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兼整理,中庸考辩。 -- 铁手

共:💬27 🌺152 🌵2新 💬20 🌺29 🌵1 待认可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兼整理,中庸考辩。

    以前我对中庸的看法比较负面,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不敢出头,只和稀泥。后来看东西多了,理解多了,体验多了,就慢慢的对中庸有了新的非常正面的看法。

    我总结下来,大概可从动、静两个角度去理解。从静态的角度,“中”类似为原点,具有类似本性的自然回归倾向。比如一个碗,球可以放到碗的任何一个地方,最后都会到碗底。从动态的角度,就是事物总是在变化,总是在脱离“中”,迟早也会来靠近中,但未毕会稳定在“中”上。如果拓宽一下,比如系统中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那么因素之间既可以有牵制作用,又可以有相互拉动作用,就可能造成螺旋式上升。再拓宽一点,就是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异性,因此可能导致进化。

    『中庸』原为『礼记』第 31 篇里的内容,后来在宋朝时被单列出来成为单独的书,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朱熹大概对『中庸』在儒家思想的地位中有极大作用,著有『中庸章句』,对内容做解释,方便别人学习理解。

    『中庸章句』,开篇点题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算是给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太长没看,或摘要) 的人一个福利,我的初始认识就是从这里来。

    『中庸』本身,有很多简单易懂、富有哲理的句子,比如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又比如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还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坦白说,『中庸』全文,有很熟悉的地方,也有很多地方确实没看懂。所以当 @普鲁托 说 现在的所谓“中庸”,都是自我发挥的,就像老铁你这个😊 我确实也心虚了一下。不过后来想想,别人的东西毕竟是别人的,我的体会我的理解我的认知,此时此刻,才是我自己的,此刻我理解的『中庸』才是我的『中庸』。这话有点霸道,不再提😜。

    对『中庸』全文的感觉是比较散乱。也许是我理解水平不够,也可能确实是因为它本身的孔子语录性质,小节之间有相关而不未毕紧密相关。这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别人写的内容,有时候对我也确实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宛如那个猴子听到妙处的时候,所以特别希望看到更多的讨论和总结。

    此帖是源自黑神话原来是红神话这个主题下的分叉话题,其中谈到中庸及矛盾论,都是极好的讨论,受益匪浅,只是以西西河常见的跑题方式,偏离主题较远,现在看到的可能不多,将来被发现的可能也小,埋没就可惜了。故此做个简单摘句,但最好是根据链接去看全文。也非常希望各位参与讨论者,如果可能,充实完善,再各发主题。

    我认为,唯物辩证法和中庸之道不能混为一谈。 @丽华天下

    中庸是坚持中正,反对过火和不及,既不左,也不右,在矛盾对立中选择规定事物质的稳定性的一方,以适应事物的稳健发展。

    这些话粗看起来好像并没有问题,中庸=中正,既不要做的过火,也不要达不到某个程度,不左也不右,在矛盾中选择规定事物质的稳定性的一方,来适应事物的稳健发展。但其关键在于最后两个半句中,揭示其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不同之处。

    《中庸》里的中,可不是两端之间的中 @广阔天地

    所以这个中,正是解决矛盾的起点,要解决矛盾难道不是应该从矛盾的起源之处着手调查研究吗?太极图和八卦图,都有一个源点,就是中心点。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而是基于多元矛盾论的优化方法 @判断力批判

    而因为事物是多维度、多因素、多元决定的,那通常在其中一个维度、一项矛盾上进行绝对性取值,往往不一定能达到整体性优化,我们学过多元线性规划的人应该能了解这一理念,更何况许多事物中的多元矛盾是非线性叠加在一起的,就更要谨慎研究,而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一个维度就走极端。这就是毛主席的多元矛盾辩证法和黑格尔一元矛盾辩证法不一样的地方。

    关于中庸和辩证法的异同,展开可以写一本书 @ 胖儿们的爹

    首先,中庸的“中”,我的理解是一个动词。即不是指一个最正确的状态,而是指不断向这个状态接近和调整的过程。最正确的状态也许永远也达不到,但不要紧,过了回调就行。换句话说,“中”不是一个status,而是一个process。

    比中庸还早的说法,应该是执中 @回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按今天的话说,决策很危险,决策有难度,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的先贤说了,要惟精惟一,就是强调局部和整体的看问题。精,精华,精准,都是指一个局部,而一,就是大一统的那个一,则指整体。

    为什么每当时代转型时,总有复古思想。因为古人生存环境比后人要残酷的多,生存智慧相应要求也高,所以古人总结的一些经验思想,在生存环境相对较好的后人看来,总觉得有些迂腐,后人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面临极端情况,常规经验不适用时,才发现古人的智慧,其实挺高的。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大眼,凤城,jboyin,陈王奋起,石狼,gb2312,唐家山,希宝,审度,hwd99,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这个例子,形象说明了中国文化缺陷:定义不清

      《中庸》是四书里的一部,算是几千年的经典。但是什么是中庸,到现在也说不清楚。大家觉得什么对,什么就是中庸。好像自己觉得对的那些东西,哪怕说得再清楚,不戴个古代的帽子,就不够高大一样。于是《中庸》注我,我注《中庸》,花花轿子人抬人了几千年。

      定义说不清楚就不会错,不可证伪。反正万一错了,改个定义就是了。圣人永远是对的,某个人解错了而已。不光《中庸》这样,《易经》也这样,中医甚至中餐也都这样。定义不清虽然免于错误的尴尬,但是对一些好东西也就难以交流,难以传播。厨师老李的【酱油适量】未必是他儿子小李的【酱油适量】,更别提徒弟了。谁做菜不好吃,一定是加的不适量。一旦写清楚2.5g,那就没法推脱了。

      所以中国人搞了几千年的积累,被工业革命后的欧洲迅速超越。如果今天的中国人,拿自己的生活去和崇祯年间的中国或者同时期的英国比,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更接近英国人。今天的中国当然和工业革命的英国不一样,但是那是法国和英国的差别,而不是大明、大清和英国的差别。今天的人到了明末,都属于黄皮白心的香蕉人。见了县长第一反应不是磕头喊爹,对国家大事张嘴就来,不是夷人是什么?

    • 家园 “中”的物理学和心理学解释就是高一维的球心

        “中”的物理学和心理学解释就是高一维的球心。“庸”则是说球面为一体

        我们一般为人处事,都是以自己或他人的立场(我相人相)为支撑点发力进行思考和行动,在社会这幅画卷中泼墨作画,既是作画者,也是画中人。但如果把这幅画想象成一个球面,那么就有一个球心,不在这幅画上,并且和这幅画上的任何东西都是等距离。球心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个中也不是淡漠的意思,因为淡漠还是在画卷上。修习儒学大成,(勉强按照习惯说)应该以球心为支撑点进行发力,才能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因为球心和画卷上任何东西都等距离,就不至于有偏私,也就容易通达。

        修行啊,灵魂提升啊,精神超越啊,重要一步就是要达到那个球心。

        庸的解释,孟词宗的解释很好:直译过来,“中庸”的意思就是“中这个概念的用途和变化”。不过不是太具体。

        庸,还有愚笨,分辨力不强的意思,引申为不要分得太清。也不是说要凡事糊弄,而是在人和事的画卷底层要体会到一体性,在表层则是可以分清楚的,表层画的人和事还是可以一一分明的,不一定要混沌一片。

        中,相当于深观;庸,相当于广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球心,球面,量子态,占卜,中庸。

        “中”的物理学和心理学解释就是高一维的球心

        整合精神哲学关于中庸的理解颇为可取,我觉得可以做进一步解释。

        点看全图

        摘抄一段关于布洛赫球的解释:

        “在量子信息论中,布洛赫球体表示是可视化和理解量子位状态的宝贵工具。量子位是量子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以状态叠加的形式存在,与只能处于 0 或 1 两种状态之一的经典位不同。布洛赫球提供了单个量子位状态的几何表示,将所有可能的状态映射到单位球体的表面上。

        布洛赫球体是菲利克斯·布洛赫 (Felix Bloch) 于 1946 年提出的概念,后来由沃纳·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发展。它对于可视化量子位的状态特别有用,因为它以简单直观的方式捕获了量子位状态的基本特征。布洛赫球体的表面代表量子位的所有可能的纯态,而球体的内部对应于混合态。

        量子位的状态可以表示为布洛赫球表面上的向量。球体表面上的任何点都对应于量子位的唯一状态。球体的北极代表|0⟩状态,南极代表|1⟩状态,赤道代表|0⟩和|1⟩状态的叠加。

        量子位的演化可以可视化为代表其在布洛赫球上状态的向量的旋转。”

        量子纠缠、量子叠加,量子不确定性,布洛赫球做出了完美的可视化表达。用上面整合精神哲学关于中庸的球心和球面解释,球心就是布洛赫球的球心,球面就是布洛赫球的球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布洛赫球的球面代表了所有的量子不确定性,也就是所有的量子的可能性,而布洛赫球的球心,就是那个“一”,球心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接下来就要解释,为什么可以把布洛赫球和儒家理论对应起来。因为儒家的至高经典是《易经》,儒家的源头就是《易经》,《易经》就是量子态,其实儒释道的源头,都是《易经》,各自表述。大家不要急着反驳,接着往下看。

        以下内容转自我的《虎说易经》短视频系列 序四 占卜和量子物理

        一说到《易经》,现在的主流认识就是占卜之书,甚至能逃过“焚书坑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华文明史》也是把《易经》和占卜联系在一起,放在宗教的章节来讲。这样一来,隐含的意思就是,相比西方现代科学,《易经》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封建迷信了。中华文明乃至中国文化的话语权的羸弱就从这里开始。那么西方人是怎么看的呢?

        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他有这么一段话,“一些从东方到西方的输血,是为了拯救西方科学,使其免于精神贫血病。” 那么占卜到底是不是迷信呢?

        拿这张图片里的两个卦作为一个例子。占卜的结果是求得本卦是困卦,变卦是丰卦。本卦意思是现在的状态,变卦是本卦经过爻变之后的结果,也就是事物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占卜得到本卦和变卦之后,再进行主观的解释,占卜是迷信的说法就是在这里产生了。暂且不说占卜是不是迷信,占卜的过程最突出的就是一个“变”字,西方人把《易经》翻译为变化之书。我们接着看。

        前面提过,薛定谔说过一些从东方到西方的输血。现在公认的二进制的发明者莱布尼茨1703年就给出了《易经》八卦的二进制解释,由二进制开始,到布尔代数和布尔逻辑的出现,再到维纳的控制论,奠定了整个西方的现代科学体系。量子力学的另外一位奠基人玻尔把太极图案和他的理解“对立即互补”放进了自己的族徽。但是由于西方文明的先天性缺陷,西方人理解不了,“对立不仅仅互补,更是统一。”我们可以从《易经》八卦的二进制表达和八卦广象看的到,二进制和布尔逻辑一早已经存在于《易经》里。但是很多中国人不同意,他们认为二进制和布尔逻辑就是西方人发明的,《易经》就是占卜,就是封建迷信,产生不了科学。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接着看。

        区别于信息时代的经典比特,量子时代的量子比特首先就有一个量子叠加的概念。一个经典比特的状态是唯一的,只能是二进制中0或者1其中的一个。而量子比特是同一时刻两个状态的叠加,1和0同时存在。海森堡1927年的不确定性原理提出,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只能是一个概率的分布状态。现在的科学用布洛赫球来表示量子比特的状态。跟薛定谔的猫一样,不确定的状态经过观测,有了确定的结果,这个叫量子坍塌。

        类似于表达量子态的布洛赫球,《易经》64卦也可以像右图那样的立体表达。

        这样,中国文化里面,创世的过程,也就是空间创造的过程,在极微观层面,也是一样成立的,并且在中华文明里面,从一开始,时间和空间就是统一在一起的。

        所以,人类社会由信息时代进化到量子时代,由信息社会进化到心灵社会的过程,必然会回归到中华文明的范畴之内。

        那么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测不准量子坍塌这些概念,在《易经》里具体是怎么体现的呢?

        《易经》的64卦,每一个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64卦中的每一个卦,都可以通过爻的任意阴阳变化而变成64卦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卦,所以,《易经》代表永恒的变化,《易经》也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的。每个爻代表一个比特位,每个爻可以是阳爻(1)或者阴爻(0),每个比特位可以是0或者1,通过阴阳的变化纠缠在一起,这就是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这样《易经》的每个卦的每一爻其实就是量子比特,《易经》代表的永恒的无穷尽的变化,其实就是N个量子比特叠加在一起的无穷尽变化。《易经》的二进制表达,其实就是量子比特的量子坍塌到经典比特,也就是由动态到静态的变化。那么从量子比特到经典比特的量子坍塌是怎么完成的呢?

        没想到吧,从量子比特到经典比特的量子坍塌过程,正是占卜。因为《易经》也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将会有什么变化,所以通过占卜来求得目前的状态(本卦)和将要到来的变化(变卦),跟薛定谔的猫那个实验一样,这就是从动态到静态的量子坍塌过程,占卜的卦变是64卦中N多个量子比特同时作用的过程,占卜的结果解释起来要复杂的多。

        回到本文讨论的“中庸”问题,现在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本清源就是首先必须要做的,只有理解了儒释道的源头从哪里来,才有可能理解儒释道的本意是什么,才有可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甚至是自成一家。

        我就是来给大家,给各位未来中国文化的大宗师们,带路的。

    • 家园 关于中庸,老普的解读才是最到位的

      现在有的人把“中庸”解读成“中等”、“不好/上/左不坏/下/右”、“平庸”……总之就是不在两极。更有的人把它解读成“稳定”、“不闹事”。

      其实,俺说呢,你要说中等就说中等,要说不好不坏就说不好不坏,要说稳定就说稳定……,干嘛非要套一个“中庸”的壳呢。套一个孔子曰,或者言必称希腊,都是唬人的🤔🤔

      尤其是这句结论,可谓是一针见血,把那些不懂装懂的画皮都剥了,都是唬人的。因为中庸的中从来不是中间中等更非平庸,而是恰当、适当。

      关于中庸的地位,主席有过明确的评论

      “‘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右的东西。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说这个事物已经不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这就是别一种质,就是‘过’或‘左’倾了。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滞,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孔子的中庸观念没有这种发展的思想,乃是排斥异端树立己说的意思为多,然而是从量上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则是无疑的。这个思想的确如伯达所说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但是一直以来,中庸却被望文生义,甚至被一些肤浅的人去抨击。

      《论语·雍也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所认为的世人长久缺乏的最高道德的“中庸”主要包含:

      一是中,即用中。《论语·先进篇》记载:“子曰:‘过犹不及’”。

      二是和,即中和。《论语·学而篇》讲:“礼之用,和为贵。”

      三是时,即时中。《论语·学而篇》记载:“使民以时”。

      这三者合一才是中庸的全部内容。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讲,就是用正确适当的方法,和而不同,讲团结,与时俱进。

      而了解中庸思想产生的过程,对这一思想理解才会更深刻。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从尧谓“允执其中”,舜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到孔子提出“中庸”之德,“过犹不及。”再到《中庸》一文全面阐述“中庸”思想,中庸之道的精义,在于张弛之度,也就是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做事。

      所以这也是主席谈论中庸之道的逻辑所在。他谈这盘话就是针对的统一战线。而这段话里本身就体现了辩证法,即统一里有斗争。

      “统一战线一方面讲亲爱、讲团结,另一方面又要斗争。那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们在学校,一个人自身也有统一与斗争,自己犯了错误,不是要斗争吗?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也是说统一里有斗争。”

      “中庸”作为方法论,核心思想即是“度”。“过犹不及”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这就是要求对任何事物的把握不论认识还是改变要恰如其分。中庸追求的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是质的最优,而不仅仅是质的保持,即“和而不流、中立不倚”。而这,也是质和量对立统一的体现。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哪怕是极小的一步,也会变成谬误。”

      而对中庸最大的误区是认为其平庸、稳定、不闹事。事实上它对事物变化之度、对一定质所能容纳的量的限制要严格的多。《孟子.尽心上》说:“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中于绳墨、合于彀率”,可谓追求最高标准和最佳状态了。

      但这种严格是统一于更高的层次。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于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统一,并不是要求任何事物要有一致而固定的模式,而是实际结果的实现。对此,孔子就有过形象的阐述:“文质彬彬”,要求文和质恰好的匹配与契合;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并非要求固定的文、质标准,这完全是最朴素的辩证法。

      正因为中庸之道非后人望文生义的保持中立的骑墙派,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所以《中庸》里写道:“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通宝推:大眼,
    • 家园 普鲁托对于“中庸”的定义是对的

      《中庸》有意思的地方是只解释了什么叫做“中”,开篇就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那么什么是“庸”?文中没有解释。其实这个“庸”是通假字,就是“用”的意思。《说文解字》里说的很清楚的:

      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易》曰:“先庚三日。”

      注意,这里“庸”还有“变化”的意思。

      直译过来,“中庸”的意思就是“中这个概念的用途和变化”,或者译为“中这个概念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形式和使用方法”。😁

      至于朱熹把“庸”解释成“平常”实际是他望文生义的结果。当然后头解释拐了十七八个发卡弯,硬性重描为“凡事所可常用,故庸又为'常'”,所以又看作“常也、平常也”。

      而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是胡说八道。

      整篇《中庸》都是在说“中”的概念是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中”,使用“中”,不同情况下“中”的表现形式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应对这类变化。

      而程朱二人,一个胡说八道,另一个望文生义,结果误人子弟几百年,完全违背了子思当初写《中庸》的本意--“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话又说回来,朱熹其实也不是不懂,他说: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他总结了《中庸》在讲什么,但就是对书名中的“庸”应当用最初的意思而视而不见,反而用了后世的含义。

      所以他在南宋被人骂其实也有道理。😅

      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程颐释“庸”很有道理的

        中庸/辨证法实际运用起来并不很容易,比如线段上的点,光谱上的光集于一端,这时取“中”也是偏见,是小集合里的“中”,还有常见评人说某某世故圆滑,喜欢当老好人:你也对,他也对,谁也不得罪,

        程颐敏锐的察觉到以往中庸阐释的不足,独家阐释为“庸者,天下之定理”,定理就是原则,天下之定理就是行于天下的原则。

        • 家园 这个解释说不通

          规律不变

          但规律会导致环境的变化

          人必须要不断调整中的位置

          比如春夏秋冬

          冬天定的中是穿棉袄

          夏天的中是穿裤衩

          这个过程是要不断花费时间精力去再平衡

          规律不变

          但规律对于人的作用是在不断改变的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都已经非常道了

          你怎么守住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变的东西?

          • 家园 就差一层窗户纸了,你却捅不透

            规律不变

            但规律会导致环境的变化

            人必须要不断调整中的位置

            比如春夏秋冬

            冬天定的中是穿棉袄

            夏天的中是穿裤衩

            这个过程是要不断花费时间精力去再平衡

            规律不变

            但规律对于人的作用是在不断改变的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都已经非常道了

            你怎么守住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变的东西?

            你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还以你举的四季穿衣为例,本质并非什么穿衣的规律去花费精力平衡,最根本的问题是穿衣是为了保暖,所以天气寒冷的冬天要多穿衣棉衣大衣不停加上,炎热的夏季要少穿衣,甚至可以短袖短裤直至赤背,衣服的增加根据天气变化,不变的是保持身体的温度。

            就如我之前说的孔子举的文质彬彬的例子。“文质彬彬”,要求文和质恰好的匹配与契合;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并非要求固定的文、质标准。这里文质都是变量,不变的是彬彬的结果。

            用现在的观点来讲,这就是实事求是。即规律、原则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要根据时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要实现的目标。这才是中庸之道的本来意思。而拿着所谓不变的规律原则去应对变化的事物、时代,那只是刻舟求剑,既不符合客观规律,更不符合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规律、概念、道理都是可以总结的描述的归纳的,但都不是永恒不变普适万方的。这才是道德经的原意。

          • 家园 以你举的冬夏穿衣不同来说,

            不管春夏秋冬都要穿衣吧,炎夏40度°也不能赤身裸体走在大街上上吧,这穿衣就是程颐所释的“庸”。

        • 家园 “中”才是定理,“庸”只是应用

          《中庸》里开宗明义就说明了这一点: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什么叫“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所以程颐说“庸者,天下之定理”就是在胡说八道。如果要阐述“中”的变化和使用场景,完全不需要硬性重新定义“庸”。所以说程朱二人误人子弟。

          • 家园 举这个例子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不舒服,

            共产主义单纯作为理想来说,大概是大部分人认可的“中”了:世界上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各取所需,但是怎么实现呢。不管是从社会制度演进发展,人的思想教育所能达到的程度来说,恐怕不说达到,连逼到近处的可能也没有,就像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

            但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可以在社会制度,行政思想中体现的,这不就是程颐所说的“庸”吗?

            你说“庸”是应用有些道理。

            世界是神魔人混杂的世界,不可能人人成神的,给人添一点点神性,消灭些魔性,大概就是社会教育的目标吧。

            研究理论的人往往🈶的一个思维误区就是把理论拔的高高的,凌空虚蹈,仿佛人人都该🈶空中飞鸟的本事。

            我记得冯契说过:空虚的道理说的满坑满谷,与人何益?与事何益?与世何益。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把人民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虽然老毛写的文章都是大白话,识字的人都看的懂,不像通常所谓哲学文章晦涩抽象,但是我认为他是实实在在的哲学家。

    • 家园 有时候再多的语言描述也不如图示简洁明了,中庸见太极阴阳八卦图

      中庸为动态平衡哲学,否极泰来阴阳互生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抱元守一(掌握规律)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易经八卦是指导辨证方法的理论。

    • 家园 《中庸》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解释什么是“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段只解释了什么是“中和”,没说什么是“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二段,就开始把“中庸”这个词当做一个已知概念,来直接使用了。

      《论语:雍也篇》里面提到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似乎在说“中庸”是一种至高的道德,其实也没有具体说什么是“中庸”。

      朱熹说: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他对“中”的解释和《中庸》里面对“中”的解释显然不同。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和程颐都是宋儒,他们对“庸”的解释也明显不同。

      朱熹认为:庸,平常也。

      程颐认为:庸者,天下之定理。

      只能说,这是朱熹和程颐对“中庸”的理解,未必是“中庸”的本意。

      儒家的某些概念,开始就没有明确的定义,后人也就“六经注我”,自由发挥了。

      • 家园 这不能苛求,从定义出发,逐步建立

        理论体系,欧几里德是这样做的,其它古代学派(工业革命以前)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一旦如此做,就是彻底的演绎逻辑,反而违背了中庸/辩证法的本意。

        哪怕欧几里德几何,直线平面也是没有定义的,什么是直,什么是平,就像什么是中,什么是庸一样,只能自己理解。

        六经注我,能注出一个非欧几何的话,也很好。

      • 家园 喜怒哀乐而不发,意思就是平和心态

        中医也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

        也就是一个平和的心态。

        这一点也和佛家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

        佛家讲眼前万物如泡沫,也就是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不要因为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而失去平和心态。

        道家道教也一样,讲究清静心。

        看来朱熹他们确实不懂中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