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经典训诂中的语法分析---以鄘风-载驰为例(上) -- 丁坎
一 先说载驰的归属问题。
张剑先生有《诗经· 载驰-体式考辨》一文专门进行讨论,他的主要结论载驰本该归属卫风,因为错简而导致归属鄘风。
其论据主要有:
1 诗经多有错简,而载驰的位置恰好在鄘风之末,卫风首篇之前,容易发生装订错误。
2 《载驰》诗的用韵特征和复沓特色近于卫风各篇而与鄘风迥异。
3 采用前人关于卫风中《河广》和《竹竿》的说法,前者是宋恒夫人因卫国破灭而作,后者是许穆夫人所作。
我的看法是,第1点说服力较强,第2点因为涉及到分章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也没有统一认识,所以说服力不是太强。第3点比较勉强,《河广》一诗与宋恒夫人的关系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而从诗意来看,用语相当轻快(一苇杭之),不大象是谈及亡国之祸的口气。而《竹竿》一诗的说法,且不说这也是缺乏直接证据的猜测,这种猜测向来是把《邶风-泉水》一起划在许穆夫人名下的,这样一来,反而把第一条证据的有效性打了个折扣-《泉水》并不在邶风的篇末--当然,篇末也无济于事了,同属一人的三篇诗歌分别划归三方,这是错简很难解释的。
暂时抛开这三首诗的归属问题,邶风,鄘风,卫风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大问题。
旧说以《汉书.地理志》为详: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邶诗》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卫》曰:“瞻彼其奥”,“河水洋洋”。故吴公子札聘鲁观周乐,闻《邶》、《庸》、《卫》之歌,曰:“美哉渊乎!吾闻康叔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本来,这个说法很简明有力,一向没有什么异议。
谁知道王国维先生突然根据河北出土的铜器北伯鼎提出一个很新奇的观点,认为邶即燕,鄘即鲁,这两个国家的国风有目无诗,而卫国的诗很多,所以劫富济贫,一分为三以达成平衡。
这个说法虽然因王先生的崇高学术声望而影响颇大,但到底有很多地方难以自圆其说,现在基本上被主流学界否定了。
回过头来看,确凿不可动摇的还是这条资料:
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
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从这段记载来看,吴公子的音乐素养相当高,听一段音乐,就能由其风格判断出其原产地。
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将《邶》、《鄘》、《卫》统称为《卫风》的。
这样看来,三合一的卫风与其他国风的区分,行政涵义是第一位的。
而卫风内部一分为三这三部份,没有行政涵义,只有地理涵义。(因为周公平叛后原来的三个行政区域合并为了一个卫国。),
----我的意思是说,秦人和卫人之间有行政障碍,而卫国原邶鄘卫三地的人彼此之间没有行政障碍,彼此交流要多得多。
所以,秦人可能无法歌卫风,卫人可能无法歌秦风,但卫人歌《邶》、《鄘》、《卫》三种风都很自然的,因为卫人可以同时熟悉这三种曲调。
许穆夫人也许是用鄘风的调子唱出的载驰,所以被归入鄘风。
二 文公与戴公的问题
我确定戴公,主要是因为左传和史记的记载:
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左传-闵公二年
戴公申元年卒。齐桓公以卫数乱,乃率诸侯伐翟,为卫筑楚丘,立戴公弟燬为卫君,是为文公。
---史记-卫康叔世家
如果归公的公是文公的话,则戴公必在此前已经过世,那么左传立戴公以庐于曹...归公乘马,没有任何交代,就把戴公换成文公,让人觉得难以思议。
从两处叙述的重大政治事件来看,戍曹在筑楚丘之前是无疑的。
所以,戍曹当戴公之时,而戴公去世后,才有筑楚丘,立文公一事。从以上两种记载来看,没有任何证据把筑楚丘与许穆夫人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许穆夫人促成的只是齐师戍曹,与她同时接受齐侯厚赠的只能是戴公,因为此时楚丘未筑,文公尚未成为卫国的领导人,轮不到他接收物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经典训诂中的语法分析---以鄘风-载驰为例(上) 63 丁坎 字3885 2008-11-25 03:09:32
🙂丁大人哪里去了 东学西读岛主 字41 2018-10-09 07:53:48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林风清逸 字0 2015-06-19 22:13:40
🙂答疑
🙂花谢! 王树 字0 2008-11-28 11:31:19
🙂经典训诂中的语法分析---以鄘风-载驰为例(下) 27 丁坎 字3109 2008-11-27 02:38:43
🙂送花致谢,感受诗经所带来的中华文化之美 织网渔夫 字0 2008-11-27 22:00:42
🙂花--大人感恩节快乐 南方有嘉木 字74 2008-11-27 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