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浅谈抗战初期国军和日军运动战能力的差距,及对作战方式选择的影响 -- 顾剑
国军跟日军战斗力的差距,我认为火力都还在其次,最主要的差距就是机动力。
一支军队打运动战的能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位的是装备(在地形限制不大的情况下),所谓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有铁路机动,骑自行车,摩托化,那跟徒步走就是不一样。无论国共,这方面谁也不用想跟西方军队比,客观条件摆在那里。(有人问了,朝战5次战役不是运动战么?一方面山地限制摩托化的机动能力,二方面美军机动力即使在受限制的条件下,的确还是高于志愿军,第4第5次战役美军的“磁性战术”凭的是什么?不就是机动力比志愿军强吗?)。在这个方面,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共基本处於同一水平线上。而抗战初期的国军,比日军差,但差得有限,日军也不过就是倚靠骡马多罢了。
第二点,是中下级官兵的素质,尤其是主动精神。因为打运动战,你情报再好,通讯再好,免不了时刻要面临深入敌后被切断的情况。日军这方面比国军的优势太大了,实际上在那几年,除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大概没有一支军队中下层官兵有日军那么强的主动进攻精神,所以在马来亚和缅甸,日军仅凭自行车机动,也能打出闪电战。而国军呢?你让它一个团或一个师搞远程穿插?就算碰不到敌人,还没到地点就全开小差了。指挥官有这个胆子的就很少,士兵更是抓来的,怎么打穿插呢?
在运动战的防御一方,更需要顽强精神,尤其是被迂回包围以后,敢於死顶,国军有几次顽强的防御战成功的例子,但是更多的是友邻部队一撤,自己也撤了。这不完全是战斗意志低下的问题,还有军阀思想保存实力的问题。试问,这样一支从兵源到训练和组织都问题成堆的军队,怎么打运动战呢?后来解放战争时期共军打运动战成功,在这点上是靠了改变军队的性质和政治思想工作,增强了部队凝聚力来提高素质的。
第三是高层指挥官的现代运动战素养和军事思想。从“保持一条连续的防线”到“运动歼敌,运动防御,敢於被切断”,这个军事思想是一个突破,不是当时的国军高级指挥官能领会的。不用说国军,就是二战初期的英法苏联,论装备远远强于德军,论士兵素质也不低于德军,尤其是当时的英军,素质高于德军,连德国人都承认。可是德军胜利,就胜在军事思想上,胜在观念转变上。缅甸1942年的败退,也是因为从上到下都害怕被包围,美军朝鲜战争初期也是这样。后来印度英帕尔之战,朝鲜砥平里之战,英国的斯利姆和美国的李奇微转变了指导思想,提出不怕被围,这才破了日军和志愿军的远程穿插战术。从纸上看,这是个简单的思想转变,从战争实践来看,这是质的飞跃。
第四点,就是后勤能力和通讯能力的保障要跟上。运动战的地域广阔,情况瞬息万变,攻方对穿插部队,守方对被分割的部队,其后勤和情报通讯保障都是难题。
以上四点,除了第一点机动设备,日军对国军的优势不是特别大以外,第2到第4点国军跟日军的差别天差地远,尤其是将领和中下级官兵的机动作战素质,根本无从谈起。你让他们死守硬攻,他们能够做到,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勇士。但是你要他发挥主动性,动脑筋,根据战场情况运动歼敌,孤军奋战,那部队早就跑散了。
再比较从1943年到1945年运动进攻和运动防御的经典,东线攻防战,可以看出跟1940年西线战役和1941-42年东线战役的最大区别,是防御方不再是静态防御,而是在拉住突破口基线的基础上,在纵深保留强大的机动部队作预备队。兵力部署前轻后重,这是机动防御战的需要。对於攻方而言,1940年和1941年是能突破就胜利,而1944年以后,突破才是开始,突破以后跟敌人纵深的机动预备队交战,才是重头戏。所以在苏军“宽大深高”的进攻战理论中,进攻预备队的掌握和投入时机,已经被提炼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
对比国军1937-1938年,当然不用要求军官素质达到1944年德军的水平,因为日军也不是1944-1945年的苏军。可是国军面临日军步兵的突破和穿插,各个部队没有协调一致的指挥通讯系统,没有精诚协作的精神,将领的军事理论素养,停留在一战的静态防御,甚至比一战还差很远(起码欧洲一战的火力和装备条件,1937年的国军根本达不到)。
因此我认为,抗战初期国军跟日军最大的差距,第一位的是机动作战的素质。双方火力的差距还在其次,因为日军的火炮和坦克也就是能跟基本没有火炮和战防炮的国军逞能,查一下当时日军甲等师团的炮兵编制,在运动战的广阔战场上,其火力支援密度,根本没办法跟一战或二战的欧洲军队相提并论。而所谓日军飞机的前线战术支援火力,也远谈不上现代化。
那么国军和日军在机动力和火力方面的差距不同,与双方作战方式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呢?
基於以上对比,我认为国军和日军在抗战初期打运动战的能力,主要差距在从将领到士兵的“软件”素质上,这是不可能弥补的差距。而对於日军而言,即便在数量占劣势的条件下,机动力的优越,也可以保证在局部战役集中优势兵力。这就是军事上一条基本的原则,机动能够弥补火力和数量的不足,或增强火力和数量的优势。
而如果打阵地战,不存在机动的问题,差距主要是火力,火力其实可以用集中重火器的办法来弥补,象淞沪会战,国军集全军之力,还是能拿出重炮甚至坦克这种装备的,只要战场狭窄,双方硬碰硬,国军固然损失重大,日军也是难于突破,双方的尸山血海,总比国军单方面的一溃千里要好。
淞沪的阵地战,我们拖住了日军十几个师团数十万大军几个月,而中原平坦之地的运动战,一个日军14师团就能纵横来去,让国军整个第一战区焦头烂额,最后只能出下策炸掉黄河大坝来挡日军。这两个战役对国军来说都是败仗,而从日军的角度看,运动战的用兵效率,远远高于集中兵力火力的阵地战。而从国军的角度来看,这两场败仗说明,依托既设工事的阵地战,是唯一能阻挡日军甚至可能战胜日军的作战手段。打运动战,国军是没有取胜希望的。其实后来昆仑关,几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尤其薛岳的“天炉战法”,本质上也是依托优势兵力和既设工事的阵地战。跟运动战是不沾边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国军如果有个总体的战略规划,在每个必争之地预设防御阵地,日寇来时依托工事好好打几仗,注重局部反突击,完全以消耗一批敌军为目的,然后在对方重炮、飞机和大部队上来之前就转移,直到把平原地带都放弃掉,转入山地据险作战,如此也能消耗日军相当兵力,迫使对方早日进入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境地。
可是,在绝大多数时候是连这个简单的要求也没有做到。还是对于保地和存人的关系认识不清。刚开始是一个极端,后来逐步过渡到另一个极端,总的效果是两头都损失惨重。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运动战打不成,只好用阵地战,这是中下级军官对部队的组织、控制能力低下的军队的共同毛病,具体表现就是缺乏主动精神和进取精神,缺乏合作,弄到后来,战术意图在执行中总是走样。伊朗-伊拉克战争时,伊朗军队也是同样的问题。伊朗不乏勇敢的战士,但毫无战术可言,也没有协同,只好打人海战术。
好文章,好评论!
人的素质
人的团结
人的信念
人的创造能力
人的牺牲精神
国军从上到下,从长官到下层士兵
有几条说得过去的?
一样的中国人 到了抗美援朝 面对更大的武器以及实力差距
表现得却要优秀的多
苏德战场上的战术 技术几个月就有不小的变化(部队编制 战略战术 等等)
国民党的部队 学习精神太差 流血牺牲换来的经验 到下一次还是照旧
防守于进攻的那一套 到七八年以后基本上还是老一套
唯一比较成功的办法就是类似于台儿庄战役 长沙战役的那种打法
可惜也缺乏变通的能力
直接在顾兄这里跟着贴吧。
要说打运动战,国军的确是存在很大问题,这和部队素质也有一定关系,国军训练不足,军官能力较差,所以只有把弟兄们放在阵地里,他才放心,行进间打野战顾虑很大,攻坚火力太差,动不动就打成陈仓了。好像国军第一次攻坚胜利还是徐州会战,出动了剩余的维克斯坦克,拼出血本,总算有了战果。
不过国军中也有一个另类的将军,善于打运动战,那就是傅作义 -- 看来不蒸包子不行了。。。
顾剑高论,我佩服的很,但我认为你的结论是错的。
顾剑只是论证了国军在战争初期缺乏打那种具有战略性质的外线运动战的能力。但我看来,除了这种形式以外,以通过预设阵地节节抗击为特点的运动防御战(如几次长沙会战),一部分部队突然转入外线,打击敌人后方或是分散之敌或是摧毁重要军事目标的外线袭扰战(如百团大战,也可以借鉴解放战争前期,刘伯承部对陇海路的几次出击),在一定的有利条件条件下,进行的外线的运动歼灭战(忻口战役如果娘子关不被突破进行反击的话则是最恰当的例子),都是可选项,而不单单只有阵地战一个选项。
顾剑论证的4点因素中,1双方无本质区别。4我看影响也不是特别的大,因为无论是我还是日军,都缺乏进行机械运动战的能力和实力。2,3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却也是可以发挥我们主观能动性加以弥补的。如果我们不能够改进我们的战略战术,那也就不存在什么不得已的问题了。
而且,日军虽然下级军官,士兵训练有素,但其战略和战役指挥却相当有相当的空隙可钻。
我们是在本国国土作战,国土的辽阔,国家经济能力的贫弱都决定了我们无法构置一条有效的防线。而日军以少兵临大国,敌情,民情地情都不熟悉。这其实已经注定了中日之战战线的流动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而日军军事机器的强大却是我们远远不及的,他们巴不得我们与他们做军事上的正面简单对决,阵地战正合敌意。
从战略上来讲,日军期望速战速决,力图通过若干会战,彻底打垮我们的军事力量和抗战意志。和日本人比拼军事实力,实乃下策。
我们缺乏战略性运动进攻战的能力,我们同时也缺乏进行阵地战的能力和实力,这其实决定了抗战初期我们必然要丧失一些土地和重要地区。但这也恰恰决定了我们只有进行积极防御才有出路。
在实战结果来看,我们死守的忻口,上海,最后都已损失巨大,阵地被迂回为结局。阵地战,其实拼的是双方的军事实力,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的。国家的军事元气就那么一些。淞沪会战的结局,中国军队从上到下都不愿再来一次,已经很显然的说明问题了。
中国军队想要获胜,就必须具有进攻性,而攻击性则必须发挥军队的主动性。运动战是最能够体现攻击性和主动性的。一支军队丧失了主动权,则走向了失败的边缘。放弃机动,无异于自动放弃自由行动的权力,也就放弃了主动权,也就等于自动走向失败。
国军的几次一溃千里,无不是在主力部队被敌军击破后发生的,这和主动进行的防御调整有天壤之别。而同样发生在抗战初期的徐州突围,也能够看到我们并不是不能做到在我们的国土上做到有效的机动,而不是非得躲在并不坚固的工事后面不可。
单纯的阵地战,又如何能够解决战斗,如何能够争取胜利。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而只是将民众抗战的热情化成中和对方火力的炮灰,而毫无胜算可言的话,我们难道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交于观音菩萨来保佑么?
其实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积极防御也就是攻势防御才是正确的方针。
顾剑提到一个非常好的论断:简单的思想转变,从战争实践来看,往往是质的飞跃。从战争规律来说,这条是站的住脚的。但很可惜,顾剑的结论是错的。抗战初期,国共双方的高级军事人员中对实施积极防御其实是有共识的。淞沪会战,使我们犯了错误而远非不得已的选择。
由于军事和国家实力的差别,我们在抗战所进行的运动战与苏德战场的运动战有不同的情况。他们可以构建上千公里的绵亘的防线,我们则没有这个能力。他们进行的是机械化运动战,我们仍然以步兵的徒步机动为主要方式。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认为顾剑将二者放在一起,并不合适。
长沙会战我认为属于运动防御战,和淞沪会战之类倒是不沾边的。
好像不完全是一回事。
一支军队,其机动能力的强弱,首要条件是装备。例如二战中的德军和美军。
一支军队,其运动战能力的强弱,首要条件就不是装备,而是作战指导思想。例如红军和解放军,它的装备很差,但运动战能力很强。在运动中创造歼敌条件,取得兵力和地形上的优势,从而战胜装备优势的敌军,是我军作战指导思想中最重要的核心。这一作战指导思想,深入到了这支军队的每一个战士心中。而这一作战指导思想的形成和自觉贯彻,恰恰是因为它的装备很差。
至于说到抗战中的国军,兄弟以为,当它打运动战时,差不多都打了胜战(又瞎侃了?);相反,当它打阵地战时,差不多都是败仗。
而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绝大多数打的是阵地战,所以绝大多数都是败仗。
这是因为什么?因为这支军队的运动战能力极差。为什么极差?因为它的作战指导思想中,几乎就没有运动战这一条。
兄弟在看到抗日战争中国军那些失败的惨烈战役时,常常不由地扼腕长叹,如果改用运动战法,不至于一败再败。这些黄埔出来的精英,有时候真的是太。。。。了!为此,兄弟还跟美籍华人、著名作家萧易干过一架。
因为他的老爸是国军军长,俺的老爹是八路小兵。
到后来,解放战争了,国军的机动能力大大强于解放军,结果还是被解放军的运动战打得落花流水。这回总不能说,国军的机动能力不成,从而影响到它的作战方式了吧?
抗战中,国军方面在作战方式上的得失成败,也是一个很大的大坑,轻易不敢乱挖.
有相当一部分军官贪生怕死,一打会战,一部分部队在拼命,另一部分在观望,甚至没打就逃跑。
好象在扒黄河前就有一个打歼灭战的机会,国军也打算好好打一仗。一位姓黄的师长在敌人还没到就带队逃了,造成全面崩溃。
先说海军,就中国1.8万海里的海岸线,日本当时握有先敌而动的优势,这个我们是绝对劣势.
再说陆地,尽管日军机动能力不能列强如美苏德英法比,但是基础国力在那里,年产2万辆卡车的基础生产能力在那里.仅仅以淞沪作战为例,时值会战结束,国军部队集结尤未完成.思想上不说,机动能力弱,是肯定的.
最后补充点的是,中国人就地理地形上未必比日军掌握有多少优势,这个主要一在地图精准上不如日军,二是没有日军的空中优势.
为什么国军一直没有预备役,这个对于国军的机动思想是不是有所限制,或者说后果是不是造成了国军作战思想上的保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