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煮奶论英雄 -- 山有木兮

共:💬37 🌺3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煮奶论英雄

    【题记】

    从前我小的时候,父母亲买了牛奶回来,要煮沸消毒,再用几层纱布过滤之后才给孩子们喝。好在如今简单了!

    小子将满13周岁,个子长得挺快,喜欢喝牛奶,这里的法律又不许他喝酒,所以我俩平日里乱侃甚至辩论故事里的古人们记录下来就叫做煮奶论英雄吧

    这些很个人色彩的胡言乱语当然算不得历史研究,可是我期望能引起有研究有思考的网友们发言讨论,帮我教子,也同时教我。(自制抱拳拱手鞠躬施礼图标)

    【一】

    仔:孔明出山时候,水镜先生评论“得其主,未得其时”,看完五丈原,想起来确实有道理呀!

    -----小子在某些游戏的激励下,这些年把《三国演义》的书和电视剧(新版,老版,Q版)都看了还总是反刍

    我:得其主,未得其时?

    仔:嗯,当时说的,是评论,也是预言一样的东西。。。

    我:是屁话!

    仔:为什么?!

    我:

    你把三国里的重要谋士们,也就是知识分子们,想上一遍,就按照他这个归归类吧:

    得主又得时

    得主不得时

    错主+对时

    错主+错时

    郭嘉如何?而荀彧又如何?庞士元如何,张昭又如何?

    仔(笑):哈,确实不是这么简单说得清楚的。。。

    我:

    随便谁的历史,事后看,也许都可以概括了来危言耸听!所以,这句屁话就是作者自己的,借了什么水镜先生之口。

    仔:为了什么?

    我:他是同情刘备,反对曹操的

    仔:嗯,三国演义就是向着刘备那伙儿!其实他也是反政府武装啊,就是碰巧姓刘

    我:是啊,这个感慨,是作者自己的感慨,他一路上那样演义了讲故事给你听,顺便插上这么一句,夹带私货,看故事的你就很容易一道消化了,觉得有道理哈!

    仔:妈妈你是对的,谢谢

    喝奶中。。。。然后:

    仔:可是,这个概括,对诸葛亮还是适用的。

    我:不行,就是屁话!

    仔 笑着看我,不置可否地等着

    我:我很讨厌这句话,大概有两个原因吧----

    一是这个得不得时的说法很讨厌。“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对吧?都知道可以动手抢江山了,纷纷起来,咋就不得时呢?

    说刘备一伙儿不得时,因为有曹操?

    仔:可是他们也抢得够可以的了,成立蜀国,诸葛亮一开始的目标不就是天下三分嘛!

    我:对呀!所以我就不理解啦,罗贯中想要刘备诸葛他们怎么样,才算得其时呢?!

    仔:嗯,是没有道理。。。

    我:

    再说了,作为众多抢天下的反政府武装之一,不得其时,你就别干呀!

    明明是自己的野心,却只说是民不聊生,被曹操追还带着老百姓跑,百姓的灾难有不少是因为他们群雄并起呢,对吧?

    不得其时?!造势生事,都是大盗!

    仔:嗯,明白了,得不得时,最是屁话!要是成了,就说得时了。

    喝奶中。。。。

    然后,

    仔:妈妈,你还有另一个原因呢?

    我:

    另一个原因不知道你现在能不能理解,我讨厌他们这种知识分子的患得患失的小算盘,

    仔:孔明?还是罗贯中?

    我:孔明我不知道,就是罗贯中啊,这帮子后世写字讲故事的家伙。

    仔:知识分子不好?那我们为什么上学读书,还考试?

    我:读书之后得跳出来,不能停留在读书和读书人。。。得了,这个以后慢慢说。

    诸葛亮当时可能是需要找个工作,用学问谋生谋官,成就事业。但他好歹也是个政治家,真正担当和做事的。写书人就是个文人,替诸葛亮计较什么得不得其主,得不得其时,境界低了。

    仔:境界?

    我:对啊,你看完五丈原,想起了水镜先生的那句,你也被罗贯中的私货共鸣了。其实诸葛亮的一辈子,如果做了他相信需要做的事,他不是很幸运么?计较神马得其主得不得其时!

    注:此为“煮奶”系列第一篇。

    关键词(Tags): #教育(lynn)#煮奶论英雄#杂说#聊天通宝推:punishment,淮夷,唵啊吽,老爷王,玉垒关2,红金龙,
    • 家园 煮奶第三篇续:与润树兄饮一壶浊酒

      润树:同为宋代的王安石,同样是眺望长江,触景而升情,而咏史,写下的《金陵怀古》,可与稼轩词媲美: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写景方面,王安石用的字多,更有看头,而辛弃疾词简练,给人以想象空间。咏史嘛,以套话说,王颇具现实主义的关怀,而辛更有浪漫主义的向往。

      山有木:嗯,品一下王安石这篇,上阕的景好像纯写景吧。描绘得特有层次感特立体,这是辛词不能比的,好像苏东坡也不能比吧?

      细腻!比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细腻工笔很多啊。

      下阕的抒情,“六朝旧事随流水”句,是文眼,恰好与俺所议论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致 难怪润兄想起它。

      恕我不敬,他抒的这个情是老调的借古讽今吧?所谓“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就是说前事皆忘,不能为后世之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lah, blah...

      他是宋神宗(?)时代的宰相,离亡国还远着呢,会不会是为了闹变法而危言耸听啊?

      润树:作为变法大家,王安石和其他许多文人相比,用时髦的话说,比较有“理工科”思维。因此他的诗词都有说理在里面,而非一味抒情,用细腻工笔来形容也不错。

      他写这首词时,已在变法失败,自己也被第二次罢相之后,故说为了变法而危言耸听似不当时。当然,他变法的初衷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也是不可否定的。但这本是千古难题,借古讽今也好,以史为鉴也罢,都是合“理”的。

      山有木: 孩子喝奶,咱们喝酒!

      润兄引得俺聊兴大增,咱就置一壶浊酒,笑谈一下古今多少事!

      1. 王安石这上阙,就是描画“江山如此多娇!”啊 确实不似曹操和毛主席那样情景交融地“有我之境”审美,我感觉他更像是旁观,写景才能如此工笔。您说“理工科”思维,我大概理解了。我学理工却少有“理工科思维”,正如身为女人不明白为啥专门有所谓“女性思维”

      江山如此多娇的工笔之后,王安石抒情也是冷静的: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这“寒烟芳草凝绿”是多么的从容不改,生机勃勃!让我想起上回写的《忘忧草》了链接出处

      2. 周华健唱的:

      青青河畔草,到天荒地老

      王安石看到的: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忘忧草们生机勃勃从容不改,如普罗大众的生命力,世世代代

      千古兴亡多少事,真的值得嗟叹挂怀么?谁管他们“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叹的都是统治者的轮番登场,患得患失!

      黄炎培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真的如文学之城普世右右们所说的中华民族所受的诅咒吗?!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凡事有生就有灭,也包括各种组织和朝廷国家等等一切。就算兴替的方式是一贯相似,so what??!

      哦,他们说我们这种兴替方式的社会成本比较高,死人多?好吧,好吧,就因为成本高,我们不随便搞。只要人民还能过生活,不乱的成本小于乱的成本,就不乱,过了临界值,才兴替(俺这很理工科思维吧?)。如此看千古兴亡多少事,不正是人民决定兴替么?俺在煮奶第二篇引用的乾隆所写的那句:

      自是天心无定向,

      从来违顺卜黧黔。

      说的就是这个。

      3.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唯恐天下不乱者,才天天盘算着临界值是不是就要到了, 是不是可以推波助澜,用自己不付代价的言语。

      黄巢的“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不懂事的小时候就能读出其中强烈的不祥,那时候我不是唯物主义者。。。

      现在看来我该毫不客气地佩服一下小时候的自己,对气场的感觉真灵啊:这诗显示出他多么地迫不及待和为我独尊!(没错,俺故意地,不是错别字:是我,不是唯我 独尊)

      看中国的千古兴亡多少事,因为民心尽失而朝代兴替的,我们都能够坦然接受。难以消化的,至今想起意气难平的,恰恰是被外族侵略夺去江山,如辛弃疾们的末世。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欺凌,读到的一些细节让人发根收紧。。。(满族人是不是另一回事今后另说)。就因为人民群众真的不堪其苦,所以才那么快地被推翻,还顺带为后世人留下了吃月饼的美好习俗(by the way, 是不是中秋节又要来了啊?华人食品超市里头好多月饼,都好贵啊!)

      正在发展中的和发挥功用的组织,例如国家,一般都是同时有内忧和外患。常凯申同学的“攘外必先安内”已经被明确地唾弃。

      那么,议论如今之中国,为了皿煮柿油不惜变成殖民地的,是新时代的汉-奸, 包括八平方时候的背后吹鼓手, 真人智囊团的那些文人们!那么,片面强调贫富不均社会不公,以至于“痛恨体制派远甚于痛恨普世派”的极左文人,难道不是与极右是一家么?难道不可能是另一伙的吹鼓手,推波助澜的,智囊团之类?

      在文学之城,网友们为了《让子弹飞》而站队,我的表态是:

      普世派与体制派之间,我作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毫不脸红地站在体制派一边,只要他们还在代表我的国家!

      至于说国家资本主义奴役我国的劳动人民,官僚腐败等等问题,我也痛恨。但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几千年来都用自己的办法,所以我以道家的心态无为地看,知道自会有解,万物并作,万类霜天竞自由,谁主沉浮?!

      4. 自五月初开始,我一直都放不下关于上面第3点的思考纠结,因为我不完全确定自己的判断. 六月中出游,途中往返经过国内逗留约两周,北京,东北,上海,深感民众积极进取,现实务实,能量极大!

      于是放下, (暂?)不再纠结。

      润树:社会能避免治乱循环,或延长稳定期,对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是有好处的。王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进行变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由于变法触动了统治阶级中很多人的利益,受到抵制,以及变法方的一些失当举措而失败,是他所不能控制的,也许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成分。

      在国家遭到外国侵略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内的阶级矛盾便成为非主要矛盾,对此,1937年后中国的统一抗日是很好的诠释。可是常同学前十年没认识到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丢失了太多民心,是后来败亡的重要原因。但国际矛盾和国内矛盾总是同时发展的,怎么平衡处理或看到和把握转折点,是不那么容易的。除了利益驱的因素动外,这也许是极左极右发生的另一个原因。

      山有木:润兄请了~!渔樵所见略同啊

      干杯~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平衡处理,转折点,临界值。。。 这些都常常是事后才知道的!难怪古往今来的历史家批评家多,实践决断者少。

      不尽长江滚滚流,在波涛中的小浪花和泡沫里,各自把握和判断,各自沉浮罢!

      变法vs 被革命;

      一党内路线斗争vs两党选举执政;

      。。。人民推动历史,什么方式是最好的?

      有答案么?有优劣么?这个是理论家们争论出来的么?

      不,是历史实践中试验出来的!社会科学实验的代价大,地球人都知道。

      世易时移也没有绝对,是不是?

      所以我说就顺其自然,系统是自组织的。

      不尽长江滚滚流;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润兄,干杯~!

      关键词(Tags): #煮奶论英雄#杂说通宝推:娑婆地,老爷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大姐,你的循环论啥意思?没看懂耶

        千古兴亡多少事,真的值得嗟叹挂怀么?谁管他们“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叹的都是统治者的轮番登场,患得患失!

        黄炎培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真的如文学之城普世右右们所说的中华民族所受的诅咒吗?!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凡事有生就有灭,也包括各种组织和朝廷国家等等一切。就算兴替的方式是一贯相似,so what??!

        哦,他们说我们这种兴替方式的社会成本比较高,死人多?好吧,好吧,就因为成本高,我们不随便搞。只要人民还能过生活,不乱的成本小于乱的成本,就不乱,过了临界值,才兴替(俺这很理工科思维吧?)。如此看千古兴亡多少事,不正是人民决定兴替么?

        不敢肯定你是什么意思

        • 家园 这个说来话长。。。

          首先,这段话的背景是在文学之城与普世民逗带路党的争论。

          我是一个简单的民族主义者,视带路党如寇仇。我不认为所谓的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是中华民族非得采用西方式民主才能解决的。

          毛当时回答黄老先生的: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我认为是唯一答案。只是采取何种形式如何运作,到现在人类社会还没探索出来。文革(每七八年来一回),是毛领导的一次探索和实践。我不想在此评论其成败,只是理论地对比讨论一下:

          与黄炎培看到的朝代兴替周期律相比,这种执政党内部的路线斗争和领导“暴民革命”,周期是短的,成本也相对较小。朝代兴替,官逼民反,是压力积累很久达到临界值然后一次释放,镇压,反抗,斗争,牺牲。。。

          与统治者顺从民意而随时做改良相比,如何呢?

          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盛世治世,文景,贞观,王安石改革。。。都是这个方向的。我承认这个成本最小,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也是人民决定历史的一种方式--尽管形式上看,并不是老百姓真正地当家作主,老百姓是被统治阶级。但如果这样能解决矛盾,是暂时地双赢的。

          我能想到的,就这三种。

          需要说明的是,姐姐我不是体制派的。

          我只是真心地相信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动力,只有人民!

          昨天在我们的丰言论坛里,我又参与了一下那个老话题讨论:“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回答一位丰友的发言(例如马克思就是不可替代的,没有马克思。。。)

          我说:

          对所谓伟人的功绩评价都是事后的。

          事后看,以即成的事情和已经构建了的讲述 去回过头看,得出这个结论和感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谁谁,历史方向会不一样。

          然而,当我们把自己放在历史的进程中(正如我们真实的生活所经历的一样),那么我们知道,正如当年孵化出来的小企鹅们总是要跳进海里游泳觅食去的,谁带头冲锋陷阵甚至牺牲在海豹腹中,是偶然的名字被记住;

          正如野牛群也总是要穿越大草原,至于谁带头走了哪条路,路上经历了哪些艰险,在事后的讲述里用领袖的名字做里程碑,只是方便而已。

          以马克思理论来说,当时的理论和现实使得这样的理论呼之欲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等还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那些马克思做的文献综述;而同时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阶级矛盾,无产阶级斗争。。。

          如果没有马克思,确实可能不是费尔巴哈,但是会有别人,或者是一伙儿人,应运而生来做这个事情。历史的推进,从来都是群体的和社会的行为,是多元互动的,绝不是如事后讲述那样线性,那样顺畅。

          所有的讲述,都只是一个简化的版本,我们不该让这个了来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一是民心决定了时势,给了任何一段历史进程的理论和实践的context;二是人民决定历史上的种种试错和选择,凡是不符合这个时势和不切合这个context的神马英雄狗熊,都是要失败的。

          掰着喂,现如今,西方资本主义学者们也开始认识到英雄史观的不真实。例如Ralph D Stacey的几本书,都在说管理(management) 和组织(organizing)的现实是,许许多多的微小的个体,多元的目的和欲求(intentions)在微观上的互动,决定了系统的运动。

          gzdcl看过我这个系列的第二篇,风魔小太郎了没?

          关键词(Tags): #煮奶论英雄#杂说通宝推:jufeng,
          • 家园 以下争辩,《实践论》看懂了就不存在了
          • 家园 只有人民推动是政治正确的说法。

            你的论据大概是说英雄来自人民,所以其实是人民创造历史。如果是这样,这个有点重复论述,大家都是人民,这个问题就变成不存在的问题了。因此前提是认为英雄和人民有区别。

            没有良好组织和带领的人民,就是一盘散沙,是无法起到进步作用,甚至很多时候是破坏力量。两者中,英雄是主导力量,人民是基本力量,两者都是不可缺的,不是对立的。但是英雄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人民是次要力量。

            比如乔布斯是苹果的主导力量,工程师是次要力量,两者都不可缺少,不是对立的。但是失去乔布斯,失去主导力量后,工程师还是那些工程师,但是苹果估计很快就不是那个苹果了。

            • 家园 确实是这样。

              英雄是从人民中间诞生的。英雄领导了人民,提高了人民群众整体的水平。然后由人民创造了历史。

              • 家园 说反了

                是人民创造了英雄,然后英雄为人民创造的历史负全责。

                人民是谦逊的,英雄是伟大的。

                人民是柔顺的,英雄是坚强的。

                人民是水,英雄是浪花。

                人民的目的是生存,英雄的作用是牺牲。

                人民可以“好死不如赖活”,英雄则必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中华民族的不传秘籍啊。

                而主席要的不过是,人民都是英雄,英雄不过是人民,这样的一个理想罢了。

            • 家园 “只有人民”是我所真诚相信的,不为政治正确。

              理由我简单地说,有两点:

              一是民心决定了时势,给了任何一段历史进程的理论和实践的context;

              二是人民决定历史上的种种试错和选择,凡是不符合这个时势和不切合这个context的神马英雄狗熊,都是要失败的。

              在丰言的讨论里,我说过:

              为什么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因为有太多太多的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创造了历史。名字凸显出来的那么几个人物的故事,各种版本,都只是“已知”的部分,冰山一角而已。

              好像是《汉书》里头吧,有个典故:“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说的是有一家人备酒酬谢帮他救火熏烧得焦头烂额的邻居们,却当然不会请曾建议他改烟囱、挪柴草预防失火的客人。

              最近看那本叫“Black Swan”的书,开篇不久也说了差不多的道理:青史留名的英雄们,往往只是我们对历史解读的自以为是和媒体不公平的宣传的效果。

              为了说明人类看历史的时候的“忘恩负义”(ingratitude),作者假设了一个情形:如果有一个英武神勇的执法者在2001年9月10号那天起使得一个操作被强制执行:每一架民航飞机的每一个cockpit那儿的防弹门必须保持关闭,那么911事件就不会发生,而这样的英雄,必将默默无闻,恰恰因为他们很好地做着本职工作,成功地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大事件,因为成功,谁也不会知道这种可能发生的重大变故。

              小时候听过很多的我党宣传: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动力,官兵平等,革命分工不同,都是普通一兵,螺丝钉。。。

              要等活到这把年纪,才理解原来都是真的。那时候的革命队伍里面这样的认识也是由衷的,而“普通”人也有饱满的自豪感。

              我这么看,也不是一定否定那些光辉的名字。但是更感动的是听他们说他们自己只是打仗“剩下”的生命。

              托尔斯泰写的:帝王都只是历史进程的仆人。我看时间轴向前走,历史延伸,如同大河蜿蜒,在何处转怎样的弯儿,是全体水分子和各种力量因素的作用结果,碰巧用谁的名字做标记,是必然中的偶然。

              所以,活在任何时代的我们,众生芸芸。如果要想以“有所作为”而不空负生命机会一场,则该是只专注于做事,而不该把自我的big ego功业欲求摆在高于踏实投入做事之上。

              老子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读历史,尤其是讨论研读党史,这点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又说:

              佛家说要破“我执”

              道家说:不自伐,不自矜。

              共产党人怎么说的呢?

              在建国一个月整的那一天,臧克家写了一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大家都耳熟能详,我把后面的贴上。

              一句句地看,细品,比小时候背诵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外链出处

              很多丰友们的讨论,还有提到钱穆,我不复述了,您如果有兴趣,欢迎参加探讨。

              我觉得当代读书识字的人们,还有很多的热血青年,都持有英雄史观,欲求有为,很难撼动,让我略有些担忧

              执着地相信英雄史观,可能会导致野心家阴谋家,造势生事。。。

              我不是说您,您举的这个例子,只是一个企业。我觉得这是个体层面的事情。

              • 家园 如果遇到这么一个企业的具体问题都无法解释

                那是不是要想一想理论可能是有问题的?或者理论只能在某个范围内成立?

                民心自古都差不多,要吃饭,要保暖,要小康,为何历史却如此曲折?如果民心就能决定时势,估计历史就要太平凡了。

                英雄起主要作用,人民起次要作用,如果这是“英雄史观”,我倒是承认,不过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英雄主要史观”。英雄起主要作用,但不是起决定作用,没有人民力量,英雄也无法起作用。这么说起来挺拗口,不过历史本来也不简单嘛。

                • 家园 企业有企业的理论,家庭有家庭的理论

                  您说苹果促使了我思考:家庭是由家长和价值观起主要作用的呢,还是由家庭成员的集体利益决定前进方向的呢?

                  如果我想出来什么有意思的,一定回来说。

                  人民推动历史,只有人民,是我所真诚相信的。主要还是次要作用,谁主要谁次要,因为我信“只有”,所以不知如何讨论。

                  我这四篇煮奶,可以看做对自己这个历史观的一种陈述。

                  您说的:

                  民心自古都差不多,要吃饭,要保暖,要小康,为何历史却如此曲折?如果民心就能决定时势,估计历史就要太平凡了。

                  这个不足以否定只有人民。你看每个水滴只受到那么几个力:重力,范德华力,还有摩擦阻力吧?怎么大河奔涌,湍流,迂回曲折,那么复杂呢?依我看,就因为民心自古就这么点要求都常常达不到,才导致了历史这么复杂!

                  你说历史之不平凡,是怎样地由英雄们来决定时势的呢?

                  • 家园 冤枉啊!这个特地再强调一下

                    我说的是英雄是历史的主导力量,但不能决定历史

                    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两场战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这两场战争时间相近,人民基本还是那些人民,但在不同组织的领导下,却可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战斗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KMT领导的中国,要和世界头号强国交手,恐怕连做梦都不敢,想想都会双膝发软。

                    当然,你如果让老毛带一帮人去印度领导革命,估计也没戏。这就是人民力量的制约作用。

          • 家园 黄炎培提周期律无非就是“将”毛——其实不是毛,是中共

            一军:之前不拥有政权你们能做到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有了政权也能发扬革命时期的传统不变质吗?

            其实和毛的“赶考”本质相同。

            不同在于黄是置身事外的,毛是考生的发言人而已。

            英雄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等社会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英雄在创造了历史过程中起了突出作用还是说明人民创造了历史。

            风魔小太郎?文学形象吧?不懂哎。

            不过其中说到和平是战争的间隙我也深以为然啊。

            最后你是寓道于魔吧?

            总体都没不同想法。

    • 家园 煮奶第三篇:不尽长江滚滚流

      傍晚和他一道运动之后往家溜达。

      仔仔突然问:妈妈,你知道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词是什么吗?

      我:呃,这我上哪猜去?

      仔: 是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

      我: 哦~!我也灰墙稀饭啊!

      然后就马上声情并茂地背诵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嗯?儿子并没有如我预想地跟下去,我转头看他,他也在看着我,表情比较困惑的样子。

      我就得意地嘲笑他:嘿嘿嘿,还说是最喜欢的,却背不下来?你看老妈厉害吧?我能背出全文呢!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最后一句你说!”

      那小子当然就能答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脸上却仍是困惑。

      为人师,乃我之好也 尤其是在仔仔面前,当然一有机会就抓住啦。

      “妈妈大一那年,到南方,江南不久,就利用国庆节放假去了镇江和扬州,特地在京口北固楼怀古,并拍照留念。当时我就在心里默念这首稼轩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北望无限江山,长江滚滚流过。。。凭吊辛弃疾的壮怀激烈,末世忠良的苦心”

      孩子听得非常向往,说:接下来在国内上学的半年里,爸爸有空的时候一定让他开车带我去!

      我已经感情带入,刹不住话题了,就继续讲:

      “仔仔你看这词里的境与情!登楼怀古,想起千百年兴亡故事,都似眼前的长江流去,无止无休。。。”

      孩子就半认真半调皮地唱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我马上跟进,逼问他:“最终都只是就着浊酒为渔樵笑谈,是不是就该什么都不做反正都一样呢,‘是非成败转头空’嘛!嗯?”

      孩子立刻答:“不是!”

      我: “好。说说为啥不是,就用这首稼轩词!”

      仔仔:呃。。。, 妈妈,万兜鍪是什么意思?

      我: 就是说统帅着万马千军,兜鍪,是将士的头盔,我记得。

      仔仔: 哦,嗯。。。妈妈,还是你来接着讲吧~

      我(迫不及待地): 年纪轻轻就统领千军万马,坐断东南征战不疲!天下只有曹刘匹敌,孙仲谋真是好儿郎啊!

      仔: 妈妈,为什么他单赞孙权啊?古今英雄那么多,孙权也并不是最最优秀。。。

      我: 嗨,仔仔你想啊,他这是在京口怀古嘛!

      仔:哦,明白了,那是历史上东吴孙权的地盘嘛!

      我: “好,现在你来告诉妈妈,刚才你答的‘不是’,就用这下阕解释一下,行吗?”

      仔仔像遇到了难题一样不奈的表情,痛苦思考了片刻,然后说:

      “他举了一个历史上的英雄做例子,说明虽然长江浪花淘尽英雄,但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总是需要人奋斗的!孙权就是这样一个好儿郎。”

      我:太棒了,我的仔仔!

      小子就继续给我讲上了: “风魔小太郎总是说混沌才是常理,所谓太平盛世只是两次战乱的间隙,他这就跟说‘是非成败转头空’一样,太悲观了!织田信长和斋藤道三们才不管混沌不混沌呢,就用一生坚持自己的梦想!辛弃疾写了孙权也是这样。”

      我: “就是!混沌=战乱+太平嘛,他只强调战乱,看什么都是空?!却无视那些为太平而奋斗的努力!

      既然反正是空,人的一生里该担当该尽责的,就干脆凭信念,凭自己的真性情,投入一搏!波澜壮阔,溶入长江里成了浪花也就是了!”

      仔:“波澜壮阔?你说孙权?他,我从来没觉得他有那么厉害。。。”

      我:“仔仔你肯定在想很多更大的历史人物吧?不要关公战秦琼噢~,比赛功业多大,决定你的佩服程度,是势利!拿说书写字演义中外历史的读书人告诉你的只言片语来当真,就被忽悠了!孙权咋就不是波澜壮阔呢?他该做什么,都是由他的时代和条件所要求的,尽全力,尽本分就是最好!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是乱说的而是真感慨啊!辛弃疾写这词的时候,南宋小朝廷。。。”

      “嗯,那小皇帝就不如孙权,不尽责不尽力,偏安,”小子抢着表示明白了。然后接着说:

      “难怪老将辛弃疾不甘心地遥想古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我: 开始汗下了,惭愧惭愧。。。

      这好像是另一首辛词啊??等等,我想起几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小子(嬉皮笑脸ing):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我汗,我汗,汗。。。

      京口怀古有两首,一叫怀古,一叫有怀,我好像是混撂

      仔:‘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嗯,妈妈,我看过一幅图,织田信长在安土城的墓,路标牌上的字模糊不清,有小一块木板都已经有裂痕。

      我:嗨,这没什么好难过的呀!他那么通侻的一个人,才不在乎呢!更何况本能寺的大火早烧掉他的尸骨了,很痛快的结束嘛!再说了,他能与他志同道合的妻同时涅磐于大火,何其幸运的人!

      仔:可是,如果日本统一是一块饼,那么他就是种麦子的人。有着如此的丰功伟绩,他的继任者们却抹黑他为“战国的魔王”“地狱修罗”等等。天涯煮酒那里的网友们谈论他,不光是人云亦云,更有甚者还认为他的成功是运气造成的。

      他们说他的成功只是因为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死得早,还有的说他的文韬武略不及我们国家的曹操十分之一!。。。

      我: 哈哈哈~!

      仔: 妈妈你笑个啥?! 你替曹操得意吧?你这也是关公战秦琼嘛你!

      我: (笑)好吧,好吧,我错了。其实他们所谓运气,也大概就是他的时代和条件综合决定的罢了!

      仔: 哼,运气只眷顾于强者,就成了弱者失败的理由啦,哼,‘运气’!

      我:从你讲过给我听的好多信长的故事看,他才不在乎身前身后名呢!死后被继任者们所不理解和抹黑甚至妖魔化的,古今中外不止他一人。。。

      仔: 我知道,我知道。

      我:恰恰他们这样的人是超越了这些的,不计身前身后名,只是投入了自己的一生尽了本分的。

      仔:织田信长小时候就完全不被约束,有名的‘尾张的大傻瓜’;大了因为蔑视礼法被他亲生母亲嫌恶,就发生了像郑庄公和公叔段那样的事情;他自称‘第六天魔王’,得罪了所有伪善的欺世盗名的妖僧们。。。

      我: 他说‘世界就是傻瓜们控制的,我要把它颠倒过来,不止是让人们看看到底谁才是大傻瓜,我要给人们一个更好的世界。’

      他的战友们对他是理解的和敬重的,没有人怀疑和嘲笑他傻,

      他对新婚的妻子严肃地紧张地要求说:‘我只要你不认为我是大傻瓜’而她则郑重承诺了。最亲近的人们志同道合,是多么重要呀!

      仔: 嗯,浓姬不是一个世俗女子!

      我: 确实不是寻常俗物。

      仔: 不过啊,妈妈,他们日本的女的都很厉害的!

      我:啊?怎么说?怎么个厉害法子?

      仔: 她们都是家庭包办的,很多都是政治联姻,却在嫁过去之后,最终都志同道合了!真是神奇啊!

      我:是因为她们少自我?才更容易以夫家利益为自己利益吧?嗯。。。这个是文化和社会,传统等等很多原因的吧,当时是日本战国时代,如今估计已经变了。

      关键词(Tags): #煮奶论英雄#杂说#与儿同学通宝推:芝蔷,老爷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对了,关于辛弃疾

        据说辛弃疾是为韩侂胄的北伐鼓与呼的,蛮激动,包括陆游,所以,如果如此,这首词的传统解释就是不恰当的

        顺着这个路子,这首词就是无奈,感叹上层无人而已,没有慷慨激昂。我倾向于相信这个。

        更有人说,这首词是北伐失败后写的,为了洗脱之前支持北伐之过,作者自己结集时有意提前一年,元嘉草草就表现出了未卜先知之能。

        我对上下两阙的概括:

        上阕:统一和平的国家成为过去,借孙权、刘裕两位历史人物暗讽当时的高位者缺乏英雄气概,缅怀历史,表达沧桑、失望、无奈的感情。

        下阕:在上阙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英雄不再的感叹,暗示人心不齐,缺乏斗志。

        如果是这样解释,可能就不会成为你仔仔的最爱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