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食客的意境推广到我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看法 -- wqnsihs

共:💬293 🌺87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别的都说的挺好,就这段

        什么叫真我?真我就是一堆原子、或者更微观的粒子的组合,人之生无非是粒子的组合,人之死无非是粒子的解体。什么叫自性?自性就是就是你没有真正的所谓“自”性,大家本质上都是一个性,只有共性。

        你这就原子主义了,虚无主义了,实际上就唯心主义了。

        你要把自己划归为一堆原子的组合,那也行,没什么错,人也就跟一块正在融化的冰没多大区别。从某个层面上,可以这么说。但那也只是人生的一个层面而已。

        说起对待死亡恐惧,英雄志士杀身成仁的时候,心中是大无畏的,因为他的自我价值在那一刻达到了最大化。这跟悟不悟没有关系,悟是穿透死亡恐惧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关于死亡恐惧,可以看看这个帖子:

        外链出处

        • 家园 那个讲得太简略了

          我把它删了(在看到你的帖子之前,主要是因为我对忙总的“自性”理解有误)。

          人作为物质,和一块冰当然有区别了,这里牵涉到很多东西,我自己也还没有考虑清楚,主要有一个“形式/模式”的观念在里面。这里不多说了。

          还有,我和你的一个很大的观念的区别是,当我在“根本“的层面考虑问题,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用“价值”来衡量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即使在世俗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我也不认为“英雄志士杀身成仁“的时候,他的“自我价值“达到了最大化。比如说,我“也许/可能“会鼓励别人去实现自我价值,但是我绝对不会鼓励任何人去杀身成仁。而且我认为,活着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说哪个烈士什么“自我价值最大化”,这话听着太别扭,听着象是忽悠人去杀身成仁。只有烈士他自己才有权说以及怎么说。对于烈士,敬重自然是敬重。我觉得他们那不是自我价值最大化,而是相反,是牺牲了自我价值,要么怎么说烈士是牺牲了呢。正因为他们选择了牺牲,才显得更让人尊重。当然这话题讲起来比较复杂,不太容易讲清楚。

          • 家园 简单回复一下

            1、为什么说你是唯心主义

            因为你在寻找某种抽象的“本质”,这实际就是唯心主义。列宁早就分析过了,唯物主义说的“物质”,跟我们通常谈的物质有所区别,不是分子原子,也不是什么更小的单子或微粒,而是“不依赖于人的某种客观实在”,通俗的讲,我们观察或推理到的,都是客观实在的表象,原子分子如是,夸克能量也如是,或者说,是客观实在在我们脑海中的反映。那如果都是表象,怎么证明“存在”是存在的呢?很简单,表象是一定可以戳穿的,但物质世界的奥秘我们至今仍未穷尽,正说明客观实在是独立存在的,它无法化归为意识本身,才给我们诞生了无穷无尽的意识表象。

            而单纯的本质主义,原子主义,都是试图用一种表象去取代物质本身,而那不过是意识的变形而已,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

            2、价值问题

            我说的“价值”不是什么普世价值,也跟本质无关,它是一个很主观的思量,通俗的讲,就是“死的值不值”。

            我对英雄志士当然是尊敬的,简言之,一个人不怕死,在主观上必然有某种穿越生死界限的价值考量。对于英雄志士来讲,那可能是革命,主义,人民的幸福等。“自我价值最大化”你听着刺耳,那就换种说法,其实有点类似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也就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如果还听着刺耳,那不谈仁人志士,谈普通人好了。比如一个人活到八九十岁,正常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婚丧嫁娶、世俗凡尘都见识过了,对死亡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恐惧,死也是喜丧,这可以称之为“看淡”生死。极端的如孔夫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就是自我的生命意义跟某种永恒的存在产生了共通,死而无憾。只有这种情况跟你所说的“悟”有一定关系。所以我说这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 家园 我觉得我不是唯心主义,但是你说你的,我无所谓的

              我说话用词用到了“本质”,并不等于我在寻找唯心主义理念里的“本根”,这完全是两回事情!

              我用到了”原子/粒子“一词,并不等于我是什么原子主义!

              我也没有标榜自己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其实你这个人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的最基本形态按照某种形式/模式所组成。对于理解人生,根本就用不到量子力学以及比量子力学更深的理论。很多人都在把宝压在某种玄妙而不可解的东西上,期待那个东西救自己,其实那才叫唯心主义。我不爱说人唯心主义,但既然你说我唯心主义,我看你才是唯心主义呢。马克思说客观存在本来就是指向原子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当然不只是原子,是你把它搞得玄乎玄乎的。还说我是唯心主义,真好玩。

              实际上是人死了以后,作为这个人在物质上是P也没有了,这就是唯物主义。人死了只能有所谓精神遗产。

              • 家园 所谓唯物唯心的问题,

                并不是重点,但既然谈到了,就说几句。

                1,关于我所认可的哲学

                我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唯心主义者,唯物/唯心本就是西方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书上说的很清楚,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关于这一点列宁有很精辟的论述:“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在他未完成的《哲学笔记》里,已经部分触摸到了“聪明的唯物主义”。只可惜没有更近一步。后来的苏俄哲学书里简单的把“关系”问题转化为“谁为第一性”问题,再后来中国的马哲书籍原样照抄,思维存在关系问题成了谁决定谁,不是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存在决定思维。这是什么关系?奴隶关系。所以万兹兄的说法很精准,西方文化确实有内在的奴性惯习。

                2,其实你的观点我大部分赞同,尤其是对于知行合一的论述。我和你的不同在于你把对待死亡的态度简单的还原为死亡恐惧问题。关于死亡恐惧,我推荐的那个帖子讲的很详细。而说到恐惧,必然牵扯出价值问题。但我认为对待死亡不是简单的克服恐惧。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人大多是无畏甚至麻木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更在意的,当然是自己可以选择把握和改变的东西。如何对待生命,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死亡。

                3,关于“悟”

                “悟”本身,是一个超越世俗经验的东西,不只是认知问题。忙总的经验告诉大家,“悟”或者某种超越性体验,往往是在淡化了尘世喧嚣的某一瞬间,忽然出现,混合了身体,思想,情感,精神,或者某种超验性的存在,达到近乎神性的体验。是不是这样,我没悟过,不得而知。但我想,那是种超越世俗,即非寻常的物质,也非寻常精神的东西,你不可能通过言说来达到那一境界,只能静待自然之灵的召唤。希望自己也能如忙总那样。也许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在某一刻会有那种体会。在那之前,只能期待。

                • 家园 既然你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唯心主义者

                  那说明你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仔细想过,或者还没有表明态度,或者还没有想清楚。

                  其实我对于唯心主义也不是弃若敝屣的,从分层的角度来看,唯心的许多东西是在高层,唯物的许多东西是在下层。不好说“我是唯物”然后把唯心一棍子打死,反之亦然。人不能太偏执,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一切思维、主观意识,都是你的大脑运作的结果,大脑完全是一个复杂的物体,如此而已。情况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玄乎乎的东西。尽管人们对大脑的科学研究路还很长,但是底线就是这样的。多读读大脑工作的科普读物,有助于破除各种唯心的和准唯心的桎梏。这就象怕鬼一样,人一旦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鬼不鬼的,自然就不怕了。死亡也是如此,但是要困难一些。

                  我几乎天天看人脑图像,所以在我眼里意识根本上就是归结到人脑的运作,人脑就是物质,这就是本质。这是一方面,但是许多有趣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很多都是与唯心相关的,什么都来个唯物,也没多大意思。

                  西西河里,可能没有一个人是真“悟“了的。真悟了的,言谈举止自有一番态度,反正西西河我是一个也没见着。

                  • 家园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经过数十年的无神论教育,国人大抵是不信有鬼神这回事的。鬼神本就是主观意识的创造物,故心中有鬼,还是会恐惧的。

                    你把大脑归结为物质,物质归结为本质,说明你认为这些比较实在。这实际还是西方的本体论式思维。而实际情况是,无论西方科学还是哲学,对物质和意识之谜都没有最终破解,从长远来看,也是破解不了的。比如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物质在你观察是一个粒子,没观察时是一团混沌,说明基本粒子这么一个看似很实在的微观结构实际也是靠不住的。另外,宇宙学家认为,宇宙中90%是由暗物质组成,这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

      • 家园 人琢磨不是怕不怕死,而是值得不值得死。值得就不怕
        • 家园 如果你从“根本”的角度去看问题

          你会觉得给“死”来衡量一个价值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好比说“你这一死一万一两,我这死一毛一斤“,这是比较可笑的事情。在本质上,大家死了都一样,没有什么“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别,那是社会道德教化的产物。我知道我这说法不但政治不正确,而且道德不正确。这个话题不好多说了,说多了能把自己绕进去。

          • 家园 你的说法是对于死人来说的

            对于死人来说,都是死人,没什么区别。但是对于活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想的就是值得不值得。即使他考虑以后阴曹地府,也是在衡量,值得不值得去死。

            • 家园 这不是值不值得的事

              人一旦考虑“值不值得“,多半是不会去死的了,我想。英雄就义,多半是没有多少考虑的。有很多考虑的也有,文天祥是一个例子,但是文到底怎么想的,是否是从“值不值得”这个角度看的,我就不知道了。

    • 家园 忙总一些观点是错误的

        我这种乌鸦嘴要在现实生活中早就被人打死了。幸好现在是网络时代,忙总就算想追杀我也要费点劲。

        其实总体上我是佩服和尊敬忙总的。

        忙总的如下观点是错误的。

        1. “西方文明的本质,一是理性,二是平等”

        这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西方文明的本质,一是欲望冲动强,二是奴性强。如果进一步归纳,就是执着于“有”。表现在外物上,就是对所谓“客观”规律和“实在”执着追求,给人造成“实证”的印象,并形成科学理论和形式逻辑体系。形式逻辑为什么叫“形式”逻辑,其实它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一些表面化的东西,未必真正符合广泛的自然之道,只是在一定范围里实用性还比较强。中国传统的周易式辩证逻辑倒更符合宇宙运行规律。西方人对“实在”的执着追求的内在动力是欲望冲动强,靠这种冲动发展了科学并到处拓殖和扩张所谓的普世价值。这种扩张肯定是无法永续下去的,冲动受伤对自身损害也会比较大,所以西方文明的衰落是一种必然。西方人真的讲理吗?不,他们讲欲望,讲实力,讲尼采的权力意志。中国人才真正讲理。

        执着于“有”表现在人心,就是尽力去寻求一种外在的精神支柱,比如上帝,普世价值等。而上帝是可以由人来装扮的,所以西方人的英雄情节其实比中国人强。西方人想方设法都想找个人来崇拜。他们的平等自由只是一种口号,其实大众内心充斥着敬畏和奴性心理,所以再怎么喊平等自由也没有什么损害。中国人内心其实都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所以拼命讲规范。中国人才真正具有平等自由思想。

        从内心征服中国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讲理修德。外力征服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从内心征服西方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展示权力意志。而不是哄他们。怀柔只是辅助手段。

        2. “禅宗目标是寻求真我和虚静空灵”

        实际上,真我和虚静空灵只是境界,不是禅。有那个境界当然也算是一件好事,但任何好或不好或玄妙的境界都不是禅。

        禅不可说的意思,不是说有一种神秘玄妙的虚静空灵的超出普通经验的境界不可描述(实际上那很可能只是自己表达能力不够而已),而是说任何经历的境界都不是禅,所以不可说。

        禅宗就算勉强说,也只是说平常心是道,而不说神秘经验是道。

        什么是平常心,当你对那些神秘经验不羡慕,对滚滚红尘不排斥也不贪求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关于中西印文明对比以及禅,我从一个老师那里受益良多。他创立了一种易仁哲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讲得太好了,佩服、佩服!
      • 家园 新建楼回复帖子“问的这系列问题非常好!”

        您的总结是正确的。

        先把禅对禅宗人士是不是上帝的问题放下,我们来谈“为什么易经式辩证法就不是中国哲学的上帝呢?”等价命题“为什么易经式辩证法不是中国人哲学体系的根基?”

        易经逻辑的确是体系最基本公理假设,但这个体系是不完备的,它束缚不了禅,没有上帝的控制一切的力量和威德。关键它有自知之明,所以没办法装扮上帝。打个比方,易经逻辑就象一张大网,尽管很严密整齐,但禅就象贼一样还是可以在大网里钻来钻去,任运自在。禅钻来钻去对网的建构没有什么贡献,易经逻辑对禅无可奈何也不装B。禅就是易,易经某种程度上讲述了贼和网的故事。

        我觉得由于您过多地考虑了禅的问题,你没有正面回答我你所指的易经逻辑是不是你所谓体系的上帝?

        我理解这个体系就是中国的哲学,因此你的体系我等价为中国哲学,也就是说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