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民主和兄弟争雁--兼与胖兄争鸣 -- 林小筑

共:💬95 🌺6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顺着林先生的问题想下去,写了这个贴子。

结论没说出来,其实就是精英民主或精英之间的平衡和制约。俺拿不准,这是不是林先生试图要解释的,一党之下的折中制度,并且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

家园 “开明专制派”不能回避的问题

就是如何保证该“专制”一直是开明的,碰到一个不那么开明的怎么办?或者原先开明的现在不开明了怎么办?

1、决策成本低;

治国是一项专业工作,一个专家组或智囊团作出的决定肯定不会比大众的决策水平低,所以没有必要引入干扰因素,这方面的反例就是法国,欧宪公投失败。

问题是,我们如何确保该专家组或智囊团所做的决定--尽管从技术上是高水平--一定是符合大众利益的?

2、政策推行有力;

所谓民主政体,无非是各个阶层的相互制衡,各自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得以靠现有体制迅速完成工业化,当然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但是却为中国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例就是印度,要照顾所有人的利益,结果就是谁的利益也保证不了。

被牺牲的岂止是农民的利益?按照小筑兄的问法,我也要问“开明专制派”一句:牺牲了这么多人的利益,一定能保证中国的崛起吗?万一牺牲了又没有崛起怎么办?万一崛起了以前牺牲利益的人享受不到成果怎么办?

家园 嗯?

但是民主制度下,失败的案例更多。

我是顺着老兄的标题读的,所以也可能误解了--民主制度下司法独立与言论自由的失败案例怎么会更多?

成功的实例背后,是更多失败的实例。大家都把目光盯在欧美的身上,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更多的是像菲律宾、印度、阿根廷这样的国家,仅仅从概率上说,如果中国现在就采用西式民主体制,成为菲律宾的概率不会比成为美国的概率低,甚至可能更高。

这问题我问了小筑兄,再来问问走卒兄您?--菲律宾、印度、阿根廷虽然没有成为美国,但是也没有成为1957年到1976年的中国啊?而且我看也不要那么随便就把印度dismiss掉。

今天的中国人处在大概可以算是“开明专制”的时代,可以藐视菲律宾或者其他那些不那么强大的民主国家,但是如果用时光机器回到1957年,问问说了几句话就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回到1960年的河南农村,问问没有饭吃的公社社员,又或者回到1966年,问问那些即将被自己的学生打死的中学老师,恐怕他们是想为菲律宾人而不可得!

伤疤还没好干净,疼就忘了吗?

家园 借这个机会澄清一下

对于个人而言,民主并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法治才是根本。所以我对现在这个社会的理想就是,言论自由+法治。

我认为我们在“民主还是专制”这个大上下文下面讨论的时候,“民主”这个词是广义的,包括了言论自由和法治--这两者实际上是任何民主制度的根本保证。

家园 这个么...

总体感觉我们的看法比较接近。所以必须花一下。

成功的实例背后,是更多失败的实例。大家都把目光盯在欧美的身上,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更多的是像菲律宾、印度、阿根廷这样的国家

不错,整体来看,失败的实例很多,不过成功的也很多哈 --- 欧洲有那么多国家呢。

关键问题是,成功的国家有个共性,就是他们的文明本身就比较适合民主制度,民主发生在他们身上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而那些失败的国家也有个共性,就是原有文明与民主制度相融性是个未知数,在嫁接时又没有在物质条件和文明/精神层面上做好必要的准备。这也是我反对中国马上开始上层民主尝试的原因。

我以为下层的民主尝试更稳妥,它实际上是在做文明/精神层面上的准备。

所以,对您提到的那些失败实例,我并不失望,我看得很积极,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经验就是要做好准备后再上,要尽量争取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神不知鬼不脚 连续量变达成质变的那种效果,教训就是不能霸王硬上弓。(这段无论您理解成政治还是男女关系都可以 )

没有必要执著于民主还是专制,从我们的实际出发,也许我们会演进出一个全新的体制,叫民主也罢,专制也罢,合适我们的,就是最好的。等到了“很可能全社会自上而下慢慢地会越来越觉得该 “改制””的时候,水到渠成。不顾实际,刻意的追求民主,民国就是前车之鉴。

我也坚决反对不顾实际刻意追求民主的做法。我之所以坚持认为我们最终的努力方向是民主社会,就在于我实在看不出 一党专制的政体如何能解决好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财富的问题,短期或许可以依靠执政党成员的廉洁、道德和理想主义解决好,但长期呢?您提出了司法独立这个办法,可我们怎么才能确保从执政党的管制下独立出来的司法体系,不会在日后重新与执政党沆瀣一气 同流合污呢?美国的司法独立,有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同时也与他们的多党政体有密切关系 ---- 由于司法体系中的成员在治政理念上分属不同党派,所以由这些理念互异的成员组成的司法

体系,倒向某一个党派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在一个一党专制的国家里,新独立出来的司法体系的成员与执政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生就有相互靠近的倾向,而且国内只有一党的状况也令司法独立从技术上说非常难以实现。

再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您怎么能指望这个唯一的党能开放言论并同意司法独立呢?即使司法独立出来后真的能长久保持独立,但它怎么才能走出独立的第一步呢?执政党允许它走这一步的概率有多大呢?

我以为很小,比执政党默许基层进行民选和局部民主实验的概率要小。这就是为什么我寄希望于中国下层的民选和民主实验田。

民主首先是一个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没有这个文化(经济)基础,硬要嫁接一个形式,肯定不会成功。

这个完全同意。从前也强调过多次。

家园 民国的民主操作差得远了

起码那时照搬了美国的体制,该有的都有了,这不就是现在某些人所要孜孜以求的吗?

哪里说得上“照搬美国”了?起码,最基本的一条,军队国家化就没有作到,美国何时有过总统候选人拿自己的私人卫队守在国会门口,不当选不放人的?另外,民国从来就没有过一部可操作的宪法--连类似美国最高法院的宪法法院都没有,谈何三权分立?所以遇到府院之争,中央地方之争,完全没有仲裁机构,最后当然又是讲打。

家园

选举也好, 多党也好, 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产生的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 国家权力是一个太容易上瘾的东西, 也是一个太容易让人拿权力为自己谋利的东西.正因为社会财富都是大家创造, 国家的财富也是全体国民创造的, 那么就应该对这笔财富怎么分配有发言权, 这是民主为什么天然合理的理由.

嗯?
家园 魔兄这里似乎做了一个 assumption

那就是:专制制度的常态就是不开明。

所以,我国今天的比较开明,属于专制制度的 非常态。

这好像是魔兄上面行文的逻辑吧?

魔兄做出这个 assumption 并非毫无道理,您一定是基于 historical records or

what have happened before 才这样认为的。不过当今世界与从前发生了天翻地覆

的变化,各国、各种政治理念的相互影响在加深,总体趋势是开放,所以各个国家

的人民的眼界也在不断拓宽,世界各国各文明在相互趋近。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魔

兄怎么就能那么肯定专制制度的常态依然是不开明呢?

马克思还曾断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自己无法消除的弊病呢,现在的

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哈?

家园 因为人的本性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魔兄怎么就能那么肯定专制制度的常态依然是不开明呢?

因为没有人能抵御权力的诱惑,没有人能在享受到权力的甜头后心甘情愿地自动放弃或者分享权力。

家园 魔兄似乎将“开明文明”与“合理分配”这两个问题混在一起了

我认为,专制制度在“合理分配”问题上多半会做得很差,这就是魔兄说的人性问

题。

但我认为专制制度在“开明、文明”问题上却有可能做得尚可。

比如新加坡。

所谓“开明、文明”,指的是:

1 权力交接的平稳,卸任者的生活安排

2 要尽可能做到增加工作透明度

3 政府对人民的公信 (比如承诺的东西要兑现,兑现不了要公开解释求得谅解,不

能承诺了却不随意改变承诺)

当然,holding everything else equal,我也认为民主制度在“开明文明”方面依

然比专制制度做得更好,但专制制度在这方面完全有可能做得还说得过去、没有超

出多数人的忍耐限度。

家园 “开明”一词本身就是人治的

只有在没有监督机制的政体中,我们才要期盼“开明”的政治,说到底,这是依赖于执政者的道德自律。不幸的是,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约束靠不住。

家园 捣一小乱:林先生有知音-

选举,真的非一人一票不可吗?

林彪几十年就提出:主席一票顶一万票:)

现在不少单位的投票也用加权制:领导一票顶N票。

家园 现代的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政治学是要求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的

小筑兄要理解,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那么有确定性,不能要求对政治制度进行数学证明--小筑兄要求民主派给出严格证明,那么对于您所认同的政治制度,您自己是否有能力给出严格的证明一定行得通呢?

现代的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政治学是要求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的,以保证每一步的论证没有逻辑矛盾。我个人的感觉是民主制度会好一点,但这只是一个猜测,我觉得你的帖子里说得太绝对了。在理论上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明民主优越性的文章,我还没读过。这个一方面是由于model投票过程有相当的技术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对民主制度是怎么运行的知道的很少,但我们对专制制度是怎么运行所知的几乎是零。比如public opinion在专制政体也同样是发生作用的,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没人研究过。同时你对民主的看法太理想化了。我在另一个帖子里举过一个关税的例子来说明在民主制度下政策同样可能被扭曲,让少数人收益绝大多数人受害。煮酒正熟认为在资源和财富分配方面,民主确实更优。他应该看看美国最近的Highway bill。其中$231m被用来在Alaska建通不到任何地方的桥,来为当地的共和党拉选票。

不过我所说的“民主在统计上优于非民主”,确实是统计意义上的。我本来以为这是很明显的,所以没有多写。现在既然小筑兄发问了,那就仔细说说。横着看,当今世界上的强国--从科技、经济、军事各方面衡量,除中国以外,全部是典型的民主国家;而中国虽然是军事强国,经济从总量上也已经很强,但人均生活水平(不能光看大城市)仍然赶不上一般的中等国家。

你这里论证的问题在于这些发达国家除了日本以外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政策方面极其类似,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时他们在技术上追赶英国比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占优势得多。因此可能是其它这些相似性而不是民主使它们成为发达国家。用统计学的术语说,你用的不是一个random sample。用这些国家和一千年以前的中国相比也是不适合的,因为经济,技术等其它重要的参数都发生了变化。比如中国社会动荡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灾害和饥荒,这不在那时政府的控制之内的。一般对民主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都没发现有significant的关系。

同时你对民主的定义是什么呢?独立战争前的美国算不算民主?南北战争前的美国算不算民主?妇女获得选举权之前的美国算不算民主?六十年代民权革命之前的美国算不算民主?类似的在英国1831年第一个改革法案通过前,只有很少数人有投票权,1867年改革法案通过前都是记名投票,大多数人必须按当地贵族的意愿投票,直到1888年改革法案通过后,英国才有近似于今天的选举制度,二十世纪之后,妇女才有选举权。如果用稍微强一点的标准,这些时期都不应该被称作民主制度

家园 花!

吸血鬼出手,必是精品!

跟您学了不少,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的解说。

家园 回鬼兄:

1 “煮酒正熟认为在资源和财富分配方面,民主确实更优。他应该看看美国最近的

Highway bill。”

--- 鬼兄举一个民主在资源财富分配方面做得糟糕的例子,恐怕不能说明问题吧?

当然了,如果鬼兄让我穷举所有民主这方面的正反例子和专制这方面的正反例子,

这个我肯定不行。严格来说,不穷举不论证就给出自己的看法,是很不严谨的。这

个我承认。所以我也承认,实际上这个话题是空对空,大家说到底都是在说自己的

“感觉”,谁也拿不出比较严格的论证。

也因此,我以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谈。不过我们几个显然不够明智,呵呵。

2 “现代的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政治学是要求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的,以保证每

一步的论证没有逻辑矛盾。”

--- 鬼兄的数学证明是quantitative 还是 qualitative 还是 both?

如果是“定性”的,我可以接受。

如果是“定量”的,我... 也... 说实话,只能是一听一看而已,不敢过于当真。

就我有限的见闻,这类定量分析,中间的数学计算极其严密,但这些计算所依据的

assumptions,却无人能确保其精准。我学过 real option valuation,对此有些

体会,感觉特别要命的是,预设前提里的数字有一点点变化,后面的model 产生的

结果可以相处巨大!所以这个东西在我和当时的同学看来,是一种很好的rationalization

tool,就是领导想上这个项目,你弄些assumption 和一个数学模型就开始crunch

number,如果搞出来的数字不能支持领导的想法,就去改动那些预设前提里的数字,

直到把数字搞“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