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共:💬150 🌺729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有补充

    通过生物工程创造生命是可能的

    2017年12月27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公开的演讲中说,“……现在我们已经到千万水平了。所以在未来的5到10年,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人造生命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所以从转基因到基因编辑到基因合成,这是一个迅猛的过程……几年之内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基因合成,它是一个工业化水平来做的,过去我们一年能做到百万个水平,可能2018年我们就能做到一个月一百万的水平,到2019年我们就能够做到一个星期一百万的水平。到2020年每天做100万。100万是什么意思呢?大肠杆菌是200万,我们2天就可以做成一个细菌。”

    2020年初,一种全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中国的科学家们在第一时间找出了元凶新冠病毒,完成了对病毒基因的测序工作,并将测序结果上传到互联网。没过几天,瑞士伯尔尼大学的Jorerg Jores和Volker Thiel团队发表了研究论文,展示了基于酵母的合成基因组学平台的完整功能,能够在合成基因片段后一周内,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行工程改造和复活。

    本文不打算探讨新冠病毒是否是人造的话题——那是科学家们和政治家们的事。

    本文打算借由已经被科学家们证实的创造生命的技术可能性,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神话。既然人造生命已经被今天的科学证明为可能,那么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的故事,有没有可能也是真实的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女娲造人的传说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夫妻。女娲造人给了人类生命,而伏羲画八卦则给了人类文明。

    点看全图

    图1 伏羲女娲图一

    点看全图

    图2 伏羲女娲图二

    这两幅都是新疆高昌地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图”。

    吐鲁番高昌国至唐西州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许多伏羲、女娲绢画,画面形式大致相似:人首蛇(龙)身,交尾相拥,伏羲持矩,女娲持规。绢画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周围布满丝缕相连的星辰。绢画常覆盖于棺上,也有盖于尸上或置于尸旁者,还有张挂或用木钉固定于墓顶的情况。

    一般认为伏羲所执矩象征地,女娲所执规象征天,用以配合画面上的日月星辰,为墓室营造一个小宇宙。但这个说法遗漏了画的主体:既然规矩和日月星辰就足以营造一个小宇宙,那么为什么又要画上伏羲女娲呢?所以我觉得古人可能是觉得伏羲女娲是自己的来处(创造了自己),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归宿(死后仍归于他们),所以要在墓室中用此图陪伴自己。

    有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从科学角度来研究女娲造人的神话。一些研究者认为,规和矩都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伏羲女娲手执规矩,说明他们是科学家。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纠缠的蛇尾暗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神话传说,那么伏羲和女娲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灵。以现代的眼光看,他们可能是掌握了高级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在远古时期,女娲(带着她的科研团队)通过生物工程创造了人类。

    也就是说,在人类诞生之初,可能曾经存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那个时代,人类与创造了人类的高等文明种族(女娲族,对人类而言也就是几乎无所不能的神族)共存于地球。

    那么远古时期,古人完成一些堪称神迹的任务,也就成为可能了。

    ===

    补充一点:你可能想问,伏羲女娲族是从哪里来的?我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但看看今天的人类社会:其中的生物科学家达到了创造简单的细菌的水平,其中的航天科学家们则刚刚实现了很原始的星际航行,如将人送上太空,以及最近的星球——月球等。如果哪天人类的生物学家进步到了创造类似人类这样的复杂生命的水平,人类的航天科学家们进步到在宇宙中进行远距离的自由航行,不是很符合逻辑吗?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指的是血统。

    但是显然,首先我们长得并不像龙。传说中的龙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龙身上有这么多其他动物的元素,却偏偏没有像人的部分。如果我们真的从龙那里传承了DNA,那么我们多少应该与龙有几分相似才对。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人面龙身的伏羲女娲作为龙族,将人面的DNA给了人类。这样说的话,人类确实从龙族传承了一部分基因。但显然这个传承并不完整,人类并没有将龙尾也传承过来。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传承者,其实并不太好意思以传人自居。

    其次,“传人”一直被用来描述对身外之物的传承,譬如周芷若从灭绝师太处得了掌门戒指的传承得以成为掌门传人,黄蓉从洪七公处得了打狗棒法的传授得以成为武功传人,唐僧在西天得了若干佛经的传授得以成为佛学传人。“传人”这个词从未被用来指称DNA的传承。如果我们从龙族传承了DNA,我们更合适的称呼是“龙的后人”。

    再次,显然“炎黄子孙”描述的是中华民族的血缘传承。既然“炎黄子孙”已经指明了中华民族的血统,那么“龙的传人”就不会是指中华民族的血统,否则岂非一个民族两个血统?或者,如果炎黄与龙是同一血统,中华民族说自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岂非架床叠屋,多此一举?

    那么我们是凭什么自称“龙的传人”的呢?

    我猜测,应该是因为我们传承了来自龙族的文化。

    在传说中,伏羲画八卦并将之传给了人类。作为龙身的伏羲的文化传人,我们自称“龙的传人”。实际上,易经八卦的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

    这才是最符合逻辑的解释。

    通宝推:呆头呆脑,海上金流彩云乱,尚儒,广阔天地,方恨少,智慧人生,英雄史,mezhan,大眼,脊梁硬,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换图一

    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传图片非常不顺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完整版目录

      大禹治水行迹考(1)引子: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生命是可能的

      人类生物技术的成就已经暗示了人类本身也是被造物的可能

      大禹治水行迹考(2)女娲造人的传说

      是来处,也是归途。

      大禹治水行迹考(3)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子孙承血统,传人传文化

      大禹治水行迹考(4)大禹相关神话传说

      神既造人,不会置诸山野任其自生自灭

      大禹治水行迹考(5)大禹相关神话传说:大禹降生

      从鲧克隆禹?

      大禹治水行迹考(6)大禹相关神话传说:神马自来

      无人驾驶的车辆和飞行器

      大禹治水行迹考(7)大禹相关神话传说:应龙画江河

      神兽只是超级工程机械

      大禹治水行迹考(8)大禹相关神话传说:变熊惊妻

      机甲工程队

      大禹治水行迹考(9)中国地理的宏观视角

      百川东到海,真的是自然么?

      大禹治水行迹考(10)黄河流域之临夏盆地

      解剖一只麻雀

      大禹治水行迹考(11)平原形成新理论:禹成说

      特殊到一般

      大禹治水行迹考(12)黄河串起的绿宝石

      一般再到特殊

      大禹治水行迹考(13)晋陕峡谷

      水落石出,道阻且长

      大禹治水行迹考(14)汾渭平原和三门峡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大禹治水行迹考(15)伊阙和伊洛平原

      说甚“天然门阙”?

      大禹治水行迹考(16)黄河下游

      黄河携沙入平原,自古河道多变迁。遍寻难觅英雄影,唯见地名传世间

      大禹治水行迹考(17)黄河上游

      《禹迹图》不是全貌

      大禹治水行迹考(18)黄河几字湾

      此地既荒且平,何妨署我之名?

      大禹治水行迹考(19)黄土高原

      竟然也是大禹成就

      大禹治水行迹考(20)关于水名的一些猜想

      投机取巧的古人:-)

      大禹治水行迹考(21)外一篇:消失的夏王朝

      洪水既治,大地甫平。最理想的建都地,竟在黄土之上

      大禹治水神话考(22)长江源头

      一样的斧凿痕迹

      大禹治水行迹考(23)四川盆地

      若不劈开三峡,四川盆地就是中国的地中海

      大禹治水行迹考(24)长江故道之清江

      本是长江故道,因太窄,大禹另辟三峡为江

      大禹治水行迹考(25)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岷江本是大江源

      大禹治水行迹考(26)龟蛇锁大江

      水怪兴风作浪,大禹部署军事阵地歼灭之

      大禹治水行迹考(27)填云梦泽

      海拔太低,积水难以尽排。大禹使用息壤抬高湖床以排水。

      大禹治水行迹考(28)震泽移山

      临近海洋,海潮震荡为患。大禹移山阻之。

      大禹治水行迹考(29)“江”字解

      江者,四川盆地之肛也。

      大禹治水行迹考(30)淮河之荆涂之峡

      平原,实在是太平了。

      大禹治水行迹考(31)黑龙江流域

      平原也是禹成

      大禹治水行迹考(32)东南沿海

      大小盆地隐深山,劈山成峡河相连。洪水暴雨全无惧,深河自可护周全。

      大禹治水行迹考(33)海河流域

      太行山大峡谷,绝美的风景

      大禹治水行迹考(34)珠江水系:意外的挑战

      “禹成说”不足以解释了。也许……是鲧的痕迹?

      大禹治水行迹考(35)平原河道疏浚

      露出水面的湖床需要疏浚出河道,以免雨后山区的洪水涌入平原,漫患无边

      大禹治水行迹考(36)泽被后世的烂尾工程

      移了一半的山,成了后世绝美的风景

      大禹治水行迹考(37)说文解字

      文字中影影绰绰的历史

      大禹治水行迹考(38)尾声

      大禹治水,是神仙也觉得了不起的伟业

      大禹治水行迹考(39)补记:国外的治水遗迹

      大禹治的,是九州之水?是天下之水?

      大禹治水行迹考(40)跋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线性的

    • 家园 (16)其余内容……

      土鳖抗铁牛,我终于将其余部分全部写完了。

      考虑到传播的方便 ,我将整个系列发表在新浪微博上了,感兴趣的河友请移步新浪微博:

      这是第一篇:大禹治水行迹考(1)引子: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生命是可能的

      单击文末的“下一篇”可以跳转到系列中的后一篇文章。

    • 家园 (15)填云梦泽

      点看全图

      图177 大禹神话园《填云梦泽》

      开通巫山,不想水流云梦泽等地,水患更大。禹按衡山神建议向天帝求来息壤,填云梦泽和湘江、潇水合流处,顷刻云梦泽陆地升高,水患平息。

      点看全图

      图178 长江中下游落差

      看上图。长江泄出三峡之后,进入中下游平原。长江在泄出三峡之后,海拔迅速下降至50米左右。在剩下的1200公里路程中,海拔从50米降至0。可以想像长江中下游河道有多么平缓。

      因为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持续堆积,今天云梦泽已经不复存在。不过感谢历史学家们的研究,今天我们还是大体能够了解云梦泽的大概位置:

      点看全图

      图179 云梦泽

      点看全图

      图180 江汉平原地形

      这个地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周围一圈山脉,若干条河流注入,一个出水口。不同的是,江汉盆地的海拔特别低,只有30米左右。对照前面的神话传说:“开通巫山,不想水流云梦泽等地,水患更大。禹按衡山神建议向天帝求来息壤,填云梦泽和湘江、潇水合流处,顷刻云梦泽陆地升高,水患平息。”今天我们看到的30米左右的海拔还是升高后的结果。如果传说为真,在大禹使用息壤之前,这里的海拔应该是低于下游河道海拔的——甚至低于海平面也有可能。也就是说,简单地疏通通向下游的河道,并不足以排出盆地中的水。上游来水必然在此大面积积蓄,形成一个大湖。要想将此地的水排空,需要适当将盆地中的地垫高一些。于是大禹请求天帝赐予息壤,而天帝也确实给了。为什么天帝不肯给鲧而愿意给禹?因为禹用息壤仍然是为了帮助排水。

      这也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大禹明确使用了息壤的地方。科研人员们如果有机会深入研究一下江汉平原中地层的成份,也许能够探知传说中的息壤到底是什么物质组成。

    • 家园 (14)龟蛇锁大江

      我们沿江一路下行,就来到了江汉会合处。这边有龟山蛇山隔江耸立,更有“龟蛇锁大江”的说法。

      查龟山蛇山得名,有两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

      明代袁宗道《白苏斋类集》:“江、汉会合处,大别山隆然若巨鳌浮水上。”——这是龟山之名的出处;

      当年南宋诗人陆游入蜀途经江夏,他在《入蜀记》中写道:“山缭绕如伏蛇,自西亘东,因其上为城,缺环仅存,州治及漕司,皆依此山。”——这是蛇山之名的出处。

      点看全图

      图171 龟蛇锁大江

      点看全图

      图172 江面看龟山

      一定是我眼拙啊,我怎么看也不觉得这山有龟之形,无论是从天上俯视,还是从江面眺望。

      至于武昌的蛇山“缭绕如伏蛇”,就更觉得奇怪了。

      点看全图

      图173 地面看蛇山

      你觉得它“缭绕如伏蛇”吗?

      当然了,近代搞城市建设,龟蛇二山的山体被改动也是有可能的。那么这样的比附就永远没有机会查实了。

      我们再说第二个疑点:袁宗道是明朝人,而陆游是南宋人。查两人的出生年月,这两人差375岁。为何给两山起名如此工整对仗?

      再者,就算二山各自得名,“锁大江”的“锁”字从何说起?两山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大江从中间流过,也没有明显被山阻碍。

      龟蛇二山得名的第二个说法:

      传说龟、蛇二山是大禹手下两员大将所变化。大禹治水时,命龟蛇二将竭尽全力制伏长江水患,但由于水怪厉害,仍时常兴风作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两员大将为了战胜水怪,以自己的身体变作龟、蛇二山,将水怪永远镇压在山下。龟山头伸出江边部分称“禹功矶”,上面建有禹王庙(又称禹稷行宫),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

      我们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传说:

      大禹时期,地广人稀。荒野之中,很多动物生存了几千年了,长到了非常大的体量。这时候大禹治水,很多原来是湖底的地方变成了平原,地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百姓到新辟的平原居住,原来在此地生存的一些体形较大的生物就可能与人类发生冲突。

      这样的巨型生物实际上现在也有(虽然比较少):

      点看全图

      图174 四川宜宾被挖掘机挖断的黄花松大蛇

      可能这张图大家看了还是将信将疑。这里还有一段巨蛇的视频:印度惊现"世界级巨蟒"!挖掘机空中甩蛇,蛇还是活的,大小也不在上图中的蛇之下。

      可以想像,大禹治理了龟蛇二山(那时候它们还不叫这个名字)附近的水患之后,百姓开始搬到附近居住。这时江中就常有水怪(大型水生生物)前来骚扰。

      这个时候大禹该怎么办呢?好办。部署雷达阵地和导弹阵地,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点看全图

      图175 军事雷达

      点看全图

      图176 导弹

      看上面两图。假如大禹将它们部署在长江两岸的山头上,土人远远看见了,会怎么描述?雷达的金属网是不是有几分像龟壳?翘着的导弹像不像昂起的蛇头?

      还有,这两个阵地怎么部署?显然一边一个比较理想。因为要防范的是江中来敌,部署在两岸,可以得到最佳视界和射界,不会互相干扰。

      再者,两座山的高度略有差异,海拔高度分别为90.02米和85.12米。两个阵地各自部署在哪边?显然雷达阵地应该放在高一点的地方以获得最佳视界。导弹发射的时候会腾空的,不差这一点高度。所以今天我们看到,高者为龟山,低者为蛇山。

      这两个阵地部署完成之后,江中来敌就再也没有可能从此经过了。“龟蛇锁大江”的“锁”字也得到了完美的解释。

    • 家园 (13)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对长江流域的考察正是从源头的沱沱河开始的。为什么这里又有此问呢?因为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江的源头在历史上其实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个争议实际上今天也仍然存在。

      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中写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认为长江发源于岷山。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荀子·子道篇》记载: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明代徐霞客游历之前,古人一直视岷江上游为长江正源,后来依然习惯称其为文化上的“江源文明”。

      明朝中后期的徐霞客首次明确提出金沙江就是长江的源头,他在《溯江纪源》一文中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余按岷江经成都至叙,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至叙,共二千余里;舍远而宗近,岂其源独与河异乎?“其实岷之入江,与渭之入河,皆中国之支流,而岷江为舟楫所通,金沙江盘折蛮僚溪峒间,水陆俱莫能溯。”不过,由于明朝的疆域未能延伸到青藏高原,徐霞客也未能探究长江源。

      点看全图

      图 167 《禹迹图》局部

      从《禹迹图》上看,岷江被标注为“大江源”,而考察金沙江与岷江的汇合点,岷江与长江浑然一体,金沙江呈锐角汇入岷江河道。

      实际上,在《禹迹图》中,即使简单目测,也可以看到金沙江一支比岷江一支要长不少。但是依然是岷江被标为“大江源”。

      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我的研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金沙江原来并不注入长江!

      恰恰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将金沙江改道导入了岷江河道。因为金沙江水量较岷江为丰,长度又较岷江更长,所以后世之人就觉得金沙江才应该是长江源头。但在大禹(以及同时代的古人)看来,岷江是主,金沙江为客,当然应该以主为尊。

      证据有三:

      1. 考察上图中岷江与金沙江汇合点,岷江走势与汇合点下游浑然一体,金沙江则呈锐角汇入。可见岷江是主,金沙江为客;

      2. 考察四川盆地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在金沙江汇入四川盆地的入口处,地形没有丝毫的抬升。根据我们对盆地平原成因的分析,在河流注入湖区的入口处,河流带来的泥沙会因为流速的降低沉降在上游地区。所以,在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大湖的时候,如果金沙江已经注入了,那么湖底东南部会形成相对较高的地势。但现在东南部的地势并有丝毫因为金沙江注入而抬升的迹象,可以认为其时金沙江并不注入四川盆地;

      点看全图

      图 168 四川盆地高程图

      3. 在古地图中,金沙江向南汇入孟加拉湾

      点看全图

      图 169 万国堪舆全图(局部)

      上图是《万国堪舆全图》局部。

      此图有一段非常传奇的来历。根据网友“自说自话的总裁”的考证(昆仑山究竟在哪?埃及?新疆?青藏?也许它就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

      西方人说,它是利玛窦传授给中国人的世界地图,最早绘制于1602年。

      但是,利玛窦自己却说,他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远古中国的地理知识,甚至还在提到了一位道士。这副地图是他受道士托梦给他后绘制而成的。

      当然也有人说,托梦说纯属扯蛋,这是南方官员的政治秀。但是“自说自话的总裁”却觉得,如果没有道士托梦,那么利玛窦并无可能将世界上其他大洲画出来。所以托梦说倒有几分可信。

      上图是我们选取的《万国堪舆全图》局部。在这个局部,至少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关注:

      一、长江的源头被标记为岷江;二、黄河的源头被标记为“星宿海”;三、金沙江直接向南过缅甸注入孟加拉湾了,并没有拐弯向东注入四川盆地。

      点看全图

      图 170 金沙江流域地形图

      实际上,我们仅仅从高空俯视一下这一块区域,看看这一块区域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也应该会意识到这一带的河流大概率是南北走向的,向南汇入大洋的可能性很大。

      前面我们在考察金沙江走向的时候也已经大致看过两岸的山体,人工切削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这一切都说明大禹有意将原来向南注入大洋的金沙江改道到中华腹地了。

      不过,通过对金沙江沿途地形考察后我们发现,金沙江最有可能汇入的大洋并不是缅甸湾或者孟加拉湾,而是与澜沧江汇合后流经中南半岛,在中南半岛的南部注入南海,或者成为红河的上游从越南河内注入北部湾。

      通宝推:破鱼,
    • 家园 (12)四川盆地

      沿着金沙江继续顺流而下,我们就抵达了四川盆地。除了金沙江之外,还有数条河流从周围的群山当中流出,注入四川盆地。

      注入四川盆地的河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盆地的基本情况:

      点看全图

      图129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可以看到,注入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有至少7条河流。上图中从1到7分别是: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涪江、嘉陵江和渠江(四川盆地在东北方向山地与平原的过渡比较平缓,渠江本身由多条河流汇合而成)。其中金沙江如今被视为长江干流,而岷江在历史上也曾长期被视为长江的源头。除了金沙江外,其他河流基本上都从盆地西北侧注入。整个盆地只有三峡方向一个泄水口。

      我们先看看这些注入四川盆地的河流。

      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源头,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金沙江有一条叫关河的支流,也在此处汇入四川盆地(以及金沙江)。

      关河:

      点看全图

      图130 关河河道

      这是注入四川盆地的关河河道。左侧是丘陵,流经丘陵的河流本来绝对应该是蜿蜒曲折的,但这里关河的河道是一条直线,而且左岸是陡峭而又光滑的石壁。

      大渡河:

      点看全图

      图131 大渡河上游

      河道两侧的斜面非常平整,而且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青衣江:

      现今青衣江飞仙关下侧一段天堑称多功峡,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大禹冶水功多而取,古人称之为“与导岷同功”,“而微神禹疏凿之功,则天、荥、芦三县,其不为鱼蛤也者几希矣!州之人,当每饭不忘也夫。”

      点看全图

      图132 多功峡

      此为多功峡,峡内河流即青衣江。在江面上能够看到的右侧山体顶点海拔约1300米,江面海拔600米。江岸石壁非常陡峭。

      点看全图

      图133 多功峡内的飞仙关实景

      点看全图

      图134 流经雅安的青衣江

      四川盆地的地形很有特点:盆地上有很多条状山脉。因为山脉和平原植被的不同,山脉在卫星照片上非常醒目,河流穿越山脉在卫星照片上是一目了然的。

      上图是青衣江在多功峡下游流经山脉的情形。左下角箭头指向位置即为多功峡。可以看到至少还有另外2个地方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人工打通的峡谷。我们靠近看看中间的那个峡谷:

      点看全图

      图135 雅安市下游峡谷

      这个峡谷两岸长满了植被,但明显能够看出江岸非常平整。

      岷江:

      点看全图

      图136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的河道很有特点。从高空视角看,高海拔的山头有积雪,雪线往下开始变得郁郁葱葱。但是,在靠近岷江河道的较低海拔的位置上,山体突然变得陡峭,植被也变得稀疏,大片裸露的石头。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了这个特点?我能想到的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河道是人工开辟出来的。两岸的山体没有经历其他位置的山体同等时间的风化,所以在植被覆盖上始终不及。(甚至四千年的时间都抹不平这个差异!)

      涪江:

      点看全图

      图137 涪江上游两条河流

      这是涪江上游的两条河流,在几乎一个直线位置切开数条山脉后注入四川盆地后汇入涪江。涪江上游有明显的人工疏浚过的痕迹。

      南江:

      点看全图

      图138 渠江上游的南江

      渠江上游有数条支流,这是支流之一的南江的河道。看看这段河岸,像不像被切开的千层蛋糕?

      仔细去看的话,每一条注入四川盆地的河流,其河道两侧无不充满了疏浚的痕迹。我们不再一一列举了。

      四川盆地高程图

      我们来看一下四川盆地的高程图:

      点看全图

      图 139 四川盆地高程图

      请参考左侧图例来看这张图。

      可以看到,整个四川盆地还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地形。

      综合上面两张图:有若干河流从盆地西北侧注入盆地,从东南角泄出并流向三峡。所有注入盆地的河流当中,属岷江和金沙江的水量为大。整个盆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岷江注入点海拔最高。

      你有没有想起我们的“泄湖成原”的盆地形成学说?

      泄巴蜀之海,成天府之原

      这个想法很惊人。但如果你是从头看到了这里,你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几乎是必然。

      如果这个想法正确,那么就意味着,整个四川盆地曾经是一个大湖。——甚至叫“湖”可能都不准确。海乃水之母——只有河流注入,但没有河流泄出的水域应该称为“海”。考虑到这个盆地的面积如此之大,几条注入的河流的水量可能抵不过蒸发量,那么这个“湖泊”的水位就没法抬升到能溢出的程度。而且这个“湖”可能是咸水湖(四川至今产盐)。

      四川盆地之所以能够变成平原,还是因为大禹凿开三峡,大湖里的水流干了,四川湖才变成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这个猜想有没有证据可以印证呢?

      有!

      首先,有地质方面的证据。

      根据地理大发现:长江造出“大三峡”一文记载,重庆曾淹在水下100多米,而长江曾在三峡崖顶流淌。

      赵世龙在《古巴蜀海与云梦泽的共生关系》中说:

      他(华中科技大学的张良皋教授)给记者绘出了一幅远古图景,当三峡壅江500米高程时,四川盆地是一个14万平方公里的大湖,壅高600米时这个湖达16万平方公里,当壅江达800米时,其至连壅水可以通过北面的汉水东出。古代四川盆地是一个内陆古海大泽是明确无误的,《易经》里的八卦兑泽(方位西),指的就是西方四川盆地的这个大泽。

      巫山和三峡堵江的现象,从远古一直持续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夏禹时期。据古史记载,大禹治水的首要功绩,还是凿通三峡。据《水经注·江水》记载,大禹从江州东下疏浚三峡。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然后,禹又凿宽瞿塘峡“以通江”,又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淮南子·修务》里也有类似记载。晋郭璞在《江赋》里也说:“巴东之峡,夏后疏凿”。

      看来四川盆地曾经装满了水并不是我一家之见。后文我们就直接用“巴蜀海”指称装满了水的四川盆地。

      其次,有神话方面的证据。

      在引述关于三峡的神话故事之前,需要先介绍一下三峡的地名变迁情况。三峡地区的地名在历史上多有变化,如果不区别时间直接引用史料,可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根据百度百科:

      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人喜欢望文生义,以为“巫山”就是指“巫山县的山”,而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正好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和湖北省巴东县境内,从而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巫山”就是指“巫山县的巫峡”。实际上,“巫峡”只是“东-西”走向的一段三峡裂谷,而“巫山”是指“南-北”走向的山脉群峰,即使整个长江三峡也只是“巫山”的一部分而已。

      实际上,汉代长江三峡统一都叫“巫山”,三国之后重新开始“分段”命名,但名称叫法各异,并不固定。……直到明清时期,才固定为今天三峡通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说清了名称的历史沿革,再在我们再来看看与三峡有关的史料(神话传说 ):

      晋郭璞《江赋》云:“巴东之峡,夏后疏凿”。

      《淮南子·修务》说,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即凿开了堵塞江水的巫山,使长江之水能够顺畅东流。然后,他又凿开瞿塘峡“以通江”,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见《水经注·江水》),终于使长江顺利通过三峡,向东流注大海,解除了水患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而上游的四川盆地终成粮仓,号称“天府之国”。

      点看全图

      图 140 巫山开道(武汉“大禹神话园”雕塑)

      禹到长江三峡,遇巫山挡住水路,巫山神女瑶姬助禹治水,命天上土星化神牛下凡相助,神牛以角撞开巫山,水路得以畅通,正面为巫山女神 。

      话说雕像里的女神的脸也太方了点。艺术家们如此糊弄事,不怕女神发怒么?😉

      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姣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是瑶姬向大禹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内的黄牛峡,就是因神女留下来看守三峡的神牛而得名。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神话有没有为真的可能性。前已述及,现三峡所在山区在汉以前统称巫山。

      看这张照片:

      点看全图

      图141 穿越瞿塘峡和巫峡的长江

      这是三峡的卫星照片。可以看到有两条山脉——分别由黄色箭头和棕色箭头标出——本来是连续而又完整的。长江流到此处,连续的山脉突然断开了,而长江则大刺刺地拐弯垂直贯穿山脉而过。两个峡谷两侧的山峰都超过海拔1300米,而峡谷入口入的水位海拔不足百米(这还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水位)。

      有两个理由可以让我们高度怀疑这两个缺口都是人为断开的:

      1. 两岸山脉走势是连续的,走到此处突然断开;

      2. 长江垂直方向切断山脉后通过。为什么“垂直”这个特性可以证明峡谷是人工的?因为这样工程量最小。

      也就是说大禹这次劈开的山体高达1300米左右。难以想像的艰巨工程!

      另外,还有一个“错开峡”的传说也可为佐证:

      《巫山县志》中所写关于大禹治水的只有“大禹错开,遇神女授册,始劈三峡”。

      我们前面在考证黄河的时候遇到一个“错开河”,这里又提到一个“错开峡”。看来即便拥有神的力量,也不能保证完全不出错啊!

      我们来看一下“错开峡”:

      点看全图

      图142 错开峡

      上图中,1号缺口是瞿塘峡,2号缺口是巫峡,3号缺口即“错开峡”,4号缺口我没有查到名字。按《巫山县志》记载,大禹起先劈错了位置,劈开的峡口被称为“错开峡”,后来在神女的帮助下才成功劈开巫峡。

      “错开峡”的位置真的错吗?从照片上看,如果三峡真是大禹劈开的——在劈开了瞿塘峡之后,再将下一道山梁劈开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观察一下第二道山梁(即今巫峡所断之山梁),可以明显看出从错开峡位置往巫峡位置山梁越来越宽、越来越高。所以,至少从表面上看,从错开峡位置劈开这首山梁应该是最优选择。但为什么被证明是“错开”了呢?我只能猜测——劈开一半后可能发现山体下面的石头特别硬,劈不动了,所以不得不另择他处——这个猜测有赖于实地考察,如果有人有意的话。我猜测4号缺口可能是大禹的另一次尝试,但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时候大禹就遇到了困难了。这道山梁他必须劈开,但尝试了两次都没能成功。于是神女瑶姬出现了。“大禹错开,遇神女授册,始劈三峡。”神女能授什么册呢?神女可能拥有更先进的装备,能够探测地下的石头的构成,帮大禹选择了一个容易施工的位置。“神女授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神女给提供了施工方案。从今日巫峡的实际走向看,这段河道并不是垂直于山梁的,而是顺着山梁先纵向劈了一小段作为河道,然后再向右拐弯以几乎直角的角度劈开山梁。这个走向应该是探测了山体下方的岩石的构成之后决定的。然后大禹终于成功地开通了巫峡。

      我们来看看大禹劈开的巫峡(广义的)的照片:

      点看全图

      图143 夔门

      上图是夔门的照片。注意其中垂直于江面的江岸石壁!实际上,如果石头足够硬(没有崩塌到江中堵塞水道的风险),那么江岸垂直于江面最有利于节省工程量。

      提到“夔门”,我有一个猜想。“夔”这个字只与两个字连用过,一个是“夔牛”,一个是“夔门”。而巫峡又传说是神牛用角撞开的。所以我觉得撞开巫峡的神牛可能就是夔牛。用现代说法,就是一台被称为“夔牛”的超级工程机械开凿了巫峡。也因为这个原因,进入这段峡谷的大门被称为“夔门”。黄河的禹门口也被称为“龙门”。我们在前面考察到那里的时候曾经说过,那可能是因为那里是被应龙劈开的。

      点看全图

      图144 巫峡(卫星照片)

      点看全图

      图145 巫峡(游客照片)

      再看看三峡的江岸。将局部放大,可以看到江岸的石头还是比较粗砺的,但是退远一点看,却角度划一又平整如镜。我相信这就是几千年前大禹开凿的结果。凿开之初,这些石壁应该就是非常光滑的。在随后几千年的岁月中,崖壁逐渐风化,微观上就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宏观上仍然不脱当初的造型。

      这张图可以与前面的长江源头的一张图对比一下:

      点看全图

      图146 沱沱河岸人工开凿的痕迹

      可以看到,沱沱河岸的石壁还是有垂直于河道的纵向切割条纹的,而三峡处的石壁就光滑如镜。看来瑶姬派来帮助大禹的神牛确实非同凡响,不仅能劈开上千米高的山梁,截面还能平整如斯。

      我在谷歌地球中还看到了一张非常特别的照片:

      点看全图

      图 147 瞿塘峡(游客照片)

      这是一张游客上传的瞿塘峡照片。照片中临近江面的部分呈现为完美的三角形截面。三棱状的山体与平面相交,截面就是三角形,这对我们来说不算意外。这张照片中真正特别的地方在于,从最右侧的临近江面的三角形山体往上看,出现了一个连续的片状三角形石片序列。每片都比相邻的一片错开了一点点。

      看下图:

      点看全图

      图 148 梯次状滑落的岩片

      我们从近处看,这个区域的石头本身是有层次的(图中黄色箭头所指),石头的天然层次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如果石头在重力影响下坍塌,那么应该是向左下滑落才合理。但是图中的右侧山体就像摊开的扑克牌一样向江面方向滑落了(图中右侧红色线条指示了山体的滑落层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构,我有一个猜想。

      譬如有一道山梁横艮在河道的去路上:

      点看全图

      图 149切割山梁示意:左右各一刀产生搬不动的巨石

      如上图所示,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山梁上从左右各向底部中间斜砍一刀,砍出来一块三角形石头将其搬走,低于水面的部分就成了河道。但是这个方法就像打开冰箱门将大象放进去一样,虽然简单却无法实施。因为中间的这块石头实在是太大、太重了,搬不走。

      点看全图

      图 150切割山梁示意:网状切割产生可轻松搬运的碎石

      所以可操作的方案是这样的(参见上图):在需要挖开的区域每隔一定距离向斜左下方砍一刀,再在同样的位置向斜右下方砍一刀,这样这部分山体就被交叉的网状切面分割成了碎石,就容易搬走了。

      点看全图

      图 151切割山梁示意:多切了几刀产生的多余切面

      上面的照片中,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结构?看起来是大禹先砍完一个方向的切面之后,再来砍另一个方面的切面。砍了一部分之后,发现江面已经足够宽了,就没有再将右侧的所有切面切下的石片都切碎搬走。但切面已经形成了。在后面的漫长的时间中,石头在重力的作用下还是向下滑动了一点点距离,以至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奇特的地貌。

      大禹凿开三峡之后,整个巴蜀海里的水就倾泄而出了。大部分湖底露出了水面成了陆地。

      但是,从水中浮现的,还有几道山梁。

      • 家园 (12)四川盆地(续2)- 长江故道之清江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在三峡裂谷没有形成和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清江峡谷是长江东流的通道,清江峡谷是长江故道。在三峡形成、长江改道后,因三峡无数次崩山壅江,在几十万年间,长江多次行故道南流清江。

        点看全图

        图 164 清江(长江故道)

        从上方的地形图上看,清江与长江都像是大禹的手笔。尤其是清江,从两岸的石头走势及色泽上看,清江大部分都是从大石块上开辟出的河道,而长江河道更多地借用了山脉原有的走势。

        点看全图

        图 165 沐抚大峡谷(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俯视

        点看全图

        图 166沐抚大峡谷(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内景

        史载,清江本是长江故道。看这垂直于水面的石壁,很难相信这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后来大禹嫌清江过于狭窄,于是另辟新江。因为拓宽清江的话,整个河道都要从山体上凿出来,工程量太大了。而长江河道多数借用山脉原有走势,只有少数关键节点需要劈开山体,工程量大为减少。于是大禹最终选择了从三峡地带开辟新江。

        新江开通之后,故道就差不多干涸了。也就成就了今日的恩施大峡谷。

      • 家园 (12)四川盆地(续)

        盆地内的河道疏浚

        前面我们说过,盆地治水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任务:第一,如何将盆地内的积水泄掉;第二,如何在露出水面的平原上疏浚出合适的河道。事实证明,在四川盆地中,这两个任务都不轻松。在四川盆地中,这两个任务甚至还呈现出套娃的结构:凿开了大山梁,泄干了大池水后,忽然又发现盆地的底部还有小山梁,以及被小山梁阻隔形成的小水洼。

        其实这样的构造我们在黄河晋陕段遇到过的。在黄河的晋陕段,中央山脊东侧本来是个大湖。大禹劈开了中央山脊,山脊东侧的湖水开始倾泄而出……但是渐渐地,又有两道蛟龙璧水落石出,而上方的湖水又被蛟龙璧拦住,在蛟龙璧上方又形成了一个湖。大禹不得不再次将蛟龙璧劈开,才终于整治好了黄河的河道。

        这样的情况,在四川盆地中,又出现了。

        我们再看一眼汇入盆地的主要河流:

        点看全图

        图152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注入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有包括金沙江(长江)和岷江在内的至少7条主要的河流。这些河流注入盆地之后,在盆地内顺着地势形成河道,并最终汇集的盆地的最低洼处——也就是盆地的东南方向的长江河道,然后经三峡流出盆地。

        按照我们的假想,这些河道都是巴蜀海中的水基本泄空之后才形成的。考察这几条河流的河道,我们就可以发现,有好几道山梁浮出水面后,不偏不倚,正好挡在盆地中的水道的必经之路上。

        点看全图

        图153 四川盆地中阻挡水道的山梁

        如上图所示。左侧的箭头指向的是龙泉山脉,右侧的箭头指向的从左至右分别是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而华蓥山延伸至西南方向又散为若干条支脉。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沱江穿越了龙泉山,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在西南方也穿越了龙泉山,而嘉陵江则穿越了华蓥山的若干条支脉、铜锣山和明月山。显然这些河流在平原地带也是向地势最低的方向流动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山脉不从中间断开的话,必然正好拦住它们的去路。

        岷江,都江堰,金堂峡

        都江堰是岷江注入四川盆地的入口。我们探寻先辈治水的足迹,到了都江堰,情况却突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相传在都江堰治过水的,有三位:大禹,鳖灵,李冰(及其子)。

        大禹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人物,《尚书·禹贡》说:“(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鳖灵是古蜀国国王。《蜀王本纪》:“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治水成功后,鳖灵当上国王,建立开明王朝,历十二世,亡于秦。鳖灵的生卒年代不详。秦灭巴蜀是公元前316年。假设平均每任国王在位30年,开明王朝共360年。实际上,依中原王朝的经验,长命的王朝也就300年的寿命。所以我们倒推一下,鳖灵应该是公元前六七百年左右的人物。也就是说,鳖灵是大禹之后1300年左右的人物。

        李冰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任职期间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起因是“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岷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三者对照,矛盾出现了。

        先看大禹在此治水的记载:

        点看全图

        图154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尚书·禹贡》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前面我们刚刚看过,岷江上游确实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所以“岷山导江”是成立的。那么,“东别为沱”呢?

        从卫星地图上看,岷江出了都江堰之后,分出了支流沱江。沱江几乎是向正东方向去的。所以“东别为沱”也是成立的。

        从图上看,沱江是穿过了龙泉山的(即金堂峡所在)。奇怪的是,在当地的传说中,金堂峡却是后世的鳖灵开凿的。这就不好理解了。为什么呢?因为,大禹既然有意分出了沱江,就没有理由不开凿龙泉山——否则沱江水道是不通的。治水治成半吊子工程,显然不是大禹的风格。而且大禹是有神力加持的,开凿龙泉山只是举手之劳,没有理由不做。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禹在都江堰处凿开了山口将岷江导入了四川盆地,进入盆地后又将江水向东分出了沱江支流,并凿开了龙泉山的金堂峡让沱江得以通过。

        再看鳖灵的治水。

        《蜀王本纪》:“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这段文字里有好多不合逻辑之处。譬如鳖灵死而复活,尸体能逆流而上,等。《鳖灵 开明王朝定都成都》将这段文字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此文分析认为鳖灵是犯了死罪的楚人,亡命逃到蜀地。

        玉山是哪座山,今天的学者们还在争论。根据“出水”一词,很多学者怀疑玉山是今日之玉垒山。不过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可疑。一则,我们单看这段文字:玉山出水很大,所以鳖灵决玉山。那出水不就更大了么?这不合逻辑。二则,作为岷江注入成都平原的峡口,大禹已经决过了,不需要鳖灵再来决一次。如果真的需要鳖灵来决,会是什么原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峡谷两侧山体崩塌坠入江中壅塞江水形成堰塞湖。那样的话,会有一盆水悬在成都人民头上。成都人民担心的是堰塞湖坝体哪天突然崩了,洪水突然冲下来冲毁家园危及生命。但那样的话,措辞就不会是“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

        我怀疑“出水”是“阻水”之误。将“出水”改为“阻水”,逻辑就通顺了:“时玉山阻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如果这样的话,玉山是哪座山呢?

        点看全图

        图155成都平原等高线

        我们抛开那些史料与传说,看看成都平原的地理条件。上图是成都平原的等高线。其中,黄色的是500米等高线,红色的是510米等高线。可以看到,从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往下高度是层层递减的。以都江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高度递减的扇面。右侧,如黄色等高线所示,也有两个扇面,其中心分别是沱江的出口金堂峡和岷江的出口新津县。如果金堂峡两侧山体崩塌导致潴水壅江,那么山前水位会上涨到500米以上,形成一个扇形的湖泊。但水位不会超过510米。因为在到达510米高度之前,水就能通过下方的岷江通道泄出平原了。但是这500米海拔的水位,也是成都人民不能接受的。因为成都主城区的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如果任由金堂峡潴水壅江,成都就全泡水里了。《蜀王本纪》中记载的“若尧之洪水”就非常准确了。

        所以分析下来看,鳖灵决的应当是金堂峡,玉山当指龙泉山。我们看一下金堂峡:

        点看全图

        图156金堂峡

        峡长约两公里,宽不足百米。两侧山体海拔高度在700~800米之间,水面海拔在440米左右。作为对比,李冰花了5年时间在无火药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宝瓶口)。简单计算一下,金堂峡的工程量是玉垒山宝瓶口的1000倍。鳖灵是比李冰更早的人物,未闻鳖灵有神力加持,那么他的手段不可能超过李冰。就算他有与李冰完全相同的技术,同比计算一下,他得干5000年才能凿开金堂峡。

        前后对比,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大禹分出了沱江并开凿了金堂峡供沱江东去。但过了1300年后,因为金堂峡两侧山体陡峭,自然风化等原因,部分山体从崖壁上脱落后坠落江中导致金堂峡壅江潴水,山前水位上涨。特别是每年雨季到来之时,沱江水量大增,导致金堂峡前湖面扩大,“若尧之洪水”。鳖灵带人解决了金堂峡中坠入江中的石块,消除了成都平原的水患。

        有大量的史料和证据证明鳖灵拓开金堂峡。

        《读史方舆纪要》金堂县记载:金堂县东二十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应作丛帝)鳖灵所凿。

        《蜀中名胜记》:金堂峡,相传为鳖灵所凿。

        嘉庆本《金堂县志》:“三皇庙在三皇滩上,神像中一,左右六,俱狰狞可畏。金堂三皇庙所祀何人?”《四川通志》云:“此盖鳖灵因凿(峡)有功,故建庙祀之,久而昧其源也。”

        《舆地纪胜》引《国志》:“会巫山壅江,蜀地潴水。鳖灵遂凿巫山峡,开广汉金堂江,民得安居。”这里的巫山恐怕不是今日的巫山。一则巫山距离蜀地有千里之遥;二则巫山古时属巴人、楚人疆域,鳖灵本是楚人,举族亡命奔蜀,治水又跑到三峡去,是自投罗网;三则,巫峡两岸石壁高达千米以上,作为凡夫的鳖灵对此完全无能为力。所以此句中的“巫山”恐怕仍然是指龙泉山。

        最后我们再说一说都江堰。

        点看全图

        图157都江堰

        前面提到,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起因是“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岷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李冰于公元前256年开始修筑都江堰,那么他是大禹之后1800年左右的人物。大禹在此治水的时候向东分出了沱江。显然这个操作是带有灌溉意图的。但是,李冰到四川时,大禹的治水工程已经完工1800年了。这1800年中,岷江年年都会暴发山洪,带着大量泥沙进入成都平原。而河流在平原上,因为泥沙淤积的原因,常常会主动改道——这一点,我们在考察黄河下游的时候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经过了1800年之后,在岷江注入成都平原的位置,大禹最初的设计已经不再能够正常工作了。这时候,又有凡人英雄李冰站出来,继承了先辈的治水精神,完成了都江堰工程。

        华菳山,铜锣山,明月山

        前面说到,嘉陵江穿越了华蓥山的若干条支脉、铜锣山和明月山。如果这些山脉不从中间断开的话,必然正好拦住嘉陵江的去路。见下图:

        点看全图

        图158 嘉陵江、长江连续横贯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

        此图中条状山脉非常醒目。嘉陵江从西北方逶迤而来,但却以直线路径连续穿越华蓥山脉数条分支(①~⑤),与长江汇合之后又连续贯穿了东侧4条山脉⑥~⑨。这一次,我们不再仅仅能够通过卫星照片主观取证了,我们还有史籍为证:

        《华阳国志》载:

        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

        注意这里《华阳国志》的文字中又出现了“九河”字样。前面我们在黄河下游见过一次九河,但此处的文字中写的显然是处于铜锣峡上游的九河。我们细数一下,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围绕的盆地,众多河流从群山当中流出并注入盆地,如果数小河的话其实远超九条。当然在古汉语中“九”常为虚指,真实的含义是“很多”。

        我们近距离看一下铜锣峡:

        点看全图

        图159 铜锣峡

        两岸山壁平整如削。——用“如”字可能不准确,因为确实就是削出来的。:-)

        有趣的地貌

        在寻找四川盆地内部治水痕迹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点有趣的东西。

        点看全图

        图160山顶上的盆地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四川盆地中间的几条山脉上看到了几处色泽明显不同的区域。我们已经知道,在四川盆地平原中,平原的颜色是淡绿的(因为开辟成了农田,淡绿色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绿色与收割完了庄稼只剩裸露的泥土的褐色的混合的结果),山脉的颜色是墨绿的(长年生长的树木的颜色)。但在这张图中,山脉的中间又出现了一些淡绿色的区域。

        看一下高程:

        点看全图

        图161山体淡绿色区域的高程图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在这个狭长的地带又一次看到了熟悉的场景:盆地中的平原!泄湖成原!四周墨绿色的都是较高的山体,中间绿色的问题则是盆地平原。(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区域的中间部分的平原不够平,说是丘陵更合适一点。应该是成为湖泊的时间不够长,泥沙还没有厚到可以淹没湖底的乱石,就被大禹掘开了豁口将湖水泄出了。)

        点看全图

        图162 华蓥山和铜锣山中的平原(湖泊)

        在这张图的右上方,从左至右的三条山脉分别是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我们可以看到,华蓥山、铜锣山的山体中间出现了同样风格的狭长平原地带。这就意味着这些区域从前也都是湖泊。

        点看全图

        图163 嘉陵江穿越华蓥山的分支

        上图中,嘉陵江穿越了华菳山的数条分支。我们重点考察一下最西边的这一条。可以看到山顶上也有一个狭长的比较平坦的盆地平原,其地势从南向北是逐渐下降的。事实上这个地貌也是嘉陵江穿越华菳山的峡谷属于人工开凿的证据。原因很简单:如果这个峡谷一直就有,那么这个山脊上的平原就无法积累湖水,因而也没有机会在湖底积蓄泥沙,以及后来水泄空后形成平原。

        通宝推:陈王奋起,审度,
    • 家园 外一篇:消失的夏王朝 -- 有补充

      《尚书》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存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保存了中国最早的上古史的描述,其开篇就是《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并举,明确认定虞朝是在夏之前的一个单独的朝代。……更重要的是2018年才整理完毕的《清华简》第八辑也赫然出现了单独的《虞夏殷周之治》篇,论述虞、夏、商、周四代礼乐的不同特点,阐述崇俭戒奢的治国思想。明确印证虞朝就是夏之前的一个朝代。(米克诺斯:夏王朝有没有可能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然而,现在学术界却对夏朝是否真实存在颇有争议。据为什么西方学者不承认夏朝?真实原因让人无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缺少可信的史料,二、缺少有说服力的考古发现。

      文中还提到了商朝作为对比:

      商朝原先也是广受质疑的,然而大量甲骨文、金文的发现直接证明了《史记》上关于商朝记载的真实性。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至今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资料,不仅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上也没有发现关于夏朝的只言片语。

      至今没有通过考古发现夏朝的文字资料。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夏朝的遗址。那么,为什么找不到夏朝的遗址呢?夏朝的城市,如果当初的确有过,应该会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试着探寻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大禹面临的形势

      治水完成后,大禹面临的形势很好——不对,不是很好,是相当好:

      1. 深孚众望,万民拥戴。

      2. 手上有伏羲大帝赠的玉圭,君权神授的象征,舜都未必有同样的东西。

      3. 手下有一支数万人的治水大军,他们饱经风霜;他们忠心耿耿;他们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他们手上有神族提供的高科技工程机械,用来劈山开河非常麻利,用来破城毁屋自然也趁手。这支大军完全可以是说当世最强之野战军。当然了,他们都是深受民众爱戴的治水英雄,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治水的英雄部队。他们不会去想、更不会去做与人民为敌的事情。但他们的实力是客观存在的。

      最终舜禅让了帝位于禹。有了这3条,估计舜也别无选择。:-)

      因为地貌在治水完成后有了巨大的改变,大禹得了王位之后,他需要考虑自己的领地选在哪里、新朝的王城定在何处,以及手下的功臣如何分封。

      大禹可能的选择范围

      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从地理范围上讲,整个九州(也是《禹迹图》覆盖的范围,二者基本一致)都是大禹可以选择的范围。

      关于这一点,从我们已经遍历过的黄河流域,已经可以大致看到大禹的超级工程能力,以及活动范围(江淮流域及南方诸水容以后考证后陆续放出)。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间接证据(

      大禹陵为何会在绍兴?):

      禹杀防风,被后人认为是杀鸡儆猴的经典案例。很多的史书都有记载,竹书记年,史记,国语。。。但秉承对上古史都是存疑的态度,话不能说死,应当说大概率应该是真事。那么这个大概率存在的防风氏在哪里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普查民间艺术文化遗存时在浙江省德清县发现了当地有丰富的防风传说,并且在周围绍兴,吴兴,临安都有发现相关线索。这里的百姓世代祭奠防风王,口口相传防风故事十几则以上,为防风被大禹所杀鸣冤4000多年。并且这里有历史悠久的防风祠和防风庙会。甚至至今当地还有“拜大禹会肚子疼”的“可爱”说法(感觉是用来吓唬孩子),可见对大禹的仇恨之深,在历朝历代尊崇大禹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显得极为反常。防风氏作为史书上的一名失败者,不像黄帝、炎帝、大禹等帝王名人那样有很多地方都争相附会,只有德清百姓默默的在称颂他祭奠他。恰恰是这点这个全国唯一的祭祀防风王的行为,透露出当地和防风国的渊源应当的确相当深厚。

      此说相当可信。这事倘若为真,也说明大禹的活动范围相当之大,与我们前面推测他拥有的“飞菟”其实是一架类似直升机的飞行器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大禹的选择

      先说结论吧:我认为大禹选择了雍州作为自己的领地。

      雍州在哪里?根据《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即雍州位于黑水和西河之间。

      黑水在哪里?

      西河又在哪里?

      点看全图

      图122 黑水与西河

      《禹贡》中说,雍州的进贡路线是“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也就是从积石峡出发,一路顺黄河而下,至龙门(禹门口)后,再继续向下过西河,最后抵达与渭河的汇合点。从这段措辞看,西河就是黄河上龙门到渭河的一段。

      《禹迹图》中共有2处河流被标为“黑水”,一条在左上角,一条在左下角,均流向图外(也可能是同一条河,中间部分流经图外。对照其走势,颇有几分像澜沧江)。此句中的“黑水”,对照进贡路线,当是左上角的黑水。

      而雍州就位于黑水和西河之间。

      点看全图

      图123 黑水与西河

      对照上图:左侧黄色线条是积石峡,而黑水更在积石峡之外;右侧绿色线条是西河。雍州就在黑水至西河间。

      雍州是一个面积概念,所以应该不会是黑水到西河的直线。参照网上诸多九州图,以及《禹贡》中描绘的进贡线路,雍州的范围至少包括整个黄河几字弯内侧的区域,以及汾渭平原。

      点看全图

      图124 禹贡九州图

      中国这块地,东部是大海无法逾越,西部是高原空气稀薄,南部是原始丛林遍地瘴疠,北部苦寒。基于上古时代地广人稀、百姓的技术能力不足的现实,我相信九州的外部边界其实是开放的,并无实际的界线,而是客观上无人能够生存的无人区形成了天然边界。

      为什么说大禹选择了雍州作为自己的领地呢?

      大禹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气候因素

      从气候上讲,大禹的领地应当选在温带。

      在没有电、更没有空调的年代,太热太寒都不行。

      据传,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接受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的采访。当他被问到新加坡成功的秘诀时,李光耀说了两点,一是接受民族差异(新加坡主要是华人,还有不少印度人和马来西亚人),二是空调。李光耀确实不是凡品,这两个原因一宏观一具体,他竟然将两者并列在一起。

      其实出于常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天一热人就烦躁昏沉,根本就不想干活。

      曾看过一篇文章,说二战后菲律宾、日本和韩国起点差不多,但为什么日韩发展起来了,菲律宾落后很多?菲律宾地处赤道是原因之一。(不过此文一下子找不到了,也忘了是谁写的。)

      当然太冷也不行。东北经济为什么不好?有很多分析。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东北冬天太冷,人们都冻得缩手缩脚,啥都不想干。

      所以在空调发明之前,太冷太热地带的国家经济都不好,只有温带的国家比较容易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因。

      大禹本人、以及他手下的治水大军有神族赠予的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他们可能有条件生活在恒温条件下,但这样的条件显然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拥有的。所以大禹需要在温带选择自己的领地。

      看看当时的气温。竺可桢先生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去5000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大致如下图所示:

      点看全图

      图125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

      这张图是从西周开始的。但根据研究者考证,西周之前的气温似乎也不惶多让。

      “我说封神榜里大家都穿这么少呢?”一文里面就提到,商朝的气温就很高,86版《封神榜》的剧照都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图126 86版《封神榜》剧照

      剧组给剧中人物设计这样的服装,希望是严格考证了历史之后作出的选择,而不是单纯考虑了收视率的原因:-)

      大禹生活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中国5000年来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的规律里面提到: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当时的黄河两岸长满青翠的竹子。这是中国文明史载的第一个温暖期。也是尧舜禹、夏、商和西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基期。

      再如: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的动物遗骸,可是现今它们生活在关中以南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甘肃省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筑多用立木支撑房屋,有的主竖墙体竟用150根大小木柱。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还不能长途运输,这些木材只能采伐自当地,证明距今6000年前渭河上游是森林草原类型的景观,比今天要湿暖。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孔雀、猕猴、大熊猫、苏门犀、亚洲象、水鹿,古文字中河南“豫”的含义是人牵着象。

      “豫州”为“九州”之一,而“九州”首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又有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豫州”显然得名于象,而大象又是生活在热带的。前段时间西双版纳有一群大象意外开启了北狩之旅,但走了一段之后就又回去了。估计还是发现北方的温度还不够高:-)

      若禹创九州之说为真,显然大禹那个时代温度比今天还要高出不少。豫州(今河南一带)的气温接近今日热带的气温。而雍州比豫州更北一些,海拔也高一些,气温可能更接近今日的温带。人在这个位置,应该会比较舒适。

      这是大禹选择雍州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土地因素

      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代,大禹应该会选择平整而又肥沃的土地作为自己直辖的领地。

      今天的雍州地界大部分地区都是黄土高原和一些干旱地区。但当时的雍州却是非常肥沃的。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

      首先是理论上的。

      前面我们提到,根据我们的分析,今天的泾河流域、北洛河流域和黄河晋陕段流域原来都是大湖,湖底因为沉积了大量的泥沙而变得平坦。

      如下图所示:

      点看全图

      图127 雍州主要平原示意图

      这张图我们在前面画过一次,不过画得比较粗略。这里我们根据分水线认真地重画一次。

      大禹治水之后,这些流域的大湖被泄干,湖底就露出了水面变成了平原。其中,泾河流域平原大致海拔在1300米,北洛河流域平原大致海拔在1100米,没河流域平原大致海拔在1200米。汾渭平原大致海拔在300~700米之间(河流注入口附近海拔偏高,而三门峡位置因为是水流出口,海拔偏低)。今天我们确切地知道的商的领地在黄河下游(上图右下为三门峡,出三门峡向东不远就是商地),海拔甚至不足百米。

      再分析一下各个平原的肥沃程度。今天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生存条件相当不好。但当初可不是这样。根据我们的“泄湖成原”理论,上述四个平原都是大禹将原来的大湖泄干之后形成的。原本湖底有大量的有机物沉积,所以平原应该是既平整又肥沃的。

      其次,雍州的赋税等级也证明了这一点:

      点看全图

      图128 《禹贡》中的九州进贡情况一览

      这是根据《禹贡》整理的九州各州的赋税表。可以看到,雍州的田地等级是1级,赋税等级却是第6级(“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这就说明雍州的土地是非常肥沃的。我们前面分析认为,雍州的平原是大湖泄干后形成的,所以既平整又肥沃。这两者对上了。如果《禹贡》是战国人伪托的,距离大禹完成治水近2000年,水土流失已经非常严重了,又怎么会说“厥田惟上上”?由此也可证《禹贡》并非伪托,而是真可能出自大禹。

      同时,雍州的赋税等级是第6级,说明大禹很是善待自己领地内的百姓。

      从田地等级看,大禹也应该选择雍州作为自己的领地。从田地等级与赋税等级的反差看,雍州更应该是属于大禹的领地。

      史载商人的始祖契因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而商朝,今天我们已经确切地知道其封地在今天的河南一带,大体上属于豫州。而豫州,以第4等级的田地,承担了第2等级的赋税。

      可以想像,虽然赋税高一些,契还是很开心的。毕竟有了自己的封地,位列诸侯了。再加上与大禹并肩治水过程中形成的战友情谊,彼此关系很是融洽。豫州与雍州紧挨着,可能大禹还存了让契拱卫京畿的意思。一切都很完美。

      但几代人之后双方的子孙关系就远了。后世的商王说不定会觉得,同样是诸侯,为什么我却要多交很多赋税?不满与日俱增。后来商要灭夏,不知道是不是与此有关。

      九州当中最悲摧的是冀州,以第5等的土地,承担了第1等级的赋税。只是不知道冀州分封给了谁:-)

      再次,我们来看看米脂县。

      根据百度百科:

      米脂县是榆林市能源盐化工基地。米脂矿产资源蕴藏丰富。

      县内的高西沟水保综合治理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对岔村的小流域治理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世界级治理典范……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米脂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米脂素有“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之称。

      米脂县人民政府的网站上有“历史沿革”一页,但没有提到县名从何而来。“米”之字意有三:作为粮食的米、长度单位、姓氏。“脂”之字意有二:动植物体内的油质、胭脂。二字并称,当取各自的本意:作为粮食的米,以及动物脂肪。

      后世的中国人习惯于将自然条件好的地方称为“鱼米之乡”。在《圣经·出埃及记》当中,迦南(以色列的古称)被称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看来无论古今中外,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标准是共同的:要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的产出,也即要适合农业和畜牧业。

      “米脂”之名与“鱼米之乡”、“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不相上下,描述的是庄稼盈野、牛羊满地的富庶之地。

      同时米脂还是著名的美人县。美人基因从哪里来?美人在任何时代都会向富庶地带集中。之后,美人的基因也会代代相传。“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是陕北地区流传的老话,米脂的婆姨非常有名。这也暗示了过去某个时代这里曾经是经济文化中心,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今天的米脂却以“矿产”闻名,成了“水保综合治理”的模范,几年前刚刚退出了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这些都说明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曾经的繁华之地变成了穷山恶水。

      历史太沉重。几番沧海桑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雍州的土地平坦肥沃,没河平原上更有“米脂之乡”存在。这是大禹选择雍州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国防因素

      从军事安全角度考虑,大禹应该会选择高处作为自己的领地。

      高原有天然的优势,敌人进攻须仰攻,而己方防守则居高临下,有相当大的地理优势。

      另外,从正常的情感来讲,禹作为天子,显然应该居于高处。其他诸侯不能高过天子。

      上述泾河、北洛河、没河流域平原皆高出汾渭平原五六百米,妥妥的山巅之原。而汾渭平原又比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还要高出几百米。所以大禹应该会选择地势高的雍州作为自己的领地,而将诸侯封在下游平原。

      这是大禹选择雍州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政治因素

      大禹应该选择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地点作为自己的领地。

      黄帝陵就在北洛河流域平原中,黄帝是五帝之首,更被后世尊祀为“人文初祖”。作为天子,中华先祖的陵寝显然应该在自己的领地上。这也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之一。

      这是大禹选择雍州的第四个原因。

      基于以上四点考虑,我认为雍州是大禹的不二之选。

      大禹选择雍州的证据

      说大禹选择了雍州,还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说文解字

      按照我们的习惯,还是会尝试从古文字里面寻找一下有没有相关联的信息。

      “雍”字有几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与“壅”相通,是“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点看全图

      图129 “雍”字,前2.28.7合10923賓組

      看看上面的甲骨文的“雍”字,上面的部分像不像水流顺着山谷流动并汇聚?下面的部分像不像有落差的湖泊或平原?

      再多说一句:如果这个象形是有道理的,注意这是空中俯视大地的视角。

      放眼雍州,中间的四个大平原(泾河流域平原、北洛河流域平原、没河流域平原和汾谓平原),上游黄河串起来的一串盆地平原,甚至黄河支流上的若干平原,均是大禹泄湖造就的,原本都是“雍”。所以叫“雍州”再合适不过。

      “雍”字的另一个意思是“文雅大方”,常组词成“雍容”。这个就比较奇怪。因为前一个意思“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并不好,正常不会有人喜欢这样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这个字还会有“文雅大方”的意思?而且这两种意思是如此地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我们的推演却可以将这两个意思很好地串联起来:雍州原本很多水被壅塞形成的池沼,是谓雍州。大禹治水过程中,将这些池沼的水放干形成了富饶的平原,大禹在封王后更选择了雍州作为自己的领地。其他州的百姓见到的大禹,是一派天子气象;甚至雍州的百姓因为生活在天子直辖的领地,也与别处不同。雍州人自然而然高人一等——外地人见到的雍州人的面容打扮仪表都显得华丽且尊贵——此所谓“雍容华贵”也。

      所以,你看,雍字的字意,可能也与大禹选择雍州有关联。

      既然说到了雍州的得名,也顺便说说其他几个州的得名吧。也是考证的过程中顺便的收获。

      梁州:古人早已有共识:梁州之梁,缘于境内多山;

      豫州:前面我们说过了,因为有大象;

      青州:不可考,亦不想强解;

      兖州:“兖“字只用于此处,甚至没有意思可言。不可解。

      冀州:也没有考证出什么来。无责任猜想一下:“冀”字拆开看是“北田共”,从地图上看冀州也是一块北部边界开放的土地。也许到了那个位置已经比较冷了,当时也没有那么多人,没有必要住到那边去。“冀”有“希望”之意,总之那还是一块希望的田野,属于大家共有之地。

      荆州:没有考证出特别的东西。“荆”本身是一种灌木,也许此地多荆?

      徐州:没有考证出特别的东西。徐州地处平原且靠海。整个《禹迹图》中只有3个湖(《禹迹图》中只有平原地区有湖),徐州就有一个(“大野泽”),也许徐州多沼泽,人走不快,只能“徐徐而行”?:-)

      扬州:扬州是我考证出来的最有趣的地方。繁体写作“揚”,左“手”右“易”。“易”有“变化”之易,与“手”合起来,也推不出“扬”之意。我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帖:

      夏王朝有没有可能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这也是本篇一开始就提到的文章。这篇文章非常长,资料也非常扎实,大致结论是:良渚文化是虞朝,而良渚文化的祖神是伏羲。如果此说为真,就非常有趣了。我们都知道,在上古传说中,女娲造人,伏羲画卦(并且显然传授给了人,因为易经八卦之术至今仍然在中华民族内部流传)。这夫妻二神,妻子负责造人,丈夫负责教育,倒是与今天的家庭分工颇为一致:-)

      良渚遗址在浙江,属九州当中的扬州。今天发现伏羲的领地在扬州。那么扬州就是伏羲将易经教授给人类的地方。“揚”字左“手”右“易”,显然就是手持易经,宣扬/宏扬/发扬之意。

      点看全图

      图130 「揚」王丮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613

      “扬”字有很多差异较大的写法。上图是其中比较有趣的一种。图中明显可见一蛇尾之人捧着“王”字样的东西(蓍草?竹简?八卦?贯穿了“天地人”的文化?),是否是伏羲大帝捧出易经授予传人?

      那么,扬州就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讲学之所了~

      再说说“州”这个字吧!考九州之名,不能漏了“州”字。

      “州”字的本意是“水中的陆地”。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图131 「州」前4.13.4合18103賓組

      大禹将神州分为九州,显然是说这九块地,都是“水中的陆地”。这个视角其实有点奇怪。我们今天看来,明显是地多水少,所以应该说水是地中之水。不过大禹辛苦治完了大地上的水,或许视角与常人不同,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初大地上的水泛滥得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块土地自古以来被称为“神州”。再来看看“神”这个字:

      “神”,左“示”右“申”。“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而右边的“申”字是“神”的本字,甲骨文中部分“神”字直接就写作“申”字。看看“申”字在那时候是怎么写的:

      点看全图

      图132 「申」寬兒鼎春秋晚期集成2722

      点看全图

      图133 「申」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

      “申”字在春秋战国之前有几种差距较大的写法。这是其中的一种。(也说明了秦始皇后来书同文的必要性)。这个写法你觉得像什么?汉典网站上说“申”字本是闪电的象形,但我可从来没见过圆弧状的闪电……有谁见过?这不明明白白就是太极图吗?代指伏羲也。

      如果伏羲画卦女娲造人的事是真的,那么他们就是我们的神啊!

      大夏河

      我们最先开始探讨大禹足迹,是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盆地开始的。那个盆地中有一条河叫“大夏河”,当地有个传说,那个盆地原来是一个湖,名字是“夏湖”,大禹来了之后凿了一个“泄湖峡”将湖水泄了形成了平原,疏浚出的河流就自然叫“大夏河”了,一直流淌到今天。

      这个盆地也属于雍州。若雍州不属于大禹而是诸侯的领地,那么境内流淌着一条“夏河”看起来就不尽合理了。试想一下,假如中国境内有条河叫林肯河/戴高乐河/切格瓦拉河,就算这些名字的主人确实英雄了得,用来命名中国的河流是不是感觉相当违和?

      大禹的王城在哪里?

      我们已经考证了大禹的领地是雍州,那么显然王城会筑在雍州。具体会在哪里?

      还是先说答案:在禹门口向北不远处、黄河西侧的高原上。注意当时那里还是平原,不是崇山峻岭。

      为什么这样说呢?

      禹贡路线图

      《禹贡》一文,出自《尚书》。根据公开的资料,历代研究者看法多变。

      百度百科中说:

      以前的学者都以为《禹贡》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现在早已为学界所否定。《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的作品。……现在主流观点认为,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根据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如果此文真为大禹所作,那么实际描述的是诸侯称雄前的统一局面。在天下重归一统之前,并无付诸实施的可能。诸侯称雄时代的人撰此文并托名大禹意图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看起来并无实际意义。

      我们看看能不能从《禹贡》中分析出一点有用的结论。

      此篇虽名《禹贡》,但关于贡赋的字数其实并不占多数。不过也确实描写了九州各自向中央进贡的路线。

      来看看九州的进贡路线都有什么特点:

      点看全图

      图134 《禹贡》中的九州进贡情况一览

      这张表我们前面刚刚看过,关注的时田地等级和赋税等级。现在我们关注一下进贡路线。

      现在人们怀疑夏朝不存在,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找不到夏朝的城市。而进贡路线的终点显然应该是王城。我们试试能不能从《禹贡》中的进贡线路中找到一点线索。

      冀州:碣石山在秦皇岛(中学语文课本上有曹操《短歌行》,内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冀州的进贡线路是从碣石山边的渤海上过来,入黄河入海口后上行。这条线路未言终在何处;

      点看全图

      图135 冀州进贡路线

      兖州:兖州在黄河下游,因为地处平原,历史上河道多变,漯水当年的精确位置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从《禹迹图》上看,济水是从济南附近发源并汇入渤海湾的河流。“浮于济、漯,达于河”显然还是说从济水、漯水上行,最终进入黄河。这条线路也没有说终在何处;

      点看全图

      图136 兖州、青州的两条进贡路线

      青州:只说“浮于汶,达于济”。但上面兖州的路线中刚刚提到“浮于济、漯,达于河”,显然到达济水不是终点,后面的路线与兖州路线重叠了,因此不再赘述;

      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这是一条从淮河上行到支流泗水,并继续上行,最终到达黄河的线路。也没有说终在何处。

      点看全图

      图137 徐州进贡路线

      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沿江而下入海,再向北至淮河入海口,再于淮河逆流而上,后面同徐州线;

      点看全图

      图138 扬州进贡路线

      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这条线路比较复杂:

      图139 荆州进贡路线

      这条线路存疑。“江、沱、潜、汉”中的“沱”和“潜(应为嘉陵江)”并不属于荆州,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另外,“逾于洛”,这句话应该说的是要翻越一座山岭才能抵达洛河。从当今地图上看两者之间确实是没有直接的水路相通的,最近处也要隔一座分水岭。这条线路的终点还是黄河。“达于南河”一句也让人费解。黄河并无南河北河之谓,不知道是不是指从南面抵达黄河。倒是洛河有两条,分别叫南洛河、北洛河。此线路中经过的肯定是南洛河。

      豫州:“浮于洛,达于河”。这个与荆州线路的末端是重叠的。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图140 梁州进贡路线

      沔是汉水。这条线路从嘉陵江上行,越过汉江进入渭河,并最终到达黄河。地图上看不分明,嘉陵江源头的水路有几分似与渭河上游相通(逻辑上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存在,也可能是分水岭)。嘉陵江在上游离汉江源头很近的地方穿过。“乱于河”的“乱”字最是费解。在《汉典》中查得“乱”字还有一个解释: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看来“乱”字有“总结”的意思。用这个意思倒也可以解释:这条线路最终还是终结于黄河了。

      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我们来看一下这条线路:

      点看全图

      图141 雍州进贡路线

      这条线路从积石山开始,沿着长长的几字湾一直走到龙门、西河,最终走到“渭汭”。查“汭”字有多种解释,“水流的交汇处”最为贴切。那么这条线路终结于渭河与黄河的汇合点上。

      纵观九州的进贡线路,唯有梁州线和雍州线明确地写到了终点,其他线路只是大致地描绘了线路的走向,一般就说“到了黄河”就没有下文了,与以河渭汇合点为终点的结论不矛盾的。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相信所有九州进贡的线路都终于此位置。

      现在我们确切地知道黄河从三门峡往下就是商地,而三门峡就在河渭汇合点下游不远处。那么显然,大禹自己的领地就在河渭汇合点之上了。事实上,因为这是所有九州进贡线路的终点,这个点应该离夏的王城不远。

      那么,会是米脂吗?

      前面说过,米脂的自然条件非常好。有没有可能在米脂?

      米脂位于禹门口北方230公里,距离已经比较远了。我们推测大禹会将王城选在离禹门口比较近的地方,所以米脂应该是当年高原上的一块风水富地、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方,但不太可能是夏王城所在。

      会在河渭汇合点边上吗?

      这个点农业条件不错,也是离汇合点最近的。但因为地处汾渭平原,海拔偏低了。北边三个高原居高临下。如果自己不用,万一有敌人扎根高原或者从高原来袭,自己只有挨打的份。自然条件极佳的高原是无法舍弃的。

      那么,大禹需要从泾河流域平原、北洛河流域平原和没河流域平原中挑一个。挑哪个呢?三个平原都有可能,但我认为,大禹挑的是没河流域平原。有一个很强的证据:禹门口在此。

      我们在前面考证大禹治水过程的时候研究过这个位置。大禹将禹门口位置的山体凿开后,黄河水得以泄出晋峡段注入汾渭平原。这应该也是治水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节点。

      但禹门口既然被称为禹门口,肯定还有更多的含义。

      禹门口还有一个名字叫“龙门”。“龙门”应该是禹门口最初的名字。大禹一路治水,留下的类似的地名其实很多。不远处的伊阙也叫龙门,还有三峡的夔门相传也都是大禹开凿的。

      为什么独独黄河上的龙门又叫禹门口呢?

      从常识出发,如果你进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口后,继续向里走了几步,你会到达什么地方?自然是进了人家的家里啊!

      “禹门口”这个地名显然就是在说从这里向北再走几步,就是大禹的家啊!

      点看全图

      图142 禹门口与“影壁”中条山

      上图就是禹门口。黄河自北向南直冲而下,两侧山体比下方平原高300~500米,从平原上北望,就像是一堵高墙开了一个大门。

      大门正对着的南方山脉叫“中条山”。从卫星照片上看,中条山呈现为一个围绕禹门口的完美弧形。无论是形状上还是色泽上,中条山都与其他山体有明显的不同。就我个人主观感受而言,我觉得中条山很像是影壁。传统上,中国古人喜欢在大门前砌一堵墙,称为“影壁”。而这座中条山,就是大禹在自家门前砌的一堵墙。

      百度百科说,“影壁出现于何时尚无明确的考证,根据考古发现,影壁在中国西周时期便已经存在了,在陕西省发掘的一处西周建筑遗迹中有一座影壁的残迹,残迹长240厘米、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影壁。”如果我的直觉被证明是事实,那么影壁在大禹时代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无论按时间算还是按面积算,中条山都可算中国第一影壁:-)

      你看,连影壁都有了。更像大禹的家了是不是?

      如果大禹选择禹门口向北一点点位置筑城,那么就可以同时满足所有要求:离进贡终点近,地处高原非常安全。

      所以我相信:大禹的王城就在禹门口北面。因为这一段黄河是雍州与冀州的边界,而大禹只能选择属于雍州的区域。所以我认为,大禹的王城选址会在禹门口北侧、黄河河道西侧的位置。

      只有一个疑问:雍州进贡路线是穿过了黄河这一段下到河渭汇合点的。为什么不直接在上游卸货呢?

      因为没河流域平原的海拔在1200米左右,而汾渭平原海拔在300~700米。大禹疏浚出的黄河河道必须平滑地导入汾渭平原而不能有阶梯状的落差,否则形成瀑布就没法作为航道了。也就是说,没河流域平原刚刚形成的时候,黄河下行接近禹门口附近的水道深500米以上。如此巨大的落差导致无法直接在黄河晋陕段卸货并送入禹的王城,只能在下游卸货,并通过下游相对平缓的陆路辗转进入王城。

      当然现在的黄河河道上确实有一个壶口瀑布。这可能是后世形成的。因为《禹贡》中是将黄河作为进贡路线的,壶口是必经之地。如果当时就有瀑布,那么这条路线就没法走了。

      为什么找不到夏朝城市遗址?

      回到正题,看看为什么今天我们找不到夏王朝的城市遗址。

      既然我们相信大禹选择了在禹门口北侧附近的高原上建都,靠近看一眼这块地今日的地形就什么都明白了:

      点看全图

      图143 今日禹门口

      前面说到,在大禹那个时代,禹门口附近的黄河河道可能有500米之深。而河的两岸基本都是黄土,这个区域降水又比较多。所以水土流失会有多严重,是可想而知的。这个区域山顶上的黄土堆成的平原在不到4000年的时候内已经消失殆尽。禹的王城,如果确实曾经建在这一带的高原之上,自然也早已随着滚滚黄河水消失得无影无踪。历史的黄沙并不是只会掩埋一切,还有可能带走一切。

      ===

      说说高原上的几个地名:延安/延长/延川。

      今天的黄河晋陕段周边有几个包含“延”字的地名,如延安、延长、延川等。我没能查到地名中的“延”字从何而来,说明这些地名古已有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最初很多百姓在这块平原上安居乐业,但不久之后,因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田地损毁,房倒屋塌,而以靠近黄河河道的区域最为严重。河道在不断上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向远离河道的方向搬迁。随着水土流失的不断加速,搬迁也越来越频繁。竭力外延,以求安身立命之所。外延求安,是谓延安。

      延安至今仍然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可能延安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成了雍州子民最后的庇护所。三千多年后,又有一支几乎陷入绝境的队伍在一位伟人的领导下抵达这里。延安再一次庇护了他们,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最终庇护了整个中华民族。

      ===

      如果这个推论正确,也许今世的考古学家们可能在禹门口下游的黄河河道中发掘出夏王朝的些许古董。

      大禹知道这个高原水土流失很严重吗?可能不知道,但更可能是知道的。毕竟他是最懂水性的人。问题是知道又怎样?在当时,种种因素决定了高处的平原是无法舍弃的。所以大禹只能将城筑在这里。后世怎么办?儿孙自有儿孙福吧,也管不了太多了。

      ===

      四千年过去了,大禹的王城早已经被滚滚黄河水带去了历史的深处。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而神话也开始变得支离破碎起来。今天,蒙受大禹大恩的考古学家们聚讼不已,争论大禹是不是虚构的人物,是不是一条虫,夏朝是不是真的存在。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块土地叫神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民族叫华夏。

      但是大禹的功绩与世长存。大禹造就的平原,今天仍然生活着亿万人民;大禹疏导的河流,今天仍然滋养着无数百姓。平原里的每一粒沙石,都已铭记大禹的辛劳;河流里的每一朵浪花,都在歌唱大禹的功绩。

      通宝推:empire2007,陈王奋起,MOMOZONE,愣头兔,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4)
      家园 补充:荆州进贡路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充:梁州进贡路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充:雍州进贡路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充:雍州主要平原示意图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 见前补充 4693819
    • 见前补充 4693818
    • 见前补充 4693817
    • 见前补充 46938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