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9 🌺1264 🌵40新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贱!
        家园 这些问题是管理者的问题

        是组织者的问题,最后板子都落到农民,工人身上了。

        都向李延年一样,会做组织工作,我就不信这个团结搞不好。

    • 家园 包产到户的所谓解放生产力

      前提是生产力,或者说国家建设,已经发展到较少受到土地约束了。进而,这句话原则上是对的,但必须讨论具体背景。

      而且讨论包产到户的话,为什么就不讨论五六十年代的三次“包产到户”呢?吃饱了么?解放了么?

      至少个人认为,包产到户的成功,属于恰好符合了环境。加上具体的政策激励,也即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粮食征收。否则是不可能有这种发展的。

      • 家园 包产到户的前提,是中国有钱在国际买粮,来平抑粮价

        一是邓矮心黑,昧下了文革时期赚取600吨黄金储备

        而美国允许中国买粮,不是因为对抗苏联,而是美国正处于石油危机,需要买中国世界第6大产油国的石油。

      • 家园 看到谈包产到户,就想起当年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了 -- 有补充

        他顶着胡乱邦“顶门杠”的批评,保留下了一个黑龙江兴十四村。

        然后他在回忆录里面痛心疾首地写到当年顶得不够,要是多保留下一些兴十四村这样的村庄不分地就好了。农村发展会更好。

        这个兴十四村还得过联合国嘉奖,发展水平更是吊打国家年年投钱的小岗村,结果发展那么好的村庄愣是几十年在媒体上默默无闻。

        看看两个天壤之别的村庄,难怪韩丁当年和杜润生拍桌子,骂这帮人崽卖爷田不心疼。

        通宝推:hattie,胖老猫,潜望镜,看看,南宫长万,龙牡,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09年下河的时候就看了润树的新中国粮食生产研究 -- 补充帖

        现在一晃十来年过去了。还有拿着包产到户好来就是好的二极管思维的陈腔滥调。。。

        比起人家多种因素列函数认认真真分析,真是天壤之别。

        https://www.talkcc.net/article/2013590-2540

        忙总也写过有关农村改革的文章,搜搜就能搜到,比楼主这破八股要客观太多了。

        话说包产到户全国推广完没多久,陈云就大谈无粮不稳了。积极性,一包就灵哪里去了?呵呵。

        通宝推:大胖子,钱六,老老狐狸,南宫长万,龙牡,
      • 见前补充 4684908
          • 家园 是的,河里有句话:想翻案,可以,先踩过河泥老帖。

            除了润树兄、忙总,本穷也自荐一把: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改革”与“开放”的断想。

          • 家园 这个有没有发表?

            我半夜看到你的贴,顺着链接看过去,觉得学术性很强啊,可惜实在太困看不下去了。总的感觉是,应该在同样杂志发表,和林毅夫的文章打个擂啊。这都十几年过去了,同一个网站大家还是在不停争论,可见影响力还是不够。而水平是够的,缺乏的是宣传。如果当初林毅夫的文章发表的杂志过分右倾,应该找个立场偏左的西方杂志。我想或许少,总会有的。这对整个国际左翼力量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反过来也可以倒逼国内的决策者重视。

    • 家园 从年年普遍地大范围吃不饱,到一包就灵。确是如此

      农狗家在阿卡林的鄱阳湖平原上,自古以来就是产粮区。从自家老家和外婆家来看,不包之前,种田的人吃不饱饭;包后当年丰收,从此快速解决温饱一路顺利平稳是客观现实,我对河里有的人反对这一点感到莫名惊诧。

      通宝推:不远攸高,响水湾,呦唔,
      • 家园 一包就灵,怎么封建时代不管用?包产到户,小农经济! -- 有补充

        不要肤浅于表象,要注意细节和逻辑!否则难免因为公鸡打鸣之后天亮了,得出太阳是公鸡指挥的结论。

        吃饱饭不是靠包产到户,而是四三方案的大化肥投产了。封建社会都是包产到户,产量然并卵。现代农业就是工业,化肥农药良种...。

        1、“四三方案”引进的十三套大型化肥生产设备和当时自建的十九座年产十万吨的化肥厂全部陆续建成投产后,使我国化肥的年产量增加了一千二百万吨,按农业部计算,化肥的施用量每增加一公斤,粮食产量可增加四至五公斤。单是这个期间自建和引进的化肥厂所生产的化肥,就使全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五千万到六千万吨。从此,中国人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生活也开始了改善。

        2、根据“四三方案”中引进的四套大型化纤生产设备建立的天津石油化纤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四川维尼伦厂(位于四川省长寿县)。四套化纤生产设备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化纤二十四万吨,虽然只相当于五百万担棉花的纺织量,但是由于化纤织品的耐磨程度是棉织品的几倍,所以为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到一九八一年,在这四套引进的化纤生产设备全部建成投产后不久,国家于一九八三年就开始取消了从一九五四年起开始实施的长达四十九年的发行布票,限量供应纺织品的制度,

        3、袁隆平的良种也是在之前改良的,当时湖南省委书记华某为他提供了人力物力的支持,袁的工作挺费人力的。

        -------------------------------

        四三方案引进的13个大化肥项目有12个在1980前试产, 在几年后达到完全产能开动。

        大化肥 沧州化肥厂 1977年12月

        大化肥 辽河化肥厂 1977年12月

        大化肥 大庆化肥厂 1977年6月

        大化肥 湖北化肥厂 1979年8月

        大化肥 洞庭化肥厂 1979年7月

        大化肥 泸州天然气化工厂 1977年3月

        大化肥 赤水河天然气化工厂 1978年12月

        大化肥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1977年12月

        大化肥 栖霞山化肥厂 1978年10月

        大化肥 安庆化肥厂 1978年12月

        大化肥 广州化肥厂 1982年10月

        大化肥 齐鲁第二化肥厂 1976年7月

        大化肥 四川化工厂 1976年3月?

        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4%B8%89%E6%96%B9%E6%A1%88

        通宝推:老老狐狸,审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肤浅的逻辑认为:公鸡打鸣后太阳升起,所以太阳是公鸡打鸣的结果 -- 补充帖

        公鸡打鸣后太阳升起,所以太阳是公鸡打鸣的结果。 包产到户,产量就上升了,所以包产到户造成了产量上升,怎么不问下包产到户 2千年了,怎么产量就不上升?

        通宝推:老老狐狸,
      • 见前补充 4685475
      • 家园 没啥好惊诧吧?

        我对河里有的人反对这一点感到莫名惊诧

        按照我的理解,对左派河友来说,是化肥,不是包产到户让大家吃饱饭,只要有了化肥,不搞包产到户一样能吃饱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