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乙烯产量看中国轻工业的发展 -- wolfgan
我以前也是觉得计划经济好的。但是现在觉得老邓的吸星大法NB,尤其是在毛主席走了以后。
也许是我老了,变右了吧。
你可要注意别学陈王烧坏脑哦。
林昭死于1968年,但是可惜的是,处死林昭的,改开后成为高官。
-------
我之前引用过一篇文章:
林昭死后,当年监狱里的监管人员,有人同情林昭,保留了林昭的遗物。
1980年后,林昭被平反。监管人员将林昭的遗物,交给了林昭的家人。
之后林昭家人发表了林昭的文章。
--------
文章后面有一句话:
某位中共高层领导,看到林昭的文章,勃然大怒。发火不应该给林昭平反。
-----
文章前面还有一句话,监狱里的监管人员,因为同情林昭,保留了林昭的遗物,因此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光看前面这句话,暗示你文革非常黑暗,在文革中,监管人员仅仅因为保留林昭的遗物,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结合全文的逻辑,监管人员只能是在改开后,因为将林昭遗物交还给林昭的家人后,因此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在文革中,让人知道保留了林昭的遗物而牺牲,林昭的遗物就不可能保留下来,1980年后,也就不可能会交还给林昭的家人。
-----
可笑世人多愚昧,生活在一个洗脑的世界,世人皆醉我独醒。
支持你的这句话:河里的左派,一般似乎都是天生机关大院。
没有在市场经济中生活过。
--------
但是在芯片行业,最好不要随便挑战陈王的观点。
陈王本身身处非常激烈的芯片竞争市场中。
陈王提出,芯片行业有几十个细分的赛道,选择细分赛道进行突破,这个是非常正确的。
不是每个细分的赛道,都需要最先进的光刻机。
比如陈王举例的:三极管做好,功率器件做好,IGBT/可控硅做好,可以把半导体传感器,等等等等。
-----
就我所知,陈王举例的上述半导体赛道,比如汽车用半导体领域,因为国外的市场领先的品牌出现质量问题而大规模召回,国内公司有因此而一举发展壮大,并最终成功上市的。
这个是在贸易战,国产替代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情。
毛从没直接指示判处过任何政治对手死刑,倒是明确说王实味、潘汉年这样的不该杀,很多国军将领手上沾满土共鲜血,甚至象康泽、徐远举这样的恶贯满盈的特务头子也都没杀,甚至多数后来被特赦了,毛还严厉批评和制止过周和下面刘邓干部的滥杀运动,讲“我们不是靠杀人统治的”。所以把那个时代杀人的原因都归咎到毛头上是不公平的。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更像是邓的习惯,8X8就是直接拖拉机连压带突突,几个小时死了多少学生、市民敢报上来吗?
但至少会在半导体领域占领相当的地位,根据中国的规模,可以说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你说不过了,就企图用外推,用归谬法。
哈哈。
极为落后,不好用,认识上也落后
你可以猜想当年如果不买小轿车去投芯片,然后如何如何,但永远无法证明。
其实从1992年起,中国和前三十年那个中国也已经判若云泥,从底层逻辑上,都不再完全等同于一个国家了(可以理解为东西周、南北宋那种差别)
整个80年代,经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思想解放”洗脑后,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的各级干部们,都接受了“要赶上发达国家,必须要采取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但不采取人家的政治体制,这是对的)。
80年代除了思想解放,也在经济体制上为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做了很多的准备。比如,逐步允许建立私人企业,允许外资企业投资中国,以及合资企业的国产化进程(比如桑塔纳的国产化)等等。
经过80年代的热身和准备,特别是思想上的准备,9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的力争下,和朱镕基同志的主持下,中国经济体制的脱胎换骨在90年代完成。这个经济体制变革的完成,是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标志的。从此,中国经济开始腾飞。
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也为美国人的粗心大意和骄傲忽略感到庆幸。
90年代的中国,面临着大量无效和亏损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大下岗,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多万的困难,光是一个就业问题,就难死了各级政府(政府并变不出工作岗位,神仙都变不出。)。与此相比,“三角债”什么的,都是疥藓之患。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现在还有什么“三角债”的问题么? 但是,这么多年,就业难题却还一直困扰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
加入WTO,以及同时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的廉价商品极具竞争力,使得中国对外出口多年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就业难题和外汇难题。反之,如果美国政府像今天这样的全面为难中国,不让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处境会难得多,经济发展速度会拖慢、拖长,那今天也许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在中国搞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80年代其实是个擦屁股的时代(为前27年擦屁股,特别是转变思想),同时也是个做准备的时代。80年代的中国,很好都完成了这个任务,为90年代中国经济的改制转型奠定了基础。而90年代的改制转型,又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缓慢而又坚定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使得今天的中国,有了民族复兴的可能。
说到解放思想,1979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日本电影《追捕》,其中真由美给山洞中的杜丘送饭的时候,其实两人因为激情,就在山洞中发生了男女关系,原版电影中很清楚的表现出来了。但是,国内上映的是“洁版”。1979年的中国大陆,人民还接受不了那样的“开放”。1980年大陆拍摄的电影《庐山恋》,其中一个女主角亲吻男主角的脸颊的镜头,都让全国观众掀起轩然大波。现在的年轻人再看吻戏,还有感觉吗?
可见,放开要一步一步来,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经济上的改革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搞股票交易所,搞不起来,也会乱套。过于激进的改革,翻车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还有外国势力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幸运的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头脑都很清醒,不激进,不像苏联。一步一步的,中国坚定的改革走到今天,总算是基本理顺了各种复杂的关系,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继续走下去吧,看好你,中国!
半导体哪那么容易,又不是只有下游一个,它是从上游的精细化工,精密光学到下游的精密机械再到通用软件。
而且这个行业有很明显的赢家通吃效应。
而且这个行业有严重的资金密集型的特点
半导体工厂投资每四年就要增长一倍
而且你独立的而不是在世界市场上进行开放竞争会造成孤岛效应(如同日本手机产业,现在还有很多功能机,因为日本人把功能机搞得很完善,结果很多人就爱用功能机)。
因此半导体产业本来就是制造业之花,哪里那么容易搞的。
八十年代砸钱搞半导体只会搞得四不像,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就像30年的红军硬要攻打大城市一样只会徒劳无功而损失惨重。
反过来,八十年代中国从引进录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生产线开始,逐渐从低端的消费电子领域向上发展,虽然不能说中国电子产业已经发展得很好,但至少在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还是有着相当多份额最典型的就是华强北。
从引进家电生产线开始逐渐积累经验,逐渐培育电子产业人才,逐渐积累外汇一样就像当年的农村包围城市一样。
陈王对于制造业有过于浪漫的想象,他的浪漫主义有点像当年的李立三一样鼓吹革命高潮已经到来很容易吸引人,但并不符合客观现实
中国制造业,特别是精密制造业路漫漫其修远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普遍短缺,因此供给量主要取决于投资量。
但转型到市场经济时代(八十年代称商品经济而不称呼为市场经济,邓南巡以后才采用市场经济这个词),盲目增加供给会造成过剩,因此八十年代开始了需求拉动型的增长。
八九十年代乙烯产量增长不快与居民的日用消费不高有关
八九十年代初,当年我们都是买布到裁缝店去量身定做的,当时也就是过年做一套新衣服
九十年代随着沿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很多人到沿海去打工,然后慢慢的开始了买特定的码的衣服的时代,然后九十年代末期,人均购买衣服的量开始大增。
也就是说中国的新衣需求经历了一个八十年代的缓慢增长到了九十年代的快速增长的变化,这也就导致相应的上游工业产能经历一个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变化。
虽然楼主很善于选择角度,从乙烯产量切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研究八九十年代经济史很有意义,但要认为八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成就不高,这一点无法苟同。
那时候衣服还很多是自己缝的呢。
河友你这个视角真是清奇。当官的吧?两张嘴想说啥就说啥。
只不过着重说明,操弄极左语境的人,他们本身又不是极左,极左是伪装,他可能是极右,想着害人而已。说真的,我不相信现在中国,还存在多少真正极左,真心相信极左思路救国,因为新中国历史,整个国际共运史,官方的反复强调,已经把极左的危害,揭露的很充分。但起码在这条河里,见到不成比例的,无视历史,口号满天飞的所谓左派,包括与那些敌视中国id称兄道弟,与冒充台湾人的id争相给同一篇文章投草的所谓左派id,对他们实际底色,合理怀疑。我唯一不怀疑的id,就是那位实名上网的科大老师,虽然他的观点,我大多不赞成,但尊重佩服其磊落,其他的,就不要装逼压人了。
王小东,何柞麻这样的20年前的大左派,在人生的最后段,彻底放飞自我,就可发现,其底色远比一般右派,甚至极右,更极端,对中国中国人中共仇恨值,爆炸了。这些人是小孩子,年轻人吗?人生观是那样容易改变?不是的,他们本质没变,变的只不过是其外表颜色。
比美国还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