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指正】小岗村与三农问题 -- 多余6688

共:💬485 🌺1290 🌵23新 💬104 🌺1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楼主的帖子体现了西西河的进步

终于不再去扯分田单干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淡了。

楼主认为农村的发展最终是取决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这毫无疑问是对的,完全赞同。

但楼主认为

联产承包的主要作用是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主要去向是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

我认为是因果倒置了。

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的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靠的是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增加。

前30年,中国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工业的基数太低,近乎从0开始,因而吸纳能力不足,二是中国的工业化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起步,而重工业的特点是资本投入大,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少,回报链长,对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影响不大。

工业化大量吸纳劳动力,要靠轻工业的大力发展,而轻工业大发展,要靠两个基础工业:一是石化工业,二是电子工业,详见我的这个帖子:

非常好的角度,这也是我一直想在河里写的

这就是中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轻工业可以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劳动力的物质背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

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依次“经济起飞”,就是这个道理。

重工业、轻工业条件不成熟,那第三产业行不行?前30年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是不够的,起因同样在于前30年发展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持续30年的高积累政策,导致城市人民的收入一样的扁平化,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没有能力去购买第三方服务,比如说下馆子,买成衣,60/70后的河友可以回忆下,自己的家庭在那个时候一年能下几次馆子?反正我们家那二三十年没下过一次馆子,除非是在外地出差。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是公认的事实,人民公社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巴不得社员们都流动出去呢。

所以,农民不能流动,不是因为人民公社的管理和限制,而是城市吸纳不了。就好比很多中学生上不了大学,不是因为中学不让他们去大学,而是因为大学招生人数少,门槛太高。难道把中学解散了,他们就能进大学了?

通宝推:多余668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