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原创】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科学体系 -- 涉雪之狐

共:💬37 🌺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大的题目啊

      最近河里面好像来了一大批的高手啊。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那个传说中会说文断字,看相算命的妖道,欢迎来到西西河。

      先说一下你的题目。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科学体系。确切地讲,是没有发展出近现代的西方科学体系。

      按照李约瑟博士在1954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14个世纪里,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用以造福人类的技术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以及经得起全世界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维萨笛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会成为同一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

      大眼试图用逻辑发展的观点来解释,你试图用哲学层面来解释。而妖道的解释恐怕要更另类一点。

      妖道认为,所有的这些,无论是逻辑,还是哲学思维,还是经典著作,都有道理。但是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象形文字的问题。

      我不是说象形文字一定就会影响逻辑和哲学思维。但是在使用象形文字的文化中,在对于二元对立和 天人合一的选择中,选择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选择二元对立的。同样,象形文字的使用者,有更大的可能性在逻辑上会选择类比推理,而不是归纳演绎。

      而象形文字的使用,是所有的文明都必经的一个阶段。很多文明会逐渐的进化出字母文字的。那些保留象形文字的,有很多种原因。或者因为这个象形文字使用部落的传统性特别强,所以一直保留下来了;或者象形文字部落打败了字母文字的部落;或者多个字母部落逐步汇聚,最后发现,只有象形文字为所有人所接受等等。

      象形文字的持续使用,就像扔骰子,一把扔出一个6来一样。本身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就跟你随机的迈出一步,就方向上,也许真的是随机的。但是这一步一旦迈出,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下一步,转一个180度的大弯,回头从新走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说,你这个随机的一步,实际上已经决定了以后的道路不再是随机的,而是每一步的选择都将越来越窄。而你最终的方向,也会因为这第一步,而变得跟其他方向的第一步迥乎不同。

      而其后的每一步选择,都将进一步强化这种选择的特异性。或者说,你在第一步有10000种选择的余地,迈出第一步,那么就只剩下了1000种,第二步,就只剩了100种……

      这个,就是我们生物进化的基本模式。前面的任何一个随机的选择,都会对于后面的选择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每前进一步,我们对于我们今天所要处的局面就更近了一步。这或许只是10000种选择中最最不利的一种。但是历史的每一步,都是这样由前面的所决定了,并且将这种影响延伸到后面的无数步中去。

      话说回来了,如果没有苏格拉底,会不会有柏拉图,如果没有了柏拉图,会不会还出现一个亚里士多德,而如果没有了亚里士多德,或者说阿拉伯人没有保留下来他的著作,或者他的著作没有被中世纪的人所接受,等等,整个西方的哲学、科学、神学体系会不会完全的改变掉?

      这条链,是由无数的选择构成的。在决定了所有的变数之后,我们才最终看到了目前的局面。但是我们不知道,今天强势的科学,会不会一定就是我们人类将来发展的趋势?或者说我们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中医的逻辑实践,会不会成为将来人类认知的标准?

      我们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一点,今天我们的选择,会永远的影响到我们的后辈。

      • 家园 【讨论】关于类比推理及象形文字

        怎么说呢......大眼兄的文章所涉及的“逻辑”原因,我以为有些问题。

        类比推理是什么呢?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

        作为一个已经变成了“认识论爱好者”的我来说,对类比推理这一逻辑工具进行分析,我会说:

        人运用“类比推理”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我以为是:

        人假设本体是万物的抽象本质。是恒定的,不变的或者说是“共相”。(按中国哲学的说法,老子有:“道冲.....”一段,朱子有万物一理)

        当然我不是什么哲学科班。但我认为,对于本体的这种性质的想象,中西方应该是没多大区别。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类比推理,这种逻辑很不稳固。为什么呢?

        因为它的推理结论建立在一个“先验性”的假设上。这个先验性的假设是:万物一理,或者说,本体是万物的本质性存在。

        但是,本体或道尚且还是一个需要认识的对象,何以能在认识中就为这个对象规定了一个“统规的性质”并视为肯定呢?

        从逻辑上,这就是一个问题。

        类比推理或许是科学研究时可以选择使用的一种具体研究方法,但这种推理,不会成为一个结论的科学依据,而是一个尚待证实的推想或者是一种启示思路。这个推想,或启示,是否能被承认为科学的结论,还需要证实或证伪。

        而证实与证伪,只能是演绎推理及实践验证这一条路径。这就是科学体系成立的规范。

        所以,中国缺乏科学体系这一结论,不能被中国人善于类比推理这条论据否定。(我个人以为)

        至于象形文字的问题嘛.......

        我不好说。

        说些我个人关于文字的认识。

        语言的书写工具——文字,最早的样式—可能是绳结,也可能是“岩画”。

        好吧,作为一个无责任的发表观点人,我倾向于历史上,所有人类种族的文字都有一个“图画时期”,也就是用“画画”来“记事”“记物”。

        这种样式存在的原因,我认为和“人指物”有关系。

        因为:人指物,在指时,需要确定所指物的边界。这个边界或者是物的现象呈现在了人的知觉里的结果,或者是人为物划定了边界的结果,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为所指物,在人的主观意识领域里构成了一个“图像”,图像,就是指物最初形成的”名“

        一般来说,物的名,只是人意识中为所指物设计的编号,这种编号的书写工具样式,可以是图画(于是名与名的内容同一)或者是符号(名的表现形式与名的内容分离)。

        后者,符号样式的名,其样式的表现形式可以是:

        数字,字母组合或象形文字的词语。

        (我称其为:名的词形式)

        但名的表现形式不能表达这个”词“形式包含的内容,名的内容需要对这个词进行诠释。也就是:所指物完整的名,应包括名的词形式及名的意义形式(关于指物的物性说明)

        从对语言的名的书写或文本传递工具的分析来看,暂时我还没发现“选择象形文字”与“选择天人合一”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只是我的一位热爱国学的朋友在看到我对“名”的分析后,忽然间就把这段论述和如何解读易经(或易经的叙事样式)给联系在一起了,很遗憾的是,我现在是个易经盲。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我做不出来。

        • 家园 两位高手讨论的热闹啊

          先搬个小凳学习,我那坑还要填呀

        • 家园 古语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我不认为从认识论出发,可以探讨中西方的科学传统的差异。因为科学必须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基础。而世界是可认识的,却并不一定会引出科学。因为科学还需要其他的要素,比如说还原论。

          中国和世界各地一样,在认识论层面上,都有怀疑论,不可知论,可知论的对立;也存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以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历史资料来看,春秋时期,这些对立已经非常明晰了。

          你只拿老庄当作例子,老庄当然是唯心主义的神秘论信徒。但是在当时,老子的观念,并没有占到绝对的强势地位,他的生而知之的理论,就被墨家所强烈的反对。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论论述,实际上已经滑向了不可知论。而不可知论,的确是与科学背道而驰的。

          而墨家的关于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三法"。(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即众人的直接经验和"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实际上有着唯物认识论的影子,但是他过于相信经验论,又使得他成为了形而上的机械化辩证论的信徒。缺乏了理性思维的认知,对于鬼神之事的夸大性,最终使墨家又滑向了迷信的泥沼。

          再往后,儒法兼蓄的荀况,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认识论思想,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荀况已经认识到"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另一方面又指出"心有征知","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在知行关系上,荀况认为"行"比"知"更重要,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他把"行"看作是认识的最后归宿,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认识才是可靠的,把"辨合"、"符验"作为认识的真理性标准。荀况还比较正确地阐发了主体的能动性。他认为,人不能仅有"化性起伪"的自我改造能力,而且可以"知道"、"制天命而用之",即具有认识、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所以说,单纯的天人合一,在认知发展的早期,并没有占到主要的地位。而只是众多的选择中的一个。

          老子的观点,包括庄子的观点,在我看来,固然有原始的辩证法的影子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是不可知论在起作用。而且,以为语言因为其指代的不确定性,就没有资格来进行思维验证。这是逻辑上的以偏概全的偷换概念。所以,你以此为例,是不恰当的。

          回头再说中国难以出现逻辑推理思维这个问题。

          • 家园 【讨论】关于知行合一

            关于知行合一,以我个人的发散性思维来理解,我觉得你蓝字的这一段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他把"行"看作是认识的最后归宿,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认识才是可靠的,把"辨合"、"符验"作为认识的真理性标准。荀况还比较正确地阐发了主体的能动性。他认为,人不能仅有"化性起伪"的自我改造能力,而且可以"知道"、"制天命而用之",即具有认识、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已经有实践哲学的意思了。

            只是以我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在中国哲学摒弃精确语言与逻辑的大背景选择下,我不认为,中国有无须西方文明冲击就能发展出“科学体系”的上升空间潜力。

            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与传递传播,仅以目前掌握的现象来看,无论中西,都还是依托于文本这个可能是最有效的载体实现。

            人的认识“辨合”与“符验”,在实践过程中,都应有一个辨合与符验的对象。

            那么这个对象应是什么呢?

            是之前实践的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而之前实践的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如何进行保存为一个可供参照的内容清晰与准确的对象,依靠的还是语言文字,还是事关逻辑的基础——定义,或指物所成之名。

            如果这种过程中,对经验的总结归纳保存得很成问题,那么如何“辨合”,如何“符验”,如何形成科学的理论呢?

            一事素的之前(理论,经验的总结)与之后(此次实践中的体悟所得)不能彼此界定清晰,又如何知道“之前”与“之后”的同,与不同?

            唯物辩证法指引的实践也依然需要认识的形而上学结论。

            而在认识与实践中,选择的工具,谁雕琢得更精致,或谁更自觉地去雕琢细致呢?

            以我个人的映像,还是西方更有自觉。正因为它有这种自觉,这种结果,所以它建筑的名世界更让人觉得仿佛稳固可信,而它的效率也更高。

          • 家园 【讨论】科学

            此外,虽然我说,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体系。但同时,我也不认为,现代科学体系对世界本原的解释,是无可置疑的。

            人意识主观建构的名世界(科学解释体系)与客体世界的本原是否同一质,是个很费思量的问题。

            但这个体系却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一个工具,仅此而已。

            • 家园 接着说

              现代科学,对于世界本原(你的定义)并没有真正的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因为无法用证实证否来研究。

              你的第二句话,真正让我无话可说了。所有的对于世界的研究,无论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或者是迷信的,或者是中医的都是对于世界的反映。而这些反映,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全面的反映,但也绝非完全的扭曲。这个是不需要思量的。

              但是不可否认,科学是已知的此类工具中,最有效的一个。而我们选择工具的时候,有效,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

          • 家园 插一句,两位的关于科学与唯物唯心的讨论

            我站在涉雪之狐这边,嘿嘿。

            科学并不非得有唯物主义认识论做基础,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即可,至于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不是关键。

            科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子无处不在。

            涉雪之狐贴字引用部分我也很是赞同

          • 家园 【讨论】还原论和唯物主义,不可知论

            你提到的还原论,让我有些联想到了当初洛克所说的一切复杂观念都是源于简单观念的联系集合。

            不过这个内容,怎么说,依然是一个包含着本体想象的假设的理论。

            我并不想说,凡是包含着这种想象的理论都是无意义的或者说没有道理的,只是说,这种预判想象还需实践验证。

            此外,讲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这种行为只在“本体论”范畴之内有意义,或有争论的必要。

            而在认识论的范畴里,是没有意义与没有争论的必要的。因为在认识论里,世界的本体或本原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并不会去讨论什么,只会认为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客观是相对于人的主观来说的性质,脱离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并成为人意识进行反应的对象。

            仅此而已。

            相关论述如下:外链出处

            以我个人的见解,唯心唯物的区别是在本体论范畴里才可划分的。正如你自己引用的话:

            “我们的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都会以标准的定义讲:对世界本原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而唯物主义则坚持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精神只是物质本原的派生物。”

            在这段话里,已经确定了讨论唯心唯物区别这个问题所在的范畴——是关于“世界本原”的范畴。

            论及“世界本原是什么”的内容,就是本体论。

            而如果不是本体论,而是“认识论”的背景范畴。那么说“唯心唯物的区别”没有意义,强调什么结论是唯心,什么结论是唯物,毫无意义。

            认识论讨论的对象不是世界的本原,而是人对世界的本原的认识,问,这种认识的结论是什么方式得来,结论是什么样的模式 。

            而讨论此类话题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话题的答案是虚设的, 或是没有对错答案的,是不加论述的。

            认识论对世界本原的态度,一般是假定它有,它存在,但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就不能区别,不能逻辑得出,只能说它“客观上可能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 ,因此世界本原外显的现象成为了人可考察可感知的对象”。

            认识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知识,经验的结构方式,而最终是讨论人的存在方式与表现方式。

            所以,从严格的哲学讨论范畴约定规范来说,你的见解可能不那么正确。

            因为,当在本体论范畴讨论时,唯物与唯心的争执才有意义。而唯心显然不那么有优势和合理性。

            你现在 说唯心也有合理性,我观看你的逻辑推证,是忽然跳出了本体论,而进入了认识论。以认识论的背景规范,它本来就是在考察着人的意识对本体的映射------建造了关于语言或名的世界。于是就让人觉得仿佛是意识构造了世界的本体。这样的话,当然是让人觉得主观唯心或客观唯心都有意义了。

            但问题是,本体论和认识论讨论的“世界”是有些区别的。

            本体论的世界,就是自在的世界本体。唯心与唯物是关于这个自在体的性质

            而认识论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本体论的世界,自在的本体,但认识论不讨论它,只把它作为一个观察 与比对的对象。

            而第二个是关于语言建构的“名指世界”,是人 的知识和经验构筑的“世界图景”。在认识论里,被确认是人意识构筑的世界是第二个世界,而不是第一个世界。

            甚至在认识论里,对第一个世界的假设也是倾向于“唯物”假设的,而非唯心。

            而关于不可知论,我是把它转化为“人是有限的”这一个命题的逻辑论述:

            如下:链接出处

            人是有限,或无限,其结论得出的逻辑前提,应是有比较对象的。

            如果以人或人类,或有意识的生命,这些事物的自身来做比较,这些生命的认识,相对于这些生命昨天,现在,将是无限的,因为将来是无限的(假设他们永不毁灭)

            如果以人或人类或有意识的生命所观察的“客观世界”做比较对象,这些生命的认识,有限还是无限呢?

            如果是以客观世界来做人的“认识”的比较对象,假设客观世界是一个“1”,那么人的认识能以无限积累(永不毁灭),无限割圆方式达成这个无限的“一”,其前提条件是:

            1、世界是非概率化的,乃是绝对的因果律世界。因此客观世界是一个内敛性的有边界的世界。

            2、人的每一阶段认识都是绝对因果律的结论,绝对贴合观察对象的本体中被人这一阶段观察的部分的真实。在此前提下,所有阶段之和才等于客观世界之“一”。

            按此前提,进行进一步逻辑分析:

            从1,从2,由于世界绝对的因果律世界,没有概率,没有不确定,因此人每一阶段的认识结论如果是所观察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的完全表达,则人的每一阶段认识都可以根据因果律逻辑推论出客观世界的所有其他环节,而因果律认识也因此应成为人每一阶段认识结论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若不存在这一部分(因果律的完全认识),则人的每一阶段认识就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世界的子集认识。

            但现实是,人的确不能在每一阶段时得到完全的阶段性认识。

            而以此不完整的子集相加所得之和,亦不能等于客观世界之全集1

            此为3

            从1,从3,人每一阶段的认识子集相加之和,等于全集1,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是时间之分割,而阶段性结论留存于时间之中,需要有记录工具,如文字,如语言。而从3之现实判断,由于每一阶段认识结论不能全解“因果律”联系,因此语言无法正确记录阶段性认识结论,而对记录的阅读,也无法完全正确的传递阶段性认识结论。

            故依然是现实子集相加之和不等于客观世界全集。

            第四,如果人能认识完全的因果律,则人可以改变因果律注定的结果,则人每一次干涉之前的因果律和人每一次干涉之后的因果律,非一体。于是人的意识选择为因果律之外的因素,于是因果律世界崩溃。或是:人的意识,使得因果律世界排斥其人的意识存在,使之永远不能发现因果律的完整面目

            而由上结论是,人类认识结论的子集之和无限接近于全集,但永不能等于全集,全集相对于人的认识,是无限存在。而人的认识相对于全集,是有限存在。

            • 家园 快速的评述一下,晚上再详细评论

              在第二段里面,你把认识论和可知论混为一谈了。认识论是个概述,也就是所有具体的认识感知理论的综合。而可知论是我们所有知识的起点。

              认识论当然是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只有可知论,怀疑论,还有不可知论之间才可以进行讨论。同样,唯物论和唯心论在认识这一层次,也是没有多少可以讨论的。大家都有可知不可知的问题。

              世界本原有没有,是本体论讨论的范畴。认识论对于世界本源的态度,是可知,或者不可知。只有可知论才说这个世界的本原是可以理解的。唯物的和唯心的都有不可知论。这一点,我基本同意你所引用的那一部分。

              你最后一段的评论,似乎落入了不可知论的范畴里面。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不需要任何前提的标准。你的那些前提,我看不出来任何有常识性的原因在里面。逻辑本身,不能够被用做判断逻辑。这是罗素最终得出来的结论。所以,你的前提,必须要用别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这点我们最好还是放下。因为已经远远的抛离了我们最初讨论的问题了。

              我觉得,探讨具体问题的时候,不要纠缠于具体的名,我们在讨论这个过程究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从逻辑上讲,可能有若干种可能性。但是真实的历史只有一个。我上一个帖子的题目,是想提醒你,管中窥豹,是要从一斑还原成全豹。而不是用哲学来探讨这一斑与全豹之间的哲学关系的。

              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号称万学之学,但是却是一无是处的学问。

              说话不留情面了一些。还请包涵。

              • 家园 【讨论】可能有些理解偏差

                在西西河,连回复都需要写题目,让我比较不习惯。而上一帖的题目,我列了“不可知论,还原论,以及唯物主义”三个概念,只是说,此贴涉及了三个内容,并没有混着谈的意思。

                首先,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一个讨论范畴,我的态度是:拒绝先验。

                任何先验的,所谓不需要前提的标准或不需要证明的“公理”假设,我都会拒绝。如果这些标准或“公理”属于“常识”的范畴,那么我也不会结论为:否定,而是“存疑”。

                在康德那里,人的常识,或许就是他所说的“直观感知”,其内容包括着“时间和空间”。

                很好。

                问题是,同样是罗素,就问过:

                为什么人对空间和时间的直观感知只能是这样的一个状态,而不能是那样的一个状态。

                这个问题,问的是什么呢?

                问的不是“空间是否存在?”,而是问:空间存在的状态,或者说性质是什么?”

                空间或时间存在,这个结论并不是先验的。而是被感知或察知或许能时刻体验或确定着的对象。

                而空间或时间是以这样一个状态存在的结论,在目前,却是先验的表达。

                我反对的或是怀疑的,是后一种表达,而不是前一种。

                可知或不可知,都不应以某种人为规定的“先验性”来开始它的逻辑论述并肯定之。

                这就是我的观点。

                而逻辑本身不能用于做判断逻辑,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是不能判断存在或存在的状态。判断存在与否,是感知或察知(察知,我尚不敢完全确定它是否能去肯定或否定)的责任。而存在的状态,一旦去涉及了“形而上”的因果律,那我就只能认为那是关于”名“的逻辑游戏。这种游戏是否是真实存在的游戏,我只能存疑。

                因为语言(名世界)在人和客体之间形成了一种“遮蔽”。这种遮蔽是极为顽固的。

                此外,您说:管中窥豹,是要从一斑还原成全豹。

                我在其中看到了某种对“因果律”笃诚的信仰。但这个世界的本原是不是“因果律”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的存在状态。我不能确定。

                我能确定的是,人一般是以因果律来理解或解释世界的存在状态的。而这种理解或解释是否就能与世界的本原状态重合,我并不认为现在有什么证据。毕竟,我现在更相信“量子化世界“的论述。而对因果律,我认为那只是基于对事件的发生概率的统计学的归纳总结结论。

                哲学,应该已经不再将本原是什么做为研究的对象,我认为那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能不能研究出来,我暂时做旁观者,可能有否定的倾向),毕竟罗素似乎也表达过类似这样的一个意见:哲学是科学的剩余。

                而本原是什么状态,哲学应该也不再着重的研究。

                近现代哲学将目光转向了“人”,而以我的理解与体验,主体性的认识论哲学,对象已是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理性工具。即是对语言,逻辑及思维方式的研究。(一孔之见)

                而这种研究的目的,应是探究并整理出最可相信的实践方式,使人在实践中避免“炽情”,多一些理性。

                • 家园 明白了

                  是我没看仔细。

                  罗素的问题,如果不是用一个哲学家的角度,而是从一个生物学家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回答,因为我们本身所具有的反映外界的感知体系,和呈现体系,就是这样设定的。所以,我们能够认知到的时间和空间也只能如此。

                  因为没有更好的参照,所以我只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的视觉收集了我们所有外界信息的一半以上。但是,我们的眼睛只能够看到全部光谱的一小部分,从370nm到650nm,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见光谱。但是这只是所有的具有波粒二相性的振动波的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所有反应整个世界的这部分信息中,我们只能够感受这部分。

                  而且,即使在这个波段范围内,我们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有效的收集。比如说我们的眼睛分别不开波的相性。所有的偏振光,我们都无法识别出来。这就是说,在这个波段内,我们还会遗漏了大量的信息。

                  我们所能够描述的世界,完全的局限于我们的感知。比如说如果我们的眼睛不能够识别光的波长,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将只会是不同深浅的灰色。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的面目。但是限于我们的手段,我们能够描述的,也只能局限于此。

                  这样说明,你可以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了么?

                  ————————————————————————

                  再来说所谓的先验。先验的东西,实际上不是先验,而是我们本身的大脑的构造就是这样。举一个例子来说,玫瑰花的香味,将会使绝大多数的人感到温暖,舒适。这个是我们大脑本身的构造所决定的。不取决于我们是否见过玫瑰的样子,也不取决于我们以前是否闻过玫瑰花。更不取决于我们闻到的玫瑰花香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同样的,我们知道,1+1=2.这个,就是我们大脑的运行方式。它就是这么构建的,所以我们的一切的感知和知识,都是只能够以此为基础。

                  同样的,我的论述,逻辑的判定,不能够用逻辑来完成,这也是因为我们大脑的构成方式所决定的。

                  这些就是我们的感知的物质基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绝对只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也就是说,我们所了解的这个世界,只不过是豹之一斑而已。

                  你所阐述的,不能够用人为规定的先验来开始,对于我们来说,是绝对的不现实的。你的这个构想,只能够以纯粹的精神世界为基础,才能够实现。而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所谓的精神世界,只不过是我们对于外界的物质世界的一个理智感知层面的投射。(我所说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

                  同样,您所说的对于因果律的笃诚。这个是所谓的科学的另外一颗基石。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一定奠定了的东西。我不想在这里跟您探讨这个问题的正确与否。

                  因为,就我们的大脑而言,这是符合我们大脑构造方式的逻辑的。我不敢说真实的世界就是如此,但是对于我们能够验证的感知世界来说,这条道理是正确的。

                  请不要把因果律与单纯的因果律相混绕。因为我看到你有把因果律给狭义化的趋势。因果律所阐述的,是只要有结果,就一定会有原因。我觉得康德的这个阐述,是很深刻的。而单纯的因果律,则是说只要有原因,就一定会有结果。

                  这两者并不等同,除非你能够掌握所有的原因,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够从结果出发,去探讨原因,而不是从原因来求出结果。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无法从原因得出结果。我们的这个方向的尝试,将因为我们对于原因的掌握得越来越全面细致,而变得越来越准确。

                  最后部分,您对于哲学的展望,因为我不是业内人士,无从考评。希望是对的吧。

                  在结束前,我想提醒您一件事情,所有学科的发展都是相互促进的。哲学的成就,在很大一部分上,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成就所引发的。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成就之所以无人可以超越,是因为他将单纯的观察所能够达到的哲学,推到了最高点,而后所有的哲学发现,都或多或少的是因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现。

                  所以,单纯的沉浸在哲学中,对于您的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当您把哲学的基本领域给熟知的时候,您还仅仅是一个跟从者。当然,这样的人也是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就好象钱钟书。但是,所有的学科的发展,没有人会记得谁是跟随者,只有创新者才能留下痕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祝, 安好!

                  • 家园 【讨论】关于感知的局限及先验、因果律

                    首先是感知的局限。

                    对于您所论述的感知的生物极限问题,我能够完全的理解。并且,我以为,您的这一见解依然是出于谨慎且保守的态度。

                    当年,爱因斯坦和波尔涉及量子理论的争论,前者提出的“定域隐变量假设”,其中的“隐变量”应是等同您所说的“被遗漏的大量信息”,而且被遗漏的不仅仅是“依靠人的生物感官无法感知”的那一部分信息,还包括那些“依靠人所创物,如仪器”也无法测量测知的信息。

                    是的,作为有限的人,我们能描述的世界是我们所能感知的或我们掌握的手段所能测知的。

                    这是我们人的局限。

                    如果,这个世界是确定的,可以精确测量测度,没有模糊性,偶性的(这是一个假设),那么我可以说:

                    我能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下一个定论。一个使用肯定的陈述句进行的说明。

                    但是,如果这个世界并不确定,而是一个偶然性的量子世界,那么人以肯定的陈述句对世界的说明,就是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罗素对量子论的认识只是刚刚开始,他对康德的批判,也的确只是从哲学的角度,从外在对象的不同引发的感知印象不同,来做论述。

                    但他还不敢声称世界是偶性的。

                    只是,即使是这样,在我看来,他对康德的批判逻辑依然是值得推崇的。罗素批判康德,并非批判康德把“人对空间与时间的感知”看成是“直观感知”(常识),而是康德为这常识设定的“具体内容”,康德为空间设定的状态是:无限而有定数的。罗素则怀疑,这种空间状态的想象得来,恐怕是因为想象者居住在平原或草原,而非山谷中的缘故。(很有趣的是,这里包含着量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说法:观测的结果取决于观测的方式及角度。)

                    在这种批判下,未经实证现象而为本体的宏观状态进行的那种自诩为普遍的实际是先验的肯定或否定的陈述,都应存疑。

                    第二、关于因果律

                    因果律所阐述的,是只要有结果,就一定会有原因。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不仅仅是康德,在康德之前,还有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生前公开发表的那一套较为庸俗的哲学里,其中就有“宇宙论”,同样是因果律。而这一论述的起点(当莱布尼兹为这个逻辑链设定了一个起点的时候),也就是追溯到宇宙历史的一个没有原因的“最初”时,神就出现了。

                    在爱因斯坦的确定性世界,决定论世界思维里,也是有这个倾向的。因果律是爱因斯坦想象的一个万能公式。而人掌握了这万能公式后,从宇宙奇点的状态就能计算出从奇点时刻一直到如今的所有事素的所有状态。而同样,也可以逆推回去。结论将无一不爽。

                    在经典哲学范畴,世界本体的想象无非就是这样的一个内容,一个关于万物之间因果律联系的内容,或者说运动联系的内容。

                    在我看来,各种各样表述的因果律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无论它是用原因--结果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还是用数学式,物理式来表达。

                    但我并不喜欢这个因果律,因为这种基于因果律的世界观一旦是真实的,那么人的主体性,意识能动性就彻底地湮灭了。我的自我,将只是程式的计算结果,早就被决定着。

                    (很高兴,有量子物理)

                    而基于我的选择,我也自然不会赞同这样的一个结论:

                    这并不是说,我们无法从原因得出结果。我们的这个方向的尝试,将因为我们对于原因的掌握得越来越全面细致,而变得越来越准确。

                    这句话应是爱因斯坦面对量子物理所做的”定域隐变量”的思维对抗。

                    而我的意见是:

                    人为理解事素为何是现在这样,去寻找结果的原因。而寻找的原因,从认识的研究来看,是事素前置事素发生概率的基于统计学的归纳结论。

                    而基于这种结论,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性,基本可以说,还是等于在赌色子的几率,并无可确定的依据。

                    • 家园 一声长叹,回复晚了

                      但是,如果这个世界并不确定,而是一个偶然性的量子世界,那么人以肯定的陈述句对世界的说明,就是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性啊。你的这句判断是一个偶然性的量子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使用了肯定的陈述句。

                      但他(罗素)还不敢声称世界是偶性的

                      罗素一生的追求,就是用数学来描述这个世界,至少,是用逻辑。也就是说,罗素心目中的世界,绝对是一个可以被精确描述的。但是,他穷尽一生也没有成功,这也是他逻辑学第三卷迟迟不能问世的主要原因。我觉得罗素后期,开始有点矫枉过正了。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可描述性了。但是他毕竟还没有走到那么绝对的反对面去。

                      关于因果律。

                      爱因斯坦是一个很奇特的个例。就物理学来说,他的成就无出其右。但是就哲学而言。他的观点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观点而已。当他追求大一统的理论最终失败之后,爱因斯坦很快的滑向了神学。因为,一个未知的确定,可以搞定一切的问题。

                      你所阐述的因果律。被有些人称作是纯粹的因果律。我称之为形而上的僵化机械的因果律。因为他拒绝了事物发展中可能带来的变化。而我们身处这个体系之中,自然会对这个体系的最终运转做出这样那样的影响。人类最常见的两大趋势,就是夸大或者夸小自己的能力。

                      你还是没有明白。概率本身也是一个预测啊。

                      而且是准确的预测。只不过,你所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有限的次数内,并不能正确的反应这个结果。或者说,因为你所接触到的结果本身,只是单一的个例,所以,你并没有了解结果的真实含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