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国际政治斗争ABC -- 同人于野

共:💬190 🌺6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意见

其实这种问题在抽象意义上的阐述马克斯·韦伯已经回答过了:“不是观念,而是物质的和观念上的利益直接支配着人的行为。然而,常常是观念所创造出的“世界映像”——如同铁路岔道上的扳道工一样——决定着行动在利益动力的推动下运行的轨道”。韦伯同样也说过另外一句话:每种社会学理论都是特定价值立场的反映。即使是现实主义大家摩根索也依然受这两点支配,譬如他对美国的态度就很赞扬。

一个国家真正让人记住的是它对人类事务的贡献而不是仅仅成功地捍卫和促进了国家利益。正是超验的目的赋予外交政策的日常行为以意义,国家利益是为国家目的服务的。匈奴帝国和蒙古帝国曾有过辉煌的军事和政治成功,但它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而古希腊、古罗马和以色列则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延续的政治组织而是一种文明,它们和我们一样实现了人类的潜力。

美国人的朋友是经常换的,《美国和美国的敌人》这本书已经阐述过这个问题了。在之前也有过戴维莱西的《政治学的悲剧:政治、学者与民主》(1984),雷蒙塞德曼的《祛魅的现实主义者:政治学和美国的危机(1884~1984)》(1985),詹姆斯法尔等主编的《学科与历史:美国的政治学(1993)》,法尔、戴泽克等主编的《历史上的政治学: 研究计划与政治传统(1995)》,戴维伊斯顿等主编的《政权和学科:民主和政治学的发展》,多洛西罗斯的《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1991)》。我们对于美国、苏联的描述在抗战到建国到80年代再到现在经历的变化很多人都看得见。

控制力那个其实是古老的大国势力范围概念,跟Power这个词之间有所差别。说谁控制谁是个宏观定性,但是到了具体问题上就有很多的问题要仔细去斟酌。台湾的院外游说集团经常能让国会通过让总统和国务院头大无比的针对大陆的提案,这种时候谁控制谁就是个问题。

权力原则只是个抽象的工具性假设,如同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一样。不能把它完全代换成能源、军事实力之类的具体问题。一旦落实,那么悖论就很多了。把时光倒回去,在中国还是个封闭的自给国家的时候,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比今天要猛多了。8*8之后西方一夜变天地对中国封锁重重,从70年代中美建交到8*8间,中国的实力不断上升,但是美国的封锁政策却是先松后紧。能源抢夺是权力争斗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苏联的资源自给度是相当高的,但是苏联跟美国的斗争比中美之间的冲突要猛烈得多。能源封锁是美国应对潜在的中国挑战的一个手段,能源争夺是冲突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