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nettman
注册:2005-07-19 09:33:15
从二品: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
从二品: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
💧79169
🌟3976
💓11087
🌟3976
💓11087
家园
作者:忘情 吴宇森执导的《风语者》,将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征召人丁凋零的纳瓦霍人入伍,用他们那极少有外人懂的土著语言,为战场通讯加密的往事呈现在世人面前。 实际上,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支志愿军部队也令美军颇为头痛:就算凭借无比伦比的电子技术优势,监听到了这支志愿军部队的 ...
作者:忘情 黄埔一期出了名震天下的“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其中后两位分别在不同的阵营里各自做出了一番事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只要提起英年早逝的蒋先云,陈赓便赞不绝口,钦佩有嘉。而自视甚高的贺衷寒也承认,蒋先云才是真正的“黄埔之杰”。 很多人并不清楚 ...
作者:忘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引领一个民族书写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一百年后,红船驶过的地方,红色土地换了人间。 在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中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身先士卒、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瞭望智库推出#革命先行者#专题,缅怀革 ...
作者:忘情 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剧,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功勋》以单元剧的形式,集中呈现了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等9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英雄事迹。 《功勋》的开篇之作《能文能武李延年》,以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感人至深的情节、对战场的真 ...
作者:忘情 1952年8月3日,毛主席将编号为“中共字第0001号”的新中国首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签发给了段德昌。 1955年,彭德怀和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向毛主席汇报授衔筹备情况。当彭德怀谈到段德昌时,毛主席竟潸然泪下,汇报不得不中断,改日进行。 革命烈士千 ...
作者:忘情 解放前,国民党总是攻击中共拿了多少苏联援助,所以中共是苏联的附庸云云。连亲国和亲共的文人们之间打笔仗,亦拿“金卢布”说事。直到如今,国民党及其在大路的遗老遗少们仍是这个腔调。 可是,国民党方面似乎忘了,自己全靠苏联的金钱和军火援助,才从一个惶惶如丧家之犬、无地盘、无根 ...
作者:忘情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将刘志丹称为“现代侠盗罗宾汉”,称“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这个不法之徒的大胆勇敢、轻率鲁莽很快名闻遐迩,传开了‘刀枪不入’的神话。”刘志丹的大名从此随着《西行 ...
作者:忘情 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其他号转载本号原创文章下面,有读者留言说“中国武器之所以能出口,是因为价格低廉”。应该说,这是几十年来在一些带节奏的刻意宣传引导下,绝大多数人业已形成的心理定势,而且中外皆然。但笔者要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不好意思,你们可能都被“腹黑小 ...
作者:忘情 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这俩新桂系军阀的起家老本。该军在北伐战争期间曾有“钢军”之称。众所周知,钢比铁硬。不过,若论战功的话,桂7军怎么瞅也比不上李济深的粤4军。这个所谓“钢军”,很大程度上是新桂系对粤4军北伐风头一时无二的一种羡慕、嫉妒、恨,总想在名号上压人家一头,不 ...
作者:忘情 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这俩新桂系军阀的起家老本。该军在北伐战争期间曾有“钢军”之称。众所周知,钢比铁硬。不过,若论战功的话,桂7军怎么瞅也比不上李济深的粤4军。这个所谓“钢军”,很大程度上是新桂系对粤4军北伐风头一时无二的一种羡慕、嫉妒、恨,总想在名号上压人家一头,不 ...
作者:忘情 有一组数字,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动容:淮海战役期间,参与支前的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总计达543万人。总共动员了20.6万副担架、88.1万辆大小车辆、30.5万副挑子、76.7万头牲畜、8539艘大小船只、257辆汽车。共计向前线运送弹药7300吨、筹运粮 ...
作者:忘情 这可不是标题党,而是载入《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江西卷》,并且被苏联援华顾问C.A.达林写入《中国回忆录》中的史实。只不过被埋没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如今已鲜为人知罢了。 1916年,南浔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当年南浔铁路工人的待遇,绝不似外界想像的“铁饭碗”那般美好。据1 ...
作者:忘情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百团大战是彭德怀未经中央批准,“擅自发动”的。实际上,这种说辞是经不起推敲的。 百团大战打成后来的规模,无论是延安的党中央、毛主席,还是身处前线的彭德怀,都是始料未及的。朱德、彭德怀最初的规划,只是投入22至24个团的兵力,对正 ...
作者:殷杰 偏远闭塞的湘西,曾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所在。然而自近代以来,湘西却成了令来往商贾谈之色变的“土匪窝”。上世纪80年代,电影《湘西剿匪记》和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热映,更加深了人们这种印象。 大约十余年前,有文章宣称曾有上万名“湘西土匪”作为没有军藉的“随军劳改犯 ...
作者:忘情 位居“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学良,在失去自由前没少干荒唐事。以至于如今人们提起他,只能想起张学良携手杨虎诚发动“西安事变”,对促进国内各政治派系搁置分岐,枪口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大历史功绩。但实际上,除此之外,他在客观上还做过另一件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