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也聊林彪(1) -- 老拙
1、汪德昭多年在国外,在国内没有多少社会关系,从他上任到辽沈战役结束,不过大半年时间,不可能与地下党建立关系。
2、卫立煌在东北不是无所事事,相反,他在东北积极进行了扩军整建,他手中的兵力超过了陈诚整军时的总人数。
3、卫立煌在东北收缩兵力的部署不是为我军的行动提供了方便,而是为我军增加了困难。这点林彪看的非常清楚,“小的吃不着,大的吃不掉”。
4、卫立煌在东北的军事行动从未与我军有过任何配合,从东北的战略看,林彪兵围长春时,如果沈阳守军出动支援,势必被东野歼灭,如此东北可以提前半年解放,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就可以大大加快,但卫立煌却没有丝毫这方面的表示。
5、如果卫立煌和中共建立了联系,即使消息来源不能告诉林彪,军委也不会对林彪封锁敌军动向的消息(例如,淮海战役里国民党军国防部命令杜聿明从两淮撤退的计划,军委就明确告诉了粟裕),而我们在辽沈战役的资料却没看到丝毫这方面的记录。
综上所述,卫立煌在东北采取的实际上是脚踩两只船的策略,蒋出价高,他就向蒋靠拢,蒋出价低,他就向共产党靠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在东北这大半年屁股还是明确坐到国民党一边。
俺说得太粗,有些地方没有说清楚吧。
俺说,汪德昭不是共党。
所以,汪德昭回国后,与党接不上头。所以,有评论说,汪德昭回国,还不如在国外与共党联系方便。
至于毛泽东是否因为卫立煌上任,所以下决心先打锦州,这是俺的猜测和观点,欢迎各位批判。
俺的想法是,毛泽东和林彪都可以说是伟大的军事家,他们看军事问题的能力,必定在我们之上。
毛泽东不会看不出先打锦州,万一沈阳的敌人全力出援,老蒋再调嫡系主力从葫芦岛登陆,四野主力将被包围的危险。但是,毛泽东为什么还是如此下决心呢?兄弟以为,不能用“伟大天才的预见”之类来做解释。这里面必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有人说了,那是因为毛泽东看出国军打仗通常是“驴上狗不上”。
可是这一点难道林彪就看不出?我看林彪是不会把四野几十万大军的命运押在这个“宝”上的。
辽沈战役,在东北以及增援东北的国军部队,绝大部分都是嫡系。
我们看到,从葫芦岛增援的部队,在杜聿明指挥下进攻非常积极。而沈阳的廖耀湘集团,在卫立煌全力守沈阳的坚持下,先是犹犹豫豫,拖过了最要紧的关头。后来老蒋严令增援锦州,廖耀湘才出沈阳增援。但是,卫立煌一方面密令后勤只给廖耀湘集团补充仅够三天的油料,另一方面又劝廖耀湘不要直接增援锦州,而是走营口,把屁股坐到海边上,再向锦州攻击。搞得廖耀湘不知如何是好,以至于增援锦州一延再延。直到林彪拿下锦州,调动部队奔廖耀湘而去时,廖集团也没有最后下定决心,结果让林彪包围歼灭。十几万大军真真是“毁于一旦”。
如果四野刚围上锦州,廖耀湘集团就出沈阳,与葫芦岛登陆部队夹击林彪。大家认为结果会如何?
所以,老蒋的错误,说白了就是没有让杜聿明接手指挥全东北的国军部队。
反过来说,毛泽东的正确,就是在46年春四平之战后,立即要林彪当上“东北王”,统领东北党政军大权。
还有,卫立煌这件事,是不能跟淮海战役那件事相提并论的。中央可以向战区通报敌情,比如蒋介石将弃守徐州。但是不能向战区通报情报来源。
卫立煌回国后,并没有与中共建立直接联系,本无情报可以通报。对于卫立煌的行动,毛泽东与中央只能根据他在欧洲发来的电报和到东北后的举动作出推测和判断,加上卫立煌本人要求严加保密,中央如何能把如此重大的情况通报林彪呢?
这里举个例子。西安事变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杨虎城曾经写过入党申请书。周听说十分惊讶。
再举个例子,就是这个国民党国防部开会,要撤出徐州的事儿。
国民党国防部开会,研究撤出徐州,电召杜聿明到会。杜聿明飞到南京,进了国防部会议室,四下一看,看见了国防部二厅厅长郭汝槐。白崇禧说委员长有事迟来一步,要我们先研究。他要杜聿明说说撤出徐州的方案,杜看着郭汝槐,说是先听听各位的高见。等老蒋进了会场,杜立即将老蒋拉进一个密室,说撤出徐州的方案只能单独跟校长说。蒋不以为然,说今天到会的都是党国忠臣,跟大伙儿说说还可以弥补漏洞。难道你怀疑谁是共党分子?
杜聿明说:那个郭汝槐就是共产党!
老将问:何以见得?
杜答:你看他家里破破烂烂的,俭朴得很!
老蒋摇头,杜却坚持。
最后,杜聿明还是只将方案告诉了老蒋一人。
结果大家都知道,杜聿明撤出徐州一天后,粟裕才发现。
多少年后,杜聿明病危临终,郭汝槐去看他。
杜聿明伸出一只干枯的手,拉着郭汝槐的胳膊说:小鬼啊(郭汝槐的“槐”里有个鬼字,故称),那会儿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您说,郭汝槐那会儿是共党吗?
卫立煌呢?
杨虎城呢?
还有,张学良呢?
林彪围攻长春时要他命令廖耀湘出援的是蒋介石,他真要通共顺水推舟就可以把廖送掉,何必抗命。
林彪打锦州确实要冒被夹击的风险。至于被包围,林彪当时正规军70万人,地方部队30万,只有一个纵队12个独立师围困长春,其他的基本上都调到锦州方面了。国军沈阳30万人,就算沈阳都不要了全出来,华北后来出兵一个兵团10万人,就算加倍能出20万,加上锦州的范汉杰15万,最多也就是60万,哪能“包围”林彪。林彪从红军时期就独当一面,什么时候被包围过。现在壮得不得了,兵力并无劣势,而且按照杜聿明的话,“东北共军无论兵力火力战术都远超关内共军”,怎么会反而被包围一次。
东北无论卫立煌还是廖耀湘对出援锦州都很犹豫,原因也很简单,围城打援是林彪拿手的战术,东野到底是打城还是打援,国军是需要看看情况判断的。而且到攻克锦州之前,东野确实还没有攻坚战特别拿得出手的战绩,当时国军对共军野战能力的畏惧应该甚于攻坚。东北国军当时的想法和当年四平之战差不多,先利用坚城拖垮共军,再进兵解围。但是东野已经不是吴下阿蒙,31小时就把锦州干掉了。廖后来全力攻击黑山大虎山都没攻克,看看离锦州还多远,就算他积极一点能有什么用。
至于把东北国军主力集结于锦州,老实说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成问题。锦州并没有其他战略价值,不过是关内外的咽喉。主力集结于锦州,看轻,必要时放弃长春沈阳,反过来长沈丢了锦州还有什么意义?而且东北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重工业,还有最大的产粮区,放弃东北,这个决心怎么都不容易。辽沈结束后东野虽然尚没有入关,军火立刻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关内。我记得粟裕就说过一句,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大连的大炮弹。
杜聿明出徐州,粟裕一天后才发现,真不知道这个说法出处何在。杜聿明30万部队,加上民众,每天行进平均不过十几公里,按照这个速度,这个队伍从头走到尾恐怕就需要一天。杜聿明回徐州后为了故作神秘,并没有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等了一阵子。等他正式下达命令时属下告诉他大家早就知道了。杜大惊,追问之下才知道刘峙通知他在徐州的买卖收摊,卷铺盖先溜了,结果大家立刻都明白了。杜大怒,碰上这么个“猪”总,为了自己私利军事秘密都不注意保守。撤退的意图早已暴露,哪还能瞒得过对手。
还特别喜欢吃死面包子。
熬过了揭竿而起的草莽岁月,熬过了烽火连天的民族危难,好不容易的熬到了坐定江山时,又赶上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岁月,小心翼翼,紧跟领袖,终于博得了信任,这时却“糊涂一时”,想要变天!最终粉身碎骨,弃尸异乡,机关算尽啊。
杜聿明又不是没有当过东北的主将。
之后又以主将的身份当了淮海战役的俘虏。
当然可以说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
打仗是要讲后勤的……
再说,长春、沈阳的国军如果往锦州撤,走不到半路就得了账!
顶多是趁林彪吃掉郑栋国、廖耀湘腾不出手来,把锦州的范汉杰兵团撤走。
然而就是这样也比实际的辽沈战役要强。
我记得蒋介石招卫立煌去南京时说过,东北补给全靠空投,开销巨大。国府财政预算80%在军事,军事的一半在东北,长此以往政府要被拖垮(很奇怪为什么很少见到大家谈论这个问题,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但是放弃东北,想想围攻锦州时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还在国军手里,就可以集中几千门大炮,要是拱手相让,共军获得这么个大后方,炮弹不用爆炸,漫天遍野地砸下来国军都受不了。说到底,三下四保后攻守逆转,此后东野攻势如潮,何曾给过国军翻盘的机会。到了48年的残局,已经不是什么人的个人才能能够挽回的了。
至于“策反”,确实拙总说得有道理。
这个故事,一次听说于时任所办主任的刘添民(谐音),二次听说于他本人。刘是汪的棋友,刘与高我几届的师兄下棋,此师兄曾在让6子局负江铸久,7子局胜刘小光。我们在刘与他下时在旁边看棋带听书。
和谈根本不可能成功.
上篇所说,遭到河友砖头痛击。头破血流之际,兄弟不能抱头鼠窜,轻伤不下火线不是?
俺要把砖头捡起来再给扔回去,不免越扯越远。
赵括老弟说:杜聿明出徐州,粟裕一天后才发现,真不知道这个说法出处何在?
俺就先捡这块砖头吧。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砖头要一块一块地捡嘛。
先捡这块砖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河里看到一些文章,对于淮海战役,漏洞确实有一些。
确实,杜聿明还在南京回徐州的飞机上,撤出徐州的消息在徐州城里就已经人人皆知。刘峙通知他在徐州的买卖其实倒还在其次,南京的电话在他之前就打到了徐州的各家银行。杜聿明一下飞机,首先下令警备司令谭辅烈率员查封徐州的公私银行。谭辅烈带着大队人马连走几家,都已经人去楼空。现金、家眷、职员都已撤走。谭辅烈回来复命,杜聿明气得当着谭的面拍桌子怒吼:老头子,钱就是命,连泄露军情都不顾,教我怎么打仗!
杜聿明的撤退命令还没有下达,徐州就已经乱了套,各部都在征用车辆,一时绳子扁担价格飞涨。机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但是,杜聿明就是杜聿明,就像在葫芦岛指挥撤退一样,尽管徐州已经满城风雨,可他就是守口如瓶,不但不下达撤退命令,反而一次又一次下令邱、孙两个兵团,集中5个军,在20里宽的正面上,向华野发起反攻,而且连连得手。
杜聿明的这一招,使粟裕误以为国军撤出徐州不至于很快。而这时,杜聿明下令:撤。
1948年12月1日凌晨,杜聿明集团撤出了徐州。
杜聿明这一手干的漂亮,瞒过了粟裕。
最先发现徐州已经撤空的是十二纵队35旅105团。团长何传修是个老红军,打仗勇猛、不听招呼,还有点糊涂。
12月1日凌晨,何传修带着他的部队,在国军阵地里穿插,东打西打,打到最后没有动静了,不知怎么就摸到一篇很广阔的所在,定睛一看,原来是徐州机场。何传修一看大喜,下令部队隐蔽前进:“炸他娘的飞机去!”
可摸进机场一看,一架飞机没有。他指挥部队摸到一个库房,心想,这肯定是个弹药库,炸不到飞机,让弟兄们装足弹药也好。可进去一看,库房里全是鞋!于是每人发了两双军鞋,天亮前又摸回了阵地。
十二纵队司令员谢振华听35旅报告说105团擅自进入徐州机场,还私分军鞋,气得不轻,下令何传修立马来见。
何传修来了,谢振华下令:擅自行动,关7天禁闭!
何传修急了,分辨道:不是我们要冒险送死,机场上一个人都没有,不去白不去。。。
谢振华一听:什么什么,机场上一个人都没有?
“没有!”
“真没有?”
“真的没有?”
谢振华扔下何传修,赶紧去给粟裕打电话报告。
这时,各方面的情报纷纷报到粟裕这里。粟裕一面报告总前委和中央军委,一面让张震电告各纵队,动员起来,火速追击杜聿明!
到各纵队接到电报,整装出发,已是12月1日夜间。
12月1日晚十时,渤海纵队进入徐州。
许多年后,粟裕对夫人楚青说:淮海战役我有两次“紧张”。这第二次紧张,就是杜聿明撤出徐州没有及时发现。尽管估计到了他们的撤退方向,却没有想到他们撤得这样快,万一让他们30万军队逃到淮南,问题就大啦!
杜聿明30万大军加上逃难的难民,几乎四十万人,挤在肖永公路两侧。形成正面宽达5里的人潮,浩浩荡荡向西逃去。他们行军或者说逃跑的速度并没有像赵括老弟说的那样,每天10几里地,而是两个昼夜强行军100余里,到12月2日,已安全到达远离徐州的孟集一带,距永城还有20多里。杜聿明看到部队建制混乱,决定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向永城进发。
此时,华野主力距离永城还远,只有在南线支援中夜围歼黄维兵团的13纵在粟裕请求下归建,从南线濉溪口向永城急进,试图先杜聿明集团到达永城。但是,杜聿明离永城的距离只有从濉溪口到永城的二分之一。
第二天一早,杜聿明坐上美式吉普准备出发。就在这时,他的校长派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邓文仪给他空投了一份手谕:
据空军报告,遂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亡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跟共军对着头去找死),协同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杜聿明看罢在心中呻吟一句:完了!原先在南京就跟老头子讲好的,走则不打,打则不走。现在怎么又变卦啦?肯定是郭汝槐这个共党小鬼在捣乱。
接着,杜聿明又接到国防部的正式命令,命令警告他:再向永城前进,便是“迂回避战”!这一下,杜聿明更加相信这是郭汝槐的诡计了。
杜聿明虽然知道执行命令等于自投罗网,但他不敢抗命,于是召集各兵团司令商议决策。12月3日,杜聿明集团原地不动商量了一天,决定留下来打。4日开始攻击。
老蒋的这份手谕,让粟裕又赢回来一天。12月4日,华野主力各纵队才到达杜聿明集团周围,开始形成合围之势。
如果不是老蒋的那份手谕,杜聿明八成就溜走了。
记得以前在华岳军坛看到过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受教育最深的有这么一点:看东北决战的决策,要先知道什么是胜而求战,什么是战而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