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共:💬252 🌺3049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是多方面因素嘛。

          谈这个话题,其实是想说明一下很多因素都不能绝对化。

          比如孙吴攻荆州吧,多有以荆州居上流之重来论证孙吴攻击不可避免的。这说法自然不错,然而荆州对孙吴有很大重要性与孙吴必定要优先拿到荆州中间,还是不能划等号的。

          同样,刘备集团丢了荆州,覆军杀将,要有以报复,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但再多的充分性,也不能构成必要性。前有湘水和议,后有孙权称帝,都是和平收场。所以我认为如果孙刘双方仍能达成共识,也未必有夷陵之战。

          孙权在建安二十四年夺取荆州,是战略上的短视,这一点论者众多。短视固然是短视,但我还有一点想说,战略上的正确不能保证战术上的胜利;而众多战术上的胜利,是有可能扭转战略形势的。比如孙吴集团夺取荆州和夷陵之战两次战役胜利,不仅掩盖了战略上的失误,最终也改变了战略局势,虽然改变的不是很彻底。

          一强在侧、两弱互斗之不明智,这一点网上言论众多,这似乎也掩盖了孙权在一些更具体操作上的失误。首帖谈及的派诸葛瑾求和是一方面,对关羽的处置也令人摸不到头脑。

          关羽死状,确切点说,应该说史书记载并不确切。按本传,是在临沮被斩,裴注引的蜀记,则补充说明了是被俘斩,但裴松之同时驳斥了此说不经。按潘璋传,则曰被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所“禽”。

          这个嘛,我认为关羽是阵亡的。三国志的体例中,“禽”也可以是战场上杀死,如武帝纪:“丑、良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俘获的用词往往是“生禽”。如果说孙权俘获了关羽,却直接砍了脑袋,那就实在很难高看孙权这个人的政治智慧了。

          杀死关羽的作用,无非是政治表态,表示与刘备势不两立,而博取曹操更大的信任。问题是在袭取荆州的时候,曹操已经表现得毫不可信了,孙权已经被他卖过一次了。而羁押关羽带来的选择主动权,则是不言而喻的。

          但袭取江陵之后,关羽所部已经溃散,关羽是带少数亲信向益州逃亡,孙权有俘获他的条件。至于最终关羽被杀,是因为孙权战略上的短视,还是因为潘璋、马忠四个意识不强,未能充分领会孙权意图,现在很难判断。总之吧,关羽的被杀,恐怕给孙刘之间造成了一条不可弥补的巨大裂痕。

          ==

          刘备这边呢,面包叔提到荆州军政集团的压力。这个自然也对,但这个说法呢,大众认识往往也有点偏差。

          我认为这个“荆州军政集团”的压力,不主要来自于史书上找得到的军政头面人物,而是来自于荆州籍中下层军官乃至基层士兵。这道理其实很简单:高层军政人员受乡土束缚必然较小,另外由于人数少,他们的损失刘备也补偿得起。

          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误解,网上的历史讨论往往可见“集团”之说,这说法当然不错。但很多人出于自身经验,是把“集团”当成现代党派那样去理解的,认为这些集团也有组织,有纲领,有领袖,这恐怕就不太对头了。那个年代并无党风,更无党建,这些集团不可能有现代政党那样的组织行动力。而很明显,最常见的参考模板是在列宁式政党里组织行动力也居于前列的中共,这就更荒谬了。

          回过头来说,这些基层将士的故土之求,刘备无法补偿,也不能无视,但短期内,未必不能控制。控制的方法当然是古今一体的不二法门:转移矛盾。所以说仗是不得不打,但方向却是可选。于是乎局势是这样的:

          攻魏的优势有:有兴复汉室的大义名分,曹操刚死,曹丕刚篡,中原人心未定。之前汉中战役胜利果实还在,曹魏力量还比较虚弱。如能拿下关中,比夺回荆州的战略意义要大。

          劣势则是荆州将士对这个选择士气不高,如果战役进行不顺,则有扩大为危险的可能性。并且对曹魏作战,至少需要保障后方安全,然而孙吴还在袭扰。

          攻吴的优势有:有报仇的大义名分,孙吴初定荆州,人心未附,而刘备在荆州仍有相当号召力。由于是夺回故土,荆州军势必将士用命。

          劣势则是曹魏虎视眈眈,既有在战斗过程中遭到曹魏夹击的可能性,又有在战后孙吴彻底倒向曹魏的可能性。此战即胜,也无非是回到战前的战略态势,而天下有变的战机却已经错过了。

          ==

          通过这样的列举,多少可以看出,攻吴攻魏各有优劣,所以战役发动之前,蜀汉朝议纷纷。但孙吴以自身行动,不断强化蜀汉伐吴报仇的正当性,以及削弱蜀汉伐魏的可行性。

          所以说诸葛亮事后甩了那句很妙的片汤话: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用这种话来臧否人物(网上消遣,这是个普遍思路),其实如面包叔所说,听听就好。真正妙的地方,是诸葛亮表示出的态度。

          前面说,法正能制刘备不东行,这一点,莫不如说是诸葛亮婉转地表达自己想制而不能制。史书有载:“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从后来诸葛亮臣摄君权的执政风格来看,法正之跋扈会是一个大问题,但在刘备时代这却不是问题。而法正的战略才能则是诸葛亮所认可和佩服的。因此诸葛亮认为,法正在战略判断上必然会与他一致,“令不东行”。而以法正的身份地位来说,他是表达这个意见的最好人选。

          更妙的就是后面那句话了:“就复东行”。既然能制刘备,又何来“就复”呢?无论是法正还是诸葛亮,乃至刘备自己,都制不了孙权,是孙权在不断加强“东行”的必要性。可见刘备最终东行,连头号联吴派诸葛亮都已经不以为非了。所以最后结论正如面包叔所说,伐吴并不错;错的是打输了。

          通宝推:mezhan,烤面包的胖大叔,李根,
          • 家园 几个细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集团一说呢,还应首重精英人物,三国军制呢,曹魏有士家制度,孙吴有领军制度,蜀嘛,资料少,推测的话,可能也有军户制度,常引的一条资料就是诸葛亮建立连弩部队的记载。

            三者虽有差异,但也有共性,都表现为努力把军队掌握在中枢手中的意思,这一点不难理解,只是形禁势格,真到了现实中,史不绝书的“部曲”“宗族”就来了。比如吕蒙传有条记载就很生动。

            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

            这条记载说明几点,1、部曲私兵的装备,比如服装,中枢是不管的。2、中枢对小集团有调控能力。3、并不是排斥部曲私兵,调控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强整体战斗力。有战斗力的小集团,会增其兵。

            荆州军政集团的精英对基层是具有相当的掌控能力,同时其势力来源也源自乡土,所以是有相当动机打回去的。考察一下夷陵之战中蜀军各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再腹黑一点,夷陵之战,荆州精英被大量消耗之后,蜀吴也就和平了。当然,这点是瞎猜。

            二、承接第一点,再来谈谈关羽问题。

            现代战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大量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而在三国时期呢,消灭有生力量,我个人意见指的就是部队的精英,首脑。

            三国的历史中,只要首脑没被消灭,这股势力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刘备,曹操,袁绍等等都说明了这点。所以曹操诛吕布,孙权杀关羽,其实道理都一样。

            至于关羽怎么死的,这个嘛,可以讨论。

            但是,把关羽的脑袋送到曹营,总是孙权干的吧,这个和直接斩关羽,感觉没啥区别。

            三、夷陵之战中曹魏的因素

            劣势则是曹魏虎视眈眈,既有在战斗过程中遭到曹魏夹击的可能性,又有在战后孙吴彻底倒向曹魏的可能性。此战即胜,也无非是回到战前的战略态势,而天下有变的战机却已经错过了。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嘛,这里的分析是种预测,可以这样预测,可以那样预测。

            我个人的意见,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就是等曹魏介入。

            这一点看看整个夷陵之战的过程:

            221年7月,蜀军就打下了秭归。

            8月,孙权就倒下曹魏。

            然后就没事了。

            222年一月,陆逊来挑衅,派宋谦来破了蜀五屯

            刘备就不淡定了,先主传,记载很有意思: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
            意思就是去年夏天打完秭归,刘备就回去了。

            这里推测一下,我猜吧,打下秭归,刘备就准备收手了,后边发生的事,似乎是刘备受到了陆逊的挑衅。

            但是拉到全国来看,魏这时有动作了。比如说曹真从西凉前线调回京都,负责东吴方向。这件事和刘备的军事动作孰先孰后呢,不好说,但是魏伐吴的军事准备,我个人推测,刘备应该是知道的。

            后边就是夷陵对峙,夷陵对峙如果不是后期陆逊的水陆配合作战,仅就陆地形势来看,完全是一副天荒地老的节奏,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时,可以大胆的推测,与其说刘备准备正面进攻东吴,倒不如说是在拖住东吴的主力部队。

            曹魏当然有自己的小心思,王朗和刘晔就代表不同的战略预期。联蜀伐吴,或是坐山观虎斗。二者都不能说错。谁知道战争会如何进展呢?八月夷陵之战结束,九月就是三路伐吴了。

            所以说,我个人意见,刘备伐吴,不可能没有考虑曹魏的因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把曹魏做为自己的一大助力。估计还在打着重演湘水之盟的美梦。

            可惜任何战略预想,都要靠最后的战果说话,这一败涂地嘛,就啥都别说了。我感觉对刘备打击最大的不是前军的火烧连营,而是马鞍山之败,这才是完败。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也商榷一二。

              一、关于地域集团。

              三国的社会基础并无区别,蜀汉当然也存在宗族豪强。但是由于制度和历史遗留原因,三国各自的情况也有一些区别。蜀书中可查考的军政人物,豪强不多,明显不可能是豪强的不少,寒门居高位的比例显著高于魏吴。

              这可能与蜀书的写作思路有关,不过从刘备集团的发展轨迹和政策来看,我认为蜀汉豪强势力最小,还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相对小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没有影响力。只不过把一些宏观决策归结为地域集团影响的首要原因,甚至削足适履地夸大地域集团的影响,我觉得不太对。当然这不是针对面包叔的,而是说坊间流传有很多这么拿模型往里一套式的论调。

              二、关于杀关羽。

              古代由于人民组织程度觉醒程度都较低,英雄人物相应的在历史进程中所占比重更大,这自然没问题。

              但我觉得吧,说到“英雄人物”对势力的重要性,首先才能上要达到英雄的标准。面包叔举出了几个例子,刘备曹操自不必说,袁绍的才能也不容小觑。相应的我可以举几个无能的例子:韩馥、张绣。

              具体到关羽来说呢,关羽固然经略一方,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但说他能重新凝聚起荆州势力,或者说他对荆州的凝聚力在刘备阵营中无可取代,这我还真看不出来。

              再看孙权砍了关羽的脑袋,同时把关羽俘获的于禁等人一股脑放回曹魏,这种不留后手的行为其实说明一个问题:

              孙权当时也产生了错觉,觉得自己能一鼓作气消灭刘备。

              这个错觉吧,我觉得是孙权一系列在后人看来不那么正确的行动的主因。

              三、关于刘备的战略目的。

              这一点面包叔分析得至为精当。我补充一点看法:

              刘备即使能正面击破孙吴,夺回荆州,他也很难在荆州同时顶住魏吴的夹攻。而直接把孙权赶下海呢,这个不太现实。所以夷陵之战的战略目标,必然含有促使魏吴反目,重建孙刘联盟的部分。

              刘备也做了点动作。曹操一死,刘备就以吊唁为名派了使节。曹丕却挥舞政治正确大棒,“恶其因丧求好”,“绝使命”。这一点影响了刘备的战略,导致刘备在江北布置了黄权一部,本军营垒式推进,缓攻待变。

              曹丕这个决策嘛,我看是少爷脾气发作导致的昏招。坐山观虎斗自然不错,但得让虎斗得激烈一些嘛。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关羽,这个政治搞的啊……

                确实是一言难尽……

                外部和孙吴搞得僵,内部能把刘备集团起家的班底逼反,也是没谁了。这里多提一句,高调拒绝孙权求婚这件事上一点都没错的。拒绝没错,高调拒绝更是应该。但是,除了这件事,其它地方还是应该搞好关系,少点摩擦。

                但话说回来,关羽是什么样呢,不光是我们今天怎么看,还得看孙吴高层是怎么看关羽的,毕竟我们知道一些事,当时孙吴不知道,反过来孙吴当时了解的一些情况,我们今天未必知道。

                孙吴对关羽在荆州治理的认识,最有代表性的意见就是吕蒙和陆逊的对话,陆逊对关羽的缺点认识得很深刻,但是吕蒙同样指出了关羽的优势。对关羽的针对性计划就是让他麻痹大意: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於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

                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说这些意思呢,再回到你话

                关羽固然经略一方,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但说他能重新凝聚起荆州势力,或者说他对荆州的凝聚力在刘备阵营中无可取代,这我还真看不出来。

                经略一方,出类拔萃,这一点应该没什么异议。

                就是说关羽在荆州到底具有怎样的影响力,只能说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有,既有荆州人士潘濬和关羽不穆,也有廖化诈死投蜀的事迹,同时孙吴高层也有关羽“已据荆州,恩信大行”的评价,所以嘛,在孙吴杀关羽的考量中,这一点至少是会考虑进去的。

            • 家园 没完呀

              看看是不是少粘了一段

          • 家园 有些看法不大认同

            首先说孙权战略失误多少有些不妥。当时关羽已威震襄樊,而曹操汉中失利受伤不过一年,但还不得不拼着老命来亲征,并动用敌情关系挑拨刘孙两家。说明曹魏已处于关键时期,存亡或已指望这一战了。曹操虽占天下四州,但中原连年战乱已民生凋零,财力物力的征招反不及刘孙这些未经大乱的地区。所以在刘备是处于战略进攻状态,而曹操则处于防守。后来的《止战疏》也说明这点

            孙权应很清楚关羽如果打赢这一仗对东吴意味着什么,划江而治是不可能的,加上刘备有汉家血统,北伐若成功,江南就得俯首称臣,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南越王那种格局,身死国灭。

            当年韩信不听部下建言,错过了三分天下的机会,孙权这样的雄主岂会坐以待毙呢。

            • 家园 这个想多了。

              建安二十四年起刘备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即使取得全胜,最好的局面也就是完成隆中对。计算军事经济实力,仍然不及曹魏。中原河北由曹氏经营多年,怎么可能传檄而定。

              当然,考虑到曹操的继承人是曹丕,如果让刘备走了刘邦的旧路,成功希望好像还真不小。但曹丕远不及乃父,是他掌权后才彻底暴露出来的。从这个观点看问题,是事后诸葛了。

              • 家园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曹操第二次南征,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表明他承认孙权的能力与地位。估计当时他也断定有生之年再难拿下东吴了。

                而煮酒时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个人感觉笼络之意居多,虽然曹操视刘备是个难缠对手,但应在汉中之战后才正式承认他的能力与地位吧,否则他不会不采用刘烨的建议提早进占汉中。

                三国之所以成为三国,是因为三位君主都雄才大略,尽可能地把握天时地利人和,各有所长,各有得失,最后大家都无法吃掉对方。而三位君主之后可以说是后继无人,难再维持鼎足之势。

                个人看法,汉中之战后,刘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应与1948年TG大败胡宗南后的实力对比吧。48年委员长还是有优势的,但也架不住三大战役的失败。而水淹七军后,可以等同于辽沈的锦州之战了,委员长也亲自督战,曹操亲征与这没什么两样,襄樊一失可以等同于辽沈之败,东北不再属于委员长一样,河南也不再是曹魏的了。

                刘备是一直打着匡扶汉室、汉贼不两立的旗号与曹操争战的。赤壁前他一直在低谷徘徊,不过十年就位居汉中王与曹操平起平坐。这种上升速度,除了团队,没有土族们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是刘备的政治能力比曹操更有优胜的表现。

                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这么久,后方的异动不断,连荀攸这样的人到最后他都没有放过,证明如果他手里的烧火棒不再利索了,会死无葬身之地的,而孙权后来对他劝进,他都笑着说是架他到火上烤,也证明他的内部没有刘备这边那么团结。

                襄樊之战,关羽就算能与曹操打成平手,以曹操的寿命来看,是要走袁绍老路的,天下势必再归刘氏。孙权的结局最好也只能走南越王的老路了。所以孙权这一刻动手合乎东吴的战略取向。

        • 家园 打是肯定要打的

          否则今天东吴抢了荆州杀了关羽,忍了,明天再抢了益州杀了张飞呢?

          如果谈判,刘备的底线是啥,肯定不能比战前吃亏吧,即使全收回荆州,还有关羽之死呢,要是荆州都收不回来,那就望实俱丧,何以服众?东吴的底线呢,到嘴的肉不能全吐出来,否则就白打了,所以双方怎么谈得拢。

          孙权这个人战略上很短视,比如他完全没考虑到曹魏蜀汉合力对付他这种情况,但是运气很好,碰上了曹操挂了,上来了曹丕这样的生瓜蛋子的小概率事件。

          • 家园 这也没法苛求古人

            站在孙权的角度考虑,荆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翻开中国历史书,荆襄对一个南方政权意味这什么,是不难理解的。曹魏九伐东吴,四次兵锋指向江陵,当然,这里还是要提一下,九伐中,有的是三路并进,其中一路指向江陵。但是,正如曹叡所谓: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这里还是能看出荆州一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站在刘蜀的角度,隆中对是很高明的战略构思,但是“跨有荆、益”和“结好孙权”,其实很难同时实现,联手抗曹是不假,但你把军队开到我家大门口来联手,这有点那啥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国共合作抗日,蒋介石应该不会让八路军开到四川来合作吧?反过来共产党应该也不大愿意让国民党深入自己的根据地。这还是在近代政治军事下,名义上已经军令统一的环境下。三国时期嘛,谁不想一统天下?联手也是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

            当然,话说回来,难于实现不等于不能实现,湘水之盟后,对刘蜀有益的战略格局已经初具雏形。只是这个格局并不稳定,甚至可以说危机四伏,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后边的历史了。

            既然提到湘水之盟,那么也可以谈谈,站在曹魏的立场上如何看蜀吴之争。湘水之盟前的格局,其实和夷陵之战的格局,差相仿佛,所不同的呢,夷陵之战是蜀攻吴守,而湘水之盟呢是吴攻蜀守,而湘水之盟之所以达成协议呢,是魏对蜀开展攻势。

            后边的历史发展就很有趣了。这边吴在攻蜀,那边魏抄了蜀的后路,按正常推论,是不是应该蜀方妥协呢?或者索性吴魏联盟灭了蜀呢?然而并不是,反而是吴做了让步,达成协议,然后这边蜀去发动汉中战役,那边孙权去取合肥。

            夷陵之战魏同样会想啊,上次蜀刘掐,我抄蜀的后路,可没落什么好处,要不是张辽给力,就是鸡飞蛋打的结局。这次夷陵之战,蜀方嘴上喊得厉害,动作是谨慎得很,谁知道在玩什么花样。所以,坐山观虎斗应该是最稳妥的。只是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了正确的是刘晔,但是嘛,这种事谁说得准呢?万一魏军一上,这两位又媾和了呢?

            • 家园 我们古代的史书对于战争的经过惜墨如金

              研究长平之战,大家都恨不得把史记里面那段话,每个字拆成两个来读。

              记得当年我琢磨刘备是怎么输的,对着曹丕說的一句話琢磨了一下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呼」

              • 家园 这还不好理解

                刘备的部队在前线被限死在狭小的范围里头展不开,又没有稳固的城池立脚点,时间拖久了肯定会败,只不过是小败还是大败。联营的长短不是问题实质,刘备的部队始终囤于野外才是大问题。曹丕看到东吴久守不出也不救援孙桓就知道陆逊玩的是什么招数了。陆逊的打法就是七国之乱时候周亚夫的战法,孙桓就是刘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