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今风细雨话经济(10)红拂夜奔 -- 鼎革

共:💬88 🌺14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风细雨话经济(10)红拂夜奔

前文讲述了中国自15世纪以来科技创新衰落,最终在19世纪被欧洲全面超越。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在科技水平(人均产出)上落后,就是在经济总量上也被欧洲列强狠狠地拉下马来。

西洋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冲击是很大的。

比如说,号称“曾左彭胡,湖南四杰”之一的胡林翼,在围剿太平天国顺风顺水,得意洋洋之时,看见英国的小火轮在长江上横行把中国渔民的小舢板冲撞的东倒西歪。他突然领悟到千年变局实非人力所能违,情急之下吐血堕马,从此一蹶不振(金一南《世界军事》)。

究其根源,15、16世纪的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是个紧关结要之处,我们在这不妨多说几句。

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官僚体系重农抑商,因而无法把工匠的技艺与学者发明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是中国未能自发产生科学革命的原因。

王小波在他妙趣横生的《红拂夜奔》中写到:

我们还可以说说古时候的人怎么开平方——工匠需要知道平方根,不管在哪朝哪代——干那件事首先是需要小棍子。古时候用筹算法,除了职业数学家谁也不把算筹带在身上,以免别人怀疑你是个卖筷子的。所以你走在隋朝的大街上,吃着烤羊肉串,发现有人鬼鬼祟祟地跟着你,千万不要诧异。那都是些木匠的小徒弟,在给师傅找算筹,图的是你手里的那根竹签子。有些人图简便,就把平方根表刺在身上,但是中国字占地方,数表又长,脸上手上的皮远远不够。所以刺得浑身都是,干着活就会突然脱得光屁股。因为这个原故,所以大隋朝的法律规定泥水匠当街干活必须戴斗笠。这东西不光是为了遮风挡雨,还可以在查平方根时把前面挡上。

中国古代工匠只是把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定理或公式,还有九九乘法表之类的,象绝世武功秘笈一样记录下来,拿起来就可以用。至于后面的原理是牛顿力学还是博弈论是没有兴趣的。

所以,武功秘笈总是越老越好,乌龟大师也总是越老越好。

我想那些倒霉的古代科学家是一分钱版税都抽不到的。工匠为了维护本作坊的高效率,对这些技术公式绝对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记载计算公式的秘笈被江湖各大门派争来夺去,引发了武林一场又一场的血雨腥风,百姓民不聊生。

终于有一天,我们有了所向无敌的龙战士,KUNG FU PANDA!哈!哈!

(完了,这孩子彪了!)

为了保密起见,用美央美奂的复杂纹身来记录这些计算公式,确实是携带方便又美观大方。难怪,当年梅超风夫妇也是千辛万苦地用着种方法保留了核时代高科技武器九阴白骨爪的秘密。所以,就象欧洲人抄袭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美剧《越狱》严重抄袭《红拂夜奔》和《射雕英雄传》的原创思想!

好了,虽然查找公式的时候有伤风化,总比记载计算公式的秘笈上被人偷走,然后人家依据秘笈扩大再生产,反过来和自己竞争的好。但是,一旦社会动乱,男丁在战场上被打死,尸体又没几个能裹着马革回来,家族工匠的技术秘密就失传了。

于是中国人就要等那些闲云野鹤(兼没有版税)的古代科学家把这些公式再碰巧发明一遍。所以,中国的工匠始终是家庭作坊式,资本主义所需要的技术积累始终达不到,这一萌芽就萌了几百年,可见制度变迁之不易。

李约瑟的话有一定道理。

另一派的观点强调中国大一统的格局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伴随中华帝国的统一和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的统一,异端邪说和奇技淫巧不能见容于正统,阻碍了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发展(钱文源)。

但是,林毅夫对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保留的。他认为15、16世纪的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是由于中国唐朝以后的人才选拔机制。

事实上中国重农抑商和正统意识形态对科学的阻碍并非那样绝对;而且在科学革命前夕的欧洲,政治环境并不比中国好(Monter,1985),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等科学革命先驱需要冒生命的危险,与顽固不化的经院哲学家以及强大的教会势力作斗争。我个人认为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不在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抑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在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发生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对这一点,小说家二月河借他笔下人物伍次友一一道来,文学家和经济学家又一次取得了难得的“学界共识”

  

伍次友笑道:“咱们还是说功名。自古以来,选士之法,变了几变。由乡选制改为九品官人之法,由九品官人法又改为今之科举制。在先古之时,士子尚可傲公卿,游列国,说诸侯,择主而从。自唐开科举,风气大变,尚空谈,轻实务,文风浮泛,士品也日下,既无安民之志,又无治国之才,图虚名、求俸禄者日多。朝廷以此取士,欲求国富民强安能得哉!”

伍次友端起何桂柱刚斟上的一杯热酒,越发红光满面,笑道:“便以士子入闱这事来说,就有七似。”

龙儿听得有趣,也吃了一口酒问道:“哪'七似'呢?”伍次友扳着指头道:“宣城梅耦长先生曾对我讲,秀才入闱,初入时,赤足提篮,似丐;唱名入闱,帘官喝骂,皂隶斥责,似囚;进了号房,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冻僵的蜜蜂;考完出场,神情恍惚,天地变色,似出笼之病鸟……”

听到这里,明珠已笑出声来,他是过来人,自然深得其中况味。伍次友又扳下小指道:“归了下处等候消息,如坐针毡,梦不得安,似猴子被系于绳;一旦榜上无名,神色猝变,如丧考妣;事隔不久,气平技痒复又衔木营巢,似抱破卵之鸠,这便是七似了!”

众人听得入神,先是觉得好笑,后来却又不知怎地笑不出来。半晌,魏东亭才笑道:“先生为此等人画像,真可谓是维妙维肖,入木三分!”龙儿也笑道:“听先生这番话,倒令人大失所望,从这'七似'里要寻出周公、伊尹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康熙大帝 七 求良师私访悦朋店 缚近侍大闹乾清门

林毅夫详细统计了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所需要背诵的四书五经的字数,又反复试验要记忆这些东西所需的时间。他的结论是年青人创造力最强的大好时光基本上全部消耗殆尽,等到入了仕途,官本位熏陶,要他们去追求科学知识已经不可能了(《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

人老了,也就老实了,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唐朝(618-906)早期的科举考试,分别针对不同才能的人才,考以不同的科目,但很快考试的范围就缩小到以“进士”科为主(Miyazaki,1976)。随后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考试的内容被限定在四书五经为最基本读物的儒家学说范围内。这使得无数有天赋的人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和掌握文字表述的能力,因而无暇顾及和科举无关的其他知识,包括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有用的技艺的学习。而且,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从地方官员到中央的各部尚书和宰相之间有众多的科层,那些有幸通过了科举考试而取得相应学位以及做官资格的人,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按儒家理想的规范来行事才能获得晋升,因此,也无暇进行其他知识的探索,中国明代科学家的人数因而少得可怜。

《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所以,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进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上千年的这种人才选拔激励机制的教育下,中国知识分子不喜民主喜明主,已经是习惯成自然了。

尽管中国人口众多,但是制度制约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基础理论落后,人均试错数低,我国在15世纪后的衰落就是难以逆转的一种趋势。国家对知识分子,工匠,科学家,商人等等可能引发科学革命人群的保护激励机制上的缺陷,最终导致了老大帝国的衰退。

可是,我们在这里还有一个缺失的环节。

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是说明创新不可能成为解决现在大学生就业和收入问题的基本方法。

有些人会说,我们不要做科学基础理论创新嘛,让老美老英去搞基础科研。我们的年轻人可以作技术创新嘛,只是技术,实用技术。

下一帖,我们会回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以案例研究的态度,看看最初革命性的实用技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关键词(Tags): #鼎革-今风细雨话经济(爱莲)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姐姐的人品实在太好,我每贴花,每贴都有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送花得宝
家园 看来有的时候,可操作性强未必是好事啊~~

我想从唐初的不同科目变为以“进士”科为主,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便于普及吧。

老实说,看您这篇帖子让我回头审视其自己以前的一些观念是否正确,不过估计可能是越想越糊涂的可能性比较大。

还是老老实实看贴送花吧,呵呵~~

家园 抢个板凳。就是这个理儿。:)

有人将落后一味推到“满清”身上,但演绎一番,便知道,明代不亡,中国的科技也是要落后了。

不光科技,——徐霞客对科举不感兴趣,考过一次便作罢,说实话,他父亲死得早,母亲恰是支持儿子远游的伟大母亲,这真是特别到极点的个例了。李贽不耐官场,家族势力却有威逼,这其间的愤怒无奈,不可尽言。“余唯不受管束之故,受尽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为县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大学博士,即与祭酒、司业触……司礼曹务,即与高尚书、殷尚书、王侍郎、万侍郎尽触也。最苦者,为员外郎不得尚书谢、大理卿董并注意。”

再选李贽言志诗一首: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洒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弃之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中身,朽者足骨。此独不朽,原与偕殁;倚啸丛中,其声振鹃。歌哭相从,其乐无穷!雨阴可惜,曷敢从容。

李贽评点《水浒》,坊间大热;——在今天,即使没有易中天、于丹的好运气,做个图书策划什么的,生活还是能保证中上水平的。历史书会褒扬他们,然而当日没人会轻易效仿李贽、徐霞客、宋应星的。李贽的外号便是“疯子”。唐寅也是疯子。徐文长亦是疯子。我们这个国家,对于“特立独行”的人,当多些宽容。李书福造汽车的时候,嘲笑众多,这也是个“疯子”。“在中国,做点事情,太难了。”这是好汉李书福的话。我们必须有所反省。“给天才以空间”,这句话,需要制度渐渐有成,亦需新的文化积淀。有时候,不是我们不爱慕天才,自己想做天才的人并不少,可是一旦自己做不了,便也容不得别人做天才。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 山②,说, “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大家的要求批评家的出现,也由来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那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着。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我以为幼稚的人,或者老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出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下理的!”

“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以文艺来消闲,说来似乎有些可笑,但究竟较胜于戕贼他。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而且也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正不必花卉自身,这才心旷神怡的——假如当作泥土也有灵魂的说。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1924年

继续听鼎革上课。:)鼎革jj起码是个人才,亦有个性。阅读她的文章,有所得,亦有微妙的乐趣,不时抚掌大快。“吾意独怜才”的也绝不只一人耳。我希望她还能记得行者500篇的承诺,也希望大家都为西河这块容人之土做些私己的努力。

鲁迅的“泥土”“土壤”说,想必鼎革就专业更有体会。不再多言。实践起来,制度与人“同位一体”,互动选择。这点是我们亦需留心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的。始于你我行脚处。

家园 BRAVO!

献花收藏。

家园 制度与人“同位一体”,互动选择。于我心有戚戚。
家园 挺好。我也觉得林毅夫有水平

现在经济版专业的肯来科普的好象越来越多,非常好。

专业的有创见的,还是挺牛的。好多事,咱们业余的确实想不到去研究,也做不到系统研究。

林毅夫说,一个要有经济直觉,再一个,要把直觉用专业方式表达出来。业余的后一个有本质困难。

家园 写的不错. 林毅夫的科举论: 太简单了吧?!

中国的科举制度耽误了科学技术, 创新;

科举制度本身从何而来?

自孔夫子开始, 中国的知识分子,知识制度就开始为统治者的政治服务了。

在欧洲, 统治者之外至少还有教会, 知识分子, 工商业者, 等等,多种社会力量, 互相竞争;

中国基本上是皇帝独大.

碰上一个坏皇帝, 如慈禧太后, 让中国落后几百年.

民主的本质之一是引入竞争机制。

一个系统内部没有竞争, 系统多半是容易倒退的。

这在自然科学看来, 是很清楚的。

林毅夫应该懂, 他是很有才的, 他只是不说, 他没有尽到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他应该明白, 共产党也学要兼听则明.

家园 献花并一点不同意见

明末中国的科技水平已开始落后不假,但未见的不能赶上。这取决于整个民族对新事物的敏感与接受程度,也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有清一代,民族被奴化,精神被阉割,文字狱盛行,所以到了清末才有万马齐喑的局面,怎么能跟明末知识界蓬勃生机相比。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相信如果是明直接与二百年后西方列强碰撞,觉不会像清那样不堪。

家园

我觉得你到中国大学里作个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你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言行一致,很有董老那一批实践派经济学家的风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明要好于清,但是能否成功碰撞转型,成疑。

或许……或许……。

历史毕竟没有给明机会。

今天我们假设,宁可假设它“不能”的一面多些,这是为了我们自己反省多些,亦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和子孙的未来。历史有它的未来“指向”,我们自当有所掂量。

家园 甚好!

理性的分析:

尽管中国人口众多,但是制度制约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基础理论落后,人均试错数低,我国在15世纪后的衰落就是难以逆转的一种趋势。国家对知识分子,工匠,科学家,商人等等可能引发科学革命人群的保护激励机制上的缺陷,最终导致了老大帝国的衰退。

家园 殖民政权的副作用足以致命。
家园 花这句

今天我们假设,宁可假设它“不能”的一面多些,这是为了我们自己反省多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