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歼10有双发型吗? -- 晨枫

共:💬55 🌺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现代条件下,不舰载就没有必要专门搞海军型了

如果不舰载的话,海军型的主要差别在于武器和火控系统。自从swing role概念出现以后,为不同任务挂载不同的武器,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雷达的模式也可以在外场通过软件调整,反正所有东西都是可编程序的,硬件都一样,软件决定性能和模式。

海上防腐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一是材料技术上去了,尤其是先进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抗腐蚀性能比过去的铝镁合金好多了。

海航用歼10的问题,这是海航的定位问题。个人认为,以前海航管海岸防空的模式已经过时,国土防空(不管海上还是陆上)应该置于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下,空军应该统统管起来。争夺制空权不分海上陆上,海上飞行的一些特殊点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和现代仪表解决。事实上,空2、3师的苏27出海也已经有日子了,说明这完全是可以办得到的。

海航的主要使命应该转换到支援舰队作战,也就是以对海打击为主,舰队防空为辅,而把海岸国土防空的任务交给空军。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海航应该专注于苏30一级的重型战斗机,而不必太拘泥于歼7、歼8的替换。

家园 这个实在不知道

只听说太行和AL31同级,可能性能还要好,但成熟程度如何,一点不知道。在发动机可靠性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首先用在双发战斗机上不失一个好主意。

家园 先花后答

双发体积大,占地也大,消耗也大。航程更远不错,但不是成倍增长。关键还是要看总体的平衡。米格29也是双发,但发动机把机内的体积和重量占去太多,没有多少地方可以用来装燃油,结果是航程是三代战斗机中最短的。F-16的航程比F-18远得多,连加大载油量的F-18E都比不上。所以双发的航程和内部空间不是绝对的。至于双发和单发在国际市场上的业绩,F-16的外销总量成倍超过F-18,JAS39也超过两风。

用四发对双发和双发对单发相比可能是不妥,不过双发在战损时生存率不比单发有明显提高,这个结论是美国空军的。不管是量的还是质的,没有明显的不同就是没有明显的不同。

中国的发动机技术可能像战斗机技术一样,正处在柳暗花明的时候。就已知的网上流传而言,大推(WS10/太行)已经产品化,最成熟(尽管可能还是不够成熟);中推(WS11?)反而成熟程度不及,难堪重任。加上至少在现阶段,还有进口的AL31可以用,所以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大推的可靠性可能反而高。歼10要上国产大推,不管是不是成熟,至少有WS10在那。要上国产中推,用什么?它们比太行更可靠吗?

如果问题是中国是不是需要双发中型(不是重型)战斗机,那这不是单有战术要求决定的,还要根据国防经济学的原则。如果可以用和重型战斗机通用的单发大推,很难看出为什么还要另辟蹊径研发双发中推。

家园 两边翼根各一台,翼下再吊挂一台

以前航空史档案登过照片。不过换装4台斯贝512成本太大,起码当时是承受不起的。

家园 刘华清回忆录里说的很清楚

ws10a就是为10配套的,但是新机新发风险大时间长,就先用俄国货顶着……10屁股就大了一圈,据说还重新去吹了一次风……

新发定型时候,航空报的8股里也说,如果直接上新机,单发风险大,就申请了一架进口机,一边新发一边老发做实验

家园 先花再问

您说得这些我都同意。问题是现在的大推(ws10之类)用在三代上可能够用,但未必能满足四代机用单发的需要(比如要实现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等指标),到那时现在的大推也许就变成“中推”。开发四代最现实和快捷的办法显然是装两台WS10及其改进型。至于新的大推(比如网上传的那个WS15之类)还是路漫漫其修远矣。当然,现在普遍认为是沈阳在搞下一代重歼,但如果按照高低搭配的原则,应该还有一种多用途的中型或轻型战斗机项目作为搭配,类似现在的歼10配苏系列。成都要是发挥自己的强项,肯定会在歼10基础上大改。而要让新歼短期内性能上一个大台阶,我看装两台大推改是很现实的选择。

家园 呵呵,晨老大的设想很有雄心啊!

不过个人认为,短期内取消海航的岸基歼击航空兵还是比较困难的。以解放军目前的指挥体制来说,要实现您说得那种高度集中的空防一体化管理可能还有比较长的路。现实条件下,为了保证各舰队能够迅速得到空中支援,岸基歼击航空兵还是必要的,取消海航司令部,将海航兵力配属各舰队,我看更像一种“地方分权”,而不是“中央集权”的趋势。海航的歼击机可能会逐步摆脱海岸上空的国土防空任务,但在海上为舰队提供直接空中掩护的任务短时间内还交不到空军手里。所以我觉得歼10加盟海航的歼击航空兵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然如果海军钱多得吓人,一口气全换成SU30那更好。

家园 估计太行会先批量应用于11B

J10毕竟是单发机,在太行彻底成熟之前大概不会贸然列装,试验机可能早就在飞了?也许J10改进型号会和太行改进型同时出现

家园 歼-10改型首先用太行成熟型

次序:

1. 歼-10原型+毛子货;

2. 歼-10改型+太行成熟了的原型;

3. 歼-10改型+太行改型;

4. 四代……

这就是所谓的小步快跑,不保守,不冒进,过程是优化的。

家园 2位恭谦礼让,真是我等的表率啊

上花,顺便搬个板凳,听课

家园 这个轻型和中型战斗机是怎么区分的?

F-16 Mig-29 IDF F-18不都是一个级别的吗,为什么单把IDF划成了轻型?

只有重型战斗机才用双发的说法实在是太不严谨了。

Mig正在研制的LMFS第五代轻型战斗机据说还是选用的双发设计。

另外还有一个双发改单发的有趣例子,F-5由双发改成了F-20单发。

家园 个人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

没有必要让海航来争夺制空,交给空军就可以了,海航应该专著与空对面打击。

家园 这款车我好像前几天还见到过。

外表超级老爷,发动机声音与众不同,我当时很惊讶这样老(还有点破)的车还能上路。

当然也可能是外形相似的。

家园 我觉得舰载型不是双发,但双发动机的J10很可能存在

首先,舰载型是确定存在的,下面这个帖子很有意思:

外链出处

中国的舰载航空兵尚在孕育之中,和老瓦一样,现在我们谈论的Su33/J11舰载型和J10舰载型,在发展之初肯定都是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成分(当然二者之间还有竞争)。SU系列属于比较稳妥可靠的方案,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该会成为舰载航空兵的主力。

毕竟现役的所有舰载常规起降战斗机都是双发配置(印象里二战后只有F8十字军是单发的,A-4和超军旗都属于轻型攻击机),这一方面是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舰载机多用途大航程的功能要求,以前的发动机,包括晨枫兄口中的大推,单发也推不起来,不能简单的拿客机发动机的数目来类比。要知道由于采用了F135这样BT的发动机,F-35空军型的起飞重量已经达到了27.2吨,超过了双发的F/A-18C/D,直追F/A-18E/F!(当然,这个参数是原型机的,超重了,老美正在减肥呢),这已经是双发中型机的标准,短期内没有其它国家能赶得上了。要发展舰载机,双风还是比较现实的蓝本。

因为以上原因,俺猜想J10舰载型更大的可能是以验证机的面目出现:同意晨枫兄说的舰载型不会是10的双发大改,因为双发大改难度太大,时间跨度太长。但是我不认为以J10和太行/AL-31为基础的单发机能够满足舰载制空战斗机的作战要求,我国一来没有舰载机的制造经验,二来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仍然有限,所以先发展出J10的单发舰载型进行验证,积累经验,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可以考虑强化反舰对地的攻击能力,如果同时上舰搭配,以SU33制空,J10突击。但我总觉得6、7万吨的航母搭载两种不同的战斗机实在有些勉强。

话说回来,10的双发型就不存在了么?我想,如果四代机发展时间过长,可能需要以歼10为基础发展具有四代特征的双发机来对抗F22的威胁吧,这样的跨越很可能是歼7和超7的区别,所以网上也有人称之为超10,即使四代发展顺利,拿它出口骗点儿钱也大有希望,成飞这些年海外生意做得可不小。晨枫兄在回帖里提到中推的选择问题,您说的WS11值得是WS13吧(WS11是装K8的),这个好像不完全是对RD93的仿制,也结合了之前国内预研的成果,所以从“天山”变成了“泰山”,还是有自己的料的,而且毛子有33-93-133-333的发展规划,我想泰山也不会止步于推比8,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加外援,我们总算有些心脏可以用了,

据说FC-1被称作mig21的终极改进,呵呵,很想看看J10终极改进能达到什么程度。。。

家园 F16留空时间跟F15没法比?

F-16的留空能力和F-15当然没法比

请教相关数据。

战机黑手党系列故事里面一个有名的段子就是他们搞出F16之后故意藏着它的航程秘而不宣。他们知道空军在国会辩论肯定要搬出F16航程太短作为理由拒绝装备,就等着这时候突然抛出杀手锏,告诉国会实际上F16的航程比F15还要长。结果空军果然中计,最终国会辩论一败涂地,不得不装备“国会战斗机”。

按照能量机动理论,F16其实是比F15更好的制空机,因为F15设计中只是部分的采取了能量机动理论进行优化,而F16则是完全按照能量机动理论设计的飞机。当然之后空军对“国会战斗机”怀恨在心,恶意将F16改成空中支援任务则另当别论。

附两者航程对比,数据来自wikipedia:

F-15 Eagle

航程

C:转场航程3000浬(携带适型油箱与三个外挂副油箱)

E;

3100浬(携带适型油箱与三个外挂副油箱)

2400浬(携带副油箱)

最大作战半径1000浬

F-16 Fighting Falkon

Range: 3,200+ miles (3,200+ km)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