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三国时期(一) -- 学习要定心

共:💬516 🌺5582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

                            请问:

                            Y强生叛逃是不是把Y家几面下注的路给堵死了?

                            Y书记在魔都忠实地执行温打压魔都的政策,我估摸着是他是不得不这么干,如果Y书记,不紧跟中央,那Y家就真的死路一条了。

                            Y强生在海外有没有死这个说法很多,但我认为,有些人肯定盼着他活着,而Y家估计是最想他死的。

                            • 家园 诸葛家在三国都有人

                              诸葛亮和诸葛瑾还是亲兄弟,并不妨碍刘备和孙权对他们分别的信任。

                  • 家园 孱陵(公安)原来就是武陵郡的属县。

                    诸葛亮只管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治公安,潘浚为刘备的治中从事,武陵名义上算是刘备自领,实际是潘浚操盘。

                    刘备、诸葛亮赴川,潘浚留守荆州,更是吃重!

                    关羽在前线,吕蒙白衣渡江来袭,如孙权没有搞定潘浚,糜芳、士仁怎能轻易倒戈!

                    潘浚也是个影帝,关羽既死,荆州之士竞相附吴,独潘浚卧床称病不见,权派人到潘家,连床带人用车搬走,潘浚伏面贴席不肯起身,涕泣交流,哀伤无法自制,权慰之:承明,丁父是来自鄀国的俘虏,武王用以作为军帅,彭仲爽是来自申国的俘虏,文王用以作为令尹,这二位都是你们荆楚之地的先贤,初虽被囚,后皆被擢,终为名臣,你不肯归降是认为我和古人的度量有差异吗?命令左右用手巾擦拭潘浚脸上的泪水,潘浚这才起身下地拜谢。

                    两位飚完戏,留下一段君臣际遇的佳话,这才会心一笑。

                    和糜芳投吴后被羞辱不同,潘浚一路顺风,最后坐上太常之位。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浚按杀之,一郡震辣。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备入蜀,留典州事。

                    孙权杀关羽,井荆土,拜浚辅军中郎将,授以兵。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

                    • 家园 估计原因是实力不同,哈哈

                      糜芳和他哥哥是徐州起家的,在当地是富商巨贾,虽然家僮万人,但是终究是商人,还不能进入最高层的世家大族,因为他们都是歧视商人的。而且,当糜芳走到荆州,然后投降之后,离开老巢的他根本就毫无力量可言,对东吴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实际上,真的出现《三国演义》中东吴屡次被蜀汉破军杀将的事情——三国演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比如谢旌和李异都被蜀汉所杀,这事压根就是胡扯,俩人活得好好的,还干掉刘备手下不少将领——我估计孙权也就把他交出去了。

                      武陵大户潘浚的势力摆在那里,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不会等闲视之。后来武陵蛮反叛,潘浚自己一人带着私兵就搞定了,这个战斗力,实在不能让人忽视。

                      又,老兄的描写笑死,俩人会心一笑,感觉要飙戏飙出基情的节奏。

            • 家园 花带宝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谢谢!

            我的看法是,刘备这个人很狡猾,狡猾到能同时使用阳谋和阴谋的程度。“爱民”这个名声他是需要的,因为此人根底比曹操还差,曹操起码兄弟里面有两个堪用的,刘备族里一个堪用的都没有。东汉末年是世家大族的势力正冉冉升起的时代,他不亲近这些豪强士族势力就根本没法掌握地方行政和人力物力资源。那个时代打仗可以不靠外人自己搞定,但是地方吏治、动员各地资源就非得靠和豪强结盟不可。

            从结果来看,应该说刘备团结豪强的能力还是及格的。你看他人在徐州徐州没事,人在荆州荆州没事,人在益州益州也没事。徐州和荆州出事都是刘备离开,把行政交给关张以后的结果,从而也反衬出刘备能搞定的势力关张就搞不定。

            但是另一方面,刘备无疑也是有相当的政治眼光和抱负的,能看出从西汉末年以来,汉的问题在于士族垄断官僚机构,豪强垄断经济,中央政府失去权威。他死后诸葛亮几乎是史上第一强权相,但是却没有像两汉一样在外戚/宦官之间振荡,说明蜀汉的制度在这个方面优于两汉。即便刘备不是蜀汉制度的设计人,能拍板改进制度,这方面的功绩应该有他一份。

            能一方面拉拢土豪,一方面准备对付土豪,最后还落了个好名声,刘备不愧枭雄。

            当时看出这个问题的人里面,曹操和刘备是最出名的两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曹操对丧家犬刘备顿生知己之感?不过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本质上是复活汉初军功勋贵阶层来对抗士族,长期来看不可持续,最后还是败给士族势力,令人扼腕。

            通宝推:pulque,何求,
            • 家园 老兄说的精彩

              除了老兄的看法外,我觉得还有另外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刘备集团政策的分期,第二是形势变化对刘备集团政策的巨大影响。

              刘备集团真正掌握政权,要从荆州开始,然后第二阶段是拿下益州,实现“跨有荆益”的战略方针,第三阶段是丢失荆州之后。这三个阶段,刘备集团执行的政策应该有所不同。

              前两个阶段,刘备基本执行的是团结世家大族的政策。明显的表现是,土豪潘浚在武陵的势力根本没动,潘浚在武陵就是刘备集团的代理人,而东吴只要搞定潘浚一人,整个武陵就被拿下了。而曹操孙权势力夹缝中的庐江雷绪不去曹操那里,也不去孙权那里,反而跑了老远,带着数万人的势力跑去刘备那里,足以证明刘备在相关政策方面的感召力。

              而刘备在四川执政数年,开始也未彻底执行严重的弹压政策,汉嘉太守黄元,作为土豪,身居高位,在刘备病危之际,举兵反叛,很能说明问题:第一,他对诸葛亮的高压措施不满,第二,他身为土著,竟然身居太守一类的高位。

              第三个阶段,刘备集团丧失了荆州这个基地,不能北上呼应汉中出征的主力,也不能藉由苍梧太守吴巨这个中转站进击交州,从此龟缩在了益州的盆地之中。

              而更大的影响在于,刘备带入四川的荆楚集团丧失了其根据地,成了第二个东州集团。从此,蜀汉官方的政治格局变成了荆楚集团第一等级,原属刘璋的东州集团第二等级,土著的益州集团第三等级,谯周之类的变成了政权的点缀工具。

              在分配利益上,三个等级也是照章拿自己那一份。最不满的便是原本拿全额蛋糕的、现在被压在最低一层的土著的益州集团。他们就是那帮抱着肩膀看刘备政权笑话的人儿。谯周搞出个蜀汉版的《河殇》来,是一点也不奇怪。而陈寿作为谯周的学生,政治立场如何,也是可想而知。

              因此,对于刘备集团的核心力量来讲,益州变成了火山口,一方面要压制实力强大的地头蛇益州集团,一方面还要努力为自己打出第二个基地来,否则就变成了坐在火山口上随时可能被烧熟的傻蛋了。

              诸葛亮瞄准的对象,第一个是南中,这个他胜利了,第二个是关中,这个他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非常悲催——吴懿、吴班等宿将乃是东州集团或者本土土著的益州集团,而诸葛亮不放心他们,非要用了荆楚集团的马谡。(只是不知道为何不用同属荆楚集团的魏延)

              诸葛亮之后,蒋琬瞄准的对象,第一个是荆州西北的上庸、魏兴,因为乘船东下易进难退,最终放弃了,第二个是羌胡杂居的凉州,其依据在于重用荆楚集团的新人姜维,姜维出身凉州,跟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都没有瓜葛,毫无根基,因此只能栖身于荆楚集团,而且很快被提拔到了荆楚集团的核心领导层。他的优势在于,熟悉凉州情况,且在凉州有人脉资源和情报资源。但是没等实施,蒋琬就去世了。

              继之而起的费祎,执行的是保境安民的政策,姜维北伐变成了点缀行为,每次费祎只拨给姜维最多万人兵力——“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费祎遇刺(非常妖),姜维从魏国弄来的降将郭循在延熙十六年春天刺杀了费祎,接着姜维就掌握了蜀汉最高军事大权。夏天,也就是说不到半年,姜维就做完了各项繁杂琐碎的各项军事准备工作,率领远高于此前“不过万人”的“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

              从陈寿的文笔看来,这次出兵北伐,准备充分、步骤周翔、规模庞大,实施顺利,而最后撤退,也仅仅是因为“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陈泰并未能击退姜维,姜维还是败在了后勤供应之上。

              这一切说明,姜维在此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第一,他要联络此前不属于他管辖的“万人之外的数万军队”,在军官控制属下的制度下,他要搞定数万人军队的军事官长;第二,他要做好情报工作,把行军路线、敌方军情摸清楚;第三,他要准备足够数万人吃数月的军粮。所以说这事非常之妖——我的估计是,军方少壮派将领已经无法忍受费祎的混吃等死政策,为了荆楚集团的最后一搏的机会,推动了这一切的发生。费祎最大的死因可能就是其身为最高统帅,竟然口出蒋介石的亡国论——汉晋春秋曰: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姜维上台后,他的目标便是当年蒋琬选中的凉州。

              这连续的北伐,需要巨大的兵力支持。当日的世家大族,各个具有强大的财富、人力和物力组织军队。我们看当日的记载,王匡、曹操等人分散家财,很容易便可组织起一支数千人规模的军队来,益州土著集团的代表、汉嘉太守黄元一看刘备在猇亭战败,立刻拉起一支军队造反,甚至连当年在涿郡卖草鞋的穷鬼刘备也能拉起数百人的军队来(虽然有苏双等人的帮助,也能说明刘备家里也是豪强),而这看似规模不太巨大的军队,其后勤支出乃是一个天文数字。

              也正因如此,谁掌握了财政和后勤,谁就是军队的主人,因此土共建党之初,要听莫斯科的遥控,而长征途中失去了跟苏联的联系,土共就变成了半独立的合资公司了,再到延安时期之后,土共就变成了苏联的合作伙伴了,再到中苏分裂后,中国就变成了独立于苏联之外的商业对手了。

              常凯申那边也是如此,他拿下上海之前,要乖乖听武汉汪精卫唐生智的话——人家掌握了苏联援助的分配。但是拿下上海后,跟英美财团和江浙财团接上关系,拿到了六千万资金后,武汉政府也就变成了常公嘴里的伪政府了(具体情况,可以去看央视最近的新剧《毛泽东》)。

              汉末军阀所以控制了独立于中央的强大军队,就是因为他们有独立于中央的财力支持。而蜀汉军队的财政,虽然控制在中央手里,其财富却是中央以高压政策,从豪强那里硬是压榨来的。

              这就是土著的益州集团与执政的刘备原荆楚集团的根本冲突之所在。换言之,就是益州集团出钱出人,去流血打仗,目的却是为荆楚集团打出新的地盘和财源来,在此背景下,《仇国论》这种妖文的出现便不足为奇了。

              《仇国论》的作者之弟子,执笔写蜀汉历史,其立场如何,可想而知。

              而其作为历史票友而非历史学家的身份,就此奠定——其分析问题的方式,都来自他坐歪了的屁股。

              瓜子学习毛主席思想的体会就是,根本问题,在于立场问题,在于屁股问题,这个要是歪了,一切就是南辕北辙——该人越努力,一切就变得离真相越离谱。

              通宝推:林风清逸,骨头龙,秦王将,桥上,五峰,逍遥蜀客,诸法空相,天涯无,游泳的鱼,花大熊,rentg,小河妖,nvda,watomi,醉寺,楚庄王,忘情,入江云,hullo,特里托格内亚,李根,朱红明,上善若水,笑一笑十年,汉服骑射,witten1,发了胖的罗密欧,何求,punishment,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费祎遇刺的事情……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98519/answer/19676674

                时间会告诉你一个事件的整体轮廓,但是这个事件的具体过程会慢慢缺失。

                举例,姜维预谋刺杀费祎事。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陈寿就在蜀汉,所以他的记载基本已经全面概述了当时的细节,但是,几百年后,这个事件就被虚化了。人们只能根据陈寿的记载明白以下事件。

                1,姜维突然出现在西平郡(西宁市),并俘虏了郭循。

                2,郭循投降蜀汉,被封为左将军。

                3.郭循刺杀了费祎。

                4,刺杀费祎后,姜维成了蜀汉的军政一把手。

                这个事件联系起来看是无比清晰的,但是史官并不会直接告诉你姜维就是主事者(虽然他提醒你,姜维好阴养死士),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具备史料分析能力的人就会逐渐看不清整个事件的逻辑。

                时间并不会让一切清晰,有时候,正是时间掩盖了一切。

                • 家园 马亲王当年的帖子

                  链接出处

                  后来用这个梗完成了中篇《街亭》

                  外链出处

                • 家园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影响我对姜维的偏爱

                  此人性格坚强,意志如铁,志向明晰,才能出众,自奉甚简、品格没的说,乃是一个无双国士,便是他杀了费祎,我也能接受,诸葛亮找到这个继承人,实在是老天偏爱他了。

                  另外有个私人原因是当年我很小的时候,得到了两本小人书,一本《姜邓斗智》,一本水浒的《十面埋伏》(就是擒拿高俅那一集),我选择了前者,后者给我弟弟了,于是,它便成了我得到的第一本小人书。

                  从此,姜维作为正面英雄,从此牢牢占据了我的记忆之最高点。

                  另外多说两句,费祎在三国志中的表现非常可疑,魏延对他发牢骚,被他出卖,因此身受族灭之祸;杨仪跟他发牢骚,被他高发,于是贬谪而死。杨仪、魏延血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竟然都是同一个人收益。或者,两人都被某人算计了,用二月河的话来说,此人胸有山川之险,腹有城府之严。

                  这样一个秘书出身的人,品格非常可疑。

                  通宝推:卢比扬卡,李根,镭射,
              • 家园 经济永远都是基础!分享一下陈毅的这个讲话摘要

                这是陈毅于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旬,在河南省宝丰县召开的中原野战军第一、三、四、九纵队团以上干部整军会议上的报告记录稿的节录

                ------------------------

                毛主席讲:“军事上的胜利是大革命胜利的标帜。” 这一标帜是很显著的,这是头旗。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是大革命的先导,是第一位的。

                毛主席特别指出这个胜利的重要意义。对于军事的胜利,我们的同志每每只看到缴获了多少枪炮,虏获了多少人马,甚至一些高级干部、旅长、师长,一直到纵队司令员,往往拿缴获多少来判断胜利的大小。毛主席讲:缴获多少,这是战役问题、战术问题。自然,我们党不能俘虏和缴获大批敌人、马匹、武器,便不能壮大自己。可是如果死看这一点就以为满足,不去解决战略问题,也还是要失败的。项羽七十二仗仗无不胜,每仗俘虏人家的兵,最后一仗失败了,就整个垮了。因为楚霸王缺乏战略指导,把他的大兵团摆在荣阳,与汉高祖对立,牛牴角,打得汉高祖没有办法过荣阳河,不能超过伏牛山。可是汉高祖比项羽厉害,他实施战略迂回,收复邯郸,打到济南、临淄,韩信大军南下,项羽的屁股徐州没有保住,灵璧垓下一仗大败,项羽全军覆没,落得乌江自杀。蒋介石恐怕连项羽这点自杀的决心也没有(全场大笑)。

                毛主席讲:我们歼灭了敌人一百二十万,两年我们可能歼灭敌人二百五十万(昨天广播为二百七十二万)。这是我们伟大的胜利。可是只注意这点不行,更要注意到战略问题。战略问题是能否在战争中掌握主动,包括吃饭问题,战争在哪里打,把战争引向什么方向的问题。几百万的军队要吃饭、屙屎、洗澡、睡门板,牲口要吃草,这样一个巨大的无可避免的消费放到敌人区域,敌人就受不了。如果把这一战争重负长期放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受不了。如果不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只注意在我们区域里消灭敌人,俘虏敌人,最后还是要失败。战略问题最重要的是双方吃饭、屙屎、洗澡和牲口吃草等问题。这一个问题解决的好,在蒋区吃的多,在我区吃的少,战争持久下去一定能胜利。毛主席特别提出,战略问题着重于对人民负担、军队取给于前方与后方支援的综合研究。大部取给于前方,敌人吃亏大,我们就一定能胜利。一切靠后方供给,后方就来不及负担了,虽然前方天天打胜仗,还是要罢战谈和;人家不和,你就支持不了。所以毛主席讲:人民解放军最大的胜利是去年转入进攻。去年七、八、九三个月,刘邓大军走前头,转入大别山,其次陈谢转入豫西,陈粟转入豫皖苏,这是带决定意义的步骤,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扭转了战局。这是战略的胜利。我们全党干部一定要认识这一问题。

                蒋介石这个人懂得战略。毛主席讲:蒋介石不是完全不懂战略的,多少懂得一点。蒋介石的方针是无论如何把战争摆到解放区,保证吃饭、筹草、抓壮丁、搞鹿砦一切都出在解放区。毛主席讲: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是使他的管区不受战争影响,或付出的很少,这样支持三、五年,则不愁解放区不垮。小米没有了,壮丁没有了,到那时党性再强也要受影响,只能去打游击。我们一百多万军队,蒋介石二、三百万军队,一起堆到解放区,吃他三年五载,双方五、六百万人,光屙屎一天也要屙五、六百万堆。你能俘虏,可是俘虏也要吃,俘虏过来的第一天马上就要解决伙食问题。所以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把战争包袱放到“蒋委员长”头上。战争是一个皮球,他踢过来,我踢过去,最后踢到他头上。战略上如果不考虑战争消耗,不考虑几百万人的吃饭穿衣,就不是战略家。这是古今中外没有人讲过的,毛主席讲了这句话。去年转入进攻,毛主席讲话非常谨慎。去年八、九月中央只讲“反攻”,不讲“进攻”。反攻的意思是反到什么地方不一定,反不过去再回来(全场大笑)。毛主席讲得非常谨慎,量力而行,毫不吹牛。一到十一月,大别山的部队统统解决了棉衣问题,刘邓一个电报,棉衣可以解决,大别山巩固了。毛主席说可以叫“进攻”,不是“自卫战争”了,而是“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战争的进攻。反攻是带有自卫的性质,人家打进解放区,你反出去。你们都是军事家,都能了解反出去太远了还要糟糕。毛主席曾估计到进入大别山有各种困难,甚至于估计到打不好再回来,不能死在外面。试一下,胜利了,站住了脚。这是战略上的胜利。毛主席在给刘邓的作战指示中曾讲过:“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是要把全国战争的负担加到解放区身上,达到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我们的战略就是要尽量破坏蒋介石的战略方针,把战争引向蒋管区,使蒋介石担负全部战争负担,达到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别山的行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主席报告第一段里讲:“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间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了蒋介石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现在战争主要地不是在解放区里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里进行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了。”把战争的车轮扭转过来,以蒋介石的人力物力支援战争,用蒋介石的骨头熬油,把我们解放区的力量培养起来,支援前线。这是战略上的胜利,再加上战役上战术上的胜利,一定能打胜。毛主席特别强调战略。去年冬季我在陕北时毛主席谈了这些问题,今年五月又叫我去一次,又是谈战略问题。这是古今中外未有过的军事学。这一战略上的解释是任何书本上也未讲过的。我们对于军事上的胜利,首先要从战略估计起,其次才是战役与战术的胜利。如果战略上失败,战役战术的胜利不能改变战争局势。华野的部队打一次胜仗,枪搞得多,弹药搞得多,全军就高兴狂欢,有的通讯员打马游街,第二天战场上枪炮齐鸣,掉手表的,换钢笔的,哈哈大笑,快乐得很。但是打一仗如果没有搞到东西,仗打得苦,这就骂娘发脾气,抱怨上级,“你是嫡系,我是非嫡系”。这些都不是从战略上看问题。还有打钳制的打得多,补充不大,队伍苦了些,就影响情绪。自然我们领导上要负责,在分配任务时应尽量照顾。但有时也很难,敌人恰恰从这方面来,你的部队离得近,只有用你的部队去抵住敌人。我们今后要注意对钳制部队的补充表扬。毛主席特别奖励我们:“你们是主力部队,主力部队就要吃苦。”(大笑)挺进中原当然是主力的事,不能拿二、三等的部队。你既然是主力,就应该跑去受困难;你主力受不住,二、三等的队伍一去就完了。(大笑)

                将来挺进大江以南还是要主力去。如果拿晋冀鲁豫的二、三等部队进入大别山,当然要拖垮,不会保持现在的样子。所以李先念同志在中央会议上讲:有些同志说这样好的部队这样拖太可惜。毛主席马上讲:就是要你们拖,你们拖还能拖出来,人家拖就拖垮了。主力比较老,配备比较强,你们要负担主要的任务。挺进敌后,转变战略,更要使用这些部队去。国民党为什么不拿一个部队挺进太行?军事上是相对的,对我有利,对敌人就有害。我们可以挺进到大别山搞他一个大转身,使蒋介石作战略上的撤退,几百万军队向后转,真是转不过来。既然我们能这样,国民党军队为什么不这样?国民党地主阶级的军队是没有我们这样的阶级觉悟的力量的。傅作义试过一次,挺进河间,把我们的孙毅同志搞得恼火,但是当他们察觉我方有备时,还是赶快回头。美蒋顾问为什么不能来这一手?这是因为他们部队的素质不行,干部的素质不行,军队反人民的性质,确定了不能干这一手。如果他把十万人开进太行山,那就会被消灭得更快。毛主席反复地讲,第二年的胜利是战略的胜利,因此有很多战役的胜利。反过来了解是不对的。战争第一年敌人疯狂进攻,敌人各路大举进攻,我们解放区不能当面迎敌,被迫撤退,在不断撤退中争取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一个旅、一个师、一个军地歼灭敌人。战争第一年的形势我们是以退为进,以撤退地方换取歼灭敌人,达到转入全面进攻。蒋介石进到济宁、兖州、泰安、新乡,西北一直进到绥德、葭县都是在黄河岸上。我们战略撤退的终点也是黄河。蒋介石的战略进攻的最高点是达到黄河南岸。这是第一年的战争形势。一到第二年七月鲁西南战役消灭敌人九个半旅。在此前后,东面打孟良崮,西面打刘戡,敌人进攻达到了顶点,蒋介石拿出吃奶的力量也不能再进了。我们也不能再退了,再退解放区将受更大破坏。去年七、八月无论如何要战略反攻,敌人的兵团都摆在黄河南岸,他的屁股后面很宽。我们反攻,敌人被迫来一个大转身,但是来不及,造成很大的失败。犹如关公与黄忠打,关公退两步来一个拖刀之计把黄忠捉了。蒋介石是中了毛主席的拖刀之计,战略上陷于混乱,手忙脚乱,南京、武汉发生问题,他就顾不上整沂蒙山区了,整个战争发生了带有决定意义的变化

                毛主席的指导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是有重要意义的。你们第一次进入鲁西南消灭整三师,正在向豫皖苏转进,看到不对又转回去。因为那时我们整个野战军的序列还没有编成,进入敌后作战是很危险的,有被歼灭的危险。山东军队进入淮北很不利,水太大,不得不撤回。第二年转入进攻当然也有些困难,如政治上没有准备,没有研究政策,装备没有减轻,一个命令就走,会都没有开好。陈粟部队更是没有准备,部队拖得很苦。这些困难毛主席与中央早已估计到了。毛主席曾估计到我们到新地区后,新兵没有补充,伤员无法安置,弹药没有补充,枪打不叫,炮打不响,他们相信这些局部的代价一定要付,但是也估计这一代价可以收回,以这些具体的削弱换得战略上的绝大胜利,所得大大超过所失,所以坚决进军向南。刘邓是第一个出来,陈谢兵团是第二,我们是第三。陈粟兵团在渤海曾要求一个礼拜的时间作些准备工作,中央不准,连电要我们赶快过河。到聊城后,我们要求停三天解决给养问题和弹药问题,并安置一下伤病员,中央急电催我们过河,留人办这些事情,当时真是“火烧屁股追得紧”。现在我们才懂得了,这是事关战争成败。我们的队伍拖垮一点,这些困难是局部的,这等于我们野战所付伤亡一样。我们野战消灭敌人要付伤亡,大家认为是应该的,而对这样一个战略收获付出代价难道就不能理解了?我们现在还要准备下一次战略进展,还有一次、两次的挺进,我们各级干部要和毛主席的思想一致才能领导这一工作。我们过去对于这个问题不了解,讲些怪话,是因为我们幼稚,这样一个大的原则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快了解的。

                当你们初出陇海消灭整三师时,我们部队走淮北不利,两淮失守,我们就向中央提出一个建议:是否打出去,向四川,渡长江。中央说:“太早,等一下,问题提的是适当的。”军事上,无论如何,战略意义很重要,必须使全体战士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部队大部是北方人,要他到南方“蛮子”地区是很不容易的,过黄河就是一个问题,比妈妈死了还大。我们的干部对于这一问题也是不了解的。过去两年战争的胜利是从各个战役得来的,更重要的是战略的胜利。昨天晚上,新华社广播两周年总结并提出第三年的任务,第一条是把战争继续引向蒋区,深入蒋区消灭敌人,一句话就是要过长江。我在华野作报告要继续把战争引向蒋区,一个调皮的战士马上说道:“首长,你不要讲得那样弯弯扭扭,你就说过长江。”这个山东同志很痛快,实际上就是过长江。现在的蒋区已经不是很远了,只剩下九个省,最南也不过镇南关。我们过去说抗战到底,“底”是指鸭绿江。华野部队有些人说怪话:“胜利是哪一年啊?消灭一个二十五师,还有一个二十五师,消灭一个三十师,又有一个三十师,究竟是什么时候完?”实际上再深也不过九个省,远也不过九个省,并且不要省省都到,只要占了四川、湖南和两广的一部,蒋介石的统治非结束不可。消灭蒋介石的残余,只要几个兵团就行。一纵的几个同志昨天汇报中提到部队疲劳,装备减低百分之六十,三、四万人的纵队现在只有万把人。这一定影响情绪,影响战斗力,这种编制许多仗不能随便打。可是这一损失不是白费的,整个山东、华北、中原解放了。刘邓兵团一个纵队损失三万人,但是地方武装有发展。我们损失几万人,换得整个山东、华北、山西与中原解放,实际是再便宜没有的了。所以问题必须从战略上去认识。我们现在准备下一次的战略展开,对于这一问题要很好的解释,不然要引起混乱和逃亡。毛主席讲:为什么我们能打败蒋介石,取得全国的胜利,就是去年战略的胜利。不管任何困难,我们拿出党最好的部队,如一、二、三、四、六、九各个纵队,原先的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的一部,中野就是那几个部队,拿出自己的血本去搞。这是相当冒险的,领导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大革命没有这样大的决心是不行的。毛主席讲:假使我们不出去,刘邓打了那样的胜仗仍旧撤过黄河,所有部队都可以得到补充,所有同志都会满意,可是敌人也要继续过河;刘邓不出去,山东的部队也不能够出来。敌人仍在山东打,冀鲁豫、豫北、鲁西南一直打到现在(十二月底),我们的解放区一定要垮,山东一定不能支持。山东只有退到渤海区,山东的敌人就有可能从济南打通津浦路。我相信我们野战军还可能打些胜仗,消灭他几个军,可是这一、两个军的代价不能补偿战略的失败。我们的解放区是以山东、河北平原与太行为基础的,山东一失,基础动摇,我们就只有东北了,战争就难以支持。所以去年的战略进攻看来是有点“搬蛮”,可是这个“蛮”不得不“搬”。那时,我们在思想上感到很奇怪:与毛主席在一起多年,毛主席向来是极关心部队的,只要你一讲部队困难,他就要你休息几天。这次就不管,不准讲这些,并且追问不过河的是哪一个,“请立即查明予以处分,报告本部为要。”这个官司直到现在还未打清。我这里必须说清楚,下一次的战略行动比去年要好得多。今后过长江时,整个中原已经解放了,那么就坐稳了半边屁股。华野进入淮北、安徽、江西;你们进入两湖、江汉,进入湘鄂西、陕南〔12〕,进入四川。这与去年突然跃进大别山是不同的。同时,两年来战争情况也变了。去年华野部队执行这一战略行动时,也是有些怪议论。一个同志跑来说:“我看很严重。最近这样搞法,历史的惩罚等待我们。共产党的长征没有哪一次不失败,如井冈山突围,朱毛万里长征,徐海东从鄂豫皖到陕北,李先念到陕南,都是不得了,基本上是脱离了党政军民的帮助,孤军深入,焉得不败?这次为什么不在内线作战?内线作战伤兵好安置,炮弹能补充,一个仗打不好跑到大别山,我看刘邓到大别山要倒霉!现在把我们也送去,这一定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自然你说这个议论完全没有道理也是不对的,但他最大的毛病是没有看到一年多来的战争变化。实际上历史上的每次长征都是最后没有办法了才突围,今天是我们解放军经过一年的胜利之后最后主动地向敌人进攻。苏区长征是最后没有办法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是保存革命力量的办法。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一个是胜利的局势,一个是失败的局势。过去的长征一定要失利,这次就一定要胜利。

                过去长征受到历史的处罚,这次进军须受到历史的奖励,因为现在与过去基本上是不同的。过去蒋介石对付我们长征的队伍是前截后堵,拦腰一棒,全国统一 “围剿”我们;万里长征是万里长跑长追,追得你屁滚尿流,那是敌人胜利的“围剿”。现在是蒋介石惨败以后,一路撤退,各路惨败。我们一进入大别山,他必然要撤退;华野与陈谢部队加上去,敌人就一定失败。那个同志和我谈到天亮时,他还是半信半疑,临走时说:“你信你的,我信我的。”我们是充分估计了困难,五、六、七月粟兵团的一、四、六纵队准备过江,像你们去年一样先到那边。我们充分估计了困难,并且困难不会少,可是一定要估计到胜利,因为十万大军进入江南,中原敌人就顾不过来了,他就不会去争鹿邑、南阳,他就要去衡州、浙赣路上布防,中原的大城市就可以彻底收复了。经过了第二年的战争,敌人士气更低,因此过江的困难比去年要少得多。这样的估计才是正确的。

                通宝推:考拉,秦王将,老阿,逍遥蜀客,尘归尘土归土,李根,老树,善良的恶霸地主,gy197666,mezhan,米宝,wage,wxmang的书童甲,云中飞,天白,汉服骑射,shyukyo,迷途笨狼,fisherx,何求,terron,特里托格内亚,桥上,独立寒秋HK,西瓜子,
                • 家园 胖帅讲得幽默风趣,旁征博引

                  还是很有点水平的。

                  和胖帅聊通宵的是有远征心理阴影的大将么?

                  • 家园 不知道!可是这个讲话都是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旬了,应该不至于

                    要说中共的军事还是很民主的,作战意图经常都讲到士兵,还要士兵群策群力,而且还往往有士兵纠正当官的错误或拼了命才让当官的错误成了天才,只是毛主席的预见性实在是太强,共军当官的也经常必须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关于胖帅讲得幽默风趣,请看下面我回天狼星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