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39:卫元——奚而不丧 -- 桥上

共:💬10 🌺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39:卫元——奚而不丧

卫元,“氏”卫“名”元,是一位卫国国君,所以《春秋经》又称他为卫侯-元。因他的谥号是“灵”,后人一般称他为卫灵公。

卫元(卫侯-元,卫灵公)的父亲是卫恶(卫侯-恶,卫襄公),在位只有九年,而卫元出生是在卫襄公四年(公元前五四〇年,鲁昭公二年,周景王五年,晋平公十八年),则他父亲卫恶去世时卫元只有五岁。

卫恶去世是在公元前五三五年(鲁昭公七年,周景王十年,晋平公二十三年,卫襄公九年),当时霸主晋国执政的中军元帅韩宣子(韩起)趁此机会向卫国示好,把十二年前卫国执政的卿孙文子(孙林父)叛离时带走的孙家采邑“戚”还给了卫国。

而在卫国内部,由于卫恶没有嫡子,他的继承人就只能考虑那些庶子,其中,他的一个宠妾婤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孟絷(絷),腿脚不好,次子就是卫元。卫国一位卿孔成子(孔烝鉏)联合一位大夫史朝把五岁的卫元扶上位,于是有了后来的卫灵公。

五年后,公元前五三〇年(鲁昭公十二年,周景王十五年,晋昭公二年,卫灵公五年),十岁的卫灵公(卫元,卫侯-元)被弄到晋国,朝见新即位不久的晋昭公(晋侯-夷)。

又八年后,公元前五二二年(鲁昭公二十年,周景王二十三年,晋顷公四年,卫灵公十三年),卫灵公十八岁,他亲哥哥“絷”(公孟,孟絷)虽然腿脚不好,但已经掌握了卫国的实权。可是“絷”得罪了手下一些大臣,其中的齐豹、北宫喜(北宫贞子)、褚师圃、公子朝一起作乱,发动袭击,刺杀了公孟(絷,孟絷)。当时卫灵公在平寿,得知这个消息,马上冲回“卫”,到宫中把宝物都拿了,然后逃往卫国境内的“死鸟”避难。

但是,参加叛乱的两位卿之一北宫喜家的大管家并不赞成这次叛乱,自行率领北宫家人马,攻灭了发动叛乱为首的卿齐豹家,于是卫灵公回到“卫”。以后,直到公元前五一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周敬王五年,晋顷公十一年,卫灵公二十年),都由北宫喜把持卫国朝政。

过了九年,到公元前五一三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周敬王七年,晋顷公十三年,卫灵公二十二年),卫灵公给流亡在外的鲁昭公送去漂亮的乘马,叫做启服。

再过七年,到公元前五〇六年(鲁定公四年,周敬王十四年,晋定公六年,卫灵公二十九年),三十四岁的卫灵公再次上了《春秋经》和《左传》,他要去参加各家诸侯在召陵的会盟。他先是接受大夫“子行敬子”的建议,坚持带上负责社稷祭祀的大夫祝佗(子鱼),又在举行盟誓时依靠祝佗说服了参加盟誓运作的周王室大夫苌弘,没让蔡国国君在盟誓中排在自己前面。根据《春秋经》,在之前关于此次各家诸侯集会的记载中,蔡国国君已经排在了卫灵公前面,而在后面关于此次盟誓的那条记载中,则没有开列参加的诸侯。

顺便提一句,这次盟会是《春秋经》记载的最后一次各家诸侯的大规模盟会——召陵之盟,有周天子的代表以及十八家诸侯参加,从三月延续到五月,中间各家诸侯还一起去进攻楚国的方城,而且参加盟会的蔡国四月又派出大夫公孙姓率兵攻灭了沈国。最终五月举行盟誓的地方则选在附近的皋鼬。

两年后,公元前五〇四年(鲁定公六年,周敬王十六年,晋定公八年,卫灵公三十一年,齐景公四十四年,郑献公十年),鲁国实际执政的陪臣阳虎挟持本国最重要的两大家族季家和孟家的族长,自行穿过卫国都城,从南门进,东门出,也不向卫国借道,更不来朝见卫灵公。三十六岁的卫灵公火了,要派兵去追击,但老臣公叔文子(公叔发)劝他说不可“以小忿蒙旧德”,他接受了,没让阳虎借刀杀人。

下一年,公元前五〇三年(鲁定公七年,周敬王十七年,晋定公九年,卫灵公三十二年,齐景公四十五年,郑献公十一年),因为霸主晋国遭遇了天灾而且内斗严重,卫灵公打算叛离晋国,但卫国那些大夫不同意,于是他派北宫喜的儿子北宫结出访齐国,私下告诉和晋国对立的齐景公:“执结以侵我。(把这个“结”扣住然后来攻打我。)”,这才与齐景公(齐侯-杵臼)在“沙”(琐)那里举行了盟誓,初步实现了齐、郑、卫三家诸侯的小同盟。

再下一年,公元前五〇二年(鲁定公八年,周敬王十八年,晋定公十年,卫灵公三十三年,齐景公四十六年,郑献公十二年),霸主晋国派部队来要求和卫灵公举行盟誓,部队统帅赵简子(赵鞅)只派出手下两名大夫涉佗、成何去和卫灵公盟誓。

在盟誓举行过程中,卫人让那两名大夫执牛耳,那两名大夫却不干,成何说是:“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你们“卫”,就等于我们的城邑“温”和“原”,怎么能和诸侯一样?)”,卫灵公只好自己执牛耳。但在歃血时,涉佗又推了一下卫灵公的手,结果牛血洒到卫灵公手腕上,卫灵公终于急了。

此时,卫国一位大夫王孙贾赶了上来,发话说:“盟以信礼也,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结盟就是要推行我们周家的规矩,我们卫君在此,怎敢不严格遵循规矩行事,又怎能再接受这样的盟约?)”,卫人这是认为这个盟约的达成不合规矩,不打算接受了。

卫灵公虽不打算接受这个盟约,可担心自家那些大夫反对,这时王孙贾给他出主意让他返回时不进“卫”那个城,就在郊外停下来,他们的大夫赶来询问,他就把这次在晋人手上受到的羞辱说了出来,然后说:“寡人辱社稷,其改卜嗣,寡人从焉。(寡人这次让我们社稷蒙羞,各位还是占卜谁来继承我吧,寡人会尊重你们的决定。)”,但那些大夫说:“是卫之祸,岂君之过也?(这是我们卫国的灾难,怎能是主上的责任呢?)”。

这位“公”(卫灵公,卫侯-元)接着又说:“又有患焉。谓寡人‘必以而子与大夫之子为质。’(可我们还有大麻烦,人家要求寡人“一定得让你儿子和你们大夫的儿子来作质子。”)”,那些大夫回应:“苟有益也,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只要有用,公子都去了,群臣之子怎敢不全牵上缰绳跟着?)”。

到质子们快要出发时,王孙贾再提出:“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使皆行而后可。(要是我们卫国有难,那些工和商也好不了,得让他们都派出质子才行。)”,这位“公”把这话告诉那些大夫,于是扩大了准备派出质子的范围,重新确定出行日期。

到即将出发之前,这位“公”把所有国人召集到朝廷上,让“贾”(王孙贾)问他们:“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如果我们卫国反叛晋国,晋人来进攻我们五回,我们会困难到什么程度呢?)”,那些国人都说:“五伐我,犹可以能战。(就算进攻我们五回,我们还打得下去。)”,“贾”说:“然则如叛之,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那我们还不如先反叛他们,顶不住了再派出质子,难道就晚了吗?)”,于是卫人公开叛离晋国。后来,晋人曾提出要再次举行盟誓,甚至杀了涉佗并驱逐成何谢罪,但卫人还是没答应。

这年秋天,晋人和鲁人都曾来进犯卫国,到这年冬天,卫灵公又和郑献公(郑伯-蠆)举行了盟誓,这样齐、郑、卫三家诸侯就全都互相结成了盟友。

又下一年,公元前五〇一年(鲁定公九年,周敬王十九年,晋定公十一年,卫灵公三十四年,齐景公四十七年,郑献公十三年),秋天,齐军为卫国打下了夷仪。随后,卫灵公准备前往五氏与齐景公(齐侯-杵臼)会面,要经过中牟,当时在中牟驻扎着拥有千乘战车的晋军,卫人就占卜通过中牟是否吉利,结果占卜时在烧灼过程中把龟板烤焦了。这时,卫灵公发了话:“可也!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敌矣。(行了!我们“卫”的战车对付一半晋军战车,寡人自己也能对付另一半晋军战车,这就打平了。)”,于是他们通过中牟城下。

中牟人想出城攻击他们,卫国有位大夫褚师圃正好流亡在中牟,就告诉中牟人说:“卫虽小,其君在焉,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其帅又贱,遇,必败之。不如从齐。(卫国虽小,但他们的主上在这边,我们打不赢他们。那边齐军刚打下一个城邑,正自大着呢,他们的将领又出身不高,猛然打上去,肯定能打败他们。我们不如去捕捉齐军。)”,于是中牟人去攻打那支齐军,将他们击败。随后,齐景公还把禚、媚、杏那三个城邑送给了卫国。

此时五氏(寒氏)属于晋国,在城中的,是另一支赵家的邯郸午,卫军从西北方向攻入城内,守住了突破口,到晚上晋方守军就溃散了。

又过了一年,公元前五〇〇年(鲁定公十年,周敬王二十年,晋定公十二年,卫灵公三十五年,齐景公四十八年,郑声公元年),晋国的卿赵鞅(赵简子)率兵包围了“卫”,报复齐军为卫人打下了夷仪。“午”(邯郸午)亲自带了七十名手下攻打“卫”的西门,在门中厮杀,杀死了一些守军,并扬言:“请报寒氏之役。(我这是来报复上次“寒氏”那一仗的。)”。可涉佗却不以为然,说:“夫子则勇矣,然我往,必不敢启门。(那位大人虽然很厉害,但要是我去了,他们肯定不敢开门应战。)”,于是也带了七十名手下一早去攻打“卫”的西门,那些手下走到门的两边,站下,就像木头桩子戳在那儿,一动不动,对方到中午还不开门应战,这才退回来。可是等这一仗回去,晋人就追究“卫”叛离的责任,杀了涉佗。

这年冬天,卫灵公与齐景公和郑国的卿游速在安甫会面,加强三方的结盟。下一年,鲁国因为阳虎叛逃晋国,也改变了原来坚定追随晋国的政策。于是逐渐形成四家诸侯的小同盟,自求多福。

过了两年,到公元前四九七年(鲁定公十三年,周敬王二十三年,晋定公十五年,卫灵公三十八年,齐景公五十一年,郑声公四年),卫灵公又和齐景公在垂葭(郹氏)会合,带领部队去进攻晋国。渡过黄河进入晋国境内之后,已经大约七十六岁的齐景公想让四十二岁的卫灵公坐上自己的战车,他宴请卫灵公,下令在旁边事先准备好自己的一辆乘广(乘坐舒适的指挥战车),乘广上带了甲胄。这时,卫灵公听到齐人报告:“晋师至矣!(晋军打过来了!)”,兵荒马乱中,齐景公趁机建议:“比君之驾也,寡人请摄。(主上的车要套好还得等一阵子,不如坐寡人的车吧。)”,于是卫灵公被骗上了齐景公的乘广,两人穿上甲胄,驾着乘广狂奔起来。过一阵子,又有人报告:“无晋师。(没发现晋军。)”,他们才停下来。

下一年,公元前四九六年(鲁定公十四年,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卫灵公三十九年,齐景公五十二年,郑声公五年,宋景公二十一年),霸主晋国六家卿族中有两家——范家和中行家占据了朝歌反叛,被晋人包围。但卫、齐、郑、鲁四家诸侯的小同盟是支持范家和中行家的,于是卫灵公就与齐景公和鲁定公一起出兵援救那两家,为朝歌解了围。

这年早些时候,卫灵公把卫国最富的公叔家的新族长、卿公叔戍赶出了卫国,接着又先后驱逐了另外两位卿赵阳和北宫结。卫灵公早就羡慕公叔家的财富,但公叔戍的父亲公叔文子(公叔发)很低调,一直谨守臣子本分,卫灵公也就没对他们家动手。而这位儿子公叔戍却比较狂妄,给了卫灵公动手的借口:当时公叔戍提出要驱逐卫灵公夫人的亲信,被夫人告了状。这位夫人就是著名的来自宋国的南子,她可不是简单的人物,连孔老先生(孔丘)都吃不消她。

这年晚些时候,四十三岁的卫灵公竟然把夫人南子的老相好宋朝召了来,在“洮”相会。这位宋朝在当时是出了名的漂亮,孔子曾经说过:“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第六》),祝鮀就是前面提到的说服苌弘改变了诸侯盟誓排位的祝佗,而有招祸功能的“宋朝之美”说的就是这位宋国的公子朝。

当时卫灵公的大子蒯聩经过宋国,那里的野人故意唱歌给他听:“既定尔娄(lóu)猪,盍(hé何不)归吾艾豭(jiā)。(你们要了小母猪,咋还留着咱大种猪?)”,这是讽刺卫灵公、南子和宋朝。大子蒯聩听了以后受不了了,要在朝见时杀掉南子,把南子吓坏了,哭着逃走,卫灵公“执其手以登台”,发动警戒。那位“大子”只好逃往宋国。支持大子的卿、卫灵公过继给“絷”(公孟,孟絷)的儿子公孟彄逃往郑国,随后又去了齐国。

也在这一年,孔子从鲁国流亡卫国,呆了十个月之后,看到政局如此动荡,就出去躲了一个多月,等局势平定才回来。

到下一年,公元前四九五年(鲁定公十五年,周敬王二十五年,晋定公十七年,卫灵公四十年,齐景公五十三年,郑声公六年,宋景公二十二年),年初,孔子已经回到卫国,被南子召见,孔子推脱不了,只好去见,入门之后朝北面磕头,南子在帷幕之后两次回拜,“环佩玉声璆然”。

子见南子”回来之后,子路不高兴了,孔子只好赌咒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我假若不对的话,天厌弃我罢!天厌弃我罢!——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雍也第六》)。可南子仍没放过孔子,随即要求孔子和他们一起出行,卫灵公和南子同车,由太监雍渠参乘,让孔子坐下一辆车,招摇过巿。于是孔子感叹:“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个社会完了!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而此时四十五岁的卫灵公自觉已经老了,不想奋发有为,于是孔子又感叹:“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要是谁能用我,只要到明年这个月就会见效,三年就能成一番事业。)”(《史记》中华书局1973 六 世家二 一九〇五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很快,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这年晚些时候,卫灵公又和齐景公一起策划去援救宋国,对抗盟友郑国。

过了将近一年,公元前四九四年(鲁哀公元年,周敬王二十六年,晋定公十八年,卫灵公四十一年,齐景公五十四年),秋天,卫灵公再和齐景公会面,一起出兵帮助占据朝歌和邯郸反叛的晋国的范家,卫军统帅是新的卿孔圉(孔文子),卫灵公不再亲自上阵,同时出动的除了齐军还有鲁国和鲜虞人的部队,他们打下了晋国的棘蒲。

转过年来,公元前四九三年(鲁哀公二年,周敬王二十七年,晋定公十九年,卫灵公四十二年,齐景公五十五年),夏四月丙子那天(杨注:丙子,七日。),卫灵公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七岁,没活过比他大三十多岁的齐景公。卫灵公的嫡长子蒯聩被他赶走,继承他的是蒯聩的儿子“辄”(后来的卫出公)。本来卫灵公想立公子郢(郢,子南)为继承人,夫人南子也支持,但子南坚决不干,结果为以后蒯聩回来和儿子争位埋下了隐患。

在《论语?宪问第十四》中记录了一段孔子与季康子关于卫灵公的对话,反映了孔子对卫国的矛盾心情,以及对卫灵公朽木不可雕也的恼怒: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季康子,季孙肥)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孔文子,孔圉)治宾客,祝鮀(祝佗)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这一段的翻译是: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乱,康子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道:“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123盗杀卫絷2节、131卫灵叛晋6节):

通宝推:老老狐狸,mezhan,迷途笨狼,ton,楚庄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