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经典训诂中的语法分析---以鄘风-载驰为例(上) -- 丁坎
语法分析在经典训诂中的应用---以诗经-鄘风-载驰为例
我曾经提过,前代经师解经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他们缺乏语法观念。其具体表现,就在于无视经文所遵循的语法基本规律,而一味从自己先入为主的经义出发,对经文词句进行任意解释,以迁就自己所理解的经义。
语法分析在经典训诂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打算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析一下。
诗经-鄘风-载驰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诗,它包含的一些元素,如爱国主义,第一位女诗人,春秋礼法等等,为古往今来不同时期的研究者都能提供兴奋点,从而始终保持着被关注的状态。然而,另一方面,这首诗又是众说纷纭歧义纷出而让人无所适从的典型,且不说诗中一些词汇的解释,单是该篇分为四章还是五章,如何分法,都存在好几种高下难以相较的说法。
这里,我打算通过语法分析来揭示一些前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关于这首诗的历史背景,研究者没有异议,大家手里主要就这两条资料:
----左传-闵公二年
----列女传
将历史事实按时间顺序简单梳理一下,这些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随后的讨论非常重要:
1 许穆夫人待嫁之时,齐国和许国同来求亲,她自己偏向于齐,而卫懿公选择了许国。(其生父是昭伯,而卫懿公是握有婚姻决定权的君父。)
2 几年后,许穆夫人的兄弟,即卫国复国后的卫文公因为卫国局势的不稳定先来到齐国。
3 狄人攻卫,卫国破灭。
4 卫国破灭时,宋国接纳卫国遗民,并添上共、滕之民,在漕邑安顿下来。
5 许穆夫人赋《载驰》之后,齐国出兵,帮助卫国复国。
前人在这首诗的内容上,争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许穆夫人到底成行没有(全诗都是想象之辞),如果成行,是只到了漕,还是也到了齐国。
2 诗中可看出,许穆夫人在与人争执,是只与许人争执还是也在与卫人争执。
3 许穆夫人违礼到底是违的什么礼,是婦人父母既沒,不得甯兄弟,还是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
现在我们暂时抛开这些争议不谈,来看看素来没有争议的一句话: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这句话,历来都把怀解释成思念故土,行解释为道也,把整句解释为:
其实,这里的怀和行都解释错了。
怀,怀字在国风里,如果与女子连用,则几乎可以全部判别为怀人之怀,怀春之怀。
如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而行,不应与有分开解释,有行一词在诗经里,除此处外,全部都是如下句式:
女子有行而远父母兄弟,是什么意思?
左传中说:
《文选》李善注中引文有:
有行,就是出嫁,这一点没有争议的余地。
其实这一点,前人不应该没有看到,那为什么没有提出呢?
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一点在上下文中有什么意义,许穆夫人怎么会在救亡的危急关头说起女子婚嫁来了呢?
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倚仗的仍然是语法。
今天很累,没精力完成下篇了,抱歉。
不过,有点小趣味的东西可以一提。
上次和兄讨论动词迭用,这个例子大家都没有提及: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有摽即摽摽,无需多言。
而辟即擗,拍打,亦是一般见解。
由此可见,摽摽动词迭用作状语,与招招舟子无异。
此处摽摽义甚明,则彼处招招之疑亦不存矣。
我们来看看上下文:
这里先解释一下众稚且狂。
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伟大的高邮二王以精妙绝伦的语法分析为我们揭示出 诗经中 终...既,终...且结构的终,都是连接词既,而与终止之义无关。
而此处的众亦同终,表示既。这一点基本已成为定论。王引之同时论证了此处的稚当同于骄,在我看来,论证也是很充分的。
整节一般的解释是说,女子多愁善感,怀念父母,故土,也是各有各的道理,许人对此的指责既幼稚又狂妄。
试问,幼稚从何而来?许人的指责跟幼稚有什么关系?
余冠英先生和陈子展先生都是诗经研究的大名家,但前者坚持把众解释为众人,后者坚持把稚解释成幼稚,实在让人摇头。
我们再来看看 亦各 二字,这两个字对于理解这一节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前人有一种说法:
这一条可以说明前人有时候不讲语法到了什么地步。
到某地+采某物或者某地+采某物的句式,在诗经中习见,不胜枚举。
“亦各”,只能管辖到女子善怀一句,与前句无涉,这是很明显的,那前人为什么要把采虻拉进来呢?
这里有一个关窍:
从语法上来说,各的字义无法抹煞--不一之辞,用了各字,就必须谈分别。
从语义上来说,今人所解释的女子善怀,各有各的道理,是不合逻辑的----
许人指责你善怀,你辩解说女子善怀各人有各人的道理,与别人何干?为什么要在自辩的时候把不相干的别的女子拉进来?
前人是注意到了这个逻辑漏洞的,所以才强行扩大 “亦各”的辖区,把采虻与善怀拉在一起来“各”,这样可以避免不同女子之间的“各”,就不用牵涉到的女子了。
在迄今为止所有的解释框架中,上述的逻辑矛盾是无法得到解决的。
而当我们对怀与有行有了新的解释后,这个逻辑矛盾可以得到解释。
在解释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亦各”在论语中的一个用例:
-论语-先进
这里是说,颜渊死后,其父为厚葬他,想把孔子的车拆了做外棺。
孔子拒绝了,说:不管有才(颜渊)还是无才(孔鲤),各自都是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没有外棺。
这里要注意的是,“亦各”连接退步从句的语法功能:
“亦各”之前的部份,是自己所承认,但又要有所辩解的:
才不才-颜渊与孔鲤之间相对的才能差异,是大家,包括孔子都承认的。但他并不因此就用意拆自己的车,而要有所辩解。
“亦各”之后的部份,就是辩解的理由:各言其子也-都是儿子辈的,要公平对待。
理解了“亦各”的这一语法功能,我们再回到载驰的讨论,就容易得多了。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亦各”之前的部份,是自己所承认,但又要有所辩解的:
女子善怀-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
“亦各”之后的部份,就是辩解的理由:
但各自有自己的婚姻。
为什么许人要以女子善怀来指责许穆夫人呢?
这是翻陈年老帐了---
1 许穆夫人待嫁之时,齐国和许国同来求亲,她自己偏向于齐,而卫懿公选择了许国。(其生父是昭伯,而卫懿公是握有婚姻决定权的君父。)
许穆夫人本人偏向于齐,许人不会没有耳闻。他们倒不认为这是出于政治选择,而认为这是她女子善怀的一个表现---来求亲的齐桓公有足够的魅力让女子为他倾倒。从历史纪年来看,卫懿公元年是齐桓公18年,也就是说,齐国来求亲的时候,齐桓公已经有足够的功烈成为许穆夫人心中的英雄了---齐桓公7年,即鲁庄公15年,齐已经成功地第一个以诸侯身份担任盟主,开创了历史。
--左传--庄公十五年
为什么要现在翻旧帐呢?
不是因为许穆夫人归唁卫侯违礼,而是因为她还要亲赴齐国去请齐桓公施以援手。
这里的因,就是通过,凭靠的意思,(参看我的帖子
这里的极,通基,也是凭靠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向大国诉说,靠谁去?
后面又说:
你们想尽办法,不如我自己亲自去一趟。
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2 几年后,许穆夫人的兄弟,即卫国复国后的卫文公因为卫国局势的不稳定先来到齐国。
5 许穆夫人赋《载驰》之后,齐国出兵,帮助卫国复国。
靠谁去向齐国诉说,首先自然是早已在齐的文公,但他不管用(齐出兵是在许穆夫人赋《载驰》之后),为什么?
1 许穆夫人待嫁之时,齐国和许国同来求亲,她自己偏向于齐,而卫懿公选择了许国。(其生父是昭伯,而卫懿公是握有婚姻决定权的君父。)
齐国前度求亲被拒,而且输给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许国,大伤颜面,还记着仇呢。
所以许穆夫人亲自赴齐求救,在当时起了决定性作用。
而且,她很明白其中的关窍,所以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打算,正因为如此,才有许人尤之之事--他们以为她从前就善怀而爱慕齐桓公,如今要越境赴齐,不过是假公济私。
对此,许穆夫人是很愤怒的:
女人的确善怀,但各有各的婚姻。(一般来说怀春的对象往往并非结婚的对象,但婚后都嫁鸡随鸡,忠于丈夫。)
许人把这个拿出来说事,实在是骄横而又狂妄。
这一段解释清楚后,整首诗的诠释就很顺畅了,但其中要辨析的地方仍然很多,只能放在下篇去完成了。
现在来通释一下全诗,首先又得对几个地方进行辨析: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此处的济,毛传解释为
这也是一个没有根据的说法。
事实上,在先秦文献里找不到济用作止的用例。
其实,济就是普通的渡河之意,那么毛公和后来的信从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强济为止呢?
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与反和济关联的是许穆夫人,而与既不我嘉关联的阻挠夫人的许人,整个段落理解为:即使(尽管)你们不赞同我,也不能让我回去,也不能阻止我。(即使,尽管来自训既为即或依本字)
这个解释貌似有理,但由于释济为止到底缺乏根据而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诗集传》把济解释为渡,但为了坚持原有的解释框架,又辩解说:
这个解释不可不谓用心良苦,可惜忘了本诗的题目---载驰。
许穆夫人至漕是车驰而去的:
没有理由来的时候凭车马,而回的时候就变成坐舟船。
所以,以上的解释框架是不成立的。
合理的解释还得从这里来:
卫国国都在黄河以北,因狄人入侵才在宋桓公的接应下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暂时安顿。
也就是说,这里和许穆夫人争执的,根本就不是许人,而是卫人。所谓反和济,都是指卫国渡河复国,打回老家去。
他们争执的内容是,如何救国,而许穆夫人的意见受到否定,所以她愤慨的说:你们不赞同我的意见,又无法迅速渡河返回故土。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这里解释起来很麻烦,因为在诗经里,不字既可以作否定词,也可以有肯定义,而远和閟呢,也是既可以解释成贬义的藐远不切实际和闭塞,也可以解释成褒义的深远和缜密,这里就不去区分了,反正,否定+贬义,肯定+褒义这样的组合都可以说得通。
实际上,卫人与许穆夫人争执的内容还是许穆夫人亲赴齐国求助的事情,一方面,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另一方面,许人对此有闲话,所以卫人顾虑重重,不赞同许穆夫人的想法。
这里和下文的 尔,实际都是指卫国大夫,用的是第二人称,而许人用的是第三人称,这也可以看作区分二者的一个证据:一般来说,很难对同一对象同时使用这两种人称。
总的说来,全诗所涉及的事情可分为两段:
1 许穆夫人抵达曹邑,与卫国的大夫们会合,商讨局势和对策。
2 许穆夫人提出亲赴齐国遭到反对,心情愤懑而怒斥卫国大夫(兼及许人)并自辨,最后下了决心: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此处也可以证明,尔当指卫人,他们才会为卫的复国想尽办法。
赋完此诗之后,许穆夫人就毅然奔赴齐国,请来了救兵。
左传里没有明说许穆夫人到了齐国,但是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这个归字很耐人寻味。
暂时没有能力对左传中所有归的用例进行统计,但可以明确的是,归+人+物的用法是很罕见的。这里比较自然而合理的解释是:
也就是说,许穆夫人是同戴公一同前往齐国求救,齐国在送他们回去的时候,分别赠以厚礼。
从道理上讲,如果许穆夫人本人未到齐国,齐国听说了载驰一诗,为她的爱国情感所感动,而发兵助卫,是可以讲得通的。但还赠以鱼轩重锦就有点缺乏名义了,而如果她到了齐国,送这些东西就顺理成章。
说不定,这鱼轩就是为让夫人风风光光回许国而打造的。
读丁兄写的帖子真是一种享受。
感恩节等到了大人的载驰之下,真高兴。谢大人的分析,并祝大人节日快乐。
许穆夫人的这首载驰,被划入《鄘风》,而鄘大约在今河南新乡北。因此我们可以肯定鄘不是作者生活的地方,也不是作品产生的地方。载驰之所以被归入《鄘风》,可能是它后来在鄘地比较流行吧。不过我觉得这首诗的流传范围应该是很广的(而不是只在鄘流传),最起码齐国人也比较熟悉它。
还有一个可以归入《鄘风》的原因,就是它的内容和鄘(卫地)密切相关——但是说不通的一点是为什么不直接归入《卫风》?
其实我一直都很好奇“十五国风”的说法从何时兴起的。这十五个地方:
1.周南,2.召南,3.邶,4.鄘,5.卫,6.王,7.郑,8.齐,9.魏,10.唐,11.秦,12.陈,13.桧,14.曹,15.豳
有些根本不是诸侯国的名字,或者曾为诸侯,但在春秋时早已不是诸侯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