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嘉木读诗----登楼赋(上) -- 南方有嘉木

共:💬13 🌺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嘉木读诗----登楼赋(上)

【登楼赋】

东汉·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 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 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 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 桓以反侧。

【读诗】

那一年战乱,王粲离开西京,还很年轻,十八九岁的样子,一路往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他想着到了荆州,要有作为。那是个讲求美型的时代,他不够帅,不够高,身体也不大好,刘表不喜欢他,他困坐愁城,一晃便是十二年----十二年,红颜足以老去,英雄也生白发,他那么高的才智,没个用的地方,他不快乐。那一天,他登楼远望,用后人的话说,那“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是的,你看他《登楼赋》起笔第一句便是: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没有半分掩饰,他劈头就说我登此楼四顾,姑且在这闲暇的时日里消除些心中的忧伤。这是写作的缘起,也是全文的基调,一个“忧”字统领全篇。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他站在高处,所以用“览”字,是用了360度的广角镜头给我们摄一个全景的图片:看这楼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开阔宽敞,极少有能与之相匹配的。“仇”在这里做“配偶”解,比如曹植《浮萍篇》的“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一个全景图像之后,开始把四望的景色给我们细细写来。这四句很工整,前两句写水,后两句写平原,交待了楼所在地理位置,并将荆楚风貌呈现眼前。清漳,指漳水,发源于今湖北南漳,流经当阳,与沮水会和,经江陵注入长江。通浦,即两条河流相汇之处;曲沮,指沮水,发源于湖北保康,流经南漳。长洲,指水中的的沙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背,指北面。坟衍,是高而平的意思。坟,应通“濆”,指得是沿河的高地。屈原在《九章哀郢》里也说,“登大坟以远望兮。”衍,则是低而平坦。《左传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井衍沃。杜预注:“衍沃,平美之地。”

皋隰,水边低洼之地,一般多长繁草,《诗经简兮》缥缈的歌声,“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潘尼也写道“绿蘩被广隰”,这隰字,读来带着些绿色的哀伤。

用白话来说:清澈的漳水流过此地,弯曲的沮水环绕水中的沙洲,他们于此汇合。背倚着高平广阔的原野,面临着低湿肥沃的河边----意思是不差的,只是莫名地少了味道,可能还是读图更明白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弥字用得很好,平原北望,向远处延伸的感觉。陶牧,指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诸友乡党,而怀其重寳,间行以去,止于陶 ……天下称陶朱公 。”

昭邱,是春秋时楚昭王的陵墓,在当阳郊外。楚昭王是春秋时期善用人的明君,年幼即位,几乎“无岁不有吴师”(《左传定公四年》)。17岁的时候,吴师破郢,楚昭王逃奔云梦泽,后奋发有为,开启了楚国的中兴之局。孔子赞他“知大道”(《左传鲁哀公六年》)。

当时站在楼中的王粲其实既望不到陶牧,也见不到昭邱,把这两个人提出来做了文章,隐隐间说得是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慕,明主见召的期待。

总之,是个好地方:往北去是陶朱公隐逸的郊野,西面连接着楚昭王的寝陵。鲜花和果实遮蔽平原,黍米、高粱长满田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虽然这里真得很好,可却不是我的家乡,哪里值得我停留呢?!----前面的铺陈原来都是为了这一句的彻底打翻。像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或者《倚天屠龙记》的阿离,要的是她那折了腿的阿牛,不是英雄张无忌。

关键词(Tags): #嘉木读诗#登楼赋
家园 沙发

可被我等到好友的好文了

家园 沉宝

啊...手慢了!

嘉木MM的帖子还真是popular

沉宝
家园 haha,你手没我快
家园 实景重现分析法
家园 【原创】嘉木读诗----登楼赋(中)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对故土那样的执着,到底为什么?于是有解释,十三个字,真正一字一华年:生逢乱世而迁徙,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二年了。回想当初,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 17岁的王粲因此离京投奔荆州刘表,并在途中写下了《七哀诗》。纪,为十二年,李商隐的《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里的“漫”字下得好,无所作为不知不觉时间便流逝的感觉。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任,承受。山而王说,“去国十年,不忍归”----读此能不潸然?

山而王:【原创】去国十年 . 不忍归(悲文,慎入)

我读到这句,总忍不住想起秦嘉的句子,“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总之,都是不可,没有办法。算只有曹操高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于是又凭槛遥望,此时不同前段,现是以我之心远望故乡。可怜北风无辜,吹入伤心人怀抱。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 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后世的辛弃疾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果他们俩同在西西河,估计会互相回个帖子说一声,同浮一白。王粲的眼前,平原太广,荆山太高,路太远,水太深,你看,第一段铺陈的那些美好,换了个情绪来看便全是缺点,生生地将他和故土阻隔,如此悲哀,禁不住泪流满面。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尼父,指孔子,《论语公治长》载,“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钟仪,春秋楚人。《左传成公九年》载有,钟仪曾为郑获,被献于晋。 晋侯见他,问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也,敢有二事?”与之琴,操楚音。范文子因之赞他道,“君子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庄舄,战国越人,其在楚国显达,病中说越声,正所谓“乡音是一把钥匙,方言是一种认同。”(醉后何妨死便埋:【原创】语言的藩篱)《史记张仪列传》载:“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

此六句实是自解之辞。前文已经写到涕泪横流,继续一味伤悲,文章易流入矫情。这里用典,举前贤为例,转哀思为沉郁;并点出不以穷达异心,是要表示,思乡并非因为我在此地不得意,免落穷酸之讥。

家园 很地道,见风范。

这是地道的读诗,与囫囵吞大不相同。落实到了文本。嘉木的点评也很地道。

比较好玩的是,前些天我读到《秋兴》之五也去狂翻地图,还把唐长安城做了一番调研,否则没有那个感性认识。

家园 【原创】嘉木读诗----登楼赋(下)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前两段一写景一思乡,末段转为身世之忧。日月更迭时光流逝,估计是等不到黄河水清天下太平的那一天了。河清,所谓黄河水清圣人出,此说或源于西汉,在《拾遗记》一书中,就有“丹丘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皆至圣之君以为大瑞。”

然河清真可待么?张衡在《归田赋》中也一声长叹,“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到了赵壹的《疾邪诗》则已是一声疾呼,“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我们的生命这么短暂,谁等得起千年方出的圣人?所以太祖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国家平定,个人才可以偱正常途径进入体制内施展治国安邦的才能和抱负----能在乱世中建立伟业者只是少数,大部人不过成了炮灰,甚至路边无人掩埋的一具白骨。而所谓乱世说到底就是把旧秩序打掉重来,如果汉末不乱,宦官子弟曹操估计才能再高也遭人白眼----对他,乱世是崛起的时机;王粲不同,出身高门室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如果汉室不衰,他或许早借家族之力,青云而上。《三国志魏书》记载“时(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可有一次蔡邕闻知王粲在门外,竟倒屣相迎。王粲进内,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蔡邕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史家笔墨,烘托洋溢,后人读来感叹一声有蔡邕做托,为其造势如此,小儿能不青云?现如今十二年世事变迁,寄身幕府,回想当日,王粲能不希冀汉室光复?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我怕的是自己像匏瓜那样空自悬挂,淘井水净却无人饮用啊!

匏瓜,语出《论语阳货》,那时候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 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回答道:“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 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井渫,《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民恻。” 渫,除去也。

以上六句写身世之忧,落足点是个“惧”字,说简单了就四个字“怕来不及”!我们生活世间,对自己的美好或曰才能大致是有个认知的,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总希望能有个用,有个欣赏的人。儒家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不仅仅是为家国,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所以孔子不做匏瓜。屈原便更急迫,痛也更深,你看他的句子:“岁忽忽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生命太短,时间太快,不能让才能虚掷,空叹白头。

如果真是平庸的,也许还好受点,他的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写些书文,赚些银两,闲来登楼看看河山,也可以是一种逍遥。只是他不是,忍不住想起徐渭、想起梵高、想起那些身负奇才却都无人激赏最后或疯或死的寂寞的人。史书记载王粲有过目不忘之能。观人弈棋,局坏,他能将棋子恢复原样。他擅长计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写文章也是一把好手,“举笔便成,无所改定。”-----天生如此丽质,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总觉得才能和禀赋即是天赐,也是诅咒,折磨地人不得安生,必要春蚕到死丝方尽。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栖迟,叠韵。《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漫步游逛之意,“栖”意为“鸟在巢上,象形”,然栖迟,则见出盘旋失意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

徙倚,徘徊留恋貌。《楚辞》“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栖迟和徙倚连用,音韵间便产生了一种绵长反复的感觉,和后文的“忽”形成很好的对照,有一种低首徘徊间猛然抬头发现日暮之感。结合上文的身世之忧,又是无所事事的一天过去,心里该生出怎样的惶恐。比较很相似的一个句子“淹栖迟以恣欲兮,耀灵忽其西藏”,说得都是一个意思,但后者读来总稍嫌用力,不若此句低迷。

这一句其实是很好的过渡,前一段是在低徊漫步中感慨身世,然后发现日暮,于是带出了新的写景。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读这六句,再翻回去看第一节的“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如果不在一篇文章里,谁能想到这写得是一个地方?真正是主体出现,世间从此多事。春风得意时大风起兮是送人上青云,但凡落魄则闻秋风而凄惶。风起天变,可解为自然景观,也可解为喻世道急乱,鸟兽狂顾相鸣为的是寻求一个知音,找一个归处,他们尚且如此,更可况诗人。可是这样的寻找是徒劳的:因为原野阒其无人。阒,寂静之意。四望无人,一片死寂,只有一名远行者在急急赶路。这“征夫”的意象说到底是诗人自己的投影,寻找的孤独和哀伤只是他自己的。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独怆然而涕下。”

这六句,视野的变换和内里情绪的走向是递进的,和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这一段恰互为脚注: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不仅用字相似,写作手法和抒发的感情也相类。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思乡之痛,身世之忧已足催人肝肠,更何况遍寻归处而无着?所以心里的苦又翻一层。忉怛,dāo dá 忧伤,悲痛貌,《楚辞》“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这里连用凄怆、忉怛、惨恻三个峻切语,令人不忍卒读。

最后不如归去,于是偱台阶而下,“徐”字显出脚步之沉重来,因为胸臆之间满是愁虑,心太沉。回到家,仍是睡不着,整个结句没有一点点要自我宽慰的意思,全不做“努力加餐饭“之想。东坡《贾谊论》云“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或也可以用来评论王粲的这篇《登楼赋》,情绪没有个节制,便自毁了心身。《诗品》评价他“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确是的语,在他的笔下,忧伤表达到了极致,读来感人心怀也觉得是美的,只是缺了厚重,生就这样性情的人,在生活中一般不会太豁达,对他人也不会太宽厚。我这么说倒不是苛责,这世界上各人生有不同的性情,有些人可以过得理性节制,有些人却是一往情深深几许,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是想说读书的时候记得要走出来。

历史上的王粲后来也过得不错。建安十三(公元208年)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刘表。刘表死后,次子刘琮继位。九月,刘琮举州降曹,王粲也来到曹操幕府工作。从此后,王粲仕途得意,官运亨通,不断升迁,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驰,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世说新语伤逝》第17条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说:“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王粲当日在荆州感叹原野阒静,后得二曹之谊,也算是有幸。

王粲登楼后来成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时常用的意象。 唐刘沧《汶阳客舍》“思乡每读《登楼赋》”,南宋周密《一萼红》“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又有老杜之“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不过自己以为用典最好的是李义山的《安定城楼》:“贾生少年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掩卷坐在窗前自个想想,高楼无事,因才子一登从此引来文人无数闲愁;流水何辜,子在川上一声慨叹便成无情,不念凝眸。我在如此高楼上远望大西洋,高楼和海水又能解我几番心事?东坡在此,也当笑我。

沙发
家园 呵呵,花早起的雪君姐
沉宝
家园 呵呵,谢谢良民兄捧场
家园 谢九霄兄夸奖,但觉羞愧尔

我这阵子还在想你什么时候继续《秋兴》呢,看来不用等太久了,呵呵。

家园 说实话,秋兴

我目前还消化不了,先放一放。

家园 呵呵,嘉木原来在东海岸

远望大西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