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中贸易逆差被严重忽视的重点:那些绿纸片是谁印的? -- 龙眼

共:💬87 🌺606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此一时彼一时,长期城市化就是国家民族的自杀化

          1990年代搞城市化有其道理,毕竟当时的经济需要促进,大城市的基础设施需要发展。但是,必须看到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单靠发展城市能长期稳定发展的,必须是农村与城市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农村大于城市的国家才能长期发展,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生产力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口生产力的问题。

          很多城邦国家象希腊各城邦、欧洲中世纪各邦国,包括后来的二牙、法英等列强,其强大的时期都远远没有其他农业帝国长久,而是在人类的长河中来去匆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为城市的主要功能和突出优势是商业,以及商业所带动的手工业和工业,但其突出劣势是人口密度大,个人和家族的生存空间狭小,竞争激烈,追求人口质量而降低人口数量,一个家庭生养不了几个孩子后代,城市人口几乎都是靠外来输入,就是吸收广大农村的过剩人口。但农村人口吸收完了会怎么样?只能靠对外不断扩张,不断抓来奴隶,不断开拓市场,最后奴隶造反,国家灭亡。

          城市生产力的先进仅仅指物质的生产,而在人口的生产力方面是极大不足的,甚至完全是负增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人口稳定发展,一对夫妻至少要平均生育3个子女或以上,而这在城市里根本是无法实现的。虽然随着城市化,里面的人口看着热热闹闹,不断增加,仿佛越来越繁荣,其实是假象,掩盖了多数城市并没有自生育能力,没有自我发展,自我消费的能力。并不是城市当地人在不断产生新的人口,而是其在不断吸收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口,象个大黑洞,进去就出不来了,就被消灭了,没有后代,或者是两个生一个地衰竭,当然就是给消灭了,只是时间长度问题。城市就是这么大鱼吸小鱼,小鱼吸虾米,虾米吸泥土,都是在向广大农村吸收人口,而等吸收完了,或者说都不等吸收完了广大农村人口,该国家和民族的人口就开始衰竭-美其名曰:人口老龄化,其实就是国家和民族正在走向衰亡。

          最简单的道理,自己国家的人都越来越少了,商品卖给谁?只能寻找海外销售的出路,让其他国家改善生活,增加人口,自己人口一直衰退,不断工业化自动化,产品不断过剩,就要不断寻找海外市场,走上西方工业国家当年扩张的道路,但却没有人家当年天主教徒、清教徒家庭的人口高出生率,所以不需要战争,很快就会和日本一样进入不断工业化、自动化、也不断人口衰减,人口衰竭的自我毁灭之路。这是八国联军都没能通过战争实现的,日本鬼子侵华都没能通过战争实现的。

          工业化是把人当劳动力,所以工业化越发达,人的劳动力价值越低,人口需求越少。但人类发展的标准和标志最终还是人的发展,而不是机器的发展,更不是多数人类被机器和AI取代的发展,使人变成机器和AI豢养的宠物,那么人类作为劳动力的价值一旦消失,则把自己绑上工业化战车的民族就都有灭顶之灾,而意识到这一点的民族和族群,和根本没机会走上完全工业化的民族和族群会把这些工业蚁族替换掉。

          中国唯一能拯救这个死局的路线只有毛泽东主义:就是到广大农村去,到小城镇去,发展那里的经济和人口,把国家资源从城市中,特别是大都市中疏散出去,分配给中小型城市,分配到广大农村。人口上去了,同时再向外发展一带一路,就有人力资源和动力了。说白了,北上广一套小两居楼房卖600万多数人没钱买,房子就盖不起来,勉强盖了也只解决一对夫妻的住房问题,他们最多生两个孩子, 但平均往往只生一个孩子,人口进入半衰。

          而同样甚至更大的两居室楼房在河北广大小城市只卖40、50万,而在中心村附近只卖十几万,那么如果把600万的资金疏散给广大农村和小城市的年轻人手中,可以供十几对,甚至几十对年轻夫妻买十几间、几十间的房子,纸面价值似乎一样,但建材和劳动量的需求却是大城市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生产力的需求自然就上去了。更关键的是那里的十几对,甚至几十对年轻夫妻因为靠近自己家乡,有亲人的依托,可以生育养育三、四个子女,将来会有更多的生产力的需求,一切就都是正增长了。到时候再对外输出人口,对内适当控制节约,国家经济结构就调整过来了。而这几十对夫妻或者他们的子女,只要有一两个成为成功人士,成为千万富翁,那么就可以到大城市买那里几百万的房子了,这种正反馈就形成了。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如果中国经济不抓住增长的好机会,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尽可能快地解决结构性改革的历史任务,就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这句话本身就具有阶段性和不可完成性。现在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早已到了,可结构性改革的历史任务解决了吗?不但没解决,反而越发严重了,而严重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问题,这个时候再大谈城市化就是缘木求鱼、饮鸩止渴了,相反,越搞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人口越枯竭,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就越严重。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人不是机器,人要多生孩子才能将来多消费,现在的城市把年轻人压榨得都要崩溃了,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生产那么多东西卖给谁?只能求美帝买,只能越来越便宜,只能越来越压榨城市里的年轻人,让人更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最后就是亡国灭种。

          通宝推:青颍路,ccceee,审度,莫问前程,
          • 家园 历史经验表明,谁把中国农民

            从他们的热炕头上撵下来,谁就会被最终推翻和埋葬,没有一个例外!

            当汪洋很憋屈地说:让你脱贫,送你幸福,你们怎么还不接受啊。

            我靠,这是多么大的黄鼠狼给鸡拜年啊!

            首先,你们真的是送幸福吗?其次,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真实内涵,真的搞清楚了吗?

            • 家园 完全同意,农业文明的内涵没有搞清楚就摧毁农村很危险

              农村是中华民族的根,虽然根上有泥巴不清洁,但孕育着生命力和文化的承载力。

              其实不仅中华民族如此,多数西人民族也如此。加拿大的大城市里欧洲来的各个西人族裔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文化承载也很难,反而是无数远端的小镇长期保留了浓郁的本民族的文化和信仰,以及生命力。

          • 家园 估计他本来就有借助城市化消灭人口的潜台词

            城市化的负面不可能他不知道,也不是什么最新研究成果,更可能这本来就是被当作目的的一部分去实现的。毕竟一胎化太难执行,恶名昭著,没有政治上环境在国内国际压力都很大的条件去达到去人口的目的。我估计上面原来应该在人口上有个五年十年计划指标数字,一胎化应该是效果不彰。

          • 家园 温铁军力推的新农村建设,感觉就是这个思路
          • 家园 龙眼十足是一个不带脏字的毛黑啊!

            毛泽东主义:就是到广大农村去,到小城镇去,发展那里的经济和人口?请问毛泽东什么时候说过这话?而且还是毛泽东主义?10个日本和10个菲律宾,你觉得哪个更强?二战的时候美国为什么能分分钟灭了军国主义的日本?难道是靠中部农村和小城镇里的红脖子们?加州如果是一个国家的话,它的GDP在全世界排第五。人口问题好解决,在总体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行政命令+经济政策引导多生孩子,其实在总体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行政命令扎结就可以,就像过去几十年所作的那样。

            • 家园 发展城市和发展农村要交替进行

              城市发展过度了,就应该回头发展农村,而不是更加发展城市和超级城市,魔鬼都市,而吸干农村。是否过度看城市的都市病状况和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

              毛时代也是先发展工业,发展城市,但后来没有一味继续无限发展,而是回头发展农村,才为改开的继续城市化奠定了人口素质和人口数量的基础。

              • 家园 你是多久没回国了?

                中国现在的农村发展很好啊,政府免费给筑水泥路,乡下户口要买的话还很贵,环境也开始注意保护了,家电还要下乡、这都是国策,手机基站信号也一点不少,而且把三千年的皇粮农业税给免了。我觉得乡下其实挺好的,除了收入偏低以外。但是没办法,要高收入,乡下那稀稀拉拉的人口和产业链,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 家园 龙眼的这句话画龙点睛

            人不是机器,人要多生孩子才能将来多消费,现在的城市把年轻人压榨得都要崩溃了,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生产那么多东西卖给谁?只能求美帝买,只能越来越便宜,只能越来越压榨城市里的年轻人,让人更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最后就是亡国灭种。

            这也是我的观点。 无论城市化,抑或环保,中心都是人。抛弃“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反人类的行为。

            之前的城市化,很多措施就是反人类的。把农村的壮劳力哄到城市里,让人住在集装箱工棚,吃着清水白菜,孩子没学上,社保不给交,拖欠工资的人还有暴力机关保护着。此等行径,万言难尽。

            这种城市化,扔到茅坑里也罢。

            出路在哪里?

            新型城镇化是个提法,具体做起来,要回到古法社会组织模式中,重塑小城镇。

            欢迎讨论。

            龙眼:此一时彼一时,长期城市化就是国家民族的自杀化

            关键词(Tags): #城市化
            • 家园 要在发展中小城市的同时,要同时发展远端互联工作模式

              这和我的专业有关,我在国外是学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的,工作也是干这个的。城市发展的规模多大合适,各个领域有各个领域的指标。而交通是一个重要指标。比如从农村基层说起,不是小村庄越分散越好,因为那样交通也不方便,购物,工作,串亲戚都不方便,土地利用率也低,所以并村,搞中心村是对的,而中心村的规模应该控制在步行可以方便到达多数地方的距离,否则就要发展远一点距离附近的乡镇,而不是继续扩大中心村了。而乡镇的规模应该控制在自行车可以方便到达多数地方的距离,否则就要发展本地或再远一点距离的中小城市了,其控制的规模应该在机动车可以方便到达多数地方的距离。而城市再扩大,其交通基础设施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人们的交通成本和时间花费也会大大增加,而在互联技术、远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实在没必要再搞大型都市了。

              以后可以在各个中心村、乡镇和中小城市建立很多公共开放的办公中心,集合图书馆和写字楼的功能,自带各种办公设备、互联设备和电化监控设备,以及多数公司都必备的考勤、清洁、财务、党、团、妇联机关,为远端的各种公司提供工作站和全套的公司功能,让各家公司居住在附近的员工在这里工作,开会、谈判、讨论都可以电化进行,考勤和工作质量由摄像头、话音功能、互联网监控完成,其效率要比在一个公司上班还高,然后员工每周坐高铁或飞机去一次总部就足够了。没必要都扎堆在一个地方,那么公司总部的规模和运行成本会极大降低,人才可以在全国随意招聘和使用,因此竞争力会大大提高。而各地人才可以在自己家乡或自己喜欢的任何地方安家落户,照顾家庭和子女。人们不愿到中小城市生活的主要是因为工作机会少,而把远端互联问题解决了,不但工作解决了,其他如子女教育,病人看病等大城市的优势资源就都可以与中小城市共享了。

              龙眼方案,欢迎盗版。

          • 家园 城市化是几乎不可逆的

            人不仅生产财富,也同时享受财富带来的商品和服务。

            人从自然聚居--村落--城镇--城市--超大城市,这个过程是自发的,并无任何官方的驱使。究其原因,无非是城市里不仅提供着挣钱的机会,还提供着其他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因为大城市里资本的累积和人口的聚集,它提供着非中小城市(当然非农村)无法提供的优质服务诸如美食、文化、运动、教育等等。

            当然可以以官方强制的手段把人口赶回去农村,但即是不考虑整个社会运作效率的降低,人口还是会很快的回流城市。毕竟城市可以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容纳自己家庭的一间房子(人类不是不愿意生儿育女,但前提是有更多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还有更多的花花世界的享受。

            在中国,逆城市化更加不可行。其它的不说,光是教育,大城市的孩子因为眼界开阔和教育机构的发达,能成才的几率远高过乡村的同龄人。而,孩子是否能出人头地,是关系到绝大多数父母从面子到里子的紧要问题,绝不容儿戏。就这一点,再次让群众上山下乡几乎不可行,除非,有领导有此绝对权威可以不顾国内(国外的舆论也一样会强烈的批判,而导致中国会在道德和舆论上落于绝对下风,国际关系将很极度艰难。这一点是土工一定极力避免的。)的反对强推,但可惜,这种领导不可能再出现(除非再一次战争,在战争中出现一位绝对权威的领袖)。

            • 家园 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逆的,但在毛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可以

              因为这更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和优化社会资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