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法源寺礼佛记(上) -- 履虎尾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儿了。
日本柰良大昭提寺内的鉴真大师法身归国探亲,第一个落脚处就是京师法源寺。为此,法源寺大兴土木,装修一新,并对游人开放。于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吾等兄妹六人,乃前往法源寺进香随喜。
俺等乘坐二十二路公交车,在西单下车后,又步行约半小时,来到了法源寺山门之前。吾等六人皆年轻气盛,一路上自然你一言我一语,口不能闲。都说了些什么呢?所说就是庙里边的那些和尚们,到底是真和尚,还是假冒的。呵呵,要知道,当时文革结束不过几年的光景,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人们的思想还留在过去的年代里,还没有完全转过弯子来。所以,我们几个弟兄乃一致认为:
现在庙里的和尚都是由和我们一样的俗人乔装打扮假冒的!
为什么我们都这么认为呢?文革期间,所有的和尚尼姑通通被扫地出门,据说,绝大多数都还俗婚配了,小菩萨都生出来了一大批。再者说了,将心比心,谁也不会傻到那个份儿上:不娶媳妇儿了,也不吃荤腥了,也不抽烟喝酒了,一心一意地青灯古佛黄卷,心甘情愿来做真和尚。才不信呐,哄谁呀?哪有这码子事儿呀?现在的那些所谓和尚,一定是乔妆打扮成的,掩人耳目的,扮样儿专门给老外们看的。“和尚”一定是一种职业,每个月从政府手中领受若干张“大团结”,白天穿上僧服,打扮成出家人的样子,来庙里上班,“南无阿弥陀佛”;晚上自然是回到家中,饮酒食肉,“老婆孩子热炕头”,其乐溶溶也。
说着聊着,不觉来到了法源寺山门之前。入门须购票,所幸票价不贵,五分钱一张。我等购票之后,乃鱼贯而入。
山门内的第一座建筑是天王殿,天下所有的佛教寺庙,布局都是如此。天王殿又称接引殿,殿中央坐着的就是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笑弥勒胖头陀,他就是接引佛祖;殿四角是凶神恶煞般的四个护法——增长、持国、广目、多闻等四大天王。
大肚子弥勒佛笑容可掬,一个女同学过去没进过庙,觉得非常好玩,于是,她就快步来到了接引佛祖身前,伸出手来,就想在弥勒佛祖的大肚子上抚摸一下。谁知道她的手刚举起来,还没容她把手落下,猛抬头看见了凌空而立的四大护法天王。这四大天王,有红脸的,有白脸的,有黒脸的,有绿脸的,一个个咬牙切齿,怒目而瞰。这个女同学吓了一大跳,赶紧忙把手缩了回来。\r
女同学的这个举动,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笑声中,俺给弟兄们解释曰:这四大天王,手中所持法器,皆有所寓意也,持剑者,取其意为“丰”——锋利之谐音也;持琵琶者,取其意为“调”;持巨伞者,取其意为“雨”;第四个天王手中所持一物,似蛇而有角,似龙而无爪,此物名曰“蜃”也,蜃,是一种海里的动物,俗话所说的“海市蜃楼”,就是此物所吐之气,幻化做仙境,以引诱空中飞鸟为食也;“蜃”,讹音为顺,于是此四物之名便寓意为“风调雨顺”者也。女同学问曰:“老大,语出何典?”俺曰:“不敢,是俺前几天读《华盖集》,偶然于书中见到此说也。”
穿过接引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我等登阶入殿,抬头瞻仰,只见并排三尊巨佛,慈眉善目,宝相庄严。这三座佛像细小之处稍有差异,而大处无不同也。身边的女同学又问道:“老大,这三尊佛像,都是什么佛啊?”
俺曰:“中间的这座,就是释迦牟尼佛;西边的是西方阿弥陀佛,又称燃灯古佛;东边的这座呢,是弥勒佛,又称药师佛。此外,西方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东方弥勒佛是未来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又称现在佛。于是,他们又合称为‘三世佛’也。”
女同学打断俺的话,问曰:“老大露怯了吧?不对了吧?东边的这座佛像,你说是弥勒佛,可是,在接引殿中间坐着的那一位也是弥勒佛啊,一个庙里,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弥勒佛呢?”
这一问,便把俺问住了,俺曰:“俺也不知道啊。”抬头周围一看,只见一位中年僧人正在蒲团上闭目打坐,俺便行了过去,合掌躬身,尊称一声“师傅”,向他请教。
中年僧人睁开眼睛,微笑着回答说:“施主,弥勒佛只有一位,怎么会有两个呢?大雄宝殿上的这尊佛像,是弥勒佛的法身;接引殿里的那尊佛像,是弥勒佛的化身。其实他们都是一尊佛也。”
我等一时听不明白,于是,俺再次合掌躬身,请大和尚赐教。
中年僧人手拈佛珠,侃侃说道:
在五代时期,浙江明州出了一个僧人,这个和尚生得肥头大耳,慈眉善目,矮矮胖胖,大腹便便,走起路来,慢吞吞摇摇摆摆,一晃一晃的,他的身上总背着一只大布口袋,手托铜钵,出入于集市乡村,游化行乞。他背上的口袋极大,里边的东西极多,化来的物品,他全都随手装进口袋里去,需要使用时,在从袋中取出,谁也不清楚他的布袋里到底能装多少东西,布袋里面有多少东西。因此,大家都叫他“布袋和尚”。这个布袋和尚疯疯癫癫,言语无常,能预知晴雨,还经常给人预测吉凶,还能给人治病。你有个小病小灾的,他伸手一摸,手到病除,或者他随手从口袋里取出点东西给病人吃,一吃病就全好了。在《高僧传》里,布袋和尚的法号是“契此”,又号“长汀子”。
后来,布袋和尚游方到了杭州西湖,挂单在杭州灵隐寺,最后在西湖灵隐寺涅盘静寂。临坐化前,布袋和尚留下了四句五言一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布袋和尚是弥勒佛转世,于是就建起一座舍利宝塔,将布袋和尚的舍利供奉起来。接着,人们又比照着“布袋和尚”的模样,塑出一个“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正中央。来寺庙进香或者随喜的俗人进了接引殿,一见弥勒佛祖,自然就产生皆大欢喜的感觉。以后,接引殿里四大天王与“大肚子弥勒佛”的这一布局安排,就成了所有佛教寺庙的定制。
听中年僧人如此这般一讲,我们都明白了,俺刚要继续发问,身边的同学开口了:
“师傅,要我说啊,接引殿里单独摆一尊弥勒佛不就得了,干么还塑了四大金刚?凶神恶煞似的,吓了我一大跳!”
中年僧人微微一笑,说:
“佛门广大,善缘普结,只要有心向善,我佛慈悲,自然是来者不拒,热烈欢迎。弥勒佛就是接引佛,佛爷含笑迎接你,劝你进我佛门,劝你入我善门。但是,进庙者若是心怀鬼胎,或者根本不是来敬佛的,看到没有,我佛门之内也不是一点规矩也没有。这四大天王,就是护法、执法者。他们威风凛凛,气势汹汹,这是告诉你:欲进我佛门,先得把各种不恭不敬之心放下;进此门后,不得胡思乱想,不得高声喧哗,要处处小心谨慎,时时规规矩矩。你若是有心向善,自然不必惊惶;你若无心向善,劝你及早退出此门。弥勒佛笑着劝谕,劝你向善,四大金刚怒着威吓,要你去恶。这样一来,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列位施主,你们看这样不好吗?”
它建于唐朝末年,是为了纪念平定安史之乱捐躯的将士们而修建的,当时名字叫做“敕建悯忠寺”。
几百年过去了,寺庙几经天灾人祸的洗礼,仍然香火旺盛;去年李敖来京,也曾来此参观。 寺院面积不算很大,好多地面都挖开了铺设管道,不少房间也都安装了空调。 微雨,游人很少的时候,很是幽静。
寺庙里很多丁香树,每年不到5月的时候就会纷纷盛开;奇特的是,很多丁香花不只是4瓣,还有很多5瓣、6瓣的...有一次姐姐居然找到了一个9瓣的。 丁香花的季节,来法源寺看丁香,是家里传统的保留节目。
寺院坐北朝南,门口是一个小广场,花草无数,地面上还用铸铁镶嵌着一副旧日法源寺的地图。
广场上经常坐着休闲的老人和孩子,去年国庆节妈妈、老姐和我在这个广场上借来一个小姑娘的毽子,三个人一起玩了很久。
广场东行100米,每天清晨路边会有一个摆摊卖早点的;油条、豆腐脑和麻叶味道都很好(只要你记得加韭菜花酱),姐姐和我都吃了两碗才走。 继续向东,就是菜市口大街了;向南,是经济日报社。
一直忘不了寺庙里茂盛的丁香树,即使雨下得比较大的时候,噼噼啪啪的雨点声响成一片,你躲在树下似乎也不必担心。 庙墙的侧面,黑油油的板壁上刻着捐助者的名字,在雨水滋润下油亮油亮的...
不知虎老师,说的可是这所寺院?
不过这个"风调雨顺"是中国人引申出来的汉化版吧
有意思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有说持蛇的,有说持龙的,有说持花狐貂的,这个蜃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的确听起来最"顺"
敢情“拿蛇天王”拿的不是蛇。
好文送花
俺是回了贴才看到您的回帖的
也花一下
回敬。
太傅要去,我做导游,能给你画图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