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25:季宿——三分公室 -- 桥上
《襄十五年经》: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p 1021)(09150004))(087)
《襄十五年传》:
夏,齐侯围成,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p 1023)(09150501))(101、087)
《襄十五年经》:
邾人伐我南鄙。((p 1021)(09150006))(087)
《襄十五年传》:
秋,邾人伐我南鄙,使告于晋。晋将为会以讨邾、莒,晋侯有疾,乃止。冬,晋悼公卒,遂不克会。((p 1023)(09150601))(083、087)
我的粗译:
又两年后,我们的襄公十五年(公元前五五八年,周灵王十四年,晋悼公十六年,齐灵公二十四年),夏天,齐灵公率兵围攻我们的“成”,这是他们背叛了晋国。我们随即加筑了“成”的外城城墙。
这年秋天,邾人进攻我们南部乡野,我们向晋人求救,晋人准备召开盟会惩治邾人和莒人,但晋侯(晋悼公)忽然生病,就没开成。这年冬天,晋悼公去世,这次盟会彻底取消了。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曰:
齐兵或已毁其外城,故鲁二卿帅师城之。郛,外城也。
杨伯峻先生注“夏,齐侯围成,贰于晋故也”曰:
齐、鲁皆晋之同盟,齐以范宣子借羽旄而不归还之故,贰于晋,因而侵犯鲁邑。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成”——“郕”(杨注:《公羊》作“公会纪候于盛”。杞、纪易误,郕、盛可通。杜预无《注》,则以此“郕”即隐公五年之“郕”。《谷梁》范宁《注》云,“郕,鲁地”,与杜异。鲁地之郕,《左传》作“成”,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成”,《谷梁传》作“郕”,成、郕字通。古成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北。后为孟氏采邑。定十二年仲由为季氏宰,将堕成,公敛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云云;哀十五年成叛入齐,既而齐归成,是成为鲁北境近齐之邑。#成,据《山东通志》,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亦作“郕”。#“成”各本俱作“郕”,其实成、郕一地,今从监本,以求一律。#成即郕,本杞田,后为孟氏邑。今山东-宁阳县东北。#成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里,在鲁都稍西而北五十余里,鲁北境。),推测位置为:东经117.18,北纬35.86(田家林,有遗址)。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晋”——“新田”——“绛”——“绛县”(杨注:晋国事始见于此,而《春秋经》不书,盖以晋五世有内乱,不及来告之故。晋国,武王子唐叔虞之后。成王灭唐而封叔虞。翼,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传世有晋公????[奠/皿],据唐兰《晋公午????[奠/皿]考释》,定为晋定公所作。铭文“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云云,与《逸周书?王会篇》所言“成周之会”,“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之意相适应,加以《晋语》引叔向之言,唐叔以武力封,足证《吕览?重言》、《说苑?君道》所传桐叶封弟之不可信。唐叔之子燮父改唐为晋,即今之太原市。(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谓唐叔之封在翼,黄汝成《集释》引全祖望说辨其在今太原。)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又五世至穆侯,复迁于绛,绛即翼。鲁成公六年,晋景公迁都新田,此后命新田为绛,新田即今山西-侯马市,而以旧都为故绛。自春秋后出公以下五世六十五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地,迁靖公为庶民,晋亡。曲沃庄伯及翼本末,详桓公二年?传?。曲沃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二十里。曲沃去翼一百余里。#晋从此后迁都新田,亦称新田为绛,因称故都绛为故绛。#若不以唐叔所封为太原市,则晋前后四次迁都,均在平阳(今临汾县西南)四周一百五十里之内:翼在今翼城县东南三十五里。曲沃在闻喜县东北,距翼约一百五十里。故绛在今汾城南,新绛北,东距翼约一百里。新田即今侯马市,去翼仅数十里耳。#绛,晋都,今山西-侯马市。),推测位置为:东经111.31,北纬35.62(成六年后,新田遗址,4000万平方米,在同一区域内有6座城址。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
“邾”——“绎”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2,北纬35.31(邾国,邹城-纪王城,纪王村及其东周围,有遗址,近方形城,2530╳2500,南部凸出依山势。东周至汉。当于文十二年迁此)。
“莒”——“莒父”(杨注:莒,国名,《郑语》“曹姓邹、莒”,以莒为曹姓,恐另一莒。此莒国,春秋后五十年为楚所灭,见《楚世家》。传世彝器有中子化盘,记楚简王伐莒,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据文八年《传》及《世本》,当为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省-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据《鲁语下》“晋信蛮夷”之语,则当时人以蛮夷视之。#据《山东通志》,今莒县即莒国,一云,即鲁之莒父邑。),推测位置为:东经118.83,北纬35.58(今莒县县城,春秋初莒国迁来)。
下面是齐、邾伐鲁一些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
《襄十六年经》:
五月甲子,地震。((p 1025)(09160006))(087)
大雩。((p 1025)(09160009))(087)
《襄十七年经》:
九月,大雩。((p 1030)(09170005))(087)
《襄二十四年经》:
大水。((p 1086)(09240006))(087)
大饥。((p 1087)(09240013))(087)
《襄二十八年经》:
秋八月,大雩。((p 1139)(09280004))(087)
《襄二十八年传》:
秋八月,大雩,旱也。((p 1142)(09280501))(087)
我的粗译:
在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五四五年,周灵王二十七年,晋平公十三年),秋八月,我们这里举行了大雩,《春秋经》上写“秋八月,大雩”,意思是发生了旱灾。
一些补充:
这几年,鲁国又进入一个灾害频发的阶段,《春秋经》的记载中又有“地震”又有反应发生旱灾的“大雩”,还因“大水”而“大饥”。不过本章《左传》作者采用这几条《春秋经》可能是要说明这都是“三分公室”带来的。
杨伯峻先生注“五月甲子”曰:
甲子,十三日。
杨伯峻先生注“大饥”曰:
无《传》。《谷梁传》以为五谷皆无收成为大饥。
《襄二十年经》: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p 1053)(09200008))(087)
《襄二十一年经》: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p 1055)(09210005))(087)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p 1056)(09210006))(087)
《襄二十三年经》: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p 1071)(09230001))(087)
《襄二十四年经》: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p 1086)(09240004))(087)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p 1086)(09240007))(087)
《襄二十七年经》: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p 1126)(09270006))(087)
《襄二十七年传》:
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p 1138)(09271001))(087)
我的粗译:
而在我们的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五四六年,周灵王二十六年,晋平公十二年),十一月乙亥朔那天(朔,农历每月初一),发生了日食。此时斗柄所指方位在“申”那里,月份不对,是司历犯了错误,已经两次漏置了闰月。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曰:
无《传》。此乃公历八月三十一日之日环食。(桥:此在鲁襄公二十年,当公元前五五三年)。
杨伯峻先生注“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曰:
无《传》。此公历八月二十日之环食,西北至东南皆能见。(桥:此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当公元前五五二年。)。
杨伯峻先生注“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曰:
无《传》。此日不入食限,史官误记,或司天者误认。两月比食虽有之,惟皆为偏食,而非同一地所能迭见。若全食、环食之后,决无两月连食之理。九月朔既是环食,十月绝不能再食。(桥:此亦在鲁襄公二十一年。)。
杨伯峻先生注“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曰:
正月二十三日乙丑冬至,建子,有闰月。无《、传》。此为阳历一月五日之环食,自新疆至福建皆能见之。(桥:此恐怕“鲁”未必得见;鲁襄公二十三年当公元前五五〇年。)。
杨伯峻先生注“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曰:
无《传》。既,尽也。于公历为六月十九日之全食,《经》书“既”,盖由目验。(桥:此在鲁襄公二十四年,当公元前五四九年。)。
杨伯峻先生注“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曰:
无《传》。七月既已全蚀,八月朔决无再蚀之理,或以为史官之误。邹伯奇《邹徵君遗书》谓“盖文十一年八月日食,脱简于此”。冯澂《集证》亦云:“当是文十一年八月癸巳朔日食,脱简于此。”(桥:此在鲁文公十一年,则当公元前六一六年。)。
杨伯峻先生注“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曰:
“亥”本作“卯”,今从阮元《校勘记》及金泽文库本订正。余详《传?注》。
杨伯峻先生注“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曰:
此是公历十月十三日之日全蚀。《经》书“十二月乙亥朔”,江永《群经补义》云:“《经》文传写讹耳。此年七月,《经》有辛巳,则乙亥朔,必是十一月矣。”王夫之《春秋稗疏》亦云:“十二月乙亥朔食,乃十一月。姜岌、《大衍》、《授时》皆同。”(桥:此在鲁襄公二十七年,当公元前五四六年)。
杨伯峻先生注“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曰:
辰谓斗柄。斗柄指申,于周正为九月。而日蚀《传》书十一月,相差两月,故《左传》作者以为当时主管历法者有过误,两次应置闰而未置闰。吴守一《春秋日食质疑》云:“今以历推之,建申、建酉之月,俱不入交,不食。非再失闰。”江永《补义》且云:“‘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此左氏之妄也。”
桥案:《春秋经》多次记载当地不可能见之日食,或在接近于日食但实际未发生时记载日食,我怀疑当时对于日食的推测不尽准确,而有时史官会按照推测加以记载,可能是当时观察情况不佳,但职责所在不能不按“推测”记录。而这一段《春秋经》记载了这么多日食,本章《左传》作者还都保留了下来,可能是认为这与“三分公室”有关,也可能认为这与当时的“司历”之“过”有联系,或者《左传》作者还可能把“司历”之“过”与“三分公室”联系起来。
所谓斗,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当时人以黄昏时斗柄所指来判断季节的更替,后来战国时的《鹖冠子?环流篇》有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下面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黄昏时斗柄所指方向示意图,出自《王家冲小学:教育电视台快乐达芬奇“望星空”录制》:
关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方位的关系,子为正北,顺时针(按朝天上看的上图则是逆时针)为丑和寅,然后是正东卯(春),顺时针为辰和巳,然后是正南午(夏),顺时针为未和申,然后是正西酉(秋),顺时针为戌和亥,再然后就回到了正北子(冬)。
另外,十二地支与月份对应,也与节气有联系,子对应的那个月就是冬至所在的那个月。
————————————————————
《襄二十年经》:
季孙宿如宋。((p 1053)(09200009))(087)
《襄二十年传》:
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xū)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复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臺》。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p 1054)(09200601))(087)
我的粗译:
前面在我们的襄公二十年(公元前五五三年,周灵王十九年,晋平公五年,宋平公二十三年),冬天,我们执政的卿季武子(季孙宿)对宋国大臣向戌(合左师)的来访进行回访,到了宋国。宋人由一位卿褚师段迎请他参加宴会,在宴会上他一口气唱了《常棣》这首诗的最后两段,先唱了:“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湛(zhàn)。”(《诗?小雅?鹿鸣之什?常棣?七章(共八章)》),接着唱:“宜尔室家,乐尔妻帑(qī tǎng)。是究是图,亶(dǎn)其然乎?”(《诗?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卒章(共八章)》),季武子是用这两段诗劝宋国各大家族(“氏”族)和睦相处,宋人给了他很丰厚的礼物。
回得国来,复命以后,季武子在我们主上(鲁襄公)欢迎他的宴会上唱道:“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诗?小雅?鹿鸣之什?鱼丽?卒章(共六章)》),他是想用“物其有矣,维其时矣!”来感谢我们主上,说您派我去宋国的时机真好,我得了不少东西。但这两句本意是说当令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季武子这样唱在我们主上听起来却是在说自己过时了。于是我们主上回唱:“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诗?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台?首章(共五章)》),听到最后两句“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季武子马上坐不住了,赶紧爬到坐席下边,趴下请罪说:“臣不堪也。(臣下不敢当。)”。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曰:
向戌聘鲁在十五年。
杨伯峻先生注“褚师段逆之以受享”曰:
褚师,官名,此以官为氏。段字子石。武子受宋公之享。
杨伯峻先生注“赋《常棣》之七章以卒”曰:
《常棣》,《诗?小雅》篇名。王引之《述闻》云:“以犹与也。卒,卒章也。言赋《常棣》之七章与卒章也。卒下无章字者,蒙上而省。”七章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卒章云:“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则季武子之意盖以鲁、宋婚姻之国,宜和睦相处,使各乐家室。
杨伯峻先生注“赋《鱼丽》之卒章”曰:
《鱼丽》,《诗?小雅》篇名。卒章云:“物其有矣,维其时矣。”喻公命之聘宋得时。
杜预《注》“公赋《南山有臺》”云:“《南山有臺》,《诗?小雅》。取其‘乐只君子,邦家之基’,‘邦家之光’,喻武子奉使能为国光辉。”
“宋”——“商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60,北纬34.38(宋国,商丘-老南关。有遗址,西3050,南1100以上,北1400。东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哈哈 1 林风清逸 字0 2017-02-27 01:13:16
🙂《左传》人物事略25附:三分公室6/7 4 桥上 字14844 2017-02-25 04:45:42
🙂《左传》人物事略25附:三分公室5/7 5 桥上 字13919 2017-02-24 04:16:17
🙂《左传》人物事略25附:三分公室4/7
🙂《左传》人物事略25附:三分公室3/7 6 桥上 字14619 2017-02-22 08:03:51
🙂《左传》人物事略25附:三分公室2/7 9 桥上 字11491 2017-02-21 05:25:48
🙂《左传》人物事略25附:三分公室1/7 9 桥上 字18047 2017-02-20 05:00:29
🙂古人有棺有椁,搞那么奢侈干嘛? 1 lancer1 字0 2017-02-20 2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