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原创】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科学体系 -- 涉雪之狐

共:💬37 🌺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原创】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科学体系

    首先,我很感谢大眼为我写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当然他还不仅仅给我一个好题目,应该是有两个才对,不过另一个题目牵涉广泛,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整理以供交流)

    大眼兄的文章:为什么我们没有科学?链接出处中,列举了杨振宁的观点: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架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谈,我将把这几点进一步浓缩。归纳为两点。

    为: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如此浓缩的原因是:

    我认为第一,第三点是第四,第五点的结果,而第二点并不能算是中国无西方科学体系的直接原因。

    而我认为,杨所说的,第四点和第五点,的确是起“阻碍”作用。

    原因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和一些朋友讨论了一场关于中国哲学思维的问题。有了一些感触。特列出分享如下:

    首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对世界的本体想象范畴,区别并不大。

    中国的本体想象物是“道”,而西方的本体想象物是“实体”(希腊)。

    而我的见解是,中国和西方在哲学思维上出现分歧的地方是:如何问道?

    也就是如何去观察本体,理解本体的方法思维上。

    在西方,是以二元对立的观察方法对本体进行分形。

    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一说,却造成了“天人合一”的诗化哲学。

    以我个人的见解,我认为中国的思维是很有深度的,恐怕直接联系到海德格尔和德里达,都能说得通。

    但我现在不想说,谁的哲学思悟更高明,更现代,而只讨论一下,这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方法论差异。

    以老子的观念,语言就不能成为“问道”的有效工具。如果我的解释不错,我会把这句话用斯宾诺莎的思维重复一遍:

    (道,或者本体)相对于人,是一个无限性的事物。而对于无限性的事物,用语言去定义它,即限制它,使之有限,于是局限,扭曲,异化。

    这还可以这么说,逻辑,这个工具,不能确定并证明本体的存在或存在的状态。

    老子应该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导致了中国人对问道的方法,放弃了二元对立,而采取了天人合一。

    那么二元对立与天人合一是如何导致了西方存在了科学体系,而中国缺少科学体系呢?

    我以为,是这样:

    人,认识本体,从可知的现象或者思维的常态来看,第一个程序,是指物,赋名。

    指物赋名,在西方,是概念的定义。

    指物赋名的条件要求是:人的自我与被观察的对象区分开(凭依二者之间的边界,这个边界,应不是物我的自呈,而是人的意识附加),被观察物与非被观察物的区分。(相关论述如下:

    链接出处

    人指物之前,首先区分的是:自我与所观察对象的边界,此为二元对立。

    而此人若为世上第一个进行指物的人,在指物之前,他将把自己与所观察的对象——外部世界割裂,对立。而这时,他的观察对象是除他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其他部分。

    进行指物,物是这人上述观察对象(除此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的其他部分)的一个部分,而指出此物,即是划分此物与这个对象除此物以外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边界。

    而边界的确定,我倾向于选择,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而非物“本体”的自呈。一个物,另一个不同物,数的概念形成应是建立在“不同”这个边界区别上的结论。无有边界,是为一物,不能辨出二,三。

    而“边界”是指物时投射或形成在人意识领域的第一映像,这个映像构成了“物”的“名”的最粗略意义内容。也是最初的物之相。

    “物”的“名”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数(结绳记事)或图画(意识中的映射再现)

    而当非图画的文字出现后,物的名分两部分,一是“名”的词形式,一是名的“意义”。

    名的意义部分等同于人对映射图像的说明文。

    名的词形式,对交流是无实际意义的。它只是意义的编号或编码。

    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彼此不同的名的词形式之(编码)下的意义的沟通与比较,于是名的词形式才得以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构成了一一对应的通约。

    之所以,这么要求,有两个原因:

    一是:唯有清晰指物与非指物,人与指物之间的边界,才能较为准确的观察到仅属于指物的物性。

    二是:唯有清晰指物与非指物,人 与指物之间 的边界,才能较为准确的向另一人传递“能指”(观察者)所观察的对象信息。

    我个人以为:第一个原因是为第二个原因服务的。因为指物行为所得的结果,是经验成果,也就是“知识”。

    而知识的有效传递工具是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这种工具,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其范式要求,唯有达到这种要求,才能准确及有效率,并且能依靠文本有效的积累储存。

    但中国的哲学思维,使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放弃了“语言问道”这一方法。而采用天人合一的方法思维。

    这就导致如下后果:

    1、天人合一的要求是虚化“主体”(观察者,能指)与“客体”(观察对象,指物)之间的边界。类似于胡塞尔剥离了具体物的”现象“(如颜色,气味,重量,大小,形状等等可被人直接感知的内容)后去体验本质(物的深沉自持)。

    这导致什么结果呢?

    物我不分。对物的观察不能”客观“精细准确

    2、对物的观察不能”客观“精细准确的结果,同时也就导致了“文本信息传递不精确,不客观”。

    而这结果的现象导致的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文本中的“物名”的词形式,其所包含的内容,无法正确理解。

    也就是说,古代文本中的某些词,我们看到了它们,也知道这个词指向了一个“物”,但这个物是什么,如果没有文本作者亲自来指给我们看,我们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因为文本对这个词的解释很粗略,很恍惚,很模糊。

    而3,名所指物的不精确,使西方的逻辑演绎缺乏稳定可靠的基础(中国为什么难以出现逻辑推理思维,分析就在这里

    逻辑的演绎,必须建立在概念定义的形而上学上。概念定义的形而上学,就是用语言规范物的类名或私名。使得任何具备理性想象的人能够不需要逻辑作者的“亲身去指”,就能理解作者是在对什么“对象”进行观察,进行思考,进行演绎。进而从作者的文本中获得关于认识的知识。

    逻辑这一形而上学的理性工具运用,其前提,需要语言定义概念,对象物的精确性做保证。才能发现对象在时间与空间范畴转化过程内所发生的内容或意义变化,具体是什么方面,才能继而知道,引发这种变化,是因为时间与空间范畴转化过程中有那些“因素”参与了进来。

    须知,西方科学体系,是一个关于语言构筑的“名”的体系。人所认识的知识,其传递和积累都是依靠语言的名这一最基础的因子来进行的。

    没有这种必须必要不可或缺的因子,就没有可能保存知识,也没有可能在“名与物逐渐对应”的过程中发展科学。

    而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思维,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是从方法论范畴进行着主动的和有意识的阻碍。(这并不是恶意。而是哲学问道的方法路径选择上过于早熟,结果扼杀了产生西方科学范式的可能性)

    但中国也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体系。

    就我个人的看法,中医学是一个科学体系。

    因为它有医理,药理,而诊病与选药,都遵循着医理与药理来进行。并且实践卓有成效。

    只是中医理论同样存在着一个语言的问题。

    比如说:

    心主神明,这一句,

    心,神明,二名,究竟指向何物,何种存在的边界。从黄帝内经里看,就有多个指向(不能指向唯一一物,这是科学范畴的物名的大忌讳),而黄帝内经的作者若不能复活过来给我们亲指的话,恐怕各种文本训诂解释的争论将很难有个公断。

    • 家园 因为旧中国的统治阶层不需要科技。

      即便没有现代科技,他们也已经生活得够舒服了。

    • 家园 很久以前就这个题目写过一篇

      任爱杰:【原创】【评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体系

    • 家园 中国哲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导致在现象面前停滞不前

    • 家园 科技就是“奇技淫巧”,儒家以治人为最高境界。

      看史书上那些能工巧匠、将军武士哪一个记载能和庙堂官员比呢。

      学问越大越是脱离生产脱离基层就越受推崇,把国家搞乱了史书就说是“奸人作祟”。

      总之儒占领了道德制高点,有功是孔孟之道教化有方,有过可以推到“小人”身上。

      到现在人们的思想还认为,治人比治物重要,当然在这种思想作祟之下,发展科技体系是句空话。

    • 家园 中国人喜欢抄近路,玩投机

      集大成者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俗点的,就是猫论。这样的思维方式,如何能一步一步在前人的积累上,发展,突破呢?只有结论,没有演绎;只讲结果,无论方法,程序。

      • 家园 语言的精确性协助表达

        集大成者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俗点的,就是猫论。这样的思维方式,如何能一步一步在前人的积累上,发展,突破呢?只有结论,没有演绎;只讲结果,无论方法,程序。

        这句话如做为讨论的标的物,我觉得应该是:

        实践是寻找真理的唯一方法。才能被您这样细腻的批判。

        从我个人的认知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这样的条件分析中是正确的:

        “真理”在这里不是客观的自在物,而是被人归纳总结的一种逻辑的因果。它是经验的抽象。

        过去的经验(名词)被正在进行的经验(动词)来检验。

        而在此条件下,“实践是寻找真理的唯一方法。”才被批判,因为其缺乏抽象的过程。

        “实践是寻找真理的唯一方法。”这句话若要合逻辑,那么“真理”一词的“内容”就是不可说的,不能说的,它“溶解”在实践的过程中。于是不需要去抽象,不需要去提纯。它就是实践的本身,就是“在”。

      • 家园 很奇怪的观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现代实证科学的思想基础,怎么就变成了“抄近路,玩投机”了?

        “猫论”的逻辑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预设前提上。因为猫论已经把“好猫”的定义为“能抓到老鼠的猫”。换句话说,在猫论里,“能抓到老鼠的猫”是“好猫”的充分条件。如果这个定义成立的话,猫论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可是这个定义本身是有问题的。“能抓到老鼠”仅仅是“好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一只猫“能抓到老鼠”,但是同时也抓鸽子、金鱼甚至小鸡,还传染猫抓热什么的,那么这只猫就很难被认为是一只好猫。

        任何理论的发展和突破都是在总结既有结果的基础上,这有什么问题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恰恰同时说明了理论和实践的同等重要性。而且需要检验的理论总是先于实践出现的。否则检验的“真理”又是什么?迈克耳孙-莫雷的光干涉实验结果,证伪了以太理论。黑体辐射的紫外灾变,证伪了经典物理里的能量连续分布理论(非量子)。而检验任何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唯一的方法就是实践。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才会跟波尔斗了那么多年。在科研中,“实践”是以“实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切科学理论的真伪都要靠实验结果来做出评判,这有什么问题吗?当然,科学实质是证伪的,这里不讨论。

    • 家园 儒墨的对立造成儒家得势后对墨家流派的强力压制也是个因素
    • 家园 我觉得是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儒生)和社会生产实践完全脱节

      科学,毕竟还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的。在古代中国,一方面是能工巧匠有技术有创新,但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去总结去抽象,甚至没有能力用文字记录下来,导致许多技艺的流失;另一方面,却是掌握了文字教育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儒生,完全与社会生产脱节,只知钻研儒家经典/谈论心性/寻章摘句/训诂探史/钻研政治揣摩人心。如果从这些人的脑袋中产生了科学,才是奇怪呢!虽然说牛顿是在苹果树下悟到了万有引力,若是王阳明格竹能格出科学原理,阳明就真是天人转世了(或者是穿越的)。

      至于楼下黄仁宇的见解,“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黄土地解决”,在我看来都是秉承中国儒生一贯的对社会生产的轻视。

    • 家园 也曾发展

      其实有关枪炮的发展,中国也曾有过,但是被政府亲自扼杀了,从明开始就是如此了。其实中国最好的发展机遇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连竞争对手都没有。

      可惜了一部永乐大典。

    • 家园 李约瑟难题

      其实黄仁宇已经有非常好的回答:

      1 中国政府的能力非常强,不是西方国家可比

      2 中国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持平衡,而且是为了保持平衡而保持平衡,完全不思进取。这个结论得出可以看看万历十五年。

      3 所以在文科领域中国的发展大大超前,像戏剧,文学,绘画,书法,中医中理论的部分,尤其是整体论,系统论的部分。但是具体实践的部分就停滞了。

      4 西方的理论并不是独立发展出来的,他借鉴了很多东方的文化,以机械发展为基础,以征服的需求为动力。

      5 黄仁宇的原话:

      我们既说资本主义不曾在中国产生,但我们也无法全部缕列不能产生的原因。一走兽有别于一飞禽,其间关系着两方的组织与结构,不能仅以“没有翅膀”作一切之解释。

      有了以上历史之背景,我们再回头提出这问题“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就不难解释了。本来资本主义就是一种出奇的体制,应特殊需要而产生。即是西欧的国家亦要通过一段艰苦的改造,才能成熟而成为今日公认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因为她志不在此。她不仅不能产生,而且一向无意于产生。到鸦片战争战败后她仍不愿放弃中国本位。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第一章 问题的重心 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之原委

      以上解释虽不是针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作为事后诸葛来看,没有资本主义对物质世界如此大量的需求,自然科学是很难发展到现在的地步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资本主义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是恰当的。

      关键词(Tags): #黄仁宇
    • 家园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黄土地上解决

      所以不需要什么航海,往天上飞之类的手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