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道说道佛教 -- 铁骑边塞

共:💬36 🌺92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道说道佛教

    佛教创始人是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后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也成为佛陀 ,为圆满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佛陀青年时经历亡国灭族之祸,产生消极厌世思想,他通过尝试严格的苦行来发现真理,寻求解脱.如此多年终无所获,于是放弃苦修,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菩提伽耶),坐在比菠萝树(后称菩提树)下,终于悟出”四谛真理”.

    “四谛”是指苦.集.灭.道.苦谛是说人生皆苦,有生老病死苦,有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和所欲不得等苦.集谛是说明诸苦和人生原因的,有”五阴聚合”.”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诸说加以概括.灭谛就是要达到”涅槃”(原意是指火灭和风散)的理想目标,涅槃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处于一种与现实世界对立境界.道谛就是解脱之路.坚守”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从神.口.意三方面修炼,总括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用来”制恶”的,侧重于禁欲和禁止聚集钱财,这与以”生”为苦,以家庭私有财产为樊笼的原始教义相对应.定就是”禅定”或曰”止”,是为了”离欲”.就是集中注意力(明白为什么僧人都人手一串珠子了吗,就是帮助集中注意力的),由于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和引发的心理活动及其效果的不同,会产生一些虚幻奇特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好像具有了什么大”神通”.”慧”即智慧,是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观点和思维方法.后来的大乘佛教将”三学”扩展为”六度”,就是在戒定慧上再加上布施.忍辱.精进.

    不论什么组织,在其成立后的发展壮大中,难免出现分裂,佛教亦不例外.早在佛陀在世时,佛教内部就出现了分裂,随着对教义解释的不同,早期佛教分裂为不同的部派.一种专门宣讲厌生遁世而又言行如一的学说,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影响,更不可能作为一个组织集团长久存在,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也逻辑地要求对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和宗教问题,不断做出新的解释,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需要.

    佛教的流传区域愈广,流传时间愈长,其教义内容就愈加丰富,歧义愈多.早期佛教流传时间较久远和稳定的部派主要有四个.即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伴随部派佛教的发展,部分徒众走向社会生活世俗化,接纳在俗(在家)男女为信徒,积极参与或干预现实社会生活,从而大幅度的更新了佛教的早期观念,与早期佛教教义形成明显对立,这就形成了”大乘佛教”.秉持大乘佛教的僧众认为,早期佛教教义只是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将之贬斥为”小道”.”小乘”,而自命”大道”.大乘”.

    • 家园 【原创】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而且详细论述了佛教产业的专业名词。

      比某些一张嘴就是“你也试试”、“你没资格”

      然后就没有下文的

      佛教高管

      强多了。

    • 家园 【原创】续 大乘教义

      大乘教义

      “空观”是佛教教义的根本思想.小乘佛教主张”众生空”,又名”人空”,人只不过是”五蕴”的集合体,而五蕴色.受.想.行.识本身不具有独立的自性,本身属于”无实”,不过是”生.灭.异.住”这”有为四相””因缘”作用的产物.因此,人不具有实体,本性空.小乘佛教通过从”人身”事多种因素集合上着眼,把人还原为各种器官和肢体的综合,再论证这些因素不具有真实性,不过是一些独立”法体”的运动所显现,色.受.想.行.识诸多因素不过是”色.相”,是”名”,本质上是”幻相”,是”心”.”识”这些纯精神化的作用结果,通过纯精神化作用显现的东西不就是”空””无”吗,这就是”人身性空”.从而导出人身不是”实有””本性空”的结论.认识到了这个层面就”觉悟”了,可以断尽”漏失”,根绝烦恼,获得解脱.

      大乘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力图参于社会,并进一步干预世俗生活,把”权宜””方便”提到与教义并重.甚至更重的地位.所以大乘传播范围广,受众信徒多,整个汉传(包括藏传)佛教全都是大乘佛教,是有道理的.

      大乘佛教认为小乘佛教对”空”的认识还不够彻底,不但要看到”众生空”,还要看到”法空”.”法”.音译”达摩”,是佛教中概括性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个范畴.凡具有质的规定性,并能引生一定事物和现象者,都可称为”法”,当然”法”在不同特殊场合具有不同含义.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依次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自常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宗本义>这段话概括了般若空观的认识论,般若,意智慧或圣智,是佛教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智慧.智慧探讨的是真理问题,佛教称作”真如”.”实相””真谛”等,指事物的本来面貌.

      般若空观认为现实世界之所以是虚假的,是由于”因缘会合””因缘所生”.世上没有什么可以离开内外条件而独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多种因素的组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一切具体存在物都不会存在本身固有的”自性”,而”无自性”就是”空”.世人之所以把现实事物看成是有”自性”的,是实在的,那是相(通”想”),”名字.”言话”的结果.自性和实在性全是”名相””概念”强加给现实事物的.据此,凡属名相概念所指谓和思虑的对象,全是虚妄不实的.在这里”因缘合会”名相概念不能说是非存在(非非有),只能称为”假有”.名相概念强加给”因缘合会”法的”自性”,本质是”无”,名曰”性空”.”假有””性空”就是般若认识的两个内在统一的基本命题.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这是<中论>开篇的”八不”颂.”八不”中包含四对范畴:”生灭”指世界的产生于灭亡,”常断”指世界运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一异”指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来去”指世界的转化.”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中论>驳斥小乘及外道关于世界起源的诸种”戏论”,认为世界不是”自在天”所生,不是”四大”所生,也不是”因缘和合”所生.在中观眼中,整个世界既不生也不灭,是不可言说的空寂.小乘以生灭为常义,大乘以不生不灭为常义.这就叫做”毕竟空”,是一种绝对.彻底的空观,超越生灭有无,”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本言空以遣有,非去有而存空,若有去而存空,非空之谓也”.”空观”不是引导人们弃有而存空,而是教人们一种观法,即扫除一切名相,在有无之际不着两边,亦不舍两边.这种”无定相”的观法是告诉人们,不存在一个超然世外的神秘实体”真如”.如果把现实世界看成”有”,把”真如”看成派生万物的”无”,那么便是”无相为有相”,仍然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彻底解脱.

      般若说在论述”性空””假有”的同时,提出”方便””善巧”作为般若智慧的一翼.般若是空观的抽象理论,方便是般若的实际运用.在此基础上,中观派又提出”二谛”的说法.”二谛”,一是”世俗谛”,简称”世谛”:二是”第一义谛”.亦称”真谛”.”俗谛”是指随顺语言所表达的,世人认为是真实的真理.”真谛”表明,世人认定的真实,都是颠倒虚妄,本来空无所有,对于佛教圣贤,这才是最高真理.”俗谛”是世人的普遍认识,”真谛”则是般若性空的特殊观点.这两者都有宜于众生,所以都是真理.”真谛”固然可以全部否定”世谛”所肯定的一切东西,但”俗谛”也可以把”真谛”否定的一切再肯定回来.这样”方便”’善巧”的”二谛”就步入相对主义,不论干什么都有理.这就从教义上为佛教徒的所谓看破红尘.玩世不恭.纵情极欲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享乐主义的”方便”之门.

      瑜伽行派把唯识学说和法相学说组织起来加以弘扬和发展.瑜伽,意译相应,指按一定道理去切身实践.体验的意思,这里特指唯识道理的禅定,此派认为”心造诸法”.”唯识无境”.不同的人对同一境界(对象)的认识往往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前后也有差异.这说明”识”并不受”境”的制约,倒是”境”依”识”而变化.这就说明假如实境客观存在,所有人的认识都应该是同一的,但事实上一般人的认识往往是差异多变的.甚而谬误颠倒.由此得出论断”唯识无境””心造诸法”.唯识学勾画了造”境”和识”境”的具体过程.传统佛教把认识机能和认识活动分为”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唯识学派又增造了”阿赖耶识”和”末那识”,扩充为”八识”.

      阿赖耶识被定义为”所知依”,指一切认识对象所”依持”的本体.就是说”阿赖耶识”是三界六道,凡圣众生及一切万物赖以存在和变化的根本依据,是人生和世界的最高本体.具有”因相”.”果相””自相”三种相.”因相”,是指现实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得以发生的起永恒作用的原因.”果相”,表示它是无始以来诸种经验习惯积累的结果;”自相”,是指人生历劫经验沉积的高度统一,也是人生和世界的本原,亦即其本质规定.作为经验沉淀积累的存在叫作”习气”,习气被储存起来,成为派生同类事物的原因时,就叫作”种子”.”习气”和”种子”主要有三种,即”言说”(概念),”我见”(关于自性不变的观念)和”有分”(决定继续生死的善恶行为).”习气”来自”熏习”,即思想行为对认识主体的熏陶;”种子”萌发事物名曰”现行”,即沿袭既有的观念和习惯,去把握和创造与之相应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其实这些东西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人的意识之流的连续性要靠阿赖耶识保持.眼.耳.鼻.舌.身.意这些独立”识体”的精神反映功能要依靠阿赖耶识去统一整合,阿赖耶识就是控制系统.

      “末那识”的内涵是”恒审思量”,其主要职能是执持”阿赖耶识.”为”我”,有自我意识的含义和给现象以”自性”的功能.而肯定有”我”和有”自性”就是”无明”的根源.所以,一切颠倒认识,大多发源于此”识”,被称为”污染识”.

      • 家园 【原创】续二 大乘教义

        续前

        后期中观派批判瑜伽行派的重点,放在破除瑜伽行派的唯识有”性”上.按照唯识家的说法,”识”的活动及其创造物是”空”,而识体和识性并不空,后期中观派认为,”空”是指”自性空” ; 承认识体和识性是”有”,就使”自性空”的般若理论无法贯彻到底.后期中观派据此否认”阿赖耶识”的实在性,但承认它是假设,属于”假有”.从而将中观”无自性”理论发展成为”性空缘起”说,也就是说,正因为一切本无所有,才为”缘起”提供条件.这种说法与<般若>.<维摩>等经所讲的”从不住本立一切法”相呼应,在轻蔑一切权威和教条的外观下,用”方便””善巧”的口号辩解个人一切可能的任性行为.这种思想为密宗向纵欲主义方向的发展提供了解脱理论.

        自从佛教创建以来,其中的神秘主义倾向即一直延续.其中最明显的是禅定对于”三界”的体认,以及关于”神通”的臆造.”三界”是佛教关于世俗世界基本结构的设想,源于禅定所达到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凡是遵循经典禅法修习的人,大概可能都会获得类似的自我体验.”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欲爱”,到了色界就”无欲”了,无色界的根本特征是物质的消失.禅定中的”四禅”以”离欲”为前提,是诸定中的基础,亦称为”四有色定”.它们以”善一境性”为共性,按思维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初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则能”舍念清净”.四禅之上有”四无色定”,即所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些心里混沌状态,它们合起来称”八等至”.至于”神通”,佛教编造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通”,修习者被称为”五通仙人”,中国道教吸收借鉴过来勾画自己的神仙谱系.

        <大日经>将密教法门和仪轨系统组织起来,以”日”喻”如来”,称”如来”遍照法界,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殊胜事业”.<大日经>把修行得果的全过程概括为”三密”修持,”五相”成身.”三密”指手结”契印”(招神),口诵”真言”,意观”菩提心”.”五相”是,一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借此能够具备一种以”金刚心”和”金刚身”为特征的”无上菩提”,这就是佛本尊.

        <金刚顶经>更认为,自性清净心是随”染欲”自然存在的;要达到”离欲”清净的目的,必须采取以”染”害”欲”的手段,使修持者在享受安乐中得到”调伏”.这里的”染欲”是指两性关系,要求佛教信众无条件供养僧人,尤其是女信徒和信徒家庭中的女性要以身体无条件服侍法师(僧人),供他们淫乐.演练修习成就”两性”关系的大妙乐,并使之永恒,被认为是即利益于诸有情,也是成佛的更便捷之路,达到”刹那成佛”.密教有神秘主义走向肉欲主义,宣告了印度佛教的终结,却被其后的藏传佛教捡起奉为至宝,并发扬光大.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近六百年发展,逐步本土化.到隋唐时期走向成熟,形成”六家””七宗””八大门派”.由此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广泛而又深刻影响着其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很多佛教用语.言词,亦进入社会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表达思想,说明事物的媒介.诸如”习气”.”现行””觉悟””因缘””报应””诅咒””境界””来世””报应””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等等.

        佛教为了其便于传播,尽最大可能吸引更多的信徒,有感于经文庞杂繁琐枯燥难懂,有文化的人没耐心读,何况古代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文盲没有什么文化,佛教适应这一情况发明了”真言””咒语”,凝练出几句话,或干脆浓缩出几个字,让信徒诵念.僧侣们宣扬”咒语”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的显现,诵念”咒语”即可达成心愿.如净土宗要求信徒仅需时时念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获得福报.藏传佛教的”六字箴言”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其意一也.

        • 家园 【原创】续三 佛教中的问题

          接着谈下佛教中的问题

          首先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逃避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人只能直面对待,设法解决面对的各种困难,把自己的生活尽量过好.至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也是人生的普遍现象,认清现实调整自己心态,努力奋斗改变自身所处环境,团结群体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实现人的解放才是人的唯一出路.所以说”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只有认清客观现实的制约,不断探索把握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寻求解决制约打破枷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让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实现人的解放.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充满消极悲观,其修行宗旨荒诞虚妄是不言而喻的.早在唐代佛道之争中,佛道二教就互揭老底.佛教主张有生必有死,以”无生”为理想,斥责道教愚惑欺诈.道教主养生长寿,以”不死”为目标,抨击佛教是”修死之道”.

          “菩萨”概念,是随大乘佛教的兴起而流传推广开来的.大乘认为佛在前世的修行,称作”菩萨行”;实践菩萨行的人叫作”菩萨”.给菩萨的定义是”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以所谓”慈悲喜护”的”四等心”为基本精神,把成就”无上菩提”定为高于涅槃的理想.”大慈”从仁爱万物出发,”大悲从怜悯众生出发,据此使一切世人得到欢乐幸福,护卫他们的安宁,救助他们的厄难者,这就是菩萨.大乘佛教推崇菩萨的另一个目的,是对抗小乘佛教中的阿罗汉概念.”阿罗汉”亦译”杀贼””不生”,实现了”不生”就达到了”无余涅槃”,是早期佛教修持者的最高果位.而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还有五种局限,不可与佛相比.

          “六度”是菩萨修行体系中的基本内容,”六度”中的”布施”是实施慈悲精神的主要方面,原指佛教徒对于贫穷困厄者的无私救济,转而成为佛教要求佛教信徒向佛教僧侣的无条件施舍,并进一步走向极端,变成佛教信徒对一切无理勒索僧侣也要无条件加以满足的信条.布施的范围从衣食钱财车马到土地居室,以致奴仆婇女家人妻子,直到个人的四肢五官.头颅骨血,无所不包.这在藏传佛教中体现的尤为充分.全面体现了其原始野蛮.残暴血腥,其淫荡秽乱无法言表.把蹂躏妇女当作成佛法门,霸占民女修持”秘法”,供其满足淫欲.其法器和仪式大量使用活人,剥人皮制作唐卡.阿姐鼓,以砍杀人头作为超度手段,嘎巴啦是人的头盖骨,巴苏大是掏出的人内脏,风凌是人骨做的号子,兴且央希是铺开的人皮,啰克多是在贡品上洒人的鲜血,金刚武士是带有人头骨制作的花鬘的喇嘛.

          佛教进一步将布施解释成众生可以通过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即可获得福报的途径.这样”布施”也就成了寺院经济的基本来源,成为寺院僧侣聚敛钱财的手段.佛陀被神化后成为佛教教主,信徒有了顶礼膜拜的偶像,佛教教义就是佛教理论,僧侣形成组织体系,有了”偶像.理论.组织”团体就具备了发展的基础.佛教向社会宣教的对象,第一是商人,商人有钱能请僧侣们吃喝,并给予财物施舍;其次是王室贵族,佛教通过他们得到庇护.获取地位,他们被称为佛教的”外护”;第三是普通官僚绅士等知识阶层,他们是文化知识的拥有者,争得了他们的支持,就是争取到文化意识形态领域.

          财富.权力和知识构成了佛教的三大社会支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为适应家庭信众的需要,产生了佛教家庭伦理学,为适应商人的经营需要,产生了佛教的商业伦理学,为了王侯争夺和维护权力需要,遂有了佛教政治学的出现,由于同”外道”的持续不断争论,则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佛教的哲学体系.

          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两种佛教僧侣形象.一种是人们”观念”中的佛教僧侣,他们一个个佛法高深,远离尘世,清心寡欲潜心苦修.神通广大能掐会算,道貌岸然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佛教僧侣形象是数千年佛教发展传播史上,一代代僧侣们刻意营造向社会广为宣扬出来的.两千多年以来,他们编造出无数佛教神话,所谓高僧的种种神迹,一个个大慈大悲,能知过去未来,有起死回生之能,救人苦厄之术,经过两千多年的代代宣扬,这种带有虔诚.神秘.高大光环的佛教僧侣形像,成为社会形象样板深入人心,变成社会观念为人们广泛接受,深刻镌刻在人们心中.其实这种观念中的佛教僧侣形象只不过是佛教营造的一个品牌形象,目的不过是为了更多的吸引教徒,发展佛教组织,为寺院聚敛财富,便于僧侣欺骗世人获取供养.所以说佛教才是营销宣传和品牌塑造的祖师爷.现代公司形象的塑造宣传.产品品牌设计宣传,社会公众人物社会形象的吹捧营造,其灵感渊源是不是来之于佛教,佛教才是营销宣传领域的发源地,形象宣传营销大师.

          另一种佛教僧侣形象,就是我们在日常社会中见到的,这些僧侣其实是把当和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一种职业,一种获取名利的途径,总之不过是一桩生意罢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也会是这样,只要佛教存在一天,这一现实就不会改变.佛教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社会一刻也存在不下去.所有社会现象在佛教中都会有集中反映.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和尚”这个头衔不过是一个身份,与普通社会人不同的只不过是披了一袭袈裟,脚着芒鞋,光头上烙了几块疤而已.你想想,一个和尚如果真正退隐山林于世无涉,他如何生存,如何被人所认知,去传播教义发展组织,更不可能被人抬举为什么”名僧”,什么”高僧大德”.所以,不要把现实中的和尚形象与你头脑中的和尚形象作比较,因为你头脑中的和尚形象是社会观念中形成的,是虚假的的被编造出来的,属于”假有””幻相”.现实中真实的和尚,就是这种汲汲于红尘,为名利蝇营狗苟,为私欲所支配摸爬滚的社会人.每当你说”过去的和尚如何如何,现在的和尚如何如何”时,其实你是在用你头脑里观念中的和尚,比较现实中真实的和尚,用被欺骗后产生的幻觉批评真实的存在.

          • 家园 就凭这一句,你是没有资格谈论佛学和佛教的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充满消极悲观

            我理解的佛教是非常积极的,超越轮回,对生命和精神的无限追求,敢问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能与之比肩。你是无法理解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多么的强烈的,不信你用唯物主义的手指也来一个燃指供佛试一试。

            通宝推:金台夕照,
            • 家园 其实他这一句也没错。

              他说的是佛教!不是佛法。

              佛教和佛法 得两说。

              是人就有佛性就有资格谈论佛学佛法的,不用一棒子锤死。

              我常常看别人抽烟,点烟的一刻我都觉得这人有佛性,展开了来说有句话不是戏说,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这其中的寂寞就是相啊,抽烟是干嘛是破相啊,从这个角度我都认为但凡知道抽烟不好的人既有欲又要破相都是有佛性之人,当然抽烟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满足欲望了,这又得两说了不是所以我看佛法真的就是当下证悟既得解脱,当下起念,果报自受呐。

              兄台分享他的观点不用急着反驳啊,一反驳就住相了不是。

              你觉得呢?

              佛法这玩意我也喜欢看也有点心得,比如金刚经核心好多人张口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到头来生的什么呢?我一开始纠结这个,直到我看到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才悟了,我们整天讨论的都是有为法那无为法呢?,金刚经让你先离有为法,修无为法才算入了法门,修了无为又来一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还有非非法呢,原来啊修佛法就是一种状态那状态只能是你笑我笑就懂了,一说就破一写就完一觉就忘,那是唯心吗?也是也不是 ,真的是禅机,话头,机锋来点醒各位啊,是修一种状态,是让你电脑换一个操作系统终极目标是让你知道这世界是一个代码跳出这个代码,跟黑客帝国似的。

              • 家园 经常看到有所谓

                学佛之人说出类似“你在妄议佛法/佛教”、“你没有资格谈论/评价佛法/佛教”之类的话,总会让我这个完全不懂佛法/佛教的人心头一惊:哇,好高深莫测!算了,咱资质愚钝,还是别去自讨苦吃、自找没趣、自取其辱了。

            • 家园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在我的理解,真正的佛教徒,看到的是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内心充满了阳刚之气。

              "满天星斗樽前路,无边河山足底生。"

            • 家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邱少云董存瑞等千百万革命烈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对比宗教,难道不是更强烈更乐观更积极?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 家园 不建议这样讨论问题,因为定义不同。

              我说消极和自为同住就是为了反对这点,也是为了支持这点。因为它只需要证明历史上的表现,大家的印象,造成的结果就可以了。而无需讨论佛法可以做到什么,无需讨论理论的实质。

              甚至一旦讨论,反而可以证明他的说法,因为讨论太繁琐了。哪怕佛教体系严明,相得益彰,也避免不了繁琐支离、僵化固执,最终无法继续。除非俩人都认可佛学,认为有讨论的价值。

              我在儒家帖子下面一边黑一边捧也是这个原因。不是我精神分裂,是大家用的是不同定义。大家倾向于自然主义,预设一个常见的理解。具体讨论再加限定,所以大家的表述本质上都是对的。我从来河里说到现在,但还是有人不想承认这点,无非是不肯放弃相应的价值而已。

              严格来说,唯物主义也有严重缺陷。但是一般来说,大家说的是尊重客观世界、客观规律、客观事实,所以和唯物主义的问题是两回事。

              如果不加区分,我可以用你在这里追求精神世界,可能陷入灵知、不崇尚行动来支持他,可以用他在那里强调唯物主义,可能几近灵知、忽略超验层面(物本质是人的定义)来支持你。而你们其实都不认可这些的。

              以前的回复特地拿出来存在主义,就是为了说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主义特别强调自为,强调由行动开展出自己的意义。但我们也可以听到,存在主义本质上不崇尚行动,必然使人陷入冥思苦想不能自拔。

              • 家园 先简单说这几句,再慢慢向月兄讨教

                一切理论都是如是我说,既然这样,每个人的解释都包含自己形成的观念和认知,于是知识就得以丰富,走向深入,实现知识的不断增值。同时也伴随歧义和矛盾,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人的思维得到扩展。语言哲学曾尝试对所有思维和现象状态都找出对应词语的准确表达,结果发现根本无法做到,模糊性是人类表述认识的一种常态,这一点只能靠意会。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 家园 自由王国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