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和本嘉明兄商榷关于汉字拼音化 -- 羽羊

共:💬140 🌺10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拼音是汉语的好帮手

可以说拼音是我们学习汉字的好帮手,更是信息化的好帮手。

对于我们来说,从没有觉着学习汉字和拼音有什么难的。

我们从不否认字母最容易学,但是哪国语言也不是只学字母就可以的,字母好比汉字的横撇竖捺,这些字母组合在一起才是单词,横撇竖捺组成汉字。汉字需要拼音帮助才能准确读音,单词也需要音标予以准确注音把。到目前为止这二者没什么区别。但是英国人掌握3500个单词和中国人掌握3500个汉字,大约各自是几岁?凭这3500个单词能读、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凭这3500个汉字能读、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

信息化下的汉字输入,方式多种多样,想有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家园 总不能为了老外学汉语,让十几亿人陪绑呀

同样在基本上不要背词汇的意思的情况下,你说拼音字母好学还是方块字好学?

没有词汇量还学什么语言呢?招仁兄的说法,认识了26个字母,也能照猫画虎的写出一个个单词,就认识这些单词?

家园 这就扯的太远了吧?汉语拼音是为了让外国人好学?
家园 中国人学中国人的文字还要从词的意思学起?

  英国文盲至少他会说英国话吧,如果连本国的话都不会说还谈什么读写?

家园 阁下的说法偏激了一点

实际上即便是中国人,中文中很多词的意思也是在学习中掌握的,只是您没有在意罢了。对于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通常他的听说能力也仅仅局限于身边的日常用语(我说的是一般情况)。这对中国人说中文是这样,对英国人说英文也是这样。对这种人,即使不存在读写障碍----比如说你做他的一天24小时的秘书,把东西念出来,把他说的写下来(不要加上额外的解释)----他可能还是不理解报纸上说什么,他可能还是不能将他所做的工作(假设是体力活)写出一个清晰易懂的操作规程。这在现代的意义上,就还是个文盲。

家园 【原创】以汉语为本位来思考拼音问题(上)

羽兄是坚持以汉语为本位来思考文字的前途问题,值得欣赏。我觉得,只有认清我们自己的语言到底是什么,才能更好地运用它、爱护它、发扬它。

汉语的发展有它特定的规律,不才对语言有点小小的癖好,斗胆总结如下

1、声母简化(古汉藏共同语中有大量的复辅音声母,如KL、PS等,如今在藏语、缅语等其他汉藏语言中还有保存,但汉语中已经彻底消失)现在只有23个声母(21个基本声母加Y、W两个零声母)参考:百度百科-藏语

2、屈折消失(古汉藏共同语中的屈折形态,特别是动词时态,让位给状语,汉语彻底孤立语化,失去了词形变化的能力。)参考:百度百科-藏语

3、声调分化(北方方言最为明显,入声消失,形成现代四声,极端情况的甘肃方言片区,甚至有二声调和三声调方言,造成大量的同音字,如楼下提到的赵元任的著名的SHI文)参考:甘肃汉语方言研究现状和分区

4、声母简化(在普通话中,-m尾音消失,只有24个韵母)

5、基本丧失造字能力(赋予单音节以意义的能力,除了近代以来创造的化学用字如氢氧氮等),发展出强大的造词能力(双字词:道德、电脑),保持对周边文化的辐射能力(对日韩越文的影响),对音译外来语产生强大的免疫能力(cement-水门汀-水泥)。

1-4点,与历史上汉语人群同阿尔泰语系人群的交往(狄(?)、匈奴内附、五胡乱华、鲜卑改制、沙陀内附、辽金、蒙元、满清)息息相关,南方诸方言则经历了少数民族的语音语法混入汉语的过程,比如粤语的6-9声调,不少来自百越诸族。第5点,原因见仁见智,但这个特征是很难否认的,即使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也见证了“互联网、鼠标、笔记本”等新兴词汇的产生和普及。

由1-4点可以看出,汉语已经丧失了语音要素的多样性,这个特征的最有力应用就是:各种汉语双拼方案。(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正好用标准键盘容纳下)。从另一方面讲,要实现区分声母、韵母、声调、同音字四项功能的线性化拼音方案(去除声调符号,仅用26个字母来表达),对阅读造成的困难将陡然上升,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抵消拼音化带来的便利。在考察中华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成功推行表音文字的过程时,汉语与它们的异同,尤其是第5点,特别关键。当它们放弃了汉字之后,吸收新词汇的机制基本上靠音译来实现,这对汉语来说是很难完成的任务(“blog”这种译无可译的东西,也要由高人翻译成带点文学色彩的“博客”或“部落格”才会被广泛接受)。

中文拼音化的实践,有拉丁字母化和基里尔(俄文)字母化两个方向,前一个在抗战前期的陕北苏区得到相当程度的实践,是为建国后的汉语拼音方案的来源之一。(斯诺的《西行漫记》第六篇第五章“人生五十始”)。后一个方向的实践,主要是苏联人为东干族(19世纪迁徙到俄国中亚地区的陕甘回民后裔)创制的“东干文”,这里是引自北大中文论坛的例子:“东干文转写表及诗歌片段”。说句题外话,该例中“拖拉机”、“播种机”等词汇都是直接来自俄语,与日韩越语脱离汉文化圈之后的借词现象相同。

从上面的实践可以看出,汉语文字拼音化,是能够实现,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已经实现的,但是作为替代方块字的文字,并不理想。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怎么用好拼音”的问题。这个“怎么用”的出发点,就是尊重汉语的历史规律和发展现状,把汉语(特别是普通话)说好用好,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推广之类宏大的目标。离开了这个出发点,背离了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所有的讨论都是空谈。我期待严肃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这也是我在河里跟踪这个问题很久,最后选择在羽兄帖下续貂的原因。

下面我想借羽兄的人气,和各位切磋一下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将拼音与汉字、汉语结合起来,使得在海外成长的孩子保持母语。我自己对这一点是有迫切需要的,现在孩子快该学说话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中文学习环境,让孩子主动去学习中文,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光荣。

家园 期待中!

下面我会谈谈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将拼音与汉字、汉语结合起来,使得在海外成长的孩子保持母语。我自己对这一点是有迫切需要的,现在孩子快该学说话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中文学习环境,让孩子主动去学习中文,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光荣。希望与各位切磋。

家园 blog译为网志

博客或部落格在中文语境中已转为狭义的特指词汇,跟英文的blog有区别了。

汉语吸收外来词,意译优于音译,属性类的译法优于描述类的译法。除已经成为习惯用法的少量词汇外莫不如此,而即便是已经普及的词汇在更优的翻译出来后,还是会被新词替代。如互联网优于因特网,激光优于镭射。

目前一部分应用在生活的专业词汇,会直接拿英语缩写用而不做翻译而且没有要翻译的预见,这是近年来出现的现象,如3G,IPv6,这应该与全民英语水平高下有关系。

这折射出一些社会文化心理的现象和变迁。

家园 争取抛砖引玉,大家都谈谈怎么让孩子别丢掉中文
家园 英缩的一个重要特点:时效性

这类缩写往往是科技名词,时效性特别强。早年的CD、MD、VCD,现在的DVD之类,搞不懂也不需要搞懂,拿来用就是。真正需要搞懂的时候,名头自然会出现。

前几年还有PK这种不知所云的动词,铺天盖地,随着超女快男过气,也很难找到了。

汉语的排异性很强,不能同化的东西,往往生存不下去,一旦被同化,就变得找不到出处。“的士”、“巴士”演变出来的“的哥”、“大巴”,根本看不出英文的根源。这是最底层的“洋为中用”。

现在感兴趣的一个词是“四S店”,看看能演化成个什么样。

家园 我最看重第五点:造词能力,太强大了。

某种程度上说,汉语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语言。

家园 汉语中词的多音化越多,则造字的需求越小

六书造字的时代,汉字是作为词存在的,到了现代,字更多作为词素存在了。从语言以词作为建筑材料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对于词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现代汉语词一般是多音节的,故而现代汉语中,汉字作为词素的构词功能日益显著,而从汉字本身的数量而言,曾经作为词支撑了一门语言的符号系统,其数量是绰绰有余的,造字的需求就大大减少了,甚而至于,新出现某种表达需要的时候,都能找到许久不用的,差不多被人忘掉的汉字,例如 “囧”。

当然,现在还有人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现形式这一点出发,提出了人对于事务的认知从综合的认知进步到了分析的认知,从而可以对于事物本身和事物的属性分别认识和言说,这个说法应合了汉语从屈折语到分析语的变化趋势。这一说最常举出的例子是对于马的认知,汉语中对于马的表述,就是明显的屈折语形态变化加上汉字表意成词的例子,随便在辞典里头找了些,今天我们也来观止一下

骠:黄毛白点马

  骢:青白马

  骓:青白杂色马

  骐:青黑格子纹马

  骥:好马

  骏:好马

  骕:一种良马

  駃:另一种骏马

  驵:骏马;壮马

  驹:少壮马

  骟:已阉割的马

  骝:黑鬣黑尾红马

  骖:车前两侧的马

  騑:即骖马

  騧:黑咀黄马

  骙:壮马貌

  骎:状马疾驰貌

  骋:马驰貌

  骒:雌马

  骀:劣马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驷:一车四马

  驸:一车数马

  駹:a)暗色面额白马;b)青马;c)杂色牲口

  骍:赤马(也指赤牛)

  骃:浅黑带白杂毛马

现代汉语,对于马的属性的认知和对于马的认知分开了,所以说到某一种马的时候,会用表示该属性的词素和马这个名词词素进行构词,比如词“母马”,而不在用“骒”。现在我们想想,某人给自己自勉说“老骥伏枥”,不完全是说自己是匹老马吧,得是匹老好马才行呢。呵呵

汉字是单音节的,如果还停留在单字成词的阶段,处于表达和思维的需要,是需要极力避免重音现象的,上面那么多马,大家可以想见,如果重音的多了,说起话来就乱套了,所以,如果拿古汉语说事儿,还真有拼音化的可能,而现代汉语,这种可能就彻底消失了,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的广泛应用,使汉字的重音变得不再重要——只要词不重音,能满足言说和交流的会意需要就行了,但是汉字作为音节,是汉语的基本语音单位,汉语的基本语音单位都彻底失去了多音性,没办法满足拼音化的需要了,现代汉语本身,拼音化的更加渺茫了。

至于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现在也是羽羊的头等大事,好在儿子现在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羽羊就等着看石工兄的方子了。

石工老哥好文,羽羊就捧花等下文啦。

对了,即然说的是汉语,那么,上,对应的就是下,不会像老萨那样,还有下之上,下之一之类的吧,呵呵

家园 而且估计会永远年轻下去

汉语丰富多彩,其意会本质永远能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无论春秋笔法,还是子非鱼之机变,还有下面这段,九霄肯定知道出处,呵呵,他们读起来,都是现代的,都是眼前的,都是年轻的

我喜欢骑马,却不喜欢骑驴。驴子那种冒冒然的意态,只能增加人们的萎靡不振。《封神榜》里的神仙有骑狮子的,有骑虎的,有骑鹿的,有骑仙鹤的,依我猜想,都不如骑马的英雄气概。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我喜欢它飞:我爱它如天马行空;我爱它如风驰电掣。我们的土话把马的小跑叫做"小滚",马的大跑叫做"大滚"。"小滚"只觉得颠簸不堪;在这种情形之下,骑马和骑驴并没有什么大分别。至于"大滚"的时候,就大大不同了。马似流星人似箭,你只觉得身轻如叶,飘飘欲仙,并不像一匹马载着你在走路,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只有这样,你才尝得到骑马的乐趣。"小滚"的结果,会使你头昏脑涨"大滚"的结果,会使你忘却疲劳─-纵然疲劳了,也包管你夜里睡得安稳。会骑马的人不喜欢"小滚"而喜欢"大滚",正像喝酒的人不喜欢淡酒而喜欢白兰地。不看见那些能喝一瓶白兰地的人只喝四两"时酒"就叫头疼吗?

家园 扯呗

我们谁也没觉着学方块字有什么困难,我们也都会拼音,我们也认为拼音是有益的补充。

咱们扯的是汉字和汉语拼音。[njyd 于:2009-01-09 06:45:37

  提到英文只是为了说明学习“字”拼音文字比表意文字方便。

仁兄准备方便谁呐!如果我们都觉着学习方块字有难度,并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文盲,那我们可以探讨解决的方法。

可是现在不是这么回事儿啊!你说拼音比方块字方便,是不是说拼音只由26个字母组成。可你搞错了一个基本的概念!

要知道汉字是由横撇竖捺等笔画组成,英语单词是由26个字母组成。你会26个字母不代表明白单词的意思。照仁兄这意思下去,二进制比字母更简单!学会‘0’‘1’就可以了吗?

请告诉我们,您想说什么呀!

家园 要从基础学

英国文盲也未必说得明白英国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