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产生世界级企业的路径选择(一) -- 陈经

共:💬127 🌺56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产生世界级企业的路径选择(一)

2008年的福布斯世界五百强企业公布了,26家内地企业入选。数量是一年年在增多,2006年13家央企入选,2007年16年,今年就有19家了。另一方面,中国的“世界级”大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中移动、中电信,正因为是央企,其实不过是依靠中国庞大的市场,依靠行政优势“窝里横”把总产值做上去,混入500强的。入榜的民企只有联想一家,勉强算得上世界市场跨国公司,总部都搬到了美国,但它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靠中国市场。

当然500强企业多了,也不是坏事。如果这些央企连500强都混不上,说明中国实在太落后了。混进去了,说明比从前有进步,中国市场算是做起来了。而且外国的500强,这类也不少,石油公司、电信公司非常多。国资委计划发展出约30家世界500强央企,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目标,目前来看把握很大。这一步,只能说是正常化,最起码的目标。

一个发展方向,是央企要向外发展,搞成跨国公司。由于央企财雄势大,集团化作战,后面还有中国政府的无底线支持,在外面大搞收购自然是应有之义。从财力上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中国央企收购不了的公司。但是,央企的经营与扩张,无论如何会有国家与政府行为的印记,不可能除去。出去收购,会因此遭到对方政治性的抵制。而且,央企的全球化运作,要发展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效率,也会有本质的困难。收购来了,玩不下去,也不是好事。

所以,很多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的企业竞争力提高,需要出现一批真正的全球化运作的世界级大企业。例如华为公司,2007年实际销售额是125亿美元,离500强榜尾也就是40亿美元的差距,而且72%靠的是海外营收,这就相当说得过去。同样是民营的联想集团,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第499名,但从营运水平、员工收入看不如华为有说服力。2008上半年华为的销售增长又很好,据说有120亿美元,全年真正冲入500强希望不小。海尔集团从销售额看也似乎可以,但是众多子公司算不算一个整体,销售额如何统计,就不太清楚。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备选并不是太多,特别是象华为这样技朮与营销上过硬的,很少。韩国的三星公司,2007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靠的是强大的全球市场营销与研发实力。中国出现一批这样的大企业,似乎在十年内希望不大。因为世界级公司的成长需要时间,现在不具备一定规模,象google这样短期内横空出世的希望就不大了。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除了资源垄断型公司,产生世界级大企业非常困难。印度的信实(Reliance)集团,靠开办很多实业进入500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也就是中国印度靠庞大的规模,能在世界500强中另类一下。

要产生真正的世界级大企业,从中国人的素质来说, 显然不是本质问题。小小的台湾、香港,分别有6家、3家企业入选500强。但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已经30年,却仍然无法产生一个象样的民营世界级企业集群,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要解释这样的现象并不困难。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开放度与全球眼光很不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作为印证,其它封闭时间较长的国家,即使后来开放了,也产生不了世界级大企业。中国内地企业腹地足够,在内部征战就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长久封闭,对外部世界不了解,在外发展的动力不足。要注意的是,由于产能过剩,内部营销环境也不够好,中国企业搞出口非常积极。但这不能说是在外发展,而是在中国生产,外商来中国采购,渠道与外方市场并没有掌握,只在产业链低端混,很大程度是外商的利用对象。很多内地厂商对外贸的概念就是参加广交会,摆摊设点,或者上阿里巴巴网找客户。外贸生意做成了,其实国外市场要素是如何的,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虽然说中国进出口额马上就世界第一了,有多少企业真正知道世界市场的?出口,是等人家上门,近一半还是加工贸易,外商连生产组织都管了。进口,一大块是原材料国家统一进口,或者人家上门来销售的。所以,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只有生产这一块是真正做大了。世界级企业需要的全球营销眼光,还差得远。香港企业从生产技朮上来说,真是不怎么样,没有什么科技实力,比内地差远了。但是企业全球经营渠道管理,这个相当厉害。随便一个香港企业就敢全球营销,世界各地招人才,全球到处参展,销售人员抓起电话就几种语言到处打电话全球推销,挣点钱就香港内地全球开几个分公司,根据要素分配资源。内地企业这方面差太远了,虽然也不是特别难,但都没想到这一步,这也是一种企业文化。香港台湾很多公司天然就不得不这样,地方小,想做大甚至生存,都只能搞全球营运。内地企业倾向于想,怎么抓生产管理缩减成本,怎么在内地开拓市场,敢于拉外商来厂参观都算是不错的了。也就是说,港台企业天然容易是世界级企业的架子,机会好的话,自然容易发展做大。内地企业就是国企民企那种本土经营的架势,就没有那种文化,虽然过去也有机会,但就错过了。

所以在东亚,先发展的小地方容易出世界级大公司,中国内地反而没有把这当一个发展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经济成为首要目标,但并没有确立发展世界级大公司的目标,很晚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很难想象,没有一大批世界级公司在全球发挥中国的良好影响,中国却会是一个发达国家。同样的,如果有一大批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高薪雇佣很多人,经常出现在当地人民的各种媒体广告中,积极参与当地与全球的各种事务,那么,中国还想自称是发展中国家也不可能了。

因为这个缺陷,还产生了很多人批评的技朮落后需要产业升级的问题。技朮进步需要真正的推动力,在一个较封闭的环境里,即使国家高层社会精英都明白科学技朮的重要性,发展技朮的努力也会显得无的放矢,钱花得不算少,却没有相应的产出。如果是全球化运营,就会对世界先进技朮与市场导向较为敏感,也容易组织获取技朮资源,生产研发销售容易出效果,走入良性循环。许多人对这个认识是倒过来的,认为世界级公司强就强在研发厉害,而中国精英集团只顾挣钱,没有注意发展技朮,所以没有世界级公司。实际从多年前,因为总量大,中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就不算少了,还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研烧钱活动。效果还不明显,是因为,大量科研投入是为了研发而研发,效率不高,没有在世界级大公司全球眼光导向下形成正向循环。

前面因为历史的因素,错过了发展出世界级大公司的机会。那么,以后是不是就没希望了?恰恰相反,机会仍然大得很。

(待续)

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坐陈大沙发

感觉国有大企业应该更注重更基础的,高级的研发。就好像IBM,论市场竞争,在一些领域比如pc,硬盘上搞不过一些小一些的公司。但很多技术都是他先搞起来的,比如铜布线,GMR什么的。

家园 各要素我们都有 ,通过重组整合就能变大

研发:人才充足,留学人员众多

产业配套能力:比较齐全,有设备制造能力

资金:钱多,股市基金不少

市场:中国大市场可以培养市场能力。如果有任正非的狠劲,走出去也很快。

譬如中国首富施正荣,风投股市基金给的钱,技术用丰富本国人才或留学人员。

顺便说一下中国太阳能硅片加工之所以便宜,国内技术能力可以,设备供应能

力齐全是个主要因素。

如果他能重组国内上游多晶硅生产商和部分设备商,那么上下游就掌握全了,

国内培养起市场能力,一如华为在国内培养出市场能力,再到海外冲击一样。

不过不知道他是否有任正非的能力。

中国的国企央企蕴藏了不少技术能力的。主要要素我们有,要学会做市场。

通过重组整合就能变大。

家园 我觉得华为的例子和陈大的观点是相左的

在一个较封闭的环境里,即使国家高层社会精英都明白科学技朮的重要性,发展技朮的努力也会显得无的放矢,钱花得不算少,却没有相应的产出。如果是全球化运营,就会对世界先进技朮与市场导向较为敏感,也容易组织获取技朮资源,生产研发销售容易出效果,走入良性循环。许多人对这个认识是倒过来的,认为世界级公司强就强在研发厉害,而中国精英集团只顾挣钱,没有注意发展技朮,所以没有世界级公司。

我觉得华为首先就是在国内埋头搞技术,有所成就之后才走向国际,而不是先全球化运营,再搞技术。

再举个例子,TCL的国际化算是开展得比较早的,可是在它走向世界之后,也没有研发出什么引人注目的先进技术出来。当然,目前来看,TCL的全球化是失败的。

我的看法是,全球化运营与否和先进技术的开发没有相关性,关键还是在于金钱和人才。

对于陈大的另一个看法:

实际从多年前,因为总量大,中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就不算少了,还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研烧钱活动。效果还不明显,是因为,大量科研投入是为了研发而研发,效率不高,没有在世界级大公司全球眼光导向下形成正向循环。

我也有些不同想法,我觉得研发投入算总量也不太合适,如果是撒面面药一样,到处都撒点,结果反而不能形成重点。国家投资的一些项目,烧了不少钱,效果不明显,原因正在于此:没有重点,这些钱到了下面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都觉得这是“苍蝇肉”,起不到太大作用。

家园 陈大的文章,花了准没错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华为重要的是全球化运营的眼光,而不是埋头搞技朮

任正非的想法,从很早时期就把全球大企业当作发展目标。所以,很早就投入大量资金开办研究所,还让IBM把管理重新规划。而且通信这个行业,不能象许多中国厂商那样坐等人家上门买货,必须得自己出去搞全球营销。所以,华为很自然的就是全球大企业的架子。

至于说在国内先埋头搞技朮,然后再杀向国际,不能这样理解。华为很早就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和搞技朮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只能说在最早期,在国内市场锻炼了技朮。但这个阶段不是华为做大的关键。在国内锻炼出技朮的企业很多,为何华为能做成全球大企业?

TCL的国际化,是通过收购进行的。这就和我说的央企海外大收购差不多,并不是自己到海外进行深耕。某种程度上,这是TCL忽然想当全球大企业,而不是从一开始就为此作了很多准备。

家园 全靠车头带,眼光和境界的问题
家园 看陈大文章,就是开眼界..........
家园 花出宝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讨论】无本之木

技术是第一位的,这个我看没有必要争论了。至于陈经好像不太看得起的营销,这个也是一门技术,物流可不是这么好搞得。看看香港的几家,几乎都是运输物流销售相关的,这很大程度上和香港过去的地位有关。这种优势要后来居上比较困难。这种肥差,说实话,在内地很难想象没有人或者地方政府去狠插一脚。

我看mranderson的讨论很有道理。中国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缺乏incentive。科研投入为什么没有产出?不是因为“为了研发而研发”造成的,没这么简单。事实就是的来讲,原因有几个,首先水平还不够,这是事实,任何搞技术和基础研究的人知道这一点;其次,还是没有诱惑力,新技术用来干吗,大家不就是为了赚钱,搞新技术是要花钱,花精力,碰风险的,这点TD的例子就很好,为了3g的大蛋糕,不管td本身技术如何,这些大企业抢着上新技术。其他的原因还有很多,就是细节处的东西了。

这些大企业内地混得好好的,没空出去搞。想要出去的?内地市场都搞不定,凭什么去打天下?优势在那里?无本之木,没有一家公司真的是浮在水面的“全球公司“,这点要认清。

还有一个论点,好像意思是中国人的眼界不够,只会做东西不会出去卖。这我看不是事实,先不管很多出去卖要面临客观的限制和困难。光说中国人眼界不够这点,绝对不是事实。至少我看到的不是这样,我家附近的小企业,是我亲戚,老伴初中部毕业,现在在第五大街开门面直接卖他生产的东西。像他这样的我家乡就不在少数,满世界乱串。这个东西,做生意的谁能不明白,谁能没这个意识。

关键的关键还是你要有拿得出手的,独一无二的技术或者资源。没这个,你没信誉,没有edge,凭什么竞争?就凭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销售的困难,贸易的关卡等等就能把这个吃了。况且外商又同样的机会在中国开企业。真正的edge是你有一样东西可以给别人,别人不得不接受,因为别无他家。很简单的例子,大家的cpu,并不是intel看大家眼色,而是的大家跟着他走。要是没有amd,更加如此。他出什么东西了,简单宣传一下,你不买还不行,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因为你无法拒绝。怎么打破这个局面呢?靠销售意识?我看不行。还得靠技术。比如移动计算需要的cpu,arm做得很好,intel那它也没办法,因为它有傲人的技术。大家不用arm的电池吃不消,所以不行。中国有这个环境去产生这些技术吗?不是完全没有,但落后太多,阻力太大,资本很难投大钱去研发一项the next big thing的技术,因为他很可能光腚而归,投资房地产和股市可能号点。你说政府出资?官僚是第一阻力,待遇是第二,前景是第三…………有实力的大家去外企高科勒,出国了。说到底,没好处工程师和科学家也不是傻子,就像资本一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中国产生世界级企业的路径选择(二)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雄心勃勃的印度企业家,如果手头有中国这么多资源,不知会吹成什么样。但是,中国舆论好象反而更关注危机,有的已经大胆预言中国要危机了,也有不少人担心中国出啥事。我觉得看事情要平衡,不能光想坏事和危机,任何时候都要想着开拓进取,这样才能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住机会。

最近全球经济动荡。我一年前唱衰美国,其实不知道会出啥事,只模糊感觉是金融的事,感觉美国搞过了头。但居然很快就要得手一样,原来是次贷危机。美国的挣扎,弄出了国际通胀,主要是粮食、石油,还有美元贬值,对全球经济冲击极大。中国也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有很多国内因素,显得坏事一起来。国内房地产涨到了头,股市涨过了头,还因为股改大小非的特殊因素发生暴跌。输入型的通胀加上国内人工成本合理增加,还有猪肉食油等农产品因为生产周期的问题价格大涨,通胀数据也高了,出口市场增速显著下滑,一些中小企业经营非常困难。还有雪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又有藏独闹事、奥运捣乱等事。真的是多年来从未见过的坏事扎堆。

2007年底,中央仓促作出了“防过热、防通胀”的判断,大搞“货币政策从紧”,企图搞紧缩来应对。我从一开始就说这是错误的,批评了半年。这个错误政策也可以说是一个坏事,这么多坏事一起来,社会一时显得情绪紧张。各种唱衰论又活跃起来,而且这回不一样的是,唱衰派似乎要来个“总清算”,“毕其功于一役”。以前唱衰派是说,早晚中国经济要危机。现在终于觉得时候到了,出事就在这回了。有说“金融败战”的,有说“大裂变”的,言之凿凿,经济危机是肯定的,社会也要出问题。

这和建设性地批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是两回事。这是盼衰,出了坏事就很兴奋,有了好事不出来说话,坏事不出不是松口气,而是很失落。要说有多严谨的推导,也没有,就是机会主义的唱衰。根源到不是仇恨中国,而是觉得中国没有按自己喜欢的道路发展。中国处于上升期,家底雄厚,动力十足,这种唱衰是绝对不可能得逞的,我一点也不担心。

我最担心的是中央决策糊涂,被僵化空谈的经济学理论误导。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我确实感觉到温家宝主持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理论化的意思太浓,却不太考虑实际经济状况。从理论上说,加息上调准备金率控制贷款,管住总需求,要这样应对通胀。理论上新劳动法是完全应当推进的,外汇挣太多了要转内需,要下调出口退税。理论上要升值,应对输入性通胀。为了人民生活着想,不能提高成品油价。这些政策,在实践中都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股市大跌,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急速恶化,油价倒挂导致油荒,反而加剧了社会紧张情绪。

年中决策层进行了密集调研,考察实际情况,这就不错。最近有了明显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路转变,我基本满意。政策宣传里虽然还有一些政治性的面子说法,如“保持政策连续性”,但实质就是认清了局势,要灵活应对,而不是搞理论式的从紧。政策面最大的风险排除,大局已定。

无论出现什幺复杂情况,中国都有足够的实力应对,稳住大局不难。从几个方面简单的说,农业生产中国没有问题,社会不会乱。外汇绝对充足,想买什幺都不成问题,配合国内的强大生产力,物资供应跟得上。人民对物资与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高,内需还有极大发展空间。政府实力雄厚,掌握着强大的经济与政策资源,足以灵活应对。无论外面发生什幺事,我们有这几条,大不了就大搞内需,只要下定决心,没有任何问题。想靠机会主义唱衰中国,是痴心妄想。中国人不是这么好蒙的,贫富分化生活压力大,发几句牢骚是有的。现在中国人喜欢做实事解决问题,考虑问题很实际,不会自己闹起来不过日子了。中国老百姓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依靠力量,想搞乱中国的“独轮运”多年来煽动宣传,企图让中国人民自乱实现阴谋,但反而成了笑话。唱衰派不自觉地走向了民运台独同样的心理状态,从来就是失败。

中国稳住大局以后,会很容易地发现,国际经济环境里,有很不错的机会。别人的危机,可能是我们的机会。中国产生世界级的企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机会就摆在眼前。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眼界的人多了去了

囊中羞涩,脑中空空,手无长物,空有理想,革什么命?

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没技术,你就只能凭了老命赚点辛苦钱。有抱负的人多地去了,没技术只是眼高手低。

不是说眼界,雄心,目标不重要,这些是必需的,但最终的还是技术,不管是物理的技术性的技术,还是软的管理,营销,宣传,攻关等技术。

家园 花,并学习中..............
家园 还记得政委有句话

别人倒霉一次,中国就往上蹿一蹿。

苏东波垮了,中国顺手接受人才和原料。

东南亚金融危机,踩平了我们的一个对手,把它们变成了我们的原料提供商和市场。

这一次看来又有人要倒下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