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共:💬252 🌺3049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短篇一则

      最近看到胡里糊涂河友这样一句话:本来是想抛砖引玉的,不知怎么就变成唱独角戏了,深感戚戚。

      半年没谈这个话题了,确实是因为唱独角戏有些乏味。我其实并不喜欢长篇大论对史书进行翻译整理,懒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对历史有兴趣的河友大可直接去看史书,而不必从我这踅二手货。因此这里试着改一下,省略掉叙事,直接议论。

      夷陵之战最终爆发,其主因并不是(如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刘备集团意气用事,而是孙吴集团一系列举措造成的。

      其实这个结论,从时间来看就很明显,从孙吴夺得荆州到刘备出兵伐吴,中间隔了一年。相信大家就自己的切身体会都不难理解,在没有持续外部影响的条件下,意气是很难持续一年之久的。

      孙吴夺取荆州之后,按“竟长江之极”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对益州展示出了领土野心。这种情况下,刘备集团内部主和派的发言说服力势必受到削弱。按刘备起初决定伐吴时,“群臣多谏”;但刘备出兵后,诸葛瑾写信求和中的说辞,却“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希望刘备“不复咨之於群后”。倘蜀汉朝议仍反对伐吴,诸葛瑾何来此恐,何出此求?这多少可窥蜀汉舆论的变化。

      另外,派(求和显非诸葛瑾个人行为)诸葛瑾求和,多少也体现出孙权这个人格局有问题。

      诸葛亮事后有这么个言论:法孝直若在,则如何如之何。也多有人借此阐发诸葛亮其实如何如之何的。但有这样一点不能忽视:诸葛亮本人,正是刘备集团联吴战略的提出者和主要推手,孙吴背盟,发言权受到打击最大的就是他。

      再加上诸葛兄弟各为其主,是个很敏感的事,双方为了避嫌,本来是“公会相见,退无私面”的。诸葛瑾既然发声,诸葛亮恐怕只能更加闭嘴。也不知道孙权到底是想和还是不想和。

      通宝推:等明天,李根,
      • 家园 短篇再一则

        与面包叔讨论想到的话题,因为侧重点不同,单独发出来。

        史书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臧否人物的记载,这个风气在后汉魏晋时代很盛行。但识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缺乏充分的亲身接触而做出的判断,恐怕准确概率不会很高。当然在史书记载中这类判断往往很准,我认为其原因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不准的,史书也就不会记了。

        所以说这种话往往不必太当真。三国志中有个很好的例子,陆逊在指挥夷陵之战期间,对孙权上疏: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然而陆逊对诸将却是另一个口径:

        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这可以说明一点:这种对人物的臧否,往往是为某种目的服务的。我们读史,过于关注这类言论,是舍本逐末了。

        另有一点有趣的,就我的阅读印象(我没做准确统计),三国志中这种记载是吴书最多。是吴书材料来源的问题,还是吴地这种风气最盛,我所不知了。

        通宝推:桥上,楚庄王,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这两段话

          这两天做了点小考证。

          除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我个人意见,还和实际的战局有所联系,有空聊一聊。

        • 家园 短篇又一则

          与青色水先生讨论想到的,再补一篇。

          前一篇说的是陆逊臧否刘备行军作战,这个大众印象应该是接受的,毕竟陆逊具有较高的军事水平(需要说明的是,军事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但我认为定性判断都不简单,如游戏一般定量则真是在游戏了)。这里再换一个大众印象不那么容易接受,却又爱臧否的。

          还是孙吴那边的,朱桓。吴中四姓张朱陆顾中朱家的代表,按史载,此人“性护前,耻为人下”,是个自我评价甚高的人物。

          夷陵战后,曹丕三路伐吴,中路是曹仁领军,攻向濡须,当时的濡须督正是朱桓。面对曹仁优势兵力来袭,朱桓对属下将士发表了这样一篇演讲:

          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

          朱桓这么说,自然毫无问题,证明他懂得用兵;本来就是优势敌人来袭,还对士兵加压的话,怕是要压爆了。然而朱桓说的话,与大众印象大为不同:曹仁用兵不如朱桓,恐怕不是个公允的看法(此战朱桓倒是成功击退了曹仁)。至于说曹大司马“人非智勇”,说是朱桓随口放炮,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曹睿时代,另一位曹大司马曹休发动了三路伐吴。这次濡须是东路,曹休亲率中路从庐江攻向鄱阳。朱桓担任中路迎击部队的右部督,他对元帅陆逊又放了一炮:

          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

          这一战就是石亭之战,因周鲂断发赚曹休的故事比较知名。曹休在此战中表现也的确难看:先是中了孙吴的诱引冒进,发现中计后又轻敌强行在不利地区迎战,战败后又推诿责任,推诿责任失败后病发而死,可谓输了阵又输人。这次朱桓评价他“非智勇名将”,总算言而有据了吧?

          可是当年曹休在汉中之战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这一点由于史书体例,以及文学作品影响,导致石亭之战的一个重要战略背景往往被忽略:

          曹丕当时刚死,曹休作为曹魏武将之首,却没当上托孤大臣。虽然曹睿即位后升他为大司马,然而他挂着这个朝官之首的头衔却兼着扬州牧,驻扎在对吴前线,根本不在都城。曹休在政治上的失意,以及他渴求重大军事胜利,以提高声望及政治地位的迫切心理可想而知。

          所以周鲂诈降,曹魏方面多人觉得有诈,他却宁愿上当;发现中计,宁可在不利条件下决战,也不肯撤退;失败后吃相难看地推卸责任;责任没推出去,很快也就死了。很明显可以看出,与其说这打的是军事仗,莫不如说这打的是政治仗。

          当然,政治上的因素,不能为曹休开脱全部责任。军事本来就是政治的延续,曹休的表现,证明了他作为方面统帅、国家军事决策者不太合格。然而朱桓这个“非智勇名将”的评价,却很难说批评到了点子上。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反过来的话他还怎么带兵?

          底下的将领本来就急着出战,控制他们的躁动情绪才是对的。这恰恰说明陆逊懂得用兵,知道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给孙权减压给手下加压。别说陆逊了,今天自己在外成家立业,跟父母长辈写信打电话的时候不同样是尽量报喜不报忧么?

          • 家园 是的。

            我并不是说,陆逊这样做、这样说有问题。

            我只是说把他的话全当真,就有问题了。

            • 家园 孙权也不是军事菜鸟

              前后打过那么多次仗,扣掉那些对孙权恭维的话,陆逊的军事分析应该是靠谱的。而且正由于是和孙权的私下来信而不是奏章,陆逊没必要再隐藏自己的真实看法。就像诸葛亮生前没有公开在诸将前指定接班人,但在跟后主的信件里头早就推荐蒋琬了。

              • 家园 等等。

                青色水先生这次说的,我可不赞同了。

                首先吧,不做咬文嚼字的分析,不难发现陆逊对孙权说的话和对诸将说的话是互相矛盾的。对孙权说的是刘备不能打,对诸将则说的是刘备能打,这显然不可能都真。因此我说这种话往往是为某种别的目的服务,不能太当真——它本身就自相矛盾,怎么当真?

                其次呢,要咬文嚼字也可以,细看文本嘛。陆逊对孙权说的是刘备此前行军多败少成,这次也有把握战胜他。而对诸将说的是刘备拥有充分地、连曹操都忌惮的战斗经历和经验,要小心应付。这个庄王说得好,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军事分析呢,一般是要侧重于战术的。当然陆逊对孙权也进行了一些局势上的说明,然而他证明刘备不足惧的理由是刘备作战输多赢少,这不叫“军事分析”。

                最后有一点我摸不到头脑了,我不知青色水先生何以得知陆逊是私下向孙权表示刘备不足为惧。原文写道:“逊上‘疏’曰”,“疏”是奏章,并非私人信件。诸葛亮向刘禅指定蒋琬为继承人,用的是“密表”,“密”字说明诸葛亮与刘禅这一信息交流有保密性。陆逊用的又不是“密疏”,对吧。

                再说一句,我不知青色水先生您自己发现没有,您的话也在自相矛盾。您前面讲:

                别说陆逊了,今天自己在外成家立业,跟父母长辈写信打电话的时候不同样是尽量报喜不报忧么?

                这里又讲:

                而且正由于是和孙权的私下来信而不是奏章,陆逊没必要再隐藏自己的真实看法。

                您看来陆逊到底是报喜不报忧还是真实看法?

                再再直白的说一句,我和您讨论时总是觉得怪怪的,您不会只是为了提出不同意见而提出不同意见吧?

                • 家园 陆逊给孙权的那封信孙权并没有给大臣公开讨论

                  看到信就批准陆逊的反攻计划了,这也是史书记载唯一一次陆逊跟孙权的意见交流,你看赤壁前孙权在战降问题上可是广泛征求大臣意见最后才拍板,说前者是密信并不算错。如果陆逊判断有误,这时候决战输了东吴可是要灭亡的。

                  • 家园 越说越令人摸不到头脑了。

                    何以见得陆逊此疏是反攻计划,并且孙权予以批准?又何以见得孙权未与大臣讨论?我倒是觉得孙权公布此疏稳定人心,是很有可能的事。

                    赤壁时的战降,是整个集团的战略方向,势必需要孙权拍板,也只能由孙权来拍板。而夷陵前线的指挥,何必非得远在建业的孙权遥制?就算夷陵之战关系政权存亡吧(我倒认为未必有此严重),孙权既然起用陆逊,就该用人不疑,否则应该疑人不用才是。

                    • 家园 陆逊写完这信后就告诉诸将他要反攻了

                      然后诸将这时候问他为什么拖这么久才反攻,他做了进一步解释:

                      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注意最后那一句话。这个解释和他跟孙权的说法是一致的。而他不准诸将出击是在刘备气势还盛的时候,非要把不同时间的两套说法强行比较就是刻舟求剑。

                      • 家园 总结陈词。

                        不知为何,与青色水先生的讨论,最后我往往得做个总结陈词。

                        青色水先生这里提出的观点呢,我并无太大意见——观点我基本赞同。我有点意见的呢,是青色水先生的某些判断,依据并不坚实。当然我也没有坚实的依据去否定这些判断,因此这里就不赘了。

                        这次我要总结的是我自己的观点,因为我感觉青色水先生所屡次反驳的,都不是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拿一些言论去臧否人物,并不可靠。就算不举例子,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吧。

                        陆逊在刘备气势正盛的时候避战,在刘备露出破绽时出击,这当然是正确的判断。但这不能说明他为了推行这些判断所说的话,皆为真实或正确。

                        刘备“多败少成”,难道他气势正盛的时候就不多败少成了?刘备“天下知名”,难道他露出破绽的时候就不天下知名了?青色水先生说刻舟求剑,这种断章取义的理解确实是刻舟求剑。然而,这是我所驳斥的看法,并非我的看法。

                        希望与青色水先生之后的讨论,能更多的集中在历史本身,而非语言和逻辑上。

                        • 家园 感觉不太辩证法

                          刘备“多败少成”,难道他气势正盛的时候就不多败少成了?刘备“天下知名”,难道他露出破绽的时候就不天下知名了?

                          虽然可以说“不靠铺”,但是也可以翻过来看:

                          刘备长期以来“多败少成”,经常露出破绽;而刘备又是“天下知名”,尤其现在他气势正盛。

                          看你们的讨论,感觉陆逊的确是帅才。知人,又知己。

                          对老板,对手下,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很贴切。而他的两句话,总结起来还真是对刘备的准确评价。

        • 家园 没毛病,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老毛也是一样啊。

          虽然战略上说美帝是纸老虎,但真打起仗来,还是要想三天三夜的。

      • 家园 多方面因素吧

        三国初分嘛,都会进行一些军事冒险,不打怎么知道打不过,吴对蜀的军事压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能不能把吴对蜀的军事压力解释成战争的主因嘛,也不大好说。毕竟嘛,战役发起方是蜀。

        除了外因,也有内因,内因分政治军事两方面,政治方面嘛,主要是荆州军政集团在蜀刘内部的压力,而且蜀刘在荆州一带还是有政治影响力的。

        军事方面嘛,这吕蒙不是死了吗?蜀对吴的情况还是熟悉的,扳指头算算,嗯,好像没什么能打的。

        再说,吴就那么多人马,拿了荆州是不假,但人心未附,需要维稳,这个时候力量其实反而弱了。

        再再说,万一,万一,曹魏有异动呢?要不以战促和,要不就顺便把吴给那啥了。怎么算都不会亏,毕竟战略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只要不像猪头一样的把仗给打输了就行。看整个战役过程,刘备其实很谨慎的,步步为营,步步推进。

        这仗会输吗?怎么看都不可能啊。完全没有输的理由嘛。

        没想到,偏偏还就打输了,万千算盘全部落空,这就情何以堪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