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新闻人与地震的距离 -- 梦秋

共:💬146 🌺6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新闻人与地震的距离

    新闻人与地震的距离

    ——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之间的差距

    在现场的记者和在后方的编辑对于地震的理解究竟有多大差距?用河友们此前曾经引用过的苏联战争文学术语来表示,那就是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之间的距离。

    对于5•12大地震的报道铺天盖地。我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也深深卷入其中。10天来,在电视机前同哭同笑,一起分担那些揪心的时刻。不过,正如一位河友所说到的,地震一周之后,各种观点将会开始激烈交锋。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程。只不过没想到我自己也卷入了这些交锋当中。

    5月18日,应朋友邀请,我给香港的独立媒体写了一篇文章《一个媒体工作者眼中的5•12地震》,链接地址如下:

    外链出处

    文章发表之后,香港方面,独立媒体内部的评论比较激烈,反应自然是负面的,觉得我是TG的文宣的大有人在,有人则提出我的论据基本上在猫眼驳残了。不过整个来说,香港方面的朋友的评论相对比较温和。有趣的是,我的文章在一夜之间被内地许多网站转载,里面叫好和批评的声音都不小。有些网友留言,封我是政府发言人,新华社记者。这真是有些抬举了我。最夸张的还是某位网友封我为ren zha。这是我上网以来首次遭遇这样的待遇。

    关于我的文章本身,因为比较长,我就以文摘的形式在这儿呈现一下,里面许多有用的信息和例子都直接来自西西河:

    2008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幸的。我们这个国家遭受到了20年来前所未见的灾难。但是,无论对于幸存者还是身为这个国家国民的其他人来说,我们见证了新的历史,一个在新的时代里中国的成长历史。她的成长让我们自信而且欣慰……

    这个国家在多年的苦难和发展中逐渐变得成熟而且自信了。她的人民,拥有更强的核心凝聚力。她保留了历史所传承的宽容和善良,也在不断学习中被赋予了西方国家公民社会当中的协作和公德等责任感。这是我,作为媒体工作者之一,从地震救灾中体会到的深切感受……

    ……我们欣慰地发现,现在这个政权之下应急反应机制是高效的,也是积极的。

    ……这种惊人的毅力和镇定,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他们是值得相信的人,是值得依靠的人。他们是我们的英雄。

    地震救灾可以传达出来的信息之二,就是让我对我们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我们对整个中国的认识,可以用一个流行的想法加以概括:我们曾经认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由于专制统治和文革的破坏,整个国家礼乐崩坏,道德败坏,世风不振,腐败横行。中国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又不肯转身投向西方的宗教信仰。信仰缺失,使我们认为,无论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如何迅速,如果我们没法寻找到合适的信仰,整个中国将成为泥足巨人,随时有崩溃的可能。但是,这次地震救灾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芒在四处闪烁,可以看到无名的人们用怎样一种坚强的力量维护着我们道德和生命的底线。

    ……在这几天里,多少人无法知道自己亲人的下落,多少人在坚毅的面容之下悄然落泪。但是,在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都是国家的长城。我很欣慰的看到,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在民间,在老百姓之间继续传承着。“仁”就是爱,爱自己,也爱他人。在别人需要爱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毫不犹豫地付出,从拼死抢救受难者的军人身上,到冒着余震危险的政府总理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爱”的光芒。

    ……“义”是责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开放的媒体和反应迅速的政府,都清晰地阐释了它们在危机阶段对于责任的认识。从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打通封堵的道路,可以看见他们对于责任的理解。从那些因为工作职责,而无法顾及家人的医生、护士、教师、工人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对于责任的理解。

    ……我想,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重建国家道德的阶段。不是我们找到了重建道德的精神来源,而是因为一次次的自然灾害,使我们发现了自身血液里传统的精神力量,我们将从这一片废墟当中,发掘可以让我们的文化继续延续千年的精神幼苗……凤凰已经涅磐,我们已经重生。

    地震能不能预报?……

    为什么灾区受到破坏的房子以学校居多?……

    为什么没有及时派出空军进行空投抢险?……

    ……还要对这次的地震救灾提出自己的一些批评。

    虽然军队表现了极大的英雄主义气概,将军和大校上校们领先冲锋,拼死命打开了通往震区的通道,但是总体上还缺乏救灾的经验,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之下,难免有准备不足的情况。

    其次,虽然媒体表现出了开放的态度,但是在灾难之后的几天,又习惯性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虽然不再重复信息封锁,但是那种典型的“把坏事变成好事”,“把救灾当作成绩”的做法,官方媒体几十年如一日并未有所改变,而这一次也不因为汶川特大地震改变得更加明显。

    在香港独立媒体的催促之下,我在5月20日给对方进行了解释性回复,对我的观点做出了一点澄清,摘要如下:

    ……地震发生的当天起,我就一直在编辑部和我的同事们编辑地震号外。星期一发生地震,我们在星期二晚上就编辑完毕地震号外,在通力合作之下,在星期四中午推出了这份地震号外,并且和红十字会举行了大型的捐赠活动(我不是组织者,只是一个参与者)。星期五,我们再次推出一期以地震为专题的周刊。此时,我们已经有4名记者(含两个摄影师)抵达灾区。有两位记者因为“交通管制”被挡在了都江堰和成都。深入灾区北川映秀镇的记者通过电话,向我口述了灾区现场情况。通过他们的联系,我电话采访了北川中学高一学生中的幸存者,与亲人失去联系的卡车司机以及其余报业的记者,尽力搜集第一手资料。我的同事则电话采访了现场的志愿者、医生等人。

    ……有些朋友认为我的文章口吻很像新华社,或者CCTV。我想这是我行文的问题,而不是我本身写文章的目的。我是在完成了两期地震专辑之后接受邀请写下这篇文章的。在写文章之前,我就说过,我的情绪比较激动,可能写出来不利于独立媒体的气氛。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写下了这篇7000字的文章,因为我相信我的个人感受也许能够有助于香港的朋友多一个观察内地的视角……我的许多事例来自于新闻覆盖面积最大的CCTV。我所查阅到的许多西方媒体……当中,我无法找到令人感动的事例。他们是旁观者——我重复一次——旁观者。因此,悲伤,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让人感动的力量,而是吸引他人注意力的方式。如果没有死亡,没有戏剧性(dramatic)的情节,西方媒体是不会如此关注地震的。

    有朋友认为我在文章当中缺少一个批评性的视角。媒体不能采取一边倒的立场,这是一个原则。这一点我不打算为自己做出辩解。如果说要补充什么批判性的立场的话,我会增添当时因为情绪激动所遗漏的一条:政府在抗灾预防方面的角色完全缺失……此外,最近这几天来,中国进入全民哀悼日后,政府显然矫枉过正,打算让CCTV一统天下,内地的朋友同仁,略有微词。由此看出来,当局的文宣水平较之西方,相差甚远。

    对于我在文中所引用的所有例子,有朋友说,在内地的猫眼等论坛已经被驳残了。我需要在这儿说一句重话:猫眼本身不是一个理性的论坛,正如内地的许多极端(左翼或者右翼皆可)论坛那样,猫眼的极端自由主义观点,无法保证一个健康和有价值的讨论环境。多年来的中国的政治风波,已经告诉我,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一种理想化的许诺,一种极端化的言辞。

    ……我在文章当中并没有赞美中共。我所在的媒体是非官方媒体,我自己也并非中共党员。从超脱一点的角度看来,我对我们的政府多有溢美之词,因为在救灾过程中,我认为它是“我们的政府”,因为它做得比从前好,比从前出色。但是我更愿意夸赞的是我们的普通人,那些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却知道仁义为何物的善良人们。有人说文革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断裂带,导致中国人失去了本国的文化核心。但是地震中人们的表现告诉我们,我们的文化还在延续,并将因为灾难和风波而得到更多考验,并被屡屡升华。

    几乎同时和我的文章发表在网络上的,是一个《生活》杂志前线记者周雅婷在灾区撰写的文章《地狱72小时》。

    [UR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32601/?from=mb-34182417

    [/URL]

    以下是引发争议的片段:

    操场上搭起了各种各样的简陋帐篷。每个棚子都如同骇人的坟墓,里面躺着死去的学生。家长们围在尸体旁边,送孩子们最后一程。他们为孩子换衣,换鞋,仔细地用棉被包裹身体,再在上面放松枝祈福,最后烧纸烧香。整个过程伴随嚎啕大哭以及念念有词。每个被牢牢裹住的身体,都曾经鲜活,他们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如今这一切都结束了。

      

    “她叫张蕾,我女娃。”这个父亲,看见我默不作声地拿着录音笔站在一边,走过来轻声和我说话。张蕾裸着上身躺在地上,乱发遮住了脸,我隐约看见她嘴里的白牙。微微隆起的胸膛刚刚开始发育,却再也不会成熟了。她的母亲扑倒在泥里,一脸一身的泥,她咧嘴大哭,我才发现嘴里也是泥。我想看看看她的眼睛,但是又害怕看见。亲戚们一边安慰母亲,一边不熟练地为尸体换衣。他们的生疏拯救了我,我始终没看到她的脸,我只是盯着她白皙的背部流泪。我本意没想哭,更多是震惊,但是棚子里的烟雾缭绕刺激着我的泪腺和脆弱的神经。

    ……我正揪心地看着她,一个爆竹的碎屑炸在我身上,右腿被灼烧得炙热,但是我一动没动,面对如此多的死亡,我还能为什么所动呢?炸在我身上的爆竹叫升天炮,预示死去的人将升上天堂。如果他们真的升上天堂,活着的人正在经历地狱。

    ……“我们早晚要暴乱的!你听见没有!早晚要暴乱!”一个瘦高的中年男人,几根头发稀疏的贴着脑皮,站在都江堰中医院门口,对着面无表情身着迷彩的战士吆喝。几个妇女抱着男人的腰,边哭边向后拉拽,说:“再等等吧,再等等……”“等?!两天了!再不救就死光了!让我进去!你们傻站着干啥?!”男人两眼通红,脸也憋得通红,一只手在空中乱舞。周围围着一群人,有几个还在哭。男人终于挣脱看抱着他的几个女人,但是他并没有冲向医院大门,他似乎突然耗尽了所有能量,站在那里,目光呆滞,喃喃地说:“再不救人,我们就暴动……”“暴动”两个字重重地落在地上,砸得中医院门口的人群一片安静。

    ……震后当天,由于雨水过大,新建小学的营救部队,停止救援了几个小时。门口的家长从满怀希望,变成焦急,最后变为愤怒。他们质问,你们到底救还是不救?守门的部队没有什么答复。他们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几个小时过去了,不知道是由于家长的愤怒造成比营救更大的危险,还是他们终于接到了命令,部队又开工了。但是他们进度缓慢,又引发了新的愤怒。但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他们没有工具,缺乏经验,他们还没训练如何面对灾难。

      

    从昨天到今天,部队的营救有条不紊,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过缓慢。焦急和愤怒的家长耐心达到了极限,他们需要个出口发泄。突然人群里一阵骚乱,远远地看见有人相互推搡。打起来了!

    这篇文章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感和震撼力。但是现实主义的表达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质疑她的报道的真实性,有人置疑她的立场,有人质疑她的“小资情调”,有人劝告她“做人不要太CNN”。当然,正面的评论也很多。不管怎样,在我看完她的文章和评论之后,竟然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这样的感觉:如果有人把我封作CCTV,她就被贴上了另一个极端的标签:CNN。

    戏剧性的事情在于,周雅婷就是我电话采访的位于现场的记者之一。我总共采访了4位现场记者。周雅婷本人接受采访所表述的内容大致与她的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致,并且得到了与她同在现场的另外一位记者的确认。从这个角度来说,她所试图描绘的场面是真实的。

    那为什么我成了CCTV,她成了CNN?

    这个类比比较滑稽。但是我开不起玩笑。

    想了一阵,觉得这也许就是司令部真实和战壕真实之间的差距。媒体在受众的眼中构建的现实因人而异,也因地理差距而异。我需要承认,我的文字的确比较CCTV,虽然我本意并非如此。但是在我忙碌了一周之后,利用周末堆砌出来的文字难免受到了独霸江山的CCTV的影响,况且这一周我一直生活在蜂拥而来的信息当中。我对于我的这种文风其实相当不满,但是在无法改变文风的同时,我想我通过不同的人看到的情况也许能够让我总结出某种共性,而这种共性,和前一阵子的反藏独运动所鼓舞的爱国主义相叠,我就更显得CCTV了。对于周雅婷的采访记录,在后面整理成文的时候,实际上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对我来说,信息和观点是综合而成的。

    对于CCTV,虽然对它的进步表示欣慰,事情发展到后期阶段我自己也无法忍受它的腔调。除了对那几个腻歪的主持人感到难受之外,还对它的信息垄断感到非常愤怒。特别是在全国哀悼日的当天,广州的电视节目基本上只能收看CCTV1。需要感谢ZXB的官僚,用单向信息造成事实的垄断,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感动疲劳”。幸好第二天晚上它变得聪明了一些,至少让我看见了凤凰卫视,但是资讯台那是想也别想看到的。

    对于周雅婷的文章,我们的编辑部在读完之后反应相对冷静一些。出于功利性考虑,我们担心采用她的文章会给我们杂志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从现场带来的第一手资料当中,她的文章表现了一种女性的细腻和一种不同于其余媒体的风格。她的感受是敏锐的,但是缺乏视角纵深。她的文章表述出一种人道的关怀,但是无法摆脱高高在上的媒体人角色——这也是我在阅读西方媒体地震报道当中的感觉。悲天悯人之余,难免让人产生一种含沙射影的的感受。

    周雅婷是许知远(《生活》联合出版人)的助理。《生活》杂志往成都派了若干位记者,有三位记者冲进了受灾最重的现场,但是许知远却因为交通管制被挡在成都。如果是许知远来写这篇文章,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以他的文风,可能会有一种“宏大叙事”的角度,却未必能有周雅婷的细致。不过,我想,任何一种带有《生活》杂志特点的记者来进行抗震救灾报道的时候,悲悯与高傲是他们共同的文风。这种文风,未必就是对灾区最合适的报道。

    每月一期的《生活》,需要花费50元大洋才能买到,这,就是《生活》所承载的悲悯和高傲的底线。

    CCTV和CNN之间,难道不能存在第三种可以让大家接受的新闻方式吗?在灾区需要援助的时候,后方的网友们为了各种报道的观点打破了头,吵翻了天,这种做法是否有益?写到这里,忽然悲观地想到,该做的事情,我们这个国家的人们大都去做了,前方的紧张固然让人关注,后方的人们总不能像个看客一样无所事事吧?于是,大家就在网上互掐起来。没有胜利者。如果有的话,只有互联网。

    地震,让我们的神经一刻也无法放松。

    准备贴这篇文章的时候,看见中央电视台的在现场的李小萌在痛哭。她刚刚采访一个返乡的农民。再向农民道别之后,这位大爷转过身来,对李小萌说:

    “谢谢你们操心了!”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地流下热泪?

    关键词(Tags): #汶川地震(喜欢)元宝推荐:宁子,神仙驴,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要看一个理论的适用性,

      把理论放到最极端的情况下检验就行了。

      支持“纯净的悲伤”的人可以想想日军屠杀过后的中国村落。“纯净的悲伤”大有用武之地,周文的细腻写作方式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读者看了会有什么感觉?

      ×××××××××

      说点题外话,不是针对梦秋老兄或者楼下的任何帖子而发,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思考。

      我想谈谈记者在网络时代的定位问题。我的基本出发点很简单:“1.劳动创造财富;2.我的劳动越不可代替,我的工作就越稳固;3.劳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含金量可以大不相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记者报道灾区的惨状是付出了劳动,第一条满足了。但是西西河里任何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在现场都可以写下一些文字,而且可以写得更好;不光记者的高级相机可以拍下预制板里的铁丝/细钢筋,普通人的手机也可以拍下来;记者可以把文章发表在报纸电视台,网络时代的普通人则可以把文章发表在网络上。我的问题:“只看文章,不看发表的媒介和作者的背景,我如何知道这是记者写的还是普通人写的?

      周文的笔头再细腻,有写《庆熹纪事》的飞天红猪侠细腻?据我所知红猪侠不是记者。就算是,也还有很多其他很细腻的网络女写手,例如香蝶,沧月(沧月是建筑师)。

      如果我是记者,为了凸显我的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就一定要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什么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就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精力去深挖细节。只要是智商为正的人,都知道中国有豆腐渣工程,都知道政府有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果一上来就说“倒掉的学校都是豆腐渣工程”,“政府救援不力”,我只能说这只是普通人的水平。记者这么写,只付出了普通的劳动,对不起自己“专职记者”的称谓。无论CCTV方式还是CNN方式,作为记者都应该把细节给挖出来,都必须付出独特的劳动!

      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就算是十楼九豆腐渣,我们也不能冤枉那一个非豆腐渣的。从楼下的讨论来看,要鉴别豆腐渣,不但涉及到历史原因(以前和现在的建筑标准不一样),还要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预制板的使用),更要考虑地震时特殊的地质情况(冲击波从哪个方向来)。这种情况下,文科生似的抒情和指点江山是在不负责任地误导读者。

      如果我是记者,我就会采用理科生的科学态度。我会把所有的坍塌学校列出来。一个个地调查清楚每个学校是因为什么而坍塌的,同时会在媒体上动态更新。做到了这一点,我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和含金量就都得到了保证。

      有记者从这次震灾报道看到了卖弄文笔和矫情的机会,这太幼稚;有记者从中看到了贩卖私货的机会,这是低估读者的智商,其心可诛。说句没良心遭天谴的话,我是从中看到了一举成名的机会。如果每个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有成名赚钱的机会,我也认了。

      一点随想,大家看着好玩就行,呵呵。

      顺带说一下,网络时代,记者其实有一个“生存危机”。君不见天涯八卦“考据派、细节党”集体智慧的威力?陈郢客关于天涯八卦抵制家乐福的帖子里就提到网民们为了搞清真相,自己去附近的家乐福调查拍照。如果网民都出动,就可以同时调查几十上百家家乐福,你一个记者忙得过来?网民们就是骇客帝国的特务史密斯先生(们)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一桶,

        你真是太牛了,于我心有戚戚焉,鸟大了,什么林子没有?

      • 家园 送花!!

        部分媒体是该改进一下了。

      • 家园 所有人都有远大的理想--赞!所有人都有远大行为--乱!

        我觉得媒体不仅仅是个可以深度挖掘的特色,更重要的是个广度.任何个人,甚至论坛,都远远做不到触角如此广泛的挖掘信息.单一媒体,就甚至可以做得比未经过组织的全国网络个体行为加总都要在广度上好些.

        媒体记者需要完成自己的基本任务,就是作为媒体的一个组成分子,为媒体信息发布所能达到的广度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强大的写手,需要具备一定的地位和能力,才可以如厚积兄所言--我自己以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作为.大部分人,还是应该安于现状地做好本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未见得是对传统媒体的严峻挑战,反而可以是对传统媒体的强大补充.萨苏马甲们可以继续一呼百应,但这并不十分妨碍天气预报员们接着照本宣科.

        深度挖掘的深度很大,但广度不大,不可能要求所有记者都将重点从信息表面层度的报道转开而去非要爆料出来.分工不同,能力不同,资源更有限,社会是不会允许所有人都"妄图"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来的,资源上来讲就承受不了.所以说安于现状和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觉得多数人的正常要求.社会也需要秩序.

        能者是少数,庸人一大堆,深度挖掘的机会和资源,不应该是所有记者都可以掌握的.就仿佛河里的众多高手,若让他们每天做基本的新闻报道工作,肯定不愿意,我自己也觉得这屈才了他们.但若让所有人都在本职工作上去搞厚积专题深挖博发,则造成无谓的信息泛滥和资源浪费,这其实是拔高了他们.

        我实际上是同意厚积兄的视角的,首先就花了,但感觉似乎不全面,所以才有此一说.精彩的结果需要铺垫,金字塔尖的光芒,窃以为不可让所有人都付诸行动去追求.

      • 家园 嗯,写的是对记者群体的批评,但实际上是对zxb的批评

        “独特的劳动”是需要投资的

      • 家园 花呀!说到心里去了。

        我们需要逻辑,数据的理性文风。不需要追风,人云亦云,哗众取宠的记者。

      • 家园 到位
      • 家园 很赞同厚积薄发的观点

        我也对国内媒体报道的浮浅很不满,这几天也老“打击”供职于一家地方媒体的朋友,说文科生和记者已经成了“两大公害”了。

        其实现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有深度的内容,如新语丝上,书剑子写的几篇帖子:

        外链出处

        伤痕——一个土木工程师的四川地震灾后思考

          作者:书剑子

          

          通过这次地震,暴露的问题很多。

          1、 大众科学素养不足:

          地震作为一个频发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全世界都会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地震。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及重大损失的高烈度地震史不绝书。但是由于我国特色的教育,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接受长达近20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但是关键时刻,这些哲学并不能救人一命。地震来了,只有科学的避震知识才可能给你捡回一条命。但是,官方教育体系里并没有任何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急救知识。

          其次,多年的爱国主义科技史教育,也遭到了报应:很多人质疑政府刻意隐瞒地震预报,很多人责骂地震局及科研人员的水平低,依据就是古代张衡就能制造出能预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而为什么现代科技预报不了?更有人以此作为依据,开始怀疑现代科技,转向相信一堆具有“东方色彩”的“东方科学”。各种荒诞不经但是瞎猫逮个死耗子的“预测理论”都找到了市场。实际上,我并不相信历史上所谓的地动仪。虽然我没有认真地查证过史料,但是根据广为流传的官方教育,说其中间是一个直立的柱子,柱子与其周围的龙头里的珠子有关联,当地震波传来,珠子就掉到蛤蟆的嘴巴里,于是,蛤蟆就指示了地震的方位。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根本就是一派胡言:首先地震发生后,能量由三种波向远方传播,包括纵波(P)、横波(S波,震级就是根据S波的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的)及面波(L波),这些波分别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且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地层的作用发生衰减、折射、反射、滤波、共振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整个过程十分复杂,目前人类尚无法认识清楚。而倒立的柱子相当于一个倒立摆,遥远地方传播过来的地震波对其的作用,使其受到微小扰动后的倒塌方向根本无法预测。退一步说,就算能指示出方向,那也只能作为地震灾后报告,而不能“预测”。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好好反思中国科技史的教育和急救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最差的就是学校建筑。这又由多种原因决定。

          首先资金不足。在贫困山区的学校,教育拨款很少,又不能象城市学校那样可以收取大额度的各种借读费等费用,所以资金十分紧张。在建造过程中,再加上政府部门主管官员,教育局主管官员,学校主管官员,包工头等层层剥削,可以想象最后能花费在教学楼上的钱还能有多少。

          当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等级提高以后,政府部门,重要的企业等都会对房屋进行鉴定、加固。但是这些学校,70年代设计建造的房子也不会有人管。所以,学校的老房子设防不足,学校的新房子偷工减料。学校的房子没几个好的。从大量的描述和照片上可以看到,发生整体垮塌,伤亡最大的,都是采用预制板的教学楼。预制板建造方便,省钱,平时使用也没大问题,但是对抗震十分不利!我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用四个砖头在桌子上围成一个边框,上面放一个小石板,小石板的两端分别压在两侧的砖头上(前后的砖头仅仅起到围护作用),这个时候你前后摇晃桌子,你会发现,不那么容易把这个简易的房子摇倒塌。但是你再试试左右摇晃,保证稍稍一用力,被承受小石板重量的左右两个砖头就剧烈摇晃起来。要是你摇晃的频率恰好接近它自己的自振频率,则很快就倒塌了。这个时候虽然前后两个砖头不容易晃动,但是它“帮不上忙”。从这个小实验中可以看到——墙体被横着摇晃的时候,如果上面再有大的质量,很容易倒塌。但是如果是顺着墙的平面内晃动,则不容易倒塌。在工程力学上,这叫做“平面内刚度远远大于出平面刚度”。而如果是采用半框架结构,现浇板作为楼板,则相当于用胶水把小石板的四周与四个砖头都粘接上。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摇晃,四个砖头都能起到作用。总有一个方向的砖头能起到强大的作用(面内刚度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灾区有的房子不倒塌有的倒塌了,这不仅仅取决于房子的质量,也跟房子的朝向、承重方案等有关,非专业人士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所以仅仅根据房子是否倒塌就直接下武断的论断说没倒塌的房子好,倒塌的房子都差,是不严谨的。

          而对于框架结构,则墙体全部是起围护作用(尽管也对抗震起很多作用,但是在结构计算分析中都忽略,这样使得结果更偏向安全),所以框架结构的房子,窗户大开间大,完全不是伤亡惨重的理由。网上有关于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院士(说起来还是我的师叔呢)的采访,认为“学校校舍的抗震设计是世界性难题”,我认为很可能是记者为了政治目的刻意扭曲他的原意的。如果他的原话真的那么说的,真的是那样的观点,那也太无耻了。因为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的本科生都不会那么低水准的。校舍由于开间大、窗户多等因素,确实对抗震不利,但是并不意味着在技术上设计不出来能抵抗高烈度地震的教学楼!这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很多幸存者的描述来看,大部分造成重大伤亡的教学楼都是脆性破坏,在地震开始的数十秒甚至数秒就倒塌了。并且一旦倒塌,就是粉碎性的倒塌,很难给幸存者留下多少生存空间。经过正规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就是最终倒塌,也绝对不会是如此快速的脆性破坏。退一万步,就是倒塌的时候人还没来得及跑,经过良好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倒塌后也不是如此彻底的倒塌,而仅仅是关键部分的损坏造成的整体侧倾,底层框架柱屈曲等形态的破坏,能保证尚未逃生的大部分人都能有生存空间。

          所以,如此重大的伤亡,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是主要因素,急于用震级过高来辩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地震正常,高烈度地区的建筑物发生大面积倒塌也正常,但是如此动辄在地震来临瞬间就彻底崩溃,把数百上千人活埋,整个建筑变成活地狱式的倒塌,是无论如何辩解,也是洗刷不了清白的。

          所以,震区应该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抗震相关法规的建立和政府监管的力度!所有新建住宅都纳入建设局的管理之中,建设局切实服务好,提供一些常规结构农村房屋结构的标准图纸,对建房技术人员实行签字负责制度,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实行农村房屋建设市场持证上岗。当然,不要又把这些搞成药监局那样的花钱买证。二是不收费进行服务,经费由政府专向拨款。

        5、 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位于世界前列,远远超出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现在官方也都尤抱琵琶半遮面地承认这一尽人皆知的现实。这次地震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人往往是最弱势的群体:学生、穷人、农民、小城镇的贫民窟等。用数以万计的性命来作为这个畸形经济的注脚,是否太残酷了点?

        他还写了几篇,我就不转了。

        外链出处

        遗憾的是正如厚积薄发兄说言,我们在国内媒体看到的多是“道德批判”和“煽情

      • 家园 薄发兄的说法说出了网络时期媒体的危机感

        其实现在许多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生存危机感是比较严重的。

        你在上面的那些说法,对于日报和周刊类的媒体可行性比较小,因为这是一个极大的成本投入和时间投入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报道不全面的这种情况,许多媒体不自觉地使用了大量图片,以便造成视觉冲击,替代信息不全面的情况。另外一种平面媒体所采用的方式,则是选择不同的视角切入报道当中。所谓媒体的“有料”,意思是使用一定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角度,进而形成观点。这种情况在我们这种周刊类杂志表现特别明显。但是这也对记者的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

        手头有点事,稍候再讨论了。

      • 家园 可惜现在没几位记者肯这么深入的调查。

          做这样的调查比那些矿难、黑心窑主工作量大得多,也困难得多。

    • 家园 花梦秋兄
    • 家园 我觉得很多记者的文字太矫情

      和地震有关的报道中,国内很多记者的文字太过矫情和煽情,本来新闻的第一要务是读者知道真相,但是报道中充满了和太多的抒情和比喻,人死了就是死了,非要说什么“又一朵生命之花凋谢了”让人看到的只是文技的卖弄,我估计是受CCTV晚会的煽情风格的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