资修建深水货运码头。

1991年7月,成立荣成市西霞口实业总公司。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单个村的资源、力量是有限的,多个村抱团发展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代表说,深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山东结合基层实践,探索出了抓村连片的路径,明确了建设示范片区这一工作抓手。片区内,全要素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做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

西霞口村的口号是:“村是根,民是本,共同富裕是标准!”“全民有股份,大股永归村!”。由于坚持合作化的道路。西霞口的旅游资源被原住民所共享。在胶东半岛,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他一些沿海地区依靠外来资本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发展的成果也受到走资改开的侵害,相当部分被外来资本所攫取,原住民仅仅得到很有限的补偿。

  日前,在山东开会时,出席会议的有一位60后的较年轻教授,成长于农民家庭,来自湖南怀化的山区农村。这位教授告诉我,他的家乡在上世纪80年代依靠集体的力量,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由于分田单干,重新回到了依靠畜力和人力种田的局面,机械化的成果损失殆尽。今天,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谋生,农业生产一片凋蔽,也没有集体企业。

2007年01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村视察海水养殖车间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霞口村就已经逐步建立了涵盖医、食、住、学等各个方面的保障体系,全村实行免费供粮、供水、供电、供暖和医疗,建立了完善的退休、养老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每名村民每月领取高额生活补助,村民教育从幼儿园至研究生享受奖学金,服兵役的义务兵、军官和志愿兵都有相应的补助;对病灾户等困难家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人每年70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再额外发放养老补助金。完全做到了幼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病有所医。

  按照村庄总体规划,村内及通往景区道路全部铺成柏油路,道路两侧和周边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建成两座国家标准污水处理厂,建有幼儿园、二甲医院,全村居民全部住进了别墅楼、公寓楼,并提供了购房和免费居住的两种自由,超过80%家庭拥有轿车。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西霞口始终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先后投巨资建起了老年宫、妇女之家、娱乐场和文体广场,电影、文艺演出轮番上场,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引导教育群众。现在全村没有一户安装防盗网,出去串门也不用锁门;村民生活幸福安康,没有一户贫困家庭;村民家庭关系和睦,没有出现一起不赡养老人的现象。

30年来,西霞口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治安和刑事案件,社会风气淳厚、村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全村呈现出一派和谐、富足、安宁、快乐的气氛,2013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6万元。

围着精巧别致一步一景的隆霞湖,依次建有安静的村民居住区、医疗区,运转有序的办公区,学校幼儿园、高雅艺术馆、休闲广场文化活动区,靠近海边,则是港口工业区。这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村庄规划。2008年8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西霞口村,最看重人才培养,很早就设立了助学奖励基金,从幼儿园至研究生每年提供150元至1.5万元不等的奖学金。还先后建起了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全方位提高村民素质。村里实施了养老金、医疗费全部由集体承担的民生保障制度,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5平方米。以法治村、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在这里得到了最大化的保障。

  1999年,西霞口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田文科坚持“人人有股份、村里占大股”和“村是根、民是本、共同富裕是标准”的原则,既保证了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又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和谐共富。2006年5月,西霞口村发挥“先富带后富”的作用,合并了邻近的柳夼村、仙人桥村、瓦夼村和冯家庄村,为1500名“新村民”提供一视同仁的福利待遇,带动周边共同富裕。

“得利斯”——在诸城市昌城镇,这既是一个企业集团的名字,也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从成立得利斯公司开始,我们就将企业、村庄和村民三者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企业成长为家乡发展出力、为村民造福,是我们始终的坚持。”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代表说,得利斯从一家村办面粉厂,如今已发展成为集良种猪繁育养殖、粮油及饲料加工、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生物工程于一体的上市龙头企业。得利斯村有2600多人在集团持股、每人每年可领取800—2000元分红,一半左右的村民在企业上班、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外出求学的不少年轻人也愿意回来工作。

田文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耕地“开刀”,下决心向土地要粮食,先解决温饱问题,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能干啥啊。人勤地不懒,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这浅显的道理不用多讲,说来说去离了“干”不说事。说干就干,田文科带领全村能干活的人下地,撸起袖子,挽起裤脚,又是挖,又是填,几天过后初见成效。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的农田全部整治一遍,山坡地、水洼地、海滩地都平整出来,该翻的也都深翻了一遍。田文科是把种庄稼的好手,他把整理出来的耕地依照科学种田的理论做了全面规划,本来就不多的土地不能浪费,向土地要粮食,向农时要粮食,向汗水要粮食。那几天,他带领大家起五更打黄昏,凌晨天不亮下地,晚间天黑透才收工,汗水、雨水、泥水搅合在一起谁也没有说一个“累”字。

苍天绝对是公平的。这一年秋天,西霞口的耕地出现了奇迹,种出来的玉米、谷子、红薯产量大增,意想不到地在全公社20个自然村中,粮食产量一举夺冠。从未得过第一的西霞口人,第一次尝到扬眉吐气的滋味。田文科的一把“火”点燃了全村人的生活激情,大家顿感今后的日子大有干头,大有奔头。

1976年,安徽小岗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疑是中国农民思想的一次大解放,人们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1年荣成尝试性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文科思来想去认真掂量,也把分地的事在支委会上作了汇报,征求大家的意见。意见一致,有了共识,

他们随即挑选村民组成工作小组,只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地全分了下去。(啊哈哈哈哈)

那一年,西霞口的小麦喜获丰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为他们增添了新的活力。

1982年,田文科造了几艘小船,他利用农闲撑船带头下海打鱼了。这是一次新的尝试,没想到初次下海收获颇丰,确认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条好路子。当初,胶东半岛近海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只要渔船出海肯定都是满载而归。西霞口组织村民到近海打鱼引起了轰动,远近十里八乡纷纷效仿,为农村发展带了个好头。

正当周边邻村纷纷起来入海打鱼的时候,田文科把那几条小船出手卖掉换上了大船,效益成倍增长。时间长了,西霞口的渔业生产已小有名气,村集体的家底儿也厚实起来。这时,田文科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找来要好的朋友田文虎商量,把闲散的打鱼船组织起来,组建成立渔业公司,这样西霞口的渔业生产会越做越大,船大好航行。

1987年,西霞口渔业公司正式挂牌。全村的村民都是公司员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大家心齐劲足,目标一致奔小康。

西霞口地处山区,通往外界的是一条只有3米宽崎岖不平的砂石路,极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路,成了影响致富的一大制约因素。那个时候,一个小小的西霞口想修一条路,谈何容易。

规划的新修路要经过几个村庄的责任田,田文科跑上跑下到处求人,有的村民经过做工作同意开工修路,有的人磨破嘴皮子硬是不答应。无奈,田书记只好修改图纸绕道建。他顶着三伏天火辣辣的大太阳,穿梭般地实地勘察,完成了西霞口通往外界的大道设计,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开工了,父老乡亲自发地跟在他后面,男人们光着膀子挖土铺沙石,妇女们挑着饭菜一趟趟地送往工地,呈现出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热烈场景。

1985年春天,西霞口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手挖肩扛地修通了这条致富路,车来车往送走了贫穷与落后。现在这条路几经翻修,变成了长达10余公里的村级公路,平坦宽阔,四通八达。出山,与国道相连;下海,连接着港湾。这条路连接着家家户户,这条路连接着父老乡亲的心。

路修通了,田文科心里还有件事一直放心不下。渔业公司大小船只有50多艘,原来村里那个小码头显然不适应,新建一个功能齐全的码头是当务之急。为这事他曾四处奔跑,无济于事。新年一开春海风肆虐,停靠在小码头的渔船摇摇晃晃,更何况那些进不了码头的船只不是更令人揪心吗?田文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也坐不住了,他拼着命地找到上级领导,代表西霞口全体村民恳求能立项建个新码头,这关系到渔民的生命安全,人命关天……田文科一番肺腑直言打动了主管部门,批准他们建一个码头以解燃眉之急。

田文科像拿到“圣旨”一样急速回到村里,召集村委会研究实施方案,抓紧开工生怕领导有变误了大事。

修建码头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初步测算需要投资一亿元,村领导思想统一,花再多的钱也要建,这事耽误不得。

当家更知柴米贵。尽管村里有了一定的积蓄,花上一亿元建码头也是让人心疼的事。在村民大会上田文科把家底都亮了出来,村里的钱就这么多,能少花的要少花,能不花的就不花,省着点用,省下的钱还是大家的。全村的人都发动起来了,码头修建从填海开始,没有大卡车就用拖拉机拉;铲车不够,就用手搬肩扛;石头没了,就到山上开采。一时间西霞口男女老少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填海运动”,仅仅几个月时间几百万立方米的石头,砸进了10几米深的海水里。第二年,一个大容量、高质量的“龙眼”港建成了,山东省主管部门鉴定验收定为二类码头。如今,龙眼港经历三次扩建升格为国家一类码头。这是西霞口人白手起家,用双手和汗水创造出来的人间奇迹。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西霞口已经崭露头角,村办企业红红火火如日中天,土地流转统一安排集体耕种产值大增,村民的日子无虑无忧。田文科和他的领导班子成员并没有满足眼前的一切,他们不安于现状,有更大的目标。

家园 更不用编十几个鲜红的血手印谎言了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家园 你还不如用小岗村的十八个血手印来证明呢

虽然那也是假的。

可就是你们分田派吹上天的小岗村,生生把省财政厅派下来的书记累死在岗位上。

你不去追究下为什么累死的吗?而且是省财政厅派下的,余国除了小岗村,谁有这个待遇!

分田单干这么好,怎么没几年农民就开始把干部埋土里玩了?

分田单干这么好,怎么没几年老共自己的干部就上书中央:农民真苦,农村真危险?

农民反对对分田的证据还要提供?现在的政府就在做土地集中种植的事。不过改了个名,叫什么种粮大户,种菜大户等等,把原先分到各家的田又开始收回去了,不一家家种了。

家园 借地说下西霞口的各种材料,简直笑死人了

了解西霞口村的发展历史,助力农村发展

2015-06-30 15:18:00

  西霞口村被先后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

  在当今新农村建设历程中,西霞口无疑是一朵奇葩。作为探索者,西霞口证明了村企合一这种发展模式的可行;作为实践者,西霞口为后来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70年代前,贫困落后的封闭村落。70年代以前,西霞口村由低矮的海草房和杂乱的街巷组成,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偏僻小渔村,十分贫困。当时的西霞口村分为农队和渔队两个核算单位,生产力落后,农队靠人均不足一亩的山地为生,渔队靠几条破旧小船维持生产,全村经济收入在公社22个自然村中位居最后。

  70年代末,扭转农业生产劣势。1977年,田文科任西霞口村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种粮食上。1978年西霞口村种粮食拿了公社冠军,村里的粮食产量从全公社倒数第一,跃居正数第一。

  80年代末,渔农合并,优势互补,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经济。1987年,经山东省政府特批,西霞口村创造性地将农队和渔队合二为一,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村级渔业公司,跻身为山东省村级为的“首富”,彻底摆脱了贫困。经过数年的滚动式发展,西霞口组建了拥有50多条大马力渔船的捕捞船队,成倍提高了产量。

我的亲历

人物介绍 田文科,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村党总支书记兼西霞口集团公司董事长。他从28岁时开始担任西霞口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将一个偏远小渔村变成了“中国十佳小康村”。目前村里拥有26家企业、3000多名员工、45亿元总资产。村民普遍享受免费医疗、教育补助等。

俺村是个地处偏僻的小渔村,四面环山,很少的耕地也分布在山坡上,土地瘠薄。30年多年前,俺村还是个典型的贫困村,打出来的粮食不够吃,每年都吃国家统销粮。

1976年,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很快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和大伙儿甩开膀子干,很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村里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养鸡养猪,买小船搞捕捞,搞水产加工,副业红红火火。到1989年,村里造了20多条木帆船、20多条大马力钢壳船,捕捞业上了一个大台阶。

1999年,西霞口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当时我坚持村里占大头,人人有股份。实践证明,这样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保证大伙共同富裕。

2006年5月,西霞口村与邻近的柳夼村、仙人桥村、瓦夼村和冯家庄村合并后,为850多名“新”村民提供一视同仁的福利待遇,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我们认为,西霞口村现在有能力、也有义务发挥先富的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起来。

靠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拥有26家企业、3000多名员工、45亿元总资产的“中国十佳小康村”。村里先后办起了SMS认证的国际海运公司,开通了国际客货班轮航线,还建设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成山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去年,西霞口集团公司实现总收入23亿元,人均纯收入21万元。(本报记者 单保江、通讯员 王禹涵整理)

老田自己的说法,哈哈,真难为他啊,撒谎真难受啊。

烟台南山村

烟台南山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中国九大土豪村”之一。它的村办企业“南山集团”是全国500强企业。主要以纺织、铝业、酿酒、旅游、电子软件等项目。南山村也被称为“烟台第一村”、“山东第一村”。

早在2012年,南山集团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1000亿元,这里不仅有全国第一个在“村”里营业的肯德基,而且还建有全国第一个“村级大学”南山学院。

02

临沂沈泉庄村

临沂沈泉庄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2014年入选“中国九大土豪村”。被称为“沂蒙第一村”、“鲁南第一村”,是鲁南经济的“扛把子”。

沈泉庄村以钢铁、油脂、化工、陶瓷、肉类制品为主导产业,不仅有两家境外上市公司,还有自己的铁路专线。

03

滨州西王村

滨州西王村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是“邹平第一村”,村办企业西王集团集玉米深加工、特钢、置业、酒水、物流、热电等多行业于一体,荣列中国企业500强。我们常吃的西王玉米胚芽油就产自这里。

西王村还被称为“中国糖都”和“中国玉米油城”,现在山东篮球“西王篮球俱乐部”也隶属于西王集团。

04

威海西霞口村

威海西霞口村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西霞口村位于荣成成山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西霞口这个小村庄。农业、养殖业、造船业、旅游业成为了其重点产业。

西霞口村早在2013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惊人的25万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西霞口村更注意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建立了神雕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05

潍坊得利斯村

潍坊得利斯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诸城市,这里有“全国肉类十强企业”之一的得利斯集团。“但愿人长久,相伴得利斯”相信每个小伙伴都听说过这句广告。

20世纪80年代的面粉厂通过得利斯村的人民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财富的神话,现在家家住别墅,村里建有养老院,实现了“老有所依”。

06

淄博傅山村

淄博傅山村位于淄博市的张店区,1983年提出“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的方针,耕地除果园、苗圃、实验田外全部包干到户,并且组织创办村办企业。先后建立起拔丝厂、镀锌厂、傅山预制构建厂、张店香槟酒厂,1983年—90年代初,傅山村在“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同时发展教育、搞旧村改造的“三同时”战略。傅山踏上了“蝶变”之路。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发展,傅山村现在有1000多栋别墅,可以说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小“城市”了。

还有前一个帖子的资料,可以看到西霞口的耕地整理,77年上台,78年就能整理好吗?肯定是他父亲也是参加了整理的建设啊。

然后分田到户,哈哈,就分了几个人的耕地工作组,这也叫分田到户,笑死我了,这就是杜润生的吹牛逼啊!!

1970年至1972年投资5万元, 建成蓄水量5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一座,村内的山峦地全部变成水浇地,粮食平均亩产突破300公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继续走集体化道路,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197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13万元;1987年渔、农两队的顺利合并,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1994年村民不再种田。

田文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耕地“开刀”,下决心向土地要粮食。

说干就干,田文科带领全村能干活的人下地,撸起袖子,挽起裤脚,又是挖,又是填,几天过后初见成效。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的农田全部整治一遍,山坡地、水洼地、海滩地都平整出来,该翻的也都深翻了一遍。田文科是把种庄稼的好手,他把整理出来的耕地依照科学种田的理论做了全面规划,本来就不多的土地不能浪费,向土地要粮食,向农时要粮食,向汗水要粮食。那几天,他带领大家起五更打黄昏,凌晨天不亮下地,晚间天黑透才收工,汗水、雨水、泥水搅合在一起谁也没有说一个“累”字。

只是不太相信一年就完成了。

家园 当时新老精英都充分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意识

文革之后,无论是重新掌权的权贵老精英,还是随着恢复高考重登舞台的知识阶层新精英,都在天天讲阶级斗争的文革中充分形成了阶级意识,不仅主观上知道自己是谁,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了该如何做——那就是逆练毛选,搞主动的有组织的阶级斗争。对他们来说不存在什么背叛,他们从未背叛自己的利益。

反而是文革中在理论上政治地位最高的工人阶级,虽然经过了锻炼,但都是奉旨造反,整体上没有精神断奶。哪怕主席苦口婆心反复叮嘱要小心走资派,可随着共和国大规模工业化才诞生的新中国工人阶级并不真正知道资本主义的厉害。加上老权贵们清洗了三种人后继续挂上羊头卖狗肉,工人还幻想着上面是亲娘,亲娘会管自己。是工人自己背叛了自己,把自己的利益交给别人摆弄,放弃了对自己命运的把握。等到几年后才发现娘变修了是个后妈,已经晚了。

通宝推:大道至简,胖老猫,Swell,天涯无,方平,纳米小洞儿,strain2,踢细胞,广宽,白马河东,陈王奋起,ccceee,七天,夜如何其,审度,
家园 45事件,背后是权贵子弟串联组局

清理三种人,全国自中央委员以下撤职几十万,判刑不判刑关了好几万,毙了千人级别。

红安有农民要上山打游击,被一直关到死。

这些事,官媒上一个字都不会提。

家园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

这个就是我来西西河觉得过瘾的地方了,我甚至觉得,记录各位河友的真实经历,是西西河的价值所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