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我不看好印度的“世界工厂”潜力 -- 五藤高庆

共:💬140 🌺1006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我不看好印度的“世界工厂”潜力

    因为技术问题,所以替镭射转帖一下

    ——————————————————分割线————————————--

    自从2003年美籍华裔学者黄亚生提出“龙象之争”以来,关于印度的发展潜力问题,一直是中国国内的热议话题之一。很多人认为,印度以其巨大的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市场容量和劳动力数量,与若干年前的中国很相似,完全可能成为继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工厂”。有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经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走出了一条超大规模单一经济体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印度作为中国之外的世界上另一个超大规模单一经济体,完全可以借鉴中国走过的这条道路而发展起来。

    对于上述观点,我想谈一点不同意见。我不看好印度有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潜力,理由是除了种姓制度、土地制度、宗教矛盾等经常被人提起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被人忽视的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语文。

    众所周知,汉族占中国总人口的90%以上,汉语文是中国社会的通用语文。中华文明,就是用汉语文作为载体的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中华文化所维系,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是“汉语共同体”。从19世纪末起,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汉语文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白话文运动、汉字简化运动和拼音化运动,其中拼音化又和普通话密不可分,可以视为普通话的书面表达。这三个运动的成果,就是今天的现代白话文、标准简化汉字和普通话/汉语拼音,它们共同组成了现代汉语文。

    在近代以前,古典文明的知识精英与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这两个群体是分开的,精神上是隔离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在近代汉语文改革之前,汉语的书面语是文言文,口语则是与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相分离的各种方言。掌握文言文的少数知识精英,和绝大部分目不识丁的群众,这两个阶层是分裂的。而知识精英和群众分裂的结果,就是面对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知识精英无法联系群众,群众只能自发斗争。

    近代汉语文改革使得大规模的扫盲成为可能,而扫盲的最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精英和群众之间的藩篱,让知识精英的各种思想能够传递到群众那里,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了大规模发动群众的可能。近代中国革命和作为其成果的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以白话文为工具,深入群众、大规模发动群众所得来的。

    点看全图

    解放初期,妇女背着孩子参加扫盲识字班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现代汉语文在中国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动员发动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以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现在的科学出版社的前身)的成立为标志,新中国以国家力量组建国家翻译机构,用举国之力,大规模、成体系地翻译以苏联为主的国外大学教材和学术资料的大规模工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组织编写了各个学科的中外对照学术术语词典。由此,新中国构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

    这套表述体系的成功构建,让新中国可以用作为本土通用语言的汉语作为科技教育的教学语言,从而可以较为低廉的教育成本,构建起大学——中专——技校三级教育体系,培养大量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就这个角度而言,如果说新中国所建立的各个工业部门是工业体系的“硬件”,那么这套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以及由它所表述的各类规范、标准、操作守则等等,就是工业体系的“软件”。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目前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按中国大学毕业生中理工科占64%计,中国拥有1.4亿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所组成的工程师队伍,构成了“中国制造”的骨干力量。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光有工程师还不够。工程师解决的是系统性问题,但要把设计变成具体产品,还需要实际操作。担任这个任务的,是技术工人。可以说,在制造业中,作为基层生产业务骨干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同等重要。而技术工人的来源,靠职业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总体文化水平的要求较低,这就对使用本土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以降低学生学习、包括工人自学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个方面,经由几十年时间和几代人努力所构建起来的现代学术汉语表述体系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根据人社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技术工人超过2亿人,其中高级技工超过5000万。新增技术工人中,有70%以上来自职业技术学校。

    点看全图

    20世纪50年代,河北农村技术员在学习操作锅驼机,推进农业机械化。如果没有一套本土化的培训体系,这是不可能的。

    也恰是在这一点上,印度和中国有着巨大差异。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但和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的语言状况非常复杂。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有33种“主要语言”,及1599种其他语言、方言。所谓“主要语言”,是指使用人口超过了100万的语言。这其中,印地语是印度本土第一大语言,但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口只占印度总人口的约40%,不构成绝对多数。也就是说,在印度,除了印地语,还有几十种语言不能被视为少数语言,而是和印地语一样应被视为主要语言。

    这种情况在政策上的体现,就是印度1947年独立时,除了将印地语定为国语外,还规定了22种“法定受保护语言”(ScheduledLanguages)。同时,在没有一个统一的通用本地语言的情况下,印度将作为英国殖民统治遗产的英语也定为与印地语平行的官方语言。可以说,这是一个对印度影响深远的决定。

    因为印度没有一个统一的通用本土语言,即便是印地语,使用人口也只占总人口的40%,在此情况下,要强推印地语作为标准,势必会引起各地冲突。何况,印度在独立后沿用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解决了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沟通问题,导致本土精英缺少推动语文改革的动力。他们的本土语文一直停留在文言文时代,没有建立起本土化的现代学术表述体系,印度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教育,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那么,在这种以英语作为全国通用语言的情况下,印度人的英语水平又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数据:

    点看全图

    上图是全世界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人口最多的前五个国家,第一列是总人口,第二列是能够使用英语的人口,第三列是能够使用英语的人口比例。可以看到,印度能够使用英语的人口只有1.25亿。考虑到这张图上显示的印度人口是10亿,已经有些年头了,我们再来看一下2011年的情况。根据印度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只有259,678人,占总人口的0.02%,这应该就是通常意义上可以“熟练使用英语”的印度人口的真实规模。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的人口多一些,分别是83,125,221人和45,993,066人。即使把这三类人加在一起,可以使用英语的人口总共也只有1.29亿,仅占印度总人口的10.67%。

    考虑到印度的高等教育完全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认为,在印度,这1.29亿人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数量上限。如果再考虑到在印度的大学毕业生中,理工科人数只占22%,也就意味着印度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总数大约只有三千万人,还不到中国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零头。而这已经是印度工程师人数的上限了。

    更麻烦的是技术工人。如前所述,对于制造业来说,在一线负责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一样重要。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培养工程师,但在印度这样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用英语来规范化培养技术工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导致印度技术工人严重匮乏。

    有数据显示,印度国内仅有2.3%的劳动者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而在英国该数据为68%,德国为75%,美国为52%,日本为80%。2015年7月,为了实现“印度制造”战略,莫迪提出“技能印度”计划,承诺到2022年,为印度培养4亿技术工人。这个数字比中国现有的技术工人数量还多一倍。但一年之后,该数据仅为1000万人。

    技术工人群体的缺失,使得印度的工人一直处于非技术化的“普工”水平;甚至,如果以中国的“普工”水平为标准衡量,可能连中国的“普工”水平都达不到——毕竟中国的普工基本都是初中毕业,而在印度,会用母语文字写自己的名字就算“扫盲”了。我们经常在印度制造业中看到的一些“奇葩”现象,其实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比如印度著名的“jugaad”,著名的文科糊涂典范 随水文存将其翻译为“凑合主义”,本质上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技能而言,印度的工人群体其实一直停留在手工业时代,和说英语的工程师群体是互相分离的两张皮。

    而根源,就是作为一种外来语言的英语,成为了印度的官方通用语言和学术科技语言。对于这个问题,印度政府其实是清楚的。多年来,印度政府一直企图努力改变这种状况。莫迪曾公开声称,印度现行以英语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当年英国人为了培养“仆人阶层”设计的,必须改变。但要改变,谈何容易?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除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英语强势地位之外,还是印度央地关系以及几十年来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体现。比如印度曾规定,在非印地语地区的中等教育中采取“三语”政策,即同时学习英语、印地语和当地语言,从而逐步推广印地语,为替代英语打下基础。但这个政策遭到非印地语地区的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点看全图

    反印地语人士抗议 图自IANS

    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基于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提出了一个口号:“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文化。”这里的“一种语言”,指的就是印地语。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莫迪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印地语教育,但这些年实践下来,效果并不理想。除了非印地语民族抵制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个老问题:印地语没有经历类似中国近代的语文改革,现在的印地语教学所教授的仍然是文言文式的印地语,这种僧侣使用的宗教语文严重脱离口语和实际应用,缺乏实用价值。莫迪要实现“一种语言”的梦想,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因为印度缺失了中国这样的近代语文改革,并沿用作为英国殖民遗产英语作为科技语言,使其未能构建起一套本土化的现代学术表述体系;而离开了这样一套表述体系,要大规模规范化培训技术工人,是不可能的。而没有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就不可能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中国相比,印度缺失了作为“世界工厂”所必备的“软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近代汉语文改革的意义,怎么估计它都不会过高。笔者认为,这其实才是文章开头那个观点所说的中国得以成为“超巨型单一经济体”的基础。

    当然,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印度的潜力还是不可低估的。即使只算1.29亿英语人口,这个数量相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也相当可观。而且多语言也不意味着一定不能实现现代化,如瑞士;只是对于印度而言,要发挥人口红利,增加了难度。况且,从技术上来说,语言问题也并非绝对不可解决,只是目前来说短期内不行。这意味着,印度想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Tags): #印度#世界工厂#制造业#龙象通宝推:qq97,时间的影子,山狼,北纬42度,diamond,三笑,真理,放牛郎,脊梁硬,途人,唐家山,审度,海外俗人,袁大头,心有戚戚,广阔天地,小泽珍珠,桥上,真离,菜根谭,
    • 家园 印度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相当于打造统一的市场。全民扫盲、推广简体字和白话文,普及义务教育,迈入现代社会。

    • 家园 以前公司有印度的项目,大家都避之不及

      至少在我接触过的的制造业,印度工程师的思维和管理方式,非常没有条理性,而且专业人士稀缺。印度要想短期内成为世界工厂,在我看来目前基本没戏。印度缺了两样东西,土改和义务教育。

    • 家园 只要有人,就有可能。

      其他的都是外在条件,可以一项一项补。开始做不了大的,就做小的,雪球慢慢就大了。中国也不是一下子就到今天的。

    • 家园 教育普及只和教育机会有关,和是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无关

      很简单就可以证明,古代的小孩学文言文,从几岁开始上私塾,到十几岁就可以参加科举,十年时间足以熟练掌握文言文,和现在的九年义务制时间差不多,所以说用文言文根本不影响教育普及,区别只是古代普通人没有得到教育的机会而已。

      同样,很多人认为简体字有利于教育普及,问题是港台使用繁体字,影响他们的教育普及了吗?

      相反,我认为一帮文人闭门造车搞出来然后强制推广的简体字,人为割裂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历史的倒退,不是有句话形容这种现象吗:"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厰空空,导无道,乡无郎...",完全失去了繁体字的内涵。白话文其实也一样,现在的人文言文能力大幅下降,看古人的经典,只能看二道贩子或无知错误百出或贩卖私货故意歪曲翻译过来的白话文版了,这其实都是开历史倒车,是因为中国近代大幅度落后西方后,那些内心自卑没有了文化自信的文人搞出来的垃圾,那时候不是还有人主张汉语拼音化吗。

      你整篇文章的立足点就错了。

      • 家园 学文言等于学一门外语

        文言在中国古代的作用是规范语法和词汇。中国到现在还是方言众多,“十里不同音,隔山需翻译”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中国的书面文字表意不标音,文言起了在没有其他手段的情况下的通用语作用。

        然而代价是学习文言相当于学习一门外语。尤其是这门外语还没有什么好教材,只能通过读大量的范文来学习。这就限制了知识的传播。

        这个问题并不限于传播近代科学知识的时代,古代佛教传入中国时就碰到过这个情况。佛教的对应方法就是白话传教。现在的佛经虽然有文言的痕迹,但基本上是当时的白话。像本土的《六祖坛经》就完全是白话文了。

        至于所谓的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那么现在有几个人能读甲骨文?那么算不算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现在我们看到的先秦文献大多是汉朝翻译的。为啥要翻译?汉朝的字和古代的字不同。在当时就没几人认识了。例如《古文尚书》,《竹书纪年》当初都是用先秦文字写的。那么我们可以说汉朝割裂了与此前三四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联系吗?

        通宝推:GWA,
        • 家园 自己老祖宗使用了几千年的文言文成外语了,这才是最可悲可叹的。

          从小不学当然就成外语了,很多说方言的地方像广东福建等很多地方,学普通话一样和学外语差不多,但是从上学开始就学普通话,就不难了嘛,文言文一样的道理,以前的文人十几岁就能参加科举了,关键是看国家政策。

          自己老祖宗使用了几千年的东西成外语了,几代人花大把的时间去学ABC了,这才是最可悲可叹的。

          很多中国人老喜欢说韩国人越南人废除汉字,连他们老祖宗的文章都看不懂了,我看中国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比韩国人越南人还不如,因为是自己民族的东西,现如今,最不重视中国文化的国家,恰恰就是中国,看看中医的处境就知道了。

          • 家园 学文言和学普通话完全没有可比性

            文言是一种书面语言。不论是语法还是词汇和平日的口语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文言是没有口语环境的。

            普通话能够普及,主要是近代传播工具的普及。电影、电台、电视使用了普通话作为音频媒介。这就让广大的受众能够得到一个直观的语言环境。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普通话,就是英语、日语照样能够学会。现在的小青年,每天追两小时美剧学会英语、或者两小时新番学会日语的相当不少。

            古代没有电影、电台、电视、网络直播,也没有任何人会用文言说话,整天“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同时就那么点范文,私塾先生自己都未必搞得明白,入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种情况下学文言和现代学普通话完全没有可比性。

            真想恢复文言文,先把语言环境搞出来才行。不知道您能否从自己做起,从这个帖子开始发言都用文言?

            欲复文言,先善其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言必文言,可乎?

            通宝推:河兮兮,非鱼,
            • 家园 诗 词 戏 曲
              • 家园 诗词有学习门槛 戏曲基本是白话

                诗词有学习门槛,到现代也是如此。就算是写白话诗也不是人人都能写的。

                戏曲则基本是白话。戏曲对于普及“官话”没有多少帮助。戏曲以地方戏为主。就算所谓的“京剧”,其实说的并不是北京话,反而是后来的“评剧”源自唐山,说的是河北腔,更接近北京话。

      • 家园 汉字的简化一直在进行

        从诞生开始,一直朝规范化和简化发展。

        汉字的字形大致分为这几个阶段

        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隶书(汉) → 楷书(魏晋) → 行书。

        甲骨文是初始象形,是一种简化的画图,所以是没有笔画的。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形成的。这也是一次重要的简化。

        小篆很漂亮,但还是保留了画画的特点,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不够简单。隶书的“隶”,不是指奴隶,而是指社会地位相对低的人。也说明隶书开始是流传在大众中的字形,当时是不上高级台面的。我估计就是政府的低级人员有大量的文书工作,受教育程度又不高,因此又进行了便于书写的简化。流传开来之后,隶书反而成为正式的字体。

        所以简化汉字是趋势,是自然而然的进一步发展。简化得好不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点看全图

        通宝推:真理,唐家山,心有戚戚,
        • 家园 問題在於字形簡,表意沒減。 -- 有补充

          以前多是統一規範、異體轉正,表意沒什麽損失。而現代則不然,有太多似是而非。或許這才是關鍵……問題不在於簡化,而在於什麽被簡掉了。

          中古以前,表意損失的不多。即便難寫也沒有簡化下去。典型就是

          【鳥】有爪,【進】有鳥,【區】有碗碟。

          【兒】有頭,【跡】有足,【車】中有輪。

          【奮】有鳥,【國】有邦,【聖】有聽説。

          【衊】有污,【礙】有疑,【腦】有頭髮。

          這些都可以從字形中獲知含義,而現在則不然。

          還有一些看似保留字形,實則强行規範。比如【望、聖】下面是壬,意思是人土,都有站立的意思,而不是王。【麻】下面其實是𣏟,意思是取皮成麻,而不是林。標準區的痲反而是對的。【勻】裏面是兩橫,表示均、齊,而非兩點。等等。

          最莫名其妙的是,有些全部簡化,有些卻有所保留。典型就是瑪瑙的𡿺。問題還延續到漢字輸入,比如繁體馬旁魚旁大部分都在標準區,簡體卻沒有,不是擴展區就是完全沒有這個字。

          所以問題在於現在的簡化和過去的簡化根本不是一回事。漢字教學就更別説了。

          補:忘記説簡化也看情景。書法、地方、宗教等簡化不少,但日用規範并沒有簡化。有些書法家寫經和寫文就會用完全不同的字形。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 -- 补充帖

          進有鳥:止即腳,隹腳能進不能退,故以取意。

          區有碗:藏物處,會眾物藏於曲形器之意。引申為區域、區別。

          奮有鳥:鳥之奮迅,即毛起而身大,故字從奞在田上。

          衊有污:污血也,又謂塗染也,引申為惡言詆毀。

           说白了就是

          进:鸟只会往前飞(当时还不知道蜂鸟)。

          区:众物品有明显的界域。

          奋:鸟起飞振翅的样子。

          蔑:泼污血诋毁。

          显然简体都看不出来有这些意思。尤其是奋和蔑。

          当然这里只是说简化方案,而不是说简化本身有什么问题。

          • 家园 隶书的目标是便于书写

            “隶书者,篆之捷也“,也就是说,它主要考虑书写的方便,便于低级官吏和民间的普通人书写。这些人忙于俗事,是不会考虑美感,表意完整之类的。一旦流传开来,书写方便就压过了其他要求。

            我的一个记忆,就是小时候的商店,或者有公共场所有黑板的地方,总是有很多”错别字“,比如”角“字,里面的两横一竖,常常被写做”X“,其实也就差一笔而已,但是这种错的”角“字,却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繁体字很多复杂结构在简化字里就用“X”代替的,“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读到隶书的时候,就突然领悟到,为什么隶书能替代好看的篆体字--那就是贩夫走卒简化,尽量减少笔画和保持可认性就行了!

            新中国的简化字,也是从实用这个角度出发的。简化字方案和扫盲,是这一项重大变革的一体两面。简化才能扫盲,扫盲则必须简化,贩夫走卒也必须会写会认。这个需求牵引之下,很多简化方案就懂了。部分简化字原来是在解放区就开始用的,所以这个过程是原来思想的延申,老毛本人一定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老毛人民思想的体现,不光政府为人民服务,汉字也要为人民服务。不过和隶书长达几百年的演化历史相比,新中国的简化字方案就时间短了写,不会那么自然和完善。但“三万年太长,只争朝夕”,有缺点,但和带来的巨大好处比,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 家园 不矛盾的

              便于书写也考虑了表意。主要秦汉时期的文字可比现在麻烦的多,我之前举过一个例子,在这里。这是从早期文字、各国文字到统一规范的过渡阶段,和现在并不能算一回事。

              然后,这可不是忙于俗事,正如「著之竹帛名曰政」,文字在任何时代都是国家大事。且不论文字在古代有神圣意义,不能随便。当时已形成系统的文字理论,已是声画形兼具,想到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何况当时用字的并不是普通人……并不像近古那样普及。

              而且这里说的是正字,不是俗字。简化、俗字一直都有的,典型就是《宋元以来俗字谱》,其中很多字是简化字的来源。但是这里说的是正字的发展,正字是书法和俗字的基础,不能倒过来考虑。

              这些其实上文已经提到了。再怎么简化,有些东西是不能减掉的,两千多年始终没有减掉。这倒不是说实用等目标不对,只是说简化方案并非尽善尽美,有许多遗留问题。这源于简化在当时是拼音化的过渡,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学者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而现在已没有这个成分,二简字也被废掉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