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金融定量分析的习题解答开源运动:序 -- 厚积薄发

共:💬266 🌺19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虽然我是个数盲,但是坚定地花你!
      • 家园 虽然对数学不懂

        但看得出老兄对我国数学的发展是很用心的

      • 家园 看到这些人名,仿佛回到了26年前

        龚升,曾肯成、史济怀、邓诗涛、周永佩、殷慰等。

        可惜俺数学成绩虽然不错,数学思维却是平平。

      • 家园 中国已有开放课程的综合网站

        http://www.core.org.cn/core/default.aspx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

        因为评选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都要有网页,各个学校也都在上马自己的教育资料和视频,虽然良莠不齐,但却给我们计算机学科的人创造了不少赚外快的机会。

        另外,常跟彭实戈的徒孙混一块,久闻彭老种种事迹。那天见到彭老,偶那个心潮澎湃啊!不过自己还是个不入人家法眼的路人甲

      • 家园 支持一把

        华老说过:“书要从薄念到厚,再从厚念到薄。”这是真正的学习的大道理,不知道厚兄的ID和这句话有什么渊源。

        正好我以前也回帖谈过这个。

        我爱莫扎特: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华老的那本讲义和当时他开的课程有相当大的历史特殊性,要知道他开课的助教是王元等院士级的人物(当然当时还不是院士),这样的阵容大概是空前绝后了。

      • 家园 虽不能至
      • 家园 我来补充个说明,我刚进科大时,华罗庚是我们系主任

        也来过几回(本人有合影照片为证),当时我们的老师包括龚升,史济怀,常庚哲,李炯生,殷慰萍,田畴,熊金城,谢盛刚,彭家贵等老师。数学所的老师也常来客串。但是我们没有选择华罗庚的教材,而是选的科大自己编的新教材(实际主要参考普林斯顿系列教材),原因很简单,看数学的观点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华罗庚自己也同意科大用新的教材。当时数学分析的观点已经是大范围,流形已经是个基本概念,大范围微分几何已经成为基础,另外近世代数已经成为基础课,请看许以超先生的矩阵论新版就已经把线性代数直接与近世代数结合,我们基本的训练不再是华罗庚教材中的以19世纪主要知识为基础,而是以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为基础。当时科大老师一个急迫感就是追赶世界第一流的水平,所以教材基本是站在了最前沿。我记得偏微分方程沈尧天老师去复旦参观回来在课堂跟我们讲,科大的偏微分方程试题复旦数学系的学生是看不懂的。

        我们拓扑教材,抽象代数直接就是原版书。

        科大自己编的教材后来被证明实在太难,(我们在三年级以前做作业从来没有人能够在12点以前睡觉,包括天才们),从80级后就开始逐步降低难度,慢慢也用一些北大(例如线性代数),复旦(例如泛函分析)的教材,自己的教材经过降低难度开始出版。

        我记得第一节课,常庚哲老师就说:我们要训练你们的是精细思维方式,要你们学会ε--δ思维方式,不是要你们成为计算工具,也不是要你们成为书呆子。我终身受用。

        • 家园 我们用的数学分析课本是科大的

          那叫一个头大啊……不少人直接找同济的高数来看……

          好像那两本就是常庚哲老师编的……

          • 家园 常庚哲老师编的的甲类数学,还不是给数学系用的。科大

            数学系78级数学分析教材是从流形这个角度讲的,后来徐森林老师出版的书干脆就叫流形上的微积分。如果是线性代数,直接用的就是许以超的矩阵论的修订版,基本概念就是域、环、群、算子。现在不用这套教材了,对本科生有点太难。

            • 家园 常庚哲老师后来出过一套书<数学分析>

              这套书一共3册,估计就是从您说的书慢慢发展来的。这套书的评价很高,内容适中,语言优雅。我从来没有再看到哪本中文教科书能写成那样,还是比较枯燥的数学。

              常庚哲老师好像2000年前后做过脑肿瘤手术,之后就没有给本科生开过课了,真可惜。

              • 家园 常庚哲老师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湖南人,有激情

                一激动就结巴。我们第一学期微积分就是他上的,深入浅出,严谨而幽默,可以听到这样讲的数学课,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印象实在太深刻。我想科大听过他的课的同学都会有这个感觉。那一代老师的责任心,道德感是今天望尘莫及的,经常晚上11点,老师们还在宿舍巡回答疑。另外教线性代数的李炯生老师也非常精彩,课可以讲得入行云流水般。 不知现在讲课的老师还是否如此敬业。

                • 家园 可惜啊,我没有听过常老师上的课

                  我那时线代是李尚志老师教的,也很幽默很有激情。不过后来李老师也走了,去北航了。现在不知道是谁在教。

                  • 家园 我快毕业时,李尚志,白志东,赵林成拿到第一批博士学位

                    白志东还给我们看和赵紫阳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的照片。当时他们三人也开始带课,赵林成给我们带过方差分析,白志东带过大样本理论。李尚志可能给79级或80级带过近世代数。这三个人都很有意思,白志东和赵林成经常在我们课堂上讨论论文而置我们于不顾,有时两人在黑板上大吵。不过我们也就现场观摩了一篇在《数学学报》发表的论文的诞生过程。有时陈希孺来,这两人也会带着我们一起去讨公道,争取支持。很有意思。

                    通宝推:谷品三斋,
                • 家园 可惜啊可惜,我在大学里就没见过这样的老师,恐怕80后,

                  90后都没机会见到这样的老师了,都经济建设去了。

        • 家园 感慨啊

          01年刚进北大数学系,教数分的谭小江老师也是这么说的:要学会ε--δ思维方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