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17):细浪艇(一) -- 本嘉明

共:💬42 🌺2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茗谈(117):细浪艇(一)

    (一)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网站2013年12月10日报道,重点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在题为《抗美国航母:中国能力和苏联战略》的评论文章中指出,苏联当年对抗美国航母的战略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联红海军反航母能力曾经在1980年代巅峰时期提升到较完善的水平,至少能够同时消灭当年的4支美军航母战斗群。

    苏联反航母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由携带2--3枚KH-22巡航导弹(导弹重5.8吨,长11.6米,直径0.92米,射程600公里)的图-22M2、图-22M3远程轰炸机组成的海军航空兵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2图:图-2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挂在图-22上的Kh22导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h22导弹的个头大小。

    消灭美军一支航母攻击战斗群需要出动一个海军航空兵师的兵力,即90架以上携带导弹的远程轰炸机(90架这个数量要比中国海军航空兵现有的轰-6轰炸机总数多得多,与中国海军和空军拥有的各型轰-6总数相当)。

    苏联虽然计划同时抗击美国6支航母攻击战斗群,但是最终只组建了4个海军战略轰炸机师,配备图-22和图-16,兵力不足部分由苏联空军补充。假设当年真开战,苏军即使成功使用海军航空兵战略轰炸师,损失也将会非常高,海军航空兵师将会损失作战编成中大约一半的飞机。其中一些飞机,比如对目标实施最后侦察、保证对导弹提供准确目标指示的飞机,连同机组人员,注定100%损失掉。

    突击成功与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首先是能否得到美军航母所在位置的可靠情报,这项任务主要依靠图-95RTS侦察机和“传奇”目标指示卫星系统。但是图-95RTS侦察机容易受到攻击,卫星系统又不是特别可靠。因此苏军平时都会派遣水面战舰------比如导弹驱逐舰------跟踪美军每支航母攻击战斗群,对其实施目视观察,持续向总部传送对方坐标。一旦爆发战斗行动,该舰“应当在自己必将被敌方击沉之前及时对美军航母造成最大损失”------当然,没人当真指望负责跟踪的苏军战舰能够成功重创美军航母,该舰的主要使命在传送美军航母准确坐标之后就算完成了。

    在对付美军航母战斗群时,苏军航母舰载航空兵应当与导弹巡洋舰、核潜艇协同行动,各自发射“重型巡航导弹”攻击航母,这样才能保证能够突破美军航母防御圈,将其消灭(中国海军航空兵突击力量由战术歼击机和轰炸机组成,配备相对较轻重量的反舰导弹)。但是,导弹巡洋舰,特别是核潜艇,同样属于极其昂贵的武器装备,从而使苏军抗击美军航母的对称措施在经济成本上几乎不比航母本身便宜多少。

    卡申认为,尽管在抗击美军航母的战略上中国和苏联有些相似,但是中国可用于遏制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力量与前苏联不太相同。中国既没有导弹巡洋舰,也没有携带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核潜艇,而且中国海军现有的远程导弹轰炸机数量也不多。中国虽然出现了反舰弹道导弹这种新型武器,但是其实际能力暂时还是个谜。

    为了对抗中国的反航母战略,美国投入相当多的资源,其中一个成效就是美军舰艇编队防空系统的能力得到提升。作为有效对抗中国的战略,美军还考虑封锁海上战略交通线。中国要想把反航母力量提升到苏联水平,必须投入极其庞大的资金,可能会阻碍国产航母舰队的发展。把宝押在唯一特别有效的反介入系统身上,希望通过反舰弹道导弹(DF-31D)解决所有问题,又过于危险。

    卡申预言,中国海军将在特定阶段做出反航母力量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避免重蹈苏联海军覆辙。

    (二)

    反舰导弹,可分为“反舰弹道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我们这里单说后一种。

    反舰巡航导弹要针对的打击目标,可以粗分为两大类:航母,和“非航母(即其他水面舰只)”。

    非航母的敌舰比较小(下表中就是适合装备在护卫舰上的中小型反舰导弹),自己不能掌握空中优势,对空警戒范围小,随舰的防空导弹射程多数在200公里以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鹰击-83”这个重量级别的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自重715公斤,弹头160公斤,长6.4米,直径0.36米,射程在180公里以上,增强型至少250公里),可以在单艘敌舰的防空范围以外,由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或苏-30投掷“鹰击-83”,轻松展开攻击。而与“鹰击-83”同属中国海军第三代反舰导弹的“鹰击-62”舰射型则达到500公里的射程。

    但这些个头的导弹对于航母就不行了。航母的吨位大,打航母的导弹,常规弹头的装药必须接近1吨;航母有舰载战斗机保卫,打航母的导弹必须射程远。比如美国航母曾经配置的舰载机F-14D,最大航程3200KM,作战半径超过900KM;现配置的F/A-18C,作战半径约600公里;陆续替代F-14D上舰的F/A-18E/F,即“超级大黄蜂”,比其他F-18系列的飞机要大30%,所以作战半径相应也比F/A-18C要大一些。下图的左上角,是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与美国尼米兹级战斗群在防空能力上的差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正在研制中的歼轰-7B战斗轰炸机,可以携带“鹰击-12"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该弹典型巡航速度M4.0,一般射程在400公里。就是说,中国的歼击轰炸机群必须要突破美军舰载机的层层阻截,抵近到离美国航母400公里处,才对美国航母构成真正的威胁力。“鹰击-62”舰射型则固然有500公里的射程,但体积庞大,要靠水面舰只携带,水面舰只目标大速度慢,就更难突破敌舰载机的严密设防了。

    所以,弹头大,射程远,制导技术先进,这是打航母的前提条件(至于是超音速导弹还是亚音速导弹,或亚-超结合导弹,这三家各有优势,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上述第四代的“鹰击-12”,全重大约2.5吨,空射型战斗部装药800公斤(射程550公里),潜射型装药1200公斤(射程360公里),全程超音速飞行。鹰击-12主要用于空基反舰,搭配另一型中国第四代空基高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作为空中反舰的“二把刀”。“鹰击-12”较重,中国的歼击轰炸机(歼轰-7B,苏-30MK2)勉强能一次携带2枚。能大量携带“鹰击-12”和C-301/C-101反舰导弹的只有海军航空兵的轰-6M。但轰-6速度慢目标大,如果像前苏联的打航母战术------用90架各型轰-6猥集突击,沿路不断被敌击落,最后残存的部分轰炸机达到所携反舰导弹的射程所及,一起发射重型反舰导弹,对敌航母编队进行超饱和攻击------这种战法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鹰击-12”本身就相当昂贵,这么一路“跑冒滴漏”地损失,也耗不起,更何况还未必能有大的战果。所以歼轰-7B加“鹰击-12”,未必能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形成有效的威胁。

    同属中国第四代的“鹰击-18”,个头类似于现代级驱逐舰上携带的俄制“日炙”重型反舰导弹,全重约4吨(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重3吨),技术上则接近俄国Klub导弹。“鹰击-18”主要用于岸基反舰,兼顾水面战舰携带。由于比较笨重,战舰的携带数量不可能太大------满载8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也只携带了8枚“日炙”导弹。

    俄罗斯专家卡申说得有道理,“中国海军将在特定阶段做出反航母力量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这必须要抉择。

    反航母的办法,归纳起来就是两类:一,用航母反航母,这就是二战中太平洋海战中多次发生的战例,美日海军都不过多依托陆基航空兵,基本以各自航母的舰载机在大洋深处决战。二,用本方航母以外的兵器反航母,比如用陆基战略级别航空兵(苏联的重型轰炸机密集突击战法),用岸基导弹(弹道导弹如DF-31D,巡航导弹如“鹰击-18”),用舰基导弹。

    这两类战法里,最扎实的基本功,仍然是“以航母反航母”,这是正兵,跟“以坦克反坦克,以潜艇反潜艇”是一个道理。这样做的海军虽然很累,要追赶领先者的东西太多,但扎实,稳健。中国有了强大的航母,那么对方有航母的时候,可以去对抗别人的航母;对方没有航母的时候则可以发挥我们航母作战群应有的制海优势,可以在各种烈度的对抗中,力压对手,不战而屈人。

    而“以非航母的兵器反航母”,则属于“奇兵”,是在急切间抄近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动创造条件,尽早拥有一个对抗航母的手段。但这个手段本身,比如弹道导弹打航母,首先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而且是一种赌博。即便研发成功,这又是一锤子买卖,一动起来就没有转圜的余地,就是你死我活的终局了。

    所以,卡申的疑问,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就是中国必须老老实实,走该走的路,以航母对抗航母。没有正兵在正面战场起主要作用,单纯依赖奇兵冒险犯难,那会是相当凶险的。

    但是中国的航母,发展再怎么快,毕竟还是要一口一口吃饭。这接下来的20来年里,航母编队必须优先投入资源,尽快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而反航母的战法又不能有丝毫怠懈,为“制空权大海军”这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保驾护航。国家的资金和军工人才是有限的,鱼与熊掌,如何能得兼呢?

    苏联当年的反航母战法,假设真用起来,还是有效的,当年这个威慑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和心理震慑力。因为90架图-22中,只要有40%以上冒死逼近到Kh-22导弹的射程以内,这么多6吨级的重型导弹乱箭齐发,任何一艘航母都不可能“猪坚强”。今天,美国航母们不大怕这招了,因为这30年来的技术进步,使90架图-22打“机海战术”已经不太顶用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不引进图-22,不组建庞大的海航轰炸机群,因为耗费大而可预期效果小。

    但这个战法中,“重型反舰导弹饱和攻击”一旦可以发动,对航母仍然有致命的威慑力。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样(在射程上)够得着敌航母(不被敌航母舰载机过早击落我方轰炸机,或击沉我方驱逐舰)。

    说了这么多,我们归纳一下:

    一,以导弹反航母,费效比仍是最划算的。一枚反舰巡航导弹,再贵500万美元顶到天了,可大型水面舰只,哪艘不是5亿美元以上的?

    二,我们很民科地把反舰巡航导弹分一下,会有3类:

    A,总重0.8吨左右,长7米以下,弹体直径0.5米以下。

    B,总重3吨左右,长9米以下,弹体直径0.7米以下。

    C,总重5吨以上,长12米以下,弹体直径1米以下。

    这其中,B,C两类,射程都在500公里以上,但比起美国航母在舰载预警机指挥下,舰载战斗机9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这两类导弹的腿,还是短了一点。既然以轰炸机群突防,以导弹驱逐舰慢腾腾接近敌编队,在战时都不大可能,那么用潜艇在水下悄悄接近目标呢?

    潜艇所携带的潜射反舰导弹,要装在垂直发射筒(井)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垂直发射筒要装在潜艇的耐压舱里,所以你能造(直径)多大的耐压舱,决定了你能装备弹体多长的反舰导弹;而弹体多长,也间接决定了导弹的射程和杀伤力。如果耐压舱的直径大了,潜艇的吨位势必也大,对动力和其他指标的要求也高,一下就走到“核动力潜艇”上去了。比如下面这艘水下排水量26500吨的台风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核潜艇极其昂贵,动辄30亿美元以上的造价。以核动力潜艇反航母,一旦反舰导弹出水,也就宣告了潜艇所在的精确位置。

    美航母舰载机的出动方式,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式:分波作业,或连续作业。连续作业方式的飞行周期是连续的,前一个飞行周期(出动波次)未完,另一个飞行周期又启动,可连续维持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行动,并将空中作战能力保持较长时间。参与连续作业的飞机往往只携带少量武器,同时执行例行的防空、(对海对岸)警戒、反潜等防御性飞行勤务。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连续作业时的舰载战斗机虽然携带弹药较少,但对地(对舰)攻击能力颇高,遇到敌方潜艇的突然袭击,巡逻的美军舰载机可以抢先攻击潜艇,拼着老窝(航母)被端,也能够杀伤发起攻击的潜艇。何况在第二岛链附近海域活动的美国航母,必然会有来自日本的岸基反潜机群的协助。

    所以大型潜艇攻击航母,本身也等于是在自杀,一命换一命。当然,由于打击航母目标的巨大意义,付出一些代价是在所不惜的。

    而我们这一篇要讨论的主题,就是坚决完成战斗任务(打击敌航母),而又尽可能少付出代价,这怎么做到呢?

    本嘉明:茗谈(116):船族

    通宝推:mezhan,夏侯,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茗谈(117)-5:032K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032常规潜艇,这是一个传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

      最近美国媒体引用五角大楼的消息说,北朝鲜在2015年4月22日(或者是5月8日)进行了第三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导弹是从位于朝鲜新浦附近的一艘潜艇上潜射升空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艘朝鲜潜艇最早暴露于2014年,当时美国的军用卫星在朝鲜咸镜南道新浦的潜艇造船厂一处码头发现了这艘潜艇。根据卫星照片推算,潜艇长约67米、宽6.6米,吨位在1000-1500吨左右。潜艇围壳上显示有一个巨大的舱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以为这只是潜艇设备舱盖,现在看来,这个舱盖是专门为艇上的弹道导弹设计的。迄今朝鲜所能建造的潜艇,吨位最大也就1500吨,这艘只能携带一枚弹道导弹的小潜艇因此一举超越前苏联629型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弹道导弹潜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联解体的混乱期,朝鲜从前苏联搞到一批潜射中程导弹R-27(即SS-N-6),这次发射的是朝鲜自己的仿制品,因为R-27是液体燃料火箭,这都20多年了,药液过期,早就打不响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朝鲜仿制的R-27型导弹长9.65米,直径1.5米,自重14.2吨,弹头600公斤。当年,苏联Y-1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10100吨)可携带16枚。R-27型可携带的核弹头威力为100万吨,射程2400千米。苏联产导弹略短于9米,导弹筒长10.1米,直径1.7米,"吊"装在Y-1的耐压艇体上,顶端伸出耐压艇体外,但发射筒底离舱底还有一段空隙。由于是液体燃料,为防止导弹燃料泄漏,潜艇上设有预警小气候分析系统,但最后还是发生了K-219艇的沉没事故。

      该导弹可在海面海况5级以下时,在水下35-40米深度发射。发射时,先向发射筒注水,然后4枚齐射,共4次发射完16枚导弹;理论上每次间隙只有8秒,但实际要长得多。“发射间隙时间长”这一缺点在后续改装艇上有所改善,可以一次齐射8枚导弹。

      R-27的尺寸,类似于中国的巨浪-1(也就是东风-21,直径1.4米,长10.7米,自重近15吨)。水下排水量1万吨的大家伙,承受一次8枚齐射不稀奇。排水量仅1500吨的小潜艇,也能打出去1枚------虽然只有1枚,也让我们大家开眼了,这得多危险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显然这艘潜艇与朝鲜的近邻日韩(以及中国)都没有关系,日韩距离朝鲜太近,根本用不着潜射弹道导弹打击;想打击美国本土,射程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需要在第一岛链外发射,才能够到美国夏威夷,穿越第一岛链而不被发现,对于常规动力潜艇来说不可能,因为走400公里左右就必须上浮换气。最大的可能,在于被美国“外科手术”轰平核基地后,朝鲜仍能保留一颗核弹头,报复驻日韩美军。

      而中国的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也是通过类似的常规潜艇,试射成功的。这就是功勋艇------长城20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城-200”是中国从苏联进口的唯一一艘629级(高尔夫级)常规动力弹道弹道潜艇,长99米,宽8.6米,水下排水量2950吨,3部柴油主机,水面有6000马力。装备3具CSS-N-3发射井,10具533MM鱼雷发射管。

      现在看,它实在太旧了,于是中国开发了032型综合实验艇,首艇是“长城-201”,武汉造;最近江南造船厂好像又下水了一艘新的032。

      “长城201”长96米,宽10米,水下满载排水量6600吨,是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常规动力潜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的围壳特别大,原设计参照031,有3座大型垂直发射井(外直径约2.7米,深18米),坐在围壳里;后来试验安装“整体救生钟(可以供全体艇员一起上浮脱险)”,就减少为2座大型垂直发射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艇前部还有4座较小的垂直发射筒,用于试射“潜射巡航导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条艇可以试验巨浪-2系列,长剑-10/20系列,鹰击-18等大型导弹,还可以试验新型533MM鱼雷,无人深潜器,特战设备,等等。满编85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32也是一款常规动力的弹道导弹潜艇,真急了也可以拿来打仗。由于吨位大,随舰的科研设备多,造价昂贵,真拿来打仗,显然舍不得。

      (二)

      中国海军最恨什么?就是美日那300架反潜机,太讨嫌了。

      那么,能不能发展一款“打反潜机的潜艇”,为中国的大批柴电潜艇“护航”呢?

      我们按照“细浪艇”的思路,把032艇缩微一点,构思一款“专打反潜机的潜艇”,就叫“032K(032防空型)”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32K,是032原尺寸的75%大小,艇身长70米,宽7.5米,水下排水量约2900吨,有AIP动力舱。因为3000吨级的潜艇不需要“整体救生钟”,所以围壳内的大型垂直发射井恢复为3座(外直径约2.2米,深13米)。这3座“主垂直发射井”的直径,略大于055大驱上的多用途垂直发射筒直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近央视曝光了鹰击-18反舰导弹在052D新驱逐舰上垂直发射的画面,这枚导弹可能使用了与美国“MK41垂发系统”不同的”同心筒(CCL)式导弹垂发系统”。CCL的特点是由内外两个同心圆筒组成一个发射井,内筒起支撑、导向作用;内外筒之间的环形空间是燃气排放通道。CCL的优点是利用两个同心圆筒之间的环形空间排气,可以取消“MK41垂发系统”所需的增压室和公共排气道。由于发动机排出的燃气不但与相邻的导弹井相隔离,也与导弹本身隔离,因此可以大大简化结构组成,减小质量,节省空间。CCL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每个发射筒都自成一格,独立地负担从储运到发射的全部任务,不需要额外辅助设备;只要导弹直径不大于发射筒的内径就可以使用,实现防空/反舰/反潜等不同种类的导弹共用发射井,大大方便了战术部署。

      因此,032K的CCL主发射筒,从尺寸看,可以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如果紧急情况下逼不得已,也可以装下一枚DF-21D(就是打航母款)或其他DF-21系列中程导弹,此时032K等于是高尔夫级潜艇的现代翻版,虽然性能远不如核动力大型战略潜艇,但好歹仍具备某种战略打击能力。这是特殊情况,小艇装大弹,比较危险,因此虽有此预案设计,一般讲032K属于战术潜艇,最好一辈子都用不着装DF-21出航。

      艇前部另有4座较小的“副垂直发射筒”,可以发射CM-708潜射反舰导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种导弹已经在珠海航展上露面,该导弹采用的是无动力运载器,就是一个空筒,利用浮力将导弹从脱离潜艇后,浮送到水面。从潜艇上的鱼雷发射管发射之后,“CM-708潜射导弹运载器”依靠水的浮力和一对稳定翼滑向水面,并呈现一定角度出水,运载器出水的时候,头盖打开,导弹助推火箭点火,脱离运载器,转入巡航弹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动力潜射导弹运载器”的优点是简单,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它利用自身浮力上浮,不需要动力推动,因此噪声小,隐蔽性能好,有利于突然攻击,可靠性高;缺点是出水速度小,容易受高海况的影响,稳定性差,影响导弹的初始飞行姿态,对于导弹的命中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不论是“有动力导弹运载器”还是“无动力导弹运载器”,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增加了系统的长度和筒壁厚度,尤其限制了潜射导弹的直径。因为潜艇的鱼雷发射管直径是一定的(533毫米左右),运载器自身有筒壁厚度,运载器与导弹弹体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所以就限制了导弹的直径。采用“鱼雷管发射运载器”的时候,它运载的导弹(比如CM-708潜射导弹)直径一般不能超过0.36米,长度则不会超过8米太多(因为一般鱼雷长度都在8米以内,鱼雷发射管也不会长出更多),这在发射中轻型反舰导弹的时候还可以接受,象飞鱼/鱼叉/YJ-8,弹径都在0.36米左右,也就是说接近导弹运载器能够容纳的极限。更大的导弹如巡航导弹/大型反舰导弹,比如战斧巡航导弹、俄罗斯CLUB以及国产YJ-18反舰导弹。直径均超过了0.5米,无法采用这种运载器发射,所以这些导弹起初直接以裸弹的形式从鱼雷发射管发射。不过这样也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导弹与鱼雷会争夺稀有的发射管数量,由此艇载垂直发射系统就问世了。032K有这4座“副垂直发射筒”,直径比鱼雷管要大,这就具备了基本的反舰能力,同样也可以利用这套“无动力导弹运载器”,发射中近程防空导弹。

      但032K身为“防空专家”,不是只携带4枚中程防空导弹的小角色,大戏在那3座“主垂直发射井”,我们要在这里装入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就是向土耳其推销的那个大杀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红旗-9防空导弹,弹长约6.8米,尾翼打开后直径1米;红旗-9防空导弹“冷发射”发射筒长约7.3米,筒直径1.2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此发射筒比较长,一般2000吨级柴电潜艇不可能垂直安装,所以我军在海上试验时,导弹是装在旧“长城-200”实验艇的主发射筒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个筒原来是装巨浪-1弹道导弹的,长度肯定够了,就是筒子腰身粗了好多,真浪费啊------巨浪-1弹径1.4米,红旗-9连1米都不到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果,我们军工想出的另一种方案就是我们的“强弩”构思,在吨位较小的柴电潜艇上,先让红旗-9躺下,要打了临时竖起,露出水面发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这样做,由于常规潜艇甲板较窄,实际可带红旗导弹的数量很小,发射筒又必须耐水压,竖起阶段也有操作风险,发射前潜艇围壳和发射管均露出水面,容易被敌方雷达捕捉到------这些都是缺点。032K不需要这么麻烦,由于“主垂直发射井”的尺寸比红旗-9防空导弹“冷发射”发射筒要大,我们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这就是“拧口红”。

      在“主垂直发射井”里,装入一个红旗-9防空导弹“冷发射”发射筒,需要发射红旗-9时,潜艇在浅水慢速行驶,“主垂直发射井”的井盖打开,向井内注水,井内外水压平衡后,井底部的千斤顶,把“冷发射”发射筒像口红棒一样推出“主垂直发射井”,直到露出水面。随后“冷发射”发射筒的顶盖打开,把红旗-9导弹弹射出去。发射完毕,发射筒盖关闭,潜艇紧急下潜,千斤顶再反向动作,把发射筒收回“主垂直发射井”里,关闭井盖,排干海水。整个过程中,潜艇仅仅有1-3具发射筒露头,间隔10余秒依次发射,潜艇始终没有真正出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一艘032K,同时具备反潜(鱼雷),反舰(CM-708潜射反舰导弹),防空(红旗-9)三大功能。尤其是红旗-9,已经不能谦虚地称为“防空”,而应该叫“空域清扫”,此锋一出,肥婆P-3C和P-1就是死路一条啊。如果将来用“阿穆尔-1650”当“细浪艇”坐守远海的话,一艘032K可以同时为3-4艘“细浪艇”的“承包海域”撑起保护伞。

      另一种改法,032K2,艇身直径同032一样,最宽处10米,艇身长度约80米,水下排水量约3900吨。032K2就是把原032(长城-201)的艇身裁短一段,围壳里的3座主发射井同032完全一样,只是耐压舱内部的结构简化,撤去科研设备。这样,原设计图纸基本都可用,改装成本低。

      3座主发射井仍保持原貌(直径2.7米,深18米),不但保证能上浮发射DF-21系列或潜射的巨浪-1,每个主发射井里还能携带2座红旗-9冷发射管。而且发射井巨大,还能携带特种设备,如折叠起的无人机等。

      032K2,平时当作“防空潜艇”用,做“空中清道夫”;也可以卖给巴基斯坦当战略弹道潜艇;最后,中国海军可以让它们携带3枚巨浪-1,利用AIP动力突破岛链,去攻击夏威夷地区,毕竟中国的核动力弹道弹道潜艇不单是贵,技术上也太复杂,使用起来相当不可靠。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茗谈117-4:近卫潜艇

      (一)

      我先摘录一个帖子的部分内容,据说是来自某德国学者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事件初起时的建言,有删节,括号内为本人自加内容。我们只借鉴其观点,就不花精力考据出处了:

      “(我们)德国军事教育一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与德国的民族主义与民族性有很大关系,这也让德国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德国人承认二战罪行,但不承认自己比苏联人或美国人差,而日本人表面不肯承认 罪行,但内心对美国、俄国乃至中国有深刻恐惧感。中国军事学者不但与西方军事教育脱节,而且也与中 国老一辈军事家思想脱节,缺少必胜精神,顾忌太多,自己吓唬自己。

      (假如钓鱼岛)战争爆发,这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以剑代笔的政治。美英(两个岛国)在二战前就建立了所谓“围堵欧亚大陆”的战略同盟,那时对手是苏/德,德国与苏联交火让英美趁机攻入,最终德国失败。

      在二战后,美国的假设敌人包括了苏联与中国这两个潜在超级大国。一旦中苏开战,美国就选其中一个联合,制服另一个,从而用最低成本掌控两个大国。

      现在,美国对于俄国和中国的“经济与军事战略围堵计划”依然有效,但美国的外部情况发生了突变,美国有些不知所措。

      (当前)美国战略的弱点有两个:一是伊斯兰国家的崛起造成西方文化与近东文化冲突升级,这带来了从来未有过的新挑战;二是欧盟、俄、中三方相互依赖加强,美、英、日联合向心力减弱。

      美国十分担心俄国与中国会因为发生动乱而走向伊斯兰式极端主义(比如义和团),因此不敢相逼太甚,而且会继续制约日本与韩国的军事冒险。很大程度上,美国不敢真正触动中国的生命线------霍尔姆斯海峡与马六甲海峡,因为美国担心中国背水一战造成美日韩战线彻底被摧毁(一旦日韩化为废墟,停战后美国再努力也无法结成“远东之网”,恢复到今天的有利势态了)。

      美国从中国历史中得出一个结论:每次中国打(自卫或有限反击型)大仗,就会促进民族大团结,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矛盾,中央集权相应大大加强。相比之下,美国/日本/韩国这些民主国 家主动发动“非自卫战争”将极大地激怒国民。因此美国希望中国继续和平演变。

      中国对于保卫钓鱼岛,不必担心美国真正介入,但可以适当选择时机给美国面子,让美国出来调停。从经济学角度讲,战争恢复能力比打赢战争本身更重要,看看德国与日本就是这样崛起的,再看看那些没有参加二战的南美洲国 家,一个都没崛起,因为他们被既得利益集团拖住了(也就是被落后的社会形态所窒息)。

      就目前美俄中平衡的格局看,中国相对最强的战争要素就是武器(和人口),尤其是核武器,这就是不怕打输的底牌。这让对手们明白无论战争如何发展,中国都不会输,更不会割地赔款。

      中国最弱的是缺少(常规局部战争)实战经验和军事思想训练,在常规武 器系统中缺少某些关键技术,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实践迅速取得。

      因为中国对某些方面过多的顾忌,因此南海各国对中国不断讹诈,比如越南和菲律宾。我预料今后在钓鱼岛和南海更多出现的武器是“冷兵器”,也就是装甲舰艇相互冲撞,这属于心理战范畴。

      日本一直在试图对中国实施心理战,他们正通过媒体与“绕钓鱼岛巡逻”强化一个假象,那就是“日本对于钓鱼岛掌握实际控制权”,我倒想问问日本人:在那茫茫大海上凭什么“实际控 制”了钓鱼岛?难道中国船去和日本船去有不同吗?难道日本建立了岛上海防吗?

      日本债务深重、韩国惧怕朝鲜、越南经济依赖中国、菲律宾是个变相美国殖民地、印度本身陷于民族与社会危 机。故此中国相对是形势最好的亚洲国 家,仍在上升之中,没有必要惧怕他们。

      美国越是打压中国,就越造成中国冷战思维加剧,这对于美国非常可怕。对中国而言,最可怕的就是畏惧本身,没有听说一个13亿人的国家整体怕失去朋友的。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就是最牢靠的盟友,比北约加上华沙国家人口更多。只要有“以战止战”的决心,没有哪个国家敢得罪中国,谁也不敢与(永远无法灭族的)中华民族战斗到底。

      与德国二战侵略别国不同,中国保卫钓鱼岛站在正义一边,保卫钓鱼岛是中华民 族的永久责任,必须让日本人明白,中国人拖一百年一千年也不会让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后胜利,绝不能因为一个战役之得失(或仅仅畏惧一个战役之得失)而放弃国土,看看到底是美国日本害怕(一连串)战争,还是中国害怕战争。”

      (二)

      以前我们议过“欧亚大联立”,议过“中德国”。应该说,这位德国专家的意见,是值得听取的。事实上,近年的事态,确实在按这个意见发展着------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中美相争,欧洲得利,这也是某些第三者们很希望看到的。

      对中国而言,最可怕的就是畏惧本身。中国不浪战,但也不能畏战,不能因为害怕开火而放弃是非观和羞耻感。而要让国民鼓起自卫的勇气,本国武备的进步是一个主要的基础。

      换句话说,中国有200艘潜艇的时候,国民显然更放手让政府果断地处理领土争议。而200艘潜艇,造要花钱,养也要花钱,是要占用大量“黄油”的。

      我们现在说的《船族》,《细浪艇》,其实都是讨论如何尽快提高战斗力,而又不损及经济发展的势头,少占用民生资源。

      细浪艇,代表一种潜艇部队的“次要发展路径”,是对“主要发展路径”的一种平行化补充。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归纳为:近卫潜艇。

      首先,“近卫潜艇”吨位并不小,至少有1500吨(水面排水量)。

      其次,近卫潜艇也代表最新的常规攻击潜艇发展技术和总体布局,比如中央火控系统和AIP推进。细浪艇就是“半条元级艇”,减量不减质。

      第三,“近卫”的意思,就是:轻装备,近海域活动,防卫性使用。

      第四,由于减少配置常规武备(潜射鱼雷和导弹)和减低成本,一艘近卫潜艇的战斗力平平,一对一作战,无力歼灭敌一艘常规动力攻击潜艇(比如日本的“苍龙级”)。但一艘近卫潜艇可以“调动/牵制”敌人一艘攻击潜艇,玩躲猫猫拖住你。由于拥有“强弩系统”,每艘细浪艇可以携带2枚战略巡航导弹。这使得任何一艘故意出现在东京湾以东1000公里外洋面的近卫潜艇,都有可能威胁到东京的重要战略设施,比如首相府和政府办公区。而日本就必须出动足够的反潜兵力(反潜固定翼飞机,反潜直升机,水面舰只,常规潜艇等)前往“扫荡”------而对付鬼子扫荡,那我们武工队是有一套光荣传统的。这些日本反潜兵力在一个关键的时刻,被牢牢牵制在次要方向,不就等于是“被闲置,被击沉”了吗?日本总共不到20艘现役常规潜艇,在岗值班的也就6—8艘,经得起这么调动吗?我们才动用了多少兵力资源?

      主席领导弱小的红军和八路军创造了“游击战”的伟大战术。“游击战”其实也是“阵地战”,依托根据地这一大块“阵地”,内线作战,利用我军熟悉地理民情,来犯敌军不谙情况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不断地灵活设置战场,扎口袋,迂回包抄,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近卫潜艇”概念,不仅仅指一种“皮卡版(简装版)”的二线潜艇,而是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特别的战术,是把太平洋西部大片公海海域视作“我们的根据地”,一寸一寸,深耕经营,平时多流汗,等敌人大队人马气势汹汹杀来,才能心中不慌,得心应手,狠狠地教训他们,让他们狼狈地败在一群“简陋”的二线潜艇面前。

      (三)

      2013年刚刚过去,在这一年里,中国海军开始“脱胎换骨”。

      1)驱逐舰:

        052C型150 “长春”舰服役,2013年1月31日;

        052C型151 “郑州”舰服役,2013年12月26日;

        052C型152 “济南”舰、153 “西安”舰,试航中,预计2014年服役;

        052D型第1、第2艘舾装中;

        052D型第3艘下水,2013年7月20日;

        052D型第4艘及后续舰在建;

      2)护卫舰:

      054A型575 “岳阳”舰服役,2013年5月3日;

        054A型550 “潍坊”舰服役,2013年6月22日;

        054A型574 “三亚”舰服役,2013年12月13日;

      054A型第17艘下水,2013年4月28日,舾装中;

        054A型第18艘下水,2013年9月30日,舾装中;

        054A型第19艘下水,2013年10月8日,舾装中;

      3)轻型护卫舰:

        056型582 蚌埠舰服役,2013-3-12;

        056型580 大同舰服役,2013-5-18;

        056型583 上饶舰服役,2013-6-10;

        056型596 惠州舰服役,2013-7-1;

        056型597 钦州舰服役,2013-7-1;

        056型584 梅州舰服役,2013-7-29;

        056型581 营口舰服役,2013-8-1;

        056型585 百色舰服役,2013-10-12;

        056型586 吉安舰交付,2013-12-31;

        056型第10~18艘下水,后续舰在建。

      4)常规潜艇:

        039B型(元级)SS第6、7、8艘服役,第9艘下水,后续艇建造中;

        032型SSB服役 (具体时间不详)

      2013年合计:

      服役:1~2艘核潜艇,2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9艘轻型护卫舰、3艘常规潜艇;

      下水:1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9艘轻型护卫舰,1艘常规潜艇。

      这里面,潜艇和驱逐舰占了大头。但中国海军的追赶目标是美国海军,所以未来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顶梁柱,必定是核动力潜艇,不管是战略导弹潜艇还是攻击潜艇,只不过数量不必像美国那么庞大就行了。目前美军有(全部是核动力):

      1)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14艘,巡航导弹潜艇4艘。

      2)洛杉矶级攻击潜艇:43艘,另2艘封存。

      3)海狼级攻击潜艇:3艘。

      4)佛吉尼亚级攻击潜艇:7艘。另3艘在建,4艘已签约。

      由于伴随中国未来的若干个航母战斗群,需要每个战斗群至少2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而战略核潜艇也要不断升级替补,因此中国海军的主力潜艇建设,必然会把主要资源转向核潜艇。拨给潜艇部队的预算,剩下的照顾完“元级”后,留下一点“尾巴”,还能有所作为吗?

      事在人为!

      (四)

      目前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家族里,空基以YJ-12为主,YJ-100为辅;海基和陆基以YJ-18为主,YJ-62为辅。

      这4大金刚,我们基本都熟悉了。以它们来打击航母战斗群,最大的问题就是“够不着”(或者说,可以“够着”,但成本太大)。

      那么我们不妨走一条“怪路”试试?

      这就是把YJ-100的战斗部(弹头)拆掉,改装一枚324MM鱼雷。就是说,整个YJ-100远程亚音速导弹,变成了一枚“增程鱼雷”,发射后先飞1000多公里,然后在最后5公里处入水,以鱼雷方式攻击航母。

      中国海军仿自意大利A244S的“ET52反舰鱼雷”,长2.6米,直径324MM,全重235公斤,其中弹头重34公斤。入水后速度30节,水中射程6公里,音响归航(声制导)。而YJ-100的战斗部,可以是350公斤或500公斤,改装一枚ET52,在重量和直径上可行,只需要在“导弹总长度”上加长。CJ-10原长8.3米,直径680MM,再加长后,我们的“强弩系统”仍能够装入。

      现代军舰对逼近鱼雷的防御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向鱼雷来袭方向发射火箭式深水炸弹或舰炮的爆破弹,在水中爆炸形成阻拦屏障。这种措施即使不能直接摧毁鱼雷,也可以干扰声自导鱼雷的导引头,使其失去目标。

      2,当用声纳或目视等措施发现鱼雷来袭时,迅速改变自身航向和速度,躲开鱼雷的攻击航线。现代鱼雷绝大多数是制导鱼雷,可以改变自身航线来追踪目标,所以这种方法收效不大。

      3,用近防机关炮直接向鱼雷来袭方向的水面射击,形成阻拦弹幕,直接摧毁鱼雷。由于鱼雷会保持一定深度,并不紧贴水面航行,所以这种方法收效也不大。

      4,航母上发射324MM诱饵弹,吸引敌鱼雷追逐诱饵弹而偏离目标。

      5,航母鼻艏的大型声纳干扰敌声导鱼雷,使其迷失。

      总的来说,现代水面战舰对鱼雷的防御措施不多,收效也不甚明显。在一颗入水的鱼雷面前,再多的密集阵火炮也束手无策。所以航母编队主要是靠反潜,把敌潜艇“驱逐出境”,使其无法对航母发射鱼雷(离得太远)。

      这么看来,我们换装鱼雷后,有可能打中航母。唯一的问题,是:如果YJ-1000侥幸穿过火网,自己命中敌舰,可以有350公斤弹头的巨大杀伤力;换了枚ET52,倒是可以利用海水当“防弹装甲”,舒舒服服跑完最后的5公里,成功上垒。但就算击中航母,区区34公斤的弹头一炸,比蚊子叮一下还不如,有什么用呢?

      有用。我们的ET52,弹头部分没有装炸药------装那么点炸药,等于给尼米兹们搔痒,不如不装。

      而坏就坏在,我们没有去装炸药。

      因为不装炸药,腾出了空间,我们就可以装其他东西了。

      通宝推:mezh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引用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写的吧?

        对中国而言,最可怕的就是畏惧本身,没有听说一个13亿人的国家整体怕失去朋友的。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就是最牢靠的盟友,比北约加上华沙国家人口更多。只要有“以战止战”的决心,没有哪个国家敢得罪中国,谁也不敢与(永远无法灭族的)中华民族战斗到底

        很难相信这话是来自一个近一千年来一直在避免两线作战的民族的人

    • 家园 茗谈117-3

      (一)

      据“俄罗斯之声网”12月27日报道,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Vasily kashin,就是我们第一节提到的那位)指出,美国“海空一体战”就是指“全面进攻,3个月消灭共匪”已经不成了,改为重点进攻,集中打击解放区三类武器装备系统:瓦解敌人的指挥、控制和侦查系统;消灭敌人用于“反进入/区域拒止”的工具;瘫痪敌人的打击能力。

      而针锋相对,中国也急于补齐国防事业中的短板。中国一旦到2020年完成武装力量改革后,有可能在局部军事冲突中迅速摧毁美国盟友(日韩澳)以及美国本身在西太平洋的军力,切断或延缓美军力量从全球其他地区向该地区的投送(我个人认为还会四处点火,迫使美军无法抽身来华)。美国在本地区集结完必要的力量进行全面反攻之前,中国有可能已经达到了战争的目的。

      卡申报告指出,中国正多样化地迅速增强对美军遍布在东北亚的基地、舰队和飞机的攻击能力,包括关岛等以往无法触及的地点。报告引述美国海军情报指,中国在2020年可能会拥有313至342艘潜艇,其中60艘可以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或对舰巡航导弹。

      (二)

      卡申引用美国的预测,说中国到2020年将会拥有300艘以上的潜艇,这未免太科幻了。

      一,2020年年底,距今才7个整年。目前中国的潜艇数量不足百,而潜艇不是阿狗阿猫都可以造的,也不是只要是本科生就可以开的。这多出的200条潜艇,建造材料在哪里?艇员在哪里?水兵军校在哪里?驻泊基地在哪里?

      二,潜艇的造价,远比同吨位的水面舰只昂贵。那么老的明级潜艇,友情价卖给孟加拉,尚且要1亿美元一艘。法国西班牙合作生产的Scorpène级柴电潜艇,水面排水量不足1600吨,加了个AIP,还没有潜射导弹系统,每艘已经4.5亿美元。056护卫舰也有差不多的个头,能卖4亿美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元级潜艇没有大批建造,而是转而从俄国进口拉达级(阿穆尔-1650),可见元级还有不足。元级于2004年首艇公开出现,至今应该有5艘了,2年一艘,不算很快。我猜测军方对其静音和壳体结构这两方面的顾虑可能比较大,怕一入役就落后;或者设计够先进了但性能不够稳定。同时元级也过于昂贵。

      四,目前中国海军要补的欠账太多,因为建国以来一直强调“飞潜快”,潜艇部队相对还是土豪的。现在更需要“安慰”的,首先是水面舰只,包括反潜力量,舰载航空兵,战斗群编队用战舰等。就算元级的技术样样过关了,也未必能马上分到更多的奶酪。

      1992年,美国想深入中国港口侦察,由于美国的攻击潜艇全部是核动力,吨位大,而中国东海海岸较浅,遇到困难。比如说我们东海舰队的常规潜艇自舟山基地出动后,该基地周边海域深度较浅(舟山以东海域深度依次在20-30-60米内),潜艇需要在海面航渡相当里程才能潜水。因此美军不敢来,派澳大利亚的 Orion (S 61)柴电潜艇来。该艇1977年入役,水面排水量2030吨,水下2400吨,艇长90米。10月22日,Orion 离开悉尼港,勉强来了一趟,并潜入了上海港,结果缠上了渔民的渔网,好不容易脱身逃回,96年该艇退役。该舰的舰长现在是掌管澳洲新一代潜艇“柯林斯”支队的司令官。一艘即将退役的潜艇,吨位比明级大,艇长比明级长很多(明级是77米长,艇长度对操控很重要),仍然能潜入上海港区域而不被中国海军发现,缠上渔网后还有足够时间逃脱,当时中国海军在关键要地的反潜能力,可见一斑。

      我个人认为,制约中国常规潜艇部队发展的因素,主要就是俩个:钱,和空气。

      日本和美国,总共300架P-3C,逮潜艇主要靠雷达,在水面搜寻柴电潜艇的通气管。因为柴油发动机在水下不能工作,潜艇要靠电池驱动。而电池驱动最多只能走个400海里,电力用完必须上浮,由柴油机来驱动潜艇并充电。如果潜艇不用老冒出来“吸气”,P-3C就只能靠机尾的“磁异探测器”,或者投掷它携带的84枚声纳浮标来摸排,这两种方法找潜艇都不大靠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P-3C并不可怕。首先,元级有国产AIP系统了,可以少冒头。其次,真打起来,就P-3C那又慢又肥的老窝锅,能扛几枚远程防空导弹?日本大约拥有100架各类P-3C侦察机,它们组成9个空中侦察中队,分别部署在全国5大航空基地,包括冲绳、鹿儿岛、横滨和青森等地------我们打机场就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于中国的柴电潜艇,“空气”问题不能算“解决”了(只有核潜艇可以解决这个上浮换气问题),但靠国产AIP,起码可以缓解。而“钱”就是真正的拦路虎了,一艘就30个亿,能整几艘?

      所以我建议的“细浪艇”,水面排水量不太大,战斗力略强于阿穆尔-950艇,整体技术“比宋级成熟,比元级后退”,基本全部配有AIP,通过规模生产摊低成本,使平均造价在元级的1/3到1/2之间。这样造一批,等于是“潜艇部队的056”。元级的水面排水量猜测是3000吨,是用于对抗日本更加先进的“苍龙”级潜艇。(“苍龙”级潜艇水上排水量2900吨,水下4200吨,首艇于2009年初服役,携21枚533MM鱼雷和潜射鱼叉导弹,没有垂发系统。当时的造价约42亿人民币,目前已入役5艘,还有一艘在建。)

      056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半条驱逐舰------比如驱逐舰配8枚反舰导弹,056就配4枚。那么,“细浪艇”就是半条“元级”艇。这么掰开了半条半条地造,小口吃饭,小步快走,技术上小幅改进,质量和数量,两不耽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穆尔-950艇的水面排水量950吨(水下1300吨),有10具导弹垂发筒(也有消息来源说没有装备垂发,反正现在还没造,图纸上改来改去而已),12枚533MM鱼雷,艇长56米,宽5.6米,艇员21人,潜深250米。“细浪艇”艇长66米,宽10米,有两个5.2米直径的主耐压舱(等于是把2条德国206艇并排焊在一起),艇的排水量和耐压舱内空间远大于阿穆尔-950,甚至大于阿穆尔-165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细浪艇”也只配备12枚533MM鱼雷或诱饵弹/特种弹。由于“细浪艇”艇身扁平,艇艏较宽,因此可以安排12具鱼雷发射管,全部鱼雷都存放在发射管里,不另设后备鱼雷存放舱,以节省空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阿穆尔-1650,有鱼雷备弹舱和AIP。950没有这两样。

      比起阿穆尔-950,“细浪艇”多出来的载荷和内部空间,用于这几方面:

      一,加装6具垂发管。

      二,增加AIP舱体积,增加AIP所需液氢液氧的储量。

      三,艇背上加装“3号耐压舱和强弩发射系统”。

      四,增加艇内氧气和柴油储量,增强海上自持力。

      五,改善艇员生活环境。

      六,保留较大艇内空间,用于未来改装。

      056的设计思想,是在有限的吨位里,保持强大的火力,同时牺牲航程,水兵生活空间和升级余地。而“细浪艇”的设计思想,是在有限的吨位里,优先保障总航程,AIP航程,水下静音潜伏能力,水兵优质生活环境,多用途性,未来升级空间等,随后才尽可能多配置火力。

      外链出处

      (三)

      2013年4月16日,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分别公布了陆海空三军组成、兵力、任务等,还首次公布了二炮部队导弹武器装备型号名称——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这里的“长剑巡航导弹”应该就是指“长剑-10(东海-10)”战略巡航导弹。CJ-10长8.3米,直径0.68米,弹重2.5吨,最大巡航速度0.75马赫,制导方式为复合制导。

      2009年10月1日,对地攻击型“长剑”-10导弹在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国产WS 2400 8 x 8运输发射车可装载3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J-10可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制导,有4种不同版本的弹头可供使用:一种是重达500公斤的重型弹头;另外3种分别是350公斤的高爆弹、子母弹和钻地弹。依弹头重量的不同,导弹射程在1500公里到2500公里之间。

      在依靠二代“北斗”系统进行中段制导后,“长剑-10”已能完成跨海远距奔袭任务,可以对远海目标实施突击。此外,借助二代北斗系统对“长剑-10”的航路进行先期规划,则可以对目标进行多方位攻击,若再配合DF-21D实施“一高一低”的混合战法,先后发射,同时到达,更能令“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或航母防空体系应接不暇。

      CJ-10目前公开的发射方式,是陆基机动发射,但也可能发展了空射型,用轰-6K一次携带6枚,从中国境内高空发射,利用发射高度增大射程,可以打到第二岛链以西的海上目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一种猜测是,轰-6M负责携带更重的YJ-100,而较小的歼轰-7B(中国目前有200架左右)则负责携带YJ-12。鹰击-100是中国在长剑10巡航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空射型/超远程/亚音速/反舰导弹”,射程估计在550至650千米之间,其射程衔接了鹰击62系列和DF-21D系列反舰弹道导弹之前的空档。

      同样根据这种推测,鹰击-12导弹的低空射程,据推算在150公里左右,高空射程250-3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3马赫。鹰击-12导弹在解放军的武器序列中,将主要作为空射型反舰导弹为主,与鹰击-9、鹰击-83系列、鹰击-91、鹰击-18、鹰击-62系列、鹰击-100和DF-21D反舰弹道导弹组成六层反舰火力网系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海直-9携带的鹰击-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鹰击-83(黄头)和鹰击-1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2图:鹰击-9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2图:鹰击-18陆射型,舰射型已安装在052D的垂发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鹰击-62陆射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鹰击-100和新轰-6

      中国为什么没有在YJ-12上仿照俄国P-700反舰导弹的弹头进气布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种布局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弹头进气激锥较小,限制了末制导雷达的大小(尤其是天线孔径),降低了它的自主探测能力;另外是大迎角较低,限制导弹的机动性能。

      按目前披露的图片,大致可以推测,鹰击-12长度在6米左右,直径0.55米至0.6米,外形尺寸比俄制3M55和3M80要小很多(象一枚缩小的3M80反舰导弹),因此发射重量也要少一点,总重估计在2吨-2.5吨左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优势在于发射时(发射系统)暴露时间短,导弹速度快。但超音速飞行燃料消耗快,所以要保持较远的射程/较大的战斗部载荷,必须准备比相同射程的亚音速导弹多得多的燃料,导弹的总重量势必比较笨重,所以适合岸基反舰作战,此时依靠地形掩护,发射前陆路机动,优势更加明显。而YJ-12是空射型,为了适应飞机的载荷限制,只好设计得小巧一些,从而部分削弱了性能。

      "CJ-10弹族"(长剑-10和鹰击-100)由于超远航程,较小的战斗部(确保是非核装弹),因此既可以算作“战略巡航导弹”,又身家清白,不会引起挨揍方太大的恐慌,是款很好的“讲政治导弹”。这一点,由OHIO级核潜艇改装的巡航导弹潜艇(水下武库舰)就不大好,小国看不见你就算了,大国海军侦察到你了,怎么评估威胁性?你倒是带没带核弹呢?宽衣解带给我们看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CJ-10弹族"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太慢,1500公里,它能跑俩钟点,路上容易被发现被击落。其次,是战斗部太小,如果换500公斤弹头,射程就小了很多。第三,是由于远程奔袭,制导复杂而且依赖性高,万一敌人把“北斗”系统拉黑,把GPS关窗,这孩子就得迷路。

      “细浪艇”就能部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CJ-10可以装在“强弩系统”里,跟着潜艇下潜250米,神出鬼没地接近敌人。其次,“细浪艇”可以在“3号耐压舱”里携带一架无人水上飞机,该机可以挂一个220公斤重的电子吊舱。只要在CJ-10奔袭路径的沿途有2艘“细浪艇”放出水上飞机,就可以中继制导/纠偏,导弹就不再依赖卫星系统,多了个指挥通道。

      而中国的“红旗-17”防空导弹(仿俄国道尔-M2E),弹长3.5米,弹重165公斤,射程12公里,如果有潜射型,正好可以配备给“细浪艇”,寻机击落敌P-3C。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加装潜射型“地空-10”导弹就更好了。DK-10源自霹雳-12导弹,改地空型后,出口型号为SD-10A,长5.05米,尾舵折叠后弹径0.66米,射程20公里,垂发筒热发射,装在“细浪艇”正好。如果能改为潜射型号,那连日本预警机的归宿,都有着落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

      所以,我们可以把卡申的“宏伟规划”这样改一改:

      到2020年,中国海军拥有60艘一线常规潜艇(新宋,元级或更新款),和120艘二线潜艇“细浪艇”------最佳男配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细浪艇”的后部,两侧各有4个垂直发射筒,但2排最后的那个筒里,装有折叠吊车,只有前面3个筒可以装导弹。吊车就是一个机器人机械臂,潜水时收在筒里,潜艇浮上水面后,吊车升起打开,用于装填垂发导弹;从邻船接收补给;把无人水上飞机(加装电子吊舱后全重1.4吨)吊放入水;把3号舱携带的无人潜水器或水雷吊放入水等这些工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I-400的吊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装填导弹。

      120艘“细浪艇”,随时在战位值勤的大约有40余艘。这120艘,各有自己的“包干海域”,岸边基地只是“娘家”,固定的执勤海域才是“家”,旁边的友邻区就是邻居。在这里,海底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都那么有感情,闭着眼睛都能走,那就行了。其他的哲学问题,像是不是在公海啊,那同志们就甭管了,那是外交部小知识分子们的事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mezhan,夏侯,joyfm,陈王奋起,
      • 家园 赵登平将军的内部讲座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借鉴法国“红宝石”小型攻击核潜艇,是细浪艇的终极目标(法国“紫宝石”太贵,学到“红宝石”就差不多了)。红宝石的缺点是功率小跑不快,这在细浪艇不是大问题。

      • 家园 095型核潜艇应该配备了“东海-10”潜射型导弹

        095已经开造3艘,可能装备有“鹰击-62”重型反舰导弹和CY-3反潜导弹,垂发系统则发射“东海-10”,最快2015年入役。

        我个人看法,在2030年前,中国应该有200艘潜艇:

        1)大型核动力攻击潜艇15艘,中型核动力攻击潜艇18艘。

        中型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吨位较小,携带反潜鱼雷较少,主要用于“舰队护航”,即为中国的航母战斗群护航。由于始终贴近战斗群各水面舰只,而且有反潜直升机可以随时支援,这种潜艇一旦发现敌潜艇,双方展开缠斗,互相发射鱼雷,必然会惊动舰队里其他反潜兵力赶来支援,所以我艇不需要太大的吨位,属于警戒哨加贴身保镖。

        大型核动力攻击潜艇则单独出击,猎杀敌大型潜艇或执行其他远程危险任务,相当于老八路。

        2)核动力战略潜艇若干艘(大约15艘吧,老中青三代)。

        3)核动力巡航导弹艇(武库潜艇)10艘。

        4)大型柴电攻击潜艇40艘,全部带AIP。出去摸哨端炮楼的,主要靠这批武工队。

        5)试验艇5艘。

        6)“细浪艇”70到110艘,大部分装AIP;少数艇放弃AIP,腾出空间加装“备用鱼雷”,能二次装填。“细浪艇”的最大作战半径4000公里,最多能绕到关岛的身后,到不了夏威夷。

        这批“细浪艇”不去全世界转悠,只在家门口步步为营,占住一块海底就摸透一块,碉堡战术,逐步辐射扩大戍守区面积。只要进了“细浪艇”戍守区的敌潜艇,不管你多么高富帅,每摸一步,都在某位“经适男”的目送之下。

      • 家园 新年第一沙发!

        本大新年好!

        望2014年大发广大河友喜闻乐见的好文章!

        • 家园 大家新年好

          外链出处

          这是台湾合唱团在北京国贸的快闪表演,棒极了。

          这是给全国人民的“炒肝”,相信习主席和政府会保证中国人民,随时随地可以打包这样的欢乐。

          关于“快闪”的众多视频中,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多伦多大学机电系考试快闪那一段。而从学院奖角度来讲,这个国贸快闪可拿金奖------艺术性高,制作精良,群众参与热烈,真切感人。

          我倒是建议彭丽媛大姐参加一次快闪,因为快闪完全是公益的,没有任何商业背景,就是给北京市民拜个年嘛,年轻人的节目先上,演完了气氛上来了,最后压轴,彭大姐站在高处给大家来首经典的,然后挥手离去,也不用说话,不用接触人群,就是大家乐呵乐呵,很简单一个事儿。这一定是全球年度第一快闪视频啊,外国人哪里见过第一夫人能唱得这么好的?不过制作时央视就甭掺和了,让年轻人自己拍摄剪辑就最好了。

          • 家园 我有一元旦在中餐馆

            对一女服务员说:“新年好”, 她说:“这又不是我们的新年,不算!”

    • 家园 茗谈(117)-2

      细浪艇的“细”,不是指身材纤细。其实它的吨位,比普通柴电潜艇小得有限。“细”,是指火力较弱,被赋予的任务较轻(所以各项性能指标可以较低),从而全寿命费用低,可以大规模装备。这就好比主战坦克(元级,新宋艇)和装甲步兵战车(细浪艇)的差别。有些低烈度的战斗和例行巡逻,出动机步旅足够了,就可以把有限的主力坦克师从繁重的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潜艇部队里的皮卡主义”,禁军和厢军的有机互补。

      那么,能不能以旧款的潜艇,比如035(明级),充当这个厢军的角色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035来自于苏联的R级潜艇,是1950年代的技术底子,中国海军不断改进,目前发展到035G,图个实惠熟悉,目前还有10余艘在役。最近孟加拉国已经签约购买2艘,价格1亿美元/艘。这款潜艇整体技术过于老化,跟元级的代差明显,两边的艇员队无法互换,不值得再开发了。元级潜艇,明级潜艇,细浪艇,这三者的关系,就好像是99式坦克,59式坦克,09轮式步兵战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09步兵战车虽然火炮没有59坦克强,其它可都不弱,更胜任与99坦克协同。但09步兵战车主要是个空舱,没有99坦克肚子里那些真材实料,成本低是低了,无法替代99坦克的主力地位。

      (一)

      我们先看看“细浪艇”的设计构思,然后再说说世界潜艇史上的一些八卦。

      “细浪艇”其实是前苏联“台风级”核潜艇的缩微版。 “台风级”核潜艇是史上最大潜艇,水面排水量约21500吨,水下排水量26500吨,堪称人类科技文明的一大绝技。该艇如此庞大,水下操控性却好得惊人。“台风级”在长宽比例上,比普通潜艇要宽得多,原因在于使用了“(后艇身)双耐压舱”设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双耐压舱”设计的优点,是艇内空间宽大,水面航行时艇身稳性好,重心低。二战中日本名舰“伊-400”(I-400)为了能背驮3架鱼雷攻击机,就采用了“双耐压舱”,因为如果是单耐压舱的话,上面再加一个巨大机库(第三个耐压舱),艇身会翻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细浪艇”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第一条,它是个“蹲守艇”,“协警艇”,“家门口艇”;不要求它水下跑得快,潜得深,噪音低,航程远-----真那样一搞,银子花海了,就不是厢军了。但我们要求它“蹲”得住,海上自持力强,静音潜伏能力强。所以这个艇,首先注重的不是火力,而是艇内工作/生活条件。艇内环境改善了,艇员士气高,能数十日精神饱满地操作。

      第二,艇体是用“单壳艇体”,“双壳艇体”,还是“一壳半艇体”?

      你把潜艇看成一条鱼的话,“单壳艇体”,就是这条鱼只有一层鱼皮,鱼鳔(那个管浮沉的囊)在鱼肚子里;“双壳艇体”,就是这鱼有两层鱼皮,鱼鳔在两层皮之间,鱼肉(艇员)在内层皮里。

      美国的潜艇,都是“单壳艇体”;苏联和中国的潜艇,基本都是“双壳艇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左边是德国205,右边是中国明级。

      “单壳艇体”的优点,是:

      1)造价低,因为“不要脸少层皮”嘛。维护也方便。这对于小吨位常规艇的成本,影响还是很大的。

      2)水下艇速高。这一条最珍贵。

      3)下潜速度快。常规艇还是得经常在水面航行的,一看苗头不对赶紧水遁。

      “单壳艇体”的缺点,是:

      1)储备浮力太小(仅7%左右),抗沉性差,非常容易丧失自救能力,只能坐海底待援。万一事故现场水深了点儿……此处略去五百字。

      2)那一层皮既要耐压,又要塑造艇体线型,制造难度大。

      而“双壳艇体”的优缺点,基本就是把“单壳艇体”的反过来。双壳艇的主压载水舱多,其储备浮力往往高达30%,(比如035,水面排水量近1600吨,水下排水量达2100吨,增加的基本就是500吨海水)万一外层破几个洞,水下进水艇会自浮,水上进水可保不沉;“两层皮”的制造工艺虽复杂点儿,细节加工要求反而低了;而且“双壳艇体” 可以使用二次潜浮法,操作安全性高。但“双壳艇”潜水后“吃”进的海水太多,拖累了船速,而且耐压舱的体积比艇身外观要小很多,影响了装备的性能。如果把耐压舱的内体积做得跟对手的“单壳艇”的耐压舱一样大,那么“双壳艇”的外形会庞大得多,也增加暴露的危险。

      目前的世界趋势,是否定“双壳艇体”。对于“单壳体艇”抗沉能力差的问题,美军认为现代核潜艇的潜深越来越大,要保证大深度下的潜艇遇险后自浮的可能性很低。一旦潜艇失事,最好的办法是老实待在水下,让领导先走,然后依靠完善的深海救援系统来帮助潜艇内的官兵脱险。而单壳体核潜艇,在快速性上的优势非常符合美国战略需要。两相权衡,当然就走“单壳体艇”路线。

      近来这个鱼皮问题不再是那么“非黑即白”,主流是放弃纯“双壳艇体”,在“单壳艇体”的基础上向“混合壳体结构”靠拢。比如德国的212A放弃自Type 205以来的纯“单壳艇体”风格,采用“单壳体为主的混合壳体结构”,便于在舷侧布置燃料电池AIP动力所需的贮氢钢瓶,显示了这个潜艇技术大国更加变通的设计思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从传统的“双壳体”路线,转向混合壳体结构;俄罗斯开始建造单壳体常规潜艇(拉达级);中国积极向俄国订购(联合生产)拉达级的出口型号,阿穆尔-1650,借此学习单壳体潜艇的制造工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的建议,是“细浪艇”仍采用纯“双壳艇体”,以后慢慢改为“混合壳体结构”。理由是:

      第一,中国的潜艇要敢撞。这倒是没有疑问的,咱们已经撞了鬼子潜艇好多回了。这个光荣传统想要延续,要靠“两层皮”,那个扛撞。咱小艇撞他们大艇,值。

      第二,咱们早晚要去北冰洋和南极的冰盖下遛遛的,“双壳艇体”容易破冰出水,所以俄国一直偏爱“双壳艇体”。今天我们要保留着这套制造工艺技术,以备将来。

      第三,双壳体结构常规艇的设计、建造标准与单壳体艇很不同,艇员的操艇规范也有较大差异,中国海军要转变到单壳体上去,海军基地要习惯于维护单壳体艇,要慢慢转过弯子来,付的学费不会少,过程也会有曲折。这时两条腿走路,比较稳当。

      第四,“细浪艇”的最大潜深250米,航速也不快,既活动于浅水区也进入深海,万一遇险,在潜深不大/速度不快/艇身短粗的特点下,平衡艇身+上浮自救是可操作的。这和美国清一色核潜艇,艇型修长,潜深大,速度快的特点完全不同。

      第五,中国海军的主力常规艇,毫无其它选择,必须冒险转向单壳体艇,否则未来在水下斗不过人家------这跟100年前,列强海军要转向烧油的军舰还是继续订购烧煤的军舰,性质是一样的,晚一步改革的血本无归。但中国海军高层和军工体系内,迷恋传统“双壳艇体”的保守派大有人在,必须给他们一个项目倾注心力。海军也是由人组成的,从什么部队升上来的将领必然要护自己的犊子,况且“双壳艇体”也并非一无是处,说不定将来哪天风水轮流转了呢?好不容易攒下的工艺经验,抛弃也很可惜嘛。

      这样非主力艇搞“双壳艇体”,腾出了空间,让单壳体的新元新宋能茁壮成长。而武汉船厂也可以留根保苗,保持“双壳艇体”的制造施工力量。

      第六,中国潜艇要出口,仍以“双壳艇体”为好,便于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维护水平。

      外链出处

      (二)

      解决了最关键的2个问题(造什么样的艇?怎么造?),我们可以看看设计草图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图中,“细浪艇”总长66米,最宽处(以尾安定面计)为10.2米。水面排水量1500吨,水下排水量2100吨,其中部分款带AIP设计。

      它的主艇体,是双耐压舱,从艇尾部向前看,左舱(图中A)为1号舱,B为2号舱,直径均为5.2米。在双耐压舱的顶部,还有一个小耐压舱(C,3号舱),这3舱有水密舱盖相连。潜艇的围壳(D)紧贴着3号舱(这个设计,同I-400潜艇类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2号舱的后部,各有一排3个垂直发射管(E),长5米,内直径0.8米。3号舱直径2.6米,长10米,只有一个向后开启的水密舱门,3号舱前部没有门。打开水密门后,3号舱的地面向外延伸,形成一个水平走廊(F),通到艇尾。

      在艇的前甲板上,有一组三根细长的耐压钢管(G),这是一个“强弩”单元。世界500强企业新兴际华集团下属新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已经能生产世界最大的“特大口径高压气体无缝气瓶”,直径达71厘米,长达十余米。这一独有技术,可以转化为长12.5米,内直径95厘米的超大耐压管(同时也是一根导弹发射/储藏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每个“强弩”单元,两边是两根导弹发射管,中间一根梢细,是“伺服工作站”储藏管。导弹发射管里可以携带一枚12米长,直径85厘米的重型巡航导弹;也可以携带2枚5米长,直径70厘米的中型巡航导弹或折叠无人机。

      发射前,“细浪艇”上浮到潜望镜位置,释放天线浮标接受卫星信号,确认无危险后,在水下起竖“强弩”单元,3根钢管同步由多组液压臂撑起35度角。由于浸在水里,钢管本身有浮力,管内的导弹只有6吨重量,因此容易起竖,而且隐蔽安全。

      起竖到35度角后,围壳前端的伸缩钢梁伸起,用钢缆吊住整个“强弩”单元,钢缆一直连到艇尾的绞车绷紧。此时潜艇上浮,“强弩”单元出水,失去水的浮力托举,靠钢缆和液压杆一顶一拉,保持角度,发射管首尾水密门打开。如果是发射一枚12米导弹,可以直接点火发射。如果发射管里是前后2枚5米弹,则由发射筒内纤细的钛合金钢梁把前面一枚导弹吊出发射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伺服工作站里的机械臂同步伸出,托住导弹,转动一个角度,使导弹的尾焰不会烧到艇体和“强弩”单元,然后点火发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2或4枚巡航导弹的水面发射,不过几分钟。随后关闭水密舱门,紧急下潜,入水后再放倒“强弩”单元,迅速离开发射阵位。

      “细浪艇”的第二个特色,是3号耐压舱。这是个独立的小耐压舱,有自备的照明电池,氧气瓶,对外通讯设备。这个舱的功能有:

      1)携带一架(I-400的载机)“晴岚”鱼雷轰炸机按2:3缩微的无人水上飞机。无人机机身长7.7米,翼展8.2米,高3米。折叠的无人飞机推出3号舱后,打开机翼装上浮筒,加注燃料和载荷后吊放入水,滑水起飞。该无人机可以携带一枚200公斤智能炸弹,或2枚75公斤空对地导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I-400可以携带3架飞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携带一个班的特种兵。或接引敏感人士偷渡。

      3)携带额外的水雷或其他特种装备,或双人地效飞机。

      通宝推:mezhan,夏侯,
    • 家园 怎么觉得本兄还停留在弓兵对弓兵、骑兵对骑兵的思维中呢?

      1。航母只是战斗系统的一个节点,其他高科技武器也是,并不能因一两个节点的优势就能改变战场态势。最重要的是战斗系统的完善,一个节点处于劣势或完蛋了,能有另外的节点补上才是。

      2。航母与陆航对比的优势在于平台机动,劣势在于数量。航母战斗群弱点在于被发现后,无法与陆航战机拼数量,当然如果战机都代差了就一切免谈。

      3。上世纪为何苏联推崇反舰导弹,在于战机作战半径和导弹射程。如果导弹能在航母战机作战半径外发射(无论舰载还是空载),或有战斗机掩护突破进入射程发射就行。

    • 家园 第一张图是图26
    • 家园 这个也应该能变通一下的

      所以你能造(直径)多大的耐压舱,决定了你能装备弹体多长的反舰导弹

      苏联的一些飞航导弹核潜艇采用发射管斜向布置,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此外,对航母编队进行弹群攻击,可否先用电磁脉冲弹开路?以便先致盲其防御,然后大批反舰弹临空攻击。道理就跟空袭时要派电子战机开路一样。

      弹群航路规划技术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弹群以不同航路同时临空式的饱和攻击也是可以达成的。

      • 家园 多谢潮兄指点

        您能参与这一篇,是太好了。

        细浪,出自主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细,在广东话里又是“小”的意思。所以我这一篇,说的是一种只适合中国海军(而不适合美日海军)的,1500吨级AIP潜艇。这种思路的要点是:

        1)该艇战斗力(自持力):能单独从宁波港出发到达关岛(单程3100公里),并绕岛执勤(监视港口,布雷,埋伏)15天以上,再返回舟山基地,不需要中途补给。

        2)装备2具重型发射管,能携带2枚5吨级以上巡航导弹(对岸或对舰),不是潜射,而是上浮发射。

        3)装备4--6具垂直发射管,携带弹长5米的“迷你巡航导弹”或中程防空弹,潜射。发射管斜向,我也考虑过,但觉得不经济。

        4)携带8枚533MM鱼雷(不可再装填),另携带少量水雷和小口径鱼雷。

        这种“皮卡潜艇”,造他个120艘,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长年确保存在30余艘,网状分布,互相援应。美日的攻击潜艇虽然性能远远高于这种相对简陋的小潜艇,但你只要对一艘“细浪艇”展开水下攻击,也就暴露了自己。而“细浪艇”是集群活动的,由于柴电潜艇可以彻底关机静音,攻击者并不能保证在自己身后是不是有另一艘“细浪艇”黄雀在后。而如果美日以水面(空中)反潜,其反潜兵力根本“照顾”不到这么多“坏孩子”。

        这样一来,两个岛链之间的“瓮城海域”,水面之上似乎还是美军耀武扬威,台面之下到底是谁家天下,可就双方心知肚明了。

        这一篇的关键,当然是“细浪艇”的设计思路,我会慢慢道来,请您多多指教,该批判就批判。

        这篇其实准备很久了,最近多伦多闹冰灾,我家停电48小时,耽误了几天,大家莫怪。这里也祝各位河友新年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