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8:成得臣——大功自败 -- 桥上

共:💬46 🌺2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8:成得臣——大功自败

成得臣更为人知的称呼是“子玉”,“子玉”是他的字,“得臣”是他的名,“成”是他的“氏”,据说他是楚国先君若敖的后代,属于芈姓。

《左传》中最早提到成得臣(子玉)是在公元前六三七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周襄王十六年,晋惠公十四年),那时他率领一支楚军远征陈国,夺取了“焦”和“夷”那两个城邑,并为投靠楚国的顿国新筑了城池,然后返回。

下面是成得臣取焦、夷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一战,成得臣用较少的兵力,攻下了两座城邑,为楚国在遥远的东方取得了立脚点,所以当时楚国的令尹子文(鬭穀於菟)认为他立了“大功”,把自家的令尹之位让给了成得臣。令尹子文的决定未能得到广泛支持,楚国国内议论不断。主要的批评者有一位大夫叔伯(蒍吕臣),此人后来接了成得臣的班。

子文能自行决定让出令尹之位由成得臣接替,是因为他曾经“毁家纾难”,保住了楚国和成王的王位,详情可见《《左传》中的成语06附:息妫入楚3》

之所以说成得臣所用的兵力较少,则是因为后面叔伯的儿子批评他“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由此可见,他率领的兵力必定少于此数,我估计此行他大概带了二百乘兵车。这也和他此时的地位相符。相对的,被他攻克的“焦”和“夷”那两个城邑每处都应有不少于一百乘兵车,可能来援的陈国都城那里还会有更多人马。

成得臣作战有一套,但小气了点,没有能统驭全局的胸襟。例如:他曾经为自己制作了一套漂亮的马饰,城濮之战前,据他说,河神托梦给他,让把这套马饰献出来,就可能保佑他在战斗中立功,可他却没肯。可见他为了不足道的私人喜好,竟能不顾大局,完全没有统帅应有的决断力。于是楚国的一位大夫荣季批评他说:“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

就因为他的性格缺陷,使他在城濮之战中掉进了晋文公的陷阱,又面子挂不住,自杀而亡。

子玉(成得臣)和晋文公早已打过交道,就在晋文公还是一位周游列国的公子时。当时的楚子(楚成王)曾问这位流亡中的公子(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如果能返回晋国,用什么来报答自己,公子回答“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当时在场的子玉一听就怒了,认为这个公子不知好歹,要求杀了他。但同时他也就没把公子的“其辟君三舍”这个承诺放在心上。

子玉当上令尹以后,继续带兵出战,但仍未能平息楚国国内的议论。那一次,在准备出征讨伐宋国之前,楚成王先是下令让前令尹子文(鬭穀於菟)在“睽”那里检阅整编部队,检阅进行了一早上就完事了,没有处罚一个人。随后,到了“蒍”那里,又下令让子玉检阅整编部队,他整整搞了一天,鞭打了七个人,还用箭贯了三个人的耳朵。虽然前令尹子文置酒庆贺自己选了个好接班人,很多大夫也都来庆贺,但叔伯(蒍吕臣)年幼的儿子蒍贾却不以为然,批评说: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他是说子玉(成得臣)不是统帅大军的材料,军队规模超过“三百乘”战车,他就协调不了,最终必定不能把部队完整地带回来。这话马上就要应验了。

子玉带着楚军出发,包围了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欠宋国的人情,认同“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于是晋人倾国出动,攻下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引诱楚军来攻。

本来楚成王已经让子玉(成得臣)“允当则归”,可子玉不懂得“知难而退”,执意对抗晋军,晋军首先“退三舍辟之”,也被他理解为胆怯,于是晋、楚两军在城濮开战。

战斗中,晋军击溃了楚军不由子玉直接指挥的左右两翼,子玉直接指挥的中军虽然并未动摇,但只能后退,不过子玉还是控制住了楚军,避免了全军溃败。

这一战,晋国成为中原的霸主,拉开了晋、楚两国一百多年争霸的帷幕。

战败之后,子玉不肯等待楚成王的赦免,很快就自杀了,自动为晋国实现霸权让了路:接替他的是他的对立面蒍吕臣(叔伯),由于要整合内部,蒍吕臣顾不上处理外部的事物。

不过,当初子文(鬭穀於菟)让子玉(成得臣)接替自己,除了子玉立功的因素外,应该也考虑到了子玉所在家族的势力,在蒍吕臣之后,子玉的儿子成大心和孙子成嘉很快就相继担任了令尹。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

通宝推:石头布,芷蘅,史文恭,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