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蚕:(7) 吐丝机 -- 爱莲

共:💬19 🌺1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蚕:(7) 吐丝机

    链接:

    【原创】说蚕:(1)天虫

    【原创】说蚕:(2)赛里斯国

    【原创】说蚕:(3)野蚕

    【原创】说蚕:(4) 变态

    【原创】说蚕:(5) 蚕卵

    【原创】说蚕:(6) 蚕宝宝

    养过蚕的,包括养在火柴盒里的,都知道,蚕只要吃足了桑叶,就会吐丝结茧。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吃桑叶是吐丝的充要条件,并非必要条件。刚刚从卵壳儿里爬出来的“蚁蚕”,一口桑叶也没吃,也是能够吐丝的,这一现象常常被“业余养蚕者”所忽略。不仅如此,蚕在每一个眠期,都要吐少量的丝,等到了结茧的时候,所有的丝便被吐出来,做成茧子。

    吐丝是蚕的本能,它吃了桑叶,就一定要吐丝,不吐还不行。蚕体内的丝如果不吐出来、不吐干净的话,蚕便会因为“丝中毒”而死。

    那么,蚕为什么会吐丝,又为什么一定要吐丝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吐丝昆虫的身体构造吧。

    与一般的鳞翅目昆虫相比,蚕(幼虫)的身体构造体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也是由头部、胸部、腹部,共十三个体节构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是,一般的人很容易将蚕的胸部误认为头部,而将头部误认为嘴。这是因为,蚕胸部的一对眼状斑纹看上去活像一对眼睛,实际上它跟眼睛一点关系也没有。

    为什么说那是胸部而不是头部的呢?因为在那个部位生有三对顶端尖尖的胸足,那是用来攀附桑叶的,起到相当于“手” 的作用。那生有“胳膊手”的部位,便只能是胸,而不可能是头了。

    蚕体的主要部分是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腹足及一对尾足,腹足是主要的爬行工具,而尾足以平衡作用为主,兼具攀附、爬行的辅助功能。

    在蚕体的两侧,有一排黑色的小点,那是“气孔”,它们是呼吸的通路,也就是蚕的“鼻子”。

    而那在看上去像是嘴,其实是“头”的头部,除了伶牙俐齿的嘴之外,每一侧都有六只单眼,呈扇状排列。那些单眼数量虽多,但视力并不好。蚕是近视眼,对光线要比物体敏感得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般的蚕的身体呈淡青白色,长圆筒形,在腹部的第2、5、8节分别生有眼状纹、半月纹和星状纹各一对,在第11节的背面还生有尾角。

    还有一些蚕身着“奇装异服”,被称之为“虎斑”蚕。它们看起来很美观,但不常见。蚕的花纹是遗传的,但仅仅限于体表而已,跟内部的器官、结构没有什么关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蚕的皮肤很薄,几乎是透明的。如果让桑叶吸收了红色的染料再去喂蚕,那蚕很快也会成为红色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蚕之所以能够吐丝,是因为蚕体内有一对叫做“丝腺”的特殊器官,能够高效合成丝蛋白。两条弯弯曲曲的绢丝腺,在口部会合成一条。

    丝腺由900多个腺体细胞组成,在成熟的“熟蚕”体内,贯穿整个蚕体,几乎占了蚕体内脏空间的一半。蚕吃下的桑叶,经过蚕体内消化霉的分解,一部分用于构建蚕体组织、器官,一部分被作为能量消耗掉。一半以上的,则通过体液,被输送到丝腺的细胞里,用于合成丝蛋白。

    点看全图

    在丝腺内合成的丝蛋白分为丝素和丝胶两种,均由18种氨基酸构成,但结构不一样。中部丝腺专门合成丝胶,后部丝腺专门合成丝素。丝蛋白刚刚被合成出来的时候是液态的,然后被分泌到丝腺腺腔内。在丝蛋白由后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后部的丝素在通过中部的腺腔时被裹上丝胶,最后由蚕嘴巴下面的吐丝管的机械牵引,吐出体外成为固体的蚕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条蚕所吐的丝,其长度一般在1000至1500公尺之间,最多的可以达到3000公尺。在蚕茧中,茧壳儿(茧层)大约占30%,剩下的是蛹体。一般的蚕品种的茧层量为0.3-0.5克,最高的可以达到1克。这么多的丝蛋白,全是通过吃桑叶转化而来的。蚕对于食物的吸收和转化效率非常高,特别是经过几千年的人工选择,家蚕已经被改造成不折不扣的“吐丝机”。

    前面提到,蚕体内有了丝,便非吐出来不可,不然便会丝中毒。但蚕与蜘蛛那样的吐丝昆虫不同,丝不是随随便便就吐出来的,蚕吐丝是很有讲究的, “作茧自缚”既是其天性,也是其归途。

    【原创】说蚕:(8) 作茧自缚

    关键词(Tags): #爱莲科普#蚕元宝推荐:橡树村,闲看蚂蚁上树,水风,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以前一直以为那个胸是头部。

      小时候也养过,可惜桑叶总是不够,老饿着它们。

    • 家园 战战兢兢献朵花

      照片太吓人了。

    • 家园 up..

      顶一个,老家是湖州的?忘了。

      • up..
        家园 多谢!

        难得上来一趟,怎么那么忙呢?又筛出什么抗菌素来了?

        • 家园 赫赫。。

          没那么忙,就是有时候不想说话,光想看热闹。。您都好?

          • 家园 托福托福!

            还活蹦乱跳的,要借时间休假,您呢?遛弯的时候,绕个弯,过来搓一把。

    • 家园 【原创】说蚕:(8) 作茧自缚

      链接:

      【原创】说蚕:(1)天虫

      【原创】说蚕:(2)赛里斯国

      【原创】说蚕:(3)野蚕

      【原创】说蚕:(4) 变态

      【原创】说蚕:(5) 蚕卵

      【原创】说蚕:(6) 蚕宝宝

      【原创】说蚕:(7) 吐丝机

      ~~~~~~

      五龄期的蚕吃足了桑叶之后,体色变黄而且变得透明、皮肤紧绷,对桑叶不再感兴趣,这时便四处乱爬,要找地方吐丝结茧了。

      熟蚕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先在周围吐一些浮丝,再将自己包围起来,将丝吐在四周。经过半天,茧就成形了,再经过一天的时间,从茧外便看不到内部幼虫的身体,经过一共两个昼夜的时间,丝就全部吐完了。

      刚刚吐完丝的蚕,身体收缩得很小,只有最大体态时的五分之一左右,躲藏在茧里面,一动不动的,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状态。其实它并没有丝,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而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吐丝是一个很艰巨的过程,不仅沉长,而且枯燥无味。如何让蚕吐丝,直接关系的蚕丝的品质,是大有学问的。

      蚕在吐丝的同时,会有大量的水分排出体外,因而造成局部的空气湿度增加。如果没有空气流通,湿度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那样的话,吐出来的丝不能及时干燥,丝与丝便容易交织在一起,给巢丝带来麻烦。

      为了让蚕能够顺利地吐丝结茧,人们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在这里介绍的是几种养蚕生产中最常见的“族具”。

      “蜈蚣族”是用麦秆绞起来做成的。蚕很喜欢这样的“家”,它们很容易在这里找到适合做茧的位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蜈蚣族”是在生产上最常用的,瞧那满屋子铺天盖地的全是“蜈蚣族”。那么多蚕同时接茧排湿,可以想象那屋子里的湿度有多高。遗憾的是,“蜈蚣族”吸湿性能很一般,也就是说用“蜈蚣族”做茧的茧质一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折叠族”是用稻草编起来的,好处是稻草的吸湿性能比麦秆要好一些,但编制这种“折叠族”比制着“蜈蚣族”要麻烦多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蚕的密度稍高,“折叠族”也有吸湿性能差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也有用塑料做成“塑料族”的,这种族具的好处是经久耐用,也容易消毒,但它的吸湿性能最差,所产的茧丝质也是最差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方格族”是用“马粪纸”做的,人给蚕量体裁衣,设计了一个个小方格,很受蚕的青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遗憾的是,蚕也有捣蛋的。它们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每条蚕只占一个格子,各就各位,有时会有两条蚕挤在同一个格子里,结成“同宫茧”;而在这同时,却又有许多格子空着。总的来说,因为“马粪纸”的吸湿能力强,“方格族”所制的茧是质量最好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族具是影响茧质的重要因素,但决定茧质的,更多的是“天生”的因素。

      说蚕:(9)天衣无缝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实在有趣

        多谢爱莲兄好文

      • 家园 问题是。。

        用硫酸纸难道质量会更好?吸湿。。

      • 家园 【原创】说蚕:(9) 天衣无缝

        链接:

        【原创】说蚕:(1)天虫

        【原创】说蚕:(2)赛里斯国

        【原创】说蚕:(3)野蚕

        【原创】说蚕:(4) 变态

        【原创】说蚕:(5) 蚕卵

        【原创】说蚕:(6) 蚕宝宝

        【原创】说蚕:(7) 吐丝机

        【原创】说蚕:(8) 作茧自缚

        ~~~~~~~

        蚕之所以要“作茧自缚”,是因为在从蚕幼虫(蚕)向成虫(蚕蛾)过渡的蛹期,蛹没有活动能力,不能动,要依赖于蚕茧的屏障提供保护。

        蚕茧的茧层所提供的保护作用可以用“铁壁铜墙”来形容,有了它,在野外便可以免受鸟类等天敌侵扰,高枕无忧。通常,蚕茧在烘干之后,可以达到手捏不扁、脚踩不瘪的硬度。茧那么结实,是因为它是由1000米以上长的双股的单丝,绕了差不多15000圈,形成了一个“无缝的天衣”,在自然界就成了刀枪不入防身武器。

        一般的蚕茧是椭圆形的,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有是白色的,也有黄色的。蚕茧粗看起来差不多,但每只茧都有些微的差异。上等茧纯白色、茧型端正且茧层厚;下等茧色不正、有印痕、捐伤、且茧层薄。

        俗话说, 好种得好苗,对于蚕来说,便是好种得好茧。蚕种不一样,结的茧便大不相同。中国蚕种茧形椭圆,而日本蚕种的茧形像花生一样,两端大而中间细。除了白茧之外,还有黄色的“泰康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要说黄色蚕茧不稀奇的话,那红色和绿色的彩色茧就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了。

        点看全图

        家蚕彩色茧主要有黄红茧系和绿茧系两大类。黄红茧系中包括淡黄、金黄、肉色、红色、蒿色、锈色等各种茧色;绿茧系包括竹绿(淡绿)和绿色两种。黄红茧系统的茧色来自桑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色素。绿茧系的茧色素主要为黄酮色素,在中肠和血液(或者血液)合成。这些色素从消化管进入血液,再从血液进入绢丝腺,所以茧丝的颜色种类及深浅不仅与这些色素的成分和含量有关,更主要是受到消化管和绢丝腺管壁的透过性影响。

        多数的彩色茧的色素是集中在丝胶里的,经过巢丝去除了丝胶之后,带色儿的茧子巢出来的丝便成了白丝。除此之外,也有丝素、丝胶都有色素的蚕茧,还有只有内层的丝素带色儿的蚕茧。这样的茧巢出来的丝便是有颜色的。

        点看全图

        彩色蚕茧虽然美观,但经济性状与高产优质的白茧品种相比,相差甚远,产量不足多丝量蚕品种的一半,蚕丝强度和丝净度均差,无法进行机械缫丝,不具备直接应用的条件。这些问题阻碍了家蚕彩色丝的产业化。因而,在历年的品种改良中,有色茧品种被逐渐淘汰了。目前只有在蚕业科研机构作为种质资源而保存着,天然彩色茧的观赏性价值大于实用。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蚕茧的色泽与优劣的时候,茧内吐完了丝的蚕倒没有闲着。庞大的丝腺里的丝吐完了,加之吐丝的能量消耗,使蚕体变得愈来愈小了,不吃也不动,达到人们所颂扬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地。

        我们知道,不吃也不动并不等于死了,吐完丝之后,蚕便缓缓地过渡到另一个变态期——蛹。

        说蚕:(10) 蚕蛹也美食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到最后蚕丝的照片了,往事啊

          大学里面巴结我领导的时候, 送给她的礼物就是中学的时候珍藏的这么两束丝,打的节和照片上都是一样的。 虽然不是彩色的,但晶莹剔透,还是我从采桑叶开始,把蚕喂大,结茧,烘干,缫丝一个流程手工完成的,凝结着俺的技术和汗水啊。

          • 家园 讲讲你的缫丝流程吧

            下朵花当定金

            • 家园 手工作坊,肯定不是最优方法,不过有效

              倒杯开水,把蚕茧扔进去泡着,多长时间实在是记不住了,不会太久。 然后就是在水里面找丝头,蚕茧边缘都是絮状的丝,有别于那些紧裹着蚕茧的丝,其实就是蚕结茧时候最初搭的框架,从这些絮状丝下手。 其实想直接找到丝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虽说蚕丝是一根,但是从族具上摘下来的时候肯定有很N处断了,这样一根丝两个头变成了N+1根丝,2N+2个头。即使这样你也不见得能找到一个头,直接就找一根松的丝下手,两头抽,短的那一边很快就结束了,长的那一边会一直延续,可能会终结于断点,不过不要紧,按上述方法继续,这样不用多久外面那一层乱乱的丝就抽完了,剩下来的就是那一根长丝了,如果要速度,不追求产量可以直接把那些絮状的丝扒掉(脱衣服似的)把前面这部分省掉,这个时候速度就快了,就像从一团毛线上抽线一样顺畅简单,想要多长的丝束就用多大的框架绕,框架可以是你的左手(小束),或者左右手虎口之间的臂展(大束),或者一张纸板,或者风筝线的框子。抽完了之后把线束打个结就可以防止以后弄乱。就像爱莲的图片里面那样。点看全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