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东方和西方 -- 秋客
久居异国,时不时会对东方西方的一些现象进行比较,有时候会感觉到很有意思。先写下一个,希望大家多多的进行补充。
1. 名字与恋爱
外国人的名字[不是姓]很有意思,第一就是大家都差不多。一个办公室50来个人,也许男的叫John的就有那么三四个, 女的叫Kate也不少。第二就是西方人以直呼其名以示关系亲密,比如Blair会要求女王直接称呼其为“Tony”而不是“Mr. Blair”以表示自己和女王的关系健康而亲切;如果女王认可Blair,她会选择称呼Tony而不是Mr. Blair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当然,我和其他任何人也可以称呼其“Tony”,如果我有机会见到他的话,首相先生也不会不高兴。相反,如果我在公共场合直呼Mr. Blair,他可能会一惊以为我要给他出难题。我还没有在电视里看到记者在问严肃问题的时候称呼其Tony,而一律以Mr. Prime 或是MinisterMr. Blair 。当然,反对党的领袖也不会在公共场合称其Tony,而称其Mr. Blair或是Mr. Prime Minister以示我和他不是一伙的。
西方名字的这两个特点给恋爱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试想,男女初次见面,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有点意思,想进一步了解,第一步当然是对方的名字。这时,西方名字的好处就体现出来,比如一男问一女“what’s your name?”“Kate.”“I’m John.”然后就可以亲切地攀谈起来。问得轻松,答的也随意,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嘛。叫John和Kate的人一堆,你说今天新认识了一个叫Kate女孩子,别人多半会问哪个Kate啊,只说Kate简直就是non-sense嘛。还有就是大家都叫我John,坦坦荡荡,我告诉一个女孩子我的名字也不表示我和她有多亲密,也许连普通朋友都谈不上。但是我和她认识了,这就是好的开始,也许就是好恋情的开始。
但是在中文语境下面,名字的称呼可是有大讲究,不可乱叫。假设陈水扁和吕秀莲年轻时初次见面,彼此有好感,想进一步认识。但是问名字这个过程就有点难度了。如果吕秀莲问陈水扁“你叫什么?”那陈水扁怎么答呢?直说 “我叫陈水扁。”直接介绍全名好象不大适合初次见面,太正式,特别是在这种场合下。说“我叫水扁。”又有点太亲密,我想就算是中国的正式夫妻,老婆也很少直呼老公的“名”,而是代以“老张,老李”[老一辈的习惯]或是称全名或是其他的代号; 而且,中文也很少有情况会单独用到某某人的名; 还有,中文名都有一定意义,单独说出来怕别人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记忆,有时候反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从而遗恨终生。在以上两种都不好使的情况下,陈水扁改口说道“我叫阿扁。”这时我们的吕秀莲小姐会有什么反应呢?也许在想“连名字都不肯告诉,什么意思,看不上我啊?”或是“连名字都不肯说,看样子不值得深交。”, 也许还会产生更多的疑虑。如果对换一下发问顺序,由阿扁先问秀莲“你叫什么名字?”,情况就更复杂了,除了秀莲会遇到上文所述阿扁所遇到的全部困境,还有中文环境下男方直接问女方名字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不大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略带含蓄的性格。因此,因为姓名称呼的缘故,一段美好的恋情眼看就要夭折。
2. 没门。与 No way.
我国自古以成败论英雄,所谓成王败寇。一个人不管多么狡诈,多么坏事做尽,只要他成功地战胜所有对手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那么后世史家就会“为尊者讳”,结果就是这个人的大缺点大错误变成小缺点小错误,而小缺点小错误可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小优点小功绩则会被无限放大,以至万世景仰,名垂千古。
因此在中国,你做过什么没有人关心,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们关心的是你有没有“成功”[当然在各个时代成功的标准不尽相同],也就是所谓的你进没有进“门”。试想,一个僧人费尽千辛万苦,踏遍名山大川,来到一座千年古刹欲进门拜师追求佛学。但是人家不开门,你也不得其门而入。那么,在周围的人看来,这个人就是一个失败者。 不管你在这趟旅途人看到怎样的风景,遇到了怎么的人,你的知识结构还有对世界的理解有了怎么样的改变。但是你没有进门,没有到达你开始这趟旅途的目的,那么你就是失败者。因此,中文中有一句“没门”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社会哲学。我们重视的是最后的成功,也就是有没有进门,如果没有“门”可进,那么你的所想所求所做完全地被否定了。因为“没门”,我们先辈中很多的优秀分子因为没有达到入门的标准而无资格被载入史册进而被后人所淡忘,他们所做的努力,他们的思想,他们所积累的知识也被埋没了。
而英语的表达法则完全不同,英语否定一个人一件事为“no way”,强调的是没有“方法”可行或是“没有路”可走,因此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强调是一个过程。你朝一个目标努力,结果固然重要,可是这个过程也很重要,你能进门修成正果固然可喜,没有进门半途而废也没有关系,这个过程本身的积累对于你和后来人都是有意义的, 不可以轻易地否定。因此,在英语中,no way就是最高级别的否定。
因此对于事物成败判断标准的不同对中西方的历史记录有很大的差别。在西方,很少有一个人被完全的肯定与否定。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不容易被弯曲,历史的轮廓也就比较清晰一些。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发现 唵啊吽 兄的文章也是讲的东西方的对比,引用之 为第三篇。大家都来捧捧场,写写自己的一些感想。
原文在: 【原创】入教有如入党、入党如同拜山
节选:
细细一想,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政党与教会组织形式刚好是颠倒的。中国的政党有如西方的教会,组织严密,加入审察时间长;中国的宗教有如西方的政党,你自己吃顿斋,打打坐,就是佛教徒了。在西方入教有如在中国入党,在西方入党有如在中国拜山。
在中国,你拜菩萨就是佛教徒,拜三清你就是道教徒。在西方,你支持共和党的纲领你就是共和党人,你支持民主党纲领你就是民主党人。在中国,你要入党得有介绍人推荐,要有郑重的宣誓。在西方你要入教,也要教徒推荐,也要有郑重的洗礼仪式。
以前去青城山,堂堂道教圣地,道观很简陋,倒是乡镇党委机关大楼很高大。西方教堂都在市中心,十字街口,教堂高大,教产雄厚,找政党议员的办公室,就是两张办公桌两台计算机,比不上一个小餐馆。就建筑而言,政党和宗教中西方也是错位的。
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组织形式不同,政党和教会组织形式的颠倒是一个例子。
唵啊吽兄的精彩之作,从语言差异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宗教问题。
多少是相对而言。西方一般喜欢用圣经的信徒名称来命名。但耶稣才十二门徒。如Peter,Timothy,等。西藏人口不多,但是同名的行多,也和命名的宗教色彩有关。印度好一点,印度的神多得和人口一样多。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中国文化,也可以讲中国人做事没有西方人那么讲究精确。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厨艺,我们的厨师上节目,讲的是“盐少许”“高汤”“蒜少量”等等,至于盐少到什么程度算 “少”,汤又多到程度算“高”,那就得您自个儿掂量了。西方厨师不同,盐多少克,几颗蒜,油多少毫升,讲得是一清二楚,不含糊。
我发现也许中国文化中是有那么一些不精确的成份,比如在“赛场”这个词的使用中就有一些反映。汉语中“羽毛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尽管这些体育项目完全不同,但在中文中它们的比赛用场地统统地称“场”。而这些“场”在英语中却都有特定的词来表达。足球场为“football pitch”,篮球为“basketball court”,高尔夫球场为“golf course”。为什么英语对于不同的运动比赛场地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究其原因,我发现英语是根据比赛的特点来描述比赛场地的。
使用court这一类 “场”地运动项目的特点是赛场面积不大,比赛地点固定,除了上面列举的basketball符合这两个特点外,badminton和tennis都符合这两个特点,所以它们的赛场都是用court来表示。
而使用pitch这一类“场”地运动项目的特点是比赛地点固定,但是需要的面积比court这一类的大许多。除了football,还有rugby和cricket也属于这一类运动。
最后,使用course这一类场地运动的特点就是比赛不在一个地方进行,场地随着比赛的进行而移动。Marathon要跑42公里195米,golf要打18洞,比赛场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移动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英语根据不同比赛的特点而采用了不同的词汇。这样的分类好不好,有没有必要,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是说重名那块。。。
先说明一下,我自己手下带过的孩子至少超过两百人,还不包括我所了解的同一幼儿园或实习幼儿园其它班级的孩子,我曾经工作的幼儿园其中一间有11个班,这些孩子的名字,再加上孩子家长的名字,(算算看,一个孩子那里,我其实最少能掌握三个名字,有时还要加上grandparents的名字,小孩子兄弟姐妹的名字),这些都是我工作中日常必需接触的。新西兰是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每年移民来此最多的人是英国人,说有百分之八十的新西兰白人和英国人有各种亲戚关系丝毫不过。我现在班上的其她三位同事全部是English。以前的同事也很多祖父祖母辈是英国人。我的工作圈子基本是洋人,接触的小孩和家长的范围也很大,手头掌握的姓名就更多,说明这一点,是说明我对姓名的采样分析得出的结果和你不同,重名的有,但其实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以目前手上有的enrolment为例子,六十人的名单,除了叫Jayden的有两人重名以外,没有另外任何一个重名。可能你会说这是凑巧,那么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这过去四年多,在我班上重名的小孩有,但在五六十人的范围内,甚至一百人的范围内,同名超过三个的,极其的少。至于姓,重姓的就更为罕见。也有可能是我的这个情况比较怪异哈。。。但我想说的是,根据你的文章里第一部分的描述所给我带来的西方人重名现象严重的感觉,在我的实际生活中,重名的现象并不严重,只不过,对于我们过去教育中所熟悉的名字,关注度会高,一旦出现重名,感觉似乎就重的厉害了,其实不然。西方人很多名字有的发音相同,写法也不同,有的甚至发音都绕,至于姓,我不会念的就更多了。
我这里比较常见的重名不是John, Kate,倒是什么Andrew, Ben, Jack之类的。。
这一点,也是到了国外之后,我所感觉和国内非常不同的一点,以前在中学课本里所能接触的都是John,Mike,Kate这类被英国人都称为很old很old很传统的名字,以为老外的名字都这样,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也都取这些以前自己在课本上得知的名字,我就有好几个女朋友的名字都集中在叫Michelle,Jane,Jenny的,,等我工作后大量接触外国人的名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老外的名字可以这么千姿百态,而且很多相当不错,也有各种意义,有的其实我们以前也见过,有的,就闻所未闻,还有的,比如,有一个小孩叫Jonathan,竟然是因为他的妈妈叫Jo,爸爸叫Nathan,然后干脆两人的名字加在一起做了小孩子的名字Jonathan。
国外还有一种字典,名字集锦,五花八门,专门用来给孩子取名字的。
真正叫kate的,我几年,我一共只遇到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叫这个名字。后来我有个国内来的朋友想要给她女儿取个英文名字,我一口气给她不重样的写了五十个女孩用的英文名字,一点不夸张,当然,里面没有Kate.......
原来英国人或是纯种白人基本上都是以基督徒的名字为主,比如男姓以John, Mark, Matthew, Luke, Peter,Micheal,Daniel,Benjamin,David为最常见;还有就是一些通用名字,比如Alfred,William, Geogre,Anthony,Tony,Richard,Tom等等。女性常见的名字主要以花或是以颜色为主,如Violet,Scarlet,Jasmin。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仿佛外国人越来越懒,连有些其实不长也很好念的名字也常常省略,比如,Mattew省略成Matt,Richard省略成Ric,Alfred省略成Alfy, Benjamin省略成Ben等等。这样其实是同一个名,但是省略以后就成了新名,无形中名字就变多了。省略名有些已经成了正式的名字,比如Matt,我就见过很多人叫Matt。但是省略名更多是在朋友之间叫。所以如果办公室有个人大名为Matthew,另一个人大名就是Matt,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两个Matt的情况。女性名字省略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比如我举的kate,真正用kate为正名的女性怕是不多。我仅知道的名人就是演员kate winslet。但是kate其实是一个很常见女性名Cahterine的省略名。这个名字也可以拼成Katherine。两种情况我都见过。这两个名字在朋友中间一般都省略成kate。
外国人姓名变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同种族通婚比较多或是文化的交流也比以往方便,使其父母一方对异邦文化特别仰慕,因此以外族[相对于白种人来讲]名字或是外邦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名字命名。比如演员Uma Thurman,Uma是印度神的名字,现在也成了人名了。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不知道您能不能把您列的五十个女孩名发给我让我学习学习,以后有备无患
俺们这里一批Joe,John,Mike,Bob。。。
给大伙儿看个美国官方公布的最常用的婴儿名字表(那个rate是此名在1000个男/女婴儿里的比率):
Year
of Birth Name Rate Name Rate Name Rate
1900 John 62.9 William 47.4 James 33.4
1910 John 49.6 William 38.1 James 35.8
1920 John 46.6 William 41.6 James 37.9
1930 Robert 45.4 James 43.3 John 43.2
1940 James 44.5 Robert 41.5 John 39.9
1950 John 38.7 James 38.6 Robert 38.4
1960 David 34.7 Michael 33.3 John 29.1
1970 Michael 40.9 David 29.5 John 27.3
1980 Michael 35.0 Jason 24.0 Christopher 23.4
1990 Michael 28.9 Christopher 23.3 Joshua 19.6
1991 Michael 28.8 Christopher 23.0 Matthew 19.4
1992 Michael 27.6 Christopher 20.3 Joshua 16.8
1993 Michael 22.4 Christopher 18.1 Joshua 16.9
1994 Michael 20.0 Matthew 17.4 Christopher 16.2
1995 Michael 20.2 Jacob 17.1 Matthew 15.8
1996 Michael 18.6 Matthew 17.4 Jacob 16.4
1997 Michael 20.3 Jacob 16.0 Matthew 15.8
Year
of Birth Name Rate Name Rate Name Rate
1900 Mary 49.2 Helen 22.4 Anna 21.5
1910 Mary 50.3 Helen 25.5 Margaret 20.6
1920 Mary 49.5 Dorothy 27.4 Helen 25.8
1930 Mary 50.7 Betty 26.6 Dorothy 21.7
1940 Mary 39.9 Barbara 26.2 Patricia 23.2
1950 Linda 40.4 Mary 30.6 Patricia 23.4
1960 Mary 21.9 Susan 17.1 Maria 15.8
1970 Jennifer 24.4 Lisa 17.2 Kimberly 14.9
1980 Jennifer 30.7 Jessica 18.9 Amanda 18.3
1990 Jessica 21.0 Ashley 20.8 Brittany 16.1
1991 Ashley 22.5 Jessica 19.9 Amanda 14.6
1992 Jessica 18.9 Ashley 16.9 Sarah 12.3
1993 Jessica 17.0 Ashley 16.5 Sarah 13.7
1994 Jessica 16.0 Ashley 13.5 Emily 11.6
1995 Emily 13.6 Ashley 13.4 Jessica 13.3
1996 Emily 14.5 Jessica 12.0 Ashley 11.8
1997 Emily 13.8 Sarah 13.3 Taylor 10.6
Rank Male name Female name
1 Jacob Emily
2 Michael Emma
3 Joshua Madison
4 Ethan Isabella
5 Matthew Ava
6 Daniel Abigail
7 Christopher Olivia
8 Andrew Hannah
9 Anthony Sophia
10 William Samantha
11 Joseph Elizabeth
12 Alexander Ashley
13 David Mia
14 Ryan Alexis
15 Noah Sarah
16 James Natalie
17 Nicholas Grace
18 Tyler Chloe
19 Logan Alyssa
20 John Brianna
21 Christian Ella
22 Jonathan Taylor
23 Nathan Anna
24 Benjamin Lauren
25 Samuel Hailey
26 Dylan Kayla
27 Brandon Addison
28 Gabriel Victoria
29 Elijah Jasmine
30 Aiden Savannah
31 Angel Julia
32 Jose Jessica
33 Zachary Lily
34 Caleb Sydney
35 Jack Morgan
36 Jackson Katherine
37 Kevin Destiny
38 Gavin Lillian
39 Mason Alexa
40 Isaiah Alexandra
41 Austin Kaitlyn
42 Evan Kaylee
43 Luke Nevaeh
44 Aidan Brooke
45 Justin Makayla
46 Jordan Allison
47 Robert Maria
48 Isaac Angelina
49 Landon Rachel
50 Jayden Gabri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