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即使没有文革,中国经济也不会提前进入第二世界 -- 葡萄
其实我们缺乏的就是宣传机构对这些事情的解释。或许我们是被忘记了还是不需要。
苏联的前身沙俄实力再怎么不济,他也是列强之一,就算他是病熊,但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是肥羊;日本二战后经济崛起之前也是列强,是能造飞机大炮航母和美国在太平洋上搏杀的列强,那时候的中国不要说飞机大炮,钢产量一年能产几万吨?
是,竞优,不要竞次,但无论两个国家刚建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外部的国际条件,印度比中国国好的不是一点半点,中国说人家次有资格吗?
资本主义可不是啥“温和”竞争
资本就是一个毫无人性的东西
不然马克思干嘛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资本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有超高的效率。
瑞典纺织厂差不多和英国一块起家的,
瑞典当时童工死亡率40%,但是瑞典仍旧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为什么?因为英国的纺织厂,工人进工厂之后在高强度工作下活不过3年。
所以,英国工厂靠了高利润率就把瑞典工厂推倒了。
欧洲工业化前,人均寿命是在缓慢增加的,工业化一开始,直接回到了公元8世纪水平。
效率,最大限度的压榨利润,资本就起家了。
资本起家了,没起家的资本都垮了。
推荐一本书《马克思的复仇》
任何制度都有它的两面性。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工业化阶段),与资本主义高级阶段(全面工业化完成后),是不一样的。
1.现在对文革的评价,都是一面倒的说辞。其实就和我们今天批判所谓利益集团一样有各自的特点一样。文革里被打倒的知识份子和干部各自有各自的原因。
无可否认,文革中被打到被冲击的肯定有冤假错案。但是,我们在文革里看到的人斗人有多少是深陷其中的。比如家长亲历文革早期运动,当时清华大学几大派系,彼此争斗。早期太子党派系之间通过自己的家长获得政治动向打击对手。随后,被新贵清洗。其中有多少人,是被迫是身不由己。还有,在所谓清算里。很多人把三年自然灾害的帐乘机翻出来报复,还有自然少不了把历次整肃运动中的老账翻出来。其中恩怨,到底如何。你我具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当年在胡风案中早早身陷囹圄的贾植芳,在之后的历次斗争里甚至文革里都躲过了劫数。如果革命小将、文革干将果真,一路杀杀杀。怎么会有这样的漏网之鱼。我说的没有多少其他意思,不过有资料记载,文革后平反案件20多万起。基本是把建国三十年打到的对象全部平反。除非,国家有时间和精力把相关案件归类甄别。得出一个类别比例。不然你我,都只能从各自的印象去寻找所谓真相了。
2.关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时机
其实,西西河很多人一直认为毛泽东胡搞,折腾了三十年,我们白白耽误了发展契机。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个是我们宣传口径的主流。而在我看来,我们国家实现改革后腾飞有两大关键:一,建国三十年积累了初步工业化。二,实现和美国以及西方关系正常化后,中国获得了实现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资源、技术以及资本的供应。而正文说的就是,其中的二不可能提前在1972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再直接点说,不仅中国而且四小龙也不会在美国经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全面转型前通过发达国家市场开始腾飞。
3.关于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为什么我总要拿印度和中国比较。其实很多人对今天的印度都很不屑。可是你可以从中印两国建国时候的数据看到:
在校小学生 5110 万人 1915 万人
在校初中生 223 万人 312 万人
在校高中生 26 万人 122 万人
在校大学生 19.1 万人 36 人万
(数字左边为中国,右边为印度)
在展开什么前,我说一个数字。现在对1965年识字率是40%,也有说是55%。而到80年识字率提高到80%。这里我想说的是什么?
是工业化起步依赖的是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科学家还是,识字懂得基本运算的有基本劳动技能的工人。其实两者本身不矛盾,但是我们可以从印度的发展模式发现。一直到2005年,印度教育拨款尽管在财政拨款比例上一直都到在建国后高于中国。而且,印度教育拨款的80%因为集中在印度大学投放,所以印度造就了发展中国家中居于前列的。可是,你可以看见,到2004年中国不仅实现了城市高中普及,农村初中普及,而且在大学入学率上超过了印度。不管你怎么看,有一点我们都必须看见,今天印度毕业的大学生70%是文科生,中国70%为理科生。印度在他尊重大学教育,尊重教授的历史里。如拉甘地说的那样,印度放弃了工业化。我想对于此,很多人有自己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从一次电视节目里看到的,那是最近关于建国60年的访谈。采访了很多人,其中一个被采访的专家。他是当时中国首席外科大夫。采访他的记者原本是想要他诉说文革苦难。可这个专家说,他感谢毛泽东。他说,他最早从德国回来的时候,眼界高看不起劳动人民。还经常打骂护士和助手。直到下放到农村,在生活中接触了最普通的农民。他才发现,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并不比别人笨,他们中有很多聪明人。而他的原话说:他们不过是缺少一个给他们的公平的机会。
我在说什么呢?
工业化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小群人的工业化。工业化的过程里,从公平的竞争开始。而公平的竞争,只有从普通人开始识字开始。而建国三十年后,知识不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的什么神秘而有魔力的东西了。而这些改变就是我看重的工业化基础。
至于,农业社会朝工业社会转型的话题。我偷懒下,用自己当年不成熟的文字来凑数。
你看看: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974974
我说的意思是,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从农业国过度到工业国家的时候,安静和谐与太平。中国也不例外。
国民党是和中共一样秉承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革命党。蒋介石搞的那一套难道就是自由民权?在台湾开党禁、报禁还都是他儿子真正实施的吧。
在您指出土改问题对工业化的必然意义时,我承认这是我忽略的,即没有一场土地革命就没有办法搞工业化。但在我们土地改革和三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之后,是否还一定需要反右、大跃进、文革这样破坏性的措施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社会基层组织的重构”?我想我和您的分歧主要在这里。
世界近代史早已证明了,合理的集权制度比自由民权制度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工业化,这是大范围的共识,我对此从无疑义。早几年北大马哲研究组甚至提出一个这样的思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资本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为了达到资本主义高级阶段(即全面工业化)所走的道路,先发国家通过对外掠夺和内部自发再生产进行原始积累,后发国家则不得不依靠国家强制建设进行原始积累。其目的都是工业化和繁荣的市场经济而已。这个说法稍嫌露骨,所以后来没能写入主流思想,改为“三个代表”对先进生产力的强调。
我的原话“作为一个例证,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是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中第一个走出30年代大萧条的。”不知根您在这里提日本有什么意义?难道日本是西方国家,德国反而是东方国家这才是事实?更何况就算你坚持日本是西方国家(呵呵),国际上对昭和时代的定义是“军国主义”,虽有西方自由资本主义之形而无其实质。有什么可比性?
1989年的时候,中国最好的歼8II战斗机在格鲁曼公司进行“和平典范”航电改装计划,同时赵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戈尔巴乔夫。这不是“左右逢源”是什么?邓公所谓“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是有可能的”难道不就是基于冷战均势的一个判断?试问你东边是美国在横须贺的第七舰队航母,北面是红色巨熊的机械化雄师,如果不“左右逢源”,如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总不会认为邓公的论断全无逻辑吧。看钱其琛的《外交十记》,对中国当时的外交路线讲的相当清楚。而这一路线的逐渐确立,其实要从70年代初周公为太祖召集的“老帅外交座谈会”算起。那么既然有后来的“左右逢源”,何必当初“一边倒”?解放军过江之后,司徒雷登是在南京等着共产党人的。“一边倒”实际上从朝鲜战争才成为铁的事实,不知葡萄兄在谈林、刘亲苏反而是毛希望与美国交好时,有没有发现1950年的时候是林拒绝跟美国打仗,而毛钦点彭大将军入朝?
建国后三十年,是印度乱还是中国乱,还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清净。参照下面三次印巴战争的材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933277.htm
至于问毛要为哪些错误负责,我想我的帖子里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毛为南宁会议批周反“反冒进”负责,即导师要为路线大方向负责,正是这个路线开启了后来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道路。如果您不同意,比方说认为这个路线也是刘、邓、林、甚或曾希圣、吴芝圃等人去说服全党执行的,那我无话可说,呵呵。
一口猪,只有长出獠牙来才能在两头狮子中间生存。
1971年之后。
当然,那不是一头猪在两头狮子中间生存,而是一条狼在两头老虎之间的生存。前提是我们有基本的保卫国土的能力:第一,有核保护伞。第二,有坚强团结在党领导下的数百万陆军。即我打不过你,但你来打我也要付出惨重代价,后果是你丧失冷战均势。1979年的惩越战争,正是为了向世界证明,我们在十年浩劫之后仍然具备这样的实力而进行的一次“示威之战”,有人说那是中国向北约的一张投名状,这个看法有些片面,国际政治讲的是赤裸裸的利益和实力,左右逢源也需要你证明自己有这样的实力,才能进去人家的圈子,玩人家的游戏。搞大国政治,讲究的是布局和制衡,一味好勇斗狠,或全球输出革命,是没有好处的。1971年后TG的决策层在周公的引领下对这个进行的反思,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如果你真的了解TG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军力,你就会明白当时不玩均势战略是要丧命的。至于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际安全形势最危险的局面出现在什么时候?是在苏联解体,俄罗斯也彻底衰落之后,因为均势丧失了,你自己站到了前线。炸你大使馆,就是美国鹰派一次赤裸裸的挑衅。所以我们的军队建设在90年代之后开始大转弯,决策层已经实质上放弃了“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论断。
说制度与什么革命,不过在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少有不出现社会动荡甚至动乱的。就象,法国人说的基督教必须死那样,他们连拉瓦锡的头都砍掉了,更不要说国王和王后的头颅。而英国恩没有那么野蛮,也不过是玫瑰战争死掉了几乎所有大封建贵族。
同样看印度,控制印度三分之二土地的地主与财团,通过操纵国会阻挡几乎所有可以危机他们利益的改革。而今天的中国,利益集团不但可以联手阻挡中国产业升级立法诺干年。还可以,通过他们在政府的利益代言人,遏制中国竞争对手的发展来服务于外企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如果,这些事情,开始于1958年我一点都不奇怪。而以当时中国的制造业水准,在当时就进入如此温情的统治阶层的合作时代。在今天无疑,求印度之今日也是不可得的。尽管早晚如此,晚了这三十年,恰是我们在工业化道路上再也没有回头路的三十年。以后资本与利益说话,温情、人情走开。
至于日本,请搜索词条托亚入欧。
至于89年,那是左右逢源么?
毛泽东为什么要写别了司徒雷登。没什么,美国当时的国务院第48号文件,做出了清晰的选择。为什么?
请搜索词条:
1.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 关键词:1946年2月给国务院评估报告。
2.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关键词:1946年3月关于《和平砥柱》的演说
3.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关键词:1947年6月5日“欧洲复兴计划”
4.1948年柏林危机(第一次柏林危机)
5.《别了,司徒雷登》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
然后你开始左右逢源之旅吧。
你说的:建国后三十年,是印度乱还是中国乱,还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清净。参照下面三次印巴战争的材料
不认同不评价。
最后你说的:
至于问毛要为哪些错误负责,我想我的帖子里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这个也是你说的:
大跃进是在太祖痛批“反冒进”令周公、陈公靠边站,发表“挂帅”讲话亲自主持一线工作之后发生的
我始终针对的就是,毛泽东当时是不是在一线主持工作,主持什么工作?何必左顾而又言他。
同样你讲了那么多:
去读读一些历史文件吧,估计你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1.毛泽东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
2.毛泽东在1958年和1959年两次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
而后又发生了什么?而之前呢。
不管你相信什么事实总归是事实,你不关心,总会有人关心的。细节是魔鬼。
大意是他想访问美国。
这个外交武官因为耽误了行程,等回到美国的时候,他就成了阶下囚。1946年,麦卡锡主义开始喧嚣。
直到1972年后,当年被指责对美国失去中国负有责任的三个美国外交武官被回复名誉。1979年,中美国建交,当谢伟斯作为嘉宾进入国会的时候,全场起立为他鼓掌向他致敬。
复杂,一些事情要求证,一个拿捏不好,恐怕一些事情不敢说。现在有点近58年,有人想做成65年。走一步看一步吧。顺势而为。其他的估计要年底才能告诉你个头绪。
以资产阶级立场用封建士大夫的心态来批判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是注定少不了怨毒的。
1949年“天翻地覆恺儿慷”的中共,与1946年山沟里的中共,在美国国务院眼中的地位岂可同日而语?
下面的文章描述了司徒雷登离开南京的前前后后。除去由于“政治正确”所加的评论,只看素材,可以思考一下当时是不是只有“一边倒”这一条路可走。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9880&c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