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皖西乡村亲历记 -- lmylqh

共:💬222 🌺2219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县志的数据应该还是可靠的

              比如有河友引我县县志粮食产量,那个产量虽然符合分田后增加趋势,但这个数据受政治影响太大,了解中国政治运行规则都知道,当时正在推行责任制,粮食统计产量必然增加。

              我还没太理解楼主的逻辑,楼主的意思是改开后县志的数据隐瞒了责任制后的产量? 霍邱县志的编纂始于1982年,写成于1990年,正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光时期,县志编撰者隐瞒产量是基于什么考虑?而且还一口气从1980年隐瞒到1987年,因为1980-1987年的年产量都相差不多。

              全国的县志很多,刚好前段时间看了另一位河友的家乡胶州的日志:

              qq97:胶州人民是怎么吃饱饭的

              胶州粮食产量的变化和霍邱很相似,也是从60年代中开始增长,70年代快速增长,胶州是1974-1979年粮食增长最快,年均粮食产量比上个五年增加了38.5%,6700万公斤,80-84年粮食增长也可以,但不如整个70年代。但从79年开始,人均口粮的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其原因与霍邱相同:

              一,大幅减少统购任务,1979年,全县粮食征购基数(即包购任务)调减为2295万公斤,1981年又调减为2245.5万公斤;

              二,加价,1979年粮油统购价格上调,全省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了20%,油料统购价平均提高了25%,超购加价再次上调,由30%调至50%。粮油购销牌价全部倒挂,原粮倒挂率为20~25%,加上加价则倒挂率达70~80%,油脂油料倒挂率,从10%提高到30%以上,加上加价则倒挂率达100%左右。

              胶州日志同样编撰于1982-1991年,我觉得不大可能胶州和霍邱的县领导会不谋而合,同时隐瞒分田到户后的产量。

              通宝推:老老狐狸,遥远天空,
        • 家园 又清晰一层

          谢谢资深河友解惑。

          也许当年的集体制效果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不给力,倒是推广包产到户有一刀切之嫌。

          但是公社集体制一直背黑锅,可能和宣传有一定关联。

          不过本人从朋友处听到过的确实和主贴楼主观点一样,都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结论:单干后不饿肚子了。

          所以还是怀疑,当时集体制运作有些地方还是有问题的,至于代表性,就不得而知了。

          带领一群人共同富裕,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很多高层都没有信心,就很难有完善政策出台,也不能怪下面的带头人不给力了。

          没有后续的完善,集体制系统的运行自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感觉好可惜。

      • 家园 集体制不是问题

        问题是收成的分配权,以及进出集体的决定权。农民缺了这两样,就没有动力了。

        • 家园 分田后公粮指标大幅度减少了

          同时没有了集体提留,这两条让农民手里的粮立即多了起来。分田后减少交公粮,改成市场价征购部分弥补,是稻公用来讨好农民的招数。但家里劳动力少的农民粮食反而变少了,因为分到的田少。

          至于在集体中偷懒这种事情,的确存在,但是集体时代有大量的农田建设,比如深耕翻田,比如罱河泥,比如农家堆肥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有每年大量的水利建设,分田后都没有了, 在分田前是重体力劳动,因此农民都能偷懒就偷懒。假定分田前劳动最大支出是100,偷懒了,还有80, 分田后最大劳动支出只有60,就算你更努力,实际劳动支出也只有70。到了冬天,整个村的农民都在打牌打麻将,风气极差,钱输光了就去偷东西。有人去我家门口的池塘偷鱼,嫌狗叫讨厌,结果把我家的功勋军犬打死了,现在我还时常怀念我的狗, 死在一个改开的早上。

          中国的分田应该是82~84年间启动的,伴随着杂交水稻等良种的引入(1973年杂交水稻成功,76年全国推广,但技术比较复杂,我们那里大面积铺开是80年左右,普通农民种上的确要到82~84年。

          化肥也是如此,80年代四三计划的化肥厂陆陆续续开始量产,我们村的化肥从70年代的臭死人的氨水变成了碳酸氢铵,后来又是硝酸铵和尿素,这些都发生在80年代初。

          这些具体的变化,70后的人那时10岁不到,这样的小孩肯定是不懂的,我那时有十几岁,学过化学,看过我姐姐的高中教科书,囫囵吞枣基本上都能明白。

          通宝推:方平,鱼与渔语,南宫长万,
          • 家园 赵紫阳《改革历程》说1979-84农民生活改善的因素。。

            包产到户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大量进口粮食

            就是赵紫阳也不敢说农民生活的改善只是因为包产到户。

          • 家园 陈王兄你忘了磷酸氢二铵!

            华北乡下的农民俗称“二铵”!

            • 家园 想起来了,这个算氮磷复合肥

              应该是80年代中后期才出来的, 我关心化肥是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看民兵手册什么的,可以用硝酸铵做炸药,小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觉得掌握了很大的力量。

          • 家园 刚分田的时候并没有市场价收购粮食

            首先征购是两个概念。征对应的是交公粮,和国家收购没关系。刚分田的时候,每户购的量也是规定的,必须交够量,国家定价,并没有市场价格。农民自愿向国家售粮也可以,价格同购得价格,由于该价格没有吸引力,农民又长期吃不饱细粮,所以我们那里得农民大部分把粮食屯自家谷仓里而不是自愿售给国家。刚承包的时候,粮食还不能自由买卖,大概承包两三年后,粮贩子才进村收购粮食,收购价也比国家高,只有这时候才有市场价。

            • 家园 国家收购有三种价格

              统购价,超购价,议购价,一般是1978、79年就有了。

              国家减少统购指标,就可以增加农民以超购价、议购价卖给国家的粮食。

              除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民对国家的议价能力提升,估计也是农民感觉良好的原因之一。

          • 家园 80年代初, 国内粮食总产如何?

            如果基本不变,老兄的解释就基本没破绽。

            如果总量上升,包产可能还是调动了积极性。

          • 家园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你的意思,似乎是在说一些公用的资源,在责任制之后,农民不愿出力维护。

            这个很正常,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公共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才会出现的,经济学上管这个叫租值消散。

            话说回来,制度切换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混乱的时期,没有那么顺利的,公共资源的产权与责任划分,是需要一定时间来落实的。

            • 家园 农民的生活立即改善是因为国家减少了征收

              和分配倾斜了。

              过去分粮有两条线,一条是工分,劳动力多,强的,分得多; 一条是人口,家里人口多的,分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勉强够吃,另外一部分孤寡老人也是照顾的。

              分田到户后,家里人多劳动力少的,孤寡老人照顾都没有了, 这些人马上就赤贫了。

              另外过去生产队,大队和公社三级集体有大量半脱产干部和少量脱产干部,生产队必须提留一部分给这些人,再加上储备一些粮食,大约20%的粮食是不对农民分的。为了维持基层体制,稻公后来撤乡并镇,但还有大量干部负担,就改发工资,没有钱,就摊派提留,广大农民就拒付,江西把TG官员活埋,就是因为他们强行征收提留。90年代农民是能吃饱了,但很多人欠政府一笔钱,每年都有人过来讨钱。过去的熟人社会,面子薄,真是难为情得不得了。遇到参军,提干,升学,转城市户口,砸锅卖铁也要还清债务,不然走不了。

              人均2亩地不到的中国农村,全国一亩田平均产量500斤,再留20%不分,留给农民的有多少?

              人口大省的人均耕地更少。我家5个农村户口,分田分了2.36亩,就算一亩田产量1000斤,一年也不过2360,实际产量大约900斤,农忙的时候忙得脚底朝天,人均带稻壳才300多斤,还要留种子,交公粮,够吃个屁。后来又是化肥,又是杂交稻,愣是两季就把产量飙到了800~900公斤,这才够吃,已经到了90年代中,但那时种子化肥农药腾贵,农民还是穷得叮当响。不要说亩产1000斤太低,70年代之前只有600斤,旱改水后到了800,后来推行农业八字宪法,深耕,密植,农家肥什么的,慢慢调理土地,才增加到900-1000,我奶奶说解放前单季亩产只有300斤, 我爷爷和外公,一个做裁缝,农闲一个做竹匠,勉强维生。

              其实不管是统计数据,还是我的个人记忆,分田后的产量都没有一下子提高,而是逐步提高的,和化肥良种的使用同步。农民的个人感受是一下子舒服了,没有人每天逼你去干活, 包括自己土地的深耕,都再也没有人干了, 罱河泥,农家肥什么的,立即就停了。说什么干劲十足,那是外行话。一个班上学习用功的,也就那几个,和学习一样,干劲十足种田的,也就那几个。至于公共资源维护,更是八竿子打不到了,每年长江防汛,都是强行征集人。 很多人临时跑掉,不在家,政府也没有办法。

              顺便说一下,那些公共资源的维护到今天也没有改善,原来的三道江堤防线都垮了,形同虚设,好在国家有钱,在外面硬化了江堤,算是解除威胁。但堤内一下雨就洪涝,一不下雨就干死了,走过路过,都是一汪汪淤塞的水渠,在养着蚊子。10年前国家出了点钱,把机耕道连了起来,算是有了村村通公路,我们村的一个亿万富豪出了大头,我家出了点小头,把全村的路做了一下,这些年公共资源就这点变化。当然,还有自来水和电信网络。

              那些说分田后就突然够吃的,都是岁数太小,不会算账。我家就算生产队每次固定的开会地点,因此我对大大小小的集体事务门清。

              通宝推:师兄,老老狐狸,起于青萍之末,阴霾信仰,江南愿,mezhan,newbird,盲人摸象,
              • 家园 我也是七十年代初的人

                在鄱阳湖平原上,是重要的稻米集中生产地。在我印象中粮食够吃是突然的,一分田到户,有劳力的家庭,立刻就能吃饱,基本上占90%以上。而之前是不可能全年有大米吃的,分田到户之前,老家(其实也就是直线不到10里路)的生产队年终只能分点红薯。

                “后来又是化肥,又是杂交稻,愣是两季就把产量飙到了800~900公斤”。这是很多年之后的综合进步,不是十年内能取得的成绩,因为我高中(87-90年)的时候,到同学家里玩,两季加起来勉强到水稻亩产一千斤,当时同学妈妈因为谷子干湿的问题和收谷的人吵了一架,印象颇深。

              • 家园 国家收购并没有减少

                其实国家收购并没有减少,如果收成正常的话。减少的统购指标。

                还以霍邱为例,1980年,国家收购2.48亿斤,比往年还略多,但统购指标只有1.23亿斤,比往年大幅减少6000万斤,超购8800万斤,议购3700万斤,80年以后,国家大部分是以超购价和议购价买农民的粮食。

                由于超购价和议购价都远高于统购价,加之统购价也大幅上调,所以农民的收入大幅增长。而且79年还减免了农业税,所以从79年开始,农民的好日子实质上是来自国家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利益向农民倾斜(或者说平衡)。

                但这种倾斜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导致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的现象在80年代越来越厉害,87年甚至达到了倒挂8成的地步,从而导致了财政不堪重负,全国发生通货膨胀,生活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收入比例日益下降,所以到了80年代末,农民的好日子也慢慢结束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