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农业发展,现在是到了讲科学的时候了 -- 瓦斯
今年三中全会,农业是首要议题。胡锦涛的考察重点也是农业,讲话还是透露了一点政策动向。
http://www.dahe.cn/xwzx/sz/t20080912_1385005_1.htm
其实现在不少地方都进城了没人种田,不如就人民公社算了。
是经营性的合作社。
原来人民公社兼有管理职能,以及卫生、初等教育等社会服务职能,现在都已经转移到政府那头去了。
还有,原来人民公社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统一的,现在剥离了,合作社是经营权的重新组合。
农业在中国之复杂远远超过了工业、商业、建筑业等。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就必须是基础。
其次,现在的法律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而且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农业的基础就是土地。使一个自主经营者(农民)通过甘心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投入,而获得收益。这件事恐怕是“天方夜谭”。
再次,农业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最后,农业还起到环境保护的职能。
以上四点就注定农业是事业不是产业。农业是要讲科学,但是恐怕以中国现在的情况发展农业只讲科学可能会碰壁。
当然,农业发展也像其他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就是按照毛或者邓的发展肯定都是要出现一种局限的情况。一切脱离现在这种环境的发展目标,及其以此而制定的规划都是一种错误的道路。所以,制定切实的目标,才是唯一可行方法的第一步。
中国农业的现实目标,就是能养活一定比例国内人口,最好是93%以上;能为从事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人,提供与社会平均收入差距不超过20%的收入;能使中国整体环境维持可忍受的情况下,而不是导致严重恶化;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不使失业人口超过6%。达到以上目标,我觉得就是中国农业为整个社会做出了几乎“无与伦比”的贡献了。
统计,49-52年土地革命期间,亩产量不如解放前。
对于生产来说,集中比单干更具规模优势。
解放前,虽然没有集体式合作社,但有土地兼并。在平原地区,大地主下的集中式农业比土地革命后的分地单干更有生产优势。
土地革命真正收获成果,是再次集中后的事情,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种子。
5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第一次种子革命。这次种子革命,主要是全国互相交流,互相引进,筛选适合本地的种子。象成都最终就选用了江西的一种种子。通过这种集体交流,全国亩产量第一次上了一个台阶。71年中美建交,专门有一项用美国化肥换中国种子的项目。
2、水利。
水利的作用不是提高产量上,而是防灾上。数据显示,70年前成灾面积一般占受灾面积的一半,从70年开始都在30%左右,不超过35%;78年猛增至44%,79年后再次回到50%的建国初期水平。
不然就是阶级斗争
关键是,如何集中
这其实实行并无障碍,问题出在政策
效果见仁见智,个人觉得除了能扶起一批先行者,没有其它什么好处.农业合作社涉及到经济分配,没有政权参与在内很难搞得长久
历史早已经证明了,中国的土地兼并意味农民起义的到来,资本的垄断引来了共产主义运动高潮。
我不想要这块地了,我不想入股你的农场了,行不行?这块地怎么算钱?给谁?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