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聊,朋友圈观察家之,普遍的人性。 -- 冻雨

共:💬83 🌺67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聊,朋友圈观察家之,普遍的人性。 -- 有补充

    一老哥打电话,他们小区刚封控结束,报个信儿,聊聊天。顺便吐槽一下政府的防疫,总之是一堆的不满意。

    他们小区比较大,是我们这第一批封控的小区,起因当然是最早爆发了几个案例,然后小区全民核酸,又查出几个来,然后继续封控。

    他媳妇在做核酸的时候,和一对检测阳性的夫妻是前后脚,大概是前后10个人以内,算密接,被拉去隔离了。家里没了主妇,他和孩子两个人在家,估计是乱了套,媳妇一直没上班,在家操持家务,他大概属于甩手掌柜,只负责上班挣钱。这下真正的当爹又当妈,煮饭又拖地,烦透了。

    于是抱怨,明明媳妇检测没事,为什么不让居家隔离,非要拉到隔离点去,是不是政府有人从中挣钱等等。顺便抱怨,为什么集中做核酸,这不是增加密接机会吗,说不定有人就是因为做核酸传染病毒的。

    我跟他说,政府现在财政紧的一塌糊涂,两年疫情,开支上升,收入下降,江浙发达地区都差不多要破产,咱这穷地方,政府巴不得少花钱,没事拉人去隔离这种烧钱的事情,官员脑子进水了才会干。

    这个病毒的传播能力特别强,家里有人在上海做警察,他们日常或者全副武装上街巡逻,或者隔离在单位或者酒店,足不出户盒饭给送到门口。即使防范的这么严,刚巡逻几天,就有人中招了,好在都年轻力壮,中招之后确实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几天就好了。一身防护服裹的严严实实,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巡逻都能中招,病毒的传播能力可想而知。

    如果不做核酸,一栋楼里一旦有人中招,没几天会很多人中招。居家隔离,话说的好听,实际上一点隔离效果都没有,一栋楼等于一个培养皿。

    做核酸的问题,如果不把人集中下来做核酸检测,靠医务人员上门的话,那得准备多少人?耗费多长时间才能覆盖一个小区?全社会筛查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一顿话说下来,这老哥倒是不再说啥,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老哥是传统的理工男,做事果断,思路清晰,多年从事技术工作,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人。即使这样,遇到问题,仍然有侥幸心理,怕麻烦,只要给自己造成了一些不便,就各种的反对。

    可能这才是普遍的人性,只看到眼前的麻烦和不方便,看不到如果听之任之,过半个月一个月可能会火烧连营。

    正经的农民还知道,种庄稼糊弄几天,庄稼会糊弄你一季,年底会饿肚子。

    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反而一点预见性,一点风险意识,对不良后果的一点畏惧都没了。

    通宝推:黄序,等明天,老调重弹,心有戚戚,审度,呆头呆脑,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和事。 -- 补充帖

    疫情期间,封在小区里出不去,只能在楼下逛逛,人还不能扎堆,倒是给了我一个观察小区居民的机会。平时上班在单位,不上班窝在家里,很少观察下邻居们都是啥样子。短短几天,充分领会了人的多样性。

    除了一起踢毽子的小姑娘,其他还有不少奇奇怪怪的人。

    ----------------------------------分割线-------------------------------------------------

    那天在楼下锻炼,锻炼的地方是小区中心广场,也 就是昨天做核酸的地方,核酸团队工作完成后,医疗垃圾会用几个大塑料袋装好,扎紧口,让在广场一角,第二天有专门的车辆,来回收医疗垃圾,和普通垃圾走不同的通道。

    突然过来一个大姐,戴着口罩、手套,开始翻那几袋医疗垃圾,穿个米黄色风衣,看上去还挺体面的。开始以为是社区干部,有什么东西遗漏里面了,来找。后来这大姐无所获后,有在旁边的绿化带里找东西,寻寻觅觅。寻找无果后,又去翻那几袋医疗垃圾。

    实在看不下去了,问大姐在找啥,大姐说找孩子的儿童手表,昨天在广场玩,给搞丢了,看定位是在这里。

    我说咋不打个电话,答曰没电了,打不通。

    合着完全是一个现代版刻舟求剑的故事。

    我说咋不在业主群里问一声,答曰前天大孩子刚丢了个自行车,又丢东西,不好意思再问。

    都能拉下脸来翻医疗垃圾,还这么脸皮薄。

    我替她在群里问了一句,不几分钟有人答复,把联系方式给这位大姐,她道谢之后,很高兴的去上门取了。

    一块儿童手表,两三百块钱的事情,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为这点损失,去翻医疗垃圾,真不知道这大姐怎么想的。家里人也不阻止。

    话说回来,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仍有人翻垃圾桶捡废品。还好我们小区最终没人中招,不然的话,又是一个传播途径。

  • 见前补充 4743568
      • 家园 你这是富人何不食肉糜了

        一块儿童手表,两三百块钱的事情

        你举的这个例子,这个大姐。她不愿意微信群问给别人添麻烦,但是愿意自己冒危险去翻垃圾,我看到的是人性的闪光。从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中位数收入看,三百块钱是3-4天的收入。这个大姐如果收入低于中位数,她有这个动力去翻一点不奇怪。

        要是我有50%的把握,自己价值两三百块钱的东西丢在医疗垃圾里,我也铁定回去翻。无非是浪费一个口罩,再洗洗手的事情。而且,用过的两三百块钱的东西比两三百块钱本身要珍贵的多,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 家园 我觉得不至于。

          这个大姐似乎住附近的单元,房子价格大概在一百五十万上下,看衣着也是比较体面的,不像低收入群体。

          翻医疗垃圾这个事情,风险太大了。

          • 家园 不,我们小区长期有个老爷爷

            每天拖着小车在小区里捡水瓶纸箱。

            他只是单纯觉得孩子工作很辛苦,

            想要力所能及的多赚点钱。

            当然,也有单纯是经济环境不好,

            只是孩子为了工作方便原因,

            在附近租的房,

            为了省钱干脆

            一家人一起住。

            住豪宅的不一定经济环境好。

            因为他们有可能是:

            租房,

            穷亲戚(不是鄙视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描述)。

            • 家园 有些是穷,有些是收集癖,还有些人把这作为社交活动。

              家里老人有时候和这些人聊聊天,最好情况一天能有十块八块的。一个月下来两三百块钱,差的话一百多块钱。

              经常看到几个人,风雨无阻的推个小车在小区里兜圈,感觉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成了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是不怎么高级的方式。

              话说回来,应该有比较大比例,是为了增加点收入。对月入千把块钱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 家园 很可能是「我就要那个」

        有防护的,应该不会忘记消毒。废品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核酸检测时通过衣服传播的几率都比废品高点。

      • 家园 倒不一定因钱。也许因孩子不高兴。我有经验。
    • 家园 如此街道 -- 有补充

      楼上的邻居是个有毛病的,老是在阳台上高声打电话,邻居们都不胜其烦。因为没当成业委会副主任,近期又养成个打小报告的习惯,疫情期间小区里的情况,事无巨细都要去告知街道某干部,比方揭发楼里做抗原有人疑似造假,相似度极高的照片连用几天,还献计献策说要物勒工名,回收试剂盒查验,可怜的是每次亢奋之时语速急促,就要换成说普通话,为何呀?因为上海话说的一快,对面那个街道干部就听不懂了。

      我居住的这个街道,按第六次人口普查,有三万多户,八万六千余人,常住人口十万二千,对这些人情况的了解需要片警、街道干部日常的细致工作和长期积累,不然一碰到事情就抓瞎了。这两天看小说风起陇西,三国时颍川郡也就这么些人,街道党工委书记约等于三国的太守。这么个街道本部一年的预算是1.8个亿,有一个书记,三个副书记,一个纪工委书记,一个主任,四个副主任,两个太守级别的调研员。疫情爆发,一开始就有个副主任被免职了,盛传此人把原计划发给居民的第二批物资弄没了,搞得区里紧急发文,让街道立刻给每户居民先发200元的东西,区财政再给核销。这么一乱起来,发的东西好坏就没法讲了。前两天书记和主任又被免职了,说是辖区内核酸工作组织不力,阳性感染者转运不力,物资管理混乱,三件事都没做好,可见都是庸吏。

      我就说点眼皮子底下看到的情况:

      一是核酸检查,由于这些人平时对居民情况不甚了解,搞的自己辖区里到底有多少人,都住在哪里,等疫情爆发两个月了都还没弄清楚。我们小区有一排朝街面的底楼商铺,一封闭自然关门歇业,然后安排核酸医生进小区来做,商铺那头就理所当然的排除在外了。其实那些商铺里有一个图文复印,一个铝合金门窗都是夫妻老婆店,一个门牌分两个店面,里面都改造了个阁楼,两户人家六个人是住在里面的,可街道不晓得,这个情况到四月底才发现,然后那六个人居然是全阳。吊诡的是五月又发现了全阳的商铺居然在反面还有个通气口朝向3号楼的电梯厅,而商铺那里转运和消杀也不及时,结果3号楼在五月份连续出现了五六例核酸异常的情况。第二件事是前面小马路上有个小旅馆,门口停放了大量的快递小电驴,有很多骑手其实是躲在里面逃避居住地的核酸筛查,好继续带阳送货,那里也是被核酸遗忘的角落,四月底的时候终于据点暴露,一查吓一跳,这次转运快速异常,一辆大巴过来,一口气拉走38个。

      二是物资发放的事,三四两个月黄浦区一共给居民发了三批物资,和其他菜区街道十几次自然没法比的,可架不住咱的街道的操作骚啊,发第三批的时候先是弄来一批常州驰援上海的礼盒,说是专门发给80岁以上老人的,把小区里的老人感动的千恩万谢,第二天就一模一样的礼盒每户发了一个,尴尬啊,把大家都给看糊涂了。后面漫长的等待的时候,又来了个望梅止渴,由西向东,一辆巨龙车开到前面的小区,大批街道工作人员云集大门卸货搬运,合影留念后,装车转运下一个小区,智慧啊,大概这么无耻的摆拍,是为了让大家觉得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五一期间,上海大追阳的活动中,本街道情况堪忧天下第一,三号就宣布把两个头头给免职了,我觉得这么做还是蛮合适的。

      通宝推:朴石,愚弟,冻雨,审度,dfindy,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写这些的意思是希望工作能有改善 -- 补充帖

      这些都是茶壶里的风暴,想我身处如此高危的险地,混乱的中心,也没觉得怎样,不值当就开始作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状的。上古的治水,是为了救所有的人,治水救人付出的牺牲是值得的,躺平遭遇的损失是不值得的。至于如何去治,鲧做的不好,就换成禹来做,人间正道是沧桑

      • 家园 不在上海我也知道一例

        我们小区有一排朝街面的底楼商铺,一封闭自然关门歇业,然后安排核酸医生进小区来做,商铺那头就理所当然的排除在外了。其实那些商铺里有一个图文复印,一个铝合金门窗都是夫妻老婆店,一个门牌分两个店面,里面都改造了个阁楼,两户人家六个人是住在里面的,可街道不晓得,这个情况到四月底才发现,然后那六个人居然是全阳。

        和你这个类似,《睡前消息》主播马前卒,在上海某国企租用房间做直播,从疫情封闭开始就向全国广播自己没有收到任何防疫物资,差不多上周,才在桌子上摆上街道的派发物资,感谢街道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了。

    • 见前补充 4742517
      • 家园 补充点物资方面的情况

        1.这个街道有三万多户,看后面几次物资清单上的数字,每次准备的数量都是4.1万份,估计是包含了流动人口的份额的。按每份200元计,那个没了的第二批物资大约价值800多万;

        2.五一前,黄浦区一共发了三次物资,很难想象,上海一户人家是可以靠600元的食品过上两个月的,那些区和街道的干部啊!你们家够吗?

        3.小区组织团购自救是唯一的出路,到四月底算下来为了购买食品,我大概用了一万七左右,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靠RMB来创造;

        4.我们的小区的物资保障情况是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因为通过主动交代和群众揭发,业主群里找出来了两个保供单位的老总,专门批了几车平价的物资发给我们小区,造福桑梓啊;

        5.母亲大人此前刚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了如何使用智能化手机的课程,学以致用,居然在封控期间手机下单67元买到了五个苹果,如此史诗般的壮举,必将在她的同学们那里传颂。

        通宝推:本嘉明,愚弟,
        • 家园 市区有些地方是很苦

          我这里130十斤苹果我都嫌贵,只买了一次,然后我就把那个团购群给拉黑了。

          郊区还好,团购最多比平时贵30%左右,最近还比平时便宜了。就是每一次量太大,不方便,还有要抢。

        • 家园 受伤害最重的,永远是弱势群体。

          普通中产,一家人一个月食品消费大概三千块钱,能做到有菜有肉有水果。哪怕涨到五倍,一个月也就是一万五,疫情肯定不会持续超过三个月。供应不足,不会超过两个月,顶多是三万块钱的羊毛被奸商薅了,可以承受。

          但是对低收入阶层,手停口停的劳动者,这是要命的。不是薅羊毛,是被砍了条羊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