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抛开股指,认真思考讨论几个宏观问题。 -- 挑灯看剑

共:💬58 🌺29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抛开股指,认真思考讨论几个宏观问题。

历史总是以惊人的相似来嘲笑世人,我个人觉得现在唱空和6000点唱多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脱离基本面的情绪化操作。也学学葡萄大老,提出几个宏观方面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1、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如何?我们现在和美国1929年的危机有何不同?

2、美国次级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到底如何?

3、外贸的衰退与我国计划中的转型规划有多大差距?

4、所谓最受次债影响的外贸在中国股市中所占比例有多大?

5、次级债对中国金融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6、中国股市、中国老百姓投资渠道与美国、香港有那些不一样?是否能用美国、香港股市的标准套用在中国?

7、去年的双防到底是矫枉过正还是有意为之?我们政府对于本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定位到底是怎样?

8、七、八月份以来,央行、证监会、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真正出台了哪些政策,是否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效果?

9、2005年998点的股市和现在2350的股市在规模、质量和制度上有什么不同?

10、中国股市与中国实体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对等吗?

请各位河友补充、讨论。当然,股市赌场论的朋友对上面的问题可以嗤之以鼻。

第七点,我多说两句。从五月的中美经济对话和两国高层的往来,我似乎觉得我们从去年10月就误判了中央的意图。双防政策出来争议声就很多,陈大是很明确的,认为这是自废武功,我也是这么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至于要这么严格的控制甚至于打压。基于此,我们都幻想政府会很快纠正不合理的调控。今年年初面对谣言满天飞,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股市,政府的不作为更加让人疑窦丛生,市上谣传是为了压低通货膨胀率,这是经不起推敲的。

现在的反思,我认为中央是刻意在保持与美国经济周期的一致性,这是双方高度合作的结果,也是去年河友所言中美邪恶轴心的一部分,看看鲍尔森、小树丛现在对我们的态度。经济上与美国结盟,继续不出头,在可预见的一段相当长时间奉美国、美元为霸主,自己广储粮,缓称王,做牢老二的位置。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两年先日本、后欧洲与我们摩擦,谁都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本似乎已经认了,德国还不服气。

可以推演,如果去年不采取紧缩、不打压股市会怎样?美国危机,部分资金回流勤王,更多避险资金会涌入最稳定增长的中国,对美国,缺乏资金应对危机,对中国推高资产价格。现在这些避险资金回流美国抄底,使中国经济大起大落。

当时的选择也包括,积极利用这些避险资金,用于国内建设,进一步打击美国,增强自己影响力。但是是否美国、美元现在的过快衰落救有利于我国呢?我们现在是否能够对美国取而代之呢?美国的衰落,在世界经济中留下的真空是否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混乱,从而影响到我国呢?这些都是非常现实而棘手的问题。当然,每个人和民族的风格不一样,俄罗斯就不会这样做。

显而易见,我们的政府以一贯的稳健选择了一条最保守、也是最安全的道路,就是和老大绑在一起,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复苏,得跟着美国的大节奏走。

中共最可怕的就在于此了,一群专家给出建议,以党的名义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改革开放今年正好30年,看看邓公以前的预言,这几十年的政策,基本保持了一致性。我们未来对此应该更加高度的重视。

狂悖乱言,抛砖引玉,请河友砸砖。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支持讨论,花
家园 说的有道理

不禁想起前些天的一些暴跌的日子,有些人说这是外资的出逃,呵呵

要是真的如此,那我们不该害怕,额手称庆才对。

那些外资的成本是多少?他们要是真的这时节从股市出逃,恐怕亏本不少了吧?

现在想想,真要是让人家高位出逃了,那玩笑开大了。

家园 花!应该从这些角度来认识TG的政策

还应该加上政治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去年到现在。

家园 次贷危机刚爆发时好像包括美国人自己都不清楚

情况到底有多严重,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局面恐怕更是没谱,即使是现在局势也并不明朗吧。要说从那时起中央就高瞻远瞩预料到今天美国的经济形势,于是制定政策,并预料到执行下来会有今天的结果,似乎有些天方夜谭。

家园 非也非也,兄台去搜搜河里倥偬飞人的文章

非也非也,兄台去搜搜河里倥偬飞人的文章和其他经济板块大牛的文章。我记得去年河里三月、七月有两次关于次级债的预警,但是是关于美股的。情况预判的和现在的情况差别不大,飞人也早就在此债爆发前就做空美股,并获得不菲利润。但是关于对国内的影响就众说纷纭了。

去年11月,我劝过我朋友离开,但是我自己留了下来。我是属于乐观派,由于以前的从业经验,我认为中美经济有关联,但差别很大,中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美国的危机对中国实质是机遇,陈大的宏观经济论述也加强了我自己的判断。

但是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我误判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低估了中央的宏观研判能力。中央是在硬性将两个本不相同的经济体变成经济命运共同体,抵御热钱,并逐步蚕食美国的经济地位,和平交权。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推测,不如此无法解释中央自宫式宏观调控,无法解释中央对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的不作为,无法解释在今年上半年糟糕的环境下紧锣密鼓的新股发行。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今年来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似乎解决得太顺利了,年初还在喊打喊杀;藏独在美国大本营居然比较安静;奥运美国高层出人意料的给面子;中美经济对话中鲍尔森那笑得如鲜花般的脸。

自从我炒股,一直不关心股市的父亲每天也要看看股市新闻。5月的时候,和父亲聊天,抱怨中央宏观调控有问题。不太懂行的父亲问了我一个朴素的问题:“我们小老百姓都知道的问题,中央政府这么多高级的幕僚智囊难道没研究过?”我当时愣住了,早过了愤青的年龄,我知道中央的经济研究班子并不弱,胡温上台后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而且对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不应该犯这种错误,而且半年多都不纠正。在那时,我知道不是中央错了,而是我们误判了中央,这是我这轮暴跌用大量金钱买来的经验教训,不要轻视中央的经济研判。

基于这个认识,我对未来的估计,尽快做大资本市场是最根本的政策,政府不会在乎小散户的盈亏。在未来,只要有机会大盘股还会上市。只有资本市场做大了,才能增强抗金融风险的能力。而整个市场的复苏,宏观经济的全面放松都将跟随美国微调,未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考量,必须中美通盘考虑。

家园 "老大绑在一起,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写得好, 缓称霸, 毛说过

-----------

现在的反思,我认为中央是刻意在保持与美国经济周期的一致性,这是双方高度合作的结果,也是去年河友所言中美邪恶轴心的一部分,看看鲍尔森、小树丛现在对我们的态度。经济上与美国结盟,继续不出头,在可预见的一段相当长时间奉美国、美元为霸主,自己广储粮,缓称王,做牢老二的位置。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两年先日本、后欧洲与我们摩擦,谁都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本似乎已经认了,德国还不服气。

可以推演,如果去年不采取紧缩、不打压股市会怎样?美国危机,部分资金回流勤王,更多避险资金会涌入最稳定增长的中国,对美国,缺乏资金应对危机,对中国推高资产价格。现在这些避险资金回流美国抄底,使中国经济大起大落。

当时的选择也包括,积极利用这些避险资金,用于国内建设,进一步打击美国,增强自己影响力。但是是否美国、美元现在的过快衰落救有利于我国呢?我们现在是否能够对美国取而代之呢?美国的衰落,在世界经济中留下的真空是否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混乱,从而影响到我国呢?这些都是非常现实而棘手的问题。当然,每个人和民族的风格不一样,俄罗斯就不会这样做。

显而易见,我们的政府以一贯的稳健选择了一条最保守、也是最安全的道路,就是和老大绑在一起,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复苏,得跟着美国的大节奏走。http://www.cctongbao.com/article/1757042

中共最可怕的就在于此了,一群专家给出建议,以党的名义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改革开放今年正好30年,看看邓公以前的预言,这几十年的政策,基本保持了一致性。我们未来对此应该更加高度的重视。

狂悖乱言,抛砖引玉,请河友砸砖。

家园 写的很好

这个是我刚写的一半的文字,还没有写的话里不少你已经说了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759766

家园 “刻意在保持与美国经济周期的一致性”,花赞这一句
家园 一个美国人说中国一定对美国构成威胁,因为

中国有稳定的政府,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体系。

家园 哈哈,终于把葡萄的玉引来了!

出去玩了一个周末,回来一看,居然把葡萄的玉引来了,真高兴!

坦言,确实我们正处在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未有的大变革转折点,十年后回头看2008年的中国绝对是不平凡的年代。但自己也只是对目前的形势有模糊的感觉,不成熟、不完善。正在研读葡萄兄的大文。

家园 问题很深刻

每一个都可以展开写一篇研究生论文了哦。

去年就有金融危机帮中产阶级缴械的说法,河友们应该都受伤不轻。

1、如楼主所言:

我个人觉得现在唱空和6000点唱多本质上没有区别,

从5000到4000到3000到2500,我的基金都因此留在那里。。。。

2、也有侥幸的心理,被葡萄的论断“老欧洲要倒霉,中美是资金的最佳避风港”加强。但是短期看恰恰相反。

不过据我了解的一些情况来看,受伤更重的是千万资产以上级别的私营企业主,很多都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十年前。在6000点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公司员工持股的缴款日,每人限额20万,珠三角的一些鞋厂服装厂老板走后门一共认购了几千万股。当然,房子也是整层购买的。

很少人能抵制股票快钱的诱惑,这可能也是TG促进产业转型的另外一种手段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支持一下.
家园 送花,有道理。
家园 我刚和朋友

说我以后不会再写什么实际的东西,也就是看到写东西的目的:规避趋势风险成了很多人赌大小的因由.

我把你提到的话展开了说.

现在为什么我总是在说如今是走到了十字路口,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势必改变世界原有的分配格局.其中象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一旦实现崛起,就现有的地球资源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实现这两个国家同时崛起的.但是现在的世界又不能通过世界大战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人类的发展尤其是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来实现.其中,可控核聚变就是目前最被看好的一个预期.

不过在实现这些突破各种瓶颈的关口,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在于更复杂的各国社会问题.就我所知道的一些实验室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迟迟无法在让这个社会上更多的人受益.在我看来,是各国原来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于是,不仅仅是在中国这样的崛起中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变革这个话题.只是,各国就变革方式方法特别在变革目标上有很大分歧乃至深刻的矛盾.用最简短的概括就是,在全球化问题上,日本和欧洲和美国的距离要比在这个话题上中国和美国的分歧大的多.

以下的话直接跳过求证与信息渠道来源,看不看与信不信您自己做决定.

就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的崛起在内部同时遇到的是工业化升级与信息化革命同步而来如何重整社会组织结构的挑战,在外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过程里中国自身的定位.中国在寻求一系列合作甚至同盟的过程里最终选择了如楼主所说在一段时间里和美国捆绑的话题.我在<奔向危机或奔向复苏的2007>里试图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1.全球化的重组过程里会不会在真正意义上消灭一个在19世纪中崛起在20世纪盛极一时的中产阶级(这个消灭是说消灭他们在西方国家中那种强势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政治方面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我很多朋友对这个话题是不认可甚至是不屑一顾的])

2.我们这个文明时代从后工业时代向信息与新技术时代过度过程中是象工业时代崛起以来那样是通过危机还是温和渐进改革来实现.(这个也是那篇<奔向危机或奔向复苏的2007>标题的由来,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各国在2007前一些时候甚至更早的一些追述已经为我们的未来做出选择了)很显然,我如今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危机与混沌来完成过度.(当然中国的混乱与危机相比其他各国是弱点),不过同样我的很多朋友不认同与不相信的,这些就让时间来说明.

3.我们熟悉的世界所赖以维系的各种平衡与游戏规则正一个个被破坏.远点的就是9.11然后是阿富汗伊拉克,如今是在格鲁吉亚.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中国必须及时与及早的做好准备.我们要的只是一个结果.

于是,在一些事情发生的前后我自己这样看:

中国和美国在尝试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联系与合作,这样的关系不同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这样的结果甚至是中间的发生过程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和美国各自的调整的风险可想而知,而且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并且充满无穷尽变数的尝试.而且不仅来自中国的传统与过去,并且在美国与传统与过去里对于这样的关系要说准备直接点说是远远没有做好.

所幸的是,中国在自身的调整中次按问题就那么不期而至多少减少了我们的外部压力.尤其是我们和美国开始合作后来自日本与欧洲的激烈态度.

以上所说,不管你是从阴谋论出发看还是从阳谋论的观点考虑,这些就是你提到的我说的那句话的一个出发点.在触发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就这个话题而言,经济危机的温和表现形式:经济衰退已经不同程度的在世界各国出现.

但是,请注意的是即使所谓的中国和美国是世界避险资本最好的避风港,并不意味着短期里(尤其是在2008年中)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利好特别是股票金融方面的利好.这里在内:我们自身的调整还在一个艰苦的阶段,在外:目前表现还比较抢眼的海外经济体诸如巴西\印度还有俄罗斯都将是良好的资本规避风险的港口.即使向印度这样高度依赖资本输入的国家,其外债之于外汇储备还是有很好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要中国真正享受无可争议的风险规避良港的之前还有漫长的时光要渡过,而这样的条件将通过已经开始全球经济衰退来慢慢磨了,还是那句话:都在火上烤看谁笑到最后.这个也是我一再说现金为王的一个初衷,这样漫长过程或三年或五年甚至更长,希望你有心理准备.

最后,作为我上面话的一个补充是,中国在完成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工业化的过程中所需要能源与资源中国是不能和象印度这样的庞然大物共同分享的.这些已经通过大牛一段时间的大宗资源商品价格反映出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了.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我不做结论,起码中国现在和美国一样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并已经在积极调整的道路上开始奔跑,至少我们的竞争者有的还没意识到有谁已经冲过了起跑线(去年之前的韩国),有的则还在积极商讨对策(现在的欧洲),还有的用自己的特立独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存在.(现在的俄罗斯)哦,怎么说呢,象我喜欢的一部电影的名字那样:漫长炎热的夏天.

以上就是我对那句的话自己意思的诠释,以后不会有类似的东西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