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计划生育,我的看法,只有几句话. -- 谁知道

共:💬276 🌺78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大,你不觉得你的观点很混乱吗?

                                        一面信誓旦旦地宣称现在1.4的生育率中国要完蛋的,一边又要取信计生委1.8的生育率,那么究竟你要反的是谁呢?如果计生委一直是心知肚明地执行着1.8的生育率,那么你应该是衷心拥护计生委的,如果计生委真的大逆不道拼命想搞1.4,可你提供的任何论据都不是这么论述的,事实上所有参与讨论这一问题的人都没有提供计生委死命追求1.4的证据。

                                        • 家园 现在的证据是计生委把1.4的生育率虚报成1.8

                                          一面信誓旦旦地宣称现在1.4的生育率中国要完蛋的,一边又要取信计生委1.8的生育率,那么究竟你要反的是谁呢?

                                          我根本没有取信计生委1.8的生育率。正相反,我是说计生委所谓1.8的生育率是假数据。

                                          事实上所有参与讨论这一问题的人都没有提供计生委死命追求1.4的证据。

                                          计生委嘴上说着现在是1.8,同时维护一个实际生育率1.4的政策。不管计生委究竟要追求什么,真正的问题是现在这种政策的结果是超低生育率,社会危害极大。我的目的就是修正这种政策,你理解吗?

              • 家园 他一向以为把自己自宫了,美国就不找麻烦了

                只要中国想成为超级大国,和美国的斗争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中国强,那么还会斗争中得和平,如果中国比美国强,那么美国就能妥协。如果中国比美国弱,那么别人就打上头了。象wild007这样,错估资源问题并且无端恐慌,错估技术发展,因为资源把中国人口变成几亿的理论,不但把中国推入长期老龄化,经济衰退,而且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也有几亿了,民族问题,政治稳定局面也有问题。真是给别人下手的好机会。

                马尔萨斯真是为英美民族又立新功。

                人口结构的问题,从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甚巨,在我们这里好象成了盲区,以至什么快降,早降人口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没有什么任何客观规律可被蔑视,蔑视只能受到更为痛苦的报复。

                wild007这样,错估资源问题并且无端恐慌,错估技术发展,因为资源把中国人口变成几亿,这个需要上百年时间。

                wild007知不知道百年后人们在用什么资源?知不知道百年后人类技术水平如何?

                他就如一个清朝光绪年间的人物去规划今天的改革开放,荒谬无比!

                • 家园 的确是这样,没有人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如果汉族就这么衰亡了,要这个国家强大有什么用啦?这个时代的变化已经把中国人的旧有框架革命了,可以想像,随着国家的大规模城市化,生存压力的沉重。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本就没有附生的基础。不管那个政策是否改变,也改变不了这个趋势。有人说两个独子可以生两个,我是觉得可能他们连一个都不想要的。总之:悲观!

    • 家园 【讨论】论二孩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紧急性

      http://web.cenet.org.cn/upfile/83721.pdf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对控制人口过速增长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自1980年开始的特别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一代人时期。依据对我国人口形势现实情况和未来走势的大量观察和研究,我们需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对有关政策思路加以科学反思,并尽快考虑相关政策调整问题。本文在相关研究报告基础上,提出实行二孩晚育新政策建议,并比较实行新政策与维持现行政策的长期影响结果。

      二孩晚育软着陆政策建议

      基于应用2000年人口普查等最新资料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我们认为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具有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冲击,避免老年照料困难与人口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畸形的严重问题,又可使人口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并不会出现人口失控。因此建议尽快进行统计摸底, 因地制宜研究确定一个二孩政策放宽的起始年龄(例如,34或33-34岁或32-34岁)。然后每隔一年或一年半普遍允许生二孩的低限年龄下降一岁,至2012-2015年前后在城乡实现普遍允许28岁及以后生二孩的软着陆。8年左右平稳过渡的软着陆旨在使今后因二孩政策放宽而形成的每年“二孩生育增量”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35岁及以上一孩夫妇与今后自愿终生只生一孩的夫妇继续给予奖励补助;积极宣传说服35岁及以上一孩夫妇作为奉献一代无论从个人避免高龄分娩难产风险还是国家避免因二孩政策放宽而形成新的生育高峰出发,都宜放弃生育二孩。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应加大青少年(尤其是女性青少年)接受高中、中专与大学教育的宣传、引导、资助、与贷款扶持的力度,既增强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达到青年人先立业,后成家,推行自愿少生晚育优育的目的。通过综合治理与宣传奖励机制,鼓励自愿晚育一、二胎。在实行鼓励自愿晚育政策中应杜绝各种形式的强迫命令。

      “二孩晚育软着陆”与“现行政策不变”方案的生育参数估计

      “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城乡妇女终生生育数分别为1.20与1.98。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估计城镇与农村平均每对夫妇终生生育1.8与2.27个孩子,城镇、农村包括所有孩次的平均生育年龄从2000年的26.1岁与25.6岁增加到2030年的27.9岁与27.5岁, 包括从2012年到2030年18年中平均每年一、二孩生育年龄增加0.05岁与0.1岁;于是这18年间每一年的一、二孩时期总和生育率分别比妇女一、二孩终生生育数下降5%与10%,使2012-2030年间城镇与农村实际时期总和生育率为1.67与2.09; 2030年后生育年龄不变; 2035年后实际时期总和生育率与终生生育数相同(城乡为1.8与2.27)。

      人口总数与劳动力资源

      预测结果表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在2038年前后实现14.8亿左右人口峰值后,人口总数将平缓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也比较平缓,人口与家庭结构比较合理。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人口峰值在2025年,为14.05亿,随后开始快速下降,2050-2059、2060-2069、2070-2080年间人口平均负增长率分别高达-9.5‰、-11.6‰与-13.3‰。人口学家公认人口过速下降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经济社会问题。

      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劳动力资源在2025年以后开始快速萎缩。从2030年到208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每十年减少1亿左右;从2030年9.59亿快速萎缩到2050年的7.77亿,减少19.0%;到2080年时只有4.74亿劳动年龄人口,比2030年减少一半多!另外,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将面临短缺的劳动力资源本身的老化现象将十分严重:55-64岁“老劳动者”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由2000年的10.1%迅速攀升到2020、2050与2080年的17.1%、26.7%与27.6%。现行政策不变方案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减少的人口总数中,2020年以前绝大部分为儿童,而2030年时三分之一,2040-2050年接近与超过一半,到2080时三分之二为劳动年龄人口。

      日本与亚洲四小龙超出常规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的贡献比率高达1/3-1/2。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数量增长与总抚养比下降的贡献率为27%。日本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生育率过低,劳力资源短缺,人口老化严重而导致了长期经济衰退。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省,欧洲与北美已吃尽了生育率偏低、劳力资源萎缩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苦头,政府不得不拨出巨款应对挑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老人与独居老人与占总人口比例

      在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我国65+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在2050年与2080年高达27.8%与38.6%,最需要照料的80+岁高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9.1%与17.6%。现行政策不变方案在2030、2050、与2080年的65+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分别高出5.6%、15.6%与38.4%,其80+岁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30、2050与2080年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分别高出5.3%、15.6%与47.8%。

      现行政策不变方案的2030、2050与2080年65+岁独居老人比例分别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高8.6%、25.7%与83.5%;由于两个方案的关于因工作、迁移、观念等变化造成的子女不与老年父母一起居住比例以及其他人口要素(死亡、婚姻、离婚等)的假定完全相同,两个方案在独居老人比例上的较大差异完全是由生育水平,即子女数的差异造成的。现行政策长期不变将带来的如此之高的老年人口与独居老人比例将给社会、家庭与个人带来极大的困难,极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退休金缺口

      在缴费率、替代率与其他参数假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退休年龄不变预测结果表明,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下,2030、2040、 2050与2080年退休金缺口金额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为17.5%,24.5%,36.2%与69.9%;退休金缺口金额占GDP的比例为1.9%,2.7%,3.9%与7.4%,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分别高出大约6%、18%、34%与100%;而退休年龄逐步增加预测结果表明,现行政策不变方案在2040、2050与2080年的退休金缺口金额分别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高出96%、167%与198%。

      出生性别比偏高及未来大量中青年男子找不到妻子问题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执行一孩半政策(即仅允许一孩为女孩夫妇生二孩)地区2000年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24.7,比在晚育前提下普遍允许生二孩政策地区的出生性别比高15.7个百分点; 一孩半政策下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程度等于二孩政策下的5-6倍!另一项研究表明, 我国执行一孩半政策地区2000年的女婴死亡率偏离正常比例高达99.9%,等于执行二孩政策地区的1.75倍。这些客观现实令人信服地说明现行的在52.9%人口中执行的一孩半政策在客观上助长了重男轻女与产前性别鉴定导致的出生性别比严重偏离正常水平。仔细思考分析一下,解释这一现象并不难。政府的一孩半政策实际上是在告诉群众:第一胎生了男孩,够了,不要再生了;第一胎生了女孩,不够,可以再生一个。这在客观上告诉农民:生一个女孩价值远远够不上生一个男孩价值,需要再补生一个。这一理论上可称为“心理暗示导向作用”的政策影响使得重男轻女观念更难消除,很多农民利用已经很普及的B超技术手段做产前性别监定,流女保男。我于今年六月赴两个省开展人口计生改革与农村养老保障调研,访谈中并未提及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但有的基层干部主动谈到并令人信服地解释了现行的农村一孩半政策如何客观上助长了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危险倾向。

      既使在假定2030年出生性别比与2000年相比下降4.5个百分点的比较乐观估计下,现行政策不变方案下的婚龄男性多于女性而无法(或难于)找到妻子的比例比出生性别比将较快恢复正常的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在2030,2050与2080年分别高出7.6%,46.7%与102.4%;现行生育政策方案下,45-49岁男性终生未婚比例将分别等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的2.2,2.9,与20.5倍。

      继续实施现行生育政策的管理成本与政治代价十分昂贵

      我国政府用于计划生育的财政支出由1990的13.4亿元增至1998年的48.2亿元。平均年增长率高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开支增长率。如果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独生子女与双女计生户年满60周岁领取养老奖励扶助金的人数越来越多。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课题组包括了城镇化与其他人口要素变化的“ 2003-2050年全国农村60岁以上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父母预测人数”乘以每人每年600元估计,政府(包括中央与地方)的这一专项财政支出负荷将从2005年的11.4亿迅速增加到2020,2030,2040与2050年的81.5, 180.2, 242.3 与253.8亿; 而在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下, 政府的这一专项财政支出在2021年达到72.3亿的峰值, 然后迅速下降到2030,2040与2050年的48.4, 19.1与0.05亿; 2003-2050年期间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方案的这一用于农村的专项财政支出合计6717亿元,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多支出5096亿元。这些数字是最低限估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计生户年满60周岁养老奖励扶助每人每年标准肯定要提高,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这一专项财政支出肯定比上述数字要大得多。

      不同生育政策方案下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与印度的比较

      如果中国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印度总人口数将于2026年超过中国。然而2030、2050与2080年中国65+老人比例分别比印度高出85.9%,87.7%与75.5%;中国80+岁高龄老人比例分别比印度高出88.8%,137.6%与45.4%;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数将由2000年比印度多37.5%变为在2030,2050与2080年分别比印度少30%,少27%与少57%,老人-少儿总抚养比由2000年与2030年分别比印度低24%与2%,变为2040,2050与2080分别比印度高23%,26%与45%。显然,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将使中国与印度在劳力资源与总抚养比等方面的竞争地位由现在的显著优势变为2030年以后的严重劣势状态,很有可能因此而使我国的经济实力被印度抛在后面,更谈不上赶超美国。然而,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将使我国在今后七,八十年劳力资源,人口老化程度与总抚养比等方面与印度的竞争地位比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好得多,有可能继续领先印度,甚至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社会强国。

      实现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全国实行二孩政策的地区(占全国总人口9.6%) 1996-2000年间观测到的总和生育率为1.7,排除漏报后的时期总和生育率为2.0左右,与我们假定的2012年全国实现二孩晚育政策调整软着陆以后的全国时期平均总和生育率基本相同。而我国目前实行一孩或一孩半政策的人口的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目前实行二孩政策的人口高得多。因此,二孩晚育软着陆的政策建议是现实可行,留有充分余地的。

      同时,山西翼城县,甘肃酒泉地区,河北承德地区等早已试行二孩加间隔政策的地区取得了出生性别比比较接近正常水平,而生育水平显著低于其周边实行更加严格的一孩半政策地区的更好的效果。20年前这些地区开始实施二孩加间隔政策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的生育观念远比今天中国的平均水平低。既然这些地区的二孩与晚育政策在20多年以来一直能够获得成功,我们又有何理由怀疑经济起飞之后,生儿育女成本大增、人们生育观念显著变化之后的今日中国实行二孩与晚育政策的可行性呢?

      建议尽快启动二孩晚育软着陆工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为稳妥起见先稳定现行政策十年,十五年后再考虑政策调整的问题不迟。其实,这种“等待”思路将贻误当前实行二孩晚育政策平稳过渡实现软着陆的大好“黄金时期”机遇。我国在2005-2030年期间,老年人口比例虽然将不断上升,但不是很高,而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即使因二孩晚育政策调整,出生数适当增加,总抚养比仍然先降后升至2025-2030年时与2000年持平,即我国今后二十年左右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时期, 生育政策平稳调整造成的出生数适当增加不会带来就业压力负荷,相反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2006年后因政策平稳调整而适当增加的出生婴儿二十几年后进入劳动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2030年后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如果我们等到十年、十五年后再去调整生育政策,新增婴孩在2030年以后相当长时期仍然是少年儿童而须要抚养,与那时的老年人口比例迅增与劳动力资源萎缩迭加在一起,届时可谓雪上加霜,悔之已晚!

    • 家园 难啊

      现在不是能不能生的问题,是养不养的起的问题

      • 难啊
        家园 双独家庭不愿生二孩

        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20071107/zj/200711060018.asp

         越来越多的独生之女将面临艰难选择:是生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

          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迄今这些人逐步进入生子阶段。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人口总数会快速增长。按照政策,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双独家庭)可以生2个孩子。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学术前沿论坛上,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公布的一份06年调查报告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二孩生育意愿不显著。比如有46%的被访者表示不要2个孩子。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单独家庭),有55.87%的表示不会生2个孩子。

          “而那些即使说愿意生2个孩子的,真正实际要生2个的会很少。”完成该调查的马小红副教授说。

          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调查结论也类似。参与该论坛的一些学者对中国未来的老龄化表示了忧虑。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黄荣清指出,北京的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这将导致老龄化问题较严重。而全国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势必将导致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但此前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由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所以2005-2020年,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

          不过现实调查结论是,这部分人独生子女比例很多,其生育意愿不大。有专家指出,在人口总数压力和老龄化问题加重方面,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仍需要继续研究。

          

          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孩子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调查分析,目前北京的独生子女数目庞大,05年常住人口中0-30岁独生子女累计达300余万,占同龄人口比重在 1/2以上。逐步进入生育阶段的独生子女更多,比如15-30岁年龄段独生子女占到0-30岁独生子女的60%,规模已接近200万(186.4万)。

          2006年调查发现,全部样本中,独生子女选择理想子女平均数为1.18,比2002年1.0有所上升。但仍然只是以1个孩子为主。

          双独家庭明确表示不愿意要二胎的比例达42.9%;在已生育一胎调查对象中44.6%表示不愿意生育二胎。北京市人口研究所马小红副教授指出,这些人只愿意生一个孩子,主要原因与收入关系密切。

          此外,根据04、05年分别在南京、上海的调查,其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1和1.10。这个数字比北京还要低。

          双独子女不愿生2个孩子,不仅在大城市,在农村、边远地区也有所体现。

          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黄荣清认为,包括北京等大城市,以及一些省份的乡村(广东除外),所以城市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生2个孩子,除了与国家政策有关,就是与养育能力有关。

          北京市人口学会陈卫的预测,未来北京大部分夫妇只会有一个孩子,很多夫妇没有孩子,这会导致北京老年人的护理和照料问题会非常突出。而北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05年的166万,上升到2015年的200万。

          而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9.9%增长到16.0%。

          

          人口政策面临挑战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结论,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未来人口战略核心仍是要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性问题。

          但是多项调查并不完全支持这个结论。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对全国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近3/4的村已经没有青壮劳动力可以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都阳11月4日在前沿论坛上给出的结论是,目前老年抚养比在不断上升,而少儿抚养比在不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全国总人口数也会不断下降。

          一位人口学家表示,生育率一旦降下去,想提起来会非常困难,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先例。因此像北京调查出来的问题,应该及早着手解决,“否则那时谁来给我们养老,谁来从事这么多的服务业,连保姆都找不到的。”他说。

        山东烟台的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6/12/22/000902976.shtml

        讲求生活质量 生育观念有变

          独生子女夫妻冷对“二胎优待”

          胶东在线消息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妇逐渐增多。根据现行的《山东省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经过一定年限后允许生育第二胎。昨日,记者从市计划生育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尚未接到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的申请,使这项优待政策遭到冷遇。

          上世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已陆续进入生育期。按政策规定,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生育第一胎后,只要女方年龄达到30周岁是允许生育第二胎的。但在港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愿意生育二胎的并不多。市计生委相关人士认为,这和很多独生子女婚育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我享受,大多都选择晚婚晚育,使得一胎生育的年龄推迟,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也推迟了很多符合生育二胎者的申请,

          另外,担心高昂的子女养育成本,以及养育子女对个人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也使得很多符合生育二胎者放弃二胎指标。一位已生育一胎孩子,且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符合生育二胎的规定,可以申请生育二胎,可除去养育一个孩子所投入的精力外,养两个孩子物质压力就比较大,一个孩子我有把握让他享受好的教育,包括进好学校和各种兴趣教育,而两个孩子就只能给他们打折,所以不想生了。”(京兰)

        浙江杭州的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renkou/696913.htm

        “宁愿多养一些宠物” 独生子女夫妻未现二胎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生育期,独生子女夫妇日趋增多。按政策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是允许生育第二胎的,记者在杭城采访调查发现,二胎生育高潮并未出现。

        民间观点:

        “拉扯一个孩子就够受了”

        “生两个孩子?从来没想过。”28岁的姚林在写字楼里忙得天昏地暗,“我已经有一个女儿了,从出生就开始为她操心,在家雇保姆要钱,上好幼儿园要钱,读书的费用更省不了。我还要给她买保险啊存基金啊,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么高,拉扯一个孩子就够受了。”

        “家庭月收入两万元以上,才会考虑生育二胎”

        “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尤其是城市,虽然我觉得独生子女都很孤独,但我不会考虑要两个孩子。”媒体从业人员杨小姐说,“为了在杭州安家,我的父母将半生的积蓄都付出了,如果我有弟弟妹妹,我父母的经济负担要何其大?将来我和我的孩子必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杨小姐认为,经济基础很重要,除非夫妻俩的月收入在两万元以上,才会考虑生育二胎。

        “宁愿多养一些宠物”

        “我宁愿多养一些宠物,我想我可能不会要孩子。”李小姐说,“带孩子应该是件麻烦事,会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想放弃我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

        北京广州鼓励生二胎 夫妇反应冷淡只因养不起

        http://www.net668.cn/html/word/2006-11/14/07_22_79.html

        广州市人口计生局日前传出信息:鼓励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谢安国日前表示,实际情况就是很多独生子女夫妇不愿多生一个,关键就在抚养成本越来越高。

        不少社会学者有更深层的忧虑:独生子女夫妇们,能承担起养第二胎的责任吗?

        “哪敢生啊?我们自己都还像孩子。”这是独生子女夫妇常挂在嘴边的话。已经生了一个孩子的,大多也都是家中老人在带。在采访中,极少人认为独生子女夫妇能自己“养育好两个孩子”。

        25岁的小李立志做“丁克”一族,他形容孩子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他有自己的理论:生孩子就必须买房子,买房子肯定要贷“票子”。小孩还要吃喝会生病还要读书,相当于再从银行贷一笔为期18到25年的贷款,而且还款幅度会递增。

        “一个人如果背上这两笔贷款,他的生命还有什么乐趣?如果再来第三笔,那还活得成吗?”小李认为,这是他们这些追求个性的独生子女无法接受也承担不起的,“自己都没吃过什么苦,不太可能为孩子去吃这种苦。”(记者林洁)

      • 难啊
        家园 养么,总体说都养的起。问题是不同人眼中养的起的概念是不一

        一样的。

        • 家园 为什么总有人污蔑中国农村人民超生多?

          先用数据反驳一下“在下,农村里二胎三胎的多的是”的说法,再用事例反驳,

          1,2005年底的人口普查,城市每户居民2。97人,农村每户居民3。27人。农村每户比城里多0。3人。要说成农村生3个,2个多的是。是没有根据的!

          2,根据05年人口普查,我们出生的人口是1600万/年,他们的父母是70年代生人,是2500万-2700万/年.每妇女生育率是1.30左右,现在城市人口42%,农村人口58%,城市化的主力又是农村的育龄人口。城市的只生一个,农村的生育率是1.6。怎么会2个,3个的多的是

          3,农村拆了很多学校,辞了不少老师,就是因为小孩一年比一年少

          教育部2006年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

          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

          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这是教育部关于学校学生状况的报告,每年一个。

          http://www.edu.cn/shu_zi_494/

          事例反驳

          -----------------------------

          最近让秘书统计了下我们下属公司农民工的生育问题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993822

          形式真的很不乐观。

          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真的要反思了,不然农村空心化10-20年以后会成为现实的。

          除少数民族以外,85%是一个,10%两个,5%3个或以上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993848

          这个比例真的吓了我一跳,颠覆了我对整个农村生育的看法。

          统计人群包括:

          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甘肃、安徽、江西、贵州、山西、湖南、湖北、陕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北京,16个省市自治区;参与人数1736人。

          这个结果我已经转送我家老人,老人看后也大为吃惊。在这个调查结果中显示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3-5个孩子的生育习惯已经基本消失。

          不能不说,这个结果让我震惊!很震动!

          在此感谢一直坚持这个观点的老孔和其他朋友,是你们的不断坚持让我搞了这次小范围的调查。希望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让一些老人看过以后,能有所触动。

          当然,这个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村生育现状,但是我认为进行一次认真的生育调查而不是泛泛的人口调查是必需的!

          -------------------------

          我在苏北农村的见闻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994361

          关于计划生育: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我小的时候,我们这里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我上大学的时候,生源减少,几个小学合并成一个,到现在已经是一个乡一个了!那些前几年刚建的校舍还是新的,但是杂草丛生,都已经荒废了。出于私心,我曾经跟我弟弟弟媳讨论生育二胎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我是70年代出生的,我的堂弟堂妹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他们都没有亲兄弟姊妹。现在我的那些叔叔们都非常的后悔,也非常的宿命,自己辛苦体验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没有人可以传承,特别是生了女孩的那些叔叔们。

          ----------------------

          尹中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news/2006/08-21/776842.shtml

            我每次回安徽老家时,都要去看望一下初中的老师,这所中学离我的老家只有1公里的路程,是本乡所属的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都来自本乡。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共约500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室小而简陋,每个班七八十名学生挤在一起,每当课间休息,教室里总是尘土飞扬。可见当时学校的人气之旺。

            但这次返回母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感震惊。往日的喧嚣被一片凄凉所替代,当年有500名学生的学校如今只剩下100多名学生。据老师介绍,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两年前,乡政府已经决定把临近的几所初中合在一起,剩下的这100多名学生是最后一届毕业班了,等这届学生毕业之后,该学校就停止招生,我的母校将彻底关门了。往日的铃声将永远成为回忆。

            母校的兴衰促使我思考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20年前相比,中国中学生占人口的比例在迅速下降,这和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直接相关的。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生育高峰在1965年前后,1962年的出生率是3.71%,1965年的出生率是3.78%,1970年的出生率是3.34%,一直到1978年之前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1978年的出生率下降到了2%以下。上世纪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在80年代正好处于上中学的年龄,因此,才有我上中学时拥挤的场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人口的下一代比他们的父辈少了一半多。这就是我的母校出现“门前冷落”的最根本原因。

            很显然,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学校生源的变化。同样如此,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