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qq97

注册:2012-11-07 23:57:05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游击将军
💧227118
🌟25909
💓10003

家园

搜藏专题:工业化

qq97 2020-03-09 22:55:55
八十年代芯片市场是很大的,只不过都被进口产品(很多是走私进来的)占据了。 这是八十年代中国半导体产业衰亡的另一大原因——进口产品冲击。 我那时在学校做课题,要高频模拟电路和中高速数字电路。在系里查产品资料,那时系资料室里还有国产器件手册,高频三极管选的是酒仙桥那边一家7字头电子厂 ...
二懒 2010-08-07 03:19:35
如同借口缺3000W下马一样。Y10最初是毛周希望在轰六的基础上研制一款喷气飞机,后来的产品,是国内首次采用美、英民用飞机设计规范,突破了过去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是一款实际目标有很多衍生机型。而且是直接上了100人以上(当年资料:Y10为客货两用干线飞机,货运最大载重35-4 ...
雪琴 2011-07-19 00:20:27
夜雨冷 2011-08-13 07:05:16

..🙂我的看法基于有限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不一定正确 32 大地窝铺 字644 2011-07-19 02:48:52

..🙂拿运十和两弹一星比较不太合适 25 大地窝铺 字958 2011-07-19 01:01:22

..🙂这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向有重大关系。不独个人恩怨。 17 2313234454dfsd 字602 2011-07-19 01:39:43

..🙂哦,比起美国空军掉在西班牙海边的几颗核弹,似乎很安全嘛 16 还好下雪了 字491 2011-07-20 04:29:48

..🙂发展战略的改变,是建立在指导思想改变的基础上 15 雪琴 字292 2011-07-19 17:34:42

..🙂如下 14 雪琴 字583 2011-07-19 19:11:17

..🙂运10的迫切度即使在空军内部也远远排不上号 14 一身轻松 字475 2011-07-19 10:09:36

..🙂成飞三十年从 歼7 做到 歼20,这就是区别。 13 wenigsinn 字209 2011-08-10 09:19:06

... 共 》80《讨论。 🌺 557 🌵 17
qq97 2019-09-25 23:31:07
而你提到的运八,在定型时其发动机首翻期寿命只有300小时。注意,是定型,这意味着运八已经完成了主要的地面试验和试飞。 按照运十黑的逻辑,寿命只有300小时的运八发动机有什么理由活在世上呢?显然是该枪毙的,尽管后来其首翻期寿命延长了10倍,到了3000小时,但既然早被掐死了,这个3 ...
🙂精辟
qq97 2017-08-30 07:10:50
苏联援助的是成体系的工业化整体框架,而美国是引导我们进入他的体系并形成深度依赖。
qq97 2017-09-01 04:30:47
丢掉了自主研制平台,三步走的失败是必然的,变数只是“意外”会在哪个环节出现而已。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不会得到,这是浅显的道理。 美国卖点设备给中国都要去查查巴统清单,更不必说给核心技术了。 既然你提到了歼十,那就对比一下,不算方案酝酿时间: 歼十从确定方案到98年首飞 ...
qq97 2019-03-07 08:34:27
国家技术力(包括技术力体系)的发展与继承对工业化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部分的改开经济学家都关注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路风和愚蠢小猪则是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技术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两位学者,这两位对技术力的战略重要性的认知远超过那些数钱的经济学家。 不过,受前后三十年对立的主流影 ...
最近读了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西方工业化过程伴随着血流成河。 新中国建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存。不管是考虑当时,还是读了些历史,这都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可是今天讨论当时决策时,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重要前提,却一字不提,为何? 之前读“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 其中一次谈到, ...
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