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地铁事故的闲聊 -- 长颈鹿
我就是不花这篇
像洛阳一样。没办法啊,要不然什么规划和建设都很难搞,唉。
C 成都 W 武汉 N 南京 B 北京
鄙人很讨厌这样的说辞。不是对那些事情的态度,而是楼主闪烁其辞的文风。虽然是由来已久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乎?
一家之言。
虽然俺不是业内人士,但俺更不愿意给俺的消息来源惹麻烦,俺写这些东西的目的,不是为了骗花或者炫耀俺知道的内幕,只是希望给大家另一个视角而已,闪烁其词或许有,但春秋笔法,特别是由来已久,愧不敢当
咦,开心群上的,是你么?
最后一个小包子似乎在河里看到有人说过,可惜找不到了,大概知道的人也不少
还是S市,前不久和环线同时开通了若干条线,其中有一条,开通的同时,按照原定计划,公交线路相应减少,但没过多久,就被迫恢复了,为什么呢?
简单的说,新开通的这条线路,明显运力不足,无法满足客流的需要
那么,这是不是设计单位的责任呢?
前面说过,正常的设计流程,是要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开始,到线网,再到站场等等,车辆的选型,显然是其中比较靠后的环节
而这条线路,最先定下来的,就是车型
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某位领导的一句话
所以设计事实上成了一个反向推导过程,根据车型,选择设备,特别是,挖洞
然而,洞挖小了,想换大车型也是不可能的了
===========
关于地铁的故事,就先告一段落了,来一段不是尾声的尾声吧
感谢火星叔叔加精,也感谢所有送花的朋友,当然,也感谢批评
据说杭州的确是层层转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防护层少了1/3,估计这次肯定会彻查的
此外,N市的设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甲方的要求就是原本两年的活要一年内完工
就像428胶济铁路特大事故前不少业内人士说得那样——早晚要出事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是好事,许多城市都有了兴建几百公里轨道交通的雄心壮志,可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层层转包的现象,还有——长官意志的影响,的确带来了许多隐患
希望杭州这次能够给其他城市敲响警钟,希望后面没有包子了
坐过6号线后,再坐任何车都不会觉得挤了,哈哈
最诡异的是,站台却是按照A型车的标准建设的。结果就是,站台和车厢的空隙无比巨大,发生N次乘客把脚卡在空隙中,极端危险啊。最搞笑的是轨交局的解释:为以后地铁车轮的磨损预留空间!这个回答真是太有才了。
其实领导也是一番好意,花巨资进的法国技术,不能就建了5号线一条线就废了。总要再废物利用一下哈。
同样是道听途说~~同样是闲聊~~~
也是在S市,某条线路为了符合国际潮流,引入了一家港资的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建设方。
话说这家港资开始干活后不久,就有领导要求加快进度,就如同前面楼主说的那样,两年的工期要求缩短至1年,或者是4年的工期缩短至2年。总之是要求大幅度的缩短工期。
施工单位回复说,不行,没法快,快不起来,一切都要按照施工规则办。
苦于施工方港资的背景,领导也没有办法,只好任其按照合同来。
当然领导也不是吃素的,这家公司至今为止只中标了这一条线,原因么自己想吧。
目前这家公司正在积极的参与H市的机电标,生死未卜,面临关门大吉。
就这样吧,都是听来的,呵呵~~
长脖子叔叔眼花了。
B市在建的某条线路也是港资的,这些都是和技术无关的事情,不过说实话,从运营的情况,似乎港资水土不服严重一些
按照我说听说的传闻也是如此。我觉得这里面方方面面的原因可能都有,不过呢,也许是(这里只是我的猜测),S市的这家是港资或许少了些许灵活性吧,呵呵,这个灵活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