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征得朋友同意,针对反毛言论发放一些太祖的历史资料 -- 程不悔

共:💬70 🌺98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第五章 社会状况专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五章

                    社会状况专题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时代没有法制,完全由毛泽东一人说了算:

                    驳:

                    (一)法律具有阶级性,只为统治阶级服务:

                    法律如果维护的是劳动阶级的利益,那么公平正义就能够得到申张;法律如果维护的是剥削阶级的利益,那么公平正义就会变成粪土。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法律就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一位银行家梅耶罗切斯尔得就直言不讳地说出奥秘:“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美国的美联储,便是一个私人集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5亿人经两个多月充分讨论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之后又制定了《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

                    毛主席为了工农大众不重被剥削压迫,不得不与封资修进行斗争。发扬党的政治工作优势,开展以斗私批修、大公无私为宗旨的政治运动,恰恰是维护宪政的最大法治。如果说这是人治,那么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发动工人罢工,组织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是行使宪法权利,这难道也是人治行为吗?

                    (三)社会治理除了需要完善的法律外,还需要对国民进行教育,如果国民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支柱,那么将会是一盘散砂,是一群乌合之众。

                    例如英国是女王至上,日本是天皇至上,美国是基督至上,穆斯林是真主至上。成人礼要宣誓效忠,外国人申请入籍要宣誓效忠。日本以天皇的名义宣战、宣降,军官为天皇剖腹,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小日本能够横扫亚太吗?那些国家除了有崇拜对象外,还有无处不在的宗教活动,就是要教育国民安分守己,服从于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

                    (四)法治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法治”自始至终,一直是“人治”在主宰。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离开人治的“法治”,这不光因为法律是由人制定的,更重要的是法律是由人来执行。即使法律制定得再合理、再公平、再正义,倘若碰到歪嘴和尚,念出来的也只能是歪经。在整个法治过程中,权力人员道德素质至关重要,而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却是中国法治中的最大软肋。精英们只顾拔高法治到天,却置中国“法治”过程中最大软肋而不提,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们“法治”的真正用心。

                    (五)毛主席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呜、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就是保证各级官员、文艺界、民主党派、普通人民群众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民群众是最大的法,群众运动才是最高级的法治。

                    (六)在所谓“最混乱”的文革时期,犯罪率只有万分之一点五;到2004年,犯罪率却高达万分之四十三点八①。哪个时代法治更好?

                    (七)所有的政策,包括文革的发动,都是经过中央会议集体通过的,没有一次是毛主席一个人所能拍板的。

                    ①据统计文革前1956年和1965年的全国刑事案件为十八万件,按6亿人口计算,犯罪率是万分之三左右。而1980年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在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报告中说:文化革命期间全国刑事案件共一百二十余万件,平均每年十二万件。按8亿人口计算(后期是10亿),犯罪率是万分之一点五,到2004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席大法官肖扬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报告:全年共审结各类案件五百六十八万七千九百零五件。按13亿人口计算,犯罪率达到万分之四十三点八。

                    反毛言论二:毛泽东时代人民没有选票,没有民主:

                    驳:

                    (一)“民主”、“自由”是共产党的基本主张:

                    从三十到五十年代,民主自由的旗帜主要是各国共产党和全世界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被压迫者高举着。在那个时期,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统治者都把那些咋呼着要民主自由的人作为共产分子来怀疑。到了冷战时期,西方开始改换方式,把社会主义国家先是说成“黑幕国家”,也就是对他们不透明的国家,然后就说成是独裁国家,把自己说成是“自由世界”。于是,民主自由这些词到现在在很多人的脑子里成了美国的代名词。

                    (二)早在解放前在根据地就实行了民选: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中,普遍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即在政府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根据地的区长、乡长、保甲长,多是民选的。有些地方的县长也是民选的。

                    (三)毛泽东时代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民主:

                    1、经济平等是政治民主的前提:

                    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等经济问题的保障是民主的前提,没有这些,就没有资本去争取政治权利上的民主。

                    2、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然后集中起来以制订政策,然后再向群众宣传,让群众自觉接受,做到“不令而行”。在制度上,农村有社员代表大会,工厂里有职工代表大会,文革中更是充分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人民群众可以自由批评党干部,1975年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写入宪法。

                    当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群众可自由上街游行时,美国还在出动军警、部队抓捕反战学生,镇压示威群众①;1975四届人大,工农代表占51.1%,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比例持续下降,至第十届,一线工农代表所占比例不足4%②。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在毛泽东时代,人权问题上美国是被告。毛泽东时代,正是中国高举着自由、民主的大旗,中国是民主价值观输出国。

                    (四)毛主席论民主:

                    我们要求的政府,必须是能够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这个政府一定要有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也一定要能够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政策。这就是民主制的意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52年版354页《和英国记者贝兰特的谈话》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52年版523-524页《五四运动》

                    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没有人民的自由,就没有真正民族的国民大会,就没有真正民选的政府。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这几项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53年版971页《论联合政府》

                    县、市和县市以上的政府,因其不但代表乡村的农民,而且代表市镇、县城、省城和大工商业都市的各阶层各职业人民,就应召集县的、市的省的或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政府。在将来,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0年版1167-1168页《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人到老年就要死亡,党也是这样。...我们和资产阶级政党相反。他们怕说阶级的消灭,国家权力的消灭和党的消灭。我们则公开生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不承认这一条真理就不是共产主义者。没有读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刚才进党的青年同志们,也许还不懂得这一条真理。他们必须懂得这一条真理,才有正确的宇宙观。他们必须懂得,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0年版1357页《论人民民主专政》

                    你们怕群众上街,我不怕,来他几十万也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凤,又名凤姐儿,就是她说的。...大民主也可以用来对付官僚主义者。我刚才讲,一万年以后还有革命,那时搞大民主还是可能的。有些人如果活的不耐烦了,搞官僚主义,见了群众一句好话没有,就是骂人,群众有问题不去解决,那就一定要被打倒。现在,这个危险是存在的。如果脱离群众,不去解决群众的的问题,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凡是出了这类事,第一要说是好事,我就是这样看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版324页《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我主张加一个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这样,有利于解决国家、厂长同群众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版325页《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邓小平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学生上街,工人上街,凡是有那样的事情,同志们要看作好事。成都有一百多学生要到北京请愿,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在四川省广元车站就被阻止了,另外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到了洛阳,没有能到北京来。我的意见,周总理的意见,是应当放到北京来,到有关部门去拜访。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我主张加一个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这样,有利于解决国家、厂长同群众的矛盾。无非是矛盾。世界充满着矛盾。民主革命解决了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一套矛盾。现在,在所有制方面同民族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别的方面的矛盾又突出出来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随着我们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党的组织,成为领导机构。党的力量加强了。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的方式。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士兵委员会可以监督连长、营长、团长的,它有很大的权利。现在工厂的工会真的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谁又来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谁来监督中央的领导,中央出修正主义怎么办?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都有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上层建筑领域。——1965年春在武汉梅岭的讲话。

                    ①1965年8中旬洛杉矶市,打死27人,打伤733人,逮捕4217人;1967年7月下旬底特律市,就打死40人,打伤数千人,逮捕群众7200人;1970年5月,发生了俄亥俄州国民警卫队开枪屠杀反战学生的事件,在肯特州立大学当场打死4名学生,打伤11名学生,在杰克逊州立大学打死学生2人,打伤学生11人;1971年5月,美国政府把联邦正规军队第82 空降师调进首都华盛顿镇压反战群众,军警在市区街道上大肆逮捕,一次就抓了1.2万人。

                    ②1975四届人大,代表共2885人,工农兵比例占67.95%,工农占51.1%

                    1978五届人大,代表共3497人,工农兵比例占61.68%,工农占47.3%

                    1983六届人大,代表共2978人,工农兵比例占35.57%,工农占28.6%

                    1988七届人大,代表共2970人,工农兵比例占32%,工农占23%

                    1993八届人大,代表共2978 人、工农兵比例占29.6%,工农占20.6%

                    1998九届人大,代表共2979 人,工农兵比例占27.8%,工农占10.8%

                    2003十届人大,代表共2985 人,工农兵比例占27.4%,工农不足4%

                    反毛言论三:毛泽东时代人民只能看《毛选》,不能看其它书籍,不能看外国书籍:

                    驳:

                    (一)毛泽东时代有众多外国书籍,所谓“不能看外国书籍”,只是在三年①文革中某一时期的社会集体意识,并非毛主席禁止。

                    (二)即使在“十年文革”中,文艺方面也不是只能看《毛选》:

                    1、现代京剧样板戏就不只八部经典②,还有《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和舞剧《沂蒙颂》等,并且地方戏曲也大有发展,剧种近百③,地方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

                    2、歌曲,如 《我爱北京天安门》、《工人叔叔给我小蜡笔》、《我是公社小社员》、《小小螺丝帽》、《小司机》等④。

                    3、文学作品,如《红雨》、《海岛女民兵》、《西沙儿女》、《难忘的战斗》、《沸腾的群山》、《喜鹊登枝》、《杏花雨》、《艳阳天》、《金光大道》等⑤。

                    4、电影作品有:《难忘的战斗》、《青松岭》、《向阳院的故事》、《沸腾的群山》、《枫》等⑥。70年代有一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利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5、曲艺作品,如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白雪红心》、《读毛主席的书》、《模范孙桂珍》、《要条件》,湖北大鼓《新儿女英雄传》、《血泪仇》、《丰收场上》等⑦。

                    ①文革的时间是三年,从1966年《516通知》开始,到1969年4月九大召开为止。1968年末红卫兵上山下乡,表明红卫兵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九大报告对文革作了全面总结,说文革取得了胜利。当时国外也普遍认为到1969年文革已经结束。

                    ②八部经典为:《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③地方剧种有昆曲、评剧、河北梆子、晋剧、吉剧、秦腔、吕剧、豫剧、越调、河南曲剧、淮剧、扬剧、锡剧、苏剧、徽剧、越剧、沪剧、越剧、婺剧绍剧、粤剧、潮剧、川剧、汉剧、楚剧、黄梅戏、黔剧等。

                    ④还有《革命故事会》、《火车向着韶山跑》、《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小八路》,《小号手》、《红星歌》等;钢琴协奏曲《黄河》,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二胡独奏《赛马》,琵琶独奏《浏阳河》,柳琴独奏《春到沂河》,古筝独奏《洞庭鱼米乡》,及小提琴独奏《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黎家代表上北京》、《庆丰收》等。

                    ⑤还有《红雨》、《新来的小石柱》、《三探红鱼洞》、《七月槐花香》、《万山红遍》、《闪闪的红星》、《塞外春花》、《壮丽的青春》、《沸腾的钢城》、《敌后小英雄》、《大刀记》、《铁匠的儿子《钢铁战歌》、《踏遍青山》、《较量》、《戈壁花》、《剑》、《青春》、《林中响箭》、《钻天峰》、《风云图》、《火红的青春》、《钻塔上的青春》、《山鹰展翅》、《山高路远》、《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向阳院的故事》等。

                    ⑥还有《烽火少年》、《春苗》(1975)《碧海红波》、《艳阳天》(1973年)、《欢腾的小凉河》、《芒果之歌》、《创业》(上)、《创业》(下)、《钢铁巨人海霞》(1975)、《闪闪的红星》(1974)、《火红的年代》(1973)、《枫树湾》(1976 年)、《激战无名川》、《决裂》(1975)、《长空雄鹰》、《战洪图》、《巨澜》、《山村新人》、《车轮滚滚》、《南海风云》、《南海长城》、《雷锋之歌》、《无影灯下颂银针》、《战船台》等。

                    ⑦还有京韵大鼓《警告美帝国主义》,相声《海燕》,快板书《奇袭白虎团》,山东快书《赔茶壶》等;其它的如乐亭大鼓、口技、皮簧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坠子、时调、北京琴书、辽宁大鼓、苏州弹词、湖北小调、四川清音、凤阳花鼓、三句半、二人转等百多种曲艺形式也有大量的适时作品。

                    反毛言论四:毛泽东时代实行票证制度,人民购买不自由:

                    驳:

                    (一)毛泽东时代国际环境是美苏争霸的准战争环境,中国正处于从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展开经济建设、财富积累阶段,物资无法由个人任意享受是必然结果。

                    (二)市场经济下的生产是为资本家的利润,在市场经济造成的两极分化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被严重地消弱了。不论在多么落后的市场经济国家,对有钱人来讲东西都不缺。这并不是人民的生活有多么好、多么幸福,而是人民的需求被抑制住了。在市场经济下,不是供应过剩,而是人民的需求相对不足。东西越过剩,说明两极分化越厉害,人民的利益被考虑的越少!当过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凭票购物正是社会公平进步的表现,正是人人有工作,家家要消费的真实写照。房改20多年有人窝居,有人住豪宅,更有房地产商空置大量房屋也不降价、炒房者握有多套房屋的现象,是房子多了吗?是人民无力购买房子了。计划经济是一切为人民,所生产的商品以接近成本价卖给人民,不会有剩余。市场经济一切为利润,没有利润可图,资本家宁可商品库存也不会低价卖给人民,所以会有商品过剩现象。

                    (四)美国使用粮票的历史更早,并且至今仍在使用:

                    1、2008年9月美国人接受食品券的人数达到了315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数的10.3%);

                    2、首次食品券计划的时间是1939年5月16至1943年春;

                    3、1961年至1964年第二次实施食品券计划;

                    4、1974 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券计划;

                    (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ood_Stamp_Program)

                    当然,食品券计划是针对生活贫困者,对有钱人来讲什么都不缺,自然用不着食品券。

                    反毛言论五:毛泽东时代农民被困在土地上,不能流动到城市里来:

                    驳:

                    (一)毛主席时代农民可以通过上学、当兵、招工有序进入城市,大学生毕业拿最低一级干部工资,当兵退役国家保分配工作。仅大跃进三年时间,有2800万人进入城市。现在考公务员几百分之一录取率,大批大学生失业。

                    (二)毛主席时代农民有地种、有房住、孩子有学上、有赤脚医生看病,全家共享天伦之乐,虽不富裕却也安居乐业;另外,农村还有社办企业,能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六十年代已初具规模,社办企业搞起来,农民何苦背井离乡呢?

                    (三)现在的农民种地无以养家糊口,完全是迫于生计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没有住房、每天干10多小时工作,受尽剥削压迫,拖欠工资,上不能尽孝,下不能教育儿女。完全是战乱年代才有的妻离子散凄惨景象。如果以自由流动为幸福标准——乞丐当时世界最幸福的人群。

                    所以,在毛泽东时代是考虑农民怎样用农田发展致富,而现在农民无法以土地生存,被迫到城市里给资本家提供廉价劳动力。

                    反毛言论六:毛泽东时代人民没有言论自由,不能有反对意见:

                    驳:

                    (一)任何国家都不容许有解构国体的自由:

                    反毛者说毛泽东时代没有言论自由的最大理由是不能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自由的宣扬资本主义的一套。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有解构国体自由的(国体是由国家性质和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对中国来说,捍卫党和国家的性质、捍卫党章宪法就是捍卫国体)?

                    很多国家都以法律明文限制“言论自由”,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①,因“言论自由”而被认定犯法的事例也比比皆是②。

                    (二)毛时代人民拥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第一,人民群众可以批评国家领导干部,贴大字报,直接左右具体事务。这就

                    • 家园 第六部分没发完的接一下

                      是群众言论能起作用,而反毛者所吹嘘的言论自由,如能随便骂总统,且不说它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不过是泄愤,丝毫不能改变什么。

                      第二,人民群众可以批评工厂干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谁敢骂老板?但在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可自由批评上级干部。

                      (三)关于“不能反对毛主席”:

                      反毛者说毛泽东时代不能允许反对毛主席的声音。为什么呢?人民群众都崇敬毛主席,你反对毛主席本人,人民群众群起而攻之,这不正是民主吗?在西方,你宣扬反对上帝,又会是什么结果?

                      (四)关于西方“新闻自由”:

                      反毛者说言论自由的一个振振有词理由是西方新闻自由,老百姓接受的信息自然自由。果真如此吗?西方新闻媒体为私人所有,而我们知道资本家是最有势力的个人,所有的新闻媒体都需为他们服务。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时期,一位在报道中多少表达了反战情绪的记者被他所属的美国广播公司(该公司又属于迪斯尼集团公司)解聘,一度也引起传媒的关注。从商业规则来讲,老板有权决定聘任谁和解聘谁,但从言论自由来说,这位记者的解聘是对美国言论自由的反讽。而当时的公司一方,碍于美国的这种自由传统,不承认解聘的原因是观点分歧。

                      而发生在德国体育信息通讯和德国之声的事情,当事的传媒老板和政府电台一方“理直气壮”地说解除记者迪特黑尼希的职务和将张丹红停职是由于观点不同。

                      对于鲁伯特默多克掌握了世界第一大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资本比自由硬,默多克胜利了》的评论写道:“美国新闻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悲凉的现实:他们只是圣徒,不是主。主的名字叫资本。”

                      ①《美国法典》第115章第2383条、2385条规定,对煽动、实施、协助或进行叛乱或造反以反对美国当局或其法律的行为;蓄意或故意鼓吹、煽动、劝说或讲授理应、必须、值得或宜于以武力或暴乱或通过暗杀政府官员的方式,推翻或摧毁美国政府或任何州、领地、特区或占领地政府,或任何下级政治机构或政府的行为,判处刑罚。英国《1351年叛国法令》规定图谋废除女皇或发表煽动上述意图行为违法。德国刑法第90条规定了针对宪法机构实施敌对宪法的诋毁犯罪。意大利刑法第342条规定了侮辱政治、行政或者司法机构犯罪。加拿大《刑事犯罪法典》第61条规定,发表煽动性语言文字、参与煽动性的活动构成犯罪。澳大利亚法律规定鼓吹、煽动推翻联邦宪法或政府的行为违法。新加坡刑法第 505 条规定了煽动实施反政府或者反公共安定秩序的犯罪等。

                      ②2001年布什访问南达科他州期间一名叫理查德汉弗莱的男子说了“烧死布什”的话,12月6日就被美法庭判处37个月的监禁。

                      2006年,一名14岁美国少女朱莉亚威尔逊在个人网页上发布了威胁总统布什的图片和文字,尽管随后撤下了,美国特工处人员还是找到她,对她进行了恐吓,要把她送到少管所。

                      所有到过美国的留学生都知道,在美国绝对不能谈论共产主义,否则将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麻烦,可能被关进监狱。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美国一名28岁的男子在一个网站上发表了一首题为《狙击手》的诗,描述射杀了一名“暴君”的情景,影射刺杀美国总统。尽管诗中没有提及奥巴马总统,却被控构成犯罪。

                      2005年,加拿大联邦法院认定德国人Zundel鼓吹破坏政府和多元社会,已经超出言论自由的范围,威胁了国家安全,将其驱逐出境。

                      2007年,法国戈尔尼施因发表质疑纳粹大屠杀死难人员死亡原因及人数的言论被判刑。

                      韩国《中央日报》11月8日消息,今年45岁的韩国男子金某,从2010年6月开始至今,在韩国国内一家门户网站上开设的社区里多次 上传赞扬朝鲜体制的视频和文章。他因此被首尔地方检察厅以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起诉。

                      • 家园 第五章 社会状况专题 七

                        反毛言论七:毛泽东时代人民没有工作积极性,专门出懒汉:

                        驳:

                        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比在资本主义社会积极性更高:

                        (一)宏观上的政治文化因素:

                        1、社会主义:

                        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职工共有。所以在这样的企业里必然是经济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立法,按劳分配。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会由少数人享有,而是自己亲身得到实惠。由于企业职工成了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能自觉地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更有可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是主人,工人阶级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这种政治文化注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是没有效率的。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促成个人利益最大化,私欲极度膨胀,极端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成为公害,反过来吞咬着一切公共财产和人民利益。

                        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绝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占有,他们处于被压榨的地位,只能出卖劳动力得到一点收入维持生活。这种被迫劳动,要说成是有劳动积极性,则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积极性最高,因为他们是被奴隶主拿生命胁迫的,岂敢不“积极”?

                        (二)微观上的企业管理因素:

                        著名的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文化,是很有意义的企业管理创新。“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内容是“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这个企业管理制度是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职工代表大会制结合在一起的,而这些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恰恰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后,中国将以前优秀的鞍钢宪法弃如敝屣,而外国却拿它栽出了鲜艳的花朵与繁硕的果实,如日本①。有一则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即改革开放正在深入之际,一个企业家访问、学习团到日本学习经验,不放过任何照相、录音、记录的机会,结果日本人说,你们中国人何必这样地又是照相、录音,又是笔记的,据我所知,我们现在好多管理成功的企业,其管理要略,大体上都是学习你们中国的毛泽东的鞍钢宪法……

                        实际上,在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劳动积极性高于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从国有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来看,在1952—197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3.9%②。这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罕见的,如美国1950—1978年间每年劳动生产率只增长1.5%到2%。1947年就到延安参加中国革命的美国专家寒春、阳早的长子阳和平就用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到了美国以后才学会‘偷懒’”③。

                        (三)经济成就是劳动积极性最好的说明:

                        毛泽东时代经济取得巨大发展,1953-1981年中国经济增长名列前茅。1949年国民总产值123亿多美圆,人口5.4亿多,人均国民总产值23美圆,人均国民收入16美圆,居世界倒数第1;人均国民总产值只有缅甸的55%!菲律宾的14%!印度的53%!而1976年国民总产值1910亿美元,1950——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5倍多,在世界资本主义大国比,名列第3。次于日本,西德。高于意大利13倍多,加拿大的10倍,法国、英国的近10倍,远高于美国的6倍多③。

                        这举世瞩目的成就,难道是遍地懒汉能创造的吗?

                        ①对于“鞍钢宪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伯特托马斯教授评价说:毛的主义是“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欧美和日本管理学家认为,“鞍钢宪法”的精神实质是“后福特主义”,即对福特式僵化、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企业内分工理论的挑战。

                        上世纪60年代后,日本企业也开始了对“鞍钢宪法”的研究,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大企业在学习中都保留了“鞍钢宪法”中“工人参加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的内容,日本的所谓“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团队合作”,不固守僵化的技术分工,随时随地解决“无库存生产方式”中出现的问题。

                        1966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考察了日本的质量控制圈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益后,发表了这样的感言:“通过推行这个(QC小组)活动,日本将在世界上进入质量领先地位。”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日本的QC,实际上也借鉴了中国的‘鞍钢宪法’。”

                        华为是当今中国最令人瞩目的企业之一,任正非则是中国企业界最为人熟知的“学毛标兵”,直到今天,任正非仍然坚持学习与应用毛泽东思想。曾有记者采访问万科的王石:“您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吗?”王石回答:“应该说价值取向是很明确的。比如说我们那个年代讲究一个是鞍钢宪法,一个是大庆精神,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就是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劳动,三结合就是干部、技术员、工人,在我的印象当中,改革开放学一些管理的时候发现中国很多东西是日本学习的,鞍钢宪法是日本人学习的,鞍钢宪法在万科是贯彻的,再一个是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儿,优秀的东西我们不能把它丢掉,像这种基本的传统的东西,在万科是牢牢地树立的。”

                        ②以上统计资料均见马洪主编《现代中国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阳和平,是1947年就来到延安参加中国革命的美国专家寒春、阳早的长子。他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他的名字“和平”就是宋庆龄给起的。1968年初中毕业后曾在北京光华木材厂当过五年工人,1974年去了美国,在美国继续当工人。八十年代开始半工半读上大学,直到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几家大学任教数年,于2007年到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至今。

                        他说“好多的中国工人是被‘温水煮青蛙’了,等到他没有社会地位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太晚了。我是在中国毛泽东时代当工人当了五年,到美国马上就没有主人翁地位了。这个感觉是非常明显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毛泽东时代当工人,他以为当工人就那么回事儿,我到美国去当工人才发现,还真是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一言难尽。你在美国、在资本家那里当工人,你怕老板……八十年代中国有一种说法,叫‘大锅饭,养懒汉!’可是我是到了美国以后才学会‘偷懒’的。在毛泽东时代,我们不会偷懒,为什么?为什么毛泽东时代的工人那么‘傻’?不是真的傻,我们其实很清楚,我们的劳动目的不是为资本家赚钱的……

                        “……头一天上班,工头派活儿,工人们都在一块儿干活,我就把中国工人干活儿的劲头拿出来了,工头话还没有说完呢,我就把扳手拿起来干活去了。当时没人说什么,工头一出去,一个工人抓住我说:“你干什么呢?!”我说:“修马达啊!”他说:“你傻瓜呀,修好了你就失业了!”也是啊,所以我在美国才学会了,当工人必须会作秀:干得很欢,不出活儿,这才叫偷懒。”

                        ④《联合国世界经济发展统计年鉴》:

                        缅甸: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79年

                        人口(百万)--------18.77---22.35---27.03---30.83--32.91

                        国民总产值(亿美元)--7.93----13.67---21.55---34.68--51.6

                        1950——1976年增长4倍多。

                        1950年人均国民总产值43美圆多。

                        菲律宾: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20.28---27.38---36.85---43.75--48.4

                        国民总产值(亿美元)--34.95---48.04---69.99---178.3--354.9

                        1950——1976年增长5倍多。

                        1950年人均国民总产值170多美圆。

                        印度: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78年

                        人口(百万)--------354.9---425.5---534.9---604.1--632

                        国民总产值(亿美元)--154.3---315.4---536.8---861.5--1175.9

                        1950——1976年增长5倍多。

                        1950年人均国民总产值44美圆。

                        中国 1949 年——1975年:

                        年份------------------49 年----52 年----57 年----65 年---75 年--比49年增长倍数

                        人口(百万)----------541.6---574.8---646.5---725.4--919.7----1.7 倍

                        社会总产值(亿元)----518------951----1606----2390---5427-----10.5 倍

                        工农业生产总值(亿元)--466------827----1241----1984---4504-----9.7 倍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326------484----537-----590----1285-----3.9 倍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140------343----704-----1394---3219-----23 倍

                        轻工业生产总值(亿元)--103------221----374-----703----1393-----13.5 倍

                        重工业生产总值(亿元)--37-------122----330-----691----1826-----49.4 倍

                        国民收入(亿元)------358 -----589----908-----1387---2505-----7 倍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140------277----474-----670----1271-----9.1 倍

                        工业产品: -----------49 年----52 年----57 年----65 年---75 年--比49年增长倍数

                        煤(百万吨)----------32-------66-----131-----232----482------15 倍

                        石油(百万吨)--------0.12----0.44----1.46----11.31--77.1----642.5 倍

                        电(亿度)------------43-------73-----193-----676----1958----45.5 倍

                        钢(百万吨)----------0.15-----1.35---5.35----12.23--23.9----159.3 倍

                        生铁(百万吨)--------0.25-----1.93---5.94----10.8---24.5----98 倍

                        木材(百万立方米)----5.57-----11.2---27.8----39.8---46.3----8.3 倍

                        水泥(百万吨)--------0.66-----2.86---6.86----16.3---46.3----70.2 倍

                        硫酸(千吨)----------40-------190----632-----2340---4847----121.2 倍

                        纯碱(千吨)----------88-------192----506-----882----1243----14.1 倍

                        烧碱(千吨)----------15 ------79-----198-----556----1289----85.9 倍

                        化肥(千吨)------------6--------39-----151-----1726---5247----874.5 倍

                        农药(千吨)----------0--------2------65------193----422-----无穷大

                        塑料(千吨)----------0--------2------13------97-----330-----无穷大

                        化学纤维(千吨)------0--------0------0.2-----30.1---154.8---无穷大

                        发电设备(千千瓦)----0--------6------198-----683----4965----无穷大

                        机床(千台)----------1.3-----13.7----28------39.6---174.9---134.5 倍

                        火车头(台)----------0--------20-----167-----146----526-----无穷大

                        汽车(万辆)----------0--------0------7.9-----40.5---139.8---无穷大

                        载重汽车(万辆)------0--------0------6.2-----26.5---77.6----无穷大

                        拖拉机(万辆)--------0--------0------1.1-----9.6----78.4----无穷大

                        日用工业产品:--------49 年----52 年----57 年----65 年---75 年--比 49 年增长倍数

                        棉布(亿米)----------18.9----38.5----50.5----62.8---94------4.97 倍

                        糖(百万吨)----------0.2------0.45---0.86----1.46---1.74----8.7 倍

                        纸(百万吨)----------0.11-----0.37---0.91----1.73---3.41----31 倍

                        收音机(千台)--------4--------17-----352-----815----9356----2339 倍

                        照相机(千台)--------0--------0------0.1-----42-----115-----无穷大

                        自行车(千辆)--------14-------80-----806-----1838---6232----445.2 倍

                        家用电冰箱(千台)----0--------0------1.5-----5.2----15------无穷大

                        电视机(千台)--------0--------0------0-------4.3----177.8---无穷大

                        录音机(千台)--------0--------0------1-------9.6----34------无穷大

                        缝纫机(千台)--------2--------66-----278-----1238---3567----1783.5 倍

                        农业产品:-----------49 年----52 年----57 年----65 年---75 年--比 49 年增长倍数

                        粮食(百万吨)-------113.2----163.9---195.1--194.6--284.5---2.5 倍

                        棉花(千吨)---------445------1304----1640---2098---2381----5.4 倍

                        油料(千吨-----------2564-----4193----4196---3626---4521----1.8 倍

                        黄红麻(千吨)-------37-------306-----301----279----700-----18.9 倍

                        茶叶(千吨)---------41-------83------112----101----211-----5.2 倍

                        甘蔗(千吨)---------2642-----7116----10393--13392--16667---6.3 倍

                        甜菜(千吨)---------191------479-----1501---1985---2477----13 倍

                        猪、牛、羊肉(千头)---2132-----3385----3985---5510---7970----3.7 倍

                        年底畜生存栏(百万头)

                        猪-------------------53.61----89.77---166.9--166.9--281.2---5.3 倍

                        羊-------------------42.77----61.78---145.9--139----163.4---3.9 倍

                        牛-------------------43.936---56.6----63.6---66.9---73.6----1.7 倍

                        马-------------------48.75----61.3----73.1---79.2---112.9---2.3 倍

                        1953-1981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每年增长速度(单位:%)

                        项目--- (1953-1957) (1958-1965) (1966-1978) (1979-1981)

                        工农业总产值--10.9-----6.0-----8.5-----6.7

                        国民收入---- 8.9-----3.2-----6.6-----5.1

                        农业总产值--- 4.5-----1.2-----4.0-----5.6

                        机耕面积----80.9-----24.9---- 7.7--- - 负 3.6

                        农村用电量---22.9-----50.6---- 15.9-----13.5

                        工业总产值---18.0-----8.9-----10.2-----7.1

                        轻工业产值---12.9-----8.2-----8.3-----14.0

                        重工业产值---25.4-----9.7-----11.8-----1.3

                        原煤------14.7-----7.4-----7.8-----0.2

                        原油------27.1-----29.2---- 18.6--- -负 0.9

                        发电量-----21.5-----17.0---- 10.8---- 6.4

                        生铁------25.2-----7.7-----9.4---- 负 0.6

                        钢-------31.7-----10.9---- 7.6-----3.9

                        金属切削床---15.4-----4.4-----12.5----负 17.5

                        内燃机-----76.7-----19.1---- 19.5----负 10.7

                        民用钢质船---38.8-----0.1-----17.2 ---- 2.1

                        货物周转量---18.9-----8.5-----8.4----- 5.7

                        铁路周转量---17.5-----9.1-----5.4----- 2.2

                        公路周转量---27.9-----8.9-----8.5----负 2.6

                        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 32.9---2.7-----6.4-----1.4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26.0---2.7-----8.3----负 3.7

                        国家财政收入----11.0---5.4-----6.9----负 1.7

                        国家财政支出----11.6---5.5-----6.9----负 0.6

                        1951-1980 年工农业业生产速度平均每年增长(%)

                        国别-----工业-----农业

                        中国-----12.5-----4.0

                        美国-----4.0------1.6

                        苏联-----8.6------3.1

                        日本-----11.5-----1.7

                        德意志联邦--5.8------1.9

                        英国-----2.3------2.3

                        法国-----5.0------2.5

                        印度-----5.9------2.6

                        摘自官方资料――《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

                        《联合国世界经济发展统计年鉴》

                        美国: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152.3---180.7---204.9---215.2--227.6

                        国民总产值(亿美元--2862----5060----9927----17180--26261

                        50—

                        • 家园 补上缺漏部分

                          —76年增长6倍多。87年美国国民总产值45200多亿美圆。

                          西德:马克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47.9—53.2—58.6—59.6—59.4(79)年

                          国民总产值(亿)--979----3030---6790---11250--14975

                          50——76年增长11倍多。自由汇率:50年1美圆=4.195马克,76年1美圆=2.518马克,80年1美圆=1.8177马克

                          法国:法郎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41.7—45.7—50.8—52.9—53.7

                          国民总产值(亿)--1230---2985---7868---12834--24446(79)年

                          50——76年增长10倍多。自由汇率:50年1美圆=3.5法郎,76年1美圆=4.78法郎,80年1美圆=4.226法郎。

                          日本:美圆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83.2—93.4--103.7--113.1--117.1

                          国民总产值(亿)--152.3--430.6--2046.1--5640--9996.3(79 年

                          50——76年增长36倍多(美圆)。自由汇率:50年1美圆=361.1日元,76年1美圆=296.5日元,80年1美圆=226.75日元。

                          日本86年国民总产值19000多亿美圆

                          英国:英镑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 ------50.6— 52.4— 55.4— 55.9— 55.9

                          国民总产值(亿)--117----225----516----1246---2230

                          50——76年增长10倍多。自由汇率:50年1美圆=0.36英镑,76年1美圆=0.55英镑,80年1美圆=0.43英镑

                          加拿大:加元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13.7—17.9—21.3--23.03--23.94

                          国民总产值(亿)--190----390----871----1944---2965

                          50——76年增长10倍多。自由汇率:50年1美圆=1.09加元,76年1美圆=0.99加元,80年1美圆=1.17加元。

                          86年加拿大国民总产值5057亿美圆。

                          意大利:美圆

                          年份--------------50年---60年---70年---76年---80年

                          人口(百万)------47.1—50.2—53.6—56.2—57.1

                          国民总产值(亿)--136.2--346.1--926.9--1728.4--3939.5

                          50——76年增长13倍多(美圆)。

                          按《联合国世界经济发展统计年鉴》公布,中国1976年国民总产值1910亿美元;按美国人口咨询局出版的《世界人口与资源会编》公布的,中国76年国民总产值1874亿美元。这样看来,1950——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至少增长15倍多。

                          通宝推:ifuleu,
                          • 家园 你这个系列我可是全部整理下来了

                            非常的感谢您,感谢您的朋友。早都该有人出来做这个工作了,谣言太多,一个个反驳实在太累,以后再有人聒噪,我直接把这个材料发过去,打耳光BIABIA的扇几个,让丫清醒清醒。

                        • 家园 第六章 建国成就归属专题 一 二

                          反毛言论一:建国的工业基础,是苏联施舍援助的,不是毛泽东的新中国的功劳:

                          驳:

                          (一)苏联的援助:

                          1、优惠贷款:

                          1950年中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苏联以设备、机器和各种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共提供3亿美元贷款,利息1%,中国以原料、茶、现金、美元等分十年付还贷款及利息。但是,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苏联要求“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政府”,期限为14年,前4年以易货方式提供,从1955年开始作为偿还贷款的供货①。苏联提出的附加条件是中国力所不及的,据此,周恩来在谈判中提出免除铅、减少锡和锑的供货,苏方最后接受了中国的请求。

                          另一笔重要贷款是1954年时贷款1.3亿美元。

                          两笔贷款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投资的250亿元人民币相比,按照官方汇率,贷款只占工业总投资的4%。

                          当然,苏联贷款不止这两笔,但其中大多数用于军事用途②。

                          2、援建重点项目:

                          建国初期,苏联援助中国“156项工程”。中国政府为偿付以上设备和技术援助,将按质按量对苏联供给以下货物:钨精矿16万吨、锡11万吨、钼精矿3.5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以及羊毛、黄麻、大米、猪肉、茶叶等。

                          同样,“156工程”大部分也是军事工业③。赫鲁晓夫只希望中国成为苏联的屏障,所以只支援军事工业,而反对中国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

                          3、双边贸易:

                          其中典型的是橡胶问题。关于在中国种植橡胶的技术合作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贷款7000万卢布,在出产橡胶之前中国每年须从第三国为苏联尽可能购得1.5万-2万吨橡胶,不足部分以钨、钼、锡、铝、锑等原料顶替;出产橡胶后,每年产量的70%提供给苏联,1963年以前按国际市场价格计算,以后则按低于国际市场8%的价格售与苏联。

                          显然,签订这个橡胶贷款协定使中国成为了苏联的橡胶生产基地,这是中方所不情愿的,所以后来中国就提出终止这一协定。作为替代,在1954年至1959年间中方向苏方提供钨砂16万吨、铜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等战略物资,作为对苏联援建项目补偿的一部分。

                          4、派遣援华专家:

                          派遣援华专家也非无偿。根据协定,中国应向苏联专家支付相当于中国专家工资水平的工资,另外再支付出差补偿费用,按每人每月1500-3000卢布计,但实际上中国支付苏联专家的工资是高于国内标准的。

                          另外,苏方还要求把在华苏联军士的工资提高到低级专家水平④。

                          (二)中国对外援助: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改革开放前的28年(1950-1978年),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是向受援国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这一时期,我国所提供的贷款一般都是无息贷款;对外援助的方式一般为成套项目援助、技术援助、物资援助及现汇援助等⑤。

                          (三)人民是建设的主体:

                          在徒手起家的建设中,是建设的人群还是外来的机器设备、技术为主体力量呢?机器设备没有,可以造;技术没有,可以学;没有的物质条件,可以创造:这一切均离不开人民的劳动!即使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外来的机器设备、技术等,都是全部拿来就直接靠着它们搞建设吗?在这一过程中,建设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⑥。

                          ※苏联的援助并非无偿,是用中国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25%换来的⑦。苏联援助确实有助于中国的工业建设,但那是辅助作用,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劳动人民。夸大苏联援助的作用,什么全靠苏联援助才有中国的工业体系的建成之类的观点,是不妥的;因为苏联的援助而否定劳动人民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是错误的。

                          ①钨第一个两年每年8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9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锑第一个两年每年6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7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锡第一个两年每年7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8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铅第一个两年每年5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6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

                          ②1960年7月14——16日在北戴河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周总理在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的长篇报告中,讲到朝鲜战争及后来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数额,总计为56.67亿卢布(其中军事贷款43亿卢布)(指旧卢布——编者注)。

                          ③156项里军工直接占了43项,兵器部16项。洛阳拖拉机厂在战争时期就是坦克厂,三个化肥厂全部生产硝酸铵,也就是炸药厂,长春第一汽车厂年产解放牌汽车3万辆也是战争必须的。其他钢铁、煤炭、发电、有色金属都是为这些工业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的。156项里包括汽车和拖拉机总共只有24个机械厂,构不成体系,不能自己生产成套设备。

                          ④即每月应为他们支付1500卢布的补偿费用。甚至对于普通士兵,中方在提供实际生活费以外,也应支付补偿金。王稼祥指出,在苏联顾问中,军士占相当大的部分,而他们在苏联每月收入只有500-600卢布。后来苏方坚持己见,中方便不再争执。

                          ⑤“从1950年起至1960年6月底,我国同某些兄弟国家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达成协议由我国提供无偿援助和贷款总额为40.28亿元人民币,其中援助兄弟国家35.39亿元(无偿援助25.79亿元,贷款9.60亿元),援助民族主义国家4.89亿元(无偿援助2.38亿元,贷款2.51亿元)。在援助总额中,用于提供成套设备的为9.86亿元,其中对兄弟国家9.62亿元;对民族主义国家2470万元。”

                          这是1960年7月1日,时任外贸部副部长的李强向全国外事会议报告的统计数据。他的发言稿题为“几年来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上面标有“绝密材料会后收回”8个字。46年后,这个发言稿加上了印有档号的封面,向公众亮相。在当时我国的经济总量中,40.28亿元的外援总额占有多大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这个数字接近1953年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基建投资计划427.4亿元的1/10。

                          ⑥“一般来说加工大工件就必须有大机床,没有大机床就没法加工大工件。而大机床正是大工件装配起来的。面对着大工件,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但工人们发明了‘蚂蚁啃骨头’……又如大工件加工一般需要大吊车,我国根本没有大吊车,这也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束手无策的。工人们发明了‘蚂蚁顶泰山’、‘银丝转昆仑’用土办法解决了。其他如大型铸造、大型锻造都离不开工人们的创造。大型锻造就是万吨水压机,当时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就说:‘想造万吨水压机,必须有万吨水压机。’赫鲁晓夫不肯卖给我们,南斯拉夫想卖给我们要我们自己想法运回来装配,而按照常规,我们既不能拆、又不能运、也没法安装。工人出身的总工程师沈鸿说:‘只要能够运回来,我就造得出来。’光水压机的横梁一般就得靠大型水压机锻压,但我们是由电焊工人唐应斌用电渣焊把钢板堆焊起来的。在《父亲的回忆》里我说过,父亲厂里的工人们从几十个资本家小厂的一堆老爷机床出发,办成了上海量具刃具厂,生产有一定精密度的游标卡尺……这堆老爷机床到了贵族老爷式的知识分子手里,不但绝对不会做出任何成就,肯定早就扔进废铁堆了,还要骂一通自己国家落后。……那时上海有一个工厂,也是靠一些老爷机床,工人们生产出了精密轴承,按说生产精密轴承的机床就需要精密轴承。有个冶金厂用普通的炉子炼出了国外只有特殊炉子才能炼的极纯的锌,搪瓷厂的工人造出了外国对我们封锁的氧气瓶。一个弄堂小厂的工人生产出了无缝钢管,后来成了异型钢管厂……”(引自曹为平《反共右派是如何捏造风调雨顺的三年的》)

                          ⑦196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在答复苏联共产党1963年11月29日的信件中讲到:“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不是单方的,更不是无偿的,并且主要是通过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对于苏联向我们提供的所有成套设备和物资,包括通过贷款形式提供的设备和物资,连同利息在内,我们都是用物资、黄金和国际货币偿付的。还应当提到,我们从苏联进口的东西,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贵得多。

                          ……到1962年底为止,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粮油和其他食品价值21亿新卢布(1个新卢布折合4.45个旧卢布——编者注)……。在同时期内,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矿产品和五金产品价值14亿新卢布……。这些矿产品中,有许多都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

                          反毛言论二:旧社会不是一穷二白,已有第一台重型柴油机,第一架飞机,第一家车床制造厂,第一艘万吨轮……等等,所以新中国的什么第一的成就算不得什么:

                          驳:

                          (一)旧社会的诸多“第一”的问题:

                          有些人说旧中国工业有很多“第一”,诸如第一台重型柴油机,第一架飞机,第一艘万吨轮等。看看他们列出的一系列“第一”①:看1929年沈阳迫击炮厂生产的第一辆汽车,是张学良主政东北时在他主张、支持下用进口零部件组装而成,“九一八”事变后初创的东北汽车工业就废止了;再看1920年下水的万吨轮,从设计、钢材、技术……没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组装而不是制造。

                          很多“第一”,技术、原材料、核心部件、重要零部件等都不是中国自己的,处处受制于人,这样的“第一”能拿得出手吗?并且,即使有了这样的“第一”,却未形成大量生产能力,常常在生产出来后就悄无声息,无法对旧中国工业产生什么影响。再看这些“第一”产生的时间,均是在满清政府洋务运动与北洋军阀时期,到民国有幸留存下来的工厂也默默无作为,经过长年的战争,皆是非死即(重)伤。

                          (二)旧中国工业情况:

                          1、帝国主义资本:

                          1936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工业资本已占在中国的整个工业资本的71.6%。他们垄断和控制了中国的生铁产量的96.8%,煤产量的65.7%,发电量的77.1%,棉布产量的64%,卷烟产量的58%(1935),在航运事业中,帝国主义占关内外洋航运吨位的83.8%,占国内航运吨位63.1%。铁路方面,中国铁路里程的90.7%为其控制。七七事变前,关内29%的煤炭产量(英资为23%)、关内90%的铁矿、95%的现代化炼铁是在日本资本控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出口额的80%为帝国主义所经营,进口业务几乎全部为外商所把持②。

                          2、民族工业与官僚资本:

                          民族工业在一开始有些发展,因为帝国主义互斗才得到机会,但随后就在帝国主义与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中倒下。并且,在夹缝里生存的有些发展的民族工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里仍然不起主体作用,普通老百姓更是无法受益。

                          民族资本中80%以上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商业资本,主要是为地主经济和外国资本服务。金融资本中也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而大部分用于公债、黄金、外汇、地产等投机交易和高利贷贷款。1936年,分散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约占国民经济的90%,而近代工业只占10%左右。1938年失武汉之后,国统区钢产量仅为战前的3%,电力14%,水泥5%,化学1%,棉纱1%,面粉2%。

                          抗战后,民族资本大幅萎缩,而官僚资本则在工业中占主体地位。官僚资本的扩张,使社会经济混乱不堪,百姓生活艰难。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连年入不抵出,出现巨额赤字,1947年度约为27万亿元,1948年达900万亿元。南京政府负债累累,仅1948年即负内债1.75亿多美元,外债8.66亿多美元。

                          (三)建国前社会情况:

                          反毛者故意曲解“一穷二白”的本意,说是指旧中国什么也没有。那么“一穷二白”究竟源于何处,是什么意思?“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白”是怎样的?民国总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至1949年,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小学入学率仅有20%左右,初中入学率仅有6%。

                          “穷”呢?1949年同1936年相比,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倒退:工业下降50%,工业生产水平还不如印度;农业生产下降20%多;1937年6月至1949年5月,国统区纸币发行量增加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了8.5万多亿倍;财政赤字达财政总支出的46.4%③。

                          另外,蒋介石败逃台湾卷走大量财富,金银外汇储备达2.75亿美元(1977年也就是建国28年以后,我国才有将近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黄金2775358两(相当于建国来15年的黄金总产量),仅上海一地就运走1500多船机器设备,文物23万多件被抢运到台湾④。

                          (四)新中国的“第一”:

                          毛泽东时代的诸多“第一”,绝大部分皆是独立自主产生的,不会受制于人,如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多用途直升机直-5、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2万吨压力的自由锻造水压机、原子弹、导弹核武器、氢弹、核潜艇等等⑤。工业产品在研制出来后能很快形成批量生产,造福于全社会,如1951年汽车试制成功后五年,即开始批量生产。而且,很多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武器一类的自不必再说,其它如电子管厂、人工单性生殖技术、红宝石激光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等等。

                          新中国的诸多“第一”,是在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能造福于全社会,以致造福于后世百代,岂可与旧中国的“第一”同日而语?

                          ①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迫击炮厂。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浬,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②表1-1在华贸易商的设立情况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其他国家 合计

                          1936年贸易商数 501 400 123 293 286 1603

                          其中进口商数 262 193 56 108 152 771

                          已查明设立年代的进口商 182 105 41 77 117 522

                          其中建立1900年以前 39 2 3 14 9 67

                          1901-1910年 14 9 7 5 13 48

                          1911-1920年 28 23 5 1 21 78

                          1921-1930年 63 43 12 22 49 189

                          1931—1936年 38 28 14 35 25 140

                          (贸易商数据日本东亚研究所:《列国对支投资概要》,1943年版,第113-115页;进出口商及年代据该所《诸外国之对支投资》,1943年版,上卷,第二部之材料综合。转引自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扩张》,《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第一章,人民出版社 1955 年版)

                          表1-2 外国在华工业企业的设立情况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其他国家 合计

                          1936年工业企业数 142 67 18 29 39 295

                          已查明设立年代的工业企业: 60 38 11 14 16 139

                          其中设立在1895年以前 7 0 0 3 0 10

                          1895-1910年 14 2 3 4 5 28

                          1911-1920年 14 11 1 0 2 28

                          1921-1930年 16 21 3 6 8 54

                          1931-1936年 9 4 4 1 1 19

                          (数据来源同前表)

                          表1-3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

                          单位:百万美元

                          1902年二十世纪初期 1914年一战前 1930年九一八事变前 1936年抗日战争前

                          英国 344.1 1664.6 1047.0 1045.9

                          美国 79.4 99.1 285.7 340.5

                          法国 211.6 282.5 304.8 311.9

                          德国 300.7 385.7 174.6 136.4

                          日本 53.6 290.9 1411.6 2096.4

                          帝俄 450.3 440.2 — —

                          其他国家 69.6 92.7 263.9 354.3

                          合计 1509.3 2255.7 3487.6 4285

                          表1-4 中国工矿业资本比重(1936 年数据不含东北)

                          1894 外国资本60.7 国家资本31.2 民族资本家资本8.1

                          1913 外国资本80.3 国家资本9.7 民族资本家资本10

                          1920 外国资本70.4 国家资本11.4 民族资本家资本18.2

                          1936 外国资本78.4 国家资本5.4 民族资本家资本16.2

                          ③重工业下降 70 % ,轻工业下降 30 % 。如钢产量由 92 万吨减为 15 万吨,原煤由 6188

                          万吨减为 3243 万吨,棉纱由 245 万件减为 180 万件。

                          表2—1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国、印度比较

                          名称 产量 % 产量 为中国倍数 产量 为中国倍数

                          纱 万吨 32.7 100 171 5.23 62 1.90

                          布 亿米 18.9 100 76.8 4.05 34.6 1.83

                          火柴 万件 672 100 —— —— —— ——

                          原盐 万吨 299 100 1413 4.73 202 0.68

                          糖 万吨 20 100 199 9.95 118 5.9

                          卷烟 万箱 160 100 770 4.81 44 0.28

                          原煤 亿吨 0.32 100 4.36 13.63 0.32 1

                          原油 万吨 12 100 24892 2074.33 25 2.08

                          发电量 亿度 43 100 3451 80.26 49 1.14

                          钢 万吨 15.8 100 7074 447.72 137 8.67

                          生铁 万吨 25 100 4982 199.28 164 6.56

                          水泥 万吨 66 100 3594 54.45 214 3.24

                          平板玻璃 万标准箱 108 100 —— —— —— ——

                          硫酸 万吨 4.0 100 1037 259.25 10 2.5

                          纯碱 万吨 8.8 100 355 40.34 1.8 0.20

                          烧碱 万吨 1.5 100 202 134.67 0.6 0.40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0.16 100 11.6 7.25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279、242-248页;《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8)》,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年版,第81-145页。

                          与印度相比,在所列14种产品中除4种产品外,都比中国产品产量高(一种相等),有的甚至比中国产品产量高7.67倍。这充分说明解放前旧中国工业生产水平之低下,它不仅大大低于美国,就是同印度相比也不如。

                          表2—2

                          产品 单位 按人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名称 中国 原苏联 美国 英国 原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度 7.9 219.5 1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 家园 第二部分没发完的接一下

                            钢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资料来源:《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第6页。

                            以上是与国际的比较,再回到国内,将 1949 年产量与解放前最高产量比较一下:

                            表2—3

                            产品 单位 解放前最高产量 1949 年产量

                            名称 年份 产量 产量 为最高年产量的%

                            纱 万吨 1933 44.5 32.773

                            布 亿米 1936 27.9 18.9 67.7

                            火柴 万件 1937 860 672 78.1

                            原盐 万吨 1943 392 299 76.3

                            糖 万吨 1936 41 20 48.8

                            卷烟 万箱 1947 236 160 67.8

                            原煤 亿吨 1942 0.62 0.32 51.6

                            原油 万吨 1943 32 12 37.5

                            发电量 亿度 1941 60 43 71.7

                            钢 万吨 1943 92.3 15.8 17.1

                            生铁 万吨 1943 180 25 13.9

                            水泥 万吨 1942 229 66 28.8

                            平板玻璃 万标准箱 1941 129 108 83.7

                            硫酸 万吨 1942 18.0 4.0 22.2

                            纯碱 万吨 1940 10.3 8.8 85.4

                            烧碱 万吨 1941 1.2 1.5 125.0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1941 0.54 0.16 29.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279、242-248页。

                            表2—4 1949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

                            产品 单位 解放前最高产量 1949 年产量

                            名称 年份 产量 产量 为最高年产量的%

                            粮食 万吨 1936 15000 11318 75.5

                            棉花 万吨 1936 84.9 44.4 52.4

                            花生 万吨 1933 317.1 126.8 40.0

                            油菜籽 万吨 1934 190.7 73.4 38.5

                            芝麻 万吨 1933 99.1 32.6 32.9

                            黄红麻 万吨 1945 10.9 3.7 33.9

                            桑蚕茧 万吨 1931 22.1 3.1 14.0

                            茶叶 万吨 1932 22.5 4.1 18.2

                            甘蔗 万吨 1940 565.2 264.2 46.7

                            烤烟 万吨 1948 17.9 4.3 24.0

                            大牲畜年底头数 万头 1935 7151 6002 83.9

                            猪年底头数 万头 1934 7853 5775 73.5

                            水产品 万吨 1936 150 45 3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185、158-164、177、178、181页

                            ④据1949年3月25日联合社报道,国民政府的金银外汇储备2.75亿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过1/3,约0.73亿美元的储备已运台湾,余均存国外。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两次下令用轮船从上海运走国库黄金2775358两、银元1520万枚、美元1537万元、珠宝以及大量外汇,总价值约5亿美元。(可以说,277万两的黄金数目确实是当时中国国库的绝大部分储备。据后来中国国家档案馆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时,在国库中只接收了6000多两的库存黄金。)珍藏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宫所藏历代古玩字画精品,包括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1424箱,图片画册1334箱,历史档案204箱,合计文物23万多件全部抢运到台湾。

                            表3—1《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外汇储备表:

                            年份 外汇储备(亿美元)

                            1950 1.57

                            1951 0.45

                            1952 1.08

                            1953 0.9

                            1954 0.88

                            1955 1.8

                            1956 1.17

                            1957 1.23

                            1958 0.7

                            1959 1.05

                            1960 0.46

                            1961 0.89

                            1962 0.81

                            1963 1.19

                            1964 1.66

                            1965 1.05

                            1966 2.11

                            1968 2.46

                            1969 4.83

                            1970 0.88

                            1971 0.37

                            1972 2.36

                            1973 -0.81

                            1974 0

                            1975 1.83

                            1976 5.81

                            1977 9.52

                            到了1977年也就是建国28年以后,我国才有将近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表3—2中国历年黄金产量(单位:千克):

                            年份 年产量 增减(%)累计产量

                            1949 4,073 - 4 073

                            1950 6,508 59.78 10,581

                            1951 6,821 4.81 17,402

                            1952 6,452 -5.41 23,854

                            1953 5,440 -15.69 29,294

                            1954 4,812 -11.54 34,106

                            1955 4,721 -1.89 38,827

                            1956 5,511 16.73 44,338

                            1957 5,541 0.54 49,879

                            1958 6,885 24.26 56,764

                            1959 6,590 -4.28 63,354

                            1960 6,498 -1.4 69,852

                            1961 3,653 -43.78 73,505

                            1962 3,653 0 77,158

                            1963 5,024 37.53 82,182

                            1964 5,868 16.8 88,050

                            到这里即1964年,中国大陆才生产黄金88050千克合2817600两,刚刚超过运到台湾的黄金数量。换句话说就是国民党拿走了中国大陆15年开采的黄金总量。这还是我国基本安定的15年,开发技术和能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才能得到这个产量。由此可以看出蒋带走的黄金2775358两,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以上资料来源《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第五章国家垄断资本第五节官僚资本的崩溃)

                            ⑤⑴1951年9月,汽车试制成功(天津吉普)。1956年7月15日我国汽车工业建立,长春一汽“解放牌”汽车开始生产。汽车产量从1955年年产100辆发展到1976年的13.52万辆。)

                            ⑵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推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影片改编自茅盾的同名小说,由白杨、魏鹤龄主演。影片获得1957年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及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⑶1956年下半年完成玉门油矿的总体设计,采用人工注水和加大油层压力等先进技术,原油产量明显提高。1957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建成。

                            ⑷1956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厂正式开工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⑸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现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诞生,共生产767架。

                            ⑹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建国初金切机床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到1957年出口金切机床169台、创汇32万美元;1961-1970年组织实施高精度精密机床战役,到1965年完成高精度精密机床26种,年产量达500台。1966-1976年组织全行业为“二汽”提供369种7664台高精高效机床,国产机床按量计超过90%,按价值计达到80%。)

                            ⑺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⑻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⑼1955年开始投建到1958年武钢建成投产。1958年9月13日的《人民日报》,头条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投资建设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投产》。

                            ⑽1958年,我国又自行设计制造“初教六”。

                            ⑾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量生产。

                            ⑿1959年,我国超音速歼击机试制成功,我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至制造,由活塞式发动飞机到喷气式机,只用了八年时间。

                            ⒀1959年10月15日,我国自制的第一种直升飞机“旋风25型”开始成批生产。这种飞机设有现代领航和驾驶设备,不需要机场,只要50米见方的比较平坦场地,可以垂直起飞降落,也可从空中悬停,它的时速、飞行高度和载重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⒁1958年初,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确定试制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958年底即完成计算机的制造装配工作。1959年4月即开始计算作业,每秒钟运算1万次。(1972年,上海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每秒钟运算11万次。1973年,我国又生产出第一台每秒运算100万次的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从此我国逐步进入计算机时代。)

                            ⒂1960年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货轮“东风”号下水。(1974年开始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已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三位。)

                            ⒃1960年4月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成。

                            ⒄1960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发射成功。

                            ⒅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⒆1961年中科院在研究蛙科动物的人工单性生殖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人工单性生殖的子裔是能够传种接代,走在了法、美、德、比、日等国的前面。

                            ⒇1961年9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即红宝石激光器。我国激光技术在当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1)1962年6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成的我国第一台1.2万吨压力的自由锻造水压机在上海重型机器厂试车,并正式投入生产,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英、德、捷克能制造这种机械。

                            (22)1963年1月2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地施行了一次当时在世界上少见的断手再植手术,把一个工人从腕部被完全轧断的右手重新接了起来。

                            (23)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4)1965年4月30日,我国自制第一座维尼纶厂建成投产。这是采用国际先进工艺自行设计,所需1300多台设备是由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地90多家机械工业厂协力制造。这是我国纺织工业原料开源的一次大飞跃,为发展我国新兴合成纤维工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25)1965年7月1日,第一条地铁建成(北京地铁)。

                            (26)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

                            (27)1965年9月17日由我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28)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29)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19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9年批量投产。

                            (30)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1)1968年1月8日,我国第一艘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建成。该轮总长161.4米,排水量1.88万吨,载货量1.17万余吨,航速每小时17海里。主机8820马力,低速重型增压,柴油机约400吨重,有5万多个零件组成。船上也有电机设备300台,这些设备材料来自全国18个省市300多个工厂。

                            (32)1968年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33)1969年9月23日成功一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34)歼教-6由沈阳飞机厂研制,于19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之后又研制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

                            (35)运-5运输机是我国七十年代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

                            (36)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37)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8)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39)1975年11月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40)花粉单倍育种世界上十几个国家都进行研究,但没有一个国家用于生产。1970年我国开始进行研究,1975年用这种方法育种成功。说明我国生物技术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 家园 第六章 建国成就归属专题 三 四

                              反毛言论三: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钱骥、姚桐斌等等与老舍、冰心等等各类人才都是从旧中国走出来的,不能算是新中国的成就:

                              驳:

                              (一)有人用爱国来说明从国外回新中国的人才归国并非是因为新中国的关系。那么,当时还有台湾,那些人才为何不去?拿钱学森来说,在1947年初回国探亲,其间国民政府通过胡适邀请他留下担任北京大学或交通大学校长,但被早已看透国民党政府反动本质的钱学森拒绝。钱学森说:“目前国内局势战乱不止,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能回来为国民党装点门面。”

                              能招来和运用各种人才,特别是能用不是自己亲自培养的人才,是一个政权的能力,实可骄傲。想想在战国时代,秦国能用卫国的商鞅与魏国的张仪,当时卫国与魏国也只有暗自懊悔的份,如果他们非但不懊悔,还得意洋洋的对所有人说秦国用的是自己国家的人才,是自己国家的莫大荣誉,不知今人作何感想?

                              (二)除了从旧中国走出来的人才,新中国也培养了大批顶尖人才,如现在最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更多的人才,如石明松、李贞生、杨振玉、李振声、陈景润、金怡濂、王选、王永民等①,无不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世界级人才。

                              ①培育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石明松,一个仅有中专学历的农业技术员 ,从1971年起研究利用不育株来改良粳型稻种 ,通过艰苦努力,于1985年10月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鉴定获得通过。

                              1967年,吉林省海龙县(现在的梅河口市)河洼公社农民李贞生(朝鲜族),人工培育杂交水稻成功。1968年与海龙县农科站、海龙县五七中学一起培育杂交水稻种子,还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当时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三大革命的伟大实践”。当时作为教学内容编入吉林省的中学教材,还拍了科教电影。

                              杨振玉,我国北方杂交粳稻的奠基者。1957年12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70年代初,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育成C57、C418等高配合力的粳型恢复系,率先攻克国际上长期未能解决的粳稻杂种优势难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

                              李振声 ,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 ,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金怡濂,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50年代到60年代末,他作为技术骨干、运控部分技术负责人,相继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70年代后期,金怡濂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主持完成了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 ,取得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突破。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任教,参与北大自行开发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工作。1961年,他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A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1975年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

                              王永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3年12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南召县贫农家庭。1962年以南阳地区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微波天线和激光技术。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以多学科最新成果之运用、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

                              反毛言论四:毛派说 1959 年后是刘少奇负责,那么就不能把这一时期的成就记到毛泽东的头上,如果说把这一时期的罪过都记到刘少奇头上,则可反过来说功劳是刘少奇的而罪过是毛泽东的:

                              驳:

                              (一)刘少奇理政时期治国最高理念仍是毛泽东思想;

                              (二)大跃进时期,刘邓大刮“浮夸风”、“共产风”(见第八章第三节),而毛主席是制止“五风”的第一人;

                              (三)1959年刘少奇提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自由租地、自由贷款、自由雇工、自由贸易”,完全是在搞资本主义,致使1961年至1962年农业生产陷入低谷①,后来毛主席亲自对“三自一包”展开反击,才使农业状况好转。

                              可见,凡是依照毛主席治国方针理政,则成就巨大;刘少奇则数次使国家建设陷入混乱。

                              ①1961年由于推行“三自一包”造成农村地主经济复辟,水利破坏以及大批农民弃农经商,使得大批土地荒芜或者种应付地,造成了1961年农业的失败,我国的经济形势,包括粮食形势确实到了极其危急的时候。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重工业基地辽宁等面临了断粮危机,轻重工业也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农业的拖累。据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 一九六〇年和一九六一年上半年的农业生产,一九六一年以来的工业生产,下降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根据各地的核实数字,一九六〇年全国粮食和大豆产量共为二千八百亿斤,棉花产量为二千一百万担,都低于一九五二年的水平。今年夏收粮食作物的产量为四百六十亿斤,比一九六〇年夏收还减少一百六十六亿斤。”

                              • 家园 还没全发完,电话来了我得去干活,回来接着发。

                                大家看见有缺漏部分说一下,我补上。

                                • 家园 回来了,第七章 制度比较专题

                                  反毛言论一:从人民公社到分田到户,粮食就大幅增产:

                                  驳:

                                  (一)粮食增产实际原因:

                                  粮食增产,不是因为分田到户,而是因为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以下内容引自逍遥散人《“人民公社”与“单干”之随笔漫谈》(有删改)]

                                  “1、种子革命。1973至1976年,我国南方‘籼型杂交水稻’(育种代表为袁隆平)和北方‘杂交粳稻’(育种代表为杨振玉)良种相继育成。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到八十年代中期大体完成推广,使水稻单产较以前选育的普通良种约增加20%。与此同时,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其它农作物也都陆续发生了种子革命。一个良种从配育到选育、繁育、推广,顺利的话也要十几年的时间。而要配育推广良种,还需建立农业科研推广体系,这些体系只有在人民公社时期才存在,现在基本都消失了。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增长因素占粮食增长因素的57.1%,若扣除这一因素,这一阶段的粮食年均增长率只有2.1%, 其它的科技因素如化肥农药家农机等还未计入)这就是说还没有合作化、公社化时期的增长率高(3.5%)!再综合第三阶段的年增长率(1.2%),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推行私有化以后,中国的粮食增长其实是呈现递减态式!

                                  2、化肥革命、农药革命。60年代末70年代处开始,我国各地陆续建成一大批中小型化肥厂、农药厂,使我国1975年的化肥施用量较1965年增长3.1倍。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以后,西方允许部分民用产品对华出口,我国又迅速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这些装置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好建成投产,迅速增加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地里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一般达20%-50%。另外新型高效农药“六六六、敌敌畏”等更是有效的消灭大量害虫,为提高农业产量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3、水利革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1958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始,各级政府每年利用农闲组织社员(“义务工”)兴修水利,整田改土,修造梯田,大面积垦荒,全国建成大小水库七八万座、塘坝无数,广袤的田野上,人工河道网、田间道路网、沟渠网、防护林网形成,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灌排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这些现在很难组织完成的、投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农业基础建设工程。

                                  4、农业机械的大量投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1985年)记载,1975年我国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进一步大大提高,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的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6.7倍和66倍,排灌动力机械增长4.9倍,用电量增长4.7倍。

                                  5、耕作技术革命。由于农田水利系统的形成、生长期短且高产稳产抗倒良种的相继育成推广、农业机械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间作、套种、复种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和推广,作物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从一年一熟实现了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大大地提高了农业产出率。

                                  综上所述,“单干”刚刚开始时产生的农业丰收,是我国“前期”对农业和支农工业大量投入的必然结果。而所有这些“前期投入”都是在“人民公社时代、在毛主席时代、东方红盛时期”,在响应党的“共建社会主义、共建共产主义”的号召下做到的。”①

                                  (二)小岗村:

                                  有以小岗村为榜样的,说小岗村单干后粮食产量是比上一年提高了,据说是由4万斤提高到12万斤。但这种说法却不敢提到上一年是大旱,而集体时候的正常产量是17万斤。

                                  而今的小岗村呢?猝死的小岗村书记沈浩说过:“2004年2月,村里为欢迎我写标语的墨水、纸张都是借钱买的。村集体没有一分钱,还欠4万多元债。‘大包干’展览馆陈旧不堪,村小学门窗桌椅破破烂烂。国家投资办起来的自来水、有线电视也停了。唯一的资本——‘名气’,如‘小岗’、‘小岗村’、‘大包干’等也都被别人注册了。”

                                  小岗村农民徐家松说,现在差不多有50%以上的农民借了债,少则六、七千,多则一、二万。小岗村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单是大严家自然村,就有20几家。

                                  (三)包产到户后的粮食生产增长率远低于文革时期:

                                  全国基本实行包产到户后的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8728亿吨,1993年全国粮总产量为4.5649亿吨,增长17.87%。而196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14亿吨,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8631亿吨,增长33.8%。包产到户后的十年,粮食生产的增长竟然比人民公社在文革时期的粮食生产增长率还低!

                                  ①——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参見新华网《感動中國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地推算,在第二阶段的六年间,袁隆平的科技成果增产了500亿公斤的稻谷,即0.5亿吨。而这六年总的粮食增长量(以1978年的3.048亿吨为基数,按平均增长率推算)为0.876亿吨,也就是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增长因素已占其中的57.1%。

                                  ——据央视一台报道,2007年开始,重庆市拟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库进行维修,以弥补30年来在农田水利上的欠账,需拿出300亿资金。这仅仅是一个重庆市针对水库这个单项的维修资金,若将全国范围内修建的水库、塘坝、人工河、沟渠、梯田、农路网、标准农田等用资金来衡量,那将是个天文数字。

                                  反毛言论二:当年亚洲四小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得很繁荣:

                                  驳: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有人因此说资本主义如何好,如何让“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

                                  (一)“四小龙”的经济,都是发展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严重依赖国外资本,所谓经济繁荣并非独立自主,1997年经济危机一袭击,全部垮台。

                                  (二)“四小龙”有三者在中国周边,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前哨这样的“标杆”,以对付中国。拿台湾来说,1950年到1965年,美国给台湾经济援助15亿美元,1952年到1960年台湾岛内投资外资占40%;拿韩国来说,1962年前,美援占总投资80%,1962年至1968年,外援占总投资47.2%。而香港,这些年可以看出,其经济随着中国大陆的起伏而起伏,实是受惠于中国大陆。同时,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已有经济基础,更加上蒋介石从大陆带去的财富(参看本章第三节第三点),自然容易发展。

                                  (三)再看“四小龙”当时的政治体制:韩国60年代是朴正熙集权官僚体制;新加坡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台湾是两蒋独裁统治;香港完全由英国委派总督统治,无政党与民选议会,只在1991年才让人民投票选举18名立法局议员。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还能归功于资本主义所谓“民主制度”吗?

                                  • 家园 第八章 大跃进专题 一 二 三 四

                                    反毛言论:1、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有发生天灾,都是毛泽东造成的;

                                    2、毛泽东发起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

                                    3、毛泽东在大跃进中搞“浮夸风”、“共产风”等;

                                    4、大炼钢铁,浪费资源,破坏生态;

                                    5、搞公社公共食堂,搞大锅饭,导致农民挨饿以致饿死;

                                    6、大跃进毫无成就,经济建设一塌糊涂;

                                    一、天灾问题:

                                    (一)1959年至1961年,中国大范围发生自然灾害:

                                    1、1959年天灾:

                                    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①面积1373万公顷②,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③。

                                    本年全年成灾人口为8043万,超过1949—1958年平均数80%以上,其中山东、湖北、四川各占1000万。本年春荒人口达9770万人④,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2.87倍。

                                    2、1960年天灾:

                                    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首⑤⑥。

                                    本年大灾害不仅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灾害基础上连续发生。成灾地区人口达9230万人,春荒人口高达1298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3.8倍。另外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另部分地区持续干旱。

                                    3、1961年天灾:

                                    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为建国五十年来第二位,成灾面积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⑦,其中四分之一绝收⑧,成灾人口16300万,春荒人口达2180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6.4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这年同样先是发生大面积旱灾,紧接着发生洪灾,东南地区又遭受台风灾害⑧。

                                    (二)关于“不存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谎言:

                                    金辉之流在《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一文里,提出算平均指数得出三年风调雨顺。怎样平均的呢?就是把洪涝设为负值,干旱设为正值,然后将所有正负指数统统相加,这一加就旱涝相抵;另外,在时间上,上半年滴雨不下,下半年暴雨如注,则又可以旱涝相抵。所以,没有自然灾害的结论就是这样得出的。

                                    ① 收成减产80%以上为成灾。

                                    ②《灾情报告》第378页。

                                    ③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6—8月出现江淮流域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达82.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120万公顷农田受灾。

                                    ④主要指缺粮人口,包括外流逃荒、营养病、破产度荒、卖送儿女、非正常死亡人口。

                                    ⑤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35页,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⑥l—9月,从去年秋天开始就缺少雨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有些地区甚至300—400天未下雨,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个主要产粮区合计受灾1598.6万公顷,成灾808.5万公顷,分别达整个旱灾地区的68.9%和56.9%。山东、河南境内的黄河等河流都长期断流,济南地区的800万人生活用水告急。进入夏秋,旱灾扩展到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大陆省区除西藏外旱灾面积达38.46万公顷,是建国五十年来最高记录。

                                    6—10月,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台风和洪水灾害。5个月里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台风过境时间高达10—20小时,高于往年平均数三倍以上(《灾情报告》第379页)。台风造成暴雨频繁,洪水泛滥,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11省受灾993.3万公顷,直接死亡5000余人。山东部分地区30多天里降暴雨19次,平地积水3—4米。东北辽河、太子河泛滥,流量为有史以来最大,淹没辽宁、吉林等143.7万公顷,“鞍山、木溪等地区农田、村庄受到毁灭性打击”(《灾情报告》第378、379页)。

                                    9月,东部和西北部发生严重霜冻灾害,波及21省区,受灾面积138.1万公顷。3—9月,还发生了由南向北推进、波及,21省区的风雹灾害,受灾面积达392.26万公顷。

                                    ⑦《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35页。

                                    ⑧减产80%以上为绝收。

                                    ⑨从去年冬季持续到本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1300万公顷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年内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 ,成灾面积1865.4万公顷。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小麦比去年低水平又减产 50%,湖北有67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损坏房屋504万间。4—6月,江南珠江、湘江、赣江、闽江流域两次普降暴雨,洪水决口,泛滥成灾,水淹10个县市城……7—8月,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灾害,其中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灾情是百年未遇的,受灾面积达16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54%,近100万公顷无收成。

                                    到9月,灾区有60万公顷仍积水未退,聊城、沧州有3500个村庄被水包围,280万人断粮,沧州专区死亡人数占总人口4.9%,7月下旬至8月,东北局部地区遭受暴雨侵袭,山洪暴发,冲入伊春市,交通、电讯中断,工厂停工。松花江流域7万公顷绝收。

                                    8—10月,东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遭受台风袭击11次,其中12级以上占9次,是建国五十年里最多的(《灾情报告》第82页)。

                                    二、“饿死几千万”问题:

                                    1、“饿死三千万”一说的数据来源:

                                    提出大饥荒时期“饿死三千万”乃至多少多少万的说法,根本的数据来源是1983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统计年鉴》,数据如下:

                                    │年末总数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年份│ (万人)│(%)│(‰)│(‰)│

                                    │1957│ 64,653 │ 34.03 │10.80 │ 23.23 │

                                    │1958│ 65,994 │ 29.22 │11.98 │ 17.24 │

                                    │1959│ 67,207 │ 24.78 │14.59 │ 10.19 │

                                    │1960│ 66,207 │ 20.86 │25.43 │ -4.57 │

                                    │1961│ 65,859 │ 18.02 │14.24 │ 3.78 │

                                    │1962│ 67,295 │ 37.01 │10.02 │ 26.99 │

                                    │1963│ 66,172 │ 43.37 │10.04 │ 33.33 │

                                    │1964│ 70,499 │ 39.14 │11.50 │ 27.64 │

                                    │1965│ 72,538 │ 37.88 │9.50 │ 28.38 │

                                    2、数据辨伪:

                                    比较上面1959年末与1960年末的数据,可看到,一年时间人口整整少了1000万,不多不少没有零头,你是否起疑?

                                    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计算公式”①,可验算得出196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年末人口数是669,021,490人,而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是66,207万,比较这两个数据就约有700万之差!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在1990年7月,仍然有14,443,119人生活在中国境内。然而,根据83年版数据用“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1960年的出生人口有13,915,080人,也即是说,经过了30年时间,统计出的1960年出生的人口竟然还增多了528,039人!

                                    在2000年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在2000年10月,仍然有14,684,726人生活在中国境内,相比90年数据又多出241607人!相比83年版数据计算结果,增多了769646人!

                                    3、由以上辨伪可知,1983年版公布的有关年份的人口数据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某些人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谓饿死几千万的说法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①年初人口数 = 上年 12 月 31 日 24 时的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 年初人口数 + 年末人口数 ∕ 2

                                    年出生人口数 = 年平均人口数 × 人口出生率‰

                                    年死亡人口数 = 年平均人口数 × 人口死亡率‰

                                    年末人口数 = 上年年末人口数 + 本年出生人数 - 本年死亡人数

                                    ——公式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人祸问题

                                    1、毛主席退居二线,刘少奇、邓小平负责一线工作:

                                    一线、二线的提出是在1953年,《邓选》里明确提到这一点①。1956年,以党八届六中全会为标志,毛主席正式退居二线。此年,邓小平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大跃进时把关宣传;1959年,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②。

                                    2、外部原因: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片面撕毁了专家合同和补充书343个,科技合作项目257个,共计600个合同。并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00余人,并终止派遣专家900人。1960年7月,赫鲁晓夫催逼中国政府还债。

                                    3、中央的“浮夸风”、“共产风”:

                                    (1)刘少奇大刮“浮夸风”、“共产风”:

                                    1958年6月14日,刘少奇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谈话时宣传康有为的《大同书》,说“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年可以赶上美国,再有四十年、五十年中国可以进入共产主义”③。

                                    1958年6月30日,刘少奇在同《北京日报》编辑谈话时说“我看,三、四十年之后,可以到共产主义社会,你们看,要不要这么长?”。

                                    1958年7月5日,刘少奇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二三年可以超过英国,七八年可以超过美国④。

                                    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听说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

                                    1958年9月10日至11日,刘少奇到他的“共产主义试点公社”河北徐水县视察,当他听到有人说,给山药灌狗肉汤,亩产可以收120万斤时,即说道:“那么做真有效果吗?哈哈!你们可以养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吗!”(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刘少奇到江苏视察,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他参观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刘少奇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⑤

                                    (2)邓小平把关宣传关口:

                                    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回忆说,他开始听毛主席叮嘱较慎重,但后来主持宣传关口的中央领导倡导“思想解放”,就“随大流”了(详细内容见脚注)⑥。

                                    2、地方责任:(1呢?按顺序应该是4)

                                    当时,饥荒最严重的是四川、河南、安徽。当时这三个省的省委第一书记分别是:李井泉、吴芝圃、曾希圣。

                                    李井泉是邓的老部下,1960年8月23日,四川全省范围内在没有事先公告的情况下,突然发行新版四川省地方粮票,百姓手里的旧版粮票不予兑换,全部作废。理由是发现有人制造假粮票。一段时间内,所有食品店、馆子都关门。在“七千人大会”上李井泉遭到四川干部一片声讨,邓出来帮助李井泉解了围,说“李井泉也不要再做检讨了,省委有责任,中央也有责任,账不能都算到某一级头上”。文革中李井泉被造反派红卫兵批斗。

                                    吴芝圃部抗战期间已经归属刘邓指挥,也是邓的老部下。“信阳事件”发生后吴芝圃对中央严密封锁消息,甚至出动武装力量截堵逃荒。文革中吴芝圃被河南造反派红卫兵从四川抓回批斗。1979年1月24日,邓亲自为吴芝圃平反并主持追悼会⑦。

                                    曾希圣不但是邓的老部下,是“亲密的挚友”,而且是邓和卓琳的媒人——1939年曾希圣在延安介绍卓琳和邓相识。饿死人追究责任后,曾希圣被安排到邓的老家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同样,他与上面二位一样在文革中被批斗,同样地,1978年中共中央为曾希圣平反。

                                    从以上三人后来被平反可知,“浮夸风”、“共产风”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①“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邓选》第二卷,《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一九八○年三月——一九八一年六月)》]。

                                    ②“你们看,这次党代表大会上我就是跑龙套,而唱戏的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 ”[《吸取历史教训,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四日).毛泽东会见参加中共八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的谈话]。

                                    ③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

                                    ④同③。

                                    ⑤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⑥“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叮嘱,还是比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随大流’了。因为当时的形势是:把宣传口关的这批中央领导“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而毛泽东的留有余地或压缩空气的声音微弱。在当时中央领导层中,他是少数者。所以我只好‘随大流’,跟多数中央领导走,特别是跟把宣传口关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走。对于1958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鼓吹‘五风’的错误,应是把宣传口关的中央领导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负责。当然,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在这期间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感内疚。”(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第72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⑦ 悼词中宣布:“对于强加给吴芝圃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全部推倒,彻底为吴芝圃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四、大炼钢铁问题

                                    1、“土锅炉”问题:

                                    大炼钢铁问题最让人诟病的是“土锅炉”,那么“土锅炉”是谁提出的?1958年8月25日开幕的工业书记会议上,陈云提出要依靠党委,发动群众搞“土炉子”,说“土炉子”在中国命运还有一个时期①。但是,大炼钢铁开始虽然造成了浪费,很多方法不当,但后来则步入正轨,且成绩斐然,很多钢铁厂在那时建立,如马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等等(其他还有很多,详细见脚注)②。一件事判断是非,不仅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过程中出现错误,结果却是巨大成就,难道可以因部分的错误而否定全局的成就吗?

                                    2、关于钢铁指标的制定:

                                    当时定下1070万吨钢的指标,其过程袁宝华③在回忆文章中有详细记载,毛主席询问了冶金部负责人与各省市负责人,他们都说没问题,薄一波向毛泽东建议将钢铁指标登报,陈云认为看起来是有希望的。另外,毛主席说了“敢想敢说敢干”,后面却紧接着说“一切经过试验”,袁宝华承认当时“大跃进问题,是我们在那里唬弄毛主席”(详细资料见脚注)④。

                                    作为国家主席,在各主要负责人都肯定指标能完成的情况下,毛主席能否定得了吗?倘若毛主席不顾众人意见就凭感觉坚决反对,那才真是叫做独断专行了。

                                    ①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706页。

                                    ②1958年建立马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济南钢铁厂、邯郸钢铁厂、南京钢铁厂、湖南涟源钢铁厂、南昌钢铁厂、湘潭钢铁厂、邢台钢铁厂、合肥钢铁厂、柳州钢铁厂、成都钢铁厂、湖北鄂城钢铁厂、吉林通化钢铁厂、福建三明钢铁厂、酒泉钢铁厂、广州钢铁厂、安阳钢铁厂、衡阳钢管厂,扩建首都钢铁厂、太原钢铁厂、大冶钢铁厂,重组辽宁鞍钢;1959年建立包头钢铁厂。另外,上海宝钢是毛泽东时代规划的,引进日本技术,后来由华国锋筹建。

                                    ③1949年至1959年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计划处副处长、处长,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秘书长,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基本建设局局长,重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冶金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冶金工业部党组委员、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

                                    ④“毛主席又把几个省市的负责人和冶金部负责人找在一起开会,王鹤寿、刘彬和我都参加了。当时刘彬是冶金部副部长,我是办公厅主任主要管建设和计划。毛主席找我们这些人在他的会议室里详细地询问了1070到底可靠不可靠,一个人一个人地问。首先问上海市副市长马天水行不行,马天水说,可以。接着问鞍山市委书记赵敏(已去世)行不行,说可以。又问武汉市委书记,也说行。还问了太原市委书记(他那里有个太钢)。太原市委书记姓麻,问行不行,说可以。问到刘彬,……刘彬说:‘可以,我们都作了计算啦。’……问到王鹤寿,他说:‘主席只要下了决心,我们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是可以的。’……最后问到薄一波同志……他说:‘主席,我建议把1070登报,登报以后,大家都看得到了,义无反顾,就会努力奋斗。’……后来毛主席与陈云同志谈话时,陈云说,他与冶金部的同志算了细帐,看起来是有希望的。

                                    “……大跃进前,毛主席做了一系列解放思想的工作。他提倡敢想敢说敢干,同时又说要一切经过试验。毛主席讲了两条,不是一条。现在大家只说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忘了毛主席说的一切经过试验,是只讲一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关于毛主席的若干回忆》,刊载于中央文献出版社《缅怀毛泽东》一书上册第318页。)

                                    • 家园 大跃进要考虑大背景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在是太顺利了,大大超过了预期。很多专家觉得不可能的被做到了。整个社会都处于兴奋乐观的状态,周恩来等主张谨慎被批判。现在也不经常有各种泡沫不是?

                                      另外我觉得不要什么都辩护,将毛泽东塑造成不犯错误的人。这么大的,翻天覆地的变革,不可能不犯错误。犯错误后如何改正才是更重要的。不要将所有的错误都推给刘邓或者下属,共产党作为一个整体在大跃进中毕竟犯了错误,尽管可能是无可避免的。当然,讲屎盆子都扣在毛泽东一个人身上,是无耻的。

                                      • 家园 洗得太白也不好

                                        感情坏事全是党内其他同志干的,老人家作为党主席反而没责任。

                                        如果是这样,就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么?

                                    • 家园 李井泉废粮票的事对大局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亩产万斤运动。

                                      李井泉是邓的老部下,1960年8月23日,四川全省范围内在没有事先公告的情况下,突然发行新版四川省地方粮票,百姓手里的旧版粮票不予兑换,全部作废。理由是发现有人制造假粮票。一段时间内,所有食品店、馆子都关门。在“七千人大会”上李井泉遭到四川干部一片声讨,邓出来帮助李井泉解了围,说“李井泉也不要再做检讨了,省委有责任,中央也有责任,账不能都算到某一级头上”。文革中李井泉被造反派红卫兵批斗。

                                      60年废除的粮票不过几千万斤,而且并无实际粮食损失,而59年的亩产万斤运动(强制过度密植)造成的粮食减产有几十亿斤。

                                      1959年天灾:

                                      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①面积1373万公顷②,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③。

                                      本年全年成灾人口为8043万,超过1949—1958年平均数80%以上,其中山东、湖北、四川各占1000万。

                                      四川59年并无大的旱情,旱灾严重主要是58年冬放干冬水田种小麦,导致59年无水插秧。

                                      中国天气网的资料,59年旱情四川并不严重:

                                      编号:Q01003

                                      时间:1959年

                                      地点:全国大部地区

                                      成因:长期少雨

                                      成灾范围: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华南、东北

                                      灾情1959年全国大部地区少雨干旱,旱灾中以夏旱为主,占总受旱面积的80%以上,据冀、晋、陕、鲁、苏、皖、浙、豫、鄂、湘、赣等11个严重受旱省统计,受旱面积2533.33万公顷,东北的黑龙江省因旱受灾面积166.67万公顷全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减产粮食1500万吨,其中因旱灾减产粮食1000万吨损失旱灾面积:全国农田受灾面积3380.67万公顷,成灾面积1117.33万公顷。

                                      灾度评估:大旱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农业部全国自然灾害材料

                                      通宝推:程不悔,
                                    • 家园 第八章 大跃进专题 五 六

                                      五、公共食堂与大锅饭:

                                      公共食堂与大锅饭是刘少奇亲自提出并布置的。1958年1月,中央在南宁市召开了一次国务工作会议,期间刘少奇提出向苏联学习搞集体食堂,毛主席不主张,只同意搞一个试点,由此刘少奇大吹大干。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刘少奇讲了半工半读与生活集体化,并要北京和天津先搞试验①。

                                      1958年6月14日,在同全国妇联党组成员谈话时,刘借谈妇女解放问题之机,建议普遍建立公共食堂,还举例鼓励②。

                                      1958年7月5日,刘少奇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工厂要办食堂、托儿所、洗衣店,办学校、办农场,发点枪给大家操练。总之,工农商学兵全都自己干。”

                                      1958年6月14日,刘少奇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的谈话中把托儿所、公共食堂等这样一些生活服务组织视为“大家趋向共产主义”;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妇女劳动力、办食堂、托儿所、洗衣房等服务性事业③。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731-732页。

                                      ② 举例说“河南有一个农业社,有五百多户人家,其中二百多户搞公共食堂,家庭不再作饭了。组织起来之后,出工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一,从前二百多人作饭,现在只要四十多人作饭,而且还吃得饱些,好些,还节省了粮食”。

                                      ③他说:“可以搞很多事业,象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说,小孩子多大年龄就到什么地方去,到处有花园,老人有养老院,还有戏院、小学、图书馆、电影院……搞得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年可以赶上美国,再有四十年、五十年中国可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出版社资料室:《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1958.6-1967.7)]

                                      六、毛主席“纠左”的努力:

                                      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毛主席就已经多次讲到办事要留有余地,要求报纸要卡紧,要压缩空气,按实际条件办事,并找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谈话要他卡住报纸唱高调的风气①。4月上旬曾希圣谈到安徽大搞水利工程时,毛主席又强调“提口号要注意留有余地。……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成绩,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凡是有真必有假,要打个折扣才稳当一点。”对于报纸宣传,再次说“报纸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②。

                                      1958年8月13日,毛主席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同志和社领导汇报说,亩产10万斤。毛主席表示不相信,他指着一位领导同志说:“你们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③

                                      1958年8月29日,毛泽东在修改人民公社决议稿时,还专门写了一段话,即:“人民公社建成之后,不要忙于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在目前还是以采用集体所有制为好,以避免在改变所有制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④

                                      毛主席发现出现问题后,多次派人到刘少奇搞的试点徐水县调查,最后又亲自去河北调查,回来听取汇报后说:“家具可以不归公,这是一部分生活资料。吃饭集体,衣服、床、桌、凳等等不能集体嘛。……对私人间的债务问题,一风吹,又一次‘共产’哩。这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把你的拿过来,这不是租借是侵略了。”他说:“要把劳动力多的农户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使他们收入多点,工资多点,不要平均主义。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原则。”⑤

                                      第一次郑州会议(1958.11.2—10日)上,毛主席强调人民公社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制,指出取消商品经济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实事求是,不许说谎虚报,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许强迫命令⑥。

                                      武昌会议(1958.11.21—27日),毛主席再次找吴冷西谈话,指出“记者头脑要冷静”,说老百姓瞒产“值得同情”,“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批评抢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空想,强调“压缩空气”,把高指标压下来,批评弄虚作假的浮夸风⑦。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1958.11.28—12.1日)上,根据毛主席意见,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方面对人民公社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阐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前—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纠正“左”倾错误的认识成果。

                                      第二次郑州会议(1959.2.27—3.5日)上,毛主席对“共产风”进行了更严厉的批评⑧。按照毛主席的意见,郑州会议确定了“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原则。

                                      ①“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找我谈话,毛主席说:‘河南提出苦战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和消灭文盲。辽宁要实现三自给(即粮、菜、肉自给)。我怀疑是错误的。河南提出今年办四件大事,有些可能做到,有些可能做不到。就算都做到,也不要登报。人民日报硬是要卡住。否则这个省登,那个省登,大家抢先,搞得天下大乱。一年完成不登报,两年完成恐怕也不要登报。各省提口号恐怕时间长一点比较好。我就有点机会主义,要留有余地。’毛主席说:‘现在报纸报导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定指标要留有余地。’”(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4页)

                                      ②1958年4月上旬,“在曾希谈到安徽大搞水利工程时,毛主席说,现在说苦战三年改变面貌,其实三年之后还要苦战五年,才能完成40条。提口号要注意留有余地。苦战三年只能算是初步改变面貌,对于下面报上来的成绩,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凡是有真必有假,要打个折扣才稳当一点。”

                                      “在舒同谈到山东三年实现40条有把握时,毛主席说,今年是空前的一年,这样的大跃进在历史上未曾有过,我们没有经验。今年要看一年,明年胆子可能大一点,现在还是要小心谨慎,不要把事情说满了。”(同①第67页)

                                      “现在各地提出这个‘化’那个‘化’很多。……但报纸宣传要慎重。……不要随便宣传已经实现了。即使是讲订规划、提口号,也要留有余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说得活一点。否则,说一年或两年完成,那不是以后没有事情干了吗?要留给后代子孙一些事做。现在说苦战三年改变面貌,其实只是初步改变面貌,能否做到还得看一年。“报纸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

                                      “现在全国出现高潮,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上第70―71页)

                                      ③ 有的同志为了证明亩产10万斤,让小孩往水稻站。毛泽东摇头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9月在湖北省,当时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试验田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相信。”王任重又说,这是农村工作部长亲自验收的。毛泽东还是摇头说:“靠不住,谁验收也靠不住。除非派军队站岗放哨,单收单打,看住人不往里参假才算数。”外国朋友问他,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了之:“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见许全兴著《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125页)

                                      ④ 毛主席在修改人民公社决议稿时专门写了一段话,即:“人民公社建成之后,不要忙于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在目前还是以采用集体所有制为好,以避免在改变所有制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中,就已经包含有若干全民所有制的成分了。这种全民所有制,将在不断发展中继续增长,逐步地代替集体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是一个过程,有些地方可能较快,三、四年内就完成,有些地方,可能较慢,需要五、六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如国营工业那样,它的性质还是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然后再经过多少年,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时期还不得不保存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都逐步地消失了,反映这些差别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也逐步地消失了,国家职能只是对付外部敌人的侵略,对内已经不起作用了,在这种时候,我国社会就将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时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746-―747页)

                                      ⑤ 毛主席在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汇报徐水工作时的谈话纪要,1958年10月21日。

                                      ⑥ 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大线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小线是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条线一定要划清,不能混淆。还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不少人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商品的差别,没有懂得利用其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同时强调:现在还是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法则来做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我们国家是个商品生产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有积极作用的。

                                      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毛主席说:“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我以为有了人民公社以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发展,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现在有人倾向不要商业了,至少有几十万人不要商业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违背客观法则的。……这是不认识五亿农民,不懂得无产阶级对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人民公社是全民所有,废除商业,实行产品调拨,这就是剥夺农民,只会使台湾高兴。……现在农民的劳动,同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种子、工具、水利工程、林木、肥料等)一样是他们自己所有的,因此有产品所有权。不知道什么道理,我们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显然把这些问题忘记了。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就有脱离农民的危险。……搞社会主义没有耐心怎么行?没有耐心是不行的。”

                                      批评浮夸风时说:“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亿斤粮食,最多是七千四百亿斤,把七千四百亿斤当数,其余一千六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人民是骗不了的。过去的战报,谎报战绩只能欺骗人民,欺骗不了敌人,敌人看了好笑。有真必有假,真真假假搞不清。……《人民日报》最好要冷静一点。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11月6日,吴冷西说:“当我们汇报到有些公社搞集体住宿时,毛主席生气地说,那种搞法不是给国民党对我们的诬蔑帮了忙吗?凡是这样搞的地方我都支持群众起来造反。这些干部头脑发昏了,怎么共产党不要家庭呢?要禁止拆散家庭,还是一家人大、中、小结合为好。

                                      “谈到群众大炼钢铁的干劲很大,地里的庄稼没有人收时,毛主席说,1070万吨的指标可能闹得天下大乱。从北戴河会议到年底只有四个月,几千万人上山,农业可能丰产不丰收,食堂又放开肚皮吃,这怎么得了?这次郑州会议要叫大家冷静下来。”(吴冷西《忆毛主席》103页)

                                      9日上午,毛泽东主要就纲要四十条问题发表意见。

                                      “第一,家庭问题。针对公社化运动中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拆散家庭的左的做法,他主张在纲要里写进这样的话:‘废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家长制。在住宅方面,注意使住房适宜于每个家庭的男女老幼的团聚。’

                                      “第二,商品问题。他说:‘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在生活资料方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并且利用价值法则的形式,在过渡时期内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利逐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曾经大力提倡发展商业,因为苏联那时城乡商品流通有断流的危险。我们在 1950 年也曾经有过这种危险。现在运输情况不好,出现断流的状态。我看要向两方面发展:一是扩大调拨,一是扩大商品生产。不如此,就不能发工资,不能提高生活。’

                                      (毛泽东反对取消商品、消灭货币。陈伯达主张消灭商品和货币,58年9月,有个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制定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次修改稿)》中,也主张取消商品,消灭货币)

                                      “第三,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他说:‘一部分必须破坏,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权力。这些方面必须天天破除。破了又生,生了又破。’又说:‘我们要恢复供给制,但要保留适当的工资制,保留一部分多劳多得还是必要的。’

                                      “第四,高指标问题。纲要中提出,到1967年要达到年产四亿吨钢。毛泽东问:‘许多问题,我不清楚你们是根据什么这样提的。工业方面为什么搞四亿吨钢?到1962年搞多少吨?(有人答:一亿吨。)五年就增长三亿吨。怎么增法?’他说:‘现在有些问题相当混乱。不仅在公社方面,就是在中央、省、地这三级里头,都相当混乱。钢、机床、煤、电四项高指标吓人,四十条发到哪一级,要做政治考虑。’”

                                      10日,毛主席在会上讲述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时说:有些同志读马列主义书时是马克思主义,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要打折扣,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十六条(指会议起草的《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中的第36条——引者注)的写法就是证明,尽量用不明显的词句来蒙混过关。斯大林说:有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剥夺农村的小生产者。我国也有这种人。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全民所有,废除商品,实行调拨,那就是剥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要看它同什么经济联系,商品与资本主义联系就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就不是资本主义,就出社会主义(毛泽东11月在郑州会议上讲话文稿)。

                                      ⑦毛主席对于瞒产说:“我对隐瞒产量是寄予同情的。当然,不说实话,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瞒产?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多吃一点,值得同情。瞒产,除了不老实这一点以外,没有什么不好。隐瞒了产量,粮食依然还在。瞒产的思想要批判,但是对发展生产没有大不了的坏处。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记者头脑要冷静》)

                                      就群众自发抵制错误政策而论,毛主席说:“比如瞒产,干部要多报,老百姓要瞒产,这是个矛盾。瞒产有好处,有些地方报多了,上面就调得多,留给它的就没有多少了,吃了亏。再有一种假,也是造得好的,是对付主观主义、强迫命令的。中南海有个下放干部写信回来说,他所在的那个公社规定要拔掉三百亩包谷,改种红薯,每亩红薯要种一百五十万株,而当时包谷已经长到人头那么高了,群众觉得可惜,只拔了三十亩,但上报说拔了三百亩。这种造假是好的。王任重说,他的家乡河北某地,过春节时,要大家浇麦子,不让休息,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只得作假。夜间在地里点上灯笼,人实际上在家里休息,干部看见遍地灯光,以为大家没有休息。湖北有一个县,要群众日夜苦战,夜间不睡觉。但群众要睡觉,就派小孩子放哨,看见干部来了,大家起来哄弄哄弄,干部走了又睡觉。这也是好的造假。总之,一要干部有清醒头脑,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不要受骗,不要强迫命令。(《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

                                      毛主席说:“现在有的人吹得太大了,我看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没有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才搞了9年。现在一吹,吹得那么厉害,想当先锋,这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量,有相对的规律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说过渡就过渡。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不但要具备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且还要有国际条件,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就压缩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问题,毛主席说:“我再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空气变成低调空气,先搞少一点,如果行,有余力,情况顺利,再加一点。这有点泼冷水的味道,右倾机会主义了。……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要减轻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00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亿土石方,多了三倍。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多少人力财力,这样一来,我看,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万人。死5000万人,你的职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要不要搞那么多,你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明年3000万吨钢(按:北戴河会议决定1959年钢产量为2700—3000万吨——笔者注)。究竟要不定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有断弦的危险。”“你们现在说的那些根据我还不能服,我不仅要做机会主义,我已经是机会主义,我就是站在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为此而奋斗,不牵累别人,将来算起账来的时候,不打你们,打我。因为我在这里反冒进,以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

                                      对于浮夸又说道:“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密,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这跟做诗不一样,要懂得做诗和办经济事业的区别。‘端起巢湖当水瓢’,这是诗,我没有端过,大概你们安徽人端过。巢湖怎么端得起来?即使检查了,也还要估计到里头还有假。有些假的,你查也查不出来,人家开了会,事先都布置好了。希望中央、省、地这三级都懂得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头脑,打个折扣。三七开,十分中打个三分假,可不可以?这样是否对成绩估计不足,对干部、群众不信任?要有一部分不信任,要估计到至少不少于一成的假,有的是百分之百的假。(《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11月23日)

                                      ⑧毛主席说:“从去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主要有三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三是猪、鸡、鸭、(有的部分,有的全部)无偿归公社,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筷等无偿归公社食堂,还有大部分自留地归公社……”还批评说:“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都还采用赎买政策,怎么可以无偿剥夺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这样做,实际是抢产,没给钱,不是抢是什么?这样下去,一定垮台!”

                                      毛主席又说:“我代表1000万队长干部,五亿农民说话,坚持右倾机会主义(按:当时如果谁反对刘少奇推行的‘共产风’就被他们批判为右倾,所以毛主席这样说——笔者注),贯彻到底,你们不跟我贯彻,我一个人贯彻,直到开除党籍,要到马克思那里告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